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朱德与传教士的交流

抗战时期朱德与传教士的交流

一、抗战时期朱德和传教士的交往(论文文献综述)

柏晓斐[1](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指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王增元[2](2020)在《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是一个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一条承前启后又有所不同的发展脉络,实质是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本文以电影《太行山上》《金陵十三钗》《举起手来》等为例,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类型和典型人物等的综合分析,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和艺术美学总结。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文献分析法、典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目的是总结与探寻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类型和典型,让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实现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抗战终极人文关怀,并通过论文正文五章内容分别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现实依据和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并且说明研究现状、目标、方法与创新,以及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研究文献综述和论文框架及研究主要内容等。第二章概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呈现21世纪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第三章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塑造的的正面人物类型、反面人物类型和小人物类型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刻画的典型人物进行重点分析。第五章是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进行的几点思考。

李转萍[3](2020)在《哈里森·福尔曼在华新闻活动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惨遭国民党当局全面封锁,在新闻宣传方面尤为严重,体现在严禁国内外记者进入延安实地采访,并对外界宣称中国共产党消极抗日、不听指挥、袭击友军等。为了寻求真相,国外记者纷纷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到延安采访的请求。哈里森·福尔曼则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他于1943年11月首次向国民党当局提出要求,1944年5月中外记者组成西北记者参观团前往延安参观。经过实地考察,福尔曼以文字方式将自己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整理成册,出版着作《北行漫记》将真实的共产党面貌在国际社会中宣传,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主要以哈里森·福尔曼在华的新闻活动为背景,研究在国民党新闻封锁前提下,福尔曼通过层层困境,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以及作为通讯员对中国的报道,进而考察他的新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本文研究包括七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节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文献资料的整理等。第二章节是对哈里森·福尔曼个人生平介绍,集中讲述其在藏区的探险经历,更值得注意的是福尔曼与当时活佛有直接接触。第三章节概述福尔曼作为通讯员以《纽约时报》为载体报道中国现状,包括经济、战事、美军志愿者等众多内容。第四章节介绍了西北记者采访团组建的过程及福尔曼所作出的努力,在多方面的促使之下,记者团得以组建。第五章节概述了福尔曼跟随记者团前往延安实地考察,并亲自采访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全面真实的介绍了共产党面貌。第六章节集中探讨福尔曼所着《北行漫记》,书中真实记录了艰苦抗战的中国共产党以及大生产运动等内容,从而有力驳斥了国民党对中共的不实宣传。第七章节以福尔曼的新闻实践活动为分析对象,探索其背后的专业与精神态度,尤其对对外宣传以及新闻专业方面值得现如今新闻工作者的学习。

黄格林[4](2019)在《被国民党批评的“3S”之一:波兰记者苏伊丝与中国》文中认为波兰记者苏伊丝是被多位国民党宣传要员视为与斯特朗、史沫特莱并称的外国记者。又因为她们三人都为女性,且其英文姓氏都以S打头,故被国际宣传处处长曾虚白等人怒指为"3S"。然而,相比众多关于斯特朗和史沫特莱的论文和专着,国内外却几乎没有针对苏伊丝的任何研究。本文依据中英文中有关苏伊丝的档案和书籍,勾勒了她的生平,并着重叙述了她对中国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王海龙[5](2019)在《灯与镜:白求恩事迹与精神的人类学审视》文中提出20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个世纪几乎改写了人类命运,而且它重塑了今天的政治史、社会史和学术史。在19-20世纪之交,发生了很多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人类学思想的兴起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启迪延续至今。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精神构成及其思想影响可以被视作这个大时代的一个人文研究个案,包括白求恩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成过程中时代与政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白求恩出生于宗教家庭,童年生活坎坷。他学医并成为名医的过程也富有戏剧性。白求恩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及中国抗战,并献身于晋察冀战场,实现了他为国际主义奋斗的诺言。在他身后有着一些众说纷纭的评价,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白求恩思想的形成进行立体分析,并借助对白求恩手稿等第一手资料的解读和剖析,有助于我们还原真实的白求恩这一英雄人物的心路历程。

郭金帆[6](2018)在《从《战时中国》(China at War)看国民政府对美抗战宣传(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七七事变后,为对外宣传并争取国际援助,国民政府成立了专门负责对外宣传的机构——国际宣传处,并在国外设置分处,其中对美宣传是国民政府对外宣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国宣处创办的《战时中国》(China at War)①月刊详细刊载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对美宣传内容。本文试图打破以往对美宣传研究中宏观化的倾向,而从国宣处具体的文字宣传内容为出发点,阐述国民政府战时是如何对美宣传的。整篇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民政府国际宣传处的缘起、形成、发展以及董显光和曾虚白二人与国际宣传处的密切关系。第二章阐述了《战时中国》月刊创刊的背景、内容、编辑和作者群体。第三章专论《战时中国》对战争进程的宣传,包括它对日军暴行、国军顽强抵抗以及战后重建方面的宣传,这些主要是为了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并进一步博取其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在国民政府的持续宣传和美国参战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人改变了对中国人的固有印象,并给与中国一些援助。第四章则突出《战时中国》对民主自由和基督宗教的宣传,并以此为切入口争取美国对华政治制度之认同和政治经济上的求援。但在具体的宣传过程中也出现了选择性宣传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最后一部分的结语总结性分析了《战时中国》的宣传效果及背后成因。总体来看,国民政府能够意识到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中美两国的共同宣传影响下,美国给予了中国不少援助,但囿于战时资金和人才的匮乏,对美宣也传遇到了诸多问题。

孙雪[7](2018)在《贝特兰在华新闻活动及对华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时期诸多国外友好人士来华进行国际援助,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着名的白求恩大夫等。其中年仅二十六岁的詹姆斯·贝特兰也在此时来到中国,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奔走于北平、西安、延安、香港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通过照片、新闻、报道通讯和报告文学等形式进行记录,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和历史价值。贝特兰本人善于观察、热爱读书和思考,对所报道的内容严格考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西安事变秘闻》是众多的专家和学者认定的客观评价“西安事变”的权威着作,他的《北线巡回》成为继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对华报道的姊妹篇。本文将整合迄今为止对贝特兰的研究,综合贝特兰早年的经历、性格和思想特点,对贝特兰在华不同时期的新闻活动进行研究,同时对他所报道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分析贝特兰涉华报道的内容、风格,总结其作品对华形象建构特点等。贝特兰怀着好奇的心态来到中国却对中国反抗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报道事实,引起世界的关注;他走访前线努力寻求物资支援。他对中国深厚的友情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中国人民无可争议的重要国际友人之一,他深切了解中国人民苦难的现实,他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抗战,在他四处奔走的演讲宣传下不仅增强了人民的信心也增进了国共之间的团结。他渴求真理、忘我无私,呕心沥血完成了许多着作,这些作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姜培培[8](2018)在《史沫特莱对中国抗战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战爆发后,中国革命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危亡之时,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希望将自己积极抗日的决心和主张传播给外界,但是国民党政府多年来控制一切舆论机器,让西方世界的人民无法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1929年史沫特莱作为外国驻华记者来到中国,至此毕生与中国的命运连接在了一起。史沫特莱在华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对中国抗战向全世界做了大量的报道,并且对中国抗战提供了医疗、卫生和资金等方面的贡献。本文首先对抗战时期史沫特莱来华的历史背景及原因进行论述。史沫特莱来华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史沫特莱来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史沫特莱在欧洲的困境,是迫使她离开来到中国的一个契机;史沫特莱了解中国战况后,对中国民族解放事业的情感归宿;以及共产国际的安排。其次,本文总结了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的采访报道,这些报道发表在国外的报刊上,让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抗战的情况。主要包括报道八路军的游击战以及对民众的动员;报道八路军的对敌政治工作;报道新四军敌后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与国共摩擦。再次,本文着重总结了史沫特莱对中国抗战时期的医疗卫生工作的贡献。主要包括史沫特莱号召外国医务志愿者来华,其中白求恩、帕森斯还有印度医疗队的来华都离不开史沫特莱的呼吁;并且史沫特莱亲自参与伤病救护工作;以及为八路军、新四军募集医药物品。最后,本文对史沫特莱对中国抗战做出的贡献进行评析。通过对史沫特莱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中国的抗战所做出的贡献进行研究,进一步说明史沫特莱作为一名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应当受到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肯定。

邹琪[9](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崔玉军[10](2017)在《抗战时期到访延安的美国人及其“延安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现有的一些文献考证,抗战期间至少有95名美国人曾到访延安,或在延安工作过。这些美国人之后撰写过不少与其延安经历有关的工作报告、新闻报道和回忆录等。通过对这些延安叙事的梳理分析,可见他们对中共及其治下的延安边区的整体看法,以及为何对中共和延安政权产生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抗战期间美国人在延安的活动不但在中(共)美关系史上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也是美国中国学发展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内容。这些到访过延安的美国人在离开延安之后,其人生和工作的遭遇各有不同,如有的在上世纪50年代受到麦卡锡主义的冲击和迫害,有的则受到中国人民和政府的优待礼遇等。

二、抗战时期朱德和传教士的交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战时期朱德和传教士的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0.2.3 已有研究评价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
    0.5 概念界定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2.1 政治形象定位
        2.1.1 党领导的军队
        2.1.2 人民的军队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2.2.1 作风优良
        2.2.2 纪律严明
    2.3 军事形象定位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3.2 加强军队建设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4.1 文字宣传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4.2 语音宣传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4.3 形象宣传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7.1.1 参军
        7.1.2 支前、拥军、劳军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难点
第二章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概述
    2.1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2.1.1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
        2.1.2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发展
    2.2 21世纪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概况
第三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塑造的人物类型
    3.1 正面人物类型
        3.1.1 八路军指战员
        3.1.2 国民党的爱国军人
        3.1.3 抗日民众
        3.1.4 普通群众
    3.2 反面人物类型
        3.2.1 日本侵略者
        3.2.2 汉奸
        3.2.3 消极抗战的国军指挥官
    3.3 小人物类型
        3.3.1 妓女
        3.3.2 传教士、殓妆师
        3.3.3 投降的日本兵
第四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刻画的典型人物
    4.1 中共抗日将领
        4.1.1 朱德
        4.1.2 左权
    4.2 抗日游击队员
        4.2.1 崔二旦
        4.2.2 郭大叔
    4.3 抗日学生和教官
        4.3.1 “姥姥”
        4.3.2 李教官
    4.4 抗战中的女性
        4.4.1 国际友人史沫特莱
        4.4.2 孟书娟
        4.4.3 玉墨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几点思考
    5.1 人物形象的成因
    5.2 人物形象的影响
    5.3 人物形象的不足
    5.4 人物形象发展的理论导向
    5.5 人物形象塑造的社会价值
    5.6 人物形象承担的历史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1)期刊
    (2)专着
    (3)学位论文
    (4)其它(电子文献和报纸文章)
附录:21世纪中国华语抗战电影基本信息一览表
致谢

(3)哈里森·福尔曼在华新闻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与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跟思路
第二章 哈里森·福尔曼的生平简介
    2.1 探险家——《穿过禁地西藏》的探索
    2.2 通讯员——《纽约时报》的记录
    2.3 记者——《北行漫记》的创作
第三章 中国现状——《纽约时报》的记录
    3.1 福尔曼发往《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
    3.2 福尔曼在《纽约时报》中报道的侧重点
    3.3 福尔曼采写报道所带来的影响
    3.4 《纽约时报》中福尔曼新闻稿件的写作特色
第四章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一员
    4.1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组建背景与经过
    4.2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人员组成
    4.3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启程
第五章 福尔曼的边区之行
    5.1 对南泥湾的访问参观
    5.2 对延安的访问参观
    5.3 福尔曼对中共领导人的采访
    5.4 福尔曼前往前线观战
第六章 福尔曼的《北行漫记》
    6.1 《北行漫记》的内容
    6.2 《北行漫记》的新闻写作特色
    6.3 《北行漫记》与《红色中国的挑战》之文本比较
    6.4 《北行漫记》的影响
第七章 福尔曼新闻采访活动对当代的启示
    7.1 对外传播的启示
    7.2 对新闻从业者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被国民党批评的“3S”之一:波兰记者苏伊丝与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年经历与初到中国
二、为国宣处工作
三、访问八路军总部与边区
四、重回汉口
五、纽约与海外战线
六、回到波兰
总结

(5)灯与镜:白求恩事迹与精神的人类学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6)从《战时中国》(China at War)看国民政府对美抗战宣传(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一) 战时国民政府国际宣传处的研究
        (二) 战时国民政府其它对美宣传的研究
    三、研究方案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外宣机构
    一、战时国民政府外宣工作的必要性
        (一) 战时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二) 中国与英、法、苏、德等国的关系
        (三) 国民政府对美重点宣传政策的确立
    二、国民党国际宣传处的形成与发展
        (一) 董显光、曾虚白其人
        (二) 国宣处及其分支机构的建立
        (三) 国宣处的运作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时中国》的缘起与简介
    一、国宣处的对美宣传概况
    二、《战时中国》的创刊与发行
    三、《战时中国》的编辑与作者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时中国》对战争进程的宣传与目的
    一、日军暴行:博取美国对中国抗战之同情
        (一) 对日军残暴之宣传
        (二) 对日本困境之宣传
    二、顽强抵抗:国军对外正面形象之建构
        (一) 对国民党英勇抗战之宣传
        (二) 社会各界积极抗战之宣传
        (三) 否认国民党不抗战之舆论
    三、战后重建:博取美国对国民党主导权的支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时中国》对两种理念的强调
    一、民主自由:争取美国对华政治制度之认同
        (一) 对宪政建设之宣传
        (二) 对民主发展之宣传
    二、基督宣传:宗教桥梁下的政治、经济求援
        (一) 国宣处的基督教宣传
        (二) 对蒋介石的基督信仰宣传
        (三) 对日军迫害基督教与教会救助之宣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贝特兰在华新闻活动及对华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研究现状
第一章 贝特兰——一个国际新闻人的养成
    1.1 正义勇敢的性格
    1.2 坚定从事国际新闻业的信念
第二章 西安事变——揭示真相
    2.1 西安事变笼罩下的中国
    2.2 在西安的重磅讯息
        2.2.1 这是张学良
        2.2.2 西安的“三剑客”
        2.2.3 访杨虎城
第三章 全面抗战——读懂中国
    3.1 探求“七七事变”前日本的真相
    3.2 走进年轻的抗战群体
        3.2.1 学生
        3.2.2 “红小鬼”
    3.3 采访共产党的军政领袖
        3.3.1 “列宁”——毛泽东
        3.3.2 “劳伦斯”——周恩来
        3.3.3 “朱老兄”——朱德
        3.3.4 “夏伯阳”——贺龙
        3.3.5 副师长——萧克
    3.4 全方位诠释共产党的政策
        3.4.1 优待人民
        3.4.2 对敌宣传和善待俘虏
        3.4.3 对传教士新政策
    3.5 真实战争中的国家——中国
    3.6 没落的侵略者——日本
第四章 贝特兰积极参与各种新闻组织
    4.1 通过西安XGOB电台传播真相
    4.2 参与成立《民主》杂志
    4.3 活跃在“保卫中国同盟”
    4.4 出任英国驻重庆大使馆新闻专员
第五章 对贝特兰作品的解读
    5.1 细腻独到的作品风格
        5.1.1 真实性和历史性
        5.1.2 文学性和艺术性
        5.1.3 战略性和预见性
        5.1.4 独特性和针对性
    5.2 作品对抗战的影响
        5.2.1 对中国革命的促进
        5.2.2 对中国文化的宣传
        5.2.4 对中英关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史沫特莱对中国抗战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2 预期创新点
第二章 抗战时期史沫特莱来华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分析
    2.1 历史背景
        2.1.1 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的国际环境
        2.1.2 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国内环境
    2.2 原因分析
        2.2.1 在欧洲的困境
        2.2.2 奔向新的战场到中国去
        2.2.3 共产国际的因素
第三章 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的采访报道
    3.1 报道八路军抗战
        3.1.1 从太原到临汾的采访
        3.1.2 报道八路军对民众的动员
        3.1.3 报道八路军的游击战
    3.2 报道八路军的敌军工作
        3.2.1 报道日军俘虏对侵华战争的认识
        3.2.2 报道八路军对敌政治工作
    3.3 报道新四军敌后根据地的建设
        3.3.1 报道敌后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3.3.2 报道敌后根据地的国共摩擦
第四章 史沫特莱对中国抗战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贡献
    4.1 号召外国医务志愿者来华
    4.2 呼吁对八路军实施医疗卫生援助
        4.2.1 救护八路军伤兵
        4.2.2 促使印度医疗队来华
    4.3 对新四军医疗卫生工作的援助
        4.3.1 推动中国红十字会援助新四军
        4.3.2 参加新四军的伤兵救护工作
        4.3.3 为新四军募集医药物品
    4.4 回国后发表演说募集捐款
第五章 史沫特莱对中国抗战贡献的评析
    5.1 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形象
    5.2 帮助中国赢得更多的国际援助
    5.3 为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
    5.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5.5 弘扬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抗战时期到访延安的美国人及其“延安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1937-1947年间到访延安的美国人名录
(一) 史丹利名单
(二) 对史丹利名单的补充
    1. 卡特:《延安使命》, 23人 (1) 。
    2. 高林:《延安精神》, 2人 (6) 。
    3. 其他文献, 5人。 二、美国人的延安记忆:文献题录
(一) 1941年12月之前
    1. 斯诺
    2. 马海德
    3. 史沫特莱
    4. 基恩、利夫
    5. 韦尔斯 (斯诺夫人)
    6.《美亚》小组
    7. 卡尔逊
    8. 汉森
    9. 霍默
    1 0. 劳滕施莱格
(二)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1. 福尔曼
    2. 斯坦因
    3. 白修德
(三) 迪克西使团
    1. 包瑞德
    2. 谢伟思
    3. 高林
    4. 彼得金
    5. 艾默生
    6. 有吉幸治
    7. 戴维斯
    8. 卡特
(四) 其他文献
    1. 泰勒
    2. 斯特朗
    3. 黑利
    4. 史丹利
    5. 李敦白 三、“另一个中国”:美国人的“延安叙事”
(一) 珍珠港事件之前:自我牺牲和热情爱国
(二) 西北参观团:民主开明与乐观团结
(三) 迪克西使团:坦诚直率和实事求是
(四) “延安叙事”普遍肯定延安的原因及意义 四、延安经历之后:阶下囚与座上宾
(一) 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
(二)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四、抗战时期朱德和传教士的交往(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2]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D]. 王增元.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哈里森·福尔曼在华新闻活动研究[D]. 李转萍. 兰州大学, 2020(01)
  • [4]被国民党批评的“3S”之一:波兰记者苏伊丝与中国[J]. 黄格林. 新闻春秋, 2019(01)
  • [5]灯与镜:白求恩事迹与精神的人类学审视[J]. 王海龙.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6]从《战时中国》(China at War)看国民政府对美抗战宣传(1937-1945)[D]. 郭金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贝特兰在华新闻活动及对华形象建构研究[D]. 孙雪. 吉林大学, 2018(01)
  • [8]史沫特莱对中国抗战的贡献研究[D]. 姜培培. 天津商业大学, 2018(11)
  • [9]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10]抗战时期到访延安的美国人及其“延安叙事”[J]. 崔玉军. 齐鲁学刊, 2017(05)

标签:;  ;  ;  ;  ;  

抗战时期朱德与传教士的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