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龟子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对金龟子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一、对金龟子幼虫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发酵培养基优选(论文文献综述)

杨华[1](2017)在《绿僵菌在烟草田土壤中的宿存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可以在土壤中大量宿存,起到对害虫持续控制的作用。烟草是广东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却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有重大影响。本研究以筛选出的对烟草田害虫有高毒力的绿僵菌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在烟草田间及温室土壤内的宿存动态研究,选择宿存能力较好的菌株与化学农药进行相容性测定,筛选出对绿僵菌生长没有影响的化学药剂与其混配,将其应用于田间试验,确定防效,为研究和提高绿僵菌制剂在烟田的应用价值和实际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绿僵菌和白僵菌在广东不同烟区土壤中宿存动态研究对19株绿僵菌和1株白僵菌在温室土壤中萌发动态进行研究,释放孢子60d后萌发率出现首次显着下降,180d后出现了第二次小幅度下降。大部分已降至50%以下,只有Ma05、Ma09、Ma19、Ma22和Ma24菌株的萌发率高于50%。白僵菌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一年以后萌发率仅为15%。孢子最适保存温度为26°C,32°C以上不利于孢子萌发,4°C有利于孢子的保存。土壤含水量对绿僵菌宿存影响较大。5株绿僵菌和1株白僵菌CFU(单位质量土壤菌落数量)在土壤中都呈现出先快速下降,然后有一个小幅回升的过程,其中以Ma09宿存能力最强。关于空间动态研究表明,3cm土层的CFU下降迅速,150d以后未检测到绿僵菌孢子。10-15cm土层的CFU呈现出开始快速下降,中期有个小幅波动甚至回升的趋势。广东三个烟草种植区五华、南雄和乳源的土壤都适于金龟子绿僵菌Ma09的宿存,并且可以持续宿存长达一年之久。2.绿僵菌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力与绿僵菌杀虫毒力的相关性分析根据累计死亡率和时间建立了19株绿僵菌对二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的毒力回归方程。测定了第4d胞外蛋白酶活力产生水平,分别二龄斜纹夜蛾第4d的累计死亡率及LT50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和0.7318,与累计死亡率正相关;几丁质酶活力产生水平与累计死亡率和LT50相关系数为0.4747和0.3718,没有相关性。根据胞外蛋白酶活力结果筛选出金龟子绿僵菌Ma09作为高毒力菌株。3.绿僵菌与化学药剂的相容性研究测定了20种化学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Ma09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学药剂对绿僵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部分低浓度杀虫剂会产生促进绿僵菌产孢。通过对生长抑制率、萌发抑制率和产孢抑制率三个指标对比,从中筛选出来三种与之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杀虫剂分别是:溴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和苏云金杆菌,这三种药剂均可以应用于混配剂的研制中。4.绿僵菌防治烟草田害虫效果研究以100g/株剂量绿僵菌颗粒剂(每克颗粒剂含孢子5×106个)与底肥同时施用防治效果可以高达78.67%。以1g孢子粉加1L水浸泡150株烟苗的剂量进行浸渍法田间防效调查,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以每株烟淋入500mL孢子浓度为3.34×105个孢子/mL的孢悬液作为定根水淋入,防治效果可以达到64.58%。而以1.25×108个孢子/mL浓度对烟苗进行喷灌,其防治效果可为32.29%。通过对四种处理方法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穴施法和浸根法的防治效果最好,灌根法次之,而喷灌法的防治效果最差。以5种不同制剂对烟草田斜纹夜蛾和烟蚜进行防治效果评估,绿僵菌孢悬液对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斜纹夜蛾防治效果较低,不具备田间应用价值。处理15d后,水乳剂和油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为34.11%和36.06%,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18%和70.86%。可以用于烟蚜的防治使用,但是不建议用于防治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绿僵菌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剂对烟蚜和斜纹夜蛾处理15d后的防效分别为91.91%和83.06%,防治效果略高于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可将其应用于烟草田地上害虫的防治。

张晨[2](2015)在《苏云金芽胞杆菌新菌株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Bt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害虫对Bt杀虫产生的抗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在多种抗性管理策略中,筛选新的Bt杀虫菌株,挖掘杀虫新毒素是延缓害虫抗性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从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采集了 118份样本,利用温度筛选法分离得到了五株野生型Bt菌株,镜检观察发现均能产生典型的菱形晶体,PCR分析表明菌株均含有cry1类基因。将66号土样筛选到的Bt菌株命名为Bt 6618,并进行形态特征镜检和16S rRNA基因鉴定。采用SDS-PAGE和液质联用质谱仪(LC-MS/MS)分析鉴定到该菌株产生的130kDa蛋白主要由Cry1Ae和Cry1Ac原毒素组成并对得分最高的cry1Ac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所含的cry1Ac基因与已经公布的的cry1Ac1基因序列一致,而cry1Ae基因编码区序列的研究将在后续进行。该菌株的芽胞晶体混合物对棉铃虫初孵幼虫具有显着的杀虫效果,LC5o为55μg/mL。此外,我们对现有已知Bt菌株的杀虫基因进行挖掘。电镜扫描观察本室保藏的一株苏云金芽胞杆菌4U1菌株产生的晶体形态为椭圆形。SDS-PAGE分析表明该菌株主要表达130kDa毒素蛋白,PCR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含有cry7类和cry8类基因。质谱鉴定到该菌株原毒素组分主要为Cry7类和Cry8类蛋白。对该菌株中的cry8类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与ARP110菌株中某毒素基因的CDS序列完全一致,这是该基因在4U1菌株的首次发现。毒力生测表明该菌株芽胞晶体混合物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毒力较低,对其它害虫的毒力还有待分析。本研究筛选得到的高毒力Bt菌株将丰富我国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储备,为发展新的高效生物杀虫制剂提供资源。

张禹,王梓清[3](2014)在《大豆地下害虫蛴螬的生物防治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应用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病原真菌、原生动物、天敌昆虫、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因子对大豆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方法。

李燕翠[4](2014)在《含有cry8E基因绿僵菌工程菌的构建及致病机制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花生的种植过程中,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危害最为严重。长期以来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污染环境,且防治成本高,害虫易产生抗药性,尤其是农药与花生果荚接触,增加了花生中农药的含量,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使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蛴螬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绿僵菌(Metarhizium)作为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具有靶标性强、持效期长、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安全等优点,是重要的生防真菌。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微生物制剂暴露出菌种毒力低、致死时间长等缺点。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能够稳定遗传的,高效杀虫绿僵菌菌株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并且是顺应当今农业绿色植保、循环治理主题下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以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对地下害虫暗黑鳃金龟幼虫高效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8E为目的基因,以苯菌灵benA3为抗性标记基因的真菌表达载体pCAMBIA1300-ben-8e,采用电击转化法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菌株EHA105和LBA4404中,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cry8E基因插入到绿僵菌基因组中。通过PCR检测获得阳性转化子,用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了cry8E基因以单拷贝形式插入绿僵菌的基因组。(2)采用拌土法测定了部分转化子对2龄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与野生型M202菌株相比,不同转化子间毒力差异较大,LT50的变化范围为14.48~21.26天,校正累计死亡率变化范围为64.50%~92.86%。转化子M202-31的毒力较强,校正累积死亡率和LT50值分别为92.857%和14.925d,与其它菌株存在显着性差异。(3)测定了6株阳性转化子的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几丁质酶和磷脂酶活性,并分析了各个酶活指标与菌株毒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个酶活、不同菌株之间差异较大,且变化规律不一致,在酸性蛋白酶、几丁质酶和磷脂酶活性测定中,转化子M202-31分别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将不同转化子的酶活分别与校正累积死亡率和LT50值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发现各转化菌株酸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与毒力相关显着。为了进一步确定酸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对毒力的综合影响,将不同转化子的酶活与校正累积死亡率、LT50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发现仅有几丁质酶活性与菌株毒力相关性显着。因此,推测不同转化子对寄主毒力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菌株间几丁质酶活性不同,几丁质酶可以作为转化子初步筛选的参考性指标。(4)试验中以3龄东亚飞蝗蝗蝻为供试虫源,测定了野生型M202菌株、Btl85菌株、Btl85菌株和M202菌株混合、2个阳性转化子、空白对照6个处理的毒力。结果表明,将Btl85与M202混合后,显着增加了野生型菌株M202的毒力;同时,插入cry8E基因后显着提高了野生型菌株的毒力,其校正累计死亡率提高38.6542%,致死中时缩短2.9180d。(5)测定了处理CK、M202、转化子M202-12和M202-31连续5天对东亚飞蝗体内ESTs、AChE、PO、SOD、POD和CAT的酶活变化,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M202相比,转化子M202-12和M202-31的六个酶活指标变化规律大体一致。其中,3个处理连续7天POD均无显着性差异;与野生型菌株M202相比,ESTs和AChE主要在3-4天时存在显着性差异,PO主要在3-5天时存在显着性差异,而SOD和CAT主要在第6天时差异显着。

梁林琳,谢娜,张丽娟,刘奇志[5](2014)在《我国花生蛴螬防治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总结了4种防治蛴螬的方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尤为突出的是生物防治中利用线虫来防治蛴螬。其中采用小杆线虫Rhabditis spp.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特别突出,防虫效果均达96%以上,使荚果受害率降低。

宋龙腾[6](2013)在《卵孢白僵菌防治蛴螬及其固态培养条件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类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较为困难。化学防治效果不佳,且长期施药使蛴螬产生抗药性,同时带来污染环境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生物防治研究的深入,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白僵菌作为产品商品化,施用剂型广泛的生物杀虫剂,具有环保安全、药效持久等特点,对蛴螬防治具有良好效果,另外其寄生范围较广,对于其他地下害虫也具有灭杀效果,具有较高的田间实用价值。试验以东北农业大学区域主要金龟成虫消长规律调查,白僵菌及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可行性研究和白僵菌固态培养条件优化设计为研究内容,旨为进一步应用白僵菌在哈尔滨地区防治蛴螬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区域主要金龟子成虫消长动态的调查结果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区域主要金龟子种类有阔胫绒金龟(Maladera ovatula Fairmaire)、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 Faldermann)、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 adiomphalia Bates)、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titanis Reitter)、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黑绒鳃金龟(Serica orientalis Motschulsky)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等。其中优势种群为诱阔胫绒金龟和黄褐丽金龟。阔胫绒金龟成虫发生期为6月下旬日至7月下旬,盛发期在7月中旬;黄褐丽金龟成虫发生期为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盛发期在7月末至八月初。阔胫绒金龟成虫数量与发生期的日均气温呈正相关,而与总降水量负相关。2卵孢白僵菌(NEAU30503)与不同农药品种和农药浓度混合对其萌发和生长影响较大。白僵菌在辛硫磷300、1000倍液和毒死蜱300倍液中不能萌发生长;毒死蜱与辛硫磷3000倍液和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6000倍液对白僵菌萌发没有影响。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对白僵菌萌发的抑制作用有增强趋势。有机磷农药辛硫磷对白僵菌萌发影响最大,有机磷农药毒死蜱次之,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白僵菌萌发影响最小。3种农药对白僵菌的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但不同浓度对白僵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着。3.测定了卵孢白僵菌及其与农药混用对蛴螬的防治效果通过对不同浓度卵孢白僵菌(NEAU30503)孢子悬浮液对蛴螬的生物测定,以商品卵孢白僵菌和绿僵菌作为参照,结果表明:在2.5×1010孢子数/L和1.25×1011孢子数/L浓度的卵孢白僵菌(NEAU30503)下蛴螬的致死率分别为67.3%和79.9%,且均不低于参考菌株,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蛴螬的生物防治。通过两种化学杀虫剂及其与卵孢白僵菌混用的生物测定得出,毒死蜱与白僵菌混用毒土的LT50和LT90分别比单剂提前2.1d和4.6d,5d后校正死亡率较农药单用提高22.2%,较菌剂单用提高更为显着,毒死蜱和白僵菌混用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而高效氯氟氰菊酯与白僵菌混用增效作用不明显。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卵孢白僵菌对蛴螬防治与传统化学防治无明显差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卵孢白僵菌(NEAU30503)固态培养条件的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基质配方、含水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时间的范围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出最优固态培养条件为:配方D(蛭石:麦麸:玉米粉)的产孢量最高,达到3.075×109孢子/g,烘干后为9.97×109孢子/g,含水量为55%,接种量为15ml/100g,培养温度为27℃,培养时间为7.5d,在此条件下卵孢白僵菌(NEAU30503)烘干前单位产孢量达3.7×109孢子/g。

田雷雷[7](2013)在《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农田金龟子DNA条形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龟子是我国农林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幼虫俗称蛴螬,是农田主要地下害虫。为了更好的防治地下害虫,准确将其分类鉴定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形态特征鉴定是常用的方法,然而,形态学鉴定对于近缘种的鉴定比较困难,因此,探索新的方法弥补形态鉴定的不足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中的广泛应用,为快速准确地鉴定金龟子提供了新方法。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mtDNA COI)基因是目前测序最多,结构和进化动力学研究比较清楚的基因之一,其结构相对保守,种间变异较大,能够提供丰富的系统发育信息,进行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研究,以线粒体COI基因为基础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快速完成物种的鉴定。本研究利用两种不同的引物,即通用引物(L1490,H2198)与特异引物(Pat,Jerry)分别对四种常见金龟子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I)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获得长度为689bp与775bp的序列。对测序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了四种金龟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特异引物扩增序列的遗传距离在种内稳定性与与种间的差异性都明显优于通用引物扩增序列,利用特异引物扩增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最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利用特异引物扩增序列更能准确的对金龟子进行分类。从全国多个地区采集到的29种我国农田常见金龟子成虫,先对每种金龟子成虫进行准确的形态学鉴定,依据采集到的金龟子数量每种取13头,对每个样本COI序列扩增与测序,将所测得的序列利用软件分析,建立金龟子系统进化树,得出各个种类的金龟子之间的亲缘关系与进化地位,同时构建了金龟子COI序列库。对东北、华北和江南三种大黑鳃金龟进行了正反交的杂交试验,得到了F1代成虫,且能正常生活。并采用F1代自交的方法得到了F2代,表明F1代的雌雄虫具有正常的生殖力。试验还对这三种大黑鳃金龟的COI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发现这三种大黑鳃金龟的遗传距离相近,系统进化树显示东北、华北和江南三种大黑鳃金龟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能显着的区分开而暗黑鳃金龟的COI基因无论是从遗传距离上还是系统进化树上都与这三种大黑鳃金龟差异极显着。以上结果表明,东北、华北和江南大黑鳃金龟可能为同一物种的不同地理种群。从全国9个地区的花生田及蔬菜田等采集蛴螬,采集到的蛴螬先利用形态学进行初步鉴定,确定种类,再分别对每个地区采集到的蛴螬进行COI序列扩增与测序,利用所测COI序列与所有金龟子成虫COI序列进行遗传距离比较,分析每个样本的种类。结果表明,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形态学鉴定基本吻合。通过这些实验说明利用COI序列进行金龟子成虫及其幼虫的鉴定是可行的。

苏俊平[8](2012)在《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高毒力菌株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种可以形成芽胞和晶体蛋白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属于芽胞杆菌属,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很多高毒力或具有特异杀虫活性的新菌株不断被发现。本论文围绕苏云金芽胞杆菌新菌株的筛选、鉴定、评价及杀虫基因克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河北省、内蒙古及吉林省等不同地区共采集367份土样,利用醋酸钠-抗生素筛选法并结合复红染色分离鉴定苏云金芽胞杆菌,共得到75株Bt菌株,出菌率为12.27%。这75株野生菌株的伴胞晶体有菱形、球形、米粒形和不规则形等。2. PCR-RFLP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这75株Bt菌含有cry1、cry1I、cry2、cry3、cry4、cry5、cry6、cry7、cry8、cry8N、cry9、cry13-14、cry18、cry22、cry26-28、cry34-35、cyt2和vip3A 18种基因型。其中cry2基因含量最高,占总菌株数的43.24%,cry1I基因位居第二,占36.49%。还有12株菌未鉴定出基因型。3.通过生物测定,发现了菌株L-2、L-10、L-13、L-17、L-22、SC-39和SC-40对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性,基因型分析表明这些菌株均同时含有cry1Ac、cry2Ac、cry1I、vip3A这四种杀虫基因,初步证实cry1Ac是对二点委夜蛾起主要作用的基因。4. Bt YX-1菌株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以及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等果树及蔬菜害虫表现出广谱杀虫活性,Bt YX-1菌株对这些害虫幼虫的毒力均高于Bt HD-1菌株。Bt YX-1菌株产生菱形伴胞晶体;SDS-PAGE分析表明该菌株表达的主要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130kDa和60kDa;基因型鉴定表明,Bt YX-1菌株含有cry1Ac、cry2Ac、cry1I、cry34-35和vip3Aa基因。Bt YX-1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黄豆饼粉32g/L、花生饼粉30g/L、鱼粉16g/L、蛋白胨6g/L、玉米粉18g/L、酵母粉6g/L、蔗糖1g/L、MgSO4·7H2O 0.2g/L、KH2PO4 1g/L、CaCO3 0.5g/L、FeSO4·7H2O 0.06g/L、余者用水补足。5. L-27菌株产生球形伴胞晶体,SDS-PAGE检测显示主要表达130kDa和60kDa的蛋白,基因型分析表明该菌株含有cry8、cry8N、cry22、cry26-28基因。利用PCR方法从菌株L-27中分离克隆了cry8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显示,cry8全长基因含有3525个碱基,编码由117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通过在NCBI上应用BLAST软件比较相似性显示,与已发表的登录号为AY551093.1的cry8基因同源性达99%,已提交GenBank登记,登录号为JQ389477。该基因已被国际Bt基因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cry8Fa3。

杜立新,王金耀,王容燕,曹伟平,宋健,冯书亮[9](2011)在《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BIOT185对金龟子幼虫的田间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为评价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工程菌BIOT185对金龟子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其中间试验水平的安全性,在河北省定州市花生田开展了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每mL含100亿芽胞的工程菌BIOT185悬浮剂稀释10倍和100倍处理对金龟子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可达52.08%70.51%,保果效果为50.40%66.57%,说明高浓度的BIOT185可以有效控制金龟子幼虫的危害。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PCR检测发现,在施药后的365d中BIOT185在土壤中的菌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调查田间各小区的昆虫种群发现,工程菌BIOT185处理区与野生菌HBF-1、BT185以及对照区的昆虫种群差异不显着。说明BIOT185不会在土壤环境中大量残留,也不会影响花生田的昆虫种群。

吴丽云[10](2011)在《利用啤酒废弃物为原料进行Bt液态发酵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迄今最成功、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与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严重的“3R”问题相比,该微生物杀虫剂具有易于生产、专一性、对脊椎动物无毒的特点。目前原料成本高是Bt难于推广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迫切需要研发一种便宜、易得的生产培养基及经济的发酵路线。啤酒厂废水及其废弃物来源广,废水属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非常适合开发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品,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啤酒废水培养Bt的报道。本研究思路是以啤酒废弃物为培养基培养Bt,可缓解其他原料的缺陷,以期达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Bt生产成本,促进Bt生产推广的目的。(1)本研究跟踪观测了啤酒废水、城市污水COD的日/月变化,并以不同污水处理工段污水(+污泥)为原料培养苏云金杆菌BRC-WLY1。研究表明:啤酒废水的年平均COD达1342.0 mg/L,是城市污水(COD 167.7 mg/L)的8倍,其平均COD月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6.7%、57.3%,日变异系数分别在42-52.4%、184.4-391.3%范围;与城市污水相比,啤酒废水具有高且稳定的COD,可生化性强、卫生好等特点;以不同工段的啤酒废水+废弃物为原料发酵Bt,其活芽胞数均可达109 cfu/mL级,产晶体蛋白高、而发酵时间仅20 h左右;较好的组合是4/5(1/2酸化废水+1/2啤酒原废水)+1/5酵母液,适当地补充碳、氮有利于BRC-WLY1的发酵。由于啤酒废弃物来源丰富且易得,完全适合做为Bt发酵的工业化生产原料。(2)为了提高酵母泥的利用率,减轻后期发酵的灭菌工作,本研究率先采用环境工程预处理污水、污泥的处理方式,对啤酒废弃物进行预处理,研究发现A处理方式是较好的处理方法;并采用正交优化处理酵母泥,其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是新鲜酵母泥稀释6倍、A处理方式处理时间2 min、pH 5、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时间45 min,其中稀释倍数对还原糖和氨基氮生成的影响最大。处理后啤酒废水、城市污泥、酵母泥氨基氮分别提高了73%、64.2%、198%,酵母泥按优化条件预处理后,氨基氮收得率为4.37%(处理后称酵母液)。不但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又可达到无菌要求。(3)为了寻求适合污水为培养基的Bt菌株,本研究从不同的污水处理厂及其不同工段分离Bt菌株。40个样品中分离到芽胞菌112株,其中镜检有2株为Bt,占2.7%;对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测定;通过SDS-PAGE分析其蛋白质片段,并采用cry1-cry11、cyt、vip3A、aiiA和inhA 14对引物,通过PCR-RFLP鉴定体系对其cry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RC-WLY1、BRC-WLY2均含有65 kD蛋白片段,且都含有cry1(cry1Ag,cry1Ba,cry1Gb,cry1La)、cry2(cry2Ac)、vip3A和aiiA基因,BRC-WLY1还含有inhA基因。与标准菌株8010和HD-1相比,分离的两株菌可缩短发酵时间6-8 h(缩短20%-30%),BRC-WLY1发酵周期最短仅15 h,能缩短近50%的发酵时间,活菌数和晶体蛋白均较高,BRC-WLY1发酵所得晶胞混合物为0.1312 g/25mL,对2-3龄小菜蛾具更高的毒力,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6.6%和100%,而8010和HD-1分别为89.7%,93.1%。(4)为了寻找啤酒废水+酵母液培养BRC-WLY1可能缺陷的营养因子,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葡萄糖、N物质、(NH4)2SO4、酵母液、KH2PO4、ZnSO4、吐温80、NaCl为主要的营养限制因子,并采用PB(Plackett-Burman)、RSM(响应面优化)进一步优化培养基,获得的优化培养基组成(W/V)为:以1/2啤酒原废水+1/2酸化废水为溶液,添加葡萄糖0.2%、(NH4)2SO4 0.1%、ZnSO4 0.05%、吐温80 0.15%、NaCl 0.6%、N物质0.4%、酵母液30%(V/V)、KH2PO4 0.12%。优化后芽胞数可达10.86×108 cfu/mL,比优化前增加了5.1倍,OD595由0.194增加至0.258。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初始pH 7.5-8、装液量80 mL(500 mL三角瓶)、发酵温度30-34℃、接种量5%。最佳补料方式为发酵8 h,加入10%的酵母液,与未补料相比,芽胞数、晶体干重和生产强度和单位糖产量分别提高了8、1.78、0.98、3.07倍。综上所述,啤酒废弃物适合作为Bt发酵的工业化生产原料,从“老”污水系统分离的高效Bt菌株,更适合于啤酒废弃物为培养基的发酵,可达到有效转化啤酒废弃物和生产高效低成本Bt杀虫剂的双盈利目的。

二、对金龟子幼虫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发酵培养基优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金龟子幼虫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发酵培养基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1)绿僵菌在烟草田土壤中的宿存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绿僵菌的分类地位
        1.2 应用绿僵菌防治农业害虫研究进展
        1.3 应用绿僵菌防治烟田主要害虫的潜力
        1.4 绿僵菌在土壤中宿存动态研究
        1.5 绿僵菌杀虫剂的剂型研究
        1.6 绿僵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2.1 研究目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僵菌在广东不同烟区土壤中的宿存研究
    1.宿存于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萌发率随时间变化动态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菌株
        1.1.2 试验方法
        1.1.3 数据处理
        1.2 结果与分析
        1.2.1 不同菌株孢子萌发率变化动态
        1.2.2 不同保存温度下绿僵菌孢子萌发率变化动态
        1.3 结论与讨论
    2 绿僵菌孢子在温室土壤中种群变化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土壤概况
        2.1.2 供试菌株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绿僵菌与白僵菌在土壤中的宿存动态比较
        2.2.2 分离菌株CFU与宿存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2.2.3 绿僵菌在土壤中宿存量的空间分布动态
        2.3 结论与讨论
    3 绿僵菌孢子在烟草田间土壤中的宿存变化动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供试菌株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温度对绿僵菌田间宿存的影响
        3.2.2 土壤含水量对绿僵菌在大田土壤中宿存的影响
        3.2.3 不同地区绿僵菌宿存衰退率的比较
        3.3 结论与讨论
    4 大田土壤中绿僵菌分离株产孢率及对斜纹夜蛾毒力的变化动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产孢能力测定
        4.1.2 毒力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田土壤中绿僵菌分离株产孢率变化动态
        4.2.2 大田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对斜纹夜蛾的毒力
        4.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绿僵菌几丁质酶及胞外蛋白酶活力与杀虫毒力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试剂配制
        1.1.3 供试昆虫
        1.2 试验方法
        1.2.1 供试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毒力测定
        1.2.2 胞外蛋白酶的酶活力测定
        1.2.3 几丁质酶的酶活力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僵菌对二龄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
        2.2 胞外蛋白酶活力与毒力相关性
        2.2.1 酪氨酸标准曲线
        2.2.2 胞外蛋白酶酶活力测定结果
        2.3 胞外蛋白酶与毒力相关性分析
        2.4 几丁质酶酶活力与毒力相关性
        2.4.1 还原糖NAG标准曲线
        2.4.2 几丁质酶酶活力测定结果
        2.4.3 几丁质酶与毒力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化学农药与绿僵菌相容性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材料
        1.1.1 化学药剂配制
        1.1.2 供试菌株
        1.1.3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1.1.4 含药孢悬液的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化学药剂对金龟子绿僵菌生长率的影响
        1.2.2 化学药剂对金龟子绿僵菌萌发率的影响
        1.2.3 化学药剂对金龟子绿僵菌产孢率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学药剂对与金龟子绿僵菌生长抑制率的测定结果
        2.2 化学药剂对与金龟子绿僵菌萌发抑制率的测定结果
        2.3 化学药剂对与金龟子绿僵菌产孢抑制率的测定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绿僵菌防治烟草田害虫效果研究
    1 绿僵菌颗粒剂对烟草田地下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地概况
        1.1.2 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及孢子粉制备
        1.1.3 试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烟株被害率的调查结果
        1.2.2 防治效果的调查结果
        1.3 结论与讨论
    2 绿僵菌悬浮剂对烟草田地下害虫防治效果综合技术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金龟子绿僵菌悬浮剂的配制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喷洒悬浮剂对烟草植株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
    4 新型绿僵菌复合剂对烟草地上害虫防治效果的方法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4.1.2 供试药剂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药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
        4.2.2 不同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
        4.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2 结论
    3 论文创新点
    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2)苏云金芽胞杆菌新菌株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绪论
    1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简介
    2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布与分离
    3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毒素
        3.1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毒素的种类
        3.2 杀虫晶体蛋白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3.3 杀虫晶体蛋白的作用机制
        3.4 杀虫晶体蛋白的生物活性
    4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4.1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分类
        4.2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鉴定技术
    5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应用
    6 立体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Bt kyushuensis亚种4U1菌株cry新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4U1菌株的伴胞晶体形态观察
        2.2 4U1菌株芽胞晶体混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2.3 4U1菌株的SDS-PAGE分析
        2.4 4U1菌株原毒素质谱鉴定
        2.5 4U1菌株通用引物鉴定
        2.6 4U1菌株中毒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3.讨论
第三章 Bt新菌株的筛选和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筛选与形态特征
        2.2 Bt菌株的SDS-PAGE分析
        2.3 Bt菌株的基因型鉴定
        2.4 16S rRNA基因测序
        2.5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类地位
        2.6 Bt 6618菌株芽胞晶体混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2.7 Bt 6618杀虫晶体蛋白的质谱鉴定
        2.8 Bt 6618菌株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课题受资助的基金项目

(3)大豆地下害虫蛴螬的生物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昆虫病原线虫
2 昆虫病原细菌
3 昆虫病原真菌
4 原生动物
5 天敌昆虫
6 植物源农药

(4)含有cry8E基因绿僵菌工程菌的构建及致病机制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蛴螬的危害
        1.1.1 蛴螬的习性与为害特点
        1.1.2 蛴螬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2 昆虫病原微生物
        1.2.1 昆虫病原真菌
        1.2.2 昆虫病原细菌
    1.3 昆虫病原真菌分子致病机制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3.1 昆虫病原真菌侵染与致病过程
        1.3.2 与昆虫病原真菌入侵相关的酶
        1.3.3 基因工程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含有cry8E基因绿僵菌工程菌的构建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培养基、抗生素与常用溶液配制
        2.1.3 酶与生化试剂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中间载体HCB-8e的构建
        2.2.2 Camben-8e双元载体的构建
        2.2.3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4 电击法转化根癌农杆菌
        2.2.5 根癌农杆菌中载体Camben-8e的检测
        2.2.6 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转化绿僵菌
        2.2.7 绿僵菌单孢分离及遗传稳定性测定
    2.3 转cry8E基因菌株的分子检测实验材料
        2.3.1 主要试剂和药品
        2.3.2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2.3.3 主要仪器设备
    2.4 转cry8E基因菌株的分子检测实验方法
        2.4.1 转基因菌株的PCR检测
        2.4.2 转基因菌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
    2.5 转基因菌株的生物测定及酶活分析实验材料
        2.5.1 供试菌株及试剂
        2.5.2 供试虫源
        2.5.3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2.5.4 主要仪器设备
    2.6 转基因菌株的生物测定实验方法
    2.7 转基因菌株的酶活分析实验方法
        2.7.1 粗酶液制备
        2.7.2 蛋白酶活性测定
        2.7.3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2.7.4 磷脂酶活性测定
        2.7.5 蛋白含量测定
    2.8 转基因菌株解除东亚飞蝗免疫差异研究
        2.8.1 供试菌株及试剂
        2.8.2 供试虫源
        2.8.3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2.8.4 主要仪器设备
    2.9 不同处理对东亚飞蝗生物测定实验方法
    2.10 东亚飞蝗免疫相关酶活测定方法
        2.10.1 粗酶液制备
        2.10.2 全酯酶(ESTs)活性测定
        2.10.3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
        2.10.4 酚氧化酶(PO)活性测定
        2.10.5 保护酶活性测定
        2.10.6 蛋白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含有cry8E基因绿僵菌工程菌的构建
        3.1.1 载体HCB-8e的构建
        3.1.2 表达载体pCAMBIA1300-ben-8e的构建
        3.1.3 根癌农杆菌中载体pCAMBIA1300-ben-8e的检测
        3.1.4 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转化金龟子绿僵菌
        3.1.5 转化子单孢分离
    3.2 转基因菌株的分子检测
        3.2.1 转基因菌株的PCR检测
        3.2.2 转基因菌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
    3.3 转基因菌株的生物测定与酶活分析
        3.3.1 转基因菌株的生物测定
        3.3.2 转基因菌株的酶活测定
        3.3.3 酶活与毒力的相关性分析
    3.4 转基因菌株解除东亚飞蝗免疫差异研究
        3.4.1 不同处理对东亚飞蝗的生物测定
        3.4.2 转基因菌株对东亚飞蝗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绿僵菌工程菌构建
    4.2 转基因菌株生物测定与酶活分析
        4.2.1 蛋白酶与毒力关系
        4.2.2 几丁质酶和磷脂酶与毒力的关系
        4.2.3 蛋白酶、几丁质酶、磷脂酶之间的相互关系
    4.3 转基因菌株解除东亚飞蝗免疫差异研究
5 全文结论
    5.1 高毒力工程菌构建
    5.2 胞外酶与毒力之间的关系
    5.3 不同处理对东亚飞蝗的毒力
    5.4 转基因菌株对东亚飞蝗体内酶活性影响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我国花生蛴螬防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花生生产情况
2防治方法
    2.1农业防治
    2. 2 物理防治
        2.2.1振灯诱集。
        2.2.2火堆诱虫。
    2.3化学防治
    2. 4 生物防治
        2.4.1白僵菌
        2.4.2绿僵菌
        2.4.3苏云金杆菌
        2.4.4昆虫病原线虫
3 展望

(6)卵孢白僵菌防治蛴螬及其固态培养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蛴螬的为害与生物防治
        1.1.1 蛴螬为害习性
        1.1.2 蛴螬的防治与存在问题
        1.1.3 蛴螬的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
    1.2 白僵菌的致病机理
    1.3 影响白僵菌致病力的因素
        1.3.1 环境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1.3.2 白僵菌菌株及寄主状态的影响
    1.4 白僵菌制剂的研究
        1.4.1 白僵菌孢子粉的制备
        1.4.2 白僵菌剂型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及昆虫
        2.1.2 供试药剂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具
    2.2 试验方法
        2.2.1 园艺站内金龟成虫种类调查
        2.2.2 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相容性检验
        2.2.3 防治蛴螬的生物测定
        2.2.4 卵孢白僵菌固态培养条件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光灯下金龟成虫虫群动态变化
    3.2 化学杀虫剂对卵孢白僵菌的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3.3 卵孢白僵菌及参照菌株的生物测定
        3.3.1 虫生真菌对蛴螬的杀虫活性
        3.3.2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3.3.3 卵孢白僵菌 NEAU30503 与参考菌株的杀虫效果比较
    3.4 卵孢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生物测定
    3.5 田间防治试验
    3.6 不同配方的固态培养基对卵孢白僵菌产孢量的影响
    3.7 培养条件对产孢量的影响
        3.7.1 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对产孢量的影响
        3.7.2 接种量对产孢量的影响
        3.7.3 含水量对产孢量的影响
        3.7.4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3.7.5 固态培养优化条件验证
4 讨论
    4.1 黑光灯下金龟种群动态
    4.2 卵孢白僵菌与常用化学杀虫剂的相容性
    4.3 卵孢白僵菌及其与化学杀虫剂混用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4.4 卵孢白僵菌的固态培养条件优化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农田金龟子DNA条形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龟子
        1.1.1 金龟子成虫形态特征
        1.1.2 金龟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1.1.3 我国主要农田金龟子种类
    1.2 蛴螬的发生与分类
        1.2.1 蛴螬的发生及危害
        1.2.2 蛴螬的分类
    1.3 昆虫分子分类技术研究进展
        1.3.1 昆虫分子分类技术的发展历程
        1.3.2 金龟子分子分类的步骤及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第二章 利用两种不同引物扩增金龟子 COI 序列片段的比较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引物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2.2.2 COI 基因的克隆
        2.2.3 序列分析
    2.3 结果
        2.3.1 COI 序列的扩增
        2.3.2 碱基组成
        2.3.3 遗传距离
        2.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4 讨论
第三章 农田主要金龟子成虫 COI 序列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虫源
        3.1.2 供试引物与试剂
    3.2 金龟子成虫 COI 基因测序分析
        3.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2.2 COI 基因的克隆
        3.2.3 序列分析
    3.3 结果
        3.3.1 个体间遗传距离
        3.3.2 金龟子成虫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3.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 COI 基因对三种大黑鳃金龟分类地位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虫源
        4.1.2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形态学观察
        4.2.2 不同来源的金龟子杂交
        4.2.3 COI 基因测序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形态观察结果
        4.3.2 杂交结果
        4.3.3 COI 基因序列碱基组成
        4.3.4 个体间遗传距离
        4.3.5 分子钟假设的检验
        4.3.6 系统进化树
    4.4 讨论
第五章 DNA 条形码技术在农田金龟子幼虫鉴定中的应用
    5.1 供试材料和试剂
        5.1.1 金龟子幼虫
        5.1.2 试验用品
    5.2 实验方法
        5.2.1 形态学鉴定
        5.2.2 金龟子幼虫 COI 基因测序分析
    5.3 结果
        5.3.1 形态学鉴定结果
        5.3.2 沈阳地区花生田蛴螬遗传距离分析
        5.3.3 河南新乡地区花生田蛴螬的遗传距离分析
        5.3.4 河南驻马店地区花生田蛴螬的遗传距离分析
        5.3.5 山东临沂地区花生田蛴螬的遗传距离分析
        5.3.6 湖北武汉地区花生田蛴螬的遗传距离分析
        5.3.7 安徽合肥地区花生田蛴螬的遗传距离分析
        5.3.8 广东广州地区花生田蛴螬的遗传距离分析
        5.3.9 山西运城与云南文山地区花生田蛴螬的遗传距离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8)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高毒力菌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苏云金芽胞杆菌
        1.1.1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简介
        1.1.2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生境与分布
        1.1.3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离方法
        1.1.4 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形态与生物活性
        1.1.5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毒素
        1.1.6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晶体杀虫蛋白
        1.1.7 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1.2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应用
        1.2.1 杀虫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2.2 Bt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1.3 二点委夜蛾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土样
        2.1.2 菌株与质粒
        2.1.3 供试昆虫
        2.1.4 试剂
        2.1.5 仪器设备
    2.2 研究方法
        2.2.1 土样的采集
        2.2.2 菌株的筛选
        2.2.3 菌株形态观察
        2.2.4 菌种的保存
        2.2.5 杀虫晶体蛋白SDS-PAGE 分析
        2.2.6 PCR-RFLP 基因分析
        2.2.7 生物活性测定
        2.2.8 YX-1 菌株生长特性观察
        2.2.9 YX-1 菌株发酵液不同组分杀虫活性的测定
        2.2.10 YX-1 菌株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2.2.11 L-27 菌株cry8 基因的克隆
3 结果与分析
    3.1 Bt 菌株筛选及形态特征
    3.2 Bt 菌株的SDS-PAGE 分析
    3.3 Bt 菌株的基因型鉴定
    3.4 Bt 菌株对二点委夜蛾的杀虫活性
    3.5 YX-1 菌株的特性
        3.5.1 YX-1 菌株的杀虫活性
        3.5.2 YX-1 菌株的生长特性
        3.5.3 YX-1 菌株上清液的增效作用
        3.5.4 YX-1 菌株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3.6 cry8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4 讨论
    4.1 Bt 野生菌株的筛选
    4.2 Bt 菌株基因型的鉴定
    4.3 对二点委夜蛾有特异性杀虫活性的菌株
    4.4 YX-1 菌株的研究
    4.5 cry8 基因的克隆
    4.6 后续研究的设想与存在的问题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9)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BIOT185对金龟子幼虫的田间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供试药剂的配制
    1.4 工程菌BIOT185 SC防治花生田金龟子幼虫的田间试验
        1.4.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4.2 试验设计
    1.5 工程菌BIOT185在土壤中的消长动态
    1.6 工程菌BIOT185的PCR检测
    1.7 工程菌BIOT185对花生田昆虫种群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工程菌BIOT185 SC对花生田金龟子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2.2 工程菌BIOT185在土壤中的消长动态
    2.3 工程菌BIOT185对花生田昆虫种群的影响
3 讨论

(10)利用啤酒废弃物为原料进行Bt液态发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废弃物为原料的Bt 液态发酵研究进展
        1.1 工业废水、废弃物为原料进行Bt 发酵
        1.2 污泥/污水为原料进行Bt 发酵
        1.3 啤酒废弃物为原料的研究
    2 污水/污泥、酵母泥原料的预处理
        2.1 污泥的预处理研究
        2.2 啤酒厂酵母泥的预处理
        2.3 污水的预处理消毒研究
    3 水源中Bt 的分离
    4 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对Bt 产毒的影响
        4.1 Bt 的代谢特征
        4.2 芽胞和晶体的产生
        4.3 培养基成分对Bt 产毒的影响
        4.4 环境因子对Bt 产毒的影响
    5 发酵优化
        5.1 固态、液态发酵方式
        5.2 液态发酵方式
        5.3 Bt 发酵优化的研究
    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6.1 研究内容
        6.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Bt 发酵原料的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啤酒厂、污水厂污水日COD 统计对比
        2.2 啤酒厂、污水厂污水月COD 统计对比
        2.3 不同来源的啤酒废水与城市污水的比较
        2.4 啤酒厂、污水厂污水处理温度和pH 的对比
        2.5 不同原料的发酵对比
    3 讨论
第二章 原料预处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啤酒废水的预处理
        2.2 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预处理效果
        2.3 啤酒厂新鲜酵母泥预处理效果
        2.4 酵母泥预处理正交试验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污水、污泥中Bt 的分离及其生理生化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
        2.2 生理生化鉴定
        2.3 不同菌株的发酵比较
    3 讨论
第四章 分离菌株的基因和蛋白质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仪器
        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1.3 主要试剂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SDS-PAGE 凝胶电泳
        2.2 基因型鉴定结果
    3 讨论
第五章 啤酒废水培养基所缺营养因子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基与菌株
        1.2 主要仪器
        1.3 检测方法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啤酒废弃物为原料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lackett-Burman 设计筛选产毒重要影响因子
        2.2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
        2.3 响应面分析优化培养基组成
    3 讨论
第七章 发酵条件优化及补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初始pH 对发酵的影响
        2.2 不同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
        2.3 不同发酵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2.4 不同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2.5 优化培养菌株BRC-WLY1 的生理曲线
        2.6 补料优化结果
    3 讨论
第八章 BRC-WLY1、BRC-WLY2菌株生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1.2 供试虫源及菌株
        1.3 主要实验器材
        1.4 生物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黄曲条跳甲的生物测定
        2.2 对蟑螂的生物测定
        2.3 对刺足根螨的生物测定
        2.4 对病原细菌的抑制
        2.5 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3 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总体结论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经济分析
    3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检测方法
        1.1 还原糖测定
        1.2 氨基氮测定
        1.3 OD_(600) 测定
        1.4 OD_(595) 测定
        1.5 活菌数、芽胞计数
        1.6 芽胞晶体干重测定
    附录2 培养基及发酵培养条件
        2.1 培养基
        2.2 发酵培养条件
    附录3
        3.1 菌株BRC -WLY1 的aiiA 基因序列
    附录4 缩写词英汉对照
    附录5 附图
        5.1 城市污水厂取样图
        5.2 啤酒废水处理厂取样图
        5.3 啤酒废弃物发酵图片
个人简介
致谢

四、对金龟子幼虫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发酵培养基优选(论文参考文献)

  • [1]绿僵菌在烟草田土壤中的宿存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研究[D]. 杨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2]苏云金芽胞杆菌新菌株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 张晨.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 [3]大豆地下害虫蛴螬的生物防治方法[J]. 张禹,王梓清. 大豆科技, 2014(03)
  • [4]含有cry8E基因绿僵菌工程菌的构建及致病机制初步分析[D]. 李燕翠.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5]我国花生蛴螬防治方法研究[J]. 梁林琳,谢娜,张丽娟,刘奇志.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7)
  • [6]卵孢白僵菌防治蛴螬及其固态培养条件优化[D]. 宋龙腾.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7]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农田金龟子DNA条形码研究[D]. 田雷雷. 吉林大学, 2013(09)
  • [8]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高毒力菌株的研究[D]. 苏俊平.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9]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BIOT185对金龟子幼虫的田间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J]. 杜立新,王金耀,王容燕,曹伟平,宋健,冯书亮. 农药学学报, 2011(04)
  • [10]利用啤酒废弃物为原料进行Bt液态发酵的研究[D]. 吴丽云.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对金龟子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