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1999年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启东市1999年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一、启东市1999年痢疾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迪[1](2020)在《河南省201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2019年河南省全省范围内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对整体疫情进行研判,为防控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对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河南省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河南省全省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551 368例,死亡1 422例,发病率576.80/10万,报告死亡率为1.49/10万。病例报告主要来源医院报告病例数占76.99%。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位次居前5位的为:乙肝、肺结核、丙肝、梅毒和痢疾。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位次居前3位的为:流感、其它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结论法定传染病以医院发现和报告为主,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疾病谱以及其他流行特征与往年基本一致,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冒报告发病水平明显上升,持续加强监测是传染病防控基础。

徐震世[2](2019)在《青岛市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状况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青岛市2005-2017年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状况,并对死亡趋势进行预测,为烟草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青岛市2005-2017年人口数据和死因监测数据,估计吸烟导致不同癌症死亡的人群归因分值(人群吸烟的暴露水平由吸烟影响比表示),并估计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数。应用SPSS 18.0软件,根据2005年1月-2016年12月青岛市归因于吸烟的死亡数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利用2017年1月-12月死亡数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再应用模型对2018-2020年归因吸烟癌症死亡数进行预测。结果:2005-2017年青岛市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人数逐年波动上升,每年一月份死亡数最高,总死亡数为43628人,男性33756人,女性9872人,男女比3.42:1。各年死亡率依次为53.40/10万、46.17/10万、49.47/10万、63.15/10万、67.75/10万、58.89/10万、55.32/10万、70.07/10万、61.98/10万、81.40/10万、77.12/10万、82.66/10万、78.87/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65.59/10万,死亡率的年均增长率为3.30%。2011年死亡率最低,2016年死亡率最高。2005-2017年吸烟相关的人群归因分值依次为26.41%、22.53%、23.74%、26.61%、27.66%、25.76%、24.79%、29.94%、26.78%、30.79%、29.13%、31.04%、30.32%,年平均PAF值为27.66%,2016年PAF最高,2006年PAF最低。80-84岁年龄组归因吸烟癌症死亡率最高(278.20/10万),其次是85岁以上年龄组(268.19/10万)和75-79岁年龄组(242.98/10万)。男性年均归因吸烟癌症死亡率为102.75/10万,女性为29.33/10万。男性的年平均吸烟归因分值为31.33%,女性的年平均吸烟归因分值为19.75%。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总数构成比中,占比例最高的疾病依次是肺癌(73.57%)、肝癌(9.01%)、食管癌(7.67%)和胃癌(4.76%)。各年份归因于吸烟死亡的癌症构成比类似。2005年1月-2016年12月癌症归因吸烟死亡数序列经过1阶差分、一阶季节差分后平稳,经过模型识别、参数估计及检验等步骤最终确定ARIMA(2,1,0)×(3,1,0)1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运用该模型对2017年死亡数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比较,平均相对误差5.74%。进一步预测2018-2020年癌症吸烟归因死亡数,预测结果分别为5249人、5423人、6048人。结论:2005-2017年间青岛市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数逐年波动上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率基本随年龄的提升而升高,60岁以上老年人在烟草导致的癌症死亡中所占构成比不断上升。各年份吸烟导致的癌症死亡种类构成比类似,肺癌所占比例最高。ARIMA(2,1,0)×(3,1,0)12模型对青岛市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预测效果较好,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为吻合,但仍需要不断补充数据对模型进行调整。

陈小松,濮雯雯[3](2019)在《启东市1999—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启东市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下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启东市法定传染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9—2018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34 501例,年均发病率152.51/10万;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23.31/10万;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9.20/10万。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占40.89%,其次是肠道传染病(34.01%)和血液及性传播疾病(24.49%);发病居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占37.68%)、病毒性肝炎(占16.06%)、手足口病(占15.00%),其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7.47/10万、24.49/10万、22.87/10万。计免相关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肺结核等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梅毒、艾滋病等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出现输入性虫媒传染病。结论肺结核、艾滋病、梅毒、输入性蚊媒传染病是启东市的主要和重点传染病,应加强相关传染病的监测与培训工作。

周骥,张文华,张静敏,郭志洪[4](2019)在《2008-2017年乐山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2008-2017年乐山市细菌性痢疾疫情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乐山市2008-2017年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0年累计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3 45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0.59/10万,5-9月为流行高峰期,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χ趋势2=1 017.88,P<0.01)。发病年龄以0~4岁为主(31.23%),0~4岁组平均报告发病率(69.37/10万)高于5岁及以上年龄段(7.63/10万)(χ2=5 343.40,P<0.01),5~69岁年龄段发病率(7.17/10万)较低,但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有所上升(13.16/10万)(χ2=110.03,P<0.01)。男女发病率比为1.05∶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P=0.16),以农民(37.43%)、散居儿童(28.42%)为主。3个民族县(区)与峨眉山市发病率(23.16/10万)高于其他地区(6.48/10万)(χ2=1 588.29,P<0.01)。结论2008-2017年乐山市细菌性痢疾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高峰期在夏秋季,有明显的地区性。以5岁以下人群为主,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有所上升,农民、散居儿童多发。

高凌云[5](2018)在《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7年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7年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探讨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如皋市传染病疫情年报资料,数据以病例发病日期统计,报告的病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类共39种传染病。人口资料来源于如皋市统计局提供的2010-2017年统计年鉴。采用Excel 2003、SPSS16.0、ArcGISDesktop1 0.2进行数据录入、整理、汇总分析及图表制作工作,定性变量采用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不同时间、地区、性别的人群常见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流行概况:2010-2017年如皋市共报告传染病25种25 358例,死亡40例,年均发病率为221.90/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5/10万。其中,男性15 317例,平均发病率为268.61/10万,女性10 041例,平均发病率为175.38/10万。发病年龄以0~4岁组为主,占50.35%。病例中散居儿童9 939例,占39.19%;农民7 779例,占30.68%;幼托儿童3 757例,占14.82%;学生1 581例,占6.23%。2.流行病学特征: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人数每年1、2月逐渐上升,5、6月为发病高峰(5 563例),8、9月为发病次低点,11、12月出现发病次高峰(4 694例)。全市14个镇均有病例报告,平均发病率排名前5位的乡镇分别为如城街道(345.33/10万)、城北街道(316.57/10万)、城南街道(287.73/10万)、长江镇(248.22/10万)和搬经镇(196.67/10万)。3.传染病发病情况: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手足口病(12 427例)、肺结核(4909例)、梅毒(2 396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1466例)、病毒性肝炎(1 367例),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88.99%,手足口病发病率8年中均居全市传染病首位。4.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发病分析:报告病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59.91%,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26.15%。肠道传染病年发病率为92.53/10万~165.08/10万,年均发病率为132.93/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发病率为46.30/10万~79.79/10万,年均发病率为58.03/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近年发病率呈上下波动态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总病例数的13.39%,年发病率波动于18.39/10万~49.45/10万,年均发病率为29.71/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近6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76,P<0.001)。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发病较低,年发病率为0.28/10万~0.98/10万,年均发病率为0.53/10万。另外,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分别报告80例、1例。5.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戊肝、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呼吸道传染病居前5位的为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麻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居前5位的为梅毒、淋病、乙肝、艾滋病、丙肝。结论:1.2010-2017年,如皋市传染病发病率呈现上下波动态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上下波动态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总体呈上升态势。2.在将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流行性感冒等作为防治重点的同时,长抓新发传染病和罕见传染病的防控,加强监测、干预、宣教、治疗工作,防止暴发疫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全民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断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

夏兰芳[6](2014)在《有色金属矿区人群死亡率时间序列与空间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在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中(尤其是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重金属元素,排放量较大的有汞、镉、六价铬、铅、砷。在我国有色金属污染广泛存在,在有色金属矿区周边污染尤为严重,对居民健康产生了较重的影响。砷、镉、铬等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的Ⅰ类致癌物,长期暴露砷等可增加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研究表明,砷中毒病人癌症年死亡率显着高于非砷中毒组,相对危险度(RR)为9.13,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为89.04%。除此之外,砷暴露人群皮肤损害危险性增加(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系数r=0.501,P<0.05,),其他有色金属污染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病。多种有色金属污染环境对暴露人群的身体健康也造成较大影响,污染区居民总患病率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有些研究却未得到阳性结果,尚未发现As等污染物对人体造成危害,故有色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目的:1.获取污染区死亡分布特征(时间、空间);2.分析有色金属污染对污染区居民健康的影响;3.为该地病因探索提供线索,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利用现有数据采用生态比较研究的方法,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MA模型对污染区(苏仙区)非意外死亡率进行模型拟合和预测,比较污染区与对照区、污染区内部不同缓冲区之间死亡情况,探索污染区各乡镇主要疾病死亡分布及其与距矿区距离之间的关系。利用SAS9.2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ArcGTS10.0讲行地图绘制和缓冲区分析。结果:MA(1)模型(数学函数式为:xt=35.0722+(1+0.4757B)*εt)较好地拟合了污染区既往时间段上的死亡率序列。预测得到的2012年10-12月死亡率为32.65/10万、35.07/10万、35.07/10万,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12.25%。预测的2013年1月死亡率为35.07/10万。污染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经漏报率校正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48.32/10万、127.63/10万、23.41/10万,显着高于对照区(分别为231.51/10万、119.73/10万、17.8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污染区呼吸系统疾病平均标化死亡率(85.33/10万)显着低于对照区(105.80/10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污染区每年非意外死亡标化死亡率呈现低于洪江市的趋势,且在2009年、2011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总体上呈现污染区高于对照区的趋势,在2008年、2012年污染区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总体上呈现对照区明显高于污染区,且2008-2011年连续四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两地相近。污染区各乡镇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与距矿区距离有关联,Pearson相关系数r=-0.539,P=0.017<0.05;距矿区越近,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三个矿区缓冲区分析中,5km缓冲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缓冲区,10km缓冲区明显高于>10km缓冲区,P<0.0167,呈现距离三个矿区越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越高的趋势;对不同距离以内缓冲区与该距离之外缓冲区恶性肿瘤平均标化死亡率及分性别平均标化死亡率进行了比较,发现以5km为半径时,其内部缓冲区恶性肿瘤RR值最大,死亡风险最大;与5km以外缓冲区相比,5km缓冲区恶性肿瘤RR为1.21(男女合计,95%CI:1.10~1.33)、1.15(男性,95%CI:1.03~1.29)、1.34(女性,95%CI:1.14~1.57),肺癌RR为1.29(男女合计,95%CI:1.08~1.54)、1.28(男性,95%CI:1.04~1.57)、1.35(女性,95%CI:0.96~1.90),肝癌RR为1.29(男女合计,95%CI:1.06~1.57)、1.32(男性,95%CI:1.06~1.65)、1.19(女性,95%CI:0.77~1.82)。主要矿区缓冲区分析中,5km缓冲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缓冲区,P<0.0083;5km缓冲区与15km缓冲区恶性肿瘤平均标化死亡率差别不明显,各缓冲区恶性肿瘤呈现距离主要矿区越近死亡率越高的趋势;对不同距离以内缓冲区与该距离之外缓冲区恶性肿瘤平均标化死亡率及分性别平均标化死亡率进行了比较,发现以5km为半径时,其内部缓冲区恶性肿瘤RR值最大,死亡风险最大;与5km以外缓冲区相比,5km缓冲区恶性肿瘤RR为1.28(男女合计,95%CI:1.15~1.43)、1.28(男性,95%CI:1.12~1.46)、1.30(女性,95%CI:1.08~1.56),肺癌RR为1.51(男女合计,95%CI:1.24~1.83)、1.61(男性,95%CI:1.29~2.02)、1.22(女性,95%CI:0.82~1.83),肝癌RR为1.37(男女合计,95%CI:1.10~1.72)、1.46(男性,95%CI:1.14~1.87)、1.10(女性,95%CI:0.66~1.84)。恶性肿瘤、肺癌和肝癌平均标化死亡率(男女合计、男性、女性)均呈现,主要矿区5km缓冲区标化死亡率和RR值高于三个矿区5km缓冲区;无论是主要矿区5km缓冲区还是三个矿区5km缓冲区,男性恶性肿瘤、肺癌、肝癌平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污染区恶性肿瘤死亡风险显着高于对照区,呼吸系统疾病风险显着低于对照区。污染区内部,各乡镇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与距矿区距离有关,距矿区越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越高。一般地,与外围缓冲区相比,内部缓冲区半径为5km时恶性肿瘤死亡风险最大。恶性肿瘤、肺癌和肝癌平均标化死亡率均呈现,主要矿区5km缓冲区高于三个矿区5km缓冲区;男性恶性肿瘤、肺癌、肝癌平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潘康婷[7](2013)在《水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 ——以中国32个肿瘤登记点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环境的持续恶化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联研究已成为近几年公众关注的焦点。多项研究已表明,触目凉心的癌症多发与水污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水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人力资本法、医疗费用法、支付意愿调查法和成果参照法等评估方法。其次,利用2004-2009年中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效应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分析水污染水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验证了水污染的负健康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修正的人力资本法和医疗费用法从早逝健康损失、疾病医疗费用、误工经济损失和陪床人员陪床费用这四个方面对这32个地区六年的水污染健康价值损失进行了评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启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水污染现状的分析发现,近些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利用五类消化道癌症死亡率这一指标,证实了水污染的负健康效应,水环境问题需引起公众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2)根据文章回归结果,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和教育状况对人均收入水平有显着正影响,总人口数对人均收入水平有显着负影响。人口健康状况对经济增长有显着负影响,这与指标选取有关,因为文章选取的是死亡率这一指标;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的;第三产业比重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是负向相关的,说明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3)从各地区水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的各分项值中可以看出,过早死亡损失占总损失的比重最大,高达75%,且这一比重在时间趋势上略有上升。其次是疾病医疗费用,占15%左右。(4)通过对32个地区2004-2009年水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的评估,发现近几年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呈上升的趋势,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水污染呈加重的趋势。但是损失的增长率却逐年缓慢下降,说明环境治理政策初有成效。(5)从横向上来看,不同地区水污染水平不同,导致的健康价值损失也不同。其中,污染损失比较大的是上海、杭州、北京和广州,占32个地区总损失的55.01%-57.33%,而损失较小的是安徽的马鞍山、广西的扶绥和广东的四会。从各省区之间来看,污染损失较大的省份为上海、北京、湖北、浙江等地,而四川、山西、安徽、广西等地污染损失较小。同样的,农村地区水污染引起的公众健康价值损失略高于城市地区,这可能与工业污染转移导致农村水污染更为严重有关;东部地区的水污染健康价值损失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更高,产生的工业废弃物更多,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本文在验证了水污染的负健康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统一标准、统一统计方法对32个样本地区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损失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使整个研究过程更加科学、全面和准确。

潘姣姣[8](2012)在《广西免疫针对性疾病流行趋势的数理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免疫针对性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时间序列特征,构建符合发病率变动轨迹的数学模型,探索外推应用的可行性,为制定广西免疫规划及应急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89-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应人口资料、免疫针对性疾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数理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拟合度比较分析,筛选符合免疫针对性疾病发病变动轨迹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外推预测应用,检验数学模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1989-2008年共发生免疫针对性疾病1191789例,死亡5382例。(1)免疫针对性疾病防治成效显着、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升。20年间: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白喉及脊髓灰质炎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免疫针对性疾病总体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1993年除外),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死亡率呈稳步下降趋势,肺结核和乙肝死亡率呈起伏上升趋势;(2)死亡谱随防治成效而改变。1989-2003年广西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居7种疾病首位,2004-2008年死亡谱变为肺结核首位;(3)免疫针对性疾病发病率具有较显的发展规律。乙肝发病率(拟合度R2=0.91)拟合曲线回归模型,麻疹发病率(拟合度R2=0.68)、肺结核发病率(拟合度R2=0.84)、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拟合度R2=0.55)拟合ARIMA模型,新生儿破伤风(拟合度R2=0.74)、白喉(拟合度R2=0.56)、百日咳(拟合度R2=0.45)拟合指数平滑模型均具有较好效果,构建的三种经验式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外展预测能力。结论免疫针对性疾病通过免疫规划系统干预,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逐渐达到基本消灭目标,具有显着的递减规律,但结核病则因大规模筛查发现大量病例,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仍然任重道远。乙肝发病率呈现持续高发状态,自2008年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免疫接种逐步实现城乡适龄儿童全覆盖,也仍然是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展数理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及时、高效、科学的评价免疫针对性疾病的控制效果,对于规划控制发病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颖[9](2009)在《1998-2006年肥城市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描述并分析肥城市1998-2006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趋势,为该市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肥城市1998-2006年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资料以ICD-10进行分类编码。统计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亡构成比、死亡性别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减寿年数(SPYLL)、减寿率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1. 1998-2006年,肥城市累计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2138例,其中男性7838例,女性4300例。2. 1998-2006年,肥城市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77.31/10万(其中男性为228.43/10万、女性为125.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3.21/10万(男性为192.75/10万、女性为97.63/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9年中,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3.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十位依次为: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脑,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乳腺癌、白血病、喉癌和胰腺癌。9年间,肺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胃癌、脑,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和喉癌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4. 1998-2006年,肥城市恶性肿瘤平均死亡年龄为64.27岁,其中男性为63.29岁,女性为66.03岁,女性死亡年龄高于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年龄段,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93.90%;死亡率至75-79岁组达到高峰,死亡率为1227.52/10万。5.不同年龄阶段恶性肿瘤的死亡癌肿不同:0-14岁组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68/10万,以白血病死因构成比最高,占该年龄段恶性肿瘤死亡的48.72%;15-44岁组死亡率为21.63/10万,以肝癌为第一位死因,其构成比为19.69%,其次为肺癌(14.41%)、胃癌(13.98%)等;45-64岁组死亡率为317.89/10万,以食管癌为首要死因,其构成比为34.49%,其次为胃癌(19.40%)、肝癌(15.68%)等;65岁以上老年组死亡率为1031.91/10万,仍以食管癌死因构成比最高,为42.36%,其次为胃癌(21.67%)、肺癌(14.11%)等。6.恶性肿瘤死亡性别比为1.82︰1。除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外,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性别比在1.13-3.71︰1之间。性别比在2000年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7. 1998-2006年肥城市居民恶性肿瘤PYLL为57826人年,PYLL率为8.45‰,SPYLL为58594.39人年,SPYLL率为8.56‰,AYLL为4.76年。结论:1998-2006年,肥城市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77.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3.21/10万,明显高于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恶性肿瘤死亡率和减寿指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对肥城男性生命健康的威胁大于女性。肥城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是该地区恶性肿瘤监测和控制的重点,也是今后肿瘤防治的主要方向。中老年人群是肥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的高危人群,也是恶性肿瘤监测和控制的重点人群。

王新生,张烽,陈大灵[10](2008)在《南通市2003~2007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南通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和控制重大突发传染病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通市2003~2007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通市2003~2007年共报告甲、乙、丙类及其它传染病突发事件11种152起,其中较大传染病疫情事件(3级)1起,一般传染病疫情事件(4级)151起,发病3823例。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占总发生起数的56.58%和总发病数的96.70%,病例相对集中于城乡小学,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占事件发生数的95.35%和病例数的98.10%。结论:城乡小学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病突发事件防制工作的重点。

二、启东市1999年痢疾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启东市1999年痢疾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201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 果
    2.1 监测报告情况
    2.2 疫情概况
    2.3 报告死亡顺位
    2.4 疾病分类构成
        2.4.1 肠道系统传染病
        2.4.2 呼吸系统传染病
        2.4.3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2.4.4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2.4.5 新生儿破伤风
    2.5 流行病学特征
        2.5.1 地区分布
        2.5.2 人群分布
3 讨 论

(2)青岛市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状况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青岛市2005-2017 年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状况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确定12种癌症的死亡人数
        2.2 估计吸烟暴露水平
        2.3 估计吸烟导致各癌症的人群归因分值
        2.4 估计吸烟归因死亡数
    结果
        1 归因吸烟死亡数概况
        2 归因吸烟癌症死亡数的性别分布
        3 归因吸烟癌症死亡数的年龄分布
        4 归因吸烟癌症死亡数的时间分布
        5 归因于吸烟死亡的癌症种类分布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青岛市吸烟导致的癌症死亡预测
    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2 统计分析方法
        2.1 时间序列模型概述
        2.2 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的模型
        2.3 非平稳时间按序列的模型
        2.4 时间序列建模步骤
    结果
        1 序列平稳性判断
        2 模型识别
        3 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
        4 预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启东市1999—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2 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见表1。
        2.2.1 呼吸道传染病
        2.2.2 肠道传染病
        2.2.3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2.2.4 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
        2.2.5 新生儿破伤风
    2.3 主要传染病病种 见图2。
        2.3.1 肺结核
        2.3.2 病毒性肝炎
        2.3.3 淋病与梅毒
        2.3.4 艾滋病
        2.3.5 疟疾
3 讨论

(4)2008-2017年乐山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方法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2.2.2 人群分布
        2.2.2. 1 性别分布
        2.2.2. 2 年龄分布
        2.2.2. 3 职业分布
        2.2.3 地区分布
3 讨论

(5)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7年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标准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2.1 流行概况
    2.2 流行病学特征
    2.3 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发病分析
    2.4 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三、讨论
    3.1 如皋市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3.2 如皋市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3.3 如皋市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6)有色金属矿区人群死亡率时间序列与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有色金属污染
    1.2 有色金属暴露与健康
    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库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资料来源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内容
    2.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污染区非意外死亡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3.2 污染区与对照区死亡情况比较
    3.3 污染区各乡镇标化死亡率与距矿区距离的关系
    3.4 缓冲区分析
4 讨论
    4.1 有色金属污染与人群健康
    4.2 方法学
5 结论和建议
6 致谢
7 个人简历
8 参考文献
9 综述
    参考文献
10 附件

(7)水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 ——以中国32个肿瘤登记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主要的难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方法介绍
    第一节 经济、环境、健康三者关系研究
        一、经济与环境
        二、经济与健康
        三、环境与健康
    第二节 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现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简要评述
    第三节 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污染公众健康效应分析
    第一节 中国水污染现状
    第二节 中国公众健康现状
    第三节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水污染的公众健康效应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
    第一节 方法介绍与参数确定
    第二节 公众健康价值损失估算
        一、早逝健康价值损失估算
        二、疾病治疗费用及误工经济损失估算
        三、陪护人员陪床误工经济损失估算
        四、公众健康价值损失各分项汇总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水污染健康价值各分项损失
        二、区域差异分析
        三、时间趋势分析
    第四节 与其他研究成果比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广西免疫针对性疾病流行趋势的数理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广西1989-2009年免疫针对性疾病发病趋势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方法
    结果
        1 免疫针对性疾病的流行概况及趋势
        2 免疫针对性疾病发病谱变迁
        3 免疫针对性疾病发病率的时间序列分析
        4 免疫针对性疾病死亡率的时间序列分析
    讨论
第二部分 时间序列模型拟合广西1989-2012年间免疫针对性疾病发病趋势的应用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方法
    结果
        1 乙型肝炎发病率的数理模型构建
        1.1 乙肝发病率的曲线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1.2 乙肝发病率的指数平滑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1.3 乙肝发病率的ARIMA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1.4 乙肝发病率的模型拟合及预测应用
        1.5 乙肝发病率的模拟模型的变化速率分析
        2 麻疹发病率的数理模型构建
        2.1 麻疹发病率的曲线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2.2 麻疹发病率的指数平滑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2.3 麻疹发病率的ARIMA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2.4 麻疹发病率的模型拟合及预测应用
        2.5 麻疹发病率的模拟模型的变化速率分析
        3 肺结核发病率的数理模型构建
        3.1 肺结核发病率的曲线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3.2 肺结核发病率的指数平滑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3.3 肺结核发病率的ARIMA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3.4 肺结核发病率的模型拟合及预测应用
        3.5 肺结核发病率的模拟模型的变化速率分析
        4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数理模型构建
        4.1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曲线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4.2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指数平滑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4.3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ARIMA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5 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的数理模型构建
        5.1 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的曲线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5.2 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的指数平滑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5.3 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的ARIMA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5.4 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的模型拟合及预测应用
        5.5 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的模拟模型的变化速率分析
        6 百日咳发病率的数理模型构建
        6.1 百日咳发病率的曲线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6.2 百日咳发病率的指数平滑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6.3 百日咳发病率的ARIMA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6.4 百日咳发病率的模型拟合及预测应用
        6.5 百日咳发病率的模拟模型的变化速率分析
        7 白喉发病率的数理模型构建
        7.1 白喉发病率的曲线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7.2 白喉发病率的指数平滑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7.3 白喉发病率的ARIMA模型构建情况分析
        7.4 白喉发病率的模型拟合及预测应用
        7.5 白喉发病率的模拟模型的变化速率分析
        8 广西免疫针对性疾病总体发病情况及模拟模型的变化速率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1998-2006年肥城市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二、文献综述
    (一) 综述
    (二) 参考文献
三、正文
    (一) 前言
    (二) 材料和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四、致谢

四、启东市1999年痢疾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201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J]. 吴迪.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9)
  • [2]青岛市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状况及预测研究[D]. 徐震世. 青岛大学, 2019(03)
  • [3]启东市1999—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 陈小松,濮雯雯. 江苏预防医学, 2019(03)
  • [4]2008-2017年乐山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周骥,张文华,张静敏,郭志洪.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9(05)
  • [5]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7年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D]. 高凌云. 苏州大学, 2018(04)
  • [6]有色金属矿区人群死亡率时间序列与空间分析[D]. 夏兰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05)
  • [7]水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 ——以中国32个肿瘤登记点为例[D]. 潘康婷. 浙江工商大学, 2013(08)
  • [8]广西免疫针对性疾病流行趋势的数理流行病学研究[D]. 潘姣姣.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9)
  • [9]1998-2006年肥城市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D]. 刘颖. 大连医科大学, 2009(02)
  • [10]南通市2003~2007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 王新生,张烽,陈大灵.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5)

标签:;  ;  ;  ;  ;  

启东市1999年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