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子流量计在石化厂的应用

三转子流量计在石化厂的应用

一、三转子流量计在石油化工厂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晏博[1](2020)在《氢气在煤温和加氢液化循环溶剂中的溶解行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煤炭储存量大,煤直接液化技术能够带来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能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保证。但是目前煤直接液化技术存在工艺条件苛刻的问题,反应温度高达450℃,氢气压力达到19 MPa,增加了工艺运行的成本同时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因此有必要开发在温和低压条件下(温度420℃左右,压力10 MPa以内)煤直接液化技术。循环溶剂的预加氢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是重要的环节,氢气在加氢反应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一直是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两部分研究,首先研究了氢气在循环溶剂中的物理溶解规律,然后研究了氢气在循环溶剂中的化学平衡,从而得到氢气的化学溶解规律,最后通过氢气的物理溶解规律和化学溶解规律定量分析了氢气在循环溶剂中的溶解迁移规律。氢气在对循环溶剂预加氢的工艺中,首先要经过溶解过程,为此研究了氢气在循环溶剂中的溶解度,本文首先考察了氢气在模型化合物四氢萘和萘中的溶解度,发现在实验测量范围内氢气在模型化合物中遵守亨利定律,氢气在四氢萘中溶解度近似等于氢气在萘中溶解度,并且氢气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和氢压的升高而增大,另外考察了工业铁基催化剂作用,发现铁催化剂的加入并不影响氢气在模型化合物中物理溶解度。通过亨利方程关联溶解度数据,发现该方程很好表述在温度和压强范围内的氢气在四氢萘和萘中溶解度,并且计算得到溶解过程中溶解热和溶解焓,表明氢气溶解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氢气溶解。另外本文考察了不同催化剂条件下,氢气-萘-四氢萘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结果表明,不同催化剂达到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不同,Pd催化剂最快,其次为Co-Mo催化剂,最后为Fe催化剂。为了便于反应平衡的研究,采用Pd-C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并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确定了不同温度的平衡常数和吉布斯自由能,最后考察了不同起始组分和加入惰性组分正十二烷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发现反应的起始组分以及加入50 wt%的正十二烷均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通过亨利定律关联方程计算了在360℃~420℃之间氢气在循环溶解中的物理溶解量,根据平衡常数计算确定了不同温度下氢气的化学溶解量(以四氢萘形式储存的氢),由此发现在加氢反应过程中,化学溶解的氢占主导地位,随着温度升高,化学溶解氢量减少,物理溶解氢量增加,总的溶解氢量减少,存在化学溶解氢向物理溶解氢的转变,随着氢压的升高,化学溶解氢量和物理溶解氢量均逐渐增大,总的溶解氢量也逐渐增大。

颜廷峰[2](2020)在《低温硫酸烷基化探索研究与中试装置初步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烷基化油具有辛烷值较高、挥发性低、不含芳烃和烯烃、几乎不含硫等优点,是最理想的清洁汽油组分。硫酸烷基化技术在安全性与可操作性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成为当今炼化企业的首选。本文以降低反应温度、提高选择性、降低酸耗为目标,按照小试实验、反应器开发、中试装置初步设计的顺序,完成了低温硫酸烷基化技术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自行建立了一套烷基化反应小试实验装置,能够实现酸烃两相的充分混合与迅速移热。考察了酸烃体积比(1:1~2.5:1)、烷烯摩尔比(4~20)、反应时间(3min~25min)、反应温度(-3℃~12℃)对烯烃转化率及烷基化产品质量的影响。使用色谱仪来检测气液两相产品组分,进一步根据液相组成数据,计算液相产物的研究法辛烷值。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酸烃比为1.5:1、烷烯摩尔比比为8:1、反应时间为15 min,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为-3℃~0℃。小试实验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产品选择性,但同时降低了酸烃两相的传质速率。本文进一步开发低温硫酸烷基化反应器,并开展放大评价实验。反应器采用纤维填料的型式,筛选了8种纤维材料进行失重变色等实验考察,确定中碱玻璃纤维为适宜的填料。冷漠实验确定填料适宜的填充密度为145 g/L;热模试验验证了反应器温度分布介于-4℃与3℃之间,反应器压降小于0.4MPa;进一步考察了烯烃空速、烷烯比、酸烃比对产物辛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大实验与小试实验趋势相同,结果相近。根据小试与反应器评价实验结果,开展200kg/h烷基化油中试装置的初步设计,完成了PFD与PID图纸的标绘及操作细则的制定。

赵春雷[3](2020)在《乙烯渣油沥青的改性及热转化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乙烯渣油沥青因其较高的芳香度、良好的溶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作人造炭材料的原料。因此,对乙烯渣油沥青基础性质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乙烯渣油沥青为原料,利用元素分析仪、FTIR、UV、1H-NMR核磁等检测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乙烯渣油沥青平均分子量为460,平均分子式为C35.56H31.74N0.07S0.01O0.03。乙烯渣油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主要以芳环多取代为主,分子中氮以R-NH-R结构存在。通过改进Brown-Lander模型计算得出乙烯渣油沥青芳环上具有较多的短链烃取代基,平均分子结构主要以渺位缩合为主的七元稠环芳烃构成。通过常压空气氧化聚合法对乙烯渣油沥青进行改性,并利用单因素法和正交优化法考察了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空气流量)对改性沥青性质(软化点、喹啉不溶物、结焦值、甲苯不溶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65℃,反应时间6h,空气流量16L/h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软化点(SP)为236℃、喹啉不溶物(QI)为0.86%、结焦值(CV)为70.64%、甲苯不溶物(TI)为43.30%的改性沥青,其收率(Y)可达58.33%。通过元素分析、FTIR等手段对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芳香性指数(Iar)、支链化指数(CH3/CH2)进行计算,并利用TGA方法观察改性前后沥青的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MP1、MP2的Iar分别为0.28、0.48、0.77,CH3/CH2分别为0.51、0.85、1.88,改性沥青中氧原子主要以Ar-O-R形式存在。改性过程中乙烯渣油沥青支链不断减少,芳香缩合度和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为进一步对改性沥青进行热转化行为研究,分别对改性沥青MP1、MP2和原料沥青进行热转化处理(恒温热转化和变温热转化),并利用偏光显微镜、SEM、XRD、Raman光谱结合分峰拟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恒温处理条件有利于沥青焦显微组分中纤维结构的形成,变温处理条件下沥青焦显微组分中片状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热转化条件下的原料沥青焦碳微晶排列规整度均优于改性沥青热转化后的沥青焦。为深入考察蒽油对改性沥青热转化行为的影响,向改性沥青MP1中按一定比例配入蒽油进行混合,得到两种混合沥青并分别命名为An1(1:0.7)和An2(1:1.3)。对两种混合沥青进行热转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MP1相比,恒温处理条件下蒽油比重较大的混合沥青其焦炭显微组分中镶嵌结构含量增多。An1与An2沥青焦的碳微晶排列规整度较差。变温处理条件下,An1、An2沥青焦显微组分中片状结构含量较高,碳微晶排列规整度得到明显改善。

潘月晨[4](2019)在《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相关材料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科米萨洛夫的“等值理论”为理论基础,选用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相关内容作为俄译汉笔译实践材料。本论文共包括三部分:翻译实践总结、译文文本和原文文本。本论文的重点是翻译实践总结,笔者以“等值理论”为指导,探讨了翻译科技俄语文本时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翻译实践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翻译项目概述,包括项目来源、内容、目的和创新点。第二部分:翻译过程述略,即译前准备、翻译策略和审校工作。第三部分:翻译实践总结,以科米萨洛夫的“等值理论”为基础,佐以翻译案例,分析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第四部分:结语。在两个层面对译文和翻译过程予以总结: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现行状况和翻译实践经验。本论文能够加深我国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对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的认知,为对俄罗斯含油污水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提供信息支持。除此之外,从资料的收集、整理、翻译、总结到整合成一篇完整的调研报告,这一过程有助于作者提高处理俄文资料的能力,提升翻译实践的水平,深化对翻译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中遇到翻译问题的能力并给予其他译者相关的翻译建议。

刘赛[5](2019)在《二氟甲烷精馏工艺的模拟改造与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氢氟烃是含氢氟碳化合物的总称,大多数氢氟烃为无色液体或气体。当碳原子数量相同时,氢氟烃的沸点和表面张力随氟原子数增加而降低。氢氟烃受热或遇水、酸、碱时,容易水解,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制冷剂是氟利昂的理想替代物。本文对国内某化工企业年产量10万吨的二氟甲烷精馏车间的工艺流程进行模拟改造。该工厂二氟甲烷分离车间采用三塔精馏工艺,主要有脱气塔、精馏塔和高沸塔,目标产品二氟甲烷从精馏塔塔顶采出。为了降低二氟甲烷精馏过程中的能耗、提高产品收率,本文模拟时将该工艺改造为四塔精馏工艺,模拟精馏塔的进料位置、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回流比,得出精馏塔最佳操作工况。Aspen Plus模拟结果显示:改造后精馏塔中蒸汽用量降低28%,冷凝水用量降低25%;精馏塔塔顶二氟甲烷收率提高16%,质量含量达到99.995%。氟化工精馏塔内件一般选用散堆填料或规整填料,填料的传质性能较差,操作稳定性低。本文将新型固定阀塔板用于二氟甲烷精馏塔,该塔板兼具传质效率高、通量大的优势,并降低了塔内件制造费用。实验在内径为600毫米的有机玻璃塔中进行,以空气-水为物系进行冷模实验,测试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包括塔板干板压降、湿板压降、雾沫夹带量、漏液率和清液层高度。实验中,通过调整新阀的安装率,完成四组平行实验,并比较和分析对应的流体力学数据,得到新阀的最佳安装率。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固定阀塔板能够显着地降低雾沫夹带量和漏液率,塔板干板压降和湿板压降与普通固定阀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塔板上清液层高度略有上升,有利于气液接触传质。通过比较四套塔板的流体力学数据,得到当新阀的安装率为30%40%时,其雾沫夹带和漏液率已经达到较低水平,塔板清液层高度适中,从经济角度和分离效果两方面考虑,新阀的安装比例在此范围时最为理想。新型固定阀塔板的雾沫夹带、漏液率和清液层高度等流体力学性能上均优于圆形固定阀塔板,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板式塔。

马驰[6](2019)在《超重力催化反应器流体流动与传质特性及加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炼制工业对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重质油加工技术已经成为避免石油资源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促进重质油中稠环芳烃部分苯环的加氢还原饱和不仅可以降低其毒性,而且还能提高其附加值,对于减缓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加氢反应大多采用传统固定床反应器,但存在反应器内流体分布不均匀、传质效率低及床层压降高等问题。超重力旋转填充床是典型的化工过程强化反应器之一,适用于强化相间传质和分子混合等多相反应过程。因此,本论文提出以催化剂作为填料,利用超重力旋转填充床来强化稠环芳烃加氢反应过程的新方法。首先研究填装式和整体式两类载体填料的流体流动状态,探索其在传质和反应过程中的强化机理。然后利用化学吸收体系对两类载体填料旋转填充床的传质性能进行验证。开发与优化整体式催化剂载体涂层制备和活性组分浸渍的工艺过程。最后开展两类催化剂填料旋转填充床稠环芳烃加氢性能的研究,比较和评价其加氢性能的优劣。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高速摄像技术观测超重力环境下液体流经单个氧化铝球催化剂载体的流动状态,利用墨水吸附法研究氧化铝球的液体吸附行为,并对氧化铝球吸附液体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2)利用NaOH-CO2化学吸收体系研究填装式载体填料旋转填充床传质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比较单位气相压降条件下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大小,综合评价填装方式对旋转填充床传质性能的影响。(3)针对整体式催化剂载体涂层的制备过程,采用HCl和HN03混酸溶液对不锈钢片的表面和不锈钢管的内表面进行化学刻蚀预处理,提出通过改变混酸浓度和刻蚀时间获得基体表面不同粗糙度和孔径的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法将氧化铝载体负载于预处理后的基体表面,揭示基体表面孔结构与氧化铝载体颗粒之间的匹配关系,并通过分析表征评估该负载过程对氧化铝本身性能所产生的影响。(4)将整体式催化剂载体涂层的制备方法应用于不锈钢丝网上,采用高速摄像机对液滴下落碰撞丝网单丝后在其表面的润湿状态进行拍摄,并测定单丝表面液体铺展长度和接触角。进一步利用NaOH-CO2化学吸收体系研究整体式载体填料旋转填充床传质性能的变化规律,比较单位气相压降条件下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大小。(5)采用过量浸渍法在整体式载体填料上浸渍活性组分,并确定最优的浸渍条件。选择器外预硫化和两步硫化的方法对填装式和整体式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处理。以稠环芳烃四氢萘加氢生成十氢萘为研究体系,开展填装式催化剂填料和整体式催化剂填料旋转填充床加氢性能的研究,并通过比较评估其在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强化效果。

赵毅[7](2019)在《NMP有机溶剂精制项目控制方案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N-甲基吡咯烷酮(NMP)是一种非常稳定,选择性很强的极性溶剂和重要化工原料。作为制作锂电池正极的重要材料,随着近年来锂电池产业的飞速发展,NMP的需求量正日益增大,对NMP进行回收精制就显得非常迫切。可见,NMP的精馏回收在我国的前景非常广阔。本文以江西省某NMP精制的精馏工艺为研究对象,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介绍该项目的原料NMP的性质,分析其精馏工艺的流程及特性,然后针对工艺原理分析NMP精馏塔的特性、温度的控制要求及其影响因素。2.具体研究该项目产品塔的温度控制方案,尤其是串级控制在精馏段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传统串级控制的优缺点。然后针对传统串级控制的不足引入新型PID算法对其进行改进,对新型PID进行仿真分析后发现,改进之后仍有不足之处。3.在NMP精馏过程的温度控制中,研究利用预测控制算法来克服传统PID和新型PID的不足,且针对精馏段的温度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DMC)的预测控制器,在建立精馏段温度的预测模型之后,经过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对控制器进行逐步完善。对比仿真结果发现,预测控制系统无论是在响应时间,抗干扰能力,还是超调量等方面都比前两种方法控制质量更好。4.完成此项目硬件方面的设计,包括DCS系统、控制室的设计,以及项目中所涉及的各类仪表的选型。尤其是较为复杂的流量计和调节阀,在详细计算出相应参数之后,完成了正确的型号选择。

郑超群[8](2018)在《生物膜填料塔强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烟气脱硫脱氮技术已日趋完善,各种强化技术已全面开展,设法提高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效率已成为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分别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和气液垂直交错流式生物膜填料塔进行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研究,以陶粒作为生物塔的填料,利用昆明市污水处理厂取来的活性污泥挂膜,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分别进行了化学强化、生物强化和集成强化的研究,并考察其相关动力学问题。(1)运用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模拟生物膜填料塔和气液垂直交错流式生物膜填料塔NOX入口质量浓度的影响,对比验证其出口质量浓度、生化去除量及净化效率理论值与实验值,模拟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在0.810.99),模拟研究可知吸附-生物膜理论能较好地模拟生物膜填料塔和气液垂直交错流式生物膜填料塔净化NOX的过程。依据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和吸附传递生物降解理论模型模拟生物膜填料塔净化NOX的过程,分析可知:相比于吸附传递生物降解机理模型,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能更好地模拟生物膜填料塔净化NOX的过程。(2)在化学强化和生物强化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动力学研究中,SO2、NOX在生物膜填料塔内的微生物降解反应均为一级反应,反应类型均为快速生化反应;分别对化学强化和生物强化前后建立吸附-生物膜动力学模型,模拟NOX入口质量浓度的影响,对比验证其出口质量浓度、生化去除量及净化效率理论值与实验值,模拟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在0.860.99)。(3)在集成强化法提高生物膜填料塔和气液垂直交错流式生物膜填料塔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性能实验中,化学强化作用和定向强化作用均发挥重要作用,集成强化技术是可行的。集成强化后,生物膜填料塔和气液垂直交错流式生物膜填料塔的脱硫脱氮效率都有了显着提高,脱硫效率都达到100%,生物膜填料塔的平均脱氮效率为49.39%,比原生物膜系统的平均脱氮效率高出25.55%;而气液垂直交错流式生物膜填料塔的平均脱氮效率为51.33%,比原生物膜系统的平均脱氮效率高出18.61%。(4)在集成强化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动力学研究中,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SO2、NOX的微生物降解反应均为一级反应,且反应类型均为快速生化反应;建立吸附-生物膜动力学模型,分别模拟生物膜填料塔和气液垂直交错流式生物膜填料塔的原生物膜系统、化学强化系统及化学+定向强化系统SO2、NOX入口质量浓度的影响,对比验证其出口浓度、生化去除量及净化效率理论值与实验值,模拟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在0.730.99)。

杨晨希[9](2018)在《石油磺酸钠生产废水复合强氧化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烷基苯磺酸钠作为一种石油钻探开采时用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驱油剂,其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亚硫酸盐、少量的磺酸钠以及石油类物质,并且直接排入环境中后会造成水体污染、生态失衡、环境介质的破坏。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无选择性等优点。鉴于科研实践需要,通过研究各因素对石油磺酸钠生产废水COD降解效果的影响,完善其相关理论,完成了复合强氧化技术从小试到中试的实践应用。首先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研究了单独O3氧化技术、光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以及双氧水强化臭氧-空气混合曝气氧化技术处理石油磺酸钠废水。对O3、O3/UV、O3/UV/TiO2三种氧化工艺降解磺酸钠废水COD的效果进行比较,实验发现:COD降解效率顺序为O3/UV/TiO2>O3>O3/UV,当反应120min时,O3、O3/UV、O3/UV/TiO2三种氧化工艺均能达到99%以上的降解率,即可达标排放,之后趋于稳定。为了提高降解速率,采用H2O2预处理、复合臭氧氧化技术进行深度处理。最佳工艺为:5L废水,投加250mL双氧水,空气量设置为1m3/h,产臭氧氧气量为10L/h,臭氧机产臭氧电流设置为0.4A。此工艺可将COD达标处理时间缩短至40min,极大的提高了降解速率。通过对不同反应体系下的废水降解趋势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探讨机理,解释反应现象存在的原因,为石油磺酸钠生产废水提供处理手段。通过中试实验研究,考察了曝气量、臭氧发生功率、初始pH值、H2O2投加量对废水COD降解效率的影响。中试实验设计水量为100L/h,随着曝气量的增加,COD的降解效率有明显提高,但过大的曝气量会增大废水处理成本,因此曝气量设置为10m3/h。经实验研究发现臭氧发生功率不是越大越好,主要是因为过高的臭氧浓度生成更多的·OH,加剧了自由基间的碰撞,造成了体系中氧化剂的减少,降低了氧化效率。经研究,单独空气与单独臭氧氧化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并且进行了间歇式连续运行实验,H2O2投加量设置为10L,空气曝气量为10m3/h,臭氧发生功率为200W,反应4个小时COD可降至60mg/L以下,HRT=4h,最终排水均在60mg/L以下,磺酸钠和T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3%、30.5%,出水水质稳定,符合《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说明了复合强氧化技术对磺酸钠生产废水降解的可行性,为我国此类废水提供技术手段与参考价值。

刘强[10](2005)在《金属卟啉催化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空气氧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开发一种清洁高效、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且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氧化方法为目的,对简单金属卟啉-空气-碳氢化合物催化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价廉易得的简单四苯基金属卟啉作催化剂,在没有外加溶剂及还原剂条件下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苯和对二甲苯等碳氢化合物成重要含氧有机化学产品。本论文首先改进了以芳基卟吩和二价铁盐为原料的μ-氧代双铁卟啉的两步合成方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芳基卟吩和二价铁盐在pH为8-11范围内一步合成了μ-氧代双铁卟啉,产率在90%左右。同时以合成μ-氧代对氯四苯基双铁卟啉(Tp-ClPPFe)2O为例,采用均匀设计和偏最小二乘方法对卟啉浓度、铁盐用量、NaOH用量及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反应条件。其次采用简单金属卟啉-空气的仿生催化新体系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和环己醇(KA油)以及己二酸、选择性氧化甲基环己烷制备甲基环己酮和甲基环己醇、选择性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醛和苯甲醇以及选择性氧化对二甲苯制备对甲苯甲醛和对甲苯甲醇,并对这些反应工艺的最优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在以TPPCoCl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45℃,反应压力为0. 8 MPa,催化剂用量为5 mg(以350 mL环己烷计算),空气流量为0. 08 m3/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60 min,环己烷的转化率达10. 18%,环己酮、环己醇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总选择性为88. 68%,催化剂转化数为42164。这展示其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最近,我们实验小组通过与中石化巴陵分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应用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空气氧化制备环己酮”的生产线,这也开启了碳氢化合物选择性氧化新的革命。首次通过不同碳氢化合物的动力学初步研究,获得了简单金属卟啉-空气催化体系下具有不同碳氢键的碳氢化合物的反应活化能。发现苄基碳氢键、3°碳氢键和2°碳氢键这三类不同碳氢键的活化能大小顺序基本上与碳氢键的离解能大小顺序一致。系统研究了简单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取代基效应。发现同时带有吸电子和给电子的取代基团的单铁卟啉、单锰卟啉和双铁卟啉催化下,空气氧化环己烷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取代基常数存在Hammett线性关系,且反应常数ρ相差不大。利用具有1°碳氢键、2°碳氢键和3°碳氢键的甲基环己烷作为机理探针,研究了卟啉苯环上取代基对3°/2°的摩尔比的影响。发现不同取代基的单锰卟啉催化下,3°/2°的摩尔比在2-4. 5之间。金属叶琳催化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空气氧化反应研究 最后通过对反实验结果的讨论,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提出了简单金属叶琳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碳氢化合物的可能机理。关键词:简单金属叶琳;碳氢化合物;催化氧化;空气;取代基效应;区域选择性; 动力学

二、三转子流量计在石油化工厂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转子流量计在石油化工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氢气在煤温和加氢液化循环溶剂中的溶解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煤直接液化发展历程
    1.3 煤直接液化原理
    1.4 煤直接液化的影响因素
        1.4.1 供氢溶剂
        1.4.2 供氢溶剂的作用
        1.4.3 催化剂
    1.5 氢气的作用
    1.6 氢气的溶解度
        1.6.1 溶解度的测量方法
        1.6.1.1 平衡取样法
        1.6.1.2 泡点法
        1.6.1.3 静态法
        1.6.1.4 动力学法
        1.6.2 氢气溶解规律
        1.6.3 溶解度关联计算方法
        1.6.3.1 活度系数法
        1.6.3.2 亨利系数法
        1.6.3.3 状态方程法
    1.7 氢气在循环溶剂中化学平衡规律
    1.8 氢气迁移规律研究现状
    1.9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氢气在循环溶剂中物理溶解规律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的选择
        2.2.4 实验原理
        2.2.5 实验装置与步骤
        2.2.6 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溶剂蒸汽压的测定
        2.3.2 实验条件的确定
        2.3.2.1 搅拌速度的确定
        2.3.2.2 搅拌时间的确定
        2.3.3 实验装置和条件的可靠性检验
        2.3.4 氢气在四氢萘中溶解度
        2.3.5 氢气在四氢萘与萘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度
        2.3.6 催化剂作用对溶解度影响
        2.3.7 氢气溶解度的关联
    2.4 小结
第三章 氢气在循环溶剂中化学反应平衡规律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与内容
        3.2.3.1 催化剂的制备
        3.2.3.2 氢气-萘-四氢萘的化学平衡实验
        3.2.4 样品表征
        3.2.4.1 气相色谱(GC)分析
        3.2.4.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的选择
        3.3.2 时间对反应平衡影响
        3.3.3 温度对反应影响
        3.3.4 压力对反应影响
        3.3.5 反应热力学计算
        3.3.6 不同初始反应组成对反应影响
        3.3.7 惰性组分十二烷的加入对反应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氢气在循环溶剂中的溶解及迁移规律
    4.1 前言
    4.2 溶解氢计算方法
    4.3 氢气溶解及迁移规律
        4.3.1 温度对氢气迁移规律的影响
        4.3.2 压力对氢气迁移规律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2)低温硫酸烷基化探索研究与中试装置初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异丁烷与异丁烯烷基化反应工艺
        1.2.1 烷基化工艺的应用概况
        1.2.2 硫酸烷基化技术及改进
        1.2.3 硫酸烷基化的反应机理
        1.2.4 硫酸烷基化反应规律
        1.2.5 烷基化废硫酸的分析研究
        1.2.6 烷基化的废酸处理
        1.2.7 正在开发的烷基化新技术
        1.2.8 中碱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3 新型催化材料在炼油和石化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1.3.1 催化技术是石油炼制和石化生产的核心技术
        1.3.2 均相的烷基化反应
    1.4 硫酸烷基化反应条件影响
        1.4.1 反应温度
        1.4.2 酸浓度和酸烃比
        1.4.3 反应压力
        1.4.4 异丁烷的浓度
        1.4.5 烷烯比对反应条件影响
        1.4.6 酸烃反应时间
    1.5 研究内容及目标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装置以及流程简介
        2.1.1 烷基化装置简介
        2.1.2 实验反应原料
        2.1.3 实验步骤介绍
        2.1.4 操作注意事项
    2.2 产物分析方式
3 工艺条件考察
    3.1 酸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2 烷烯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3 反应时间对烯烃转化率的影响
    3.4 反应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反应器开发
    4.1 实验难点分析
    4.2 填料的筛选
    4.3 实验装置简介
    4.4 冷模流动实验
    4.5 热模评价实验
        4.5.1 反应器温度分布特征
        4.5.2 反应器压力分布特征
        4.5.3 空速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4.5.4 烷烯比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4.5.5 酸烃比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4.5.6 空速对产物油酸含量的影响
5 中试装置初步设计
    5.1 工艺流程说明
    5.2 工艺指标
        5.2.1 装置的原料指标
        5.2.2 半成品、成品指标
        5.2.3 公用工程指标
        5.2.4 主要操作条件
    5.3 反应装置操作细则
        5.3.1 反应器R101
        5.3.2 反应温度TI-107、TI-112
        5.3.3 反应器压力PI105A、PI105B
        5.3.4 反应器顶部酸液位
        5.3.5 反应器碳四进料量FICQ103
    5.4 进料聚结器
    5.5 旋流分离器
    5.6 产品聚结器
6 结论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3)乙烯渣油沥青的改性及热转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石油裂解产品研究现状
        1.2.1 石油产品主要处理方法
        1.2.2 重质渣油等石油裂解产品深加工工艺的相关研究
    1.3 乙烯渣油的特性
    1.4 沥青改性的常用方法
        1.4.1 真空闪蒸法
        1.4.2 加氢改性法
        1.4.3 空气吹扫(氧化)法
        1.4.4 热聚合法
        1.4.5 路易斯酸(AlCl_3)改性
    1.5 乙烯渣油沥青等产品在石油基炭材料方面的制备及应用
        1.5.1 超级电容器
        1.5.2 多孔炭
        1.5.3 碳纤维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2.乙烯渣油沥青平均分子结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分析与表征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乙烯渣油沥青的TGA(热重)分析
        2.2.2 乙烯渣油沥青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
        2.2.3 乙烯渣油沥青的紫外光谱分析
        2.2.4 乙烯渣油沥青的~1H-NMR谱分析
        2.2.5 平均结构推断依据及参数计算
        2.2.6 平均分子结构式推断
    2.3 小结
3.乙烯渣油沥青的改性
    3.1 实验部分
        3.1.1 研究过程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反应温度对乙烯渣油沥青的性质的影响
        3.2.2 反应时间对乙烯渣油沥青的性质的影响
        3.2.3 空气流量对乙烯渣油沥青的性质的影响
        3.2.4 综合结果分析
        3.2.5 改性前后的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
        3.2.6 改性前后沥青的热稳定性分析
    3.3 小结
4.改性沥青热转化炭化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研究过程
        4.1.2 分析与表征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沥青热转化炭化产物指标检测
        4.2.2 沥青焦光学显微结构分析
        4.2.3 SEM分析
        4.2.4 XRD与 Raman分析
    4.3 小结
5.改性沥青与蒽油共炭化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研究过程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沥青热转化炭化产物指标检测
        5.2.2 沥青焦光学显微结构分析
        5.2.3 SEM分析
        5.2.4 XRD与 Raman分析
    5.3 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相关材料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Часть I Обобщение практики по переводу
    1. Краткое изложение проекта
        1.1 Источник диссертации
        1.2 Обоснование выбора темы
        1.3 Значимость диссертационн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1.4 Состоян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в Китае и за рубежом
        1.5 Цель и содержан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1.6 Новизна
    2. Описание процесса перевода
        2.1 Подготовка перед переводом
        2.2 Перевод исходного текста
        2.3 Корректировка переводного текста
    3. Анализ особенностей выбранного текста и обобщение практики перевода
        3.1 Стиль исходного текста
        3.2 Применение теории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В. Н. Комиссарова в переводе
    4. Заключение
        4.1 Обобщение о состоянии очистки нефтесодержащих сточных вод в России
        4.2 Советы
Литература
Часть II Переводный текст
Часть III Исходный текст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

(5)二氟甲烷精馏工艺的模拟改造与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氢氟烃制冷剂
    2.2 二氟甲烷的性质与应用
        2.2.1 二氟甲烷的性质
        2.2.2 二氟甲烷的应用
    2.3 二氟甲烷的生产方法
        2.3.1 二氯甲烷氟化法
        2.3.2 含氢氯氟烃氢解还原法
        2.3.3 甲醛氟化法
        2.3.4 三恶烷法
    2.4 化工流程模拟
        2.4.1 化工流程模拟简述
        2.4.2 Aspen Plus的应用
        2.4.3 Aspen Plus中的物性模型
    2.5 板式塔的研究进展
        2.5.1 固定阀塔板
        2.5.2 筛孔型塔板
        2.5.3 浮阀型塔板
        2.5.4 复合型塔板
        2.5.5 泡罩型塔板
    2.6 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2.6.1 塔板压降
        2.6.2 雾沫夹带
        2.6.3 漏液
        2.6.4 清液层高度
    2.7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三章 二氟甲烷精馏过程的模拟改造
    3.1 二氟甲烷精馏过程的模拟
        3.1.1 二氟甲烷精馏车间工艺简述
        3.1.2 二氟甲烷精馏工艺优化
        3.1.3 模拟模块的选定
        3.1.4 物性方法的选择
        3.1.5 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3.1.6 二氟甲烷精馏模拟流程
    3.2 二氟甲烷流程模拟的优化
        3.2.1 进料位置的优化
        3.2.2 操作压力的优化
        3.2.3 回流比的优化
        3.2.4 优化后的模拟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固定阀塔板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装置
        4.2.1 塔板结构与特点
        4.2.2 实验装置
    4.3 实验测试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塔板压降
        4.4.2 雾沫夹带
        4.4.3 塔板漏液
        4.4.4 清液层高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对比
    5.1 研究目的与对象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对象
    5.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干板压降对比
        5.2.2 湿板压降对比
        5.2.3 雾沫夹带对比
        5.2.4 漏液率对比
        5.2.5 清液层高度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超重力催化反应器流体流动与传质特性及加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超重力旋转填充床简介
    1.3 旋转填充床填料的发展
        1.3.1 散装填料
        1.3.2 规整填料
    1.4 旋转填充床流体流动研究
        1.4.1 流体流动状态
        1.4.2 填料润湿状态
        1.4.3 气相压降
        1.4.4 持液量
    1.5 旋转填充床传质特性研究
        1.5.1 传质特性研究进展
        1.5.2 传质理论
    1.6 整体式催化剂简介
        1.6.1 催化剂基体预处理
        1.6.2 催化剂载体涂层制备
        1.6.3 催化剂活性组分浸渍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填装式载体填料旋转填充床流体流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2.2.3 实验方法与流程
        2.2.4 表征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氧化铝球表征分析
        2.3.2 氧化铝球流体流动状态可视化
        2.3.3 旋转氧化铝球含水率测定
        2.3.4 氧化铝球液体吸附行为
        2.3.5 氧化铝球液体吸附动力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填装式载体填料旋转填充床传质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气液传质过程理论推导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3.2 实验装置与仪器
        3.3.3 实验方法与流程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有效传质比表面积测定
        3.4.2 液相体积传质系数测定
        3.4.3 液相体积传质系数比较
        3.4.4 综合液相体积传质系数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体式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与流程
        4.2.4 表征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预处理不锈钢基体表面性能
        4.3.2 不锈钢表面负载载体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体式载体填料旋转填充床传质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5.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5.2.3 实验方法与流程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预处理不锈钢丝网表面性能
        5.3.2 不锈钢丝网表面负载载体性能
        5.3.3 单丝润湿状态可视化
        5.3.4 液体铺展长度和接触角测定
        5.3.5 有效传质比表面积测定
        5.3.6 液相体积传质系数测定
        5.3.7 综合液相体积传质系数测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填装式与整体式催化剂填料旋转填充床加氢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6.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6.2.3 实验方法与流程
        6.2.4 表征方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浸渍载体涂层性能
        6.3.2 预硫化填装式与整体式催化剂性能
        6.3.3 填装式催化剂填料旋转填充床加氢性能
        6.3.4 整体式催化剂填料旋转填充床加氢性能
        6.3.5 加氢性能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与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7)NMP有机溶剂精制项目控制方案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精馏塔的发展过程
    1.3 精馏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状况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NMP原料及精馏塔特性分析
    2.1 NMP精馏的工艺特性
        2.1.1 NMP的性质
        2.1.2 NMP精馏工艺简介
    2.2 NMP精馏塔的特性
        2.2.1 精馏塔的控制要求
        2.2.2 精馏塔的静态特性
        2.2.3 精馏塔的动态模型
    2.3 精馏塔操作的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精馏过程温度控制方案分析
    3.1 产品塔精馏段温度控制
        3.1.1 串级控制的特点
        3.1.2 精馏段温度串级控制分析
        3.1.3 精馏段温度串级控制仿真
    3.2 精馏段温度控制的改进
        3.2.1 传统PID算法
        3.2.2 新型PID设计
        3.2.3 新型PID的仿真
    3.3 产品塔提馏段温度控制
    3.4 本章小结
4 精馏塔温度的预测控制
    4.1 预测控制算法简介
    4.2 精馏段温度预测控制器设计
        4.2.1 预测模型建立
        4.2.2 预测模型的滚动优化
        4.2.3 预测模型的反馈校正
    4.3 预测控制DMC分析
    4.4 预测控制的仿真
        4.4.1 预测控制器模型建立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NMP回收精制项目工程说明及仪表选型
    5.1 项目工程说明
    5.2 项目硬件设计
        5.2.1 DCS系统规格
        5.2.2 DCS系统设计
        5.2.3 控制室设计
    5.3 联锁系统逻辑图
    5.4 仪表选型
        5.4.1 危险区域划分及仪表防爆等级
        5.4.2 温度仪表
        5.4.3 压力仪表
        5.4.4 液位仪表
        5.4.5 流量仪表
        5.4.6 调节阀
    5.5 相关图纸绘制
        5.5.1 仪表安装图
        5.5.2 仪表回路图
        5.5.3 装置内仪表位置及电缆图
        5.5.4 可燃气体检测器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附录

(8)生物膜填料塔强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法净化废气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1.2.1 生物法净化苯类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动力学研究
        1.2.2 生物法净化醛类溶解性有机废气的动力学研究
        1.2.3 生物法净化气态无机物类废气的动力学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2.1.1 生物膜填料塔系统装置及流程
        2.1.2 气液垂直交错流式生物膜填料塔系统装置及流程
    2.2 实验菌种及模拟废气来源
        2.2.1 实验菌种
        2.2.2 实验用模拟烟气
    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1 实验试剂
        2.3.2 实验仪器
    2.4 实验样品分析方法
第三章 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和吸附传质生物降解理论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3.4.2 吸附传递生物降解机理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化学强化、生物强化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4.4.2 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集成强化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装置
        5.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集成强化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动力学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实验装置
        6.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6.3 实验方法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1 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6.4.2 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6.5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阶段科研成果以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9)石油磺酸钠生产废水复合强氧化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石油磺酸钠生产废水的产生、特点及危害
        1.2.1 石油磺酸钠生产废水的产生
        1.2.2 石油磺酸钠生产废水的特点
        1.2.3 石油磺酸钠生产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1.2.4 石油磺酸钠废水国家工业排放标准
    1.3 臭氧及臭氧复合高级氧化技术
        1.3.1 臭氧的制备
        1.3.2 臭氧氧化技术
        1.3.3 O_3/H_2O_2复合氧化技术
        1.3.4 O_3/UV/TiO_2复合氧化技术
    1.4 石油磺酸钠废水的处理研究进展
        1.4.1 传统工艺处理含亚硫酸盐废水
        1.4.2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磺酸钠废水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废水水质
    2.2 小试实验装置与方法
    2.3 水质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2.3.1 水质分析方法
        2.3.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曲线的绘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强氧化技术处理磺酸钠生产废水
    3.1 空气氧化磺酸钠废水
    3.2 臭氧氧化磺酸钠废水
        3.2.1 不同氧气量产臭氧对COD降解效率的影响
        3.2.2 不同臭氧发生电流对COD降解效率的影响
    3.3 光催化臭氧氧化技术降解磺酸钠废水
    3.4 复合强氧化技术
        3.4.1 双氧水投加量的确定
        3.4.2 双氧水强化空气-臭氧混合曝气工艺降解磺酸钠废水
        3.4.3 双氧水投加量对磺酸钠废水降解的影响
        3.4.4 最佳复合强氧化处理工艺对磺酸钠废水降解效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试系统处理磺酸钠废水
    4.1 中试实验工艺流程设计
        4.1.1 中试规模及处理目标
        4.1.2 中试实验工艺流程
    4.2 中试单因子优化结果与讨论
        4.2.1 双氧水投加量对磺酸钠废水降解率的影响
        4.2.2 空气氧化降解磺酸钠生产废水
        4.2.3 臭氧氧化降解磺酸钠废水COD
        4.2.4 初始pH对磺酸钠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
    4.3 石油磺酸钠废水连续运行实验
    4.4 复合强氧化工艺处理磺酸钠废水的效益分析
        4.4.1 经济效益
        4.4.2 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金属卟啉催化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空气氧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碳氢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研究现状
        1.1.1 碳氢化合物选择性氧化制备大宗含氧有机化学品
        1.1.2 碳氢化合物选择性氧化制备精细含氧有机化学品
    1.2 碳氢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中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1.2.1 均相催化剂
        1.2.2 多相催化剂
        1.2.3 仿酶催化剂
    1.3 细胞色素P450酶及其模拟催化体系
        1.3.1 以化学计量氧化剂为氧源的金属卟啉选择性催化反应体系
        1.3.2 以分子氧为氧源的金属卟啉选择性催化反应体系
    1.4 细胞色素P450酶及其模拟催化体系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概况
        1.4.1 CYP450酶的催化机理研究概况
        1.4.2 Lyons催化体系反应机理研究概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试剂
    2.3 己二酸环己酯和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2.4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碳氢化合物的反应工艺
    2.5 氧化产物的分析方法
    2.6 催化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评价
第3章 μ-氧代双铁卟啉的简便合成方法研究
    3.1 一步合成[(PPFe)_2O]
    3.2 μ-氧代双铁卟啉[(Tp-CIPPFe)_2O]一步合成条件优化
    3.3 放大实验
    3.4 一步合成μ-氧代双铁卟啉
第4章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和环己醇的研究
    4.1 金属卟啉卟啉对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的选择性催化作用
    4.2 不同金属卟啉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
    4.3 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影响
    4.4 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环己烷制备己二酸的研究
    5.1 金属卟啉对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的选择性催化作用
    5.2 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影响
    5.3 不同金属卟啉对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影响
    5.4 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
    5.5 小结
第6章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甲基环己烷制备甲基环己醇和甲基环己酮的研究
    6.1 金属卟啉对空气氧化甲基环己烷反应的选择性催化作用
    6.2 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甲基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影响
    6.3 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醛和苯甲醇的研究
    7.1 金属卟啉对空气氧化甲苯反应的选择性催化作用
    7.2 不同金属卟啉催化甲苯氧化反应
    7.3 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甲苯氧化反应的影响
    7.4 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
    7.5 小结
第8章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对二甲苯制备对甲苯甲醛和对甲苯甲醇的研究
    8.1 金属卟啉对空气氧化对二甲苯反应的选择性催化作用
    8.2 不同金属卟啉催化对二甲苯氧化反应
    8.3 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对二甲苯氧化反应的影响
    8.4 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
    8.5 小结
第9章 金属卟啉催化下空气氧化碳氢化合物反应机理初步研究
    9.1 对照实验研究
    9.2 金属卟啉催化下碳氢化合物氧化反应动力学初步研究
    9.3 金属卟啉催化下甲基环己烷不同碳氢键的区域选择性研究
    9.4 金属卟啉结构与催化活性研究
    9.5 金属卟啉催化下空气氧化碳氢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探讨
第10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相关专利

四、三转子流量计在石油化工厂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氢气在煤温和加氢液化循环溶剂中的溶解行为[D]. 晏博.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低温硫酸烷基化探索研究与中试装置初步设计[D]. 颜廷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3]乙烯渣油沥青的改性及热转化行为研究[D]. 赵春雷.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4]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相关材料翻译实践报告[D]. 潘月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二氟甲烷精馏工艺的模拟改造与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研究[D]. 刘赛.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6]超重力催化反应器流体流动与传质特性及加氢性能研究[D]. 马驰.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NMP有机溶剂精制项目控制方案设计与研究[D]. 赵毅.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8]生物膜填料塔强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动力学研究[D]. 郑超群. 云南大学, 2018(01)
  • [9]石油磺酸钠生产废水复合强氧化处理技术研究[D]. 杨晨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5)
  • [10]金属卟啉催化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空气氧化反应研究[D]. 刘强. 湖南大学, 2005(02)

标签:;  ;  ;  ;  

三转子流量计在石化厂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