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永远失去他们

我们将永远失去他们

一、我们将永远地失去它们(论文文献综述)

阮氏钗[1](2021)在《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美德超越力量研究 ——基于中越大学生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逆境,美德和幸福是人类生活中三个熟悉的概念。每个概念都有不同的内容和含义,但是从这些东西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显示了人类和社会的不同方面。生活的逆境,这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事情。逆境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生活有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我们必须面对和克服。沉浸于自己之中,在每个人的带领下逃避困难或克服困难。逃避麻烦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也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大胆地直接看问题,考虑并找到最佳方法。凭着乐观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感到困难。越南人民有句俗话:失败是成功的源泉,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每一次失败都是汲取人生经验教训的时间。从那里,我们可以对自己充满信心,可以面对逆境并克服逆境,得到幸福。人类幸福的概念在一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帮助人们建立理想,目标和态度的基础之一。它也是人们建立善,恶,尊严和一系列其他人类概念的核心,度量和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与实证法,探索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美德超越力量是如何作用的机理机制,基于中越大学生实证调研分析。采取问卷调查,分别抽样2020年疫情严重影响期间防疫居家中国大学生(N302 of 28万数据库)和越南大学生(N300),对数据库中的中越抽样逆境综合指数、幸福发展指数、超越力量指数等做SPSS26大数据比较分析和回归预测,并对所得出的显着结论做讨论分析,得出了如下主要创新结论:(1)逆境是大学生人生成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2020年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使中国和越南大学生均陷入了生活学习等学涯成长和交往就业等人生发展的逆境之中,其中女生承受着比男生更为强烈的逆境应激压力感。(2)超越是大学生战胜逆境所必备的自我力量。中越大学生共有“感恩”,中国学生还有“宽恕、自信”超越力量;越南学生则有“共情、韧性、敬畏”我超越力量。因为感恩于亲友帮助、宽恕是对伤害的超越、自信基于自我效能、共情常怀忧患意识、韧性是对逆境的抗衡、敬畏更关爱生命。(3)幸福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美好自我体验。中国抽样大学生幸福发展优势表现为“生活意义、专注投入、积极情感”;越南抽样大学生幸福发展优势表现为“生活意义、美好人缘、学涯成就”,其中生活意义是共同的幸福体验。(4)在逆境中追求幸福源自不同的超越驱动力。中国抽样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13.8%源自“乐观、情商、共情、韧性”等自我超越内驱力。越南抽样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49.8%来自“乐观、自信、沉浸、共情、韧性”等自我超越内驱力。其中,乐观即积极面对、共情即同理心、韧性即复原力等是逆境下追求幸福的跨文化的中越大学生共同的自我超越优势力量。(5)建议:培养中越大学生超越力量激励逆境追求幸福的策略,如培养抗逆的韧性,拥有自信的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等。本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内容研究不够,寄希望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不断深化和探索完善。

袁昊[2](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认为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苏敏[3](2020)在《《海女之岛》(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此报告基于语用等效理论,对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的最新力作《海女之岛》中的节选部分进行翻译,并在翻译实践基础上作出分析与总结。该小说以韩国济州岛为背景,讲述两位海女之间的友情、亲情与家族秘密的曲折故事。译者在反复打磨译文的基础上,选取适合的翻译理论及策略,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并作出反思性总结。该书目前尚无中文译本。在文本翻译及报告撰写过程中,译者选取语用等效理论作为指导,使译文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在语用语言层面,在充分理解原文的明示意义和暗含意义后,译者采用词性转换、语用充实、分句、语序调整、视角转换和衔接机制六种翻译策略来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社交语用层面,对于中文读者熟悉或是能够从语境理解的意象,译者采取直译策略保留该意境;对于读者不熟悉的文化意象,译者使用移译加注、增译和顺应策略以实现文化层次上的等效。在此理论指导下,译者能够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有效地解决翻译实践和译后审校中遇到的问题,使译文能够传达原作的语用意义,从而达到语用等效。此次翻译实践给予译者较深刻的心得体会,译者不仅对于济州岛海女文化和英文小说写作手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且为今后从事历史纪实性文学作品翻译提供了经验及启示。此外,该翻译报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语用等效理论和案例分析的结合尚有提升的空间;二是由于时间有限,一些有关韩语文化的对话翻译得不够地道。在未来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将在认真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化语用等效理论的理解,并将其更好地运用到翻译实践中。

杨春林[4](2020)在《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粹主义浪潮正席卷整个西方世界,这是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的最显着标志。尤其是在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中的欧洲西部地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全面崛起,冲击了战后形成的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与中右翼的保守自由主义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影响了西欧各国的政策走向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对整个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制度和多元主义民主价值构成了重大挑战。本研究聚焦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在内的西欧地区,以这些国家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识别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它迅速崛起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动员民众、获取支持的?它的崛起对西欧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前的民粹主义浪潮与西方民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一,通过确定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特征,标识出它在政治光谱上的位置。然而,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往往是混乱的、模糊的、破碎的、游移的,本研究基于对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概念的考察和对左右政治划分的认识,提出了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以民粹主义为表,以民族主义为里”的核心特征,以此作为识别西欧地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标准,将其与历史上世界其他地区的民粹主义和西欧左翼民粹主义相区别的同时,也突出了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策略的政治属性。第二,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这些政党在西欧各国只能算作是星星之火,在政党格局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而在九十年代之后,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一方面软化了极端民族主义立场以扩大选民基础,另一方面又以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事件等为契机,提出了反移民、反伊斯兰、反欧洲一体化等政策主张,尽管这些主张带有明显的反建制、反多元价值和排外主义的色彩,但却也填补了传统政党政治议题的空白,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争取到了政治空间和选民支持。其选民基础的碎片化分布也说明了这类政党的务实转型提高了他们的普遍动员力。如今,数量众多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西欧已呈燎原之势,不仅在各国开始联合组阁、进入政府或担当最大反对党,而且开始跨越国家相互站台并且在欧盟框架内寻求联合。第三,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深深根植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中。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引发了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拖累了西欧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兴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西欧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领域等方面的世界引领力被进一步削弱;数字革命引发了发达国家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和传播领域的“新媒体革命”,撼动着民主社会的根基;移民难民的涌入挑战了欧洲社会的“共识政治”,在面对危机时欧盟内部的矛盾,助长了保守民族主义浪潮的重新兴起;西欧战后中左和中右两翼政党轮流执政、在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上日渐接近的背后,是西方多党制度和代议民主制度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正是上述的这些方面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他们高举“民主”和“民族”两面大旗,通过一揽子“非政治正确”的主张赢得了部分选民的支持。第四,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之所以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并且在选举中屡屡得手,离不开其极具煽动性的政治话语、高效的政治动员策略和务实的政治行动,这三者构成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话语-策略-行动”的完整链条,体现了民粹主义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作为“激进民主理想”和“政治动员策略”的双重属性。第五,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从各个层面对西方产生了冲击。在政党政治层面,它压缩了主流政党的政治空间,丰富了政党的政治话语和活动方式,拓展了政党竞争的空间,重塑了政党政治的生态;在政府层面,它影响了西欧各国政府在移民、福利、经贸、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倾向;在欧盟层面,它为欧盟机制的有效运作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社会和文化价值层面,它加剧了西方社会的分裂,冲击了包容的多元主义民主价值,也助推了大众抗议文化和运动的流行。最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未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民粹主义与西方民主的关系是复杂的,既不能简单将两者对立起来,也不能否定民粹主义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一方面,尽管民粹主义政党常常以追求“人民至上”的民主面目出现,但是这种激进民主理想追求却最终往往因为魅力型政治强人的出现而滑向威权政治的境地。所以该类政党仍然可能在未来构成对西方民主的重大威胁。另一方面,尽管民粹主义政党存在着“反建制”的立场,但这种批评性的立场恰恰为西方主流政党和代议制民主的自我调适注入了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通过不断回应变化着的民众需求,不断克服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不断对自身进行适应性的变革,政党和制度才能够变得愈加成熟和坚韧。民族民粹主义浪潮的出现是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时代的反映,也必将会对世界格局的调整和国际共运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特征、政治话语、政治策略、政治行动、崛起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置于“技术革命引发社会变革”的逻辑之下进行审视,力求突破传统的政党研究的局限,希望能够以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现象为缩影去观察这个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世界。其次,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缘何能在西欧异军突起又如何从多个层面冲击了西欧社会。再次,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尽量辅助具体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实例和数据作为支撑,以使观点能够更具现实说服力。最后,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思考了民粹主义浪潮与西方政治变革、世界格局调整之间的联系。

张纪群[5](2019)在《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形式主义之父”、“现代艺术批评之父”的罗杰·弗莱通过为“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的辩护,在反对自然主义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形式主义的概念体系,并奠基了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基础。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现代主义批评的开端,使得艺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关注艺术自身,而且以客观主义为主要特征成为现代主义大旗之下的批评理论的一极,呈现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一个注重形式的路向。以罗杰·弗莱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情感、文学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上,也不在于现实生活的模仿之上,而在于线条、颜色、体积等及它们的关系统一性的基础之上,这种统一性,即通过线条、颜色、体积的排列,把秩序与多样性结合在一起,构成“有意味的形式”和“有表现力的形式”,力求艺术作品以原始艺术杰作的那种形式以获得表达思想情感的力量,进而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以达到知性快乐之目的。弗莱的技巧不是在当代艺术中寻找现代艺术的线索,而是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发现了久违的形式问题,并接纳德国形式传统和前人对于形式的思考,即重新关注绘画媒介的关系问题,而这种对于纯粹的自身的关注正是现代主义艺术自律特征的表现,为此,弗莱还创造了大量的批评术语并把它们带进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史。在两次后印象派画展期间,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坚定的,但在其他时间一直是含混的、游移的,不彻底的,有时候是自相矛盾,甚至在其晚年是否定的,这也就形成了其批评思想的模糊地带。这些模糊地带,即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指弗莱关于艺术自身所固有的对偶出现的属性,这些属性孤立地看呈现矛盾的一面,整体地看统一于艺术一身。弗莱批评思想作为意识的产物,其二重性的根源必然与弗莱主观意识当中的二重性是分不开的,欲真正读懂弗莱,必须搞清楚弗莱的思考方式,因为弗莱总是在艺术之左右两种属性之间寻求某种张力,而正是这种思考的张力赋予弗莱美学思想以价值。弗莱美学思想总是在左和右的中间地带徘徊,在两极的中间紧紧抓住由此所激发的张力,并能够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其理论具体游走在生活与艺术、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与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抽象与具体、平面与三维、秩序与混乱、理性与感性、模仿与表现,甚至画家与批评家等等术语之间,弗莱总是在两者之间试图寻找到某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或者张力。追根溯源,弗莱美学思想的二重性的根源是建立在其既理性又感性的思考方式之上的,是理性主义与感觉主义的碰撞的结果。弗莱思考二重性思考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论文摘取了三对主要的概念来论述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首先,表现为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对立和平衡。写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再现,而表现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赋形,弗莱在反对模仿而又离不开模仿的思考中竖起了弗莱形式主义的旗帜。其次,弗莱放弃了艺术是对生活的反应的命题,认为艺术是自给自足的,决定于内部的力量——结构设计。接着,弗莱认为艺术是想象生活,所以人们可以出离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反应而专注于对经验的理解及感情意识,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艺术中收获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及理解力。第三,表现为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和统一。弗莱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寻找到了现代主义的种子——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特别是从乔万尼·贝利尼、乔托的艺术中,发现了“建设性的设计”、“结构”等现代主义的特征——并把它们放大,带来了新艺术运动,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历程。艺术史可以说是一个再现与表现交替的历史,只是每一个循环或者周期都添加了不同的质料而已。弗莱在开启现代主义的大门的时候,间歇地从原始艺术、拜占庭艺术以及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寻找依据就是艺术循环性的明证。20世纪初,现代艺术批评回到理性批评为主流的时期,批评的核心是非写实主义艺术自身的问题,弗莱正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了恰当的位置,其批评理论是在批驳过去以拉斯金为代表的社会批评以及反对佩特为代表的诗性批评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进步的美学思想。全文分八章和结语,共九部分,以下是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是对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梳理和总结。首先,通过“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以及弗莱为展览的辩护性文章,搞清形式主义美学与印象派的关系的同时,厘清了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如何在辩护中奠基的,并特别对于表现性赋形、知性化的感性力量、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等等表述给予了重点阐释。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作为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在20世纪初叶占据了批评史的重要位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的演变过程。特别论述了康德之形式论之传统对弗莱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哲学意义上的,而且是现代意义上的。接着,就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和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本章不单发现了弗莱为什么没有走向彻底抽象,并且还原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审美趣味如何演变到以“有意味的形式”为特征的现代审美趣味。第三、四、五、六章主要论述了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具体是,第三章整体性就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进行了论证,第四、五章和第六章则侧重于二重性问题具体内容的挖掘。第三章的主要观点是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在寻找两个极端之间的张力以及弗莱思考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形成的,当然也由于形式主义批评理论自身所陷入的困境,也可以说,弗莱的批评思想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调和的结果。弗莱批评思想出现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的较量,其次是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第四、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就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与生活、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三组对偶出现的术语或者概念之间的模糊地带进行论述,以阐述清楚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第四章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这组概念的论述主要论证清楚形式主义的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的特征,还特别论述了形式主义与原始主义的关系;第五章主要涉及艺术与生活、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这一弗莱思考的元问题,在这一章里基本弄清了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第六章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追问,让我们知道了弗莱的现代主义的思想来源是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并且了知弗莱所开启的现代主义的自律和纯粹性问题。第七章试探性探讨了直觉与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关系问题。作为客观批评为主要特征的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实际上从来就没有离开直觉和本能,特别在弗莱的晚年,直接把感性和生命力作为了其艺术批评的坐标,甚至抛弃了其形式主义的立场。第八章则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全局出发,定位了作为一极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从约翰·拉斯金到赫伯特·里德这一段批评史中的小循环入手,我们得知了弗莱所受的前人的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总结,进而获知弗莱形式主义批评在艺术批评的循环中的确切位置,当然也明了了其周期性、时代性和局限性等特征。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以及对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的展望。

王国兵[6](2019)在《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论与现实的对立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往学者在对理论为什么与现实对立和理论为什么总是在忽略现实的研究中,对理论与现实做了偏颇式诠释。这种诠释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对立和紧张,并表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常识性悖谬”,但是如何更好揭示这个悖谬导致的疑惑。以往不同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而马克思把它引向了人类的具体实践和总体实践的视域中,并通过揭示实践在竞合同进内的历史性张力来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绝对性对立和紧张,其原因是历史性张力是实践概念生成的原始动力。如何理解马克思用实践的竞合同进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和紧张,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如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成问题。针对以上难题,马克思实际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对这四个问题的研究中,运用理论与现实竞合同进的实践历史性方法揭示实践概念生成的逻辑。然而,如何理解这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生成关系,成为本论文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四重关系之间既有认识论层次的问题递进逻辑,又有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实践逻辑,同时也具有马克思哲学史的整体性逻辑。这意味着这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式罗列,而是递进式的综合和继承性的综合,必须要清楚这种逻辑必然,因为罗列式的理解并不是我自已的想法。马克思从时代哲学问题属性的论辩中抽象出感性与理性之间何谓本性的哲学问题,并从时代现实中证实了理性逻辑与现实逻辑之间的对立问题。首先,马克思按照哲学史中“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批判了思辨竹学构造的虚假现实,并用竞合同进的实践逻辑生成了感性的实践现实,并把它作为实践概念生成的奠基性范畴。其次,马克思紧扣时代现实的在场性特征,指出时代的现实形态实际上指向宗教化的现实交互性关系,或者说,基督教的宗教现实。他从宗教现实和抽象理论中提出了“人与宗教的关系”,并指出这个关系是时代问题的聚焦。他批判了基督教的根本观念即“上帝创造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上帝”的观点,并指出费尔巴哈关于“现实的人”困乏和欠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一自然性”进行了结构性的批判,指出“现实的人-实践”属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屮成了实践性的“现实的人”。再次,马克思在强调的“现实的人”的实践属性过程中,发现费尔巴哈式的“现实的人-自然性”和黑格尔的“现实的人-理性”实际是脱离实践的,或者说是用理论对现实的强制性符合。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实践指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对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分析后,批判黑格尔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想,发现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通过批判提出实践的“现实的人”的时代现实性问题指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马克思重点研究了市民社会现实属性即“私有关系”,并在批判市民社会本质属性中生成了“人类社会范畴”。最后,马克思在资本生产逻辑和价值生产逻辑的研究中,发现现实的人的社会规定性呈现为“劳动-生产”,但是在资本生产逻辑中的劳动并不是劳动本质规定的实现,而是异化。他就指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精细化地研究了资本生产逻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对资本生产逻辑导致劳动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生成“实践劳动”的范畴。总之,马克思通过运用批判与生成的实践竞合同进推动“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且每一次转换都综合着前面范畴的意涵,从而生成新的实践概念。具体说,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就是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生成的,同时还是伴随着人类世界自身的辩证法逻辑不断地生成,并在这种实践中对人类-世界命运问题给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回答。这种回答的启示就是理论和现实是在实践竞合同进中根据历史内在的多元张力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在现实的人类的革命创造中生成实践的多元共生形态。

宋婷婷[7](2019)在《神秘与参与: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马塞尔将“存在”概念置于其思想的核心,尝试构建一种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克服人类生存意义与价值的普遍不确定性,恢复个体的人的生命价值与尊严。马塞尔的哲学开始于对“抽象精神”的批判。他认为“抽象精神”超出科学领域在人类各个生活领域的无限制的扩张,是世界失去内在统一性和人的功能化处境的深层次原因。他提出改变这种处境的具体方式就是唤起人们对“本体论的需求”。通过参与“完满的存在”来克服由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缺失引起的虚无与悲观的情绪。马塞尔对由“抽象精神”所引导的,将“存在”作为“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哲学的目的就是探究存在。而存在是不可通过理性的、客体化的方法来证明,只能在个体的人的生命经验中把握。存在作为对人的本真生命状态的体验,必然是一种区别于“问题”的“神秘”。这种神秘不是认知领域中不可知论的“神秘”,而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对“存在”无限性的感受。马塞尔哲学的全部内容都源自于对存在的体验,并且认为“存在”在不同的维度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他反对传统哲学将“存在”看作是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认为不能以抽象的方式获得对“存在”的概念,存在是一切思想的基础。对“存在”的认知必须通过存在的具体形式,即“肉身化”的人来显现。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境况中的存在。自我主体的存在与他人主体的存在相互依存。这种主体间的关系以开放性为基础,并且以主体双方的相互在场为最高形式。通过以爱为基础的主体间性交流,人类才能获得对“完满”的超越性存在的经验,即对“忠诚”、“希望”、“爱”的经验。

张超[8](2018)在《中国农村人口减贫经验研究 ——基于产权管制放松视角的解释》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的减贫成就无疑是史无前例的,被世界银行称之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也应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经验”。然而,截至目前为止,总结中国农村减贫经验并上升为一般理论的学术研究却极其缺乏。“中国减贫奇迹”何以发生,一般性的经验是什么,成为全球减贫事业的历史之问。本文从产权管制放松的视角,结合制度经济学与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来对中国农村减贫经验作出解释。首先是基于产权理论,构建“资源—产权—贫困”的一般性理论框架;进而从资源产权制度变迁、产权管制与管制放松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减贫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及计量实证;然后通过中印两国农村资源产权制度的比较,研究不同资源产权制度的具体减贫效应,提炼中国制度优势;再总结减贫的一般性理论经验,从资源产权与精准扶贫的视角提出中国农村人口进一步减贫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资源是人们获得收入的源泉,而这个源泉并不决定于拥有的实物,而取决于依附在资源上面的权利,权利的价值决定了这个资源的价值。个体陷入绝对贫困实际上是其所拥有的资源权利价值不足导致获取收入不够,而资源权利价值不足则源于分配不均以及产权管制。一方面,越是被分配到数量少、质量差资源(包括拥有的土地等物质资源太少或质量太差,以及缺知识、技术、健康等人力资源匮乏)的个体,其所享有的权利价值就越低,能从资源中获得的收入也越低。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对人们赖以生存的某些重要资源实施产权管制,减少了个体所拥有的资源权利,容易导致普遍性贫困,并且它会引起贫困的恶性循环:产权管制——供给减少——收入降低——需求减少——供给再减少——收入再降低。(2)农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中国农村“减贫奇迹”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对这两项资源所形成的产权管制放松及其后续带来的激励和扩散效应。在土地资源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及农产品统购统销制退出历史舞台,使得土地产权由受严重管制到大幅放松,这不仅增加了农民资源权利,为其积极利用土地提供了内在化激励,而且农业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消费需求又推动了乡镇商贸经济蓬勃发展,为更多农民带来商机和提供就业机会。在人力资源方面,城乡分割二元制度的逐步破除及对私营经济的全面管制放松,使得农民重新获得了自由迁移择业权、经商权、非农收入权等人力资源产权的重要内容,大规模农村人口因此流入城镇就业,出现了大量农民企业家及引发了外出打工的“民工潮”,并进而带来快速的人口城镇化,拉动城镇房地产业、零售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迅猛发展,为更多农民创造非农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中国农村制度改革形成了减贫的良性循环:产权管制放松——内在化激励——供给增加——收入提高——需求增加——供给再增加——收入再提高。(3)中印两国在农村土地和人力资源产权制度上存在重大差异,印度是实行民主与私有制的国家,但实际上腐败与管制是其产权制度的两个显着特征,其农村资源产权一直受到严重管制,土改法及复杂的土地审批制度造就了大量失地农民并形成对原有土地产权的诸多限制,严重的女性歧视、严苛的劳动法规、无处不在的行政管制则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恰恰相反,中国虽然是国有、集体所有占主体的制度,但主要资源产权却是已经明确界定,得到了较好保护。由于真正的市场经济并不以私有制为前提,而是以严格的产权界定和保护为前提,这种差异使得中国比印度能够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让农村各种资源带来最大的减贫效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印度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开始大力对严苛复杂的劳动法规进行改革、清除造成管制的繁琐商业法规、反对女性歧视,这事实上导致人力资源产权管制放松,并带来了良好减贫效果。(4)精准扶贫的关键就在于实现资源权利的精准。一方面,农民的收入来源于资源,精准识别贫困,关键是精准识别个体农户所拥有的主要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权利价值(也即市场价格),由此获得个体农户的客观收入;另一方面,精准帮扶脱贫,关键是要增加贫困者的资源权利价值,由此实现收入提升,而改善资源权利分配与放松资源产权管制是其中两个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农村的精准帮扶应主要从放松农民人力资源产权管制、提升农地资源权利价值、调整资源权利再分配制度等方面着手。

林云柯[9](2018)在《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斯坦利·卡维尔是美国着名的日常语言学家,在哲学领域他主要以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独特解读而闻名,并被视为美国“新维特根斯坦”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同时,卡维尔还是第一个力图拓展日常语言哲学在文艺理论中应用的哲学家,其兴趣范围之广在同时代的美国学者中可以说无人能及。卡维尔不仅是较早的将电影作为主要写作课题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公认的莎士比亚悲剧的卓越解读者。在文学方面他通过重新阐释爱默生及爱伦·坡等美国本土作家的思想,重新激活了美国“超验论”及“至善论”的传统。因此,与当时其他的日常语言哲学家将日常语言思想导向科学主义不同,卡维尔力图通过日常语言哲学重新激活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并发掘其中原初性的变革能动性。本文将通过两个层次介绍和解析卡维尔的日常语言思想及其文艺理论方面的应用。第一个层次将聚焦于卡维尔日常语言思想的基本原则,即一种语言的“在地性”原则。在卡维尔的思想中,语言的“在地性”原则关系到我们如何能够获得日常语言的“蕴涵义”,即为什么日常语言中的语词表达在其字面义与蕴含义的指涉之间有其“必然性”。在卡维尔看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并不是掌握“词语的意义”的过程,而是掌握这种蕴涵义之“必然性”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发生在语言学习者与客观存在的“词语的意义”之间,而是发生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行为之中。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学习原初状态描述的再解读,卡维尔指出这种语言的“在地性”是通过学习者与教授者在试探与回应之中展开的“世界建构”行为而达成的,“言必所指”指的是我之所做必能得到他人的回应,反之亦然。由此,卡维尔澄清了日常语言的有效性基础并不来自于一种逻辑实证主义所标榜的可经验的客观对应物,而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奠基,因此卡维尔认为日常语言可以作为一种回复审美“共通感”的途径,其基础性词汇是与美学、文学以及道德范畴所共享的日常词汇:爱、承诺、负责以及拒绝等等。由此卡维尔以这种日常生活形式的“世界建构”来理解表演性艺术,也就是电影和戏剧。在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中,电影的本体论意义并不仅仅如巴赞所说,是通过技术发展强化了反映现实的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驱逐了人为的影响。在卡维尔看来,电影的本体论意义恰恰在于它与人类在现实之中通过日常语言建构“世界”的运作方式是相同的,它并不受制于某种基于“反映”的现实“转译”机制,而是一种承诺了“世界”之可进入性的“自动投射”,电影在这种“世界建构”的行为中与我们对于现实世界既有的日常语言的理解相同调。在对莎士比亚悲剧的解读中,卡维尔继续运用相同的本体论原则指出,悲剧的根源在于一种基于逻辑实证主义的他者怀疑论,即将人本身的有机生命表征分裂为内在性与外在性的截然对立,从而造成了整个“生活世界”的分崩离析。卡维尔通过对《科里奥兰纳斯》、《哈姆雷特》和《李尔王》等剧的分析,阐释了悲剧所展现的是一种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的破败所导致的人道灾难及诸世界冲突,这一视角超越了传统的基于悲剧人物善恶之别的“道德主义”视角。在本文第二个层次中,卡维尔被置于当时日常语言哲学一个广义的问题意识当中,即通过对于康德哲学的批判阐释,力图使日常语言哲学成为这个时代的批判哲学。日常语言哲学在这个问题上针对康德对于“物自体”的设定,反对通过某种“不可知论”来奠基有限性认知的批判哲学思路,而是通过对一种对无限性和一般性的预先承认恢复一种对于外部事物的直接性理解,亦即将浪漫主义从一种由可知向不可知的超越视角,转化为一种为超验之物提供日常理解条件的恢复性视角。由此,卡维尔通过对于爱默生、艾伦·坡、柯尔律治和华兹华斯等人的解读,将文学语言视为人类智识的基础性语言,文学语言由此就不是与哲学语言相对立的,正相反,哲学语言只有在向文学语言的返还中才能实现其价值。通过对爱默生“自立”概念的解析,卡维尔将文学语言视为人类具身化行动的动源所在。文学语言的功能就是让认识主体在创作中主动地脱离庸常的固定化的生活,将自己置于未定的状态当中,重建关于自身日常生活的普遍性命题。这意味着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积极的将自我投入到与外物的原初建构性关系中的行为,因此文学语言就是一种由私人性引导公共性、由文学的个人性引导哲学之普遍性的机制。这其中隐藏着一种斯多亚式的语言观以及斯宾诺莎式的道德观,卡维尔称之为文学的“至善”。

胡影怡[10](2018)在《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构建与研究》文中认为网络小说已进入其发展的第二个十年。这一陌生的文学变体在诞生伊始经历了学界及文学研究者们的怀疑、审视,但它一路行来,以巨大的文学作品输出及对受众的广泛影响证明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网络小说是通俗文学的急先锋。它的形成既是时代的投影,文化的碰撞,更是历史的传承。作为普罗大众的“下里巴人”,以其特有的消闲、娱乐,成为当下文学金字塔的塔身,与处于塔尖的精英文学遥相呼应。网络小说是以故事为中心的叙事,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网络小说。通过文本细读对小说文本进行“内聚焦”,微观透视网络小说独有的叙事诗学;同时藉由“外发散”来宏观显影网络小说得以形成的外部语境。以草根身份崛起的网络小说,有四大特点:一、青春化的书写;二、讲究情节诗学,注重小说的故事性;三、运用非自然叙事,幻想类作品增多,尤其体现在小说的叙事空间上;四、女性叙事的崛起。所以本文以“青春化、故事性、空间叙事、女性叙事”为关键词,分四章探讨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以青春书写青春,感动青春,这是年轻的网络小说所独具的审美意蕴。写手们通过网络小说这个文学载体,践行着为己立言的初衷,传递出青年一代理想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网络小说创作过程中,读者时刻都在现场,通过与作者之间“跷跷板”式的互动,介入或参与创作。读者成为隐性的文学主体存在于文学场,对小说的创作与自我镜像式的人物构建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网络小说是以讲述为中心的叙事。同样的故事,经由不同的选择铺排,便能呈现迥异的风貌。如果说素材是固定不变的常数,那么其表达方式——话语——则是常变常新的变量。也惟其充满变数,才能以有限量的素材,构建出无限量的叙事话语。在主题统摄之下,以情节维系小说结构,通过起承转合之间的张弛营造出跌宕有致的叙事节奏,让小说充满故事性和传奇趣味,吸引读者的阅读,是当下网络小说的一大共性。网络小说中的非自然叙事构建了相当数量的虚拟空间,随着主人公的活动,主空间不断位移,成为虚拟地图上有意义的点。故事中的空间既起着指向和导引的作用,还有着文化的隐喻。这些在写手精心编织下横空而出的故事空间,既是不同于尘世空间的异托邦,又是寄寓着作者与读者共同理想与幻梦的乌托邦。网络小说中的女性叙事成功地打破了男性中心叙事的霸权,凭借细腻的情感、清丽的话语开辟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以女性的体验、直觉建构起的女性话语证明了女性认识和表达自我的方式不仅可以逸出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新世界。在网络小说的女性叙事中,女性意识张扬但不张狂。写手们以理性、自觉的女性意识建构起历史中曾经缺失的女性文化,并与毗邻而居的男性叙事和谐共处,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拓宽了堂庑。

二、我们将永远地失去它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将永远地失去它们(论文提纲范文)

(1)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美德超越力量研究 ——基于中越大学生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幸福与美德及逆境的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
        1.3.2 中西方学者幸福与美德的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逆境与幸福相关研究现状
    1.4 前人研究之不足与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1.4.1 前人研究之不足
        1.4.2 本研究问题提出
        1.4.3 课题来源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马克思,毛泽东,胡志明)
        2.1.1 马克思幸福观
        2.1.2 毛泽东幸福观
        2.1.3 胡志明幸福观
    2.2 美德暨性格优势理论(积极心理,中国传统,越南传统)
        2.2.1 积极心理美德
        2.2.2 中国传统美德
        2.2.3 越南传统美德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资料来源
        3.1.2 样本选择
    3.2 研究方法
        3.2.1 质性研究方法
        3.2.2 量化研究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信度效度:中越大学生抽样调研问卷信度和答卷效度检验
        4.1.1 编制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4.1.2 学生回复答卷效度检验
    4.2 逆境指标:中越大学生疫情所致逆境应激源评估
        4.2.1 中国大学生疫情下的10 项逆境应激源多重响应分析
        4.2.2 越南大学生疫情下的10 项逆境应激源多重响应分析
        4.2.3 中越大学生逆境应激源10 项总分均值比较T检验
    4.3 超越力量:中越大学生逆境下生命叙事超越力量分析
        4.3.1 中国大学生逆境下生命超越力量9 项多重响应分析
        4.3.2 越南大学生逆境下生命超越力量9 项多重响应分析
    4.4 幸福发展:中越大学生幸福发展5 要素均值比较分析
        4.4.1 中国大学生幸福发展5 要素配对均值比较T检验
        4.4.2 越南大学生幸福发展5 要素配对均值比较T检验
        4.4.3 中越大学生幸福发展5 要素PERMA均值比较T检验
    4.5 在逆境中追求幸福发展:中越大学生回归预测模型
        4.5.1 中国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发展线性回归预测
        4.5.2 越南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发展线性回归预测
    4.6 逆境中追求幸福:中越大学生美德超越力量回归预测模型
        4.6.1 中国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的美德超越力量多元回归预测
        4.6.2 越南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的美德超越力量多元回归预测
    4.7 在逆境中追求幸福:中越大学生自我超越力结构方程模型
        4.7.1 中国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自我超越力的各结构结构建模
        4.7.2 越南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自我超越力的各因素中介结构建模
        4.7.3 中国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自我超越力部分中介效应结构建模
        4.7.4 越南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自我超越力部分中介效应结构建模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全球重大疫情使中越大学生处于多元人生逆境之中
    5.2 中越大学生逆境下自我超越叙事着各自的生命故事
    5.3 中越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幸福发展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
    5.4 中越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发展的超越力量各自其内驱效应
    5.5 建议:培养中越大学生超越力量激励逆境追求幸福的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课题综述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0.5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3.1 接受美学理论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2.1.3 语料的预处理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选词标准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实施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3.3.1 问卷调查结果
        3.3.2 调查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5.3.1 文化图示缺省
        5.3.2 文化图示冲突
        5.3.3 文化特色显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3)《海女之岛》(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Project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1 About the Author
        1.1.2 About the Source Text
        1.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2 Rationale of the Report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1.4 Interim Summary
Chapter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2.2 While-translating
        2.2.1 Translation Tools
        2.2.2 Data Collection
    2.3 Quality Control
        2.3.1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ranslation
        2.3.2 Quality Control of the Report
    2.4 Project Schedule
    2.5 Interim Summary
Chapter3 Case Study
    3.1 Pragmatic Equivalence Theory
    3.2 Strategies Utilized to Achieve Pragma-linguistic Equivalence
        3.2.1 Class Shift
        3.2.2 Pragmatic Enrichment
        3.2.3 Division
        3.2.4 Inversion
        3.2.5 Shift of Perspective
        3.2.6 Cohesive Devices
    3.3 Strategies Utilized to Achieve Socio-pragmatic Equivalence
        3.3.1 Literal Translation
        3.3.2 Transference+ Annotation
        3.3.3 Addition
        3.3.4 Adaptation
    3.4 Interim Summary
Chapter4 Conclusion
    4.1 Reflections
    4.2 Limitations
    4.3 Implica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4)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第一节 民粹主义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民粹主义
        二、作为社会运动的民粹主义
        三、作为政治策略的民粹主义
    第二节 右翼民粹主义
        一、左与右的划分
        二、民族主义
        三、民族民粹主义
    第三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界定
        一、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定义
        二、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特征
        三、左右两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区分
第二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历程
        一、边缘化阶段(战后到八十年代末)
        二、转型发展阶段(九十年代初到金融危机前)
        三、全面崛起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第二节 西欧主要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
        一、激进右翼民粹主义政党
        二、地方主义民粹主义政党
        三、中右翼的民粹主义政党
    第三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选民基础分析
        一、选民性别分析
        二、选民年龄分析
        三、选民受教育程度分析
        四、选民职业和阶级分析
第三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原因
    第一节 数字革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技术动因
        一、数字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塑
        二、西欧政党政治的数字化变革
        三、数字革命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经济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与经济的不平衡
        二、欧洲一体化、欧债危机与福利国家困境
    第三节 社会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社会基础
        一、低失业率背后的中产阶级萎缩
        二、移民问题与难民危机的冲击
    第四节 认同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文化环境
        一、文化本位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
        二、欧洲穆斯林问题与文明的冲突
        三、欧洲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冲突
        四、传统媒体的衰落与新媒体革命
    第五节 民主困境: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政治条件
        一、非理性的政治人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与左右翼的趋同
        三、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失衡
第四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话语、策略与行动
    第一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话语
        一、“人民”与“精英”:平民主义与反建制
        二、“我们”和“你们”:排外主义与反移民
        三、“固有”与“外来”:本土主义与反多元文化
        四、“本国”和“他国”:孤立主义与反一体化
    第二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策略
        一、以魅力型领袖为活动轴心
        二、以中下层选民为争取目标
        三、以互联网技术为有力工具
    第三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行动
        一、参加竞选活动
        二、参与政府组阁
        三、推动全民公决
第五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影响
    第一节 重塑了西方政党政治生态
        一、加速了左翼政党的衰颓
        二、引发了右翼政党的迷茫
        三、改变了政党竞争的形态
    第二节 影响了各国政府政策倾向
        一、移民政策
        二、福利政策
        三、经贸政策
        四、外交关系
    第三节 阻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一、欧盟框架下疑欧力量的增强
        二、欧洲各国对欧盟态度的变化
    第四节 挑战了多元主义民主价值
        一、侵蚀了多元主义的政治共识
        二、加剧了欧洲社会的文化冲突
        三、助推了大众抗议的泛滥流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罗杰·弗莱其人
    二、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价值
第一章 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第一节 弗莱与后印象主义
        一、“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
        二、弗莱与其辩护性文章
    第二节 在辩护中奠基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
        一、表现性赋形问题
        二、知性化的感性力量问题
        三、“要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问题
        四、后印象派与“建设者”
    第三节 作为客观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一、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总结
        二、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
        三、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
第二章 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
    第一节 形式问题
        一、关于形式的多种阐释
        二、康德之形式论传统对弗莱的影响
    第二节 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
        一、“有意味的形式”
        二、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
        三、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四、没走向彻底抽象的“有意味的形式”
        五.从“趣味”到“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章 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
    第一节 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特征
        一、弗莱思考的二重性
        二、弗莱美学思想的对立与调和
    第二节 弗莱思考中的理性和感性问题
        一、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
        二、弗莱思考中的感性主义
第四章 二重性问题之一: 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
    第一节 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一、反写实主义的模仿
        二、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第二节 罗杰·弗莱与D.S.麦克科尔的论争
        一、两种立场之争
        二、二维三维之争
        三、塞尚的认识之争
        四、论争的根本分歧
    第三节 古代艺术与原始主义艺术
        一、早期文明中的艺术
        二、弗莱关于希腊艺术的评述
        三、弗莱关于中国艺术的评述
        四、弗莱关于黑人艺术的评述
第五章 二重性问题之二: 艺术与生活
    第一节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一、艺术与生活
        二、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
    第二节 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一、形式情感的获得
        二、智性与情感
第六章 二重性问题之三: 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
    第一节 弗莱与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
        一、“雅游”传统
        二、“老大师们”的影响
    第二节 弗莱与现代主义的自律
        一、弗莱批评理论中的古典主义
        二、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自律
        三、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纯粹性
第七章 直觉与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第一节 直觉与形式
        一、直觉与形式关系问题
        二、弗莱的直觉方法问题
    第二节 弗莱晚年思想的核心——“感性和生命力”
        一、感性问题
        二、生命力问题
第八章 弗莱形式主义与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概述
        二、约翰·拉斯金的社会批评
        三、沃尔特·佩特的诗性批评
        四、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批评
        五、赫伯特·里德的相对主义批评
    第二节 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史中的弗莱形式主义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理论的特征
        二、反社会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
        三、“为艺术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四、弗莱与贝尔美学思想的距离
        五、社会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的调和
        六、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再总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 弗莱与欧米茄工作室
    附录2: 形式主义批评之于中国现代艺术的意义
    附录3: 罗杰·弗莱生平年表
    附录4: 罗杰·弗莱主要着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问题证明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及其不足
第2章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史缘起与实践结构的总逻辑
    2.1“实践”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本质追溯
        2.1.1 “存在”与“实践”的哲学义理追溯
        2.1.2 “实践-现实”和“实践-伦理”的哲学语义学发问
        2.1.3 “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演进
    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和实践的逻辑证成
        2.2.1 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
        2.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现实问题证成及申认
    2.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实践问题的结构总逻辑
        2.3.1 从哲学问题中引绎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问题及其路向
        2.3.2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出发点与总逻辑
        2.3.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主体-社会-劳动的生成逻辑
第3章 重思哲学问题—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的现实范畴
    3.1 在批判哲学思想中重新确立哲学的性质及其问题域
        3.1.1 对古希腊哲学史中的哲学性质及思想的批判
        3.1.2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
        3.1.3 对费尔巴哈哲学中自然唯物-直观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
    3.2 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世界的“现实范畴”
        3.2.1 从现实世界的实践指向中还原“存在的现实”
        3.2.2 从抽象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人的现实
第4章 从批判宗教化的人的分裂中生成目的性的主体范畴
    4.1 批判宗教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构想
        4.1.1 “人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4.1.2 宗教观念中人的世界与上帝世界的颠倒
    4.2 宗教世界观异化出权力化-社会化意识
        4.2.1 宗教社会化意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强制“规制”
        4.2.2 宗教化的社会化意识使人的现实存在与精神存在发生着“结构性分离”
    4.3 从批判宗教观念到批判现实世界的抽象逻辑中生成实践主体
        4.3.1 从批判宗教观念的普遍化公共意识中生成实践的现实的人
        4.3.2 从批判直观感性的抽象逻辑规定走向独立实践现实的人
第5章 批判封建制国家—从市民社会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1 澄清哲学史中的政治社会思想-共同体价值的总体审视
        5.1.1 对哲学史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思想继承性综合的追溯
        5.1.2 对黑格尔法哲学中共同体价值的思辨逻辑揭示
    5.2 对封建国家中现实关系的现实性和本真性的批判性分析
        5.2.1 对哲学的同时代人与历史的同时代人对立的批判
        5.2.2 对基督教封建国家的法权关系及其社会结构的批判
    5.3 从市民社会的政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3.1 从国家政治制度批判中确立起市民社会
        5.3.2 从市民社会本身的关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
第6章 从批判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价值逻辑中生成实践的劳动范畴
    6.1 “需求”和“生产”之间本质属性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6.1.1 “需求体系”与“劳动体系”的事情本质性关系追问
        6.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诠释
    6.2 从传统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异化劳动
        6.2.1 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6.2.2 对现代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全面异化进行批判
    6.3 从对资本价价逻辑的批判中生成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范畴
        6.3.1 对资本价值逻辑的核心枢纽-私有制的革命性批判
        6.3.2 从私有制的实践革命性批判中生成社会性的实践劳动范畴
第7章 从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到实践哲学范式的生成
    7.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以及引起的实践哲学变革
        7.1.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生成的问题式阐释
        7.1.2 马克思从实践范畴群生成到实践哲学-新哲学观的生成
    7.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的新挑战
        7.2.1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新思想和新理论的挑战
        7.2.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现代性问题的挑战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神秘与参与: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马塞尔的生平及主要着作
        (一)马塞尔的生平介绍
        (二)马塞尔的主要着作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一章 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一、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发展
        二、中世纪形而上学的发展
        三、近代形而上学的发展
        四、现代形而上学的发展
    第二节 马塞尔思想的渊源
        一、绝对唯心主义对马塞尔思想的影响
        二、基督教人格主义对马塞尔思想的影响
        三、神秘主义传统对马塞尔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的起点
    第一节 破碎的世界
        一、科学技术对人的支配
        二、权力意志作用下的人类冲突
        三、政治领域中抽象精神产生的恐怖与绝望
    第二节 有问题的人
        一、主体价值的缺失与功能化的人
        二、必死性导致的人的悲观与绝望
        三、物质化的身体观与道德的恶
    第三节 本体论的需求
        一、“人的尊严”的恢复
        二、真理与价值的重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的核心
    第一节 存在的实质
        一、作为一切存在物基础的存在
        二、作为人的存在基础的存在
        三、作为主体间性关系基础的存在
        四、作为完满的存在
    第二节 存在即神秘
        一、神秘与问题
        二、马塞尔现象学视域下神秘的具体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的具体进路
    第一节 存在的支点:“第一反思”与“第二反思”
        一、批判作为抽象精神基础的“第一反思”
        二、“第二反思”与人的形而上学基础
    第二节 作为参与主体的“自我”
        一、作为一种参与模式的感觉(Feeling)
        二、作为参与主体的“我的身体”
    第三节 自我与他者:主体间性关系释义
        一、与“你”(Thou)的相遇
        二、开放性(Disponibilité)与封闭性(Indisponibilit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的超越性维度
    第一节 由绝对忠诚显现的存在的神秘
        一、从意见到信仰
        二、创造性忠诚(Creative Fidelity)
        三、“忠诚”与“信”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希望的形而上学意义
        一、两种“希望”的区分
        二、希望与神秘
        三、希望与绝望
        四、希望的伦理维度
    第三节 作为存在基础的“爱”
        一、爱的现象学维度
        二、爱的形而上学维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马塞尔“存在”形而上学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的意义
        一、在形而上学发展史中的意义
        二、在存在主义发展史中的意义
    第二节 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
        一、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对保罗·利科的影响
        二、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对梅洛·庞蒂的影响
        三、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对人格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的贡献及局限性
        一、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的贡献
        二、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中国农村人口减贫经验研究 ——基于产权管制放松视角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内容安排与逻辑思路
    1.5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1.6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述评
    2.1 要素供给与贫困
        2.1.1 物质资本要素与贫困
        2.1.2 人力资本要素与贫困
    2.2 分配制度与贫困
        2.2.1 不平等占有与贫困
        2.2.2 不平等分配与贫困
    2.3 权利制度与贫困
        2.3.1 基本权利制度与贫困
        2.3.2 产权制度与贫困
    2.4 对现有文献的评析及本文贡献
        2.4.1 现有文献评析
        2.4.2 本文贡献
第3章 理论框架:资源—产权—贫困
    3.1 资源与贫困
        3.1.1 资源匮乏与贫困
        3.1.2 资源利用机会匮乏与贫困
        3.1.3 两者的比较
    3.2 资源的产权结构、管制与贫困
        3.2.1 资源的产权结构
        3.2.2 资源的产权约束与管制
        3.2.3 资源的产权管制与贫困
    3.3 资源的产权管制放松与减贫
        3.3.1 资源的产权管制放松
        3.3.2 放松管制与减贫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人口减贫:一个产权视角的历史回顾
    4.1 问题的提出
    4.2 制度变革下的农村土地产权管制
        4.2.1 土改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1950-1952年)
        4.2.2 初级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1952-1955年)
        4.2.3 高级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1955-1958年)
        4.2.4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1958-1978年)
        4.2.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总体变迁与管制
    4.3 制度变革下的农村人力资源产权管制
        4.3.1 农村人力资源的使用权与转让权
        4.3.2 农村人力资源的收入权
        4.3.3 农村人力资源产权制度总体变迁与管制
    4.4 双重产权管制与农村人口贫困:一个实证检验
        4.4.1 模型构建
        4.4.2 指标与数据选择
        4.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人口减贫:一个产权视角的实证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中国农村人口减贫的总体理论框架
    5.3 制度变革下的农村土地产权管制放松
        5.3.1 管制放松的制度演变
        5.3.2 产权重新界定与减贫
    5.4 制度变革下的农村人力资源产权管制放松
        5.4.1 管制放松的制度演变
        5.4.2 产权重新界定与减贫
    5.5 产权管制放松与农村人口减贫:一个实证检验
        5.5.1 模型构建
        5.5.2 指标与数据选择
        5.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权管制下的印度农村人口贫困及与中国比较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基础:产权管制与贫困
        6.2.1 产权管制下的权利再分配与贫困
        6.2.2 产权管制下的分工与贫困
        6.2.3 产权管制下的供给与贫困
    6.3 印度的产权制度特点:管制与腐败
        6.3.1 民主制下的产权管制
        6.3.2 私有制下的产权管制
    6.4 印度的资源产权管制与农村人口贫困
        6.4.1 农村土地资源产权管制
        6.4.2 农村人力资源产权管制
        6.4.3 产权管制下的印度农村贫困
    6.5 中印农村资源产权制度比较及减贫效果
        6.5.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比较
        6.5.2 农村人力资源产权制度比较
        6.5.3 总体比较及减贫效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进一步减贫的产权分析
    7.1 问题的提出
    7.2 理论基础:资源产权与精准扶贫
        7.2.1 基本假设与初始状态
        7.2.2 权利贫困与精准识别
        7.2.3 产权与精准帮扶
    7.3 现阶段中国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一个产权视角的案例分析
        7.3.1 案例简介
        7.3.2 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实践与分析
        7.3.3 精准帮扶的实践与分析
    7.4 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产权策略选择
        7.4.1 精准识别农村贫困户:客观识别资源权利价值
        7.4.2 精准帮扶农村贫困户:人力资源产权管制放松
        7.4.3 精准帮扶农村贫困户:提升土地资源权利价值
        7.4.4 精准帮扶农村贫困户:资源权利再分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与启示
        8.1.1 贫困的根源
        8.1.2 中国农村“减贫奇迹”的制度性经验
        8.1.3 相比于印度中国在农村减贫方面的产权制度优势
        8.1.4 如何推进中国农村精准扶贫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及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9)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斯坦利·卡维尔、早期分析哲学与日常语言哲学文学批评应用的可能性
    斯坦利·卡维尔与日常语言哲学
    卡维尔对早期分析哲学方法论的继承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编:日常语言审美“共通感“视野下的电影及戏剧艺术
    第一章 日常审美“共通感”的恢复:卡维尔的日常语言思想
        导言、卡维尔思想的缘起:实证主义美学危机
        一、言必所指?:日常语言的“在地性”与“必然性”
        1、日常语言理解的“直接性”基础:语言“在地性”原则
        2、日常语言“意义”获得的必然性:超越“语义”与“语用”二分
        二、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有效性:“规则”与“唯我论”的日常方式
        1、对于玻尔“语言规则”观的驳斥:“规则”的非对象性
        2、隐含的路径:“规则”、“唯我论”与“现象主义”
        三、日常语言的获得:“实指定义(解释)”与伦理的“在地性”奠基
        1、关于“意义用法论”的争议:日常语言的“意义”与“词语的意义”
        2、“实指定义(解释)”与语言习得:日常语言的“意义”
    第二章 作为“共同感”的艺术:《看见的世界》与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
        导言、电影的两种“现实主义”:爱森斯坦与巴赞之间的卡维尔
        一、《看见的世界》中的“电影本体论”:艺术媒介与“审美共通感”
        1、电影作为“媒介语法”:媒介比较中的日常语言思想
        2、日常语言下的艺术“本体论”的界定:“去中介化”与“同调性”
        3、“本体论”的承诺机制:“可进入”而“不可转译”的媒介
        4、媒介“自动作用”的日常语言来源:“语词投射”与“世界”的描绘
        二、电影戏剧中的“共通感”政治:好莱坞喜剧中的“复婚”主题
        1、日常共通感视野下的婚姻内涵:《费城故事》中的“离异”与“复婚”主题
        2、电影喜剧的激进政治:日常“共通感”对实证与解构主义的超越
    第三章 日常语言视角下的“戏剧化”行为:卡维尔论莎士比亚悲剧
        导言、实证主义的“非人性化”:他人心灵与怀疑主义
        一、作为“生活形式”的有机系统隐喻:《科利奥兰纳斯》中的“食欲”主题
        1、“食欲”作为日常的“欲望”:戏剧中的有机形式与无机形式
        2、悲剧的本体论内涵:戏剧化行动中的“私人性”与“公共性”
        二、个人心灵与悲剧中的诸“世界”冲突:卡维尔论《哈姆雷特》与《李尔王》
        1、实证主义压抑下的“我思”:《哈姆雷特》中的“剧中剧”
        2、实证主义危机下的荒诞性与悲剧性:《李尔王》中的“世界”冲突与“爱的弃绝”
下编:日常语言作为批判性思想与浪漫主义诗学
    第四章 日常语言作为一种批判性美学思想:卡维尔论“怀疑主义”与“日常”的共生性
        导言、语言之“先验”与“基础”反思转向:一种可能的“批判”的日常语言
        一、对“先验”的反思:日常语言视野下的“物自体”与审美直接性
        1、问题的转化:“先验哲学”的语言学维度
        2、雅各比问题与“理论”的虚无主义:日常语言哲学视野下康德与斯宾诺莎
        3、基础信念的在日常语言中的发现:日常语言批判的合理性
        二、日常语言的内部机制:卡维尔论怀疑主义
        1、问题的转化:从逻辑的真到日常语言的真
        2、判断与“标准”(Criteria):日常语言的“调值”
        3、“Criteria”的认识论地位:怀疑主义与日常语言的共生性
        三、“常识”与主体性权威批判:卡维尔视野下的摩尔与奥斯汀问题
        1、“常识”作为“强立场”:反“怀疑主义”与摩尔的“零和游戏”
        2、认识主体的指向:对早期奥斯汀的批判及“一般对象”(genericobject)
        3、反对“强立场”:对怀疑主义的“低估”与“高估”
    第五章 文学语言中的“至善论”与“事物”:卡维尔论浪漫主义的日常性
        导言、实用主义或其他?:卡维尔与美国本土美学思想
        一、在“文学”与“哲学”之间:卡维尔论文学的“自我”与“至善”
        1、日常语言的斯多亚主义因素:卡维尔文学“至善论”的潜在思想基础
        2、从“我思”到“自立”:“文学语言”作为“哲学语言”的奠基与实现
        3、“日常”的文学理论对“解构”的超越;“自白”作为文学与哲学的咬合
        二、“文本”与“事物”:日常语言视野下的阅读与阐释
        1、“物自体”作为“世界之死”:“超验论”的经验面相与《古舟子咏》
        2、浪漫主义对日常的恢复:华兹华斯的“日常之光”与文学语言的述行
结语:“欧陆”与“英美”哲学的“危机”意识合流:卡维尔日常语言阐释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10)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构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普罗大众的“下里巴人”
    二、历史的赓续:通俗小说文学生态链上的明珠
    三、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第一章 多巴胺诱惑下的青春书写:网络小说的叙事主体
    第一节 代言与立言:网络小说的叙述声音
        一、追求虚构叙事的自我权威
        二、多声道的叙述声音
    第二节 众声喧哗后的对话:写手与读者身份关系的“暧昧”
        一、虚拟的网络社区
        二、创作过程中的“跷跷板式运动”
    第三节 造物赋形:由人设到人物
        一、人物设定
        二、造物赋形
        三、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人物
第二章 起承转合之间的张弛:网络小说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网络小说中的“常数”:素材
        一、素材与“梗”
        二、丰富多元的素材
        三、对应和同源
    第二节 分门别类的选择:人物与叙事序列
        一、充满张力的叙事序列
        二、叙事序列的“组方”与“配伍”
    第三节 结构之技与结构之道:情节与主题
        一、有机统一的文学生命体
        二、有意味的差异
第三章 关于旅行的叙述:网络小说的叙事空间
    第一节 “镜”与“灯”
        一、尚真的“镜”空间
        二、贵虚的“灯”空间
    第二节 行动着的地点
        一、通达的叙事地图
        二、故事的发生器
    第三节 有意义的点
        一、文化的符码
        二、现实与幻象
第四章 惊鸿照影来:女性叙事的崛起
    第一节 独立的“她”:女性本体地位的确立
        一、凸显女性主体地位的叙述声音
        二、构建女性话语权威的叙述视角
    第二节 我手写我心:女性经验的输出
        一、美好爱情的吟唱
        二、人生理想的寻觅
        三、女性形象的构建
结语
    一、乱花迷眼:网络小说的诸多衍生品
    二、更唱迭和:网络小说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我们将永远地失去它们(论文参考文献)

  • [1]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美德超越力量研究 ——基于中越大学生实证分析[D]. 阮氏钗.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 [3]《海女之岛》(节选)翻译报告[D]. 苏敏. 暨南大学, 2020(04)
  • [4]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D]. 杨春林. 山东大学, 2020(07)
  • [5]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D]. 张纪群. 山东大学, 2019(02)
  • [6]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D]. 王国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神秘与参与:马塞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D]. 宋婷婷.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8]中国农村人口减贫经验研究 ——基于产权管制放松视角的解释[D]. 张超.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D]. 林云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构建与研究[D]. 胡影怡. 苏州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我们将永远失去他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