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楠,杜怡婷,马鑫,李冬梅[1](2021)在《双黄连色谱指纹图谱和谱效关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将中药双黄连所含化学成分和其药效相关联,建立能够通过色谱指纹图谱实现准确预测药效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新模式,实现双黄连的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对双黄连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色谱指纹图谱和谱效关系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不同剂型双黄连前处理通常用甲醇/水溶剂溶解,其中粒径大的片剂和颗粒剂需经研细后再溶解,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待测.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双黄连中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等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及重金属、有机氯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双黄连的谱效关系已证实了双黄连与H1N1流感病毒致犬肾(MDCK)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退热作用有相互联系.本文可对后续建立双黄连质量控制和评价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和依据.

陈华利,刘晓金,高燕,赵渤年[2](2016)在《双黄连口服制剂药理作用及质量评价方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成药的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家庭的日常用药,对它的质量控制也吸引很多专家学者研究,对它指纹图谱的研究更是成为热点,该文将通过对文献调研,就双黄连口服制剂的药理作用及其质量评价方法做简要综述。

刘廷[3](2016)在《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活性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连翘,黄芩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而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主要为酚酸、苯乙醇苷和黄酮类成分。由于中药复方制剂多组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使其质量评价及其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难以制定。在双黄连口服液原方的基础上,按正交试验法组成药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对9个组方的水提醇沉液分别进行HPLC分析和以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损伤保护作用试验,获得其化学组成和药理效应信息,经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双黄连口服液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相关的活性成分。结果X2、X3、X5、X6、X8、X12、X13及X17色谱峰与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关,通过进一步对照品比对,认为双黄连口服液抗流感病毒物质基础可能为酚酸及黄酮苷元类成分。基于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物质基础,建立了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10种有效成分的HPLC-UV方法,并应用于两个厂家生产的各6批双黄连口服液质量一致性进行了质量评价。首先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灌服双黄连后血浆中酚酸类与黄酮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其药代动力学,并为其配伍合理性提供一定的药代动力学依据。复方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苷、汉黄芩苷的AUC(0-t)值与AUC(0-∞)值与单味药提取物相比显着增加(p<0.05,p<0.01),而酚酸和黄酮类成分的消除速率较单味药提取液缓慢。在谱效关系研究基础上,对活性成分药代动力学进行整合研究。以活性成分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效价IC50设定自定义权重系数,据此,其大小以此为:汉黄芩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黄芩苷>千层纸素A-7-O-D-葡萄糖苷,将双黄连口服液大鼠灌胃给药后多效应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进行整合研究,以获得整合药代动力学参数,以此来表达中药复方的整体体内过程。

孙博[4](2013)在《慢呼抗口服液中黄芩苷及绿原酸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鸡毒支原体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鸡产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病程长,复发率高。目前,国内外对该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易导致病原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同时,国际残留限量的要求使抗生素的应用受到了相应的限制。中草药因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慢呼抗口服液是用于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纯中兽药制剂,方剂配伍、工艺优选、体外治疗及药物化学基础等研究表明,该药具有很好的抗鸡毒支原体病的疗效。因此,本试验将开展慢呼抗口服液在鸡体内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该药物的体内试验,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首先建立鸡血浆中复方慢呼抗口服液主要成分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选择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梯度洗脱30min,黄芩苷和绿原酸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0nm、327nm,流速1mL/min。黄芩苷及绿原酸相应回归方程分别为Y1=0.6724x+0.1793,R=0.999;Y2=0.1725x+0.0551,R=0.9997。黄芩苷及绿原酸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μg/mL,0.2μg/mL。结果选用甲醇乙腈混合溶剂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黄芩苷及绿原酸血浆样品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4.8%和85.9%。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已成功应用于海兰鸡口服及静注慢呼抗口服液后血浆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将30只海兰鸡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0.5、1、2g/kg三个剂量灌胃组,1g/kg注射组及对照组。分别于给药前0h和给药后0.17、0.25、0.5、0.75、1、1.5、2、3、6、8、12、24h采集并分离得到血浆样品,根据所建立的HPLC方法测定黄芩苷和绿原酸的血药浓度,通过DAS药动学软件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通过比较口服液不同浓度的黄芩苷与绿原酸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探讨其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指导临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确保药物安全以及为慢呼抗口服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及临床数据。本实验将海兰鸡口服不同剂量的慢呼抗口服液后体内的黄芩苷及绿原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达峰浓度、达峰时间、药-时曲线下面积和消除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0.5、1、2g/kg三个剂量给药后黄芩苷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为15.92±8.070、29.49±7.046、58.36±6.485mg/L·h;Cmax分别为1.855±0.895、3.464±0.142、7.34±0.4930mg/L;t1/2z分别为11.11±3.201、8.838±2.139、8.112±3.064h;0.5、1、2g/kg三个剂量给药后绿原酸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为5.760±2.937、12.56±2.082、29.35±2.683mg/L·h;Cmax分别为0.560±0.051、0.970±0.063、2.100±0.024mg/L;t1/2z分别为8.727±6.145、9.718±475、9.669±4.584h;1g/kg静脉注射给药组黄芩苷和绿原酸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为:65.55±9.936、42.83±7.862mg/L·h;t1/2z分别为7.223±1.746、10.89±1.403h。慢呼抗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在鸡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2.9%±3.508%和37.6%±2.764%。慢呼抗口服液中黄芩苷在鸡体内分布较广,消除较慢,有效的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慢呼抗口服液中绿原酸在鸡体内具有吸收较好、血药浓度较高、消除较慢的动力学特征。

乔岩岩[5](2013)在《不同剂型清开灵的含量测定及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在HPLC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数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传统中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世界范围对中医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药制剂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人们的关注。中药的成分较为复杂,很难把所有的成分都能够分离分析出来。通常是通过测定能够发挥疗效的主要成分来控制中药的质量指标。对中药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扫描法、导数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两谱联用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应用范围最广,操作比较简便、灵敏度比较高、准确度较好的一种方法。现阶段,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更拓展了它的使用空间。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质谱法联用,更提高了分离效果,缩短了分析的时间,使得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在更多学科中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绿原酸、黄芩苷为清开灵制剂的的主要成分,二者的含量测定常作为清开灵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绿原酸和黄芩苷均具广泛的生物活性:绿原酸具有有抗病毒、抗菌、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清除自由基和能提高大鼠体内IGE、IgG及IL-4水平、降血压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黄芩苷则被称为中药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如淋病双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很多种致病性的皮肤真菌如白念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清开灵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肺炎,以及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症。川芎嗪为中药川芎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还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小动脉的作用。对脉管炎、闭塞性血管疾病、冠心病、脑血栓形成、心绞痛等有明显的疗效。但由于其生物制品中含量较低,较难测定。样品预处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关键。本课题分两个部分,四个章节。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同一厂家不同剂型、同一剂型不同批号的清开灵颗粒及清开灵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和试验选择最佳的流动相及酸度,最适的梯度洗脱程序、检测波长、流速及柱温等条件。并通过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线性关系、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回收率以及样品的含量测定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第二部分,采用最新的前处理方法——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对大鼠血清中的川芎进行富集、萃取、洗脱,后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该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王贞[6](2012)在《黄芩甙的含量测定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黄芩为清热解毒常用中药,黄芩中的黄芩甙已被确定为其主要有效成分,药理实验证实:黄芩甙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解热作用及降压,利尿作用[1]。含有黄芩制剂中常将黄芩甙作为测定指标,现将有关黄芩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芩含量的测定方法作一概述。1黄芩单味黄芩中关于黄芩甙含量方法报道的有药典法,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及HPLC法。1.1紫外分光光度法(药典法)黄芩(C21H18O11)的吸收系数(E1cm1%)为673,在(279±1)nm的波长处测其吸收度,再由黄芩甙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2]。

聂翠翠[7](2012)在《HPLC在绿原酸和黄芩苷制剂中含量测定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是数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在当今世界,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的热潮中,中医药越来越受到青睐。优质是中药制剂现代化的指标,药品质量的优劣,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目前,药典中有关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化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由于缺乏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基础研究,因而无法有效控制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因通常用的薄层色谱等方法,其精密度、准确度、重现性及灵敏度差而不能满足现代中药的分析需求。高效液相色谱法正是以其稳定、可靠、高效的特点成为中药研究的最重要的分析方法。本课题以绿原酸和黄芩苷为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复方芩兰口服液和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条件。分别考察了药物最佳色谱条件的确立:流动相及酸度的选择,梯度洗脱的配比、检测波长、柱温、流速的确定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学验证:考察线性关系、检测限、样品含量的测定、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稳定性等,确定检测方法的科学性。本实验参考有关文献,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利用梯度洗脱,测定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实验表明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成本低,可用于这两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王贵霞[8](2008)在《中药透皮制剂在奶牛血和乳中的药动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东北农业大学药理教研室自行研制,具有抗菌消炎,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药复方透皮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奶牛临床型乳腺炎。为了研究透皮制剂在奶牛体内的吸收、代谢过程,特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本试验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定量手段,建立了中药复方透皮制剂中的两种有效成分黄芩苷和连翘苷在奶牛乳液和血浆中的检测方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200mm,10μm);流动相:甲醇-0.002%磷酸水溶液(45﹕55);检测波长:280nm。结果表明牛乳中黄芩苷和连翘苷在0.01~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7和0.995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39%和88.02%,黄芩苷的平均日内变异系数为1.81%;平均日间变异系数为1.82%;连翘苷的平均日内变异系数为2.69%;平均日间变异系数为3.87%。血浆中黄芩苷和连翘苷在0.01~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55和0.997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73%和92.79%,黄芩苷的平均日内变异系数为1.82%;平均日间变异系数为3.28%;连翘苷的平均日内变异系数为2.97%;平均日间变异系数为3.05%。所建立方法的评价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方便经济,可作为药动学生物样品的检测方法。以4头患临床型乳腺炎的奶牛为试验动物,在患病乳区局部涂擦中药复方透皮制剂后,分别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和牛乳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不同时间点血浆与牛乳中的药物浓度,以MCPKP自动化药动学程序分析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经患病乳区局部涂擦中药复方透皮制剂后,血浆中未能检测到两种有效成分。黄芩苷和连翘苷在牛乳中的药-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有效成分在牛乳中的代谢过程属于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黄芩苷的理论方程为C=6.2024(e0.2271t-e0.3841t),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4.9392h、Cmax=2.8399μg·mL-1、t1/2ka=1.803h、AUC=27.32mg·L-1·h-1、lagtime=0.7467h、t1/2k=3.0520h、K=0.2271·h-1、TCP=28.319h;连翘苷的理论方程为C=1.3942(e0.3399t-e0.3275t),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3.6799h、Cmax=0.4922μg·mL-1、t1/2ka=2.1158h、AUC=4.1015mg·L-1·h-1、lagtime=0.683h、t1/2k=2.0386h、K=0.3399·h-1、TCP=14.525h。在患病乳区局部涂擦中药复方透皮制剂后,两种有效成分在乳房局部有缓释作用,吸收速率缓慢,吸收程度高,消除较慢,可以充分发挥在乳房局部的治疗作用。选择检测的两种有效成分黄芩苷和连翘苷属于低极性物质,可经扩散作用进入牛乳。中药毒副作用相对较低,目前两种有效成分没有确证的毒理作用,考虑到药物残留问题时,建议以联合应用的抗生素类药物的停药期为准,若没有联合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患乳腺炎奶牛牛乳一旦没有物理、化学性状的改变时,即可饮用。

张成志[9](2007)在《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片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文中指出采用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口服液和双黄连片中黄芩甙的含量.具体方法是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49.5:50:0.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紫外光度检测器于波长277nm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黄芩甙浓度在0.050.20mg/m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在双黄连片中回收率为86.70%,RSD为2.27,在双黄连口服液中回收率为97.31%,RSD为2.10.采用本法测定双黄口服液和双黄连片中黄芩甙的含量,方法灵敏,快速,简便,准确,结果稳定,重现性好,能起到控制双黄连片和双黄连口服液质量的作用.

兰姗[10](2007)在《清肺注射液的药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肺炎是目前临床常见和多发病之一,在中医学上属于风温肺热病范筹。中医现代研究认为:风热犯肺,肺气壅塞,失于清肃是其发病特点,辨证属“热毒壅肺”之证,应早期运用清热解毒方药急挫热势,清肺散邪,防止传变。本方根据中医药理论及临床实践,选用栀子和黄芩提取物相配伍,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根据方中药味的化学成分及该方的临床特点,本方制成静脉注射液,暂命名为清肺注射液。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综述一、二分别介绍了栀子、黄芩的研究概况,对栀子、黄芩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综述三介绍了超滤技术在中药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情况。第二部分:清肺注射液的制剂学研究考察了药液溶解的pH值和冷藏时间;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了活性炭工艺;采用析因试验考察了超滤法除热原的工艺;考察了pH值和灭菌条件对注射液质量的影响;确定了等渗调节剂氯化钠的用量。第三部分清肺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根据《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起草了清肺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对栀子苷、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并对注射液、栀子半成品及原料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初步研究。第四部分:清肺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研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研究并确定了本注射细菌内毒的检查方法。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双黄连色谱指纹图谱和谱效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双黄连样品前处理
    1.1 口服液
    1.2 注射剂
    1.3 片剂
    1.4 颗粒剂
    1.5 胶囊剂
    1.6 凝胶剂
2 色谱指纹图谱
    2.1 LC
        2.1.1 HPLC及其联用方法
        2.1.2 UPLC及其联用方法
    2.2 TLC
    2.3 GC
    2.4 CE
3 谱效学
4 结束语

(2)双黄连口服制剂药理作用及质量评价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双黄连的药理作用
    1.1 抗菌作用
    1.2 抗病毒作用
    1.3 解热、抗炎作用
2 双黄连口服制剂的质量控制
    2.1 单一指标成分
        2.1.1 薄层色谱
        2.1.2 紫外光谱
        2.1.3 近红外光谱法
        2.1.4 高效液相色谱法
    2.2 指纹图谱研究
        2.2.1 核磁共振光谱法
        2.2.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3 总结

(3)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活性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2. 与药效关联性较强的成分群辨识方法研究现状
    3. 多组分药代动力学作为中药体内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5. 本课题的整体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双黄连口服液HPLC特征图谱谱效关系研究
    第一节 双黄连口服液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
        1 材料和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双黄连口服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1 材料和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双黄连口服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谱效关系分析
        1 方法与结果
        2 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抗流感病毒相关活性成分的双黄连口服液质量评价
    第一节 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相关活性成分HPLC-UV测定方法建立
        1 材料和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抗流感病毒活性相关成分的双黄连口服液质量评价
        1 市售双黄连口服液含量测定
        2 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3 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双黄连口服液抗流感病毒相关活性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UPLC-ESI-MS/MS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相关活性成分及其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1 材料和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活性成分抗病毒效价IC50测定
        1 材料和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基于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效价IC50的双黄连相关活性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
        1 材料和试药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节 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活性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应用研究
        1 材料和试药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创新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论文创新点
    三、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慢呼抗口服液中黄芩苷及绿原酸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鸡毒支原体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1.1.1 鸡毒支原体病的流行现状
        1.1.2 鸡毒支原体病的诊断方法
        1.1.3 中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优点
        1.1.4 鸡毒支原体病的经济影响
    1.2 慢呼抗口服液的理论基础
        1.2.1 慢呼抗口服液简介
        1.2.2 慢呼抗口服液主要化学成分概述
    1.3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1.3.1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1.3.2 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1.3.3 绿原酸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1.3.4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4 黄芩苷及绿原酸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4.1 黄芩苷的检测方法
        1.4.2 绿原酸的检测方法
    1.5 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1.5.1 生物利用度概述
        1.5.2 生物利用度的评定
        1.5.3 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1.5.4 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1.6 本试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同时检测黄芩苷及绿原酸色谱条件的确立
        2.2.2 内标物的选择
        2.2.3 血浆样品处理
        2.2.4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学考察
        2.2.5 动物试验
        2.2.6 数据处理
        2.2.7 绝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血浆样品提取方法的优化
    3.2 黄芩苷检测方法的方法学验证数据
        3.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3.2.2 专属性考察
        3.2.3 精密度及准确度试验
        3.2.4 稳定性试验
        3.2.5 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试验
    3.3 绿原酸检测方法的方法学验证数据
        3.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3.3.2 专属性考察
        3.3.3 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
        3.3.4 稳定性试验
        3.3.5 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试验
    3.4 慢呼抗口服液的药动学研究
        3.4.1 慢呼抗口服液在鸡体内血药浓度及药时曲线
        3.4.2 药动学参数
    3.5 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3.5.1 中药复方中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
        3.5.2 中药复方中绿原酸的生物利用度
4. 讨论
    4.1 HPLC 检测方法的建立
        4.1.1 色谱条件的优选
        4.1.2 内标物的选择
        4.1.3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优化
    4.2 中药复方慢呼抗在鸡体内药动力学特征
        4.2.1 慢呼抗口服液中黄芩苷的药动学特性
        4.2.2 慢呼抗口服液中绿原酸的药动学特性
        4.2.3 慢呼抗口服液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不同剂型清开灵的含量测定及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在HPLC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绿原酸概述
        1.2.1 绿原酸的生物活性
        1.2.2 绿原酸的药理作用
        1.2.3 绿原酸含量测定的研究现状
    1.3 黄芩苷概述
        1.3.1 黄芩苷的生物活性
        1.3.2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1.3.3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不同剂型清开灵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色谱分离检测条件
        2.2.4 试剂制备的方法
        2.2.5 方法学考察
    2.3 结论
第三章 固相微萃取(SPME)概述
    3.1 前言
    3.2 固相微萃取(SPME)的原理
        3.2.1 固相微萃取装置
        3.2.2 固相微萃取萃取头的种类
        3.2.3 固相微萃取的理论基础
        3.2.4 固相微萃取与分析仪器联用
    3.3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
        3.3.1 固相微萃取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3.2 固相微萃取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3.3.3 固相微萃取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3.3.4 固相微萃取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3.3.5 固相微萃取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
    3.4 固相微萃取的类型
        3.4.1 管内固相微萃取(in-tube SPME)
        3.4.2 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PMME)
        3.4.3 整体柱注射器微萃取
        3.4.4 分子印迹整体柱纤维微萃取
        3.4.5 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
    3.5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与发展
第四章 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鼠血清中川芎嗪的含量
    4.1 前言
    4.2 实验仪器、药品及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药品与试剂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试剂的制备
        4.3.2 固相微萃取法处理样品
        4.3.3 色谱条件的选择
    4.4 实验方法评价
        4.4.1 线性关系考察
        4.4.2 最低检出限和定量限
        4.4.3 精密度试验
        4.4.4 空白血清对照试验
        4.4.5 血清样品的测定
        4.4.6 磷酸川芎嗪片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4.4.7 提取回收率试验
    4.5 讨论
        4.5.1 萃取流速的优化
        4.5.2 萃取体积的优化
        4.5.3 解吸液条件的优化
        4.5.4 样品基质 pH 值的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6)黄芩甙的含量测定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黄芩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药典法)
    1.2 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1.3 薄层扫描法
    1.4 HPLC法
2 复方制剂
    2.1 紫外分光光度法
        2.1.1 单波长测定法
        2.1.2 双波长测定法
    2.2 薄层层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2.2.1 硅胶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2.2.2 聚酰胺薄膜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2.2.3 纤维素薄层层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2.3 纸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2.4 柱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2.5 薄层扫描法
        2.5.1 硅胶薄层扫描法
        2.5.2 聚酰胺膜薄层扫描法
    2.6 HPLC法

(7)HPLC在绿原酸和黄芩苷制剂中含量测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药制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1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概况
    2 中药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3 中药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第二章 HPLC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色谱条件的优化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 进样量的选择
        2.3 流动相的选择
        2.4 洗脱条件的选择
        2.5 流动相酸度的选择
        2.6 柱温的选择
        2.7 流速的选择
        2.8 超声时间的选择
        2.9 色谱分离检测条件
    3 试剂的制备
        3.1 流动相的制备
        3.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4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4 试验仪器方法学验证
        4.1 系统适应性实验
        4.2 空白试验
    5 方法学考察
        5.1 线性关系考察
        5.2 检测限
        5.3 专属性实验
        5.4 样品的测定
        5.5 回收率实验
        5.6 精密度实验
        5.7 重现性实验
        5.8 稳定性考察
    6 讨论
第三章 HPLc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色谱分离检测条件的优化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 流动相的选择
        2.3 洗脱条件的选择
        2.4 流动相酸度的选择
        2.5 柱温的选择
        2.6 流速的选择
        2.7 进样量的选择
        2.8 色谱分离检测条件
    3 试剂的制备
        3.1 流动相的制备
        3.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4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4 试验仪器方法学验证
        4.1 系统适应性试验
        4.2 空白试验
    5 方法学考察
        5.1 线性关系考察
        5.2 检测限
        5.3 专属性实验
        5.4 样品的测定
        5.5 回收率实验
        5.6 精密度实验
        5.7 重现性实验
        5.8 稳定性实验
    6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中药透皮制剂在奶牛血和乳中的药动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综述
        1.1.1 国内外发展概况
        1.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3 研究难点及方向
    1.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综述
        1.2.1 HPLC 法的分类与原理
        1.2.2 HPLC 法的建立过程
    1.3 HPLC 法检测黄芩苷与连翘苷的研究进展
        1.3.1 HPLC 法检测黄芩苷的研究进展
        1.3.2 HPLC 法检测连翘苷的研究进展
        1.3.3 HPLC 法同时检测黄芩苷和连翘苷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溶液的配制
        2.1.3 试验动物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动物的选择
        2.2.2 试验动物的给药与样品采集
        2.2.3 样品的前处理
        2.2.4 色谱条件
        2.2.5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的测定
        2.2.6 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测定
        2.2.7 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2.2.8 血浆及牛乳中两种成分的测定
        2.2.9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
    3.1 HLPC 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
        3.1.1 血浆样品
        3.1.2 牛乳样品
    3.2 HPLC 检测方法的回收率
        3.2.1 血浆样品
        3.2.2 牛乳样品
    3.3 HPLC 检测方法的精密度
        3.3.1 血浆样品
        3.3.2 牛乳样品
    3.4 HPLC 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
    3.5 牛乳中黄芩苷和连翘苷的动力学研究结果
    3.6 血浆中黄芩苷和连翘苷的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动力学试验设计及样品处理方法
        4.1.1 动力学试验设计
        4.1.2 牛乳样品的处理方法
        4.1.3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4.2 中药复方中检测成分的选择
    4.3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条件的选择
        4.3.1 波长的选择
        4.3.2 流动相的选择
    4.4 HPLC 测定方法的评价
        4.4.1 特异性
        4.4.2 回收率
        4.4.3 线性范围
        4.4.4 精密度
    4.5 黄芩苷和连翘苷在奶牛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4.5.1 血浆样品检测结果的分析
        4.5.2 牛乳中代谢规律的探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片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色谱条件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 供试品的制备
4 标准曲线的制备
5 样品的测定
6 回收率实验
7 讨论

(10)清肺注射液的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栀子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 黄芩的研究概况
    综述三 超滤技术在中药领域应用的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清肺注射液的制剂学研究
    1 处方
    2 剂型选择
    3 制法
    4 工艺流程图
    5 制剂工艺的研究
第三部分 清肺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1 原料的质量标准
    2 半成品的质量标准
    3 成品的质量标准
    4 原料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5 半成品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6 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7 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8 半成品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9 原料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第四部分 清肺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鲎试剂灵敏度(λ)复核试验
    3 干扰试验
    4 供试品内毒素检查
    5 热原检查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黄连色谱指纹图谱和谱效关系研究进展[J]. 李楠,杜怡婷,马鑫,李冬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2]双黄连口服制剂药理作用及质量评价方法综述[J]. 陈华利,刘晓金,高燕,赵渤年.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7)
  • [3]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活性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D]. 刘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
  • [4]慢呼抗口服液中黄芩苷及绿原酸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D]. 孙博.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5]不同剂型清开灵的含量测定及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在HPLC中的应用[D]. 乔岩岩.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9)
  • [6]黄芩甙的含量测定研究概况[J]. 王贞. 光明中医, 2012(08)
  • [7]HPLC在绿原酸和黄芩苷制剂中含量测定的应用[D]. 聂翠翠.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2)
  • [8]中药透皮制剂在奶牛血和乳中的药动学特征研究[D]. 王贵霞.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
  • [9]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片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J]. 张成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10]清肺注射液的药学研究[D]. 兰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