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那些记忆——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

留住那些记忆——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

一、留住那些回忆——试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都俊竹[1](2021)在《空间转换、技术赋能与历史街区公共性的多重表达 ——基于衢州水亭门街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街区是一种依托于特定地域空间和社会基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城市基本单元。在城市社会学及城市规划诸多大师级学者的笔下,城市街区素来被看成是城市的灵魂及社会性所在,是公共性特质最为密集的空间。但是,自现代城市步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以来,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作为产业中心的城市不仅在规模上空前扩展,同时,包括城市街区在内的城市内部结构的变动,也构成了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最为典型的变动。在现代通讯与交通技术的驱动动下,街区空间转换为公路或停车场,出现了排他性,与此同时,人际交往从以“街区”为代表的公共领域转入以“家”为代表的私人领域,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私有化问题。中国城市化历程的发展背景和起点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迥异,不是西方“演进式”的工业化发展轨迹,而是“压缩式”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所发生的空间变迁更为复杂。为此,学界开始重新思考城市街区公共性流失及重建问题,为缓解“城市乡愁”危机,城市街区更新被适时地提上历史议程,并赋予其全新的内涵。然而,在直面城市空间社会危机时,不能仅仅关注街区空间的封闭化、供给不足、空间均质化等显性现象,而忽略隐藏在空间变迁问题之中的社会总体性变化。质言之,街区的更新具体而微观地呈现出公共性在城市市民生活中的存在,在这一意义上,对街区更新研究不应将其停留在平面化的发展研究之中,而应注意揭示街区更新的内在动力以及其自身整合、重构的过程。本文拟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公共性的基本理论,关注作为一个传统的水运商贸古街,水亭门在经历了百年沧桑巨变之后是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从“旁落”中被唤醒的,结合田野调查与实证资料理解街区公共性的生成、衰落与激活的发生背景,从而揭示城市更新与在地公共性建构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首先从历时的角度追溯街区公共性生成背景、变迁过程与演进趋向,寻找公共性建构的传统禀赋。其次,为进一步厘清街区公共性建构的现代特质,从共时角度引入“空间-技术”的维度考量在现代城市化转型与更新过程中公共性转换与多重表达,一方面从空间转换的视角,探讨公共性载体之转变;另一方面从技术嵌入的视角,思考信息化时代社会关系缔结方式的转变,关注社会变迁背后公共领域结构转换之发生意义。最后,着眼于中国特色城市化语境下公共性理论建构问题,通过对公共性建构普遍意义的探讨,探寻城市空间公共性可持续建构的方式。研究发现:第一,从历时的角度对街区传统公共性构成及消解进行梳理,可知水亭门码头在历史上便是作为古衢州最具象征性意义的公共性承载空间而存在的,同时以南孔儒家公共性理念为价值依托,以乡祠、会所为载体构成了融传统地缘、乡缘特色为一体的公共性构造,通过街区肌理和文化特质展现出来。步入近代社会,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战争以及政治运动和破四旧风潮对街区风貌的破坏,传统公共性逐渐失去实体性依托,但传统产业与生活方式维持着街区日常公共性的建构。在现代化生产方式冲击下,街区传统产业渐式微,原住居民开始外迁,街区社会关系出现疏解,由此引发公共性危机。将城市更新置于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之下进行考量便会发现,街区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更新变动,同时也是一种公共性结构的复杂转换与再造过程。第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水亭门街区通过遗迹修复、业态提升、生态织补实现空间场所的转换,改变了街区“失序”的局面。街区的公共性价值理念依托历史遗迹特有的“归属感”得以激活,场景的活化与公共空间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延续公共记忆,开展公共活动的重要前提。第三,通过对水亭门街区的媒介化场景的打造与智慧商圈建构的路径分析,发现技术赋能为“个体”与社会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一方面,技术作为互动的媒介拓展公共交往的领域;另一方面,技术在嵌入街区治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水平,链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推动街区新公共性建构。质言之,社会个体之间的联系走向衰落这是事实,但不意味着“社会联系”的消失,既然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的组织方式都遭受到现代化的破坏,那么依托空间转换、信息媒介而开拓的新公共性成为社会关系缔结的一个重要转向。水亭门城市街区更新个案提供的有益的启示在于,其一,“更新”作为一个兼具政策和学术含义的概念往往与地域“再生”、“复活”“重建”等含义联系在一起,城市更新的实质是“地域再生”,对走向衰退地域而展开的一切改造和重建活动。可以看到,通过对历史空间的绵延性保护、传统产业业态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的织补实现了“社会性再生”,这种“社会性再生”也是城市“公共领域”的再生,通过上述更新方式的融合实现“场所营造”,缓解现代公共性危机。其次,学界对于历史街区更新都是从“保护-发展”、“文化-旅游”等视角展开,较少谈及技术对于赋能街区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性,也就无从涉及技术赋能对推动街区社会结构重塑与公共性再生产关系的研究。概括而言,技术嵌入驱动街区公共性形成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并行结构,这种良性的互动,推动街区的可持续更新。总之,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通过空间转换和技术赋能,实现公共性结构的再造,成为古城街区更新的核心问题。如何建立起街区公共性建构进程中“公”与“共”的联结?如何提升街区文化资本,使那些“在地公共性”获得重生?衢州水亭门古街区的更新实践为提供了一种富有启示性且可操作的经验模式。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街区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关注:其一,为了突出历史街区的场所感过于追求“宏大叙事”,如果不重视本土内生文化的传承,将会造成地域文化流失;其二,“空间结构重组”引发街区空心化危机,如何改善“商居”结构比例的失调,成为街区亟待破解的议题。其三,街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内生性力量较为薄弱,如何引导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发展是支撑街区公共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李鹏超[2](2021)在《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文中指出

王智洋[3](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贺紫瑶[4](2021)在《地域性特色街区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以常德老西门为例》文中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域性特色街区把集体记忆作为打造城市品牌的营销策略,但却忽略了在人、空间、时间层面存在的“失忆”“伪忆”和“断层”的问题。本文基于街区记忆的现存问题,从集体记忆的视角出发,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对比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提出地域性特色街区中集体记忆的建构系统和建构原则。其中,地域性特色街区的记忆系统被记忆主体、记忆客体和时间维度建构,并详述了记忆主体的内容和建构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记忆客体的建构层面(物质层面、非物质层面)和时间维度(共时性、历时性)三个方面。通过上海新天地、上海田子坊、成都太古里、表参道之丘和常德老西门的记忆系统对比分析,明确21世纪地域性特色街区集体记忆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并深入剖析了常德老西门这一具体案例的记忆系统,总结常德老西门对当代地域性特色街区的发展贡献和不足。提出在街区记忆发展的人文化3.0阶段,更具人文关怀和温暖记忆的地域性特色街区的设计原则——需要关注记忆主体的人文再续和社区营造,需要关注记忆客体的地域化、多元化和日常化,需要保持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国际、设计与自生长三者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平衡。以记忆主体的“原真性”、记忆客体的“地域性”和时间维度的“延续性”来抵抗地域性特色街区在人、空间和时间维度所面临的问题。

陈黎辉[5](2021)在《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重要展示窗口的历史地段,是城市文化与特色的集中体现。在城市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优化转型的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将迎来严峻考验与重大转机。历史地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以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的现状问题总结和保护实态与困境为缘起,引起对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思考。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资源丰富,文化源远流长。南公园地段位于福州历史文化中轴线右侧,是福州近现代历史进程和中外商贸往来的重要见证地。南公园地段在《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作为历史建筑群类型的历史地段进行保护。如何在保护历史地段完整性与原真性的基础上,突显历史遗产的重要性,丰富地段功能、改善地段环境、传承地域文化、加强地段与城市生活的结合度。又如何在对历史地段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加强与城市更新相融合,实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达到持续性的平衡,这正是本文积极探索的答案。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首先对研究背景、对象、内容及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名词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以及福州地区关于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进行总结,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策略构建,对南公园历史地段进行实地调研,确定地段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段更新与城市协同发展,地段风貌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南公园历史地段针对性策略,用以指导后期南公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具体实践。第四部分为实践应用,在保护与更新原则与针对性策略的指导下探索性地对南公园历史地段进行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首先,根据南公园地段自身优势与现状条件确定发展定位与更新目标;其次从总体布局、土地利用调整、功能结构等层面进行规划设计;最后,从地段肌理梳理、传统街巷格局传承、建筑分类保护、景观修复提升与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等层面进行具体设计分析。本文以历史城区中保护等级较低的历史地段为研究对象,以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对历史地段进行探讨分析,试图探索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模式,寻求历史地段活力复兴的策略。同时希望本次研究成果能为福州地区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的历史地段在保护与更新实践起到一定的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图【89】表【17】参考文献【50】

周琪[6](2021)在《基于情感记忆理论的灾后重建规划研究 ——以新北川巴拿恰周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各种灾害频发,灾后重建逐渐成为一项常态化的规划工作。从灾后重建研究现状来看,灾后重建规划随着重建经验的累积,灾后重建规划理论、规划模式等逐步完善,由于重建规划本身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等特殊性,重建规划工作仍然存在思考不够全面的地方,比如忽略了居民的情感记忆。虽然灾后重建为灾区居民建设了一座座新的建筑物,但是新建城市却空有骨架而缺乏城市的灵魂,即缺乏情感记忆。论文基于情感记忆理论的视角,运用调查研究法、理论分析法以及工程实践法,分析了情感记忆理论的相关概念、情感记忆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及灾后重建城市规划的情感记忆,找到了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城市情感记忆的载体以及策略方法,最后再运用到城市设计之中去进行多种途径的运用。基于情感记忆的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明确情感记忆的要素,不同城市居民的情感记忆要素根据地域文化、地域环境存在差异,需要对待规划城市居民的情感记忆元素进行分析提炼。本文基于情感记忆理论对新北川巴拿周边地块做城市设计,就需要对北川居民的情感记忆要素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根据调查结果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将提取的关于羌族民族文化、北川历史文化、抗震文化等的情感记忆元素运用到街巷尺度、建筑风貌、交通系统、生活空间、生态景观的塑造之中,实现居民情感记忆的再现与重塑,为新北川赋予情感内涵。

周芳[7](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韩秀[8](2020)在《基于电影建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研究》文中认为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且社会影响力也逐渐升高,如今电影这门艺术已经影响着很多行业,其中对于建筑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内外建筑师们寻找建筑与电影的跨学科的交融,因此出现“电影建筑学”这个新兴词汇。而国内对此的研究颇少且各方学者论点各抒己见,暂时没有较为清晰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诸多学者及前辈的理论基础上,归纳形成自己对此名词的理解及感悟,总结其结构框架并将此设计手法运用于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建筑中,提供一种多元化的设计手段。其中,历史文化街区,这个承载着中国文化与传统的建筑保护群,由于时间的洗涤、人为的破坏,过度的维新,部分街区丢失了原有的地域特色,街区中传统风貌与建筑的保护迷失在过度商业开发的街巷内。对此,将电影建筑学的设计手法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更新中,逐步探讨和摸索街区更新与改造的新方向。论文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绪论,包括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电影建筑学及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文章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提出建筑与电影的关联性研究并陈述电影建筑学的专有名词的起源,综合提炼电影建筑学的概念及结构框架。第三章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以及历史文化街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为进一步分解电影建筑学的创作框架并拓展其设计方法。第五章为以电影建筑学的角度来剖析历史文化街区,总结分析街区在更新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从电影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待群体建筑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并对今后的街区更新提供更加人情化的方法和策略。

孙莞[9](2020)在《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文中指出东北严寒城市受到极端气候制约,城市冬季环境视觉效果单一乏味、景观的冬季特征不明显、景观系统脆弱不可持续、居民冬季活动受限。这也或多或少地导致了东北严寒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冬季活力不足,城市文化不突出等城市问题,这些城市的综合问题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本文以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为研究主体,以改善冬季景观的品质为目标,研究冬季景观的活力性。以期改善东北严寒城市的冬季景观,以景观的手段综合缓解东北严寒城市的诸多问题。论文以活力论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延伸至生命系统、连接理论,以学科交叉的方法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论文对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进行调研,包括线上与线下的问卷调查、访谈与连续的参与式观察。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梳理与定性的分析可以找出人们冬季在城市公园中的行为模式与东北严寒城市公园冬季景观的现存问题;采取数据的定量分析,可以找到阻碍人们冬季活动的因素以及不同的群体对于冬季景观的行为需求;发现特定空间的特征,进而推演出冬季景观的活力;根据景观活力,建立冬季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既是独立的生命系统,也是作用于人和城市之间的系统,城市、景观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正是景观活力的来源。研究基于冬季景观综合调研的结论,对应生命系统的目的性以及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冬季景观的三个活力: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功能的凝聚力、形式的吸引力。论文分别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活力在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中的价值体现。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可以给景观在冬季支持人们的行为提供空间结构基础,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冬季出行网络。功能的凝聚力是景观支持人行为的活力,对人们行为的凝聚力体现在功能的季节性转换上,在满足人们冬季使用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是景观冬季的视觉活力体现,提升冬季景观的视觉活力可以强化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的特色。景观想要对城市有所表达,需要以人们可解读的方式呈现,通过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连续的体验来完成,着重体现严寒城市的特征与文脉,彰显城市的特异性。这些都融入在了景观的空间、功能与形式中,这三个活力从不同的维度上,共同驱动着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综合改变。寻找冬季景观活力的体现形式,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严寒城市公共空间的冬季景观品质、提升严寒城市居民冬季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严寒城市的文化传播、强化严寒城市的形象,达到借助景观提升城市综合活力的目的。

宋哲琦[10](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二、留住那些回忆——试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住那些回忆——试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转换、技术赋能与历史街区公共性的多重表达 ——基于衢州水亭门街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结构
    1.4 研究设计
        1.4.1 方法论
        1.4.2 资料来源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与新意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公共性建构相关问题研究
        2.1.2 历史街区更新相关问题研究
        2.1.3 街区公共性研究
        2.1.4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2.2.1 理论基础
        2.2.2 核心概念
第三章 水亭门街区传统公共性生成及其变迁
    3.1 水亭门历史街区传统空间特质及公共性构造
        3.1.1 水运商贸与区域公共性的发展
        3.1.2 南孔文化的街区公共承载
        3.1.3 街区组织与公共领域的拓展
    3.2 衢州的社会变迁与水亭门街区公共性旁落
        3.2.1 近代社会的变迁与街区公共性的衰退
        3.2.2 传统产业的延续与日常生活公共性的开展
    3.3 城市更新背景下水亭门街区改造进程
        3.3.1 水亭门街区社会关系的解体与肌理衰败
        3.3.2 水亭门街区风貌修补工程
        3.3.3 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专项行动
第四章 空间转换与街区公共性的建构
    4.1 空间修复:历史风貌的修复与南孔儒家公共性理念的激活
        4.1.1 街区历史遗迹的修复
        4.1.2 南孔儒家公共性理念的激活
    4.2 空间消费:街区传统产业升级与集体记忆的凝聚
        4.2.1 文旅融合背景下街区业态提升与转型
        4.2.2 消费空间凝聚集体认同
    4.3 空间织补:生态空间拓展社会互动
        4.3.1 水亭门街区的宜居营造
        4.3.2 滨水空间激发街区活力
        4.3.3 趣缘群体塑造街区日常公共性
第五章 技术赋能与街区公共性再造
    5.1 街区公共性重塑中的技术追问
        5.1.1 街区的智慧化转型
        5.1.2 街区“技术赋能”的本土实践
    5.2 作为街区公共性建构触媒的数字技术
        5.2.1 媒介技术对街区公共文化的再表达
        5.2.2 信息技术拓宽街区公共服务领域
        5.2.3 “智慧商圈”推动街区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
    5.3 技术赋能与街区公共性多维度展开
        5.3.1 媒介化公共艺术拓展公共交往
        5.3.2 社区志愿服务驱动街区“新公共性”建构
        5.3.3 制度链接:“智慧商圈”推动街区协同治理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街区“公共性”建构的逻辑分析
        6.1.1 街区“公共性”建构的承载者
        6.1.2 街区公共性建构的路径
    6.2 街区“公共性”建构的冲突与反思
        6.2.1 街区“公共性”建构的限制
        6.2.2 街区公共性建构对策
    6.3 街区“公共性”内涵与建构的进一步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水亭门街区古迹汇总
    附录3:水亭门民国老字号店铺汇总
    附录4:访谈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录5:2018—2020年街区活动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地域性特色街区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以常德老西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来源
        1.1.1 “失忆”
        1.1.2 “伪忆”
        1.1.3 “断层”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1.3.1 集体记忆相关文献研究
        1.3.2 街区集体记忆相关文献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域性特色街区中集体记忆的建构系统及目标
    2.1 地域性特色街区中集体记忆的建构系统
        2.1.1 记忆主体
        2.1.2 记忆客体
        2.1.3 时间维度
    2.2 地域性特色街区中集体记忆的建构目的
        2.2.1 记忆主体的原真性
        2.2.2 记忆客体的地域性
        2.2.3 时间维度的延续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域性特色街区中集体记忆建构的案例对比研究
    3.1 地域性特色街区发展历程
    3.2 地域性特色街区案例
        3.2.1 上海新天地
        3.2.2 上海田子坊
        3.2.3 成都太古里
        3.2.4 表参道之丘
        3.2.5 常德老西门
    3.3 地域性特色街区案例对比研究
        3.3.1 地域性特色街区记忆主体的对比
        3.3.2 地域性特色街区记忆客体的对比
        3.3.3 地域性特色街区记忆的时间维度对比
        3.3.4 地域性特色街区记忆的选择倾向
    3.4 21 世纪地域性特色街区集体记忆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常德老西门为例
    4.1 常德老西门街区概况
        4.1.1 常德老西门的前身
        4.1.2 常德老西门的重生
        4.1.3 常德老西门新的困境
    4.2 常德老西门街区的记忆主体
        4.2.1 常德老西门街区记忆主体的内容
        4.2.2 常德老西门街区记忆主体的建构方式
    4.3 常德老西门街区的记忆客体
        4.3.1 常德老西门街区记忆客体的内容
        4.3.2 常德老西门街区记忆客体的建构层面
    4.4 常德老西门街区集体记忆的时间维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域性特色街区中集体记忆的建构原则
    5.1 记忆主体的建构原则
        5.1.1 人文再续
        5.1.2 社区营造
    5.2 记忆客体的建构原则
        5.2.1 地域性
        5.2.2 多元化
        5.2.3 日常化
    5.3 时间维度的建构原则
        5.3.1 历时性: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5.3.2 共时性:地方与国际的平衡
        5.3.3 设计和自生长的平衡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
致谢
毕业设计
学术研究成果统计-获奖及展览

(5)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城市与地段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况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群
        1.4.2 保护与更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地段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
    2.1 历史地段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福州市历史地段研究现状
    2.2 历史地段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理论
        2.2.2 有机更新理论
        2.2.3 建筑类型学理论
    2.3 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案例剖析
        2.3.1 案例选择评定标准
        2.3.2 案例一:福州市苍霞历史地段
        2.3.3 案例二:广州恩宁路永庆坊历史街区
        2.3.5 案例总结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公园历史地段现状研究
    3.1 南公园历史地段概况
        3.1.1 现状介绍
        3.1.2 历史沿革
        3.1.3 地域文化价值
    3.2 宏观层面:地段整体空间关系现状
        3.2.1 区位特征
        3.2.2 用地性质
        3.2.3 路网结构
    3.3 中观层面:地段历史文化环境现状
        3.3.1 肌理特征
        3.3.2 街巷形态
        3.3.3 空间环境
    3.4 微观层面:地段历史遗存现状
        3.4.1 建筑概况
        3.4.2 历史环境要素
        3.4.3 非物质文化遗产
    3.5 南公园历史地段现状问题总结
        3.5.1 整体历史环境格局亟待重塑
        3.5.2 地段功能亟待调整提高活力
        3.5.3 人居景观环境品质亟待改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4.1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原则
        4.1.1 整体性原则
        4.1.2 原真性原则
        4.1.3 多样性原则
        4.1.4 动态性原则
    4.2 宏观层面:地段与城市发展协同
        4.2.1 多地段协调发展
        4.2.2 地段功能调整
    4.3 中观层面:地段风貌保护与传承
        4.3.1 地段肌理的修复与调整
        4.3.2 传统街巷的保留与延续
        4.3.3 地段景观的优化与再生
    4.4 微观层面:建筑的分类保护与更新
        4.4.1 传统建筑的分类保护
        4.4.2 新建建筑的延续性设计
    4.5 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4.5.1 物质文化遗产
        4.5.2 非物质文化遗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实践
    5.1 发展定位与更新目标
        5.1.1 发展定位
        5.1.2 更新目标
    5.2 整体规划设计
        5.2.1 总体规划
        5.2.2 土地利用
        5.2.3 功能结构
    5.3 地段肌理重构与淡化设计
        5.3.1 肌理重构——万寿河西侧地块
        5.3.2 肌理淡化——万寿桥地块
    5.4 传统街巷保护与更新设计
        5.4.1 传统街巷格局保护
        5.4.2 传统街巷交通布局更新
        5.4.3 传统街巷节点更新
    5.5 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
        5.5.1 建筑分类保护方式
        5.5.2 建筑风貌控制
        5.5.3 建筑具体分类设计
    5.6 景观环境品质优化设计
        5.6.1 历史环境要素与景观结合
        5.6.2 地域性景观小品
    5.7 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设计
        5.7.1 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5.7.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5.7.3 历史文化遗产展示路线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基于情感记忆理论的灾后重建规划研究 ——以新北川巴拿恰周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局限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城市规划中的情感记忆
    2.1 情感记忆相关概念
        2.1.1 情感心理
        2.1.2 记忆心理
        2.1.3 情感记忆
    2.2 情感记忆与城市规划
        2.2.1 城市规划的情感记忆
        2.2.2 重大事件与城市规划
        2.2.3 城市规划的情感记忆塑造
        2.2.4 城市特色与城市规划
    2.3 灾后重建规划的情感记忆
        2.3.1 灾后重建规划特殊性
        2.3.2 灾后重建规划理念
        2.3.3 灾后重建规划的策略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典型案例中的情感记忆
    3.1 典型国内案例
        3.1.1 唐山大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情感记忆
        3.1.2 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情感记忆
        3.1.3 独克宗古城灾后重建规划的情感记忆
    3.2 典型国外案例
        3.2.1 波兰华沙战后重建的情感记忆
        3.2.2 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情感记忆
        3.2.3 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灾后规划的情感记忆
    3.3 思考与启发
        3.3.1 典型案例总结与思考
        3.3.2 典型案例对新北川规划启发
4 北川情感记忆调查与分析
    4.1 新北川灾后重建规划回顾
        4.1.1 规划背景与思想
        4.1.2 规划管理策略
        4.1.3 规划实施与现状
    4.2 北川情感记忆调查
        4.2.1 北川城市记忆要素
        4.2.2 城市记忆调查
    4.3 北川情感记忆调查分析
        4.3.1 空间记忆
        4.3.2 生活记忆
        4.3.3 文化记忆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情感记忆的巴拿恰周边地块城市设计
    5.1 城市设计背景
        5.1.1 灾后重建规划的必需阶段
        5.1.2 集中建设期后的规划完善
        5.1.3 强化情感记忆
    5.2 规划设计思想
        5.2.1 传承羌风特色
        5.2.2 丰富情感空间
        5.2.3 强化城市记忆轴
    5.3 城市设计策略
        5.3.1 再创原味生活空间
        5.3.2 街巷尺度把握
        5.3.3 构建便捷交通系统
        5.3.4 延续民族建筑风貌
        5.3.5 塑造本土化生态景观
    5.4 基于情感记忆的地块设计概念性方案
        5.4.1 区位分析
        5.4.2 功能布局
        5.4.3 空间格局
        5.4.4 交通组织
        5.4.5 建筑风貌
        5.4.6 景观空间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6.3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老北川城市情感记忆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表演理论
        二、社区理论
        三、社会变迁理论
        四、文化资本理论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一、健身健体价值
        二、教育教化价值
        三、娱乐健心价值
        四、社会治理价值
        五、经济发展价值
        六、文化传承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一、个案选取原则
        二、个案选取方法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一、田野概况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一、田野概况
        二、尚寨竹马表演
        三、尚寨竹马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一、田野概况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基本原则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基于电影建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课题研究
        1.2.1 国内外电影建筑学课题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课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电影建筑学理论研究
    2.1 电影与建筑的艺术交集
        2.1.1 建筑的艺术
        2.1.2 电影的艺术
        2.1.3 电影与建筑的交融
    2.2 电影建筑学的起源与概念
        2.2.1 电影建筑学的起源
        2.2.2 电影建筑学的概念
    2.3 电影建筑学的适用范围与结构框架
        2.3.1 适用范围
        2.3.2 结构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阶段和研究现状
    3.1 历史文化街区演变
        3.1.1 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程
        3.1.2 历史文化街区的记忆解读
        3.1.3 历史文化街区的叙事表达
    3.2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分析
        3.2.1 资源开发不均性
        3.2.2 地方记忆丢失
        3.2.3 居住环境不完善
        3.2.4 物质消解有待改善
    3.3 历史文化街区的机遇和挑战
        3.3.1 国家层面对街区重视度
        3.3.2 公众参与对街区的重要性
        3.3.3 街区自身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
    3.4 本章小结
4 电影建筑学方法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模式中运用
    4.1 体验空间:穿过时间的空间意识
        4.1.1 听觉体验空间
        4.1.2 视觉体验空间
        4.1.3 触觉体验空间
        4.1.4 嗅觉体验空间
        4.1.5 体验空间框架
    4.2 记忆产生:存储空间经验的场所
        4.2.1 自然经验记忆
        4.2.2 人类交流记忆
        4.2.3 记忆产生框架
    4.3 创造能量:物质性的体现
        4.3.1 掌握能量
        4.3.2 释放能量
        4.3.3 能量媒介
        4.3.4 创造能量框架
    4.4 叙事艺术:人为干预的生活秩序
        4.4.1 叙事目的
        4.4.2 叙事手段
        4.4.3 叙事结构的运用
        4.4.4 叙事成果展示
        4.4.5 叙事艺术框架
    4.5 本章小结
5 案例应用—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资料
        5.1.2 项目现状分析
        5.1.3 项目设计方法
    5.2 街区整体空间的协调与统一
        5.2.1 交通空间的协调
        5.2.2 整体景观的空间表达
        5.2.3 建筑群体风格的空间表达
    5.3 街区个体建筑的大众与特性
        5.3.1 建筑物的创新与演绎
        5.3.2 建筑环境原真与表达
        5.3.3 建筑细部还原与思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气候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严寒城市
        1.3.2 公共空间
        1.3.3 冬季景观
        1.3.4 景观活力
        1.3.5 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冬季景观的活力性阐释
    2.1 冬季景观活力研究基础
        2.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2 研究范畴与概念
        2.1.3 活力与景观活力
    2.2 冬季景观的活力聚焦
        2.2.1 冬季景观的生命系统
        2.2.2 冬季景观的活力维度
    2.3 冬季景观的活力目标
        2.3.1 景观的适应能力
        2.3.2 景观的释放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现状研究
    3.1 冬季景观使用调查
        3.1.1 问卷调研
        3.1.2 参与观察
        3.1.3 数据分析
    3.2 冬季使用地点分析
        3.2.1 公共空间聚焦
        3.2.2 活力场地聚焦
    3.3 冬季人群需求聚焦
        3.3.1 以群体特征划分
        3.3.2 以行为类型划分
        3.3.3 需求归纳
    3.4 问题梳理
        3.4.1 布局问题
        3.4.2 使用问题
        3.4.3 视觉问题
    3.5 活力的目标重构
        3.5.1 空间的支撑力
        3.5.2 功能的凝聚力
        3.5.3 形式的吸引力
    3.6 活力的激发原则
        3.6.1 适应性原则
        3.6.2 复合性原则
        3.6.3 补充性原则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
    4.1 空间的适应性选择
        4.1.1 依托人口
        4.1.2 依托微气候
        4.1.3 依托公共建筑
        4.1.4 分化与重组
    4.2 空间的内部结构
        4.2.1 布局方式
        4.2.2 空间关系
        4.2.3 空间的冗余
    4.3 空间的连接
        4.3.1 实的连接
        4.3.2 虚的连接
        4.3.3 连接织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冬季景观功能的凝聚力
    5.1 冬季功能的强化
        5.1.1 功能的顺应
        5.1.2 功能的转换
        5.1.3 功能的复合
    5.2 冬季活动的吸引
        5.2.1 制造人群聚集
        5.2.2 增加景观互动
        5.2.3 强化冬季体验
    5.3 精神需求的满足
        5.3.1 唤醒居民集体记忆
        5.3.2 自我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
    6.1 吸引的理论依据
        6.1.1 自然法则
        6.1.2 喜爱模型
        6.1.3 透镜理论
    6.2 冬季景观审美偏好
        6.2.1 冬季景观分类
        6.2.2 冬季的吸引点
    6.3 冬季审美透镜模型
        6.3.1 冬季特色
        6.3.2 视觉丰富
        6.3.3 景观趣味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冬季景观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7.1 指标体系释义与评价标准
        7.1.1 空间支撑力评价
        7.1.2 功能凝聚力评价
        7.1.3 形式吸引力评价
    7.2 数据分析
        7.2.1 项目分析
        7.2.2 信度检验
        7.2.3 效度检验
        7.2.4 验证性因素分析
    7.3 评价体系构建
        7.3.1 变量计算
        7.3.2 指标权重计算
        7.3.3 模型构建
        7.3.4 模型验证
    7.4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的途径
        7.4.1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原则
        7.4.2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策略
        7.4.3 冬季景观要素设计要点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四、留住那些回忆——试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转换、技术赋能与历史街区公共性的多重表达 ——基于衢州水亭门街区的实证研究[D]. 都俊竹. 吉林大学, 2021
  • [2]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D]. 李鹏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4]地域性特色街区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以常德老西门为例[D]. 贺紫瑶.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5]福州市南公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 陈黎辉.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基于情感记忆理论的灾后重建规划研究 ——以新北川巴拿恰周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D]. 周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7]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基于电影建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研究[D]. 韩秀.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8)
  • [9]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D]. 孙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留住那些记忆——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