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雷达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一、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1](2020)在《面向汽车智能驾驶的毫米波雷达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驾驶代表着现代汽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而环境感知则是汽车智能驾驶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是学术界长期研究的热点领域。毫米波雷达具有波长短、频段宽、波束窄,抗天气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实现对被测目标的检测以及距离、速度和方位角等的高精度测量,具有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成本低廉等优势。因此,毫米波雷达已经成为汽车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环境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汽车行驶环境具有高度动态、复杂和不确定性,测试验证成为了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发展与产业化面临的重要挑战,而模拟仿真技术被广泛地视为有效解决传统道路或场地测试中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安全性难以保障等瓶颈问题的关键技术,也必将成为未来智能汽车产品验证和评价的重要且必备途径。因此,开展对毫米波雷达等在内的环境传感器的建模研究,是高效、安全且可靠地开展智能驾驶系统研究所急需解决的关键课题,具有迫切且重要的意义。车载毫米波雷达建模研究极具挑战性,其建模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来自雷达的黑盒本质,包括雷达内部电子器件特性及结构、数据采集及处理算法等的未知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则来自目标电磁散射、地表杂波和环境噪声等对雷达检测影响的动态随机性。现有的面向汽车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的毫米波雷达模型普遍存在简单化、理想化等现象,对影响雷达检测的诸多环境因素、目标特性等反映不够、置信度不高,包括环境杂波模型的简单化,目标雷达散射面积(RCS)常量化等。而另一些采用散射统计特性的杂波建模途径和采用有限元方法的目标RCS建模途径等,其模型不仅十分复杂,而且不适用于处理电大尺寸近场电磁问题,同时,其计算时间也远远无法满足汽车智能驾驶仿真测试所需的实时性要求。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深入调研,本文以突破上述难题为目标开展了面向汽车智能驾驶的毫米波雷达建模与仿真研究。通过深入研究雷达电磁波发射机理,建立对雷达发射波形和雷达发射天线等引发的检测缺陷及影响因素的深刻理解;通过深入研究雷达电磁波传播机理,建立对雷达内部传输衰减和外部环境传播衰减等引发的检测缺陷及影响因素的深刻理解;通过深入研究雷达电磁波反射机理,建立对雷达目标RCS和雷达环境杂波等引发的检测缺陷及影响因素的深刻理解;通过研究雷达电磁波接收与处理机理,建立对雷达接收天线、雷达接收机特性和雷达回波处理方法等引发的检测缺陷及影响因素的深刻理解。其次,本文在雷达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汽车行驶场景的地物特点,开展地杂波建模方法研究;针对汽车行驶场景的天气特点,开展雨、雪、雾等天气杂波的建模方法研究;针对汽车行驶场景中潜在的人为干扰特点,开展人为有源干扰的建模方法研究。设计了典型场景,开展了杂波建模方法仿真验证,证实了杂波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本文深入研究了雷达目标RCS精确实时估算方法。针对汽车行驶场景中雷达目标的特点,开展了RCS估值影响因素研究,开展了雷达目标尺寸因子、材料因子、形状因子等的计算方法研究,开展了车辆和行人等目标的RCS估算方法仿真验证研究,通过FEKO电磁仿真平台与估算方法的对比,验证了雷达目标RCS实时估算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进一步基于雷达目标检测机理、杂波建模方法、目标RCS估算方法等,开展了雷达建模方法研究,包括考虑雷达虚警概率分布特点,建立雷达虚警模型;基于目标之间的空域遮挡、雷达与环境之间的能域衰减及频域遮挡等的定量分析,建立雷达漏报模型;在综合分析雷达内外部因素对测距、测速和测角的影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雷达测距误差、测速误差、测角误差的建模方法。通过设计典型交通仿真场景,开展虚警、漏报、测量误差等建模方法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虚警,漏报,测量误差建模方法的正确性。最后,为展示车载雷达模型在汽车智能驾驶仿真测试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雷达目标检测的AEB和ACC决策算法,相应地构建AEB和ACC测试仿真场景,展示了雷达模型在仿真测试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证实,基于本文雷达模型开展仿真测试,可有效测试出AEB算法和ACC算法中的潜在问题,可为算法有效改进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李魁山[2](2020)在《机载雷达目标和环境建模仿真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各类飞机平台标配的传感器,机载雷达在预警探测、战场监视和火控制导等探测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利用脉冲多普勒机制在强地海杂波条件下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是机载雷达的核心能力,而机载雷达的环境杂波和目标回波特性研究则是完善机载雷达的杂波抑制技术、提升机载雷达性能的重要技术途径。论文围绕机载雷达在强杂波条件下目标检测的技术需求,开展基于统计模型和精确模型的机载雷达目标回波和环境杂波的建模仿真技术研究,结合目标与载机的飞行运动信息进行了目标回波仿真和机载雷达杂波仿真,最后完成了典型场景下的机载雷达回波仿真并通过对雷达回波进行相关的信号处理和目标参数测量,验证了对论文研究的机载雷达环境仿真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针对机载雷达的目标搜索跟踪、目标分类识别等不同的仿真验证需求,本文开展了基于统计和精确模型的目标回波信号仿真技术研究,研究并建立了基于Swerling起伏模型的目标回波信号统计建模仿真流程和方法以及基于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库的目标回波精确建模仿真流程和方法,并完成了典型目标的机载雷达回波建模仿真。针对机载雷达特有的杂波抑制技术研究难题,开展了环境杂波的统计建模和基于网格相干的杂波精确建模技术研究,研究了瑞利(对数正态、韦布尔等)统计模型的环境杂波建模仿真流程和方法以及精确模型的视频相干杂波仿真流程与方法,并完成了典型机载雷达探测场景下的环境杂波建模仿真。在目标回波和环境杂波建模仿真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开展了机载雷达回波矢量叠加,完成了典型场景下的机载雷达回波信号仿真,并利用典型机载雷达信号处理流程进行了回波模型的验证。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为机载雷达信号处理、杂波抑制技术的研究,以及进一步的装备效能测试与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房善婷[3](2020)在《电子战中雷达系统多分辨率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说明雷达是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武器系统装备,在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实物或半实物试验仿真成本高、难度大,所以全数字化仿真得到广泛应用,比较典型的有信号级和功能级两种不同分辨率的系统,根据不同的仿真需求,可以选择合适分辨率的雷达系统应用于电子战系统中,实现不同装备间的电子对抗。传统的功能级分辨率较低,将多分辨率建模方法应用到雷达系统中,对提高系统的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计算机使用全数字建模与仿真方法,采用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完成了不同分辨率的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并设计了不同的电子战场景,实现了场景的仿真与结果分析。本文首先提出了电子战中雷达系统多分辨率仿真的方案,分析了多分辨率建模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信号级和功能级系统分别在电子战系统中的应用和仿真流程。由于信号级雷达系统能够模拟雷达处理信号的全过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适用于面向系统性能的电子战系统。本文构建了信号级雷达系统的基本模块,实现了雷达系统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从时域、空域、能域构建了一些抗干扰模块:波形变换、脉宽鉴别、低副瓣、基于阻塞矩阵预处理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宽限窄等,进行仿真并验证结果,保证雷达系统面向复杂电磁环境时具有较好的目标检测性能。功能级雷达系统以回波功率表征信号,分辨率较低,但模型简单、数据量小、运算速率可以达到实时,适用于面向作战应用的电子战系统。本文采用多分辨率建模的聚合解聚法,将信号级的旁瓣对消、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和动目标检测模块聚合成功能级模块,提高了传统功能级模块的分辨率。本文模拟的信号级和功能级雷达的体制均是相控阵雷达,构建资源调度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实现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功能。最后,分别构建信号级和功能级仿真场景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和相关测试结果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雷达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的不同分辨率雷达系统在电子战系统中应用广泛,适用于不同需求的电子战系统,为电子战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参考价值。

高希[4](2020)在《主动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与系统仿真研究》文中认为主动雷达导引头是反舰导弹常用制导方式之一,其目标检测性能受到海杂波、杂波非均匀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杂波非均匀性的原因可分为两类:前后参考窗杂波分布不一致;扩展目标的散射点和海尖峰等成为孤立干扰。另外,系统仿真可用来验证导引头的性能。本文首先针对孤立干扰造成的杂波非均匀性问题,介绍了基于有序数据统计量(ODV)的非均匀样本剔除算法,讨论了检测门限与错误概率的关系,针对ODV统计量门限计算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方差的门限获取方法。经仿真分析,该门限获取方法在算法中具有良好效果,并讨论了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随后,为了解决双门限检测算法在非均匀环境下检测性能差的问题,将非均匀样本剔除算法与VI-CFAR相结合,得到一种基于VI-ODV的自适应CFAR检测器,然后将该检测器用于双门限检测器的第一门限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VI-ODV-CFAR的双门限检测器。经仿真,该检测器能够在非均匀杂波中检测出扩展目标。最后,使用VS2010平台对主动雷达导引头进行模块化建模,给出了相关算法的实现流程,并结合场景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了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以及系统模块化建模的合理性。文章研究了非均匀环境下扩展目标检测算法,结合具体项目对主动雷达导引头进行系统仿真,并在系统中实现目标检测算法。经仿真,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和鲁棒性。同时,仿真结果表明了系统模块化仿真的正确性。

任思远[5](2020)在《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各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进步,现代电子战争已经演变成多种装备共同作战的对抗体系,利用数学建模和分布式技术可以模拟装备系统运作,进行多个系统协同工作的分布仿真,建立通用、拓展性强的分布式仿真框架有重要研究意义。现有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如DIS、HLA体系,进行仿真前需要布置通信组件环境,开发流程、子系统的拓展都较为繁杂,对开发人员分布式基础要求高等问题。近些年,以ZeroMQ消息传输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消息架构被广泛应用,参照现有分布式仿真平台的架构优点,以ZeroMQ为核心实现分布式雷达仿真平台,可以提高整体的通信效率、扩展性、实用性。文章以雷达对抗仿真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利用ZeroMQ消息传输技术实现分布式仿真系统,对ZeroMQ三种通信模式的特性进行对比,以此为核心建立分布式的消息架构。通过管理端、服务端、客户端三个分系统构成分布式仿真平台,在各分系统中利用不同通信模式的协作实现仿真时间管理,包括逻辑时间同步和计算仿真时间误差等功能。随之介绍仿真管理和场景管理两个平台的实现,包括信息分发、功能类、交互界面,平台开发采取统一的设计风格和模块建设方法。然后对参与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的各个装备系统进行建模,包括雷达、侦察、干扰三个部分,分别从分布式仿真的角度进行建模,依靠功能级仿真高实时性、低数据量的优点完成任务级的仿真需求。最后,针对支援式、自卫式干扰战术的仿真需求,搭建分布式的红蓝方雷达对抗态势,想定作战场景,由各个装备平台协作对多种干扰样式如噪声压制干扰,密集假目标、同步拖引、切片脉冲叠加、角度波门挖空等欺骗式干扰进行仿真测试,并分析结果。对文章所研究的ZeroMQ分布式平台的有效性、实用性进行验证,足以满足雷达仿真的需求。本文实现的分布式雷达对抗由仿真管理平台、动态场景平台作为管理端和服务端对仿真进行支撑,根据仿真作战需求完成仿真子系统的开发。分布式仿真中的时间管理是将ZeroMQ的发布-订阅模式嵌套在请求-应答通信模式下,利用请求-应答模式的阻塞接收,使收发两方仿真任务严格同步,且满足多对一的连接需求,保证了在逻辑时间同步的前提下完成仿真中数据通信分发。在程序设计上依托QT引擎的多线程编程,使用统一的开发风格完成交互界面、数据通信、系统仿真等功能类,其中系统仿真中包含了子系统仿真所需的功能模块。借此保持分系统强复用性、仿真实时性和可扩展性,促进任务级的多作战方、多装备仿真更加接近实际的作战环境。

张锐波[6](2020)在《雷达任意波形的产生与存储》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化雷达系统的高速发展,雷达分辨率不断提高,雷达工作环境中的杂波成为影响雷达性能的重要因素。而雷达杂波仿真以其低成本、高灵活性以及高可控性的优点成为了雷达系统设计与测试中不可替代的技术。在雷达系统研制测试中,为了提高杂波抑制能力,需要海量的仿真杂波数据支持,又由于多通道,大带宽雷达的普及,使得雷达实际工作中采集的数据量十分庞大。因此,高速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也成为了现代化雷达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结合项目需求,本文分别研究了雷达杂波建模仿真与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两种技术。实现了不同幅度分布的雷达杂波序列仿真以及线性调频脉冲雷达杂波回波信号的仿真,并设计实现了适用于本项目雷达系统的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在雷达杂波建模仿真部分,本文介绍了杂波的基本概念及多种分类方式;然后对不同幅度分布模型以及功率谱密度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研究了雷达杂波仿真的主要方法;接着用不同的方法仿真得到具有不同幅度分布特性的相干杂波序列;最后运用散射单元叠加法仿真得到海量线性调频雷达杂波回波数据,该数据可用于雷达设计与测试阶段,为提高雷达杂波抑制能力提供数据支持。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包括存储板与控制系统两部分。存储板采用m SATA接口固态盘作为存储介质,Zynq系列FPGA作为主控芯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自主设计了DMA控制器、数据路由、PS命令交互以及FIFO位宽转换等模块,实现了上位机与存储板之间的数据交互,并实现存储板高速大量数据的存取功能。控制系统部分基于PS命令解析模块,实现了上位机与存储板之间的控制命令交互,在FPGA上实现了自检、记录、回放、导入、导出、删除和初始化等存储控制功能。利用Matlab软件按照本文介绍的雷达杂波仿真方法进行大量的数据仿真,并与实采数据及理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以及仿真数据的正确性,符合杂波仿真项目要求。同时也对高速大容量存储板进行了长时间的工作测试,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连续大量高速数据的读写,各项控制功能均正常,验证了本高速存储系统的数据稳定性,读写速度及物理特性等技术指标均满足项目需求。

张文龙[7](2020)在《星载SAR-GMTI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既能够获取目标观测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又可以进行地面动目标检测(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GMTI)。相比于机载SAR-GMTI系统,星载SAR-GMTI系统不受各国空域管制,能够获取更大的观测范围,在军事和民用上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星载SAR-GMTI系统回波数据不易获取,工作环境更为复杂,设备更加昂贵,为了能够方便验证星载SAR-GMTI系统的工作过程,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星载SAR-GMTI系统进行建模以及性能仿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实验效率。本文针对星载SAR-GMTI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星载SAR-GMTI仿真软件,该软件具有易于操作的输入输出界面,能够对星载SAR静止场景成像与GMTI过程进行全面呈现,同时还能够对星载SAR的成像质量做出评估。首先,本文对软件整体进行设计,提出了基于Simulink+Matlab图形用户接口(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的软件设计方案:软件由系统仿真、参数设置和显示控制三部分组成。系统仿真是软件的核心,完成系统的各个功能,该部分基于Simulink实现了仿真系统的模块化;参数设置和显示控制则通过Matlab GUI实现了系统的可视化。其次,本文对系统各个模块进行了建模、仿真和分析,建立了卫星轨道模块、回波生成模块、波束形成模块、成像算法模块、图像质量评估模块和GMTI模块共6个一级模块。其中卫星轨道模块按照设定的卫星轨道参数建立了卫星的运动模型,计算卫星的位置坐标、星下点坐标和瞄准点坐标;回波生成模块按照不同的工作模式建立了不同的SAR回波模型,并且能够分别模拟点阵回波和场景回波;波束形成模块按照阵列天线构型进行波束形成;成像算法模块可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回波数据选择不同的成像算法进行处理;图像质量模块实现了对点目标和面目标的成像质量做出评估;GMTI模块建立了双通道的回波模型,在静止场景下使用偏置相位中心天线(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DPCA)技术或沿航迹干涉(Along-Track Interferometry,ATI)技术实现了对地面动目标的检测。最后,使用Matlab GUI实现了系统的参数设置和显示控制,对软件的参数输入界面和结果输出界面进行了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整体测试。本仿真软件的系统仿真部分以Simulink为基础,实现了仿真系统的组件化和模块化。同时使用Matlab GUI实现了软件的参数设置和显示控制功能,提供了易于操作的输入输出界面来方便用户使用。仿真软件实现了包括条带、聚束和GMTI多种工作模式下的系统仿真,可以调用多种成像算法进行成像处理,并能够对成像质量做出评估,对于仿真研究星载SAR-GMTI系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潘胜球[8](2020)在《机载雷达杂波实时模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体制雷达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从而使得对用于雷达性能测试的雷达模拟器要求更高。雷达模拟器除了能模拟目标和各种干扰信号外,还可以模拟雷达所探测的环境对发射信号反射回来的杂波信号,从而实现对各种雷达性能的测试。其中雷达杂波信号会直接影响雷达对目标检测的性能,因此雷达模拟器实现杂波模拟可以测试雷达在各种杂波环境下的探测能力。对于机载雷达杂波而言,由于雷达处于运动状态从而使得杂波谱会存在多普勒频率和频谱的展宽,所以与地面静止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有所区别,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机载雷达杂波进行模拟时,需要满足实时性要求,本文对机载雷达杂波实时模拟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1.介绍了本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对基于统计特性的雷达杂波进行建模与仿真,首先对雷达杂波的幅度分布特性和功率谱分布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其次对ZMNL和SIRP两种杂波模拟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用ZMNL法对相关相参Rayleigh分布杂波序列和相关相参Weibull分布杂波序列进行仿真分析。2.对基于平面的机载雷达地面杂波进行建模与仿真,提出了一种网格划分的方法对机载雷达杂波功率谱进行数学建模,分别对高重频模式、低重频模式和中重频模式下的杂波功率谱进行仿真分析,并讨论了相关参数对杂波功率谱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出网格划分法能够很好实现对机载雷达地面杂波模拟。3.针对网格划分法对机载雷达杂波建模时需要进行积分运算,消耗大量运算时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载雷达杂波精简模型,首先对机载雷达杂波功率谱中的主瓣杂波、高度线杂波和旁瓣杂波精简模型进行建模,其次结合硬件实现时的采样率产生杂波精简模型数据并分析不同的截取方式,最后对精简模型与网格划分法获得的杂波功率谱进行仿真分析比较,得出杂波精简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杂波,且计算量大大的减少,满足杂波模拟实现时的实时性要求。4.以杂波精简模型数据作为杂波模拟器硬件实现时的杂波原始数据输入,提出了一种机载雷达杂波模拟器的系统方案,其次运用Vivado工具和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对硬件系统中的数字通道模块、杂波原始数据产生模块、基于波形的实时卷积模块和数字上变频模块进行设计与测试,最后对硬件系统的整体进行测试分析。

侯超[9](2020)在《相控阵雷达行为识别与推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战在未来军事领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电子侦察作为电子战的先驱愈发显得关键重要。在实际战场环境中,通过运用电子侦察手段,往往能够提前获取到敌方雷达辐射源信息,从而可以快速制定相应的军事策略并采取行动加以防护,极大提升了侦察方的威胁告警以及军事防御能力。然而,从传统的电子侦察手段看,之前所采用的侦察方式大多都是针对辐射源个体的静态信息而进行的,并不能针对辐射源的行为属性及意图进行深入地分析,以实现辐射源动态信息的提取,从而为后续的战情部署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相控阵雷达行为理论,并且实现了行为模式的建模仿真与特性分析。首先,从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入手,探究了相控阵雷达的系统组成结构,并针对相控阵雷达在搜索、复合、跟踪等多个状态下的多种工作模式进行了详细地理论分析;其次,依据典型战情场景进行了想定建模,并对各类工作模式进行了仿真;随后,依据相控阵雷达资源调度策略,探究了各类工作模式的切换准则;最后,通过对各类模式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组可供后续行为识别及推理的模式描述字。2、研究了相控阵雷达行为识别技术。首先,根据机器学习算法中提升算法Ada Boost和支持向量机SVM各自的优势特点,实现了二者的算法融合,并且以Ada Boost-SVM融合算法为基础,针对各类行为工作模式提出了一个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最优模式识别模型;随后,通过寻优化MLP网络以及大量的组合实验,提出了一个针对各类工作模式识别的最优网络架构,达到了不错的模式识别效果。3、研究了相控阵雷达行为意图推理技术。首先,依据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可对长时间序列进行状态存储的特性,通过探究多层LSTM网络对时序信息流深层变化特征的敏感程度,提出了一个可用于行为模式推理的网络架构;其次,借助一维CNN可对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的优势、Encoder-Decoder框架的语义转换特性、Attention机制的重要特征焦点化特性,通过对LSTM网络的进一步融合改进,最终构建出了一个混合型网络架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相比其他网络结构有着更佳的行为意图预测能力。

苏若龙[10](2019)在《基于电子侦察数据的雷达逆向建模》文中研究说明雷达作为一种全天候探测设备,在目标探测、跟踪、制导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先进战机,如F-22、F-35、Su-35都列装了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大大提高了探测距离并实现了同时多目标跟踪,因此对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对抗成为非常迫切和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指标、工作模式等都是严格保密的,难以获得,但是雷达在工作时必须辐射信号,而电子侦察设备通过对雷达辐射信号的截获和分析就可以得到其相关参数,依据获得的参数就可以建立该雷达模型,从而为实施有效的电子对抗提供理论和试验提供基础。本文以机载火控雷达为研究对象,结合雷达侦察以及雷达建模等方面技术完成了对机载火控雷达的逆向建模。本文所做主要工作有:1、对机载火控雷达系统进行了分析,从雷达信号、天线、波位编排这几个方面对机载火控雷达的发射系统进行了仿真建模。并对机载火控雷达边搜索边跟踪(TWS)工作模式、搜索加跟踪(TAS)工作模式、单目标跟踪(STT)工作模式以及速度搜索(VS)工作模式四种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与建模仿真。得到我们后面分析所需要的侦察数据。2、通过对侦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雷达信号参数。使用门限检测的方法得到脉冲宽度以及脉冲重复间隔。随后针对不同调制信号的表达式的不同,分析得到不同调制信号的调制参数。最后根据调制信号双谱作为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对调制信号的脉内特征进行分析。3、通过前面的分析结果以及相关侦察数据完成对雷达系统参数的分析。首先从雷达的系统组成出发,对雷达的近似辐射功率、天线方向图、接收机灵敏度以及信号处理等过程的相关系统参数进行分析。随后对雷达TWS、TAS、STT以及VS四种工作模式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得出四种工作模式在信号参数以及天线扫描特性两个方面存在差异。分别选择信号参数以及脉冲幅度作为特征,使用BP神经网络对雷达工作模式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使用D-S证据理论将两种特征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从而提高识别正确率达到了对该识别方法的改进。4、在对雷达信号参数以及雷达系统参数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标准化雷达建模工具完成对雷达的逆向建模。将软件工程中的标准化概念利用到雷达建模中,结合分析结果建立标准化的机载火控雷达系统。随后结合分析结果以及建模经验,对标准化雷达系统进行参数配置,并且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二、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汽车智能驾驶的毫米波雷达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难点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车载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机理分析
    2.1 雷达电磁波发射机理分析
        2.1.1 雷达发射波形分析
        2.1.2 雷达发射天线分析
    2.2 雷达电磁波传播机理分析
        2.2.1 雷达内部传输衰减
        2.2.2 环境传播衰减
    2.3 雷达电磁波反射机理分析
        2.3.1 雷达目标反射特性分析
        2.3.2 雷达环境杂波分析
    2.4 雷达电磁波接收与处理机理分析
        2.4.1 雷达接收天线分析
        2.4.2 雷达接收机特性分析
        2.4.3 雷达回波处理方法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雷达环境杂波建模研究
    3.1 地杂波建模及模型应用验证
        3.1.1 地杂波建模
        3.1.2 地杂波建模应用验证
    3.2 天气杂波建模及模型应用验证
        3.2.1 天气杂波建模
        3.2.2 天气杂波建模应用验证
    3.3 人为干扰建模及模型应用验证
        3.3.1 人为干扰建模
        3.3.2 人为干扰建模应用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雷达目标RCS实时估算方法研究
    4.1 RCS估算方法设计
        4.1.1 实时估算流程
        4.1.2 RCS尺寸因子计算
        4.1.3 RCS材料因子计算
        4.1.4 RCS形状因子计算
    4.2 估算方法验证
        4.2.1 车辆RCS估算验证
        4.2.2 行人RCS估算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目标检测机理的雷达建模方法研究
    5.1 雷达模型设计
        5.1.1 雷达虚警建模
        5.1.2 雷达漏报建模
        5.1.3 雷达测距误差建模
        5.1.4 雷达测速误差建模
        5.1.5 雷达测角误差建模
    5.2 雷达模型仿真验证
        5.2.1 雷达虚警仿真验证
        5.2.2 雷达漏报仿真验证
        5.2.3 测量误差仿真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雷达模型在汽车智能驾驶仿真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6.1 基于雷达模型的AEB算法测试
        6.1.1 AEB决策算法设计
        6.1.2 AEB测试场景构建
        6.1.3 算法仿真测试
    6.2 基于雷达模型的ACC算法测试
        6.2.1 ACC决策算法设计
        6.2.2 ACC测试场景构建
        6.2.3 算法仿真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机载雷达目标和环境建模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机载雷达目标及杂波的仿真基础
    2.1 机载雷达工作原理
        2.1.1 脉冲多普勒雷达体制
        2.1.2 机载脉冲多普雷达系统结构
        2.1.3 机载雷达的典型工作方式
        2.1.4 机载雷达的信号处理流程
    2.2 载机和目标运动仿真
        2.2.1 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2.2.2 运动仿真
    2.3 天线建模仿真
        2.3.1 天线方向图模型
        2.3.2 改进后的方向图模型
    2.4 机载雷达信号模型
        2.4.1 线性调频信号
        2.4.2 相位编码信号
        2.4.3 相参脉冲串信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载雷达目标建模仿真
    3.1 目标雷达截面积
        3.1.1 目标雷达截面积定义
        3.1.2 目标雷达截面积的影响因素
        3.1.3 典型目标的平均雷达截面积
    3.2 目标雷达截面积统计建模仿真
        3.2.1 斯威林Ⅰ型
        3.2.2 斯威林Ⅱ型
        3.2.3 斯威林Ⅲ型
        3.2.4 斯威林Ⅳ型
    3.3 目标雷达截面积的精确建模仿真
        3.3.1 目标雷达截面积的电磁计算
        3.3.2 雷达与目标视线角度的计算
    3.4 目标回波仿真
        3.4.1 目标回波信号模型
        3.4.2 目标回波仿真
        3.4.3 接收机噪声建模仿真
        3.4.4 目标回波仿真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载雷达杂波建模仿真
    4.1 机载PD雷达杂波分析
        4.1.1 杂波的频谱
        4.1.2 杂波分类
        4.1.3 后向散射系数模型
    4.2 杂波统计建模仿真
        4.2.1 杂波功率谱模型
        4.2.2 杂波幅度概率分布模型
    4.3 相干视频杂波建模仿真
        4.3.1 杂波网格单元的划分
        4.3.2 杂波信号建模
        4.3.3 相干视频杂波仿真
    4.4 三种脉冲重频工作方式下的杂波仿真
        4.4.1 低脉冲重频下的杂波仿真
        4.4.2 高脉冲重频下的杂波仿真
        4.4.3 中脉冲重频下的杂波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载雷达回波仿真
    5.1 机载PD雷达信号处理
        5.1.1 预处理
        5.1.2 脉冲压缩
        5.1.3 动目标显示
        5.1.4 动目标检测
        5.1.5 恒虚警检测
    5.2 机载雷达回波仿真
        5.2.1 目标回波和杂波信号的叠加
        5.2.2 回波仿真流程和结果
    5.3 机载雷达回波仿真与试验验证
        5.3.1 信号处理
        5.3.2 仿真结果分析与目标信息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与完善
致谢
参考文献

(3)电子战中雷达系统多分辨率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子战中雷达系统数字化仿真
        1.2.2 多分辨率仿真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电子战中雷达系统多分辨率仿真方案
    2.1 多分辨率建模与仿真
        2.1.1 多分辨率建模与仿真概念
        2.1.2 多分辨率建模方法
        2.1.3 多分辨率建模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2.2 信号级雷达系统仿真方案
        2.2.1 信号级雷达系统在电子战中的应用
        2.2.2 信号级雷达系统仿真流程
    2.3 功能级雷达系统仿真方案
        2.3.1 功能级雷达系统在电子战中的应用
        2.3.2 信号级对功能级的支撑
        2.3.3 功能级雷达系统仿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号级雷达系统建模
    3.1 发射和接收模块
    3.2 常规信号处理模块
    3.3 时域抗干扰模块
        3.3.1 波形捷变
        3.3.2 脉宽鉴别
    3.4 空域抗干扰模块
        3.4.1 低副瓣电平
        3.4.2 自适应旁瓣对消
        3.4.3 旁瓣匿影
        3.4.4 基于阻塞矩阵预处理的自适应波束形成
    3.5 能域抗干扰模块
        3.5.1 宽限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级雷达系统建模
    4.1 接收模块
    4.2 信号处理模块
        4.2.1 自适应旁瓣对消
        4.2.2 脉冲压缩
        4.2.3 动目标显示与动目标检测
    4.3 数据处理模块
    4.4 资源调度
        4.4.1 空域划分与波位编排
        4.4.2 任务调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战中雷达系统多分辨率仿真与分析
    5.1 雷达系统仿真实现
    5.2 电子战中信号级雷达系统仿真
        5.2.1 仿真场景及参数
        5.2.2 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5.3 电子战中功能级雷达系统仿真
        5.3.1 仿真场景及参数
        5.3.2 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主动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与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杂波研究现状
        1.2.2 目标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2.3 反舰导弹及导引头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海杂波建模与仿真
    2.1 引言
    2.2 海杂波概述
    2.3 海杂波统计模型
        2.3.1 幅度分布模型
        2.3.2 功率谱模型
        2.3.3 后向散射系数模型
    2.4 海尖峰特性
        2.4.1 海尖峰形成原因
        2.4.2 海尖峰定义及特性
    2.5 海杂波回波仿真与分析
        2.5.1 仿真方法
        2.5.2 不同重频下的杂波仿真
    2.6 总结
第三章 非均匀样本剔除算法
    3.1 引言
    3.2 有序数据变化率(ODV)统计量
    3.3 非均匀样本自适应剔除算法
    3.4 ODV假设检验门限的选择
        3.4.1 检验门限与错误概率的关系
        3.4.2 基于均方差的门限选取方法
    3.5 检测性能分析
    3.6 总结
第四章 非均匀杂波环境下扩展目标检测
    4.1 引言
    4.2 双门限检测器
        4.2.1 检测模型
        4.2.2 检测性能分析
    4.3 基于VI-ODV的自适应CFAR检测器
        4.3.1 VI-CFAR检测器
        4.3.2 检测模型
        4.3.3 检测性能分析
    4.4 基于VI-ODV-CFAR的双门限检测器
        4.4.1 检测模型
        4.4.2 检测性能分析
    4.5 总结
第五章 主动雷达导引头系统仿真
    5.1 引言
    5.2 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
    5.3 基于VS2010平台的模块化建模
        5.3.1 模块化建模方法
        5.3.2 算法实现
    5.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5.4.1 杂波仿真结果
        5.4.2 双门限检测结果
        5.4.3 系统运行结果
        5.4.4 误差分析
    5.5 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述

(5)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作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ZeroMQ的分布式仿真方案
    2.1 雷达对抗仿真概述
        2.1.1 雷达对抗
        2.1.2 雷达对抗仿真功能需求
    2.2 分布式仿真系统框架
        2.2.1 ZeroMQ消息传输技术
        2.2.2 分布式消息架构设计
        2.2.3 仿真时间管理设计
    2.3 仿真管理平台模型设计及实现
        2.3.1 平台结构及功能实现
        2.3.2 软件接口设计
        2.3.3 交互界面设计
    2.4 动态场景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
        2.4.1 软件功能概述
        2.4.2 坐标系转换模块
        2.4.3 信息传输模块
        2.4.4 通信接口及交互界面设计
    2.5 仿真分系统平台设计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对抗装备仿真系统建模
    3.1 雷达系统仿真建模
        3.1.1 分布式仿真中雷达仿真方法
        3.1.2 单周期仿真任务计算
        3.1.3 天线方向图模块
        3.1.4 功率计算模块
        3.1.5 信号处理模块
        3.1.6 目标检测模块
        3.1.7 雷达系统仿真测试
    3.2 侦察系统仿真建模
        3.2.1 侦察仿真系统概述
        3.2.2 参数测量模块
        3.2.3 信号分选识别模块
    3.3 干扰系统仿真建模
        3.3.1 干扰仿真系统概述
        3.3.2 噪声遮蔽干扰
        3.3.3 距离多假目标干扰
        3.3.4 同步拖引干扰
        3.3.5 切片脉冲叠加干扰
        3.3.6 角度波门挖空干扰
    3.4 对抗系统仿真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雷达对抗系统仿真测试
    4.1 雷达对抗仿真场景想定
        4.1.2 支援式干扰仿真场景想定
        4.1.3 自卫式干扰仿真场景想定
    4.2 分布式仿真系统结构
    4.3 分布式仿真成员信息交互
    4.4 分布式仿真测试结果及分析
        4.4.1 支援式干扰场景仿真测试
        4.4.2 自卫式干扰场景仿真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雷达任意波形的产生与存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雷达杂波建模仿真
        1.2.2 存储回放系统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雷达杂波模型
    2.1 雷达杂波基本概念及分类
    2.2 雷达杂波幅度模型
        2.2.1 瑞利分布幅度模型
        2.2.2 对数正态分布幅度模型
        2.2.3 韦布尔分布幅度模型
        2.2.4 K分布幅度模型
    2.3 雷达杂波功率谱模型
        2.3.1 高斯谱模型
        2.3.2 马尔可夫模型
        2.3.3 全极点模型
    2.4 雷达杂波仿真方法
        2.4.1 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
        2.4.2 球不变随机过程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杂波的建模仿真
    3.1 相干瑞利杂波序列仿真
        3.1.1 相干瑞利杂波序列产生原理及步骤
        3.1.2 相干瑞利杂波序列仿真结果
    3.2 相干对数正态杂波序列仿真
        3.2.1 相干对数正态杂波序列产生原理及步骤
        3.2.2 相干对数正态杂波序列仿真结果
    3.3 相干韦布尔杂波序列仿真
        3.3.1 相干韦布尔杂波序列产生原理及步骤
        3.3.2 相干韦布尔杂波序列仿真结果
    3.4 K分布杂波序列仿真
        3.4.1 非相干K分布杂波序列产生原理及步骤
        3.4.2 非相干K分布杂波序列仿真结果
        3.4.3 相干K分布杂波序列产生原理及步骤
        3.4.4 相干K分布杂波序列仿真结果
    3.5 雷达杂波回波的生成
        3.5.1 雷达杂波回波产生原理及步骤
        3.5.2 雷达杂波回波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存储系统底层结构设计
    4.1 存储系统的需求分析
        4.1.1 高速存储板技术指标
        4.1.2 存储控制系统功能需求
    4.2 存储系统方案
    4.3 存储介质介绍
        4.3.1 Nand Flash颗粒
        4.3.2 SSD固态存储
    4.4 存储介质选型
    4.5 m SATA SSD固态存储
        4.5.1 SATA协议概述
        4.5.2 固态盘工作模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存储控制系统的FPGA实现
    5.1 存储控制系统介绍
    5.2 主控芯片选型
    5.3 PCIe总线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5.3.1 PCIe总线概述
        5.3.2 PCIe硬核设计
        5.3.3 DMA控制器传输设计
    5.4 存储控制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5.4.1 控制命令通信的整体实现
        5.4.2 文件管理
        5.4.3 工作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星载SAR-GMTI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星载SAR-GMTI系统研究现状
        1.2.2 星载SAR-GMTI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星载SAR-GMTI仿真软件设计方案
    2.1 星载SAR-GMTI仿真需求
    2.2 星载SAR-GMTI仿真软件整体方案
        2.2.1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2.2.2 软件架构和主界面设计
        2.2.3 参数设置
        2.2.4 系统仿真
        2.2.5 显示控制
    2.3 基于Simulink的SAR-GMTI系统模块化实现方法
        2.3.1 Simulink平台简介
        2.3.2 模块的建立和封装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各模块建模与仿真
    3.1 卫星轨道模块
        3.1.1 地球模型
        3.1.2 卫星轨道模型
        3.1.3 坐标系及坐标系转换
        3.1.4 卫星相关位置计算
    3.2 回波生成模块
        3.2.1 回波生成算法
        3.2.2 点阵目标仿真
        3.2.3 场景目标仿真
    3.3 波束形成模块
        3.3.1 阵列基本概念和参数
        3.3.2 二维阵列天线方向图
    3.4 成像算法模块
        3.4.1 距离多普勒算法
        3.4.2 线频调变标算法
        3.4.3 距离徙动算法
    3.5 图像质量评估模块
        3.5.1 点目标质量评估
        3.5.2 面目标质量评估
    3.6 地面动目标检测模块
        3.6.1 双通道SAR对地观测模型
        3.6.2 目标运动对聚焦影响分析
        3.6.3 基于DPCA的动目标检测方法
        3.6.4 基于ATI的动目标检测方法
        3.6.5 实验仿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星载SAR-GMTI仿真软件实现
    4.1 MATLAB图形用户界面
    4.2 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4.2.1 系统输入参数
        4.2.2 系统输出
    4.3 仿真软件整体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机载雷达杂波实时模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统计特性的雷达杂波建模仿真
    2.1 雷达杂波类型
        2.1.1 地面杂波
        2.1.2 海面杂波
        2.1.3 体杂波
    2.2 雷达杂波的统计特性
        2.2.1 幅度分布特性
        2.2.2 功率谱分布特性
    2.3 雷达杂波模拟方法与仿真
        2.3.1 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ZMNL)
        2.3.2 球不变随机过程法(SIRP)
        2.3.3 相关统计杂波的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平面的机载雷达地面杂波建模与仿真
    3.1 机载雷达地面杂波来源
        3.1.1 主瓣杂波
        3.1.2 旁瓣杂波
        3.1.3 高度线杂波
    3.2 网格划分的机载雷达杂波建模
        3.2.1 后向散射系数模型
        3.2.2 天线方向图模型
        3.2.3 坐标旋转矩阵
        3.2.4 杂波功率谱的建模分析
    3.3 杂波功率谱仿真分析
        3.3.1 低重频模式下的杂波功率谱仿真
        3.3.2 高重频模式下的杂波功率谱仿真
        3.3.3 中重频模式下的杂波功率谱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载雷达杂波精简模型建模与仿真
    4.1 杂波精简模型建模
        4.1.1 主瓣杂波精简模型
        4.1.2 旁瓣杂波精简模型
        4.1.3 高度线杂波精简模型
    4.2 杂波精简模型数据产生
    4.3 杂波精简模型数据的不同截取方式
    4.4 精简模型与网格划分法杂波功率谱的分析比较
        4.4.1 低重频模式下杂波功率谱的分析比较
        4.4.2 高重频模式下杂波功率谱的分析比较
        4.4.3 中重频模式下杂波功率谱的分析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载雷达杂波模拟器的系统设计与测试
    5.1 机载雷达杂波模拟器的系统框图
    5.2 数字通道设计与实现
        5.2.1 数字下变频模块设计与测试
        5.2.2 包络检波模块的设计与测试
    5.3 杂波原始数据产生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 杂波原始数据下发存储模块设计
        5.3.2 参数计算模块的设计
        5.3.3 杂波原始数据实时截取与距离延迟模块设计
    5.4 基于波形的实时卷积模块设计与实现
    5.5 数字上变频模块的设计与测试
    5.6 机载雷达杂波模拟器系统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相控阵雷达行为识别与推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现状
        1.2.1 相控阵雷达建模与仿真
        1.2.2 辐射源行为识别
        1.2.3 辐射源行为意图推理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控阵雷达行为特性研究
    2.1 相控阵雷达系统
        2.1.1 相控阵雷达概述
        2.1.2 相控阵雷达系统结构
    2.2 天线特性分析
        2.2.1 线阵天线
        2.2.2 面阵天线
    2.3 波位编排分析
    2.4 资源调度分析
        2.4.1 雷达事件优先级
        2.4.2 相控阵雷达搜索资源管理
        2.4.3 相控阵雷达跟踪资源管理
        2.4.4 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与负载分配
    2.5 各类工作模式分析
        2.5.1 搜索状态的工作模式
        2.5.2 复合状态的工作模式
        2.5.3 跟踪状态的工作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控阵雷达行为建模仿真与特性分析
    3.1 典型战情场景仿真想定建模
    3.2 相控阵雷达各类工作模式仿真
        3.2.1 速度搜索模式
        3.2.2 高重频边测距边搜索模式
        3.2.3 中重频边测距边搜索模式
        3.2.4 边搜索边跟踪模式
        3.2.5 搜索加跟踪模式
        3.2.6 态势感知模式
        3.2.7 单目标跟踪模式
    3.3 相控阵雷达行为切换准则分析
    3.4 各类工作模式特性分析
        3.4.1 平滑度/离散度特征分析
        3.4.2 波束驻留数特征分析
        3.4.3 回照信息特征分析
        3.4.4 重频组变/脉内调制特征分析
        3.4.5 脉宽/占空比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控阵雷达行为识别技术
    4.1 基于AdaBoost-SVM融合算法的行为识别
        4.1.1 支持向量机SVM与提升算法AdaBoost
        4.1.2 基于SVM和AdaBoost算法融合的行为识别模型构建
        4.1.3 实验流程及结果分析
        4.1.4 实验总结
    4.2 基于寻优化MLP网络的行为识别
        4.2.1 MLP网络概述
        4.2.2 基于寻优化MLP网络的行为识别模型构建
        4.2.3 实验流程及结果分析
        4.2.4 实验总结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控阵雷达行为意图推理技术
    5.1 基于LSTM网络的行为意图推理
        5.1.1 循环神经网络概述
        5.1.2 基于LSTM网络的行为意图推理模型构建
        5.1.3 实验流程及结果分析
        5.1.4 实验总结
    5.2 基于改进的CNN-LSTM混合网络的行为意图推理
        5.2.1 CNN-LSTM混合网络及改进方法概述
        5.2.2 基于改进的CNN-LSTM混合网络的行为意图推理模型构建
        5.2.3 实验流程及结果分析
        5.2.4 实验总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电子侦察数据的雷达逆向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机载火控雷达发展现状
        1.2.2 辐射源信号建模与分析发展现状
        1.2.3 雷达系统建模仿真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机载火控雷达建模与仿真
    2.1 机载火控雷达系统
    2.2 雷达信号分析
        2.2.1 常规脉冲信号
        2.2.2 线性调频信号
        2.2.3 相位编码信号
        2.2.4 频率编码信号
    2.3 天线特性分析
        2.3.1 线阵天线
        2.3.2 面阵天线
    2.4 波位编排分析
    2.5 工作模式分析
        2.5.1 多重频下工作模式
        2.5.2 边扫描边跟踪模式(TWS模式)
        2.5.3 搜索加跟踪模式(TAS模式)
        2.5.4 单目标跟踪模式(STT模式)
        2.5.5 速度搜索模式(VS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子侦察数据的雷达信号参数提取
    3.1 侦察数据处理
        3.1.1 对采样信号的信号处理
        3.1.2 对脉冲描述字处理
    3.2 时域参数分析
        3.2.1 脉冲宽度分析
        3.2.2 脉冲重复间隔分析
        3.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3 信号调制参数分析
        3.3.1 常规脉冲信号调制参数分析
        3.3.2 线性调频信号频率参数分析
        3.3.3 相位编码信号调制参数分析
        3.3.4 频率编码信号调制参数分析
    3.4 信号脉内调制特征分析
        3.4.1 支持向量机
        3.4.2 调制信号双谱估计
        3.4.3 脉内特征分析的SVM分类器设计
        3.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电子侦察数据的雷达系统参数估计
    4.1 有效辐射功率(ERP)估计
    4.2 雷达天线方向图反演
    4.3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估计
    4.4 信号处理反演
        4.4.1 脉冲压缩增益
        4.4.2 脉冲累积增益
    4.5 雷达工作模式反演
        4.5.1 BP神经网络
        4.5.2 基于信号参数的工作模式识别
        4.5.3 基于天线扫描特性的工作模式识别
        4.5.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特征识别结果融合
    4.6 仿真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电子侦察数据的雷达逆向建模
    5.1 标准化雷达建模工具
        5.1.1 标准化雷达建模工具简介
        5.1.2 雷达组件建模
        5.1.3 雷达系统建模
    5.2 雷达逆向建模
        5.2.1 目标及雷达参数设置
        5.2.2 发射信号及回波
        5.2.3 接收机及信号处理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3.1 回波结果分析
        5.3.2 脉冲压缩结果分析
        5.3.3 MTI及MTD结果分析
        5.3.4 CFAR及雷达测量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汽车智能驾驶的毫米波雷达建模与仿真研究[D]. 李鑫. 吉林大学, 2020
  • [2]机载雷达目标和环境建模仿真方法研究[D]. 李魁山.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3]电子战中雷达系统多分辨率建模与仿真[D]. 房善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主动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与系统仿真研究[D]. 高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D]. 任思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雷达任意波形的产生与存储[D]. 张锐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星载SAR-GMTI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D]. 张文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机载雷达杂波实时模拟技术研究[D]. 潘胜球.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相控阵雷达行为识别与推理技术研究[D]. 侯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基于电子侦察数据的雷达逆向建模[D]. 苏若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雷达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