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一天三遍“日出日落”的地方

黎明——一天三遍“日出日落”的地方

一、黎明——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地方(论文文献综述)

陈欣妍[1](2020)在《东亚地区对流层顶和边界层内逆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流层顶对热带辐合带(ITCZ)极地扩张和大气环流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而大气边界层逆温通过复杂的反馈作用可显着改变近地面污染浓度进而影响大气污染。由于缺乏精细的大气垂直结构观测资料,使得人们对我国对流层顶和边界层逆温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认知非常有限。因此,本论文主要利用中国气象局最新发布的无线电探空仪数据对1979-2016年中国对流层顶变化高度进行了全面研究,借助2011年-2017年为期7年的秒级探空观测资料,深入分析了边界层内大气逆温的频率,强度以及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对流层顶高度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增长率大约为370米每十年。增长最快的是西北地区,其次是低纬度地区(15o~25oN),而增长最快的地区是高纬度地区(45o~55oN)。从时节上来说在夏季的时候对流层顶高度到达最高值,而在冬季达到最低。垂直方向上的频率分布呈现双峰模式,主要峰值出现在15千米左右,次要峰值出现在8至12千米之间。逆温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和地理依赖性。在北京时间早上8时,贴地逆温的发生频率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现象,而在晚上8时则相反。华北平原的贴地逆温强度最大,这可能是由于气溶胶和逆温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同时还发现逆温的频率在夏季较低,而在冬季较高。夏季贴地逆温和悬浮逆温发生频率均在早上8时达到峰值,在14时达到谷底。冬季,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悬浮逆温往往发生在300米处。局部气象要素与逆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较大的低对流层稳定度对应于更频繁和更强的逆温。本论文对流层顶时空趋势相关结果为全球变暖下ITCZ极地扩张论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而探空边界层逆温精细结构的工作全面给出了中国地区大气边界层逆温结构,这些观测事实将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治理提供重要观测事实和科技支撑。

刘雅丽[2](2019)在《面向海丝国家导游汉语教材编写的话题与词句库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专门用途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专门用途汉语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内部各分支的发展并不均衡。中国人出境旅游风潮兴起,海外中文导游紧缺,导游汉语相关课题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本文旨在为导游汉语培训教材的编写提供依据:在微观层面上确定教材的内容要素和在宏观层面上探讨教材的编写原则。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海丝之路”沿线国家导游的汉语需求情况。然后,搜集导游汉语教材语料,建成小型语料库,以导游工作的交际任务为纲,从语料库中提取导游汉语常用的话题、词、句等,构建起了一个导游汉语的“常用话题——常用词——常用句——常用句式”资源库。该库包含三级话题共50个,常用词2207个,常用句924句和常用句式754个,话题与词句之间可通过代码相互索引。最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及对导游汉语语言特征的把握,顺势分析了现有教材的适用性,进而思考了针对性、实用性、真实性和趣味性原则在导游汉语培训教材编写中的落实问题。

杨毅[3](2015)在《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侗族大歌,侗族民间称为“嘎老”,是流传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的一种具有强烈地域性和浓郁原生性的民族音乐。自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音乐工作者发现以来,侗族大歌就以其无伴奏自然和声的音乐魅力而逐渐为世人所熟知。侗族大歌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民间进入主流文化关注视野的60年,也是侗族大歌文化场域发生剧烈变动的60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开发的带动,现代传播的带动,他者视角的介入,以及社区环境的变迁,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侗族大歌的传播使得这种独特的地域音乐获得了他者认同,展示了侗族文化的特有魅力;另一方面,他者视角的介入也改变了侗族大歌作为侗族社区音乐的评价标准。而地方政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筹划,更使侗族大歌从自足自为的族群文化,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标识和符号。侗族大歌在现代语境中的传承保护,必须要面对这样的文化场域变动。从微观的层面来看,这种文化场域的变动可能只是某种传承方式的变化,而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文化场域的变动其实是侗族这个族群和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转向。因此,从人类学的视野展开对侗族大歌的整体考察,为它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氛围中探求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显然有着现实意义。除去绪论和结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简要介绍了侗族大歌的分布地域,并对侗族大歌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及对侗族大歌的文化地理学因素、依生的民间习俗及其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历史文献的梳理;此外,还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必要的交代。第一章论述侗族大歌的发展演变。对侗族大歌的地域分布、历史形态、发展态势、未来趋向予以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解析。尤其注重从大歌所处的空间状态中去探寻其区域结构和人文特征。并将其还原到侗族族源与侗歌起源的历史叙事中,从而揭示了侗族大歌当下传承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语言环境与“文化自觉意识”的丧失、传承结构的断层、生态空间的破坏。第二章论述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本章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展演环境四个层面对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阐述。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是侗族大歌存续的核心基因之一。脱离具体生息环境的形式化、抽象化、概念化的侗族大歌,实际上已经在慢慢丧失其艺术生长和发展的土壤。保护侗族大歌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态环境的整体存在。第三章论述侗族大歌的歌唱内容。自然意识的张扬、民族记忆的口述、婚姻制度的展演、人伦亲情的礼赞和日常生活的叙写,是侗族大歌歌唱的最主要内容。自然、人生、历史、社会,侗族大歌内容的繁复,体现了整个族群的集体意识,使侗族大歌成为整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审美反映和文化认同表征,富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特质,并以文化符号的形式深入到每个个体的内心深处,从而获得恒存的价值。第四章论述侗族大歌的歌律形态。侗族大歌以格调柔和、委婉优雅的抒情旋律与协调和声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支声复调音乐。同时,侗族大歌又以其浪漫独特的气韵转换、形象生动的自然模拟、和谐优雅的风格呈现、错落有致的调式转换(游移)、话语方式的诗意表达以及悠扬自然的和声运用,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音乐发生的自然性、话语方式的诗意性、演唱风格的整一性、和声运用的层次性、音乐调式的柔和性、押韵形式的交互性,是侗族大歌音乐属性的最鲜明特征。本章充分运用了田野调查时收集到的侗族大歌曲谱,对侗族大歌歌律形态进行了实例分析。第五章论述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成熟都离不开特定族群社会对它的需要。特定的侗族社会对侗族大歌的萌生起着规约作用。南部侗族方言地区的社会结构是其艺术社会学基础。本章从群体娱乐、社会交往、审美教育、宗教信仰、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六个方面探讨了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第六章论述侗族大歌的传承调适。本章从侗族大歌文化场域、符号叙事、现代语境、当下视角的分析入手,呈现了侗族大歌传承过程中接受心理异动、艺术形态固化、审美体验转型、传承模式嬗变等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要从生态维度对侗族大歌进行意义生产重构的观点:侗族大歌是艺术审美存在,但其艺术原动力在于它是一种基于生计操持的艺术。保护侗族大歌,不仅要保护其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它与社区水乳交融的联系。结论从侗族大歌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场域进行了分析。在侗族大歌的深层结构中,侗族传统文化与侗族传统社会的同构无处不在。正是这样一种同构性的存在,使得侗族大歌在侗族族群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场域。这个场域既是地理空间意义的,又是精神领域意义的。时代自觉与文化自觉是侗族大歌这一类民间艺术保护传承不可或缺的两种意识。时代自觉要求我们视其为活态的文化存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观瞻,这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外部条件。而文化自觉则要求我们视其为特定的文化独体,它的生命来自于它所依存的那个特定的族群共同体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确认。这是某种特定文化最终存亡的内在基因。

徐睿渊[4](2008)在《厦门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演变 ——对三本教会语料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利用英国传教士杜嘉德编写的《厦英大辞典》(1873),参考与其同时期的传教士材料《翻译英华厦腔语汇》和《英华口才集》,考察厦门方言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一百多年来的演变。这些教会方言材料在以往的方言研究中鲜少使用。19世纪下半叶,厦门方言处于纵横两项发展的交汇处,一方面经历方言自身演变,一方面方言因与他方言(语言)接触而相互影响。我们选取这一时代的厦门方言材料与现代厦门方言进行比较研究,试图考察方言语音系统演变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分析影响词汇系统变化的内外因素。本文共6章。开篇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所采用的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第二章从音系、字音、词音三个方面考察百年来厦门方言语音系统变化的主要特点。音系主要变化有二:入母混入柳母;参韵混入公韵。字音系统的调整有简化和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词音方面,轻声、变调和合音的基本规则不变,而二次变调现象有扩大倾向。第三章从义类角度出发,考察厦门方言词这一百年来的存留和消亡情况。与自然现象相关的时间、地形地貌、人体器官等类词保存较好;与社会生活相关类词变化较大。其中,反映上层建筑的政府机构和宗教信仰类词、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渔业类词流失了一半以上;与底层人民关系较为密切的服饰、习俗、文学艺术等类词流失40%以上。第四章从社会文化生活、词汇系统本身和语言接触三方面分析厦门方言词存留与消亡的影响因素。旧制度和旧事物的消失、认知的深化与观念的改变以及语言政策和语言环境的变化是社会文化生活影响方言发展的主要因素。近义词的竞争和口语词、书面语词的竞争在百年来厦门方言词汇演变中作用突出。方言与共同语、与周边方言、与外国语言的接触也给厦门方言词汇带来较大影响。第五章考察厦门方言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百年来的演变情况。由于含义曲折深沉、形式不够稳定,三者间惯用语流失最为严重。第六章对厦门方言造词法百年来的变化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语音造词逐渐萎缩,附缀造词类别基本不变,语素顺序逐渐稳定,文白造词有所扩展。由于材料的限制,本文只考察百年来旧词语的存留和消失,至于新词语的兴起和词义系统的改变(如义项增减、褒贬义的变化)是我们下一步继续深入考察的目标。

文忠祥[5](2006)在《土族民间信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族民间信仰是在万物有灵观念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至上神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灵信仰的综合体,包括在这些信仰基础上产生的以巫术为基本逻辑的各种祭祀仪式、禁忌、占卜等活动,具有较为松散的组织体系。土族民间信仰具有一定的宗教性,是区别于正式宗教的一种较低层次的信仰方式。 在概述土族及其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土族民间信仰的发生空间。认为土族村落是民间信仰发生的主要空间形式,各种民间信仰仪式活动都是在村落范围内或者村落联合进行的,每个村落都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制度。这些实际上是土族民间信仰的物化形式,是在民间信仰的观念的指导下,对自然空间和时间进行民族化、神圣化的结果。 土族民间信仰,包括万灵崇拜、人格神崇拜为主题的多神崇拜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将观念外化、具体化的民间信仰各种仪式,通过禁忌、符咒、占卜、巫术、风水等形式将民间信仰观念化约为土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规范,其间存在民间信仰观念的伦理化、道德化过程。而土族民间信仰仪式活动大多都要借助于神职人员作为人神中介来开展活动并达到目的,其活动场所大多以庙宇为中心,部分以祖坟为中心来开展。 在论述土族民间信仰图景的基础上,对土族民间信仰展开进一步的解析。通过土族民间信仰中求雨仪式、跳勃仪式、丧葬仪式、斋醮仪式、纳顿仪式等的结构分析,展示了土族民间信仰主要仪式的内容,认为土族民间信仰的仪式是为了完成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换,是为了建构一个新的理想的社会生活环境。土族民间信仰象征分析,旨在通过民间信仰仪式中的各种象征的深入分析,认识土族民间信仰的更为深刻的观念和意识,了解隐藏在具体的表现形式背后的内在逻辑。分象征思维、象征结构、象征具象来探讨。勾画了土族民间信仰的宇宙观,分析了国家象征符号在民间信仰中的在场。 土族民间信仰与土族社会,就民间信仰与道德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日常生活几个方面,说明土族民间信仰在土族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认为,民间信仰充斥与土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变。 最后,就土族民间信仰的变化趋势和目前在民间信仰管理方面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如何实现土族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些原则和具体策略。

韦思萍[6](2003)在《黎明——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地方》文中研究表明 从丽江古城驱车西行50公里到石鼓镇,再溯金沙江北上68公里到达金庄乡政府;再从这里的岔西公路向前行驶20公里就抵达企盼已久的黎明。

二、黎明——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地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黎明——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地方(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亚地区对流层顶和边界层内逆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对流层顶研究
        1.2.2 逆温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2章 数据和方法
    2.1 数据
        2.1.1 探空数据
        2.1.2 黑碳数据
    2.2 数据预处理
    2.3 方法
        2.3.1 对流层顶高度计算
        2.3.2 逆温定义
        2.3.3 趋势分析
第3章 对流层顶趋势分析
    3.1 不确定性分析
    3.2 趋势分析
        3.2.1 中国地区对流层顶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3.2.2 对流层顶空间分布趋势分析
        3.2.3 对流层顶趋势的纬度依赖性
    3.3 对流层顶高度的垂直分布频率
第4章 中国地区边界层内大气逆温
    4.1 逆温产生的概念框架
    4.2 逆温各项参数的时空分布
        4.2.1 逆温频率的空间分布
        4.2.2 逆温厚度以及强度的空间分布
        4.2.3 逆温的昼夜以及季节分布频率
    4.3 逆温影响因子研究
        4.3.1 逆温的地理依赖性
        4.3.2 逆温的区域特征
        4.3.3 黑碳对悬浮逆温的影响
        4.3.4 气象条件对逆温的潜在影响
第5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面向海丝国家导游汉语教材编写的话题与词句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理论依据
    1.6 研究整体方案
2 导游汉语学习需求分析
    2.1 调查方案的设计
    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 导游汉语常用话题库架构
    3.1 会话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3.2 话题及其选取标准
    3.3 常用话题的提取
    3.4 构建常用话题库
4 导游汉语常用词库架构
    4.1 语料分类编库
    4.2 词语聚类
    4.3 常用词人工干预
    4.4 常用词的验证与分级
5 导游汉语常用句库架构
    5.1 常用句的选取
    5.2 常用句的统计与分析
    5.3 构建常用句库
    5.4 提取常用句式
6 导游汉语培训教材编写原则
    6.1 现有教材的职业培训适用性分析
    6.2 教材编写的具体原则
7 结语
    7.1 研究的新颖之处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注释
语料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海丝之路”沿线国家导游汉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附录二:“海丝之路”沿线国家导游汉语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三:导游汉语常用词库(分话题)
    附录四:导游汉语常用词库(分等级)
    附录五:导游汉语常用句库
    附录六:导游汉语常用句式库

(3)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述
        一、侗族的族群分布
        二、侗族大歌的概念界定
        三、侗族大歌的文化地理学因素
        四、侗族大歌依生的民间习俗
        五、侗族大歌的审美特质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
        一、宋代至中华民国时期:侗族大歌演唱场景的描述
        二、20世纪50至60年代:侗族大歌的挖掘整理
        三、20世纪80至90年代:侗族大歌的研究蔚为大观
        四、21世纪初至今:侗族大歌的研究成绩斐然
    第三节 研究设计、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式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侗族大歌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地域分布
        一、侗族民歌的南北分界
        二、侗族大歌的流传区域
        三、侗族大歌分布地域原因探究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历史形态
        一、侗族族源追溯
        二、侗族大歌的起源考
        三、侗族大歌的民间传说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发展态势
        一、侗族大歌的兴衰历程
        二、侗族大歌的空间变迁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未来趋向
        一、侗族大歌语言环境与“文化自觉意识”的丧失
        二、侗族大歌传承结构的断层
        三、侗族大歌生态空间的破坏
第二章 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土壤
        二、气候条件
        三、物产资源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社会环境
        一、侗族社会的组织结构——“款”
        二、侗族社会的宗法组织——“补腊”
        三、侗族社会的宗族组织——“歌班”
        四、侗族社会的人种特征
        五、侗族社会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文化环境
        一、宗教祭祀活动
        二、婚配恋爱活动
        三、其他节庆习俗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展演环境
        一、鼓楼
        二、民居
        三、寨门
        四、戏台
第三章 侗族大歌的歌唱内容
    第一节 自然意识的张扬
        一、自然之声的模拟
        二、自然之象的表达
        三、自然之境的描述
    第二节 民族记忆的口述
        一、敷陈侗人起源
        二、叙述迁徙历史
        三、讴歌民族英雄
    第三节 婚姻制度的展演
        一、真实细腻的心灵流露
        二、大胆率真的爱意呈现
        三、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
    第四节 人伦亲情的礼赞
        一、养育之情的感恩
        二、人伦秩序的教化
        三、童真童趣的升华
    第五节 日常生活的叙写
        一、生产与生活的描绘
        二、劳动与爱情的交织
        三、艺术与生命的感悟
第四章 侗族大歌的歌律形态
    第一节 音乐发生的自然性
    第二节 话语方式的诗意性
    第三节 演唱风格的整一性
    第四节 和声运用的层次性
        一、多声部民歌概述
        二、侗族大歌多声部和声音乐的出现
        三、侗族大歌多声部音乐的和声运用
    第五节 音乐调式的柔和性
        一、我国五声性调式概述
        二、侗族大歌的主要调式及相互转换
        三、侗族大歌的调式重叠
    第六节 押韵形式的交互性
        一、句内韵的使用
        二、句间韵的使用
        三、“同”韵的使用
        四、三种押韵形式的混合使用
第五章 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群体娱乐功能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社会交往功能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审美教育功能
        一、侗族大歌自身“美”的教化
        二、侗族大歌“情感教育”的和谐功能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宗教信仰功能
    第五节 侗族大歌的民族认同功能
        一、侗族大歌分布地域的独特性体现
        二、侗族大歌体现的民族认同
        三、侗族大歌对民族认同的意义呈现
    第六节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功能
第六章 侗族大歌的传承调适
    第一节 文化场域与接受心理变化
    第二节 符号叙事与艺术形态固化
    第三节 现代语境与审美体验转型
        一、内蕴审美向外显审美转化
        二、复合审美向单向审美转化
        三、诗性审美向创意审美转化
    第四节 社区变迁与传承方式嬗变
    第五节 生态维度与意义生产重构
结论
附录1:贵州省侗族大歌传承人名录
附录2:贵州省侗族大歌歌师名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厦门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演变 ——对三本教会语料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厦门地理历史和方言概貌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本文的选题和研究意义
    第四节 本文依据的理论、方法及体例
第二章 语音的演变发展
    第一节 《辞典》体现的音系及其演变
    第二节 字音系统的调整
    第三节 词音的变化
第三章 厦门方言词汇演变概述
    第一节 反映自然世界的词
    第二节 体现人与人际关系的词
    第三节 展现社会生活的词
第四章 厦门方言百年来词汇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二节 词汇系统的竞争发展
    第三节 语言接触引起的词汇变化
第五章 成语、谚语和惯用语
    第一节 成语
    第二节 谚语
    第三节 惯用语
第六章 造词法的演变
    第一节 语音造词
    第二节 附缀造词
    第三节 变动语序的合成词
    第四节 文白造词
参考文献
附录:发音人简况
后记

(5)土族民间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土族及其社会环境
    第一节 土族概况
    第二节 土族社会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土族社会的人文环境
第二章 土族民间信仰的发生空间
    第一节 土族村落概况
    第二节 土族村落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土族村落的时间制度
第三章 土族民间信仰图景
    第一节 土族民间信仰的分类
    第二节 万灵崇拜
    第三节 人格神崇拜为主题的多神崇拜
    第四节 民间信仰仪式
    第五节 禁忌、符咒、占卜、巫术、风水
    第六节 神职人员及其活动场所
    第七节 土族民间信仰发展史略
第四章 土族民间信仰解析
    第一节 土族民间信仰特征
    第二节 土族民间信仰存在原因
    第三节 土族民间信仰仪式结构分析
    第四节 土族民间信仰象征分析
第五章 土族民间信仰与土族社会
    第一节 民间信仰与道德生活
    第二节 民间信仰与政治生活
    第三节 民间信仰与经济生活
    第四节 民间信仰与文化生活
    第五节 民间信仰与日常生活
第六章 土族民间信仰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一节 土族民间信仰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土族民间信仰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参考书目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后记

四、黎明——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地方(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亚地区对流层顶和边界层内逆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陈欣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2]面向海丝国家导游汉语教材编写的话题与词句库建设研究[D]. 刘雅丽. 暨南大学, 2019(12)
  • [3]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D]. 杨毅. 武汉大学, 2015(07)
  • [4]厦门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演变 ——对三本教会语料的考察[D]. 徐睿渊. 厦门大学, 2008(08)
  • [5]土族民间信仰研究[D]. 文忠祥. 兰州大学, 2006(03)
  • [6]黎明——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地方[J]. 韦思萍. 时代风采, 2003(01)

标签:;  ;  ;  ;  

黎明——一天三遍“日出日落”的地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