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差异与翻译

论文化差异与翻译

一、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阿卓玛才让[1](2022)在《文化差异视角下看汉藏新闻翻译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藏族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年前,藏族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藏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差异较大,为促进藏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交流,加速文化融合,需高度重视汉藏新闻翻译。为了提高汉藏新闻翻译质量,翻译人员需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了解汉民族与藏族的差异性,善于从文化差异角度出发,准确进行翻译,使新闻内容真实、可信。

郑芾[2](2022)在《文化差异视域下英美文学翻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人民和西方国家人民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不同,这也导致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为保证更多人阅读到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就要发挥出翻译的作用。翻译人员需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区别,站在文学角度,进行合理的翻译,使翻译后的文字更加流畅,并忠于原文,使读者阅读作品后能够有所启发,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

王晓铂[3](2022)在《中西茶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语言,农业英语在词汇、句式结构上都带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而传统的农业英语翻译更多地从翻译方法、语言特点等方面着手,往往忽视了所蕴含的农业英语文化差异。因此,目前在对农业英语进行翻译时,可以有效地借鉴中西茶文化差异,通过融合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方法,达到农业英语翻译的最佳效果。基于此,从中西茶文化差异入手,分析中西茶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最后提出中西茶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农业英语翻译策略。

蒋继春[4](2021)在《译者主体化研究的新视角:从译者的离身翻译观到具身翻译观的演进》文中提出翻译理论的产生及发展,深受哲学理念的牵引及推动。中国整体论哲学观强调总体性、概括性和整合性,故而催生了“信、达、雅”这样浓缩型翻译理念的出现,这样的翻译理念映射着“天人合一”这一古老的东方哲学理念。然而,西方译论深受解析哲学等影响,重视性质范畴化,所有事物在认知前先要定性、分类、溯源和推理,因而出现了语言学派、解释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后殖民学派等,涌现了本质主义翻译观、反本质主义翻译观、解构主义翻译观。就中国和西方译论差异而言,西方译论侧重“面”,而国内译论侧重“点”,即是以“点”代“面”的翻译理念。无论中国的“点”式译论,还是西方的“层面”译论,其翻译离身性特征形成了译者主体化研究的困境。离身翻译观就是强调译者心智与身体无关,甚至翻译可以通过模仿和逻辑进行建模,译者的身体结构、身体特质、身体感知与翻译没有实质性关联,随附于身体的译者情感、身体资源、身体结构与译文无关,翻译离身观形成原因就是缺乏对译者“现象级身体”的认知。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具身认知理论阐释了人类是如何通过身体获取信息、表征知识和概念的新途径,提出了知识表征对身体结构及身体对其所寓身环境体验的依赖。故而其对翻译理论构建,尤其是译者主体性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译者的具身翻译观就是译者作为有机体介入到文本之中产生的体验观,译者有意识地调动具身资源,汇集了意识流样态心智和无意识身体资源,在心理意向的引导下驱动身体意向和资源的翻译理念。译者的具身翻译观重视译者的身体体验和身心变化,强调译者的身体样态、具身资源、生理变化及心理、生理、语言相互融合和相互影响特征。伴随着一些科学实证数据对具身认知的支持,具身理论为认知心理学、管理学、翻译研究、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具身认知已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取向和新的学科研究方式,具身翻译观不可避免地把译者的注意、情感、身体体验、身体结构作为研究视角,从而深化了译者主体化研究,拓展了翻译理论研究范畴。译者的具身翻译观以体验哲学为翻译的哲学基础,借鉴国内外译论的心智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结合现代脑电技术等会聚性证据,旨在弥补了以往翻译研究缺乏译者主体性具身特征研究这一真空,它既有理论、抽象和认知层面,又具有现实、具体和实证的层面。离身翻译观与具身翻译观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割裂和独立地阐释,而是要动态、联系和脉络式认知和理解,以共生角度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演进过程,目的是使翻译理论更加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整合性特征。鉴于译者“身体功能”是中西方翻译理论家不可回避的课题,具身翻译观试图用身体维度解释翻译行为,这有利于化解中西方翻译理念的隔膜,最终达到翻译理念的整合和共识。

于伟[5](2021)在《论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文中研究说明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活动。通过翻译这种手段,能够让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母语的人们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商标作为企业专属品牌与服务的标记,是企业的文化结晶与无形资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对于那些以国际市场为发展战略目标的企业而言,商标翻译的是否准确、恰当是至关重要的。而无论是将中国的商标翻译成英文或是将国外的商标翻译成中文,在翻译中都要注意商标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差异,这样才能成功地对商标进行翻译,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因此,本文对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探讨当前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商标翻译的方法,以期对提高商标翻译的准确性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赵静[6](2021)在《后翻译文化研究:论译者的政治意识参与》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实质上是翻译理论与以后结构主义为基础的文化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带有明显的后结构主义特点,还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从"差异"和"政治"两个核心要素入手,具体探讨后翻译文化研究中译者在面对主流霸权所形成的权力、语言和文化身份差异时,如何介入自己的政治意识。除此之外,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文学作品外译中译者政治意识的介入情况,以此为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找到新的定位。

刘云虹[7](2021)在《再论异质性与翻译立场》文中提出对语言文化异质性的认识与把握是贯穿文学翻译整个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译学界对究竟如何认识"异",如何在"异"的考验中理性选择翻译立场并未完全形成共识。鉴于此,本文在前期相关讨论基础上再次聚焦文学译介中的异质性问题,深刻把握"异"之核心并由此观照翻译在面临"异"的考验时应有的立场选择与伦理坚守,力求进一步深化对翻译活动的认识,推动中外文学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马凯乐[8](2021)在《德庇时的戏剧翻译》文中提出

张文丽[9](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指出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金子晨[10](2021)在《顺应论指导下特色语句语义补偿的英译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以精品课《中国饮食文化》为例》文中提出国家级精品公开课《中国饮食文化》由华中农业大学推出,介绍了全国各地的饮食民俗,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饮食文化差异,同时讲述经典美食故事、揭示传统烹饪方法,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悠久历史与特色典故。通过对该语料进行翻译实践,增进了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提高了中国饮食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饮食文化和产品走向世界。本次口译实践以顺应论为指导,选取《中国饮食文化》中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理论基础、不同人群的饮食思想以及饮食文化的特性等内容进行汉英交替传译。为有效提升译文质量,译者重点关注“特色语句的英译语义补偿”这一问题,具体包括:源语文化负载较重、语句结构松散、表达含义隐晦。在口译过程中,强调语言的选择性、过程的动态变异性、协商性与结果的顺应性,分别从词汇、结构与文化层面对特色语句进行语义补偿。在词汇层面,采用音译与注释、直译与意译的方法解决文化负载较重的问题;在结构层面,采用句式重构法、成分增补法解决语句结构松散的问题;在文化层面,采用归化与异化、整合与节译的方法解决表达含义隐晦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译文质量,进一步向西方学习者传递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本次口译实践主要分析了顺应论指导下特色语句的语义补偿问题。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发掘了中国特色饮食文化的价值,传播了中华美食的历史发展与饮食习俗,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饮食文化,为今后中国特色饮食文化类公开课的口译实践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二、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差异视角下看汉藏新闻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藏新闻翻译的作用
    1、对舆论进行科学引导
    2、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
二、汉藏新闻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的原因
    1、生存环境不同
    2、生活习俗不同
三、文化差异视角下汉藏新闻翻译中存在的不足
    1、对两族文化与历史了解有限
    2、新闻术语翻译不够规范
    3、翻译人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文化差异视角下汉藏新闻翻译对策
    1、满足受众需求,准确进行翻译
    2、明确翻译标准
    3、提高翻译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2)文化差异视域下英美文学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美文学翻译的重要性
二、基于文学作品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饮食文化的差异
    (二)人物性格的差异
    (三)思维模式的差异
三、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所带来的影响
    (一)地域因素对翻译带来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风俗对翻译带来的影响
    (三)文学作品创作时代对翻译带来的影响
四、英美文学翻译需遵循的原则
    (一)保证翻译工作更加全面
    (二)合理传达文化内涵
五、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对策
    (一)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二)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突出重点
    (四)转变语言思维逻辑
    (五)采用先进的翻译工具
    (六)重视人文元素
六、结语

(3)中西茶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西茶文化差异
    1.1 历史起源差异
    1.2 茶文化认知差异
    1.3 精神传播差异
2 中西茶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
    2.1 生活习惯差异方面的影响
    2.2 文化场景及内涵差异方面的影响
    2.3 认知思维及情感观念差异方面的影响
    2.4 地域文化方面的影响
    2.5 风俗习惯方面的影响
3 中西茶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农业英语翻译策略
    3.1 对翻译内容前后的文化差异进行详细了解
    3.2 构建中英茶文化差异翻译教学方法
    3.3 充分了解农业英语的语言特征
    3.4 利用智慧技术,对文化差异进行深度探究
    3.5 运用创新的方法进行农业英语翻译
4 结语

(4)译者主体化研究的新视角:从译者的离身翻译观到具身翻译观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第2章 传统译者主体性研究离身范式演变及具身范式萌芽
    2.1 译者主体性概念及相关研究
    2.2 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离身困境
    2.3 本质主义翻译观
        2.3.1 本质主义概念及内涵
        2.3.2 本质主义对译者主体化研究的影响
    2.4 反本质主义翻译观
        2.4.1 反本质主义概念及内涵
        2.4.2 反本质主义对译者主体化研究的影响
    2.5 解构主义翻译观
        2.5.1 解构主义概念
        2.5.2 解构主义对译者主体化研究的影响
    2.6 离身翻译观的近代演变及译者具身观的萌芽
        2.6.1 基于计算角度的译者身心两元论
        2.6.2 译者主体的计算机信息加工隐喻观
        2.6.3 元素还原翻译观
        2.6.4 译者具身范式的萌芽
第3章 译者具身观兴起的理论基础
    3.1 译者具身观的哲学基础
        3.1.1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思想
        3.1.2 兰可夫和约翰逊的具身概念3个层面
    3.2 译者具身观的心理学基础
    3.3 译者具身观的神经生理基础
    3.4 具身认知观催生的具身翻译观
        3.4.1 具身认知思潮催生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转向
        3.4.2 译者主体性研究中理论架构的大学科观
第4章 译者身体的样态观和具身资源
    4.1 译者身体的样态观
        4.1.1 译者身体的文化样态
        4.1.2 译者身体的生理样态:脑中的身体
        4.1.3 译者身体的生态样态:身体与环境的耦合态
    4.2 译者身体蕴藏的具身资源
        4.2.1 常态心理具身资源
        4.2.2 文化形态具身资源
        4.2.3 身体形态具身资源
        4.2.4 宗教形态具身资源
        4.2.5 生理形态具身资源
        4.2.6 哲学形态具身资源
        4.2.7 心理形态具身资源
第5章 译者具身观在译者主体化研究中主张及应用
    5.1 译者具身体感观、体喻观和生成观
        5.1.1 译者的具身体感观
        5.1.2 译者的具身体喻观
        5.1.3 译者的具身生成观
        5.1.4 译者的具身语言观
        5.1.5 译者的具身情感观
        5.1.6 译者的文化具身观
        5.1.7 译者的心理具身观
        5.1.8 译者的身心一体观
    5.2 译者的脑神经具身性
        5.2.1 口译者的脑神经具身性
        5.2.2 笔译者的脑神经具身性
    5.3 隐喻的译者具身性
        5.3.1 隐喻性质和定义
        5.3.2 基本隐喻的译者具身性
        5.3.3 抽象隐喻的译者具身性
    5.4 译者个体认知的差异及译文差异
        5.4.1 具身创造性改写
        5.4.2 译者身体差异导致的译文差异
    5.5 从具身性意义模拟到具身性意义生成
第6章 具身翻译观的确立及研究意义
    6.1 具身翻译观的确立
    6.2 具身翻译观的研究意义
        6.2.1 对译者文化视角下具身性研究的促进
        6.2.2 对隐喻翻译研究的促进
        6.2.3 对译者身体为研究核心的跨学科研究的促进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5)论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商标的涵义及其功能
二、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
    2.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3.民族文化心理取向方面的差异
    4.语用迁移方面的差异
三、商标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语境原则
    2.意义原则
    3.禁忌原则
四、当前商标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在翻译时不能深入理解商标涵义以及其文化背景
    2.商标的翻译与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不相符
    3.商标的翻译处于两种语言文化转换的边缘
五、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商标翻译方法探究
    1.坚持对商标文化进行灵活等价的翻译原则
    2.深入了解商品商标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3.通过转换意译法实现商标的高质量翻译
    4.采取多样化的方法翻译商标

(6)后翻译文化研究:论译者的政治意识参与(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翻译文化研究的理论阐释
    (一) 后翻译文化研究之“后”的解读
    (二) 后翻译文化研究的理论内核——差异与政治
二、译者政治意识参与的分类
    (一) 译者政治意识的主动介入
    (二) 译者政治意识的潜在参与
三、译者政治意识参与的具体体现
    (一) 权力差异
    (二) 语言差异
    (三) 文化身份差异
四、中国文学作品外译中译者的政治意识参与
五、结语

(7)再论异质性与翻译立场(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翻译缘起的“异”及其核心
二、“异”的考验与“译”的立场

(9)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超常组合型
        (二) 想象联想型
        (三) 言外之意型
        (四) 动态变化型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异化译法
        二、归化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对等译法
        二、变通译法
        三、批注译法
        四、点义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引文献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10)顺应论指导下特色语句语义补偿的英译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以精品课《中国饮食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翻译任务简介
    (一)任务描述
    (二)任务内容
    (三)任务意义
    (四)任务规划
二、翻译任务过程
    (一)译前准备
        1.背景资料准备
        2.文本特征分析
        3.音频特征分析
        (1)语言类型
        (2)语言表达
        4.理论文献综述
        (1)顺应理论概述
        (2)翻译补偿理论概述
        (3)特色词句相关翻译理论概述
        5.术语表的制定
    (二)译中过程
        1.信息记录
        2.内容整理
        3.译语输出
        4.突发应对
        5.录音审核
    (三)译后反思
        1.音频整理
        2.文本整理
        3.内容校对
        4.译后总结
三、翻译案例分析
    (一)汉英模拟交传主要问题
        1.文化负载较重
        2.语句结构松散
        3.表达含义隐晦
    (二)顺应论指导下的语义补偿策略
        1.词汇层面补偿策略
        (1)音译与注释
        (2)直译与意译
        2.结构层面补偿策略
        (1)句式重构法
        (2)成分增补法
        3.文化层面补偿策略
        (1)归化与异化
        (2)整合与节译
四、翻译实践总结
    (一)实践收获
    (二)实践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术语表
附录B·翻译原文
附录C·翻译译文
致谢

四、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差异视角下看汉藏新闻翻译策略[J]. 阿卓玛才让. 青春岁月, 2022(02)
  • [2]文化差异视域下英美文学翻译策略研究[J]. 郑芾. 作家天地, 2022(01)
  • [3]中西茶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启示[J]. 王晓铂. 福建茶叶, 2022(01)
  • [4]译者主体化研究的新视角:从译者的离身翻译观到具身翻译观的演进[D]. 蒋继春. 吉林大学, 2021
  • [5]论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 于伟. 商场现代化, 2021(18)
  • [6]后翻译文化研究:论译者的政治意识参与[J]. 赵静.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5)
  • [7]再论异质性与翻译立场[J]. 刘云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8]德庇时的戏剧翻译[D]. 马凯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9]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10]顺应论指导下特色语句语义补偿的英译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以精品课《中国饮食文化》为例[D]. 金子晨.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论文化差异与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