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矿向世界级矿山迈进

王庄矿向世界级矿山迈进

一、王庄矿向世界一流矿井迈进(论文文献综述)

白雪[1](2019)在《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相对于石油或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不仅具有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而且是可以清洁利用的矿产能源。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以及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均衡、企业资金闲置、人才流失严重等众多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和矛盾,煤炭企业亟需通过转型升级来寻找新的出路,积极参与到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大省,而L集团作为山西省的煤炭标杆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去产能、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道路中,而L集团的顺利转型关系着整个山西以及整个中国煤炭市场的改革命运,并将有利于企业、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依托产业链、产业链延伸、企业转型等理论为依据,以L集团为研究对象,首先对L集团基本情况和主要业务进行了介绍;其次,对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的内外部动因进行了分析,外部动因主要介绍了L集团的外部宏观环境以及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L集团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内部动因主要从L集团的财务、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去产能和资源整合五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并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在内外动因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总结出L集团通过煤炭产业链延伸进行转型的思路;再者,基于煤炭产业链及煤炭产业链延伸的模式,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对L集团煤炭业务的转型进行方案选择和设计,然后分别从产业链延伸的工艺流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建设、主要产品五方面进行方案实施,组建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并对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节能减排等预期效果等进行分析;最后,从政治、市场、资金、技术四方面对该方案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风险应对措施。

李益鹏[2](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其煤炭资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煤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在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勘查中山西煤炭储量为6552亿吨,占全国的12%,仅次于新疆和内蒙古,居全国第三位。全省119个县中就有91个县产煤,达到3/4以上,因此,煤炭业在山西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全省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作为煤炭工业发展的微观主体,决定着煤炭工业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受资源型产业的规模要求,对煤炭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建立能源重工业基地、到对煤炭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再到建立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历次重大举措,山西大型煤炭企业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大矿务局;第二阶段是乡镇中小煤矿兴起,逐渐与国有煤矿并行发展的时期,也是山西煤炭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第三阶段是大型煤炭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时期;第四阶段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不断兼并中小煤矿,形成产业集中度较高,竞争较为合理化的时期,其主要由省属七大煤炭集团和部分地方煤矿组成。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战略方面抑或是经营策略方面变化,还是利润水平方面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每次变化的同时带来企业发展模式的变迁,这些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各个发展模式分别呈现出哪些特点?成效如何?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梳理,以为今后山西乃至全国煤炭工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本文先将其发展模式分为四个阶段,依次是:“单纯生产型”、“生产经营型”、“规模化与多元化经营”及“可持续发展”四种模式,然后对这四种模式的演变历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国家政策、产权变动、企业自身的经营机制等因素影响企业不断地调整发展战略及发展模式,以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大型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王恒斌[3](2014)在《软煤孤岛面大倾角仰采矿压显现规律及煤壁加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梧桐庄矿182309工作面软煤层孤岛工作面大倾角仰斜开采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对孤岛工作面巷道两侧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超前支承压力峰值点的位置,超前支承压力的显着影响范围,得出峰值点距离煤壁6-9m,超前支承压力显着影响范围为52m左右。在理论分析孤岛工作面采动应力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重点分析了回采巷道周边的采动应力分布规律,基于回采巷道采动应力分布规律制定超前支护方案;其次,通过实验室数值模拟分析仰采角度对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规律,得出仰采角度对侧向支承压力分布和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影响不大,以及区段煤柱的破坏过程并确定及时维护时段;第三,研究软煤层孤岛工作面煤壁片帮,运用滑移线场理论和力学模型,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分析片帮机理,最终确定煤壁片帮以滑落形式为主;第四,提出了超前预注浆加固技术,按方案对工作面端面进行注浆加固,并利用超声检测仪和钻孔窥视仪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认为注浆对煤壁片帮控制是可行的。

周雷波[4](2012)在《石圪节煤矿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做为我国能源行业的支柱产业,因其为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采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相关煤炭企业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转型,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石圪节煤矿做为一个以煤炭为主的企业,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来应对挑战。本文以石圪节煤矿实施多元化战略为例,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石圪节煤矿多元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首先,从理论角度来研究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目的、现实意义、研究情况及理论发展;其次,根据石圪节煤矿的内外部环境与石圪节煤矿的经营现状相结合,来分析石圪节煤矿实施多元化发展的优劣势及产生的问题;第三,针对石圪节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践提出新的战略目标、实施路径和重点建议。根据对石圪节煤矿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分析,尤其是提出了八项重点建议,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投融资扩大、组织机构变革、核心竞争力提升、后勤改革,多元产业重组等八个方面提出了确实可行的优化方案,为石圪节煤矿的健康、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国有煤炭企业或其它国有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借鉴。

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5](2009)在《重型掘进机在大型煤矿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作为我国最早的掘进机定点生产厂家,于1975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掘进机,截止目前已累计生产各类掘进机2 000多台,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掘进机生产基地,素有"中国掘进机摇篮"之称。今天参加"全国大型煤矿建设现场会暨推进煤炭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论坛",代表国内掘进机广大生产厂家与煤炭系统的领导、专家交流学习,我们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这不仅是对佳煤机三十多年坚持掘进机专业研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国内掘进机生产厂家不断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寄予厚望。

屈金星,杨树民[6](2004)在《中国潞安:挺起中国脊梁》文中研究指明$T“中国潞安”战略方针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优化经营资源配置;以资本运营为手段,积极实施重组扩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快步提升集约高效生产水平;以“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为指针,拉长加粗产业链条;以“绿色环保”为准则,推进煤炭洁

王成学[7](1995)在《潞安机电工作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潞安矿务局在综采技术、综掘技术、辅助运输、井下电气保护、大型固定设备管理、矿区通信、监测监控、矿区发供电、矿井自动化、机电管理等十方面的主要技术工作,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设想。

二、王庄矿向世界一流矿井迈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庄矿向世界一流矿井迈进(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链的研究现状
        1.2.2 产业链延伸的研究现状
        1.2.3 煤炭产业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链理论
        2.1.2 产业链延伸理论
    2.2 企业转型相关理论基础
        2.2.1 企业转型理论
        2.2.2 企业转型驱动因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L集团转型动因与转型思路分析
    3.1 L集团概况
        3.1.1 L集团基本情况
        3.1.2 L集团主要业务
    3.2 L集团转型的外部动因分析
        3.2.1 政策环境的推动
        3.2.2 市场结构的转变
        3.2.3 市场行为的变动
        3.2.4 市场绩效的影响
        3.2.5 竞争环境的影响
    3.3 L集团转型的内部动因分析
        3.3.1 L集团财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3.3.2 L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
        3.3.3 L集团技术水平现状与问题分析
        3.3.4 L集团去产能现状与问题分析
        3.3.5 L集团资源整合现状与问题分析
    3.4 基于SWOT分析的L集团转型思路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4.3 机遇分析
        3.4.4 威胁分析
        3.4.5 SWOT分析矩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产业链延伸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4.1 煤炭行业产业链延伸模式
        4.1.1 煤炭行业产业链
        4.1.2 煤炭产业链延伸的模式
    4.2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设计
        4.2.1 煤炭业务转型方案设计的遵循原则
        4.2.2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设计基础
        4.2.3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4.3 基于煤炭产业链延伸的转型方案实施
        4.3.1 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工艺流程
        4.3.2 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设施建设
        4.3.3 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主要产品
        4.3.4 L集团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实施总结
    4.4 转型方案的预期效果分析
        4.4.1 煤炭产品实现多元化
        4.4.2 实现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4.4.3 节约成本和物料消耗
        4.4.4 社会效益显着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实施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5.1 政策风险及应对措施
        5.1.1 保持关注并把握政策机遇
        5.1.2 全面融入区域发展
    5.2 市场波动风险及应对措施
        5.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5.2.2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控体系
    5.3 资金风险与应对措施
        5.3.1 加强内控管理节耗减亏
        5.3.2 多措并举扭亏为盈
    5.4 技术风险与应对措施
        5.4.1 创新人才结构和提升人才层次
        5.4.2 加强企业科技水平建设
    5.5 环保风险与应对措施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山西煤炭业的发展研究
        1.2.2 企业发展模式
        1.2.3 煤炭企业发展模式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山西煤炭业及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2.1 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历史概况
        2.1.1 建国前山西煤炭业的发展情况
        2.1.2 建国以来山西煤炭业的发展概况
    2.2 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概要
        2.2.1 改革开放前的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历史
        2.2.2 改革开放后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模式
第三章 煤炭企业的“单纯生产型”发展模式阶段(1978-1984)
    3.1 “单纯生产型”模式的历史渊源
        3.1.1 企业的计划编制
        3.1.2 企业的生产活动
        3.1.3 企业的成本核算
        3.1.4 企业的利润与利税
    3.2 “单纯生产型”模式的特点及演变
        3.2.1 国家全方位管理下,煤炭企业缺乏自主权
        3.2.2 企业的机械化率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3.2.3 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
        3.2.4 分配制度改革带来利好
    3.3 “单纯生产型”模式下潞安矿务局王庄矿的发展
        3.3.1 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煤炭生产
        3.3.2 实行合理集中生产
        3.3.3 推行经济承包资任制
第四章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型”发展模式阶段(1985~1997)
    4.1 “单纯生产型”模式向“生产经营型”模式的转变
        4.1.1 宏观环境推动发展模式转型
        4.1.2 企业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模式
    4.2 “生产经营型”模式概况
    4.3 “生产经营型”模式的特点分析
        4.3.1 企业实现自主经营
        4.3.2 企业的现代化改制
        4.3.3 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
    4.4 “生产经营型”模式下大同矿务局的发展
        4.4.1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4.4.2 与市场接轨,增强竞争力
第五章 煤炭企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模式阶段(1998-2007)
    5.1 “生产经营型”模式向“规模化、多元化”模式的转变
        5.1.1 宏观政策推动煤炭企业转变发展模式
        5.1.2 企业自身的经营要求转变发展模式
    5.2 “规模化、多元化”模式的沿革
    5.3 “规模化、多元化”模式的特点
        5.3.1 走大集团战略
        5.3.2 企业内部进行主辅分离
        5.3.3 多种产业经营
    5.4 “规模化、多元化”模式下晋煤集团的发展
        5.4.1 整合小煤矿发展壮大自己
        5.4.2 企业内部改制
        5.4.3 主辅分离,“煤气电化”齐发展
        5.4.4 多种产业经营
第六章 煤炭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模式阶段(2008至今)
    6.1 “规模化、多元化”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演变
        6.1.1 环境问题突出
        6.1.2 资源浪费严重
        6.1.3 煤炭资源整合
        6.1.4 循环经济试点
        6.1.5 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建立
    6.2 “可持续发展”模式特点
        6.2.1 可持续战略
        6.2.2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6.2.3 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6.3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潞安集团的发展
        6.3.1 实施“走出去”战略
        6.3.2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6.3.3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立
    6.4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4.1 “大而全”的不经济现象较为普遍
        6.4.2 产业结构不合理
        6.4.3 科技支撑作用仍待加强
    6.5 政策建议
        6.5.1 治理规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5.2 产权多元化,构建资产管理新体制
        6.5.3 主业精干化,培育核心竞争力
        6.5.4 产业链延伸化,提高产品附加值
        6.5.5 管理精细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6.5.6 研发多元化,扩充技术提升渠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3)软煤孤岛面大倾角仰采矿压显现规律及煤壁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孤岛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大倾角煤层研究现状
        1.2.3 仰斜长壁采煤法研究现状
        1.2.4 大倾角倾斜长壁仰斜开采的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工程背景
        1.4.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孤岛工作面采动应力场及矿压显现规律
    2.1 梧桐庄矿 182309 孤岛工作面概况
    2.2 矿压观测内容及结果分析
        2.2.1 观测仪器简介
        2.2.2 矿压观测方案及方法
        2.2.3 现场实测数据
        2.2.4 数据分析
        2.2.5 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规律
        2.2.6 工作面区段煤柱支承压力规律
    2.3 孤岛工作面的采动应力分布规律
        2.3.1 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
        2.3.2 孤岛工作面周围矿压显现
        2.3.3 数值模拟分析工作面采动应力分布
    2.4 回采巷道超前支护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仰采角度对软煤层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
    3.1 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研究
        3.1.1 仰采角度为 10°时侧向支承压力模拟
        3.1.2 仰采角度为 15°时侧向支承压力模拟
        3.1.3 仰采角度为 20°时侧向支承压力模拟
        3.1.4 仰采角度为 27°时侧向支承压力模拟
    3.2 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研究
        3.2.1 仰采角度为 10°时超前支承压力模拟
        3.2.2 仰采角度为 15°时超前支承压力模拟
        3.2.3 仰采角度为 20°时超前支承压力模拟
        3.2.4 仰采角度为 27°时超前支承压力模拟
    3.3 区段煤柱应力分布研究
        3.3.1 模拟区段煤柱应力分布
        3.3.2 区段煤柱破坏过程
    3.4 本章小结
4 软煤层孤岛工作面大倾角仰斜开采煤壁片帮研究
    4.1 煤体采动裂隙的扩展演化规律
        4.1.1 层状煤层受采动影响裂隙扩张规律
        4.1.2 节理煤体受采动影响裂隙扩张规律
    4.2 煤壁片帮形式
    4.3 煤壁片帮的影响因素
    4.4 片帮机理
        4.4.1 建立力学分析
        4.4.2 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煤壁注浆加固效果分析及加固方案优化
    5.1 注浆加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1.1 超前加固的必要性
        5.1.2 超前预注浆加固技术
    5.2 注浆施工方案
        5.2.1 加固方案确定
        5.2.2 超前锚注浆施工工艺设计
        5.2.3 超前锚注浆加固施工程序
    5.3 检测注浆效果方案
        5.3.1 仪器简介
        5.3.2 窥视及超声检测方案
    5.4 注浆效果
        5.4.1 窥视钻孔情况
        5.4.2 超声检测情况
        5.4.3 现场实测中的问题
        5.4.4 本次现场实测的结论
    5.5 数值模拟分析注浆效果
    5.6 注浆方案优化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石圪节煤矿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多元化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2.1 多元化理论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基本理论综述
        2.2.1 多元化战略的概念
        2.2.2 多元化战略的类型
        2.2.3 多元化战略的动因
        2.2.4 多元化战略的绩效
        2.2.5 多元化战略的风险
        2.2.6 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发展战略
第三章 石圪节煤矿多元化经营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3.1 石圪节煤矿概况
        3.1.1 煤炭主业发展状况
        3.1.2 非煤产业发展状况
    3.2 多元化发展历程
        3.2.1 多元化发展阶段简述
        3.2.2 各阶段特征
    3.3 多元化经营现状及成因分析
        3.3.1 多元化经营现状分析
        3.3.2 成因分析
第四章 石圪节煤矿的多元化发展环境分析
    4.1 石圪节煤矿外部环境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
        4.1.2 煤炭行业环境分析
        4.1.3 地区煤炭市场环境分析
    4.2 石圪节煤矿内部环境分析
        4.2.1 可采资源丰富
        4.2.2 拥有技术优势
        4.2.3 具有资金支持
    4.3 石圪节煤矿SWOT矩阵分析
第五章 石圪节煤矿多元化战略的构想
    5.1 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5.1.1 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目标
        5.1.2 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5.2 多元化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5.2.1 进入目标选择
        5.2.2 行业进入方式选择
    5.3 石圪节煤矿多元化战略的重点建议
        5.3.1 做强煤炭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5.3.2 推行科技创新,实现科学管理
        5.3.3 实行(兼并重组)专业化重组,实现产业化运作
        5.3.4 建立与多元化相匹配的组织机构
        5.3.5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强化人力资本积累
        5.3.6 后勤部门进行合并,降低后勤成本
        5.3.7 扩大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5.3.8 确定主业成本领先战略,努力实现扭亏为盈
    5.4 多元化发展战略风险分析及防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王庄矿向世界一流矿井迈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D]. 白雪.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5)
  • [2]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D]. 李益鹏. 山西大学, 2014(04)
  • [3]软煤孤岛面大倾角仰采矿压显现规律及煤壁加固技术研究[D]. 王恒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1)
  • [4]石圪节煤矿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D]. 周雷波. 山西大学, 2012(10)
  • [5]重型掘进机在大型煤矿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A]. 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中国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全国大型煤矿建设现场会暨推进煤炭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论坛资料汇编, 2009
  • [6]中国潞安:挺起中国脊梁[N]. 屈金星,杨树民. 中国矿业报, 2004
  • [7]潞安机电工作的昨天、今天与明天[J]. 王成学. 煤, 1995(06)

标签:;  ;  ;  ;  ;  

王庄矿向世界级矿山迈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