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经》中的精气

论《内经》中的精气

一、《内经》关于经气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沈奡龙[1](2021)在《基于《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对六气致病及五味治则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中对六气致病病症和对应的气味用药治则梳理研究,探究六气致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用药五味的规律,为五运六气理论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六气位于司天、在泉、胜、复、主客相胜时位所致病症进行梳理对比分析,探寻其所致病症的病因病机规律。基于五味阴阳理论,结合六气所致病症的不同病因病机,分别对六气司天、在泉、胜、复、主客相胜致病所对应的五味治则进行梳理分析,探寻其用药气味规律。结果:1.六气司天,其所致病症多与司天之气所克五脏的经脉的是动之病相类。对应的五味治则有二,一是基于五行生克原则,选用克制其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的药味来削弱其气,二是基于五味的特性,选用能够削弱六气司天所致的六淫的药味来削弱其气。2.六气在泉时,所致病症主要集中在在泉之气所克之六腑及其所属经络发病。对应五味治则有二,一是基于五行生克原则,选用克制其在泉之气的五行药味来削弱其气,二是基于五味的特性,选用能够削弱六气司天所致的六淫的药味来削弱其气。3.六气相胜,其所致病症主要为相胜之气的五行所对应的脏腑经络之气过盛而致。对应的五味治则除太阳寒水之胜外均为选用五行关系扶助其所克脏腑之气的药物。太阳寒水之胜时选用的是在五行关系上对胜气克制的药物。4.六气之复,其所致病症主要为来复之气的五行所对应的脏腑经络之气过盛而致。对应的五味治则有三种思路:一是选用在五行上与来复之气五行同属的药味来治之。二是选用在五行关系上为来复之气所不胜之药来治之。三是基于五味的特性,选用能治疗复气所致六淫的药味来治之。5.六气的主客相胜所致病症与其处于司天在泉时位的不同相关。六气司天影响在初之气至三之气。客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以司天之气偏胜为主,兼有初之气和二之气的客气偏胜所致症状。当主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主要为客气的影响被抑制,客气五行对应脏腑经络之气不通所致。六气在泉时,其影响在四之气至终之气。当客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以在泉之气偏胜为主,兼有四之气和五之气的客气偏胜所致症状。当主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主要为客气的影响被抑制,所应脏腑经络之气上逆所致。对应五味治则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六气位于主气位置时,补泻原则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中的“五脏苦欲补泻”原则。其二为六气位于客气位置时,其补泻原则除与主气位置相同的部分外,又补充以额外的五味治则以平衡作为客气的六气的影响。

曾琣善[2](2020)在《奇经八脉理论与乳腺癌防治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乳癌是世界女性癌症之首,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是以西医手术、放疗、化疗为主,其治疗目的是以直接去除或杀伤肿瘤,既中医指的祛除邪气为主,无可否认,西医在祛除乳腺癌肿瘤方面具有中医药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临床上可见许多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正规手术或放化疗后,肿瘤仍然复发,甚至面临死亡,让患者及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再者,这些治疗在杀伤乳腺癌肿瘤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且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此导致正气已经不足的乳腺癌患者虚者更虚。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乳腺癌的发病与再次复发,必定与机体的正气不足有关,中医中药或针灸在西医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能起到扶助正气、降低毒副作用的功效。虽然,诸多有关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研究也明显地说明中医治疗乳腺癌弥补了西医在治疗上的不足,但有关数据指出每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而且乳腺癌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女性百分比上升最高的死亡原因。因此,中医在针灸及中草药方面对于乳腺癌的认识及其防治必须寻求新的创新点,以便更好地防治乳腺癌,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整体观念,重视人体各脏腑器官、经脉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则脏腑经脉之间可以互为影响转化。乳腺癌属于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乳腺癌的发生需经过5-10年的漫长过程,在这期间,人体各脏腑及经脉之间是相互影响转化的。人体内除了五脏六腑及十二经脉外,还有奇恒之腑及奇经八脉。然,古今医家对于疾病的防治研究,在针灸方面主要是以十二经脉循行为主要理论依据,在中药归经方面则以脏腑归经为主,对于奇经八脉之理论研究显而寥寥无几,而久病、虚证是奇经八脉的病理特点,也是乳腺癌的病理特点,因此,有关奇经八脉的理论及其与乳腺癌的发病防治等关系值得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从中开掘新的知识理论,以便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目的:通过对奇经八脉在针灸及中药方面的理论及文献研究,来探讨乳腺癌的发病及防治与奇经八脉的相关性,希望通过此研究能让医者对奇经八脉在针灸及中药的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临床防治乳腺癌提供更开阔的思路,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提升中医防治乳腺癌的整体水平。方法:此研究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为乳腺癌和奇经八脉的相关文献综述。第一节主要论述乳腺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医病名溯寻及相关症状描述、脏腑经络及病位探析、发病人群、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治疗。第二节是探讨古代文献关于奇经八脉的论述、后世医家和现代文献关于奇经八脉的探讨,以及奇经八脉与乳腺癌的相关论述。第二章节是乳腺癌的发病与奇经八脉的相关理论研究,笔者从发病机理、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机升降以及中医生殖轴的角度来探讨乳腺癌与奇经八脉之间的关系。内容首先从正气与邪气的角度来说明乳腺癌的发病机理与冲任督脉的关系,其后通过理论来研究人体经脉之初始、冲任督脉的起源、奇经八脉与三焦气街和四海以及十二经脉之间的沟通联系,分析并说明奇经八脉是如何通过三焦、气街及四海沟通全身,以对十二经脉的阴阳气血运行起到溢蓄、调节的主导作用。阐述奇经八脉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主要核心,从而对奇经八脉理论防治乳腺癌加以探讨。最后通过奇经八脉对人体气机升降以及中医生殖轴的重要作用来探讨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第三章节是奇经八脉相关腧穴防治乳腺癌的临床文献及理论研究。首先通过整理针灸治疗乳腺癌的文献,研究其与奇经八脉相关腧穴的关系,以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及其相关腧穴为理论依据,将乳腺癌近30年的针灸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出文献中运用奇经八脉的相关性腧穴在防治乳腺癌的规律,探讨奇经八脉的理论对临床防治乳腺癌的特点及理论应用。资料与方法:1)文献检索:系统检索1989年至2018年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有关针灸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研究文献为对象,以“乳腺癌”或“乳癌”或“乳岩”并含“针灸”,为主题搜索字段。在获得的检索结果中的文章摘要或全文中进行纳入、排除筛选。将纳入的文献下载,阅读全文、分析归纳及进行系统整理。2)文献纳入标准:a)包括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研究。b)针灸治疗包括一般针刺、埋线、温灸等,或者针灸结合其他中医疗法比如针药结合及针推结合等治疗。c)疾病范围以乳腺癌的防治为主,包括手术前、手术后以及放化疗期间的相关治疗。3)文献排除标准:a)重复报告的文献。b)信息不足无法利用的文献。c)缺乏真实性或缺乏参考价值的文献。d)未明确注明主穴运用的文献。4)检索结果:通过主题词共检索到文献80篇,符合标准的有28篇,其中25篇为临床实验研究,3篇为动物实验研究,本文将这些文献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析。其后是关于奇经八脉相关腧穴在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引起的毒副作用以及对乳腺癌肿瘤的抑制及预防作用的理论探讨。第四章节为奇经八脉药物分析及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第一节是《得配本草》及《临证指南医案》之奇经八脉药物分析研究。笔者将严洁等所着的《得配本草·奇经药考》以及叶氏《临证指南医案》二书中的奇经用药归经合并整理,将奇经药物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一些药物如茴香、秋葵子、马鞭草、苍术以及泽兰等在书中未明确注明奇经八脉所归何经均不纳入;参照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一五版《中药学》、以及《本草纲目》、2015年版《中国药典》为补充规范,将药物的名称进行一致化处理后分别输入药物的脏腑归经、四气五味以及功效,将数据归类整理并进行分析,总结奇经八脉的药物特点。第二节是通过临床治疗文献及理论研究,探讨奇经八脉药物在预防与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能起到的防治效果。结果:1)乳腺癌的发病机理,从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探讨,其发病与奇经八脉的逐渐虚衰相关。督脉的不足是导致乳腺癌发病的最初因素,也是女子机体正气不足的起源。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督脉阳气不足-机体阳气温化推动无力-气机郁滞-痰湿瘀等阴寒之邪凝聚-冲任二脉逐渐虚衰-邪气随冲任之气循行流窜至胸中而不能消散-痰湿瘀阻于乳络-日积月累发展为乳腺癌。2)任督二脉为人体经脉之初始。冲、任、督三脉“一源三歧”,起源于脐下左肾和右肾之间所产生的运动之气。奇经八脉与三焦、气街、四海紧密沟通联系,是机体除了十二正经以外的重要经脉系统。奇经八脉为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纽,气机升降失调与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3)中医生殖轴理论可用于指导乳腺癌的防治,生殖轴与督脉密切相关,笔者认为中医的生殖轴应加入督脉,即“督脉-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4)针灸治疗乳腺癌的研究文献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尤其是近5年针灸防治乳腺癌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针灸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试验研究是针对乳腺癌手术或放化疗后所致的副作用进行治疗为主,其疗效显着。在28篇文献中,共总结了62个腧穴,使用频次共181次。从62个腧穴中共总结出30个与奇经八脉相关的腧穴,其使用频次为105次。其中属于任脉的腧穴有7个(膻中、中脘、水分、神阙、关元、气海、中极),督脉腧穴5个(百会、风府、大椎、命门、腰阳关),原穴3个(合谷、太冲、太溪),气街相关腧穴11个(天枢、气冲以及9个背俞穴),四海相关腧穴1个(足三里),以及八脉交会穴3个(外关、列缺、内关)。奇经八脉相关腧穴运用在治疗上肢水肿及功能康复的平均比率为43%;治疗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低下平均比率为93%;治疗疲劳的平均比率为95%;用于治疗情绪平均比率为75%;用于治疗其它乳腺癌相关病症平均比率为60%;用于动物实验平均比率为71%。5)针灸奇经八脉的相关腧穴能激发机体的先天之气、调动正气以协调五脏阴阳气血、恢复机体气机升降的平衡,在治疗乳腺癌手术或放化疗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低下、疲劳、负面情绪病症上是其疗效的关键腧穴。此外,通过针灸对肿瘤抑制及预防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说明奇经八脉相关腧穴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能力以抑制肿瘤或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发展。6)纳入奇经八脉的药物有75味,分别归于督脉22味、任脉14味、冲脉29味、带脉26味、阳维脉8味、阴维脉7味、阳跷脉3味、阴跷脉3味,共计112频次。补虚药占总药味的44%,补虚药的药味比率在督脉中占据68%、任脉65%、冲脉48%、带脉27%、阳维脉75%、阴维脉57%。督任冲脉及维脉的药物都以补虚药为主,带脉以收涩药30%为多数而其次补虚药则占27%。奇经补虚药物中补益阳气的药物占61%而补益阴血的药物则占39%,补益阳气的药物在督脉、冲脉及带脉中占补虚药的多数比率,既督脉74%、冲脉64.3%、带脉57%,阳维脉则占50%;任脉和阴维脉的补虚药以补益阴血为主,分别占补虚药的78%和75%。奇经药物以温热性56%居多,平性药物则占23%,而寒性药物仅占21%。温热性药物在督脉占82%、冲脉55%、带脉46%、阳维脉63%、阴维脉57%及阴跷脉67%,此6脉的温热性药物比率均明显高出寒性药物;任脉的寒性药物与温热性药物比率相等,均为36%;八脉之中唯独阳跷脉的寒性药物比率高于温热性药物,其寒热比率为2:1。奇经药物的五味按阴阳分类,五味属阳占59%,属阴占41%,八脉之中,冲任督三脉、阳维脉及阴跷药物的五味属阳的比率均高于五味属阴的比率;阴维脉、阳跷脉药物的五味阴阳比率则相等;唯独带脉五味属阴的药物略高于属阳的药物。奇经八脉中除了跷脉以辛味药物占多数比率外,其余六脉的药物均以甘味为多数比率。奇经八脉的总药物所归脏腑经脉的比率以肝经23%、肾经25%为主,八脉各别药物的脏腑归经均以肝肾两脏为主。奇经八脉的总药味中有28%是动物类药物。7)奇经八脉在药物的类别、四气、五味、归经等方面的运用上有其独特的规律。中医治疗乳腺癌手术后的首10味高频次的药物中,有8味药物归经于奇经八脉,分别是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甘草、枸杞子、白芍及熟地黄。此8味药物中,除了茯苓,其余7味药物均各别归经于冲任督三脉。奇经八脉药物是治疗乳腺癌手术后的主要核心药物,尤其是冲任督三脉的药物更是治疗乳腺癌术后的关键。奇经八脉的补虚药物能从根本上补助机体元气,元气充足则免疫力强,不但有助于战胜疾病,且能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加快体质的恢复,改善或减轻手术后的某些不良反应,为进一步接受放化疗做好准备,并能达到抑制肿瘤,提高远期疗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率及死亡率。结论:乳腺癌的发病与奇经八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在防治乳腺癌的方面也应该顾及其与奇经八脉之间的相互作用。奇经八脉不但在针灸治疗上拥有与其相关的治疗腧穴,而且奇经八脉在药物的类别、四气、五味、归经等方面的运用上有其独特的规律,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开阔药物运用的新思路。通过整理针灸治疗乳腺癌的研究文献以及奇经八脉药物防治乳腺癌的理论探讨,发现奇经八脉在防治乳腺癌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奇者,异也,奇经八脉指的是十二正经之外的八条经脉,别道奇行,所以被称为“奇经”。所谓用药如用兵,《孙子兵法·势篇》说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中医在防治一般疾病多以十二正经及五脏六腑为指导理论,此为防治疾病的一般规律,而奇经八脉理论可谓是中医防治疾病的变法,对于关乎生死的乳腺癌疾病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牝幽微之窍妙得矣”,“医不知此,罔探病机”。希望通过此研究能让医者对奇经八脉在针灸及药物的运用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奇经八脉理论能为临床防治乳腺癌提供创新性的依据,以利于乳腺癌的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开阔的防治思路,提升中医治疗乳腺癌的整体水平,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趋势。

侯冠群[3](2020)在《《内经》营卫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究《内经》营卫理论,解析营卫的概念内涵,梳理《内经》营卫理论体系,解决营卫理论中的部分疑点、难点。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发生学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立足传统哲学和象思维方法,综合相关研究文献与营卫发生时代的学科知识,通过归纳、分析、比较,对《内经》中营卫理论进行梳理与探究。研究成果:明确了营卫理论适宜的研究方法,并系统梳理了《内经》营卫理论,解决了其中的部分疑难问题。研究结论:1.对近代营卫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营卫理论尚存在较多问题与争议。2.研究营卫理论的方法,必须以气一元论与阴阳学说作为指导思想,运用象思维方法把握相关概念内涵的核心意义。3.《内经》营卫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营卫之气的内涵、营卫的化生与循行、营卫的生理功能、营卫失常的基本病机、营卫失常所致病症、调治营卫的原则与方法。首先,基于气一元论与阴阳两分的哲学思想,运用象思维方法,明确了营卫的概念内涵。营卫即本体人的一身之气,因气的阴阳清浊性质不同,一分为二,以脉为界,各行其道,将偏居在里行于脉内具有荣发濡养功能者称为营气,将偏散在外不受脉之约束的具有固密卫外温煦功能者称为卫气,二者阴阳相随,出入交汇,在体内环绕循行不息,并且顺应时序而呈现节律性运动变化,是人体整体功能状态与节律运动的高度概括。营卫二气一阴一阳,具有同源性、对待性、互根性的关系。其次,结合《内经》经文,明确了营卫之气的化生之源无非有三,即先天元气、后天水谷之气与清气三者缺一不可。在营卫的循行研究中,营气所行之脉为功能之“脉”,从中焦出发,主要循十二经脉而行。而卫气循行在脉外间隙,从上焦始发,而后随着时间节律变化而遍布人体内外。营卫不只在体内循行,亦通过气穴与外界沟通。营卫与天时相应,因此营卫的循行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主要包括营卫循行的日节律、月节律与四时节律。最后,营卫具有护卫人体,荣养周身这一共同的生理功能,又因二者各自性质不同,营气属阴,有濡养荣发,化血养神之功;而卫气属阳,则有温养关阖,主司寤寐之能。营卫不和为营卫总病机,分为营卫循行失常与营卫开阖失常两类。营卫不和所致病症,以经络五体系统疾病为主,病性有虚实之别。一般当病位在经络五体系统,涉及营卫循行失常或开阖失常时,则当以营卫病机阐释疾病。调治营卫的基本原则为调和营卫、法时而治,即候气所在,进而调营卫之虚实、营卫之开阖。无论是以针刺还是方药为手段,都可以调治营卫,只是用针或用药的法度总以通畅营卫,使其循行有序、开阖有度为调治目标。4.明晰营卫与气血关系、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营卫与气血关系是对气概念系统中根据“用”所划分的两类概念进行比较,二者各自应用范畴不同,但又具有一定的体用关系。营卫是动词,偏重于描述运动属性,用来概括一气环绕周身运动,是偏内以荣发与偏外以关阖之生理功能与节律的抽象概括;气血是名词,侧重于描述物质属性,是对人体有形、无形物质的抽象概括。但两组概念又密不可分,将营卫之体按气血分,则营之体可以血概言,卫之体可以气概之;而血之行称为营,气之行归于卫。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则必须建立在功能之“脉”的前提下进行比较,脉的内外为营卫之气,脉的纵横为经络之气。二者应用的范畴不同,即营卫之气强调脉的外内之别,而经络之气强调脉气的纵横方向。但二者可以在运行方向上达成统一,即营卫环周之象可以表达经络之气的交接循环状态,而经络之气又能指示营卫在循行时局部的纵横方向,即二者在气的流动方向上,可以互用。5.通过对营卫理论的研究发现,中医概念源于对人体的实际观察,是在古代哲学的引导和象思维的启发下建立起来的,无论其原型是功能现象或物质实体,最终都是因其用的特点而得以创立。中医概念的命名,或直接取用哲学概念,或取象比类借用已有文字之象,总以表达概念的功能核心为主旨,其各自的应用范畴也是基于人体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明确中医概念体系的构建原理,是防止中医理论失真和异化的基本前提。

刘星[4](2020)在《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最早在《素问》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并在《黄帝内经》其它篇章中具体运用。在中医学文献中,温病的概念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那么温病在病因、病机、发病、辨证及治疗等方面必然与运气学说存在难以割舍的关系,学者对此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将温病与运气学说结合起来研究,探讨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运气学说在温病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基于运气的温病辨治规律。方法:借鉴医史文献的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文献挖掘、理论与临床应用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文献,结合后世医家有关运气及温病研究的相关着作与论文,对其分析整理归纳。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深入研究,阐述运气学说的科学性和理论范畴,以及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并基于此阐明温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及疫病的发生与防治。结果: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运气学说的形成主要是以朴素的天文和历法知识为基础,而源于运气学说的“天人相应”观念亦有其天文、物理学等科学依据。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除了干支推演理论,主要包括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这些在七篇大论中有系统概述,而详细的理论应用必须探求整个《黄帝内经》。第二部分论述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伤于寒”是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受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因素,属于疾病的诱因。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影响体质,体质最终决定发病证候的寒热虚实,而非六淫。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描述太阳、太阴时,“开”、“关”并存并用,其用取象比类的思维细致地描述了人体三阴三阳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开阖枢“折”即为三阴三阳病。经气倾移是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主要由人迎寸口脉法来判定倾移的六经方向和经气多少,辨识三阴三阳病的过程就是六经辨证的过程。第三部分论述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温病的病机可以归纳为:失于藏精,感受邪毒,发必温病。“伏气”的本质是异常气候(六淫)加于人体后形成的体质状态,并影响未来发病的寒温性质。温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于体质阳升热化,即“不藏精”,而“不藏精”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包括“冬伤于寒”。卫气营血辨证缺少对具体的经脉脏腑病位的辨别,临证必须结合六经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创新的辨证方法,教材将其等同于脏腑辨证,就失去了本义,辨治温病也就很难单独以之为纲。而六经辨证不仅兼纳经络、脏腑,而且每一经皆有卫、气、营、血之分,是一种纵、横交叉立体式的较完整的辨证方法,实际含纳三焦辨证,并能融合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病应采用以六经为纲、卫气营血为目的六经辨证体系。同时,温病的治疗须采用同是源于运气的气味治法。第四部分论述疫病的发生规律和预测方法。《黄帝内经》时代的先人不仅早已认识导致疫病等恶劣疾病发生的致病原,即其所谓“邪鬼”、“五尸鬼”,而且认识到“三虚”可致疫病,还运用运气学说准确地预测疫病的发生。文章最后用运气学说分析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结论:运气学说具有客观的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运气学说不仅在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更是整个《黄帝内经》及乃至整个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在《内经》中得到具体、广泛地应用。进而温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治疗方法等多源于运气,从而形成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治规律,以及疫病(包括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赵吉超[5](2020)在《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文中认为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选取秦汉以前传统文化中道、儒两家的代表着作《管子》、《老子》、《列子》、《庄子》、《四书》,进行传统文化气学说源流研究,寻找中医学术赖以建立的气学说内涵。并以此为根据,选取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着作,对其中的气学说进行研究,以明晰古代气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全文分为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气学说源流研究,通过对《黄帝内经》之前道儒两家共八本着作中气学说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诸多名词的内涵与气相同,如道、天、心、性等。并且古人对气的体悟称为“内求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很多观点,涵盖了对形而上本体的认识,以及形而下万事万物的认识,成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构架的基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天人整体的生命观、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第二章为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通过对第一章的研究论述,阐发气学说相关的六大基本定理: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充盈于宇宙虚空;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气与神相关。第三章为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这一章将中医基础理论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分别为形成时期与发展时期。形成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分别代表中医学术的理论基础、临床基础、中药理论基础,分析其中的气学说的内涵,以明晰气学说对其形成的影响。发展时期分为晋至唐、宋至明、清至近代三个阶段,共15位医家及相关的15本着作,对各医家的着作进行气学说的研究分析,明晰气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综合研究内容,归纳出两点启示,展望气学说在现代科学中的发展方向。第四章为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结合中医学的医学属性,对比了其与现代医学对生命认识的异同,对中医学两大生命观进行了简单概括。以此分析了气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的运用及价值。最后,选取《古今医案按》、导师以及笔者自身临床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气学说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方剂中的具体临床运用,以气学说为核心对临床诊断、疾病机理、药理进行了分析,以细节展现气学说的价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通过以上研究,认为气学说包含了形而上本体论与形而下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能量论与规律论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对通过内求法对自身生命体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高度总结,涵盖了内圣的修持理法与成就外王事业具体运用的学说。气学说使中医学在根本上成为与传统文化一致的存在,将之运用于自身则可循理体悟本体,运用于社会,则可拯危救困。同样,这些研究为气学说的现代化乃至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刘亚楠[6](2020)在《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深化肠胃理论的研究,揭示肠胃气化理论的深刻内涵。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为临床应用肠胃气化理论提供思路,转变临床治疗肠胃病的思维,以适应大健康时代人们对肠胃健康的心理需求,为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肠胃健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梳理及理论研究的方法,以《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作为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整理挖掘,结合《伤寒论》《脾胃论》《临证医案指南》《四圣心源》等古代医家经典巨着,参考现代的《脾脏论》《脾胃气化学说及临证经验》《消化病学》《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等书籍,并以“胃”“小肠”“大肠”“气化”等为关键词在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期刊论文,对肠胃气化理论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结果1.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等肠胃专篇发现:胃、小肠、大肠之间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统一性,三者在解剖形态上形成连贯的空腔结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病理方面相互影响。2.对肠胃阴阳属性的研究发现:以脏腑阴阳属性的角度划分,肠胃属阳腑;以体用的阴阳属性划分,肠胃为体阳而用阴。3.运用象思维对肠胃整体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肠胃类土,具有化生、长养、承载、转化的特征;肠胃似仓廪,具备储藏、流通、加工的特征;肠胃如器,具备升降出入、生化、盛纳的特征;肠胃像海,具有容纳、化物、潮汐的特征。4.确定了肠胃气化的概念:肠胃气化是在天地之气的参与及影响下,肠胃之气的升降出入、聚散离合运动中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变化。5.提出了肠胃内气化的内涵:肠胃内气化是发生在肠胃以内的气化,体现为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糟粕的排泄,这个过程以胃气为主导力量,大肠、小肠之气共同参与其中,是彼此分工明确又协同合作的肠胃内部气化过程。6.提出了肠胃外气化的内涵:肠胃外气化是发生于肠胃外的气化,是肠胃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其他器官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这个过程涉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体官窍。肠胃外气化以五脏为核心,脾气发挥主导力量。7.通过肠胃整体内气化的研究发现:胃、小肠、大肠的关系为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三者经脉相连、经气相通;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肠胃内气化是一个连贯且有序的过程,共同发挥盛纳、传输、生化、排浊的生理功能。8.通过对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的探究发现:肠胃的气机运动表现为以降为顺、降中有升、出入有序、出三入一,气化形式的规律为清浊升降、虚实更迭、燥湿制化。9.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肠胃气化诞生生命之物质;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结论1.胃、小肠、大肠三者共同构成了肠胃的整体结构,将肠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三者具有整体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肠胃气化研究具备中医整体性的要求。2.肠胃内、外气化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肠胃内气化是肠胃外气化的前提与基础,肠胃外气化又为肠胃内气化提供动力。肠胃内气化与外气化皆是肠胃之气运动的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互根互助、协调互制的关系。3.肠胃气化理论研究将肠胃与五脏视为统一的整体,是以肠胃为主体、五脏系统共同参与的气化过程,其中胃在肠胃内气化中发挥主导力量,脾在肠胃外气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个过程以五脏为核心,由脾胃发挥决定性作用。4.肠胃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的重要场所。饮食入肠胃消化、吸收、排浊输出的过程,主要由肠胃内气化承担。肠胃外气化中肠胃的气化功能为生命提供营养之源头,为五脏系统的生理功能提供物质能量来源,从而达到“气归于权衡”“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生命要求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要求。

谢丁一[7](2020)在《艾灸得气量表研制与量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艾灸得气的文献与临床研究,研制艾灸得气量表,探讨艾灸得气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的量学关系、艾灸得气的激发温度参数,为灸疗临床评估的量化、客观化,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精准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艾灸得气量表的研制首先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出艾灸得气条目,再通过专家、患者调查问卷以及核心小组讨论筛选出艾灸得气量表条目,进而形成量表初表,然后对量表初表进行调查分析,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检测量表的结构效度,最终形成艾灸得气量表。2.艾灸得气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以原发性痛经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消敏灸量)、对照a组(15min灸量)、对照b组(消敏后继续施灸20分钟灸量),比较不同的艾灸得气持续时间与艾灸疗效的关系;根据艾灸得气强度的不同,分为强、中、弱三组,比较不同的得气强度与艾灸疗效的关系。3.艾灸得气的温度激发参数以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腧穴是否出现艾灸得气现象将患者自然分为得气组与非得气组,采用温度感觉分析技术,比较其热觉阈值、热痛阈值、热耐痛阈值的差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得气组的肩井穴、关元俞穴与内膝眼穴为受试部位,分别以40℃、42℃为艾灸得气激发强度,探讨艾灸得气的较佳的温度激发参数。结果:1.经过艾灸得气条目筛选与量表预调查,形成《艾灸得气量表V1.0》,该表分为3个部分。A部分包括透热、传热、非热觉3项,每项计分均由得气感出现的空间位置与得气强度的乘积所得。得气感出现的空间位置与得气强度均分为4个等级,分别以(0)、(1)、(2)、(3)计分。B部分为扩热,计分同样是由得气感出现的空间位置与得气强度的乘积所得,得气感出现的空间位置与得气强度均分为4个等级,分别以(0)、(1)、(2)、(3)计分。C部分包括喜热、身烘热、面红(或额汗出)、肢端热、胃肠蠕动反应、皮肤扩散性潮红,得气强度分为4个等级(0)、(1)、(2)、(3)计分。艾灸得气量表按照A、B、C的顺序计分,若A中传热项为0,可进入B计分,若A中传热项不为0,则直接跳至C计分。A、B、C得分之和即为艾灸得气量表的总分。2.艾灸得气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2.1艾灸得气时间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2.1.1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灸量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三组症状评分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第1个疗程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2个疗程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采用消敏灸量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改善症状积分方面优于传统灸量组,超过消敏灸量20min施灸的效果与消敏灸量无显着差别。2.1.2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灸量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三组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第1个疗程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2个疗程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消敏灸量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改善简化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方面优于传统灸量组,超过消敏灸量的施灸对疗效贡献不大。2.1.3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灸量疼痛频率、程度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三组疼痛频率、程度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第1个周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近期疗效好;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治疗第2个周期结束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近期疗效好;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消敏灸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及远期疗效皆优于传统灸量组,超过消敏灸量的施灸对疗效贡献不大。2.1.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灸量膝关节GPCRND-KOA评分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试验组积分11.12±3.10,对照a组积分10.20±3.01;对照b组积分10.93±3.07,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积分5.51±1.91,对照a组积分8.42±2.10,对照b组积分5.24±2.60,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积分3.63±1.39、对照a组积分5.36±1.42、对照b组积分3.42±1.73,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选取个体化消敏灸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优于传统固定灸量,在消敏饱和灸量基础上继续施灸,疗效没有增加。2.1.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灸量膝关节周径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周径(39.02±3.51)cm,对照a组周径(39.32±2.53)cm,对照b组周径(39.15±2.71)cm;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周径(35.21±3.43)cm,对照a组周径(38.02±2.79)cm,对照b组周径(36.02±3.63)cm,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周径(34.81±3.67)cm,对照 a 组周径(37.92±2.71)cm,对照 b 组周径(35.98 ±2.15)cm,试验组与对照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b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选取个体化消敏灸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固定灸量,在消敏灸量基础上继续施灸对关节消肿作用方面没有增加。2.2艾灸得气强度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2.2.1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得气强度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得气程度强(A)组、得气程度中(B)组、得气程度弱(C)组三组症状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三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只要得气艾灸在缓解痛经症状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得气程度越强治疗效果越好。2.2.2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得气强度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前得气程度强(A)组、得气程度中(B)组、得气程度弱(C)组三组McGill痛经询问量表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三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只要得气艾灸在缓解痛经症状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得气程度越强治疗效果越好。2.2.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得气强度膝关节GPCRND-KOA评分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得气程度强(A)组、得气程度中(B)组、得气程度弱(C)组三组膝关节GPCRND-KOA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10天后,A组、B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C组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显着性差(P>0.05),A组与B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P>0.05),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得气程度越强灸疗效果越好。2.2.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得气强度膝关节周径比较治疗前得气程度强(A)组、得气程度中(B)组、得气程度弱(C)组三组膝关节周径比较无显着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10天后,A组、B组、C组膝关节周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A组与B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均没有显着性差(P>0.05)。结果表明:得气程度越强膝关节消肿效果越好。3.艾灸得气的激发温度参数3.1不同腧穴得气组与非得气组分布情况本研究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80例,合计540穴次,其中得气组304例(56%),非得气组236例(44%)。3.2两组热觉阈值比较得气组热觉阈值分别为大椎穴37.86±1.10、肩井穴37.44±1.15、肩髃穴38.19±1.16、腰阳关穴37.77±0.75、腰俞穴37.54±0.83、关元俞穴36.91±1.14、血海穴38.13±2.13、内膝眼穴37.54±1.83、阴陵泉穴37.76±1.23;非得气组热觉阈值分别为大椎穴36.20±1.43、肩井穴36.12±1.24、肩髃穴37.10±2.05、腰阳关穴36.52±0.79、腰俞穴36.15±0.98、关元俞穴35.89±1.53、血海穴36.87±1.54、内膝眼穴35.96±1.63、阴陵泉穴36.02±2.06;不同腧穴的热觉阈值不同,得气组均高于非得气组;得气组肩髃穴、血海穴分别与非得气组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腧穴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3.3两组热痛阈值比较得气组热痛阈值分别为大椎穴44.23±1.08、肩井穴44.23±1.79、肩髃穴44.45±1.51、腰阳关穴44.36±1.74、腰俞穴44.39±1.04、关元俞穴44.56±1.83、血海穴44.73±1.66、内膝眼穴44.65±1.68、阴陵泉穴44.53±1.02;非得气组热痛阈值分别为大椎穴42.56±1.13、肩井穴42.05±1.54、肩髃穴42.38±1.22、腰阳关穴42.27±1.31、腰俞穴43.03±1.79、关元俞穴43.01±1.74、血海穴42.87±2.07、内膝眼穴42.92±1.90、阴陵泉穴42.69±1.39;不同腧穴的热痛阈值不同,得气组高于非得气组,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3.4两组热耐痛阈值比较得气组热耐痛阈值分别为大椎穴47.87±1.63、肩井穴48.36±0.93、肩髃穴48.34±0.99、腰阳关穴48.56±1.62、腰俞穴48.32±0.79、关元俞穴48.31±0.68、血海穴48.19±0.74、内膝眼穴47.47±0.56、阴陵泉穴47.26±0.29;非得气组热耐痛阈值分别为大椎穴46.96±1.65、肩井穴46.29±1.52、肩髃穴46.05±0.78、腰阳关穴46.87±0.89、腰俞穴46.90±0.72、关元俞穴46.34±0.89、血海穴46.58±1.14、内膝眼穴45.13±0.79、阴陵泉穴45.95±0.61;不同腧穴的热耐痛阈值不同,得气组高于非得气组;大椎穴得气组与非得气组比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腧穴两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3.5两组温控激发得气潜伏期、效应期、得气强度比较42℃激发组与40℃激发组比较,得气灸感出现的潜伏时间有非常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得气灸感持续的效应期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42℃激发时潜伏期时间更短、效应期更长。42℃激发组与40℃激发组比较,内膝眼穴两组间激发出来的得气灸感强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两组腧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艾灸得气量表包含透热、传热或扩热、非热觉,喜热、身烘热、面红(或额汗出)、肢端热、胃肠蠕动反应、皮肤扩散性潮红9项条目;2.艾灸得气的持续时间是影响艾灸疗效的关键因子之一,而不是施灸时间。艾灸得气消退后继续施灸对临床疗效没有贡献,以艾灸得气消失为度的个体化消敏灸量优于现行的固定灸量的灸疗疗效;3.艾灸得气强度是影响艾灸疗效的关键因子之一,而不是施灸热感强度。临床施灸时,应该以艾灸得气强度为标准,选择施灸部位;4.初步揭示艾灸得气的激发温度为42℃优于40℃。

袁莉蓉[8](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肖卓然[9](2020)在《河流隐喻下的中医相关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社会,人们往往通过自身的既有经验获取对未知事物的认知,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取象比类的认知方式。中医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我国水资源应用历史悠久,在促进农田水利生产、抵御水旱自然灾害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相关水利着作颇丰。治水经验加强古人对河流认识的同时,也为人体生理、病理、诊疗等医学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基础。这使得河流成为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重要的隐喻认知来源。本项研究从河流隐喻认知入手,以期从河流的视角解读中医学中有关人体生命的理论。探讨在河流隐喻的认知下,古代医家想要借助河流表达什么;通过河流的隐喻分析,有哪些观点是以往我们未曾注意到的;如何运用河流的隐喻对古代相关文献进行解读,通过解读我们又能够从中获得怎样的启发;这些启发对当前中医治则治法的形成又有那些指导性的作用。此即本项研究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自然界水循环的机制论述了人体水液代谢的过程;以河流为始源域,对人体脏腑与经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全新的解读;通过自然界河流运行状态、流行分布,对人体经脉的映射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自然界的河流对于中医治则治法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探讨了“五味”对人体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建立在河流隐喻的基础之上,通过不同的“味”影响气血的流速进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河流类似于通道结构,而通道两端开放、中空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河流必须具备流通性,这对于人体生理功能“以通为和”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隐喻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女子月经的行经机制,补充了传统月经病除以潮汐、月相为始源域外,还隐含了瀑布的隐喻;并借助瀑布的隐喻对女子月经不行的机制与治疗进行了相关阐述;女子不月涉及的脏腑有肺、心、脾、肝、肾;涉及的经脉有阳明脉、任脉、胞脉、太冲脉;病因在于阳明、肺、心的气机不降,心脾转输气血精微功能的失常,气血化源不足。第三部分以《水利大词典》为资料,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河防水利工程,发现中国古代以堵制水、以疏治水、束水攻沙、分水鱼嘴等河防经验,是培土制水、利水去饮、利小便实大便等中医经典治水方法的重要隐喻认知来源,进而论述了河流隐喻是中医治法形成过程中运用的重要隐喻类型之一,其认知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古代丰富治水经验的启发。通过分析中医理论中有关河流隐喻始源域与目标域的隐喻映射过程,进而探求河流隐喻下中医理论中有关生理、病理、治则、治法等理论的形成过程,进一步论证了河流隐喻是中医隐喻认知的重要来源。中医学是一个充满了隐喻认知的学科,中医学所应用的思维模式大部分来源于隐喻认知。

彭立娉[10](2020)在《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比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具有特殊性,与经脉联系较弱,与所在部位特征联系密切,应与四肢部经穴区别对待。腧穴取象比类的命名方式与腧穴所处的人体相对位置密切相关。躯干部位于人体中位,其经穴命名具有明显的取象古代宫室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取象建筑的位置特点、形态特点、功能特点。目前阐释腧穴命名的文章和论着大多是按十四经流注的顺序分经论述,掩盖了腧穴命名在部位上的联系;探讨腧穴取象比类命名规律的研究大多是从整体上进行概括性论述,对人体某一部位腧穴的取象规律缺乏具体而系统的考证。本文参照《针灸甲乙经》卷三的腧穴排布顺序,按胸部、腹部、背部划分穴位,运用训诂学和文献学的方法,参考《说文解字》等辞书,考证人体躯干各部位经穴名及其别名的词汇本义,结合《针灸甲乙经》等早期古医籍记载的穴位脉气所发、定位、主治病症,对比上古时期建筑范式,借鉴历代医家对经穴命名的阐释,综合分析人体躯干部经穴名的语言学、医学及文化内涵,归纳总结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具体包括取象建筑的部位规律、取象建筑的种类规律及取象建筑的特征规律。以期在探索腧穴命名理据上打开一个新视角,还原、理解古人所构建的人体运行模型,使前人未详的理论得以完善,讹误附会之处得以纠正,零散理论得以集中。从部位上看,胸腔内藏心肺,心为君主之官,则胸腔相当于君主之宫城,根据我国上北下南、建筑坐北朝南的地理特点,按任脉从下向上经气流注的方向,以任脉为中心的胸部经穴命名非常严格的模拟了中国古代宫室建筑的组织分布形式;腹部内藏消化、泌尿管道系统,功能传化通行水谷,其传导功能的实现有赖门关之开合,管道之传送,枢机之转化,故腹部经穴常以“门”“阙”“屏”“枢”等门的相关的形态或门之部件,以及“管”“道”“关”“冲”“梁”等通路与交通要道命名,取象内腑管道之形态与其传化水谷、以通为用的生理功能特点,模拟了宫城的地下管道系统;背部取象建筑命名的经穴具有明显的取象比拟古代建筑的特征和脏腑相关性,从横向上看,胸腹部诸穴与背部腧穴通过气街与临近脏腑产生联系,故背部经穴与其同一水平面的胸腹部腧穴在命名和主治作用上经常相似,前后相应、脏腑相关,从纵向上看,背部中轴线上的经穴命名比拟了脊柱居中直立之形态,与五脏俞相水平的背部第二侧线的经穴皆以五脏所藏之神和古代建筑命名,与六腑及人体其他组织部位之俞相水平的背部第二侧线的经穴则大多直接以其相关部位名和古代建筑命名,其取象之建筑与所藏之神、所属脏腑特性密切相关。从种类上看,以“门”“关”“道”“枢”“府”命名的经穴数量最多,分别占据前五位,经穴命名所取象的建筑种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特征上看,取象建筑功能特征命名的经穴数量最多,表明经穴命名更加重视腧穴的内在本质特征。此外,本文在探讨经穴取象比类命名规律中,对涉及到的屏翳、尾翳二穴的具体所指进行深入考证辨析,认为会阴穴别称尾翳,为任脉络穴,鸠尾穴别称屏翳,为膈之原,并对任脉之络的循行路线提出新的假设。总而言之,躯干部经穴名称为人们勾勒出一幅完备的城市运行三维模型图。借助这个模型,人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各个穴位的形态、位置、功能等特点及同部位腧穴之间的有机联系,深入理解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在体内或流通、或聚集、或转化的运行状态。对于识记腧穴名称、定位、功能,挖掘腧穴的临床价值,加深中医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经》关于经气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经》关于经气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对六气致病及五味治则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近十年五运六气致病病机及治则规律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六气所在不同时位致病病症的病机研究
    1.1.六气司天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1.1 厥阴风木司天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1.2 少阴君火司天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1.3 太阴湿土司天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1.4 少阳相火司天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1.5 阳明燥金司天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1.6 太阳寒水司天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1.7 小结
    1.2.六气在泉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2.1 厥阴风木在泉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2.2 少阴君火在泉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2.3 太阴湿土在泉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2.4 少阳相火在泉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2.5 阳明燥金在泉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2.6 太阳寒水在泉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2.7 小结
    1.3 .六气之胜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3.1 厥阴风木相胜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3.2 少阴君火相胜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3.3 太阴湿土相胜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3.4 少阳相火相胜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3.5 阳明燥金相胜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3.6 太阳寒水相胜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3.7 小结
    1.4 六气之复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4.1 厥阴风木之复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4.2 少阴君火之复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4.3 太阴湿土之复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4.4 少阳相火之复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4.5 阳明燥金之复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4.6 太阳寒水之复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4.7 小结
    1.5 六气所在主客不同时位相胜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5.1 厥阴风木主客不同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5.2 少阴君火主客不同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5.3 太阴湿土主客不同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5.4 少阳相火主客不同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5.5 阳明燥金主客不同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5.6 太阳寒水主客不同所致病症的病机研究
        1.5.7 小结
2.六气所在不同时位致病的五味治则研究
    2.1.六气司天所致病症的五味治则研究
        2.1.1 厥阴风木司天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1.2 少阴君火司天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1.3 太阴湿土司天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1.4 少阳相火司天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1.5 阳明燥金司天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1.6 太阳寒水司天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1.7 小结
    2.2.六气在泉所致病症的五味治则研究
        2.2.1 厥阴风木在泉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2.2 少阴君火在泉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2.3 太阴湿土在泉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2.4 少阳相火在泉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2.5 阳明燥金在泉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2.6 太阳寒水在泉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2.7 小结
    2.3.六气之胜所致病症的五味治则研究
        2.3.1 厥阴风木之胜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3.2 少阴君火之胜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3.3 太阴湿土之胜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3.4 少阳相火之胜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3.5 阳明燥金之胜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3.6 太阳寒水之胜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3.7 小结
    2.4.六气之复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4.1 厥阴风木之复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4.2 少阴君火之复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4.3 太阴湿土之复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4.4 少阳相火之复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4.5 阳明燥金之复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4.6 太阳寒水之复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4.7 小结
    2.5.六气所在主客不同时位相胜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5.1 六气为主气时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5.2 六气为客气时所致病症五味治则研究
        2.5.3 小结
    2.6.邪气反胜的五味治则研究
        2.6.1 厥阴风木之岁邪气反胜五味治则研究
        2.6.2 少阴君火之岁邪气反胜五味治则研究
        2.6.3 太阴湿土之岁邪气反胜五味治则研究
        2.6.4 少阳相火之岁邪气反胜五味治则研究
        2.6.5 阳明燥金之岁邪气反胜五味治则研究
        2.6.6 太阳寒水之岁邪气反胜五味治则研究
        2.6.7 小结
3.结果
4.结论
    4.1 六气致病规律的结论
        4.1.1 六气致病因素由六气之胜与六气之复决定
        4.1.2 六气致病病症由外感六淫与脏腑盛衰决定
        4.1.3 六气致病趋向由司天时位与在泉时位决定
    4.2 六气致病五味治则规律的结论
        4.2.1 其治之药味谨遵五行五味特性
        4.2.2 其治之药气遵从寒热温凉规律
        4.2.3 其佐之药为调整气机之用
        4.2.4 补充之药为补泻脏腑之用
本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个人简介

(2)奇经八脉理论与乳腺癌防治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乳腺癌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乳腺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评述
        (二)乳腺癌中医病名溯寻及相关症状描述
        (三)乳腺癌与脏腑经络及病位探析
        (四)乳腺癌发病人群
        (五)古今医家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论述
        (六)古今医家对乳腺癌的辨证分型治疗举例
    二、奇经八脉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奇经八脉概述
        (二)古代文献关于奇经八脉的论述
        (三)后世医家对奇经八脉的探讨
        (四)现代文献关于奇经八脉的探讨
        (五)奇经八脉与乳腺癌的相关论述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乳腺癌的发病与奇经八脉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乳腺癌的发病机理
        (一)正气
        (二)邪气
        (三)邪胜正负
    二、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沟通联系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
        (一)任督二脉为人体经脉之初始
        (二)一源三歧
        (三)三焦、气街、四海与奇经八脉的联系
        (四)人体经脉循行与气机升降及乳腺癌的发病关系
    三、乳腺癌、冲任督脉、天癸与女性生殖轴的关系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奇经八脉相关腧穴防治乳腺癌的临床文献及理论研究
    一、基于针灸治疗乳腺癌的文献研究其与奇经八脉相关腧穴的关系
        (一)研究意义
        (二)资料与方法
        (三)临床实验研究
        (四)动物实验研究
        (五)主穴分析
        (六)研究结果
        (七)研究结论
    二、奇经八脉相关腧穴治疗乳腺癌术后及放化疗后毒副作用的理论探讨
        (一)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低下
        (二)疲劳
        (三)负面情绪
    三、奇经八脉相关腧穴对乳腺癌肿瘤的抑制及预防作用的探讨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奇经八脉药物分析及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一、《得配本草》及《临证指南医案》之奇经八脉药物分析研究
        (一)前言
        (二)奇经八脉药物分析
        (三)督脉药物分析
        (四)任脉药物分析
        (五)冲脉药物分析
        (六)带脉药物分析
        (七)阳维脉药物分析
        (八)阴维脉药物分析
        (九)跷脉药物分析
        (十)奇经药物分析小结
    二、奇经八脉药物防治乳腺癌的探讨
    参考文献
讨论
结语
创新性
致谢
附件一《得配本草·奇经药考》
附件二《黄帝内经·素问》原文引用
附件三《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引用
附件四《难经》原文引用
附件五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内经》营卫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营卫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营卫内涵解读的失真与异化
        1.1.1 营卫内涵解读的失真
        1.1.2 营卫内涵解读的异化
    1.2 营卫病机研究的模糊与泛化
        1.2.1 营卫不和含义的模糊
        1.2.2 营卫不和病机的泛化
    1.3 调和营卫方法的局限与不足
        1.3.1 方药调和营卫研究的局限
        1.3.2 针刺调治营卫研究的不足
2 营卫理论的发生学基础
    2.1 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
        2.1.1 气一元论——整体性、运动性、功能性
        2.1.2 阴阳学说——同源性、对待性、互根性
    2.2 象思维方法的应用
    2.3 传统数术学的启发
    2.4 古天文历法知识的融入
        2.4.1 古天文历法学基本含义
        2.4.2 与营卫相关的古天文历法学术语解读
3 营卫之气的内涵
    3.1 营卫名字解读——据用取象名营卫
        3.1.1 “营”之意象
        3.1.2 “卫”之意象
    3.2 营卫之气的含义
    3.3 营卫之间的关系
4 营卫的化生与循行
    4.1 营卫的化生及营卫与气血关系
        4.1.1 营卫之气的化生
        4.1.2 营卫与气血的关系
    4.2 营卫的循行及营卫与经络之气关系
        4.2.1 营卫之气的循行
        4.2.2 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
5 营卫的生理功能
    5.1 营卫生理功能的现代研究
    5.2 《内经》营卫生理功能
        5.2.1 营卫共同生理功能——护卫人体,荣养周身
        5.2.2 营气生理功能——濡养荣发,化血养神
        5.2.3 卫气生理功能——温养关阖,主司寤寐
6 营卫失常的基本病机
    6.1 基于人之一气循行论营卫病机
        6.1.1 营卫之气循行分布失常
        6.1.2 营卫之气循行方向逆乱
    6.2 基于营卫阴阳关系论营卫病机
7 营卫失常所致病症
    7.1 内外病因对营卫失常病位与病性的影响
        7.1.1 邪结营卫——病位辨析
        7.1.2 营卫自病——病性辨析
    7.2 营卫失常病症例析
        7.2.1 营卫循行失常病症例析
        7.2.2 营卫开阖失常病症例析
8 调治营卫的原则与方法
    8.1 调治营卫的原则
        8.1.1 调和营卫
        8.1.2 法时而治
    8.2 调治营卫的方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4)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运气学说概述与思考
    1 运气学说科学性探源
        1.1 六十年甲子周期形成的天文学背景
        1.2 更长运气周期的形成背景——大司天
        1.3 “天人相应”观念的天文物理学基础
    2 运气学说与《易经》关系简述
    3 运气学说理论范畴初探
第二部分 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
    1 《黄帝内经》的病因观——风为百病之长
        1.1 风、寒之辨
        1.2 不同性质的“风”
    2 《黄帝内经》的发病观——气候影响体质、体质决定发病
    3 《黄帝内经》的生理模型——三阴三阳开阖枢
        3.1 三阴三阳——兼论“标本中气”理论内涵
        3.2 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
    4 《黄帝内经》的诊断方法——六经辨证
        4.1 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为经气倾移
        4.2 三阴三阳病的人迎寸口诊法
        4.3 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
    5 《黄帝内经》的治疗方法
        5.1 三阴三阳病的针刺治疗
        5.2 三阴三阳病的“饮药”治疗——气味治法
第三部分 运气理论范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
    1 温病概述与思考
        1.1 《黄帝内经》中的温病辨治观
        1.2 《伤寒论》中的温病辨治观
        1.3 后世医家的温病辨治观
    2 温病的病因病机
        2.1 风寒致温的机理
        2.2 “伏气”并非邪藏于里
        2.3 《黄帝内经》中温病的证候与分类
    3 温病的辨证方法
        3.1 卫气营血辨证初探
        3.2 三焦辨证正误
        3.3 融合卫气营血辨证的六经辨证体系
    4 温病的治疗方法
        4.1 温病气味治疗大法
        4.2 叶天士《温热论》气味治法
        4.3 吴鞠通《温病条辨》气味治法举隅
    5 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1 《黄帝内经》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2 叶天士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3 吴鞠通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第四部分 疫病(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1 疫病探源
    2 疫病发病
        2.1 “三虚”与疫病发病
        2.2 疫病的发病机理
    3 疫病预测
        3.1 客主加临致气候异常致疫
        3.2 《素问遗篇》中的疫病预测
    4 疫病防治
    5 己亥年末、庚子年初新冠疫情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5)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气学说源流研究
    1 《管子》气学说研究
        1.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1.2 《管子》气学说的特点
        1.2.1 精气、心、道、德同论
        1.2.2 心为主宰
        1.2.3 修持理法
        1.3 《管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2 《老子》气学说研究
        2.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2.2 《老子》气学说的特点
        2.2.1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2.2.2 对道的体认
        2.2.3 对道体性用的描述
        2.3 《老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3 《列子》气学说研究
        3.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3.2 《列子》气学说的特点
        3.2.1 宇宙万物的来源
        3.2.2 道家的修道
        3.2.3 气形质——天地万有产生的四个阶段
        3.2.4 冲和气者为人
        3.3 《列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4 《庄子》气学说研究
        4.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4.2 《庄子》气学说的特点
        4.2.1 养气所达境界——逍遥游
        4.2.2 乘天地之正气的至人、神人、圣人
        4.2.3 对证得道体的修持理法及悟道境界的描述
        4.2.4 道无处不在
        4.2.5 《庄子》的养生
        4.2.6 内圣为体,外王为用
        4.2.7 气“化”
        4.3 《庄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5 《四书》气学说研究
        5.1 《四书》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5.2 《四书》气学说的特点
        5.2.1 《论语》学问的境界——仁
        5.2.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5.2.3 《中庸》之中和境界
        5.2.4 《孟子》之养吾浩然之气
        5.3 《四书》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6 小结
第二章 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
    1 气学说基本定理的内容
        1.1 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1.2 气充盈宇宙虚空
        1.3 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
        1.4 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5 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
        1.6 气与神相关
    2 以气学说为基石的气科学体系
        2.1 气学说与阴阳学说
        2.2 气学说与五行学说
        2.3 气学说与干支理论
        2.4 气学说与八卦
第三章 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 中医基础理论形成时期
        1.1 理论基础
        1.1.1 《黄帝内经》
        1.1.2 《难经》
        1.2 临床基础
        1.2.1 《伤寒论》
        1.3 中药理论基础
        1.3.1 《神农本草经》
        1.4 小结
    2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时期
        2.1 晋至唐
        2.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2.1.2 巢源方《诸病源候论》
        2.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2.1.4 王焘《外台秘要方》
        2.1.5 小结
        2.2 宋至明
        2.2.1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2.2 张从正《儒门事亲》
        2.2.3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2.2.4 朱丹溪《格致余论》
        2.2.5 张景岳《景岳全书》
        2.2.6 赵献可《医贯》
        2.2.7 杨继洲《针灸大成》
        2.2.8 小结
        2.3 清至近代
        2.3.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2.3.2 吴鞠通《医医病书》
        2.3.3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2.3.4 唐容川《医易通说》
        2.3.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3.6 小结
    3 对气学说发展方向的启示
        3.1 气学说的发展可吸收现代优秀的科技成果
        3.2 现代物理学场性物质对气学说的揭示作用
第四章 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气学说与中医学生命观
        1.1 天人整体的生命观
        1.2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
        1.3 中医、西医生命观之异同
    2 气学说与人体生理
        2.1 形的生理
        2.2 气的生理
        2.3 神的生理
    3 气学说与人体病理
        3.1 形的病理
        3.2 气的病理
        3.3 神的病理
    4 气学说与中医诊断
        4.1 气学说与望闻问切
        4.2 气学说与辨证
    5 气学说与中医治疗
        5.1 气学说与针灸治疗
        5.2 气学说与导引吐纳
        5.3 气学说与按摩刮痧
        5.4 气学说与中药治疗
    6 气学说与中医养生
        6.1 强调天人合一
        6.2 注重形气神合一
        6.3 重视正气
    7 病案举例
        7.1 《古今医案按》医案举例
        7.2 导师医案
        7.3 笔者医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文献综述 气学说研究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肠胃气化概念的提出
    1 肠胃概念
        1.1 肠胃解剖学认识
        1.1.1 古代解剖
        1.1.2 现代解剖
        1.2 肠胃的阴阳属性
        1.2.1 肠胃居阴位,属阳腑
        1.2.2 体阳而用阴
        1.3 肠胃的功能特征
        1.3.1 土的特征
        1.3.2 仓廪的特征
        1.3.3 器的特征
        1.3.4 海的特征
    2 气化概念
        2.1 “气”“化”释义
        2.2 气化含义
        2.3 气化与气机的关系
    3 肠胃气化概念
第二章 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探讨
    1 肠胃之气的运动形式
        1.1 以降为顺,降中有升
        1.2 出入有序,出三入一
    2 肠胃气化的规律
        2.1 清浊运动
        2.2 虚实更迭
        2.3 燥湿制化
    3 肠胃气化与脾胃、三焦关系
        3.1 肠胃气化以脾升胃降为枢纽
        3.2 肠胃气化以三焦为通道
    4 肠胃内气化和外气化的关系
        4.1 互根互助
        4.2 协调互制
第三章 以胃气为主导、水谷为基础的肠胃内气化研究
    1 肠胃内气化内涵
        1.1 以水谷为基础
        1.2 以胃气为主导
    2 肠胃各腑之内气化
        2.1 胃腑气化功能
        2.1.1 受纳水谷
        2.1.2 腐熟水谷
        2.2 小肠腑气化功能
        2.2.1 受盛化物
        2.2.2 泌别清浊
        2.3 大肠腑气化功能
        2.3.1 燥化糟粕
        2.3.2 排泄粪便
    3 肠胃整体之内气化
        3.1 胃、小肠、大肠三者的关系
        3.1.1 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
        3.1.2 经脉相连,经气相通
        3.1.3 生理上相互配合
        3.1.4 病理上相互影响
        3.2 肠胃整体气化功能
        3.2.1 盛纳
        3.2.2 传输
        3.2.3 生化
        3.2.4 排浊
第四章 以脾气为主导、五脏为核心的肠胃外气化研究
    1 肠胃外气化内涵
        1.1 以脾气为主导
        1.2 以五脏为核心
    2 肠胃外气化与脾
        2.1 肠胃与脾的关系
        2.1.1 脏腑相合
        2.1.2 经络络属
        2.1.3 升降相因
        2.1.4 阴阳互助
        2.1.5 燥湿既济
        2.2 肠胃与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2.2.1 脾行津液
        2.2.2 脾气散精
        2.2.3 脾藏营运营
    3 肠胃外气化与肺
        3.1 肠胃与肺的关系
        3.1.1 脏腑相合
        3.1.2 经络关系
        3.1.3 金土关系
        3.2 肠胃与肺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3.2.1 中焦受气化血注肺经
        3.2.2 营卫气化起于中焦
        3.2.3 输精皮表
        3.2.4 影响宗气生成
    4 肠胃外气化与心
        4.1 肠胃与心的关系
        4.1.1 脏腑相合
        4.1.2 经络关系
        4.1.3 胃络通心
        4.2 肠胃与心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4.2.1 泌别清浊,浊气归心
        4.2.2 生营化血,以贯血脉
    5 肠胃外气化与肝
        5.1 肠胃与肝的关系
        5.1.1 肝与大肠气化相通
        5.1.2 经络关系
        5.1.3 厥阴相火与肠胃关系
        5.2 肠胃与肝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5.2.1 淫精于肝
        5.2.2 化血藏于肝,以生血气
    6 肠胃外气化与肾
        6.1 肠胃与肾的关系
        6.1.1 肾司开阖与肠胃开合
        6.1.2 肾之封藏与胃之受纳
        6.1.3 经络关系
        6.2 肠胃与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6.2.1 后天之精,下注于肾
        6.2.2 后天补养先天
第五章 研究肠胃气化理论的意义
    1 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
        1.1 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
        1.2 肠胃气化生成生命之物质
        1.3 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
        1.4 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
        1.5 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
    2 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
        2.1 深化脏腑气化理论研究
        2.2 发展脏腑气化医学模式
    3 昭示中医思维方式及观念
        3.1 气化平衡观
        3.2 气化恒动观
    4 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4.1 诸病皆可调肠胃
        4.1.1 调肠胃以安五脏
        4.1.2 调肠胃以通血脉
        4.1.3 调肠胃以和精神
        4.2 治疗肠胃病的基本治则
        4.2.1 调衡气机
        4.2.2 肠胃与五脏互调
    5 推动临床实践的发展与应用
        5.1 调气机而治
        5.1.1 畅通气机
        5.1.2 升清气
        5.1.3 降浊气
        5.2 调肠胃以治五脏
        5.2.1 调肠胃以治肝
        5.2.2 调肠胃以治心
        5.2.3 调肠胃以治脾
        5.2.4 调肠胃以治肺
        5.2.5 调肠胃以治肾
        5.3 肠胃病从五脏论治
        5.3.1 肠胃病从肝论治
        5.3.2 肠胃病从心论治
        5.3.3 肠胃病从脾论治
        5.3.4 肠胃病从肺论治
        5.3.5 肠胃病从肾论治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艾灸得气量表研制与量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针灸得气的溯源与现代研究
        1 针灸得气的溯源
        2 针灸得气的主要特征
        3 针灸得气与效应相关性
        4 针灸得气的影响因素
        5 得气机制研究
        6 得气量化研究
    第二节 “辨敏施灸”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
        1 “辨敏施灸”的内涵与依据
        2 “辨敏施灸”与“辨证施灸”关系
        3 “辨敏施灸”的临床指导作用
第二章 艾灸得气量表研制与量效关系研究
    第一节 艾灸得气量表的研制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结论
    第二节 艾灸得气与临床疗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一)热敏灸原发性痛经得气时间与灸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二)热敏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得气时间与灸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三)热敏灸原发性痛经得气强度与灸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四)热敏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得气强度与灸效的量学关系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第三节 艾灸得气的激发灸热温度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结论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结果分析
    3 如何促进艾灸得气
    4 研究意义与价值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艾灸得气量表V1.0
个人简历

(8)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9)河流隐喻下的中医相关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河流隐喻下的中医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河流隐喻下的中医生理
    第一节 《内经》时代的“水循环”认识
    第二节 河流隐喻下的脏腑
        1 肺
        2 肾
        3 三焦与膀胱
    第三节 河流隐喻下的经脉
        1 以河流为始源域的经脉
        2 从经脉的流通性探讨五味的作用
    第四节 其他
        1 营卫
        2 运化
        3 九窍
        4 八谿
        5 四海
第二章 河流隐喻下的中医病理
    第一节 “不通”则病
    第二节 经脉之“凝
    第三节 “女子不月
        1 月经原型
        2 “瀑布”与“女子不月
        3 论治
第三章 河防隐喻下的中医治法
    第一节 以堵治水与培土制水
    第二节 以疏治水与利水去饮
    第三节 束水攻沙与活血益气祛瘀
    第四节 分水鱼嘴与利小便实大便
    第五节 水利传动与因势利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比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1.1 专着类
    1.2 论文类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绪论
    1 理论基础
    2 研究现状
    3 研究范畴
    4 研究方法
    5 现实意义
第一章 胸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研究
    1 胸部中轴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2 胸部第一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3 胸部第二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4 胸部第三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5. 胸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
第二章 腹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研究
    1 腹部中轴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2 腹部第一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3 腹部第二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4 腹部第三、四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5 腹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
    6 屏翳、尾翳辨析
第三章 背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研究
    1 背部中轴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2 背部第二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3 其他
    4 背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
第四章 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
    1 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建筑的部位规律
    2 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建筑的种类规律
    3 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建筑的特征规律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内经》关于经气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对六气致病及五味治则规律的研究[D]. 沈奡龙.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奇经八脉理论与乳腺癌防治的关系研究[D]. 曾琣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内经》营卫理论研究[D]. 侯冠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刘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D]. 赵吉超.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D]. 刘亚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艾灸得气量表研制与量效关系研究[D]. 谢丁一.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河流隐喻下的中医相关概念研究[D]. 肖卓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比类研究[D]. 彭立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论《内经》中的精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