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加快城镇化进程

徐静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徐泾加速推进城市化(论文文献综述)

姜浩峰[1](2021)在《“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枢纽门户》文中认为清壶一只、薄纸几分、咖啡一把、沸水几许,带来了浓香扑鼻的秋日午后时光。"西西里岛"乡村咖啡屋,并不是只有在银幕上才能见到的"美丽传说"。它就在上海青浦的水乡金泽。在金泽镇东西村村委会附近的一幢临河建筑里,吴侠正给村民们做着咖啡品鉴公益培训。这位曾担任过8家公司董事、正宗"空中飞人"的女士,如今"降落"青浦,开起了咖啡屋。她说,金泽是她理想的栖居,水乡荡漾的波影和摇曳的芦苇,是她曾经的梦想,也是如今的现实。

郑治祯[2](2020)在《上海保障房房源规划布局的实践和改进方向探讨 ——以居住隔离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上海政府对于保障类住房房源的供应量的增大,保障住房逐步在上海特定的区域形成了大型的居住社区。保障房居住社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反映了城市内部中低收入贫困家庭的普遍性住房情况和现状。因此,大型保障房规划布局的完善与否也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住房发展方向的整体情况,这对于研究保障房的发展和改革方向,改进一个城市的整体居住隔离现象,打造合理、平衡、充分的住房发展环境有重要意义。上海由于特殊的发展背景和城市定位,近些年,上海的城市社会分层正沿着橄榄型的两端分级的趋势发展。与此同时,上海居民的住房整体状况也处在一个较为趋向于两级分化的层面。因此,本文通过在居住隔离的视角下,探讨分析上海保障房规划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且对上海保障房规划布局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问题背后的原因。同时,基于此探索保障房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需推动保障房规划布局理念品质的转变和突破,即由“基本保障”逐步过渡到“多层次保障”再过渡到“完善”保障房规划的新型理念,以此来为不断改善上海城市的居住隔离现象、缩小城市住房情况差距,推动上海整体住房发展水平的平稳和有序提出一点拙见。从改进和优化层面,本文通过以下三方面对上海保障房在未来的长远整体规划布局发展方向上制定了改进路径:一是在房源整体规划的宏观层面,通过保障房房源选址、供应范围、供应数量和土地资源等从源头制定完善措施;二是探讨房源规划分层次布局方式,从“保障房+商品房”复合型规划方式以及探讨“CBD区”与“郊区”分层次规划方式等制定完善机制;三是在房源规划的微观层面,从保障房前期物业规划、绿化布局和公共设施规划等方面制定改进措施。

任国平,刘黎明,管青春,孙锦[3](2019)在《基于生活质量的大都市郊区乡村性评价及空间自相关类型划分》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性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是综合反映乡村发展水平、揭示乡村内部差异和识别乡村地域空间的重要指标。研究基于生活质量理论构建乡村性收支指标体系,采用城乡指标对比分析法划分乡村性等级,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青浦区184个评价单元的乡村性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并通过空间叠加产生的组合类型划分2016年青浦区乡村性类型,并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研究得到结果如下:通过选取表征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收支指标构建乡村性评价体系,并采用城乡指标对比以判定区域乡村性,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评判乡村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青浦区乡村性空间分异明显,乡村性由东向西逐渐递增;基于生活质量的青浦区乡村性类型多样且发展方式各异。以乡村性综合指数的局部空间集聚与离散程度划分乡村性类型,可将青浦区184个村域评价单元划分10种乡村性类型区,并针对乡村性类型划分结果采取因地制宜的对策和差异化的管理措施。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乡村地理学理论,可为实现乡村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徐潇[4](2019)在《房地产公司投资决策流程设计研究 ——以信立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结合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研究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信立房产公司为例,探讨如何对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决策流程进行设计,并获得对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普适性经验应用于今后企业的投资中,希望借此提升在巨大的市场环境风险下,房地产企业运用科学理论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视程度。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立公司投资决策流程体系的设计”和“信立公司投资决策流程的应用”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信立公司投资决策流程体系的设计”主要从“组织及制度保障体系构建”、“定性分析方法构建”和“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三个方面对投资决策流程进行了设计。“组织及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聚焦投资决策团队的缺乏和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对投资决策团队的组织再造原则进行了说明并实施团队建立,同时对投资决策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从而为房地产的投资决策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及制度保障;“定性分析方法构建”是针对投资决策研究不深入的问题,在对宏观经济和微观市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SWOT分析对标的项目进行定位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综合定性分析方法,以判断项目技术上的可操作性;而“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主要是结合市场客观因素,运用房地产相关理论进行项目营收和定价分析,制定财务报表并结合相关财务指标进行项目盈利分析,再通敏感性分析法进行风险分析,从而构建出了一套有助于科学决策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以判断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具有科学理论依据的投资决策流程体系。第二部分“信立公司投资决策流程的应用”主要结合信立公司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决策实际,通过将设计的投资决策流程应用到实际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以期判断出该项目在选址、方案设计、开发建设条件、财务等各方面合理性及可行性,从而为类似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任国平[5](2018)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的演变进程和发展模式》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乡村景观结构无序、生态脆弱和功能失调等内外冲突凸显。本文针对乡村景观复合系统的内外子系统的适应性问题,以国际大都市上海市城郊的青浦区为案例区,以1980-2015年为研究时段,依照“乡村景观演变趋势—演变过程—演变机制—演变预测和效应评价—发展模式选择”的研究框架,分析青浦区乡村景观的动态演变轨迹,解构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演变的内在机理,探讨适合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乡村景观的“乡村景观性状—乡村景观形态响应”的乡村景观时空演变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是在传统演变研究范式“格局—过程—机理”的基础上,将乡村景观性状和乡村景观形态作为乡村景观复合系统的构成部分:引入“响应”概念,构建“乡村景观性状响应”指标,表征景观性状对景观形态的适应性;采用“乡村景观性状响应度”反映适应性和反馈性程度;按照“乡村景观性状响应度”的“演变趋势—演变过程—演变机制—演变预测和效应评价—发展模式选择”框架开展研究。(2)需求类别差异和需求层次演进是乡村景观形态时空演变的本质原因。1980-2015年间,青浦区乡村景观形态时空分异显着,主要表现为:①乡村景观类型:聚落景观和交通景观面积增加了 14829.91 hm2,农田景观面积减少最多为7357.87 hm2,乡村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快速变化-中速变化”的过程;②乡村景观格局:乡村景观破碎度逐年增加,景观空间形状趋于复杂化和不规则,景观斑块由分散向结合变化,景观连通性先降后升,景观异质性程度逐年升高;景观破碎度东高西低,景观连通性西高东低,景观异质性中部高两翼低;③乡村景观结构:时间上有序性递增,景观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倒“U”波动变化趋势,最高值为2007年的1.589 Nat,最低值为1980年1.534 Nat;空间上无序性由东向西递减,青中区域景观利用结构信息熵最高且呈现下降趋势;青东区域景观利用结构信息熵值中等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青西区域景观利用结构信息熵最低且缓慢下降。需求类别差异导致乡村景观形态空间分异。青中区域主要以经济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为主导的发展需求和以文化传承需求为主导的质量需求为主,需求类别较多,对景观的异质性和多样性要求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青东区域以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主导,在该种需求的驱使下景观结构集中性程度高,综合性开发程度较好,同时也表现出景观结构有序性较差的特征;青西区域以农业生产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为主,在长期的缓慢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景观破碎度较低和景观联通性较好的景观形态。需求层次演化导致乡村景观形态时间分异。36年间该区需求从“I-2阶段”温饱水平下的生存需求提升至“Ⅲ-1阶段”富足水平下的质量需求,需求层次提升了 3个等级,区域个体或者群体需求层次的变化对表征各种需求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3)乡村景观性状演变呈现出共生模式螺旋上升演化的演变规律。1980-2015年间,青浦区乡村景观性状时空演变特征主要表现为:①景观利用效率:研究期间景观利用效率呈“M”状变化,效率值由中部的中心城区向东西两翼递减,且青西区域效率值高于青东区域,历年DEA有效和高效区域主要分布于青浦区中心轴线上;②景观生态质量:景观生态质量指数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东部区域低,西部区域指数高和中部区域处于中等水平的特征,并由西部向东部逐渐递减,并沿着该区的中轴线(徐泾镇-赵巷镇-夏阳街道-朱家角镇)出现恶化,同时以中轴线向南北两侧扩散;③乡村景观功能分化严重,功能间产生互斥性,且景观多功能性呈上升趋势。基于乡村景观性状构建的乡村景观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体共生模式变化显着,且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不断演化,表明互惠共生模式是最终选择。(4)构建的乡村景观性状响应指标能较好表征乡村景观内外子系统适应状态。引入“响应”的概念,构建“乡村景观城市化响应”、“景观利用效率响应”、“景观生态质量响应”和“景观功能响应”4个乡村景观性状响应指标,以具体表征“乡村景观综合状态”、“乡村景观资源配置状态”、“乡村景观生态平衡状态”和“乡村景观功能协调状态”;以此反映都市近郊区乡村景观的景观性状对景观形态的时空适应性。通过对青浦区1980-2015年的乡村景观性状响应度分析发现:①乡村景观城镇化响应度拐点和负响应显现,且呈“N”型的变化趋势;②乡村景观生态质量响应度拐点和负响应显现,且呈波动的变化趋势;③景观利用效率响应度拐点显现且呈先降后升的“V”型变化趋势;④乡村景观功能响应度一直呈上升趋势。通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得到,构建的一组“乡村景观响应度”指标能较好的表征乡村景观形态和景观性状间的时空适应状态。(5)青浦区乡村景观演变受4类主导因子影响,可划分为3个演变阶段。乡村景观性状响应度变化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原始因子、新型因子、发展因子和维持因子为4种主要驱动因子:通过回归方程系数分析,原始因子与乡村景观性状响应度呈反比;新型因子、发展因子和维持因子与乡村景观性状响应度呈正比。采用需求关系、因果关系、响应关系和共生关系,并辅助主导驱动因素对1980-2015年上海市青浦区乡村景观演变阶段进行划分得到3个阶段:低水平均衡期(1980-1995年)、竞争发展期(1995-2007年)和管控发展期(2007-2015年)。(6)质量发展情景是青浦区乡村景观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后的必然选择;而其空间发展模式多样,模式选择应具有针对性。以最优组合主导,以内涵式发展为原型,注重低投入高效率的质量发展情景,在整个模拟期内乡村景观城镇化响应度综合指数模拟值表现出增长的趋势。质量发展情景的设计本质是内涵式发展,相比其他以数量增减为基础的发展情景,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式和目标。质量发展情景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青浦区而言更加具有竞争优势。以乡村景观质量发展情景为依据,通过“胞-链-形”理论,利用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因子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分析青浦区184个行政村空间发展模式,将其识别和划分为3种格局(形)、10种核心行政村模式传导界面(链)和20种行政村主导产业(胞)。

钱洁[6](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庄啸霄[7](2017)在《楼宇经济中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以上海市Q区的楼宇经济为样本》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楼宇经济的发展程度往往反映出一个区域内的总体经济发展情况。楼宇经济的发展和推进可以通过许多方面,主要涉及到商务办公楼、功能性产业覆盖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楼宇经济通过对外出售资产、自我持有资产等手段来吸引不同行业入驻,以集约型、便捷性为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不同形式的经济发展带动片区的经济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经济格局。从本质上来看,楼宇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土地政策的影响,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如何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楼宇经济的出现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点,因而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创新点,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更好的推进楼宇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作为推进经济建设的主体,政府承担了主要的责任,这些公共建设方面的职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楼宇经济的发展。当然,楼宇经济发展至今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在宏观层面的定位方面,在配套政策的落实方面,在核心产业的挖掘方面还需要完善。因此,只有通过政府进行统筹兼顾,合理调配资源,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倾斜,才能更好地推进本地区的楼宇经济建设,进而带动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政府职能、公共服务方面的研究,综合相关因素,以上海市Q区政府作为案例,分析该区域内的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重点研究了保障楼宇经济发展的政府职能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意见建议,即从楼宇经济延伸到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更好的推进楼宇经济的发展,全面带动区域经济建设,提高经济建设水平。

张欣炜[8](2017)在《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已进入真正的"城市时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据根据联合国经社会《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统计,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人口规模多于50万的大城市,表明大都市区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亚洲的城市化率并不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较大,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最主要的贡献者,并且亚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同样具有大城市化特征。目前,西方国家对于都市区化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建构了丰富多样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关注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深入,集聚与扩散双重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发生快速而剧烈的演化,都市区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现象在沿海的大部分城市以及内陆部分中心城市尤其明显。但对于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却出现了统计口径的问题,长期以来,如何衡量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一直是中国城市研究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是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实质上是城市—区域,尤其是1982年我国市代管县体制实行后,中国的市域范围远远超过城市真正的规模。因而我们有必要提出中国的都市区界定方案,作为对中国都市区化进程进行研究的空间单元,同时结合国内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聚焦典型案例,从产业、人口通勤等相关联的维度系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特点下的都市区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介绍都市区概念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外应用现状入手,对国内外都市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归纳提出本文对都市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理解。随后通过对都市区形成发展相关理论的分析介绍,归纳出全球化、城市化、郊区化影响下中国都市区化的形成机制与分析框架,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部分,论文将宏观分析与中微观案例相结合,希望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目标:第一,在保证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特点,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第二,对界定出的中国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功能专门化特征以及空间演变等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对2000年以来中国都市区化进程特征有宏观认知;第三,以代表性大都市区上海为研究案例,从"产业空间分工-人口空间重构与通勤行为"这一视角探讨都市区的产业空间分工与通勤特征,识别核心都市区范围,并总结都市区中国化的模式、特征与形成机制。论文共分八章对以上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其中前三章为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第四章到第五章从宏观尺度对我国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进行研究;第六章到第七章论文选取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都市区化开展最深入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代表性城市进行中微观尺度的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重点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核心的研究目标、以及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全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并对使用的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是都市区相关概念的介绍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首先,论文在介绍都市区概念源起的基础上,论述了都市区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应用与演变。其次,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都市区学术层面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对其主要代表性观点和演化趋势进行评述。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于都市区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第三章是对有关都市区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及全文理论框架的构建。从西方传统的郊区化近域推进理论,到东亚地区特有的都市区模式(Desakota);从经济学基于劳动空间分工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机制,到政治学、社会学从行为者视角进行分析的框架,本章对西方关于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的逻辑思路。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从宏观视角对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及演变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将首先对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及城市统计口径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完善和细化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并界定出全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中国都市区化格局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五章对第四章界定出的大都市区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以及空间发展格局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都市区化动态进程。在分析的维度上,一方面通过六普数据和五普数据的比较,从时间维度观察中国大都市区的演变;另一方面文章对于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分析,选取大区域、省域、市域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以反映不同空间尺度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第六章与第七章选取代表性城市上海作为案例,以企业、个人两个行为主体为对象,从中微观实证视角分析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在工业化的引导下,生产力布局对都市区空间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引领作用,"生产空间"已成为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第六章首先介绍了上海经济和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生产力的总体空间布局,随后以三个年度经济普查为数据来源,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相当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第七章则从产业布局转向人口格局与通勤,在分析了 2000-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地铁刷卡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通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而制造业在郊区的集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促成了大都市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通勤流最多的联系还是出现在近郊区(包括远郊区的近郊部分,如松江)与中心城区之间,从而形成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最后力图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提出都市区可以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两部分,而外围区则可根据通勤情况进一步分为通勤区以及一般的外围地带,其中中心区与外围的通勤区可以构成大都市区中的核心都市区。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基本结论和主要启示,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创新尝试:(1)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确立的城乡统计口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宁越敏等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界定对2000年中国大都市区进行了界定。2010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城乡划分标准较"五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六普"人口统计的新特点,本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2)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大都市区化阶段的论断。以论文界定出的128个都市区范围为基础,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特征、空间发展格局演变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提出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与以往用市域或市区为统计口径的研究相比,以都市区为口径的研究无疑更准确的反映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3)以上海为典型案例,分析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分工。以2004、2008、2013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支撑,结合较少发生空间变动的邮区作为空间单元,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上海都市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认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4)通过地铁通勤流界定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总结大都市区一般空间结构模型。论文利用上海市地铁刷卡的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的通勤范围、空间流向以及主要职住地进行分析,首次界定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分析了就业—居住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5)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都市区形成发展的机制。与西方传统的都市区化过程不同,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明显具有城市化与郊区化并存的二元动力结构特征,乡镇工业化与制造业的郊区化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都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而人口居住郊区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区的集聚,促进了外围郊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政府、企业、个人是这些复杂空间作用中的行为主体。

成军[9](2016)在《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研究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管理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关系紧密、十分关注的重点,也是社区警务的着力点。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社区管理已经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公安机关过去一直实行的是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强管制的管理模式,但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派出所单打独斗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社区警务职能就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转型改造。经过调查发现,社区警务职能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和阻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自身管理体制不断革新,也要顺应时势的发展推行便民服务措施,建立以民生民意为导向、建设服务型的行政部门。本文试图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通过研究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现状与发展背景,对于当前新的历史转型期下我国面临的各方面挑战,特别是对认识新时期社区警务转变的艰巨性、重要性和创新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政府职能、社区警务等相关理论入手,引出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收集一定的数据资料以及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上海市社区警务职能转变改革与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探讨影响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因素以及相关对策研究。

唐颖[10](2016)在《农民的终结和上海城乡一体化路径 ——基于上海三个类型郊区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自2001年取消农村新生人口农村籍登记制度,即预告农民的终结。作为长期的农业和农民大国,农民的终结将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上海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在取消农民身份的过程中,未来的农业如何发展、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未来的城乡一体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内涵变化,观察、追踪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对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途径及其机制探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农民的终结和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为研究主题,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对上海城市一体化发展的三个类型:纯农地区、城乡结合地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发展现状、特征、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土地产权、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制度要素的相关瓶颈问题,并对政府、市场、社会(包括农民)三种力量的发挥进行概括,最终提出上海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想路径,即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路径,强调转变传统的以中心城区发展为重心、逐步向外扩张的资本驱动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建立以创新为发展根本动力、以中心城区周边的新城和小城镇为重点的多中心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文章分析了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建设的现实可能性,并概括了打造大上海的“金环小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推进逆城市化进程等路径特征,并对未来的农业和“农民”进行了展望。

二、徐泾加速推进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泾加速推进城市化(论文提纲范文)

(1)“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枢纽门户(论文提纲范文)

高颜值:水上会客厅
最江南,长三角一体化
创新核,上海之门

(2)上海保障房房源规划布局的实践和改进方向探讨 ——以居住隔离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课程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城市社会分层及居住隔离的研究
        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三、小结及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三、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基础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主要概念阐述
        一、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
        二、保障性住房
    第二节 居住隔离理论
        一、同心圆、扇形模型
        二、多核心模型
    第三节 保障房规划布局与居住隔离理论的关联
        一、同心圆、扇形时期公有分房和棚户区的“隔离”
        二、多核心时期保障住房和商品住房的“隔离”
        三、规划合理性与居住隔离问题的联系
第三章 上海保障房房源规划布局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保障房规划的普遍现状
        一、保障房基地的统一规划
        二、保障房工程的集中开发
    第二节 已建成房源的布局现况
        一、整体地理位置布局分布
        二、已建成房源空间格局
    第三节 现有房源规划中的不足和困境
        一、各区房源分配不均
        二、房源供给与业主需求匹配问题
        三、配套公共设施不完善
第四章 上海保障房房源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城市历史性因素
        一、上海住房发展历史因素
        二、大规模旧城区改造
    第二节 顶层设计因素
        一、开发单位层面
        二、工程选址层面
    第三节 资源完善因素
        一、宏观上—规划土地资源的分配因素
        二、微观上:前期物业规划的欠缺
第五章 上海保障房房源规划布局的改进方向探讨
    第一节 多“中心”房源规划布局优化升级
        一、加速多“中心”居住格局推进进程
        二、房源选址和供给数量优化
        三、房源供应范围和优化土地资源分配
    第二节 多“层次”房源规划的畅想和推广
        一、“保障房+商品房”复合型规划方式
        二、“CBD区”与“郊区”分层次规划方式
    第三节 从“保障”到“完善”,房源规划理念升级
        一、前期物业规划
        二、周边绿化布局
        三、公共设施规划
        四、房源规划理念和品质转型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总结
    第二节 论文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4)房地产公司投资决策流程设计研究 ——以信立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投资决策流程管理相关理论
    2.2 房地产项目定性研究相关理论
    2.3 房地产评估相关理论
第3章 信立公司投资决策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信立公司概况及LB房地产项目介绍
    3.2 信立公司投资决策存在问题
    3.3 信立公司投资决策问题原因分析
第4章 信立公司投资决策流程体系的设计
    4.1 投资决策流程结构体系
        4.1.1 流程设计的方法概述
        4.1.2 房地产投资决策内容和流程体系概述
    4.2 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
    4.3 房地产项目的综合定性分析方法
    4.4 房地产项目的经济效益定量分析方法
第5章 信立公司投资决策流程的应用
    5.1 组织及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
        5.1.1 投资决策团队的组织原则
        5.1.2 投资决策团队的建立
        5.1.3 管理制度的建设
        5.1.4 流程的持续改进
    5.2 综合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5.2.1 房地产项目宏观经济分析
        5.2.2 房地产项目市场分析
        5.2.3 房地产项目需求分析
        5.2.4 房地产项目SWOT分析
    5.3 经济效益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5.3.1 房地产项目评估定价
        5.3.2 房地产项目成本估算
        5.3.3 房地产项目资金筹划方案
        5.3.4 房地产项目财务指标分析
        5.3.5 房地产项目风险分析
第6章 投资决策的实施与保障
    6.1 实施方案
    6.2 相关保障
        6.2.1 人力保障
        6.2.2 制度保障
        6.2.3 资金保障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信立公司投资决策设计研究的基本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5)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的演变进程和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村景观演变的趋势分析及数据收集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2.2 基于变结构协整检验的乡村景观演变趋势
    2.3 小结
第三章 乡村景观形态演变及其驱动
    3.1 乡村景观类型演变
    3.2 乡村景观格局演变
    3.3 乡村景观结构演变
    3.4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演变驱动
    3.5 小结
第四章 乡村景观性状演变规律
    4.1 乡村景观利用效率演变
    4.2 乡村景观生态质量演变
    4.3 乡村景观功能演变
    4.4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景观演变规律
    4.5 小结
第五章 乡村景观演变机制及阶段特征
    5.1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形态与性状响应
    5.2 基于乡村景观性状响应度的驱动机制
    5.3 乡村景观演变阶段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乡村景观演变模拟及效应
    6.1 乡村景观演变情景
    6.2 情景模拟
    6.3 乡村景观情景模拟结果
    6.4 小结
第七章 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7.1 乡村景观空间、质量与共生关系
    7.2 模型和数据
    7.3 结果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对策与建议
    8.3 可能的创新点
    8.4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五、小结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二、都市圈的特征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七、小结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五、小结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五、小结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五、小结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三、实证研究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7)楼宇经济中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以上海市Q区的楼宇经济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评述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第一节 楼宇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一、楼宇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二、楼宇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第二节 政府与楼宇经济的关系
        一、政府在楼宇经济中的定位
        二、政府在楼宇经济中的基本职能
        三、准确定位政府与楼宇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第三节 政府与楼宇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
        一、楼宇经济与市场失灵理论
        二、楼宇经济与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楼宇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Q区楼宇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第一节 Q区楼宇经济发展的定位及布局研究
        一、Q区在全市的基本定位
        二、Q区楼宇经济的总体规划与布局
    第二节 Q区楼宇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楼宇投入使用时间及入驻企业数量分析
        二、Q区楼宇产权属性类别分析
        三、楼宇使用情况分析
        四、Q区楼宇经济效应分析
    第三节 Q区发展楼宇经济过程中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第三章 Q区楼宇经济中政府职能行使情况及 问题分析
    第一节 Q区楼宇经济中政府职能行使的状况
        一、上海楼宇经济中政府职能行使的状况
        二、Q区楼宇经济中政府职能行使的状况
        三、上海市其他区县在楼宇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使职能现状
    第二节 Q区楼宇经济中政府职能行使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较小、招商力度不够
        二、政府对基础建设重视不够
        三、政府对楼宇经济认识上的偏差
        四、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五、属地纳税问题突出
    第三节 Q区楼宇经济中政府职能行使的原因问题
        一、机制不合理
        二、导向不清晰
        三、整体发展环境有待升级
第四章 Q区楼宇经济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建议
    第一节 整体规划、明确定位、升级转型
        一、整体规划打好基础
        二、明确定位、转型升级
    第二节 政策创新,体制保障,协调顺畅
        一、政策驱动创新发展
        二、联席监督、体制保障
    第三节 统筹发展,增强辐射,集聚特色
        一、全面统计分类管理
        二、完善租税联动及相关扶持政策
        三、创意集聚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都市区化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1.1.2 亚洲地区已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战场,拥有较多特大城市
        1.1.3 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都市区化现象初露端倪
        1.1.4 "城市"及相关概念混乱,为学者的研究与政府的管理决策造成不便
    1.2 研究缘起与目标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成果
        1.3.2 较好的反映中国城市的实际规模,便于进行比较研究
        1.3.3 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规划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篇章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主要数据来源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都市区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综述
    2.1 大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2.1.1 发端与起源——大都市区概念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
        2.1.2 借鉴与应用——其他国家对于都市区的界定
        2.1.3 比较与总结——发达国家对于都市区界定的特点
    2.2 国外学者对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2.2.1 郊区的出现——都市区研究的早期萌芽(1870年代-1920年代)
        2.2.2 郊区的填充——西方都市区研究的兴起期(1920年代-1940年代中期)
        2.2.3 郊区的蔓延与计量革命的爆发——都市区研究的快速发展期(194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
        2.2.4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都市区——都市区研究的成熟期(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
        2.2.5 文献评述与启示
    2.3 中国学者对都市区的研究
        2.3.1 对于都市区定义的理解
        2.3.2 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案
        2.3.3 关于都市区的发展阶段与空间结构研究
        2.3.4 对于中国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探索
        2.3.5 其它扩展概念的研究
        2.3.6 文献评述与启示
    2.4 对大都市区基本内涵与特征的理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传统的城市化发展空间阶段论——都市区演化的一般模型
        3.1.2 "Desakota"——亚洲人口稠密区都市发展的特殊形态
        3.1.3 工业-城市区位论——全球化时代从劳动空间分工视角看当代都市区形成
        3.1.4 城市增长机器——从政治经济学与行为者的角度诠释都市区发展
        3.1.5 为增长的规划——"后郊区化"时代的都市区
    3.2 全球化、郊区化、城市化与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
        3.2.1 全球化的劳动分工——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宏观背景
        3.2.2 郊区化与城市化——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双重动力
    3.3 政府、企业、个人——中国都市区形成的重要行为主体
        3.3.1 政府
        3.3.2 企业
        3.3.3 个人
    3.4 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本文的分析框架建构与实证设计
        3.4.1 中国都市区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3.4.2 实证设计逻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六普数据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
    4.1 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
        4.1.1 建成区
        4.1.2 城区与镇区
        4.1.3 市区
        4.1.4 郊区
    4.2 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口径
        4.2.1 中国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迁
        4.2.2 中国常用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及存在问题
    4.3 基于六普数据对于中国大都市区的简化界定方案
        4.3.1 "六普"对城乡人口划分的新变化
        4.3.2 基于"六普"数据的大都市区界定方法
        4.3.3 四种特殊形态的都市区
        4.3.4 界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00年以来中国大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研究
    5.1 总体情况
    5.2 人口规模结构特征
        5.2.1 总体特征
        5.2.2 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分布分析
        5.2.3 与其他统计口径下的比较分析
    5.3 人口就业结构与功能专门化特征
        5.3.1 人口就业与城市职能
        5.3.2 主要方法与数据来源
        5.3.3 分析结果
    5.4 空间发展格局——现状与演变
        5.4.1 大区域层面
        5.4.2 省域层面
        5.4.3 市域与都市区内部结构
        5.4.4 都市区化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重构与机制——以上海为例
    6.1 建国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都市区发展
        6.1.1 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6.1.2 上海生产力布局和大都市区空间变化
    6.2 上海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发展格局与演变
        6.2.1 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
        6.2.2 研究数据与基本思路
        6.2.3 总体发展情况
        6.2.4 制造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6.2.5 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6.2.6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6.2.7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经济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上海都市区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集聚
        6.3.1 研究数据与方法选择
        6.3.2 总体发展情况
        6.3.3 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6.3.4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变动特征
        6.3.5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6.3.6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
    6.4 上海都市区产业空间重构特点的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都市区分析——以上海为例
    7.1 研究背景与基础
        7.1.1 2000年-2010年上海人口的变动及郊区化
        7.1.2 研究的主要基础
    7.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2.1 数据来源
        7.2.2 通勤OD的识别方法与可视化处理
        7.2.3 中心性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借鉴
    7.3 上海都市区通勤特征的分析
        7.3.1 职住地的识别与特征
        7.3.2 通勤OD特征与可视化
        7.3.3 主要居住地站和就业地站通勤分析
        7.3.4 通勤网络节点的度数中心度、点出度与点入度分析
        7.3.5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
    7.4 从上海看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
        7.4.1 中心城建成区向郊区的蔓延
        7.4.2 离心方向通勤流的产生
        7.4.3 突破地区(地级以上)行政界线的情况不普遍
        7.4.4 中国都市区的一般空间结构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都市区可以较好反映城市实际发展规模,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开始显现
        8.1.2 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
        8.1.3 产业空间分工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
        8.1.4 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
        8.1.5 中心区、通勤区与一般外围地带构成了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三个层次,"核心都市区"逐步扩展
        8.1.6 中国都市区发展的行政化色彩较强
    8.2 主要启示
        8.2.1 都市区外围地带应当成为疏解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的主要载体
        8.2.2 融入全球劳动分工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都市区的发展
        8.2.3 官方层面建立都市区普查体系意义重大,并可作为界定城市群的基础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9)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研究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议题的研究价值
        三、议题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法
        (二)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府职能理论
        一、政府职能定义
        二、政府职能的内容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社区警务职能转变
        一、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政府职能转变对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要求
    第三节 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理论依据
        一、社区警务职能的内容
        二、新形势对社区警务的要求
        三、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目标
第三章 社区警务职能转变实证分析: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
    第一节 青浦区推进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现实条件
        一、青浦区社区警务的现状与治安特点
        (一)社区人口情况
        (二)社区治安形势
        二、青浦区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现状
        三、青浦区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成效
    第二节 社区警务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一、转变理念不到位
        二、警务运作机制建设基础薄弱
        三、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支撑动力不足
    第三节 制约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工作模式无法适应社区的新变化
        二、社区警务职能的定位模糊
        三、部分民警的素质与社区警务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第四章 推进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树立社区警务管理理念
        一、长远发展的理念
        二、警民互动的理念
        三、综合治理的理念
    第二节 加强社区警务职能的机制建设
        一、进一步推动警力向基层倾斜
        二、进一步增强社区管理能力
        三、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第三节 加强信息化资源有效利用
        一、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
        二、及时推广与宣传
        三、大力加强信息建设与应用
    第四节 强化民警教育与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农民的终结和上海城乡一体化路径 ——基于上海三个类型郊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第三章 上海三类地区的样本分析
    第一节 纯农地区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城乡结合地区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发展现状
第四章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变迁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管理制度变迁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三个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的比较
    第二节 理想路径: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
    第三节 展望:未来的农业和“农民”
    第四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徐泾加速推进城市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枢纽门户[J]. 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21(43)
  • [2]上海保障房房源规划布局的实践和改进方向探讨 ——以居住隔离为视角[D]. 郑治祯.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0(07)
  • [3]基于生活质量的大都市郊区乡村性评价及空间自相关类型划分[J]. 任国平,刘黎明,管青春,孙锦.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7)
  • [4]房地产公司投资决策流程设计研究 ——以信立公司为例[D]. 徐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2)
  • [5]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的演变进程和发展模式[D]. 任国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6]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7]楼宇经济中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以上海市Q区的楼宇经济为样本[D]. 庄啸霄.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8]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D]. 张欣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9]社区警务职能转变研究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D]. 成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10]农民的终结和上海城乡一体化路径 ——基于上海三个类型郊区的调查研究[D]. 唐颖. 上海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徐静加快城镇化进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