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

“微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

一、《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师少龙[2](2020)在《面向早期肿瘤检测应用的活体计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早期肿瘤病灶的检测对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实现难度较高而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现有的医学造影成像方法使用的纳米粒子作为造影剂主要依赖人体循环系统进行大面积输送,缺乏局部靶向传输所需的外力驱动和引导,易导致机体的毒副作用、低靶向性和低疗效等。而基于纳米机器人的肿瘤检测系统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其需要肿瘤的具体位置信息作为先验知识,而受目前医学成像技术的限制,早期肿瘤病灶的位置信息是难以获取的。因此,本文拟提出一种能够综合以上两种技术优势的全新的肿瘤检测系统,在不需要肿瘤位置信息作为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利用纳米机器人实现直接靶向检测的目的。本课题旨在从计算的角度设计基于纳米机器人的可操控智能纳米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早期肿瘤病灶诱发的活体组织环境的变化控制纳米机器人对高危组织进行有规律搜索,最终实现肿瘤病灶的检测。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早期肿瘤检测时无需肿瘤病灶位置的先验知识,同时可以极大提高检测效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早期肿瘤病灶所诱发的生物组织环境的特异性变化进而提出了“生物梯度场”的概念,介绍了可用于肿瘤病灶检测的外部可控磁性纳米机器人系统,并对群体智能算法的计算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基于此,在考虑纳米机器人在肿瘤检测过程中所受体内约束的情况下提出了“活体计算”的概念。纳米机器人作为计算智能体在外部理想控制情况下考虑了其在肿瘤检测过程中的速度的衰减情况,建立了早期肿瘤检测的数学优化模型,并运用侵入渗流技术设计肿瘤病灶的血管网络模型作为活体计算的主要约束条件。受群体智能算法理论的启发分别设计了用于单病灶和多病灶肿瘤检测的检测算法。研究了在目前磁场控制技术条件下的群体纳米机器人的控制问题,针对此约束条件提出了能有效实现肿瘤检测的活体计算策略(弱者优先进化策略)。在该策略的作用下纳米机器人群体可以在外部统一磁场的控制作用下沿着比较理想的路径向肿瘤病灶位置逼近,并最终到达目标位置完成肿瘤病灶的检测。运用仿真实验在多种有代表性的生物梯度场场景下证明了该计算策略的有效性。根据弱者优先进化策略计算出的纳米机器人在迭代计算过程中的运动方向,对纳米机器人在迭代计算过程中的步长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固定步长情况下设计了“张-弛(Tension-Relaxation,T-R)”策略用于平衡计算过程中纳米机器人的控制和追踪周期;在变化步长情况下设计了指数进化策略用于调整活体计算的“探索”和“开发”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证明T-R法则和指数进化策略的设计对提高肿瘤检测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对单病灶肿瘤检测的研究结果,结合多灶性肿瘤自身特点,提出了基于连续靶向策略的活体计算算法用于多病灶肿瘤的检测。分别在不同时刻在同一注射位置注射的纳米机器人群体可以在算法的作用下分别沿着不同的运动路径检测到各自的靶向肿瘤病灶,最终实现多病灶肿瘤检测。通过与传统的蛮力搜索算法比较可知活体计算算法在肿瘤检测方面的优越性,同时与传统的群体智能算法比较结果证明了其特殊性。根据所提出的活体计算理论,搭建了相应的体外实验平台用于实现活体计算的体外验证。利用光刻技术制备了二维微流道网络用以模拟高危组织的血管网络结构,制备了Janus微粒作为磁性微纳机器人实现在亥姆霍兹线圈系统作用下的运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机器人群体在活体计算算法的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相应肿瘤病灶的靶向检测。体外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活体计算对单病灶肿瘤和多病灶肿瘤检测的有效性,为其早日实现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商学晏[4](2020)在《食用菌分选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食用菌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材,杏鲍菇则是我国常见食用菌中的杰出代表,因其具有近似鲍鱼的独特口感与极高的营养价值,有着“素鲍鱼”的美名,现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面对杏鲍菇产量的逐年增加,将自动化技术和生产线加工模式应用到杏鲍菇分选包装环节可以提高其商业价值和产品竞争力,针对这一情况,本篇论文对食用菌分选包装生产线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首先根据农产品分选加工包装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近些年来国内外农产品分选包装方面的生产线自动化技术应用特点和发展趋势,确定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通过分析生产线的优点及对于生产线技术应用到食用菌分选包装工艺流程的优势,结合企业实地调查,设计出杏鲍菇滚杠式分选模式和气调保鲜包装工艺。在研究和分析食用菌分选包装生产线重点加工设备杏鲍菇滚杠式分选机、食用菌气调保鲜包装机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加工工艺需求和加工作业流程确定了符合杏鲍菇的食用菌分选包装生产线。其次根据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最终为杏鲍菇食用菌分选包装生产线设计了一套以西门子S7-1200PLC为控制核心,采用ET200SP作为分布式I/O,西门子KTP1200精简触摸屏作为上位监控的食用菌分选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 TIA软件仿真调试和实验室平台实验验证,通过Matlab软件的Simulink模拟仿真测试模块对生产线传送带调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选择采用PID控制法对生产线传送带进行变频调速。最后对系统可靠性分析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使用FAT分析法对保鲜包装机进行可靠性研究,通过收集整理保鲜包装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建立其多级故障树,定性分析故障树的结构和故障原因,定量计算故障率,系统梳理后提出了增强系统可靠性的措施。这条生产线和控制系统主要完成杏鲍菇食用菌的等级分选,自动包装等多道生产加工工序,每小时可以包装杏鲍菇600~1200盒;对菌业企业而言食用菌分选包装生产线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杏鲍菇的商业价值和产品竞争力。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向磊[6](2019)在《小功率电源微型开关动态控制技术》文中指出针对引信电发火控制系统存在的储能电容充、放电源控制和电雷管待发状态控制两个主要问题,为避免发生膛炸、炮口炸、弹道炸的可能性,加强对引信发火控制电路储能电源充、放电控制非常必要,对提高引信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国内外破甲弹引信电源安全控制后,分析了破甲弹引信膛内经历的受力环境,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发火电路储能电容的膛内供电时刻、开关阈值等参数,提出了基于微型惯性开关控制的发火控制系统储能电源充电、放电顺序控制的改进方案,利用弹丸飞行的惯性力、时序特征,重点开展膛内充电微型开关控制技术研究。在引信空间小体积约束条件下,考虑到由于国内MEMS制造微型开关存在电极工艺的关键问题难以解决,寻求能够尽快产品化的制造工艺方法。在引信零件制造中首次尝试3D打印SLM工艺方法,设计了钛合金和铝合金2种材质的金属微型“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进行了开关作用的可行性理论分析。利用正交实验分析开关头部直径、电极宽度和厚度多参数对电极接触性能的影响数,结果表明,开关头部直径影响最大,电极宽度和厚度对接触影响最小。结构尺寸最优组合方案是A2B1C3,即开关直径水平2、电极宽度水平1、电极厚度水平3时最大触面积为1.8mm2。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分析了SLM工艺制造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的扫描间距、扫描速度、激光功率3个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打印参数组合。制作了钛合金和铝合金材质的2种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机。为了在提高零件表面质量、降低开关导通电阻值方面,为今后完善、提高3D打印SLM工艺制造引信控制开关积累经验和提供参数参考,计算和测量开关样机的导通电阻、电极接触电阻,结果表明,满足电源的通电性要求。采用激光位移测量系统,测量模拟冲击条件下的钛合金和铝合金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塑性变形,进行了机械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开关的塑性电极“载荷-位移”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理论分析。研究成果表明,3D打印SLM工艺制造钛合金和铝合金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将适用于引信电源控制的膛内惯性环境。

宁鹏飞[7](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申其豪[8](2019)在《基于智能MPPT控制的光伏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地球资源的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传统能源的持续消耗已经不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刻不容缓。随着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太阳能的研究与利用已然在新能源中独占鳌头,而利用光伏发电缓解了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对其性能的不断优化升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光伏逆变器不同于传统的逆变器,它需要将光伏阵列或者组件所产生的光生直流电经过电力变换转化成人类日常生活生产所需要的交流电或并入交流电网。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与负载有密切关系,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光伏发电的功率输出具有一个最大值,需要采用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使得光伏发电系统或者光伏组件能够提供最大的功率输出,这就需要光伏逆变器技术。光伏逆变器中决定发电功率及输出电能质量的核心技术是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和并网技术。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是对光伏阵列或者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进行有效跟踪,以获取其最大功率,极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资源。并网技术是要把跟踪到的最大功率电能成功有效的馈送到电网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研究相应的逆变器的并网控制策略。光伏微型逆变器是将单个组件进行并网输出的,它强化了光伏发电系统对阴影遮挡的抵抗力,目前对光伏微型逆变器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主要对光伏微型逆变器MPPT控制相关的控制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选择采用模糊逻辑控制策略进行MPPT控制技术。基于模糊理论,研究设计了模糊逻辑控制器,以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变化量和功率变化率为控制器的二维输入量,输出控制量为占空比信号。首先,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具有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其次,对逆变器的并网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双闭环并网控制策略对并网电流进行控制,其中电流内环控制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达到同频同相,加入电网电压前馈补偿设计以消除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还设计了电压外环控制,以保证直流母线电压能够稳定运行。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建立了光伏逆变器全系统仿真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成功有效,满足设计要求,达到设计目标。基于控制理论的分析与仿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结果,设计研制了额定功率为190W的光伏微型逆变器。对器件选择和硬件电路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其中包括:前级升压电路、后级逆变电路、EMI滤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驱动电路设计、控制电路设计和检测电路设计等。所有的硬件电路基于Altium Designer10软件环境下进行设计完成,选择采用高性能的16位dsPIC33FJ16GSX04系列单片机作为本逆变器的主控芯片,在MPLAB-X-IDE软件程序集成开发环境下完成控制程序的编译,使用PICkit3.5程序烧写器烧录程序文件到芯片中。本文最终利用设计并制作完成的190W光伏微型逆变器和190W组件,构建了光伏并网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在系统的相同测试条件下与采用传统光伏微型逆变器构建的光伏并网系统进行了测试对比。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伏微型逆变器构建的系统相比较于传统的微型逆变器构建的系统能够获得较高的发电量,并实现成功并网。

制造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9](2004)在《2020年中国制造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前20年,必须大力发展制造技术,开拓出一条发展制造业,通向制造强国之路。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报告以机械制造业中,特别是重大成套装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中相关制造技术为重点。

韦冬冬[10](2019)在《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型涡喷发动机测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微型涡喷发动机(Micro Turbine Engine,MTE,或简称微发)试验台架作为涡喷发动机研发和改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发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微发燃烧室的研究是微发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微发燃烧室燃烧特性实验研究,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发测控系统平台,包含测试台架与虚拟仪器测控平台两大部分,可完成对微发燃烧室燃油、空气流量的测量与控制、燃烧室出口温度的测量以及微发燃烧室状态参数的实时显示、分析与存储,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分析测控系统基本需求,完成测控系统硬件实验平台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燃油流量测量与控制系统的设计、空气流量测量与调节系统的设计、燃烧室出口温度测量系统设计以及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其次,针对燃油流量在控制过程中容易受到燃烧室压力、油泵特性、电源电压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流量控制精度下降的问题,重点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的PID型模糊控制器用于提高燃油流量的控制精度。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PID型模糊控制器能够有效克服因燃油控制系统特性改变而引起的控制精度下降问题。另外,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精度,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糊PID控制器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利用LabVIEW开发工具开发完成微发测控系统虚拟仪器平台建设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仪器平台主要功能包括:燃油流量实时显示与控制、空气温度、压力、燃烧室出口温度的实时显示以及空气流量的实时显示与控制。

二、《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面向早期肿瘤检测应用的活体计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在早期肿瘤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纳米医学肿瘤检测研究现状
        1.2.2 国内纳米医学肿瘤检测研究现状
    1.3 纳米医学在早期肿瘤检测的研究现状简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章节安排
第2章 活体计算概念的提出
    2.1 引言
    2.2 生物梯度场
    2.3 计算策略简介
    2.4 活体计算问题表征
        2.4.1 体内约束
        2.4.2 问题定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想控制条件下的活体计算
    3.1 引言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3.3 基于活体计算的单肿瘤病灶检测
        3.3.1 过程描述
        3.3.2 血流速度变化形态
        3.3.3 血管网络建模
        3.3.4 算法设计
        3.3.5 结果分析
    3.4 基于活体计算的多灶性肿瘤检测
        3.4.1 问题定义
        3.4.2 模型建立
        3.4.3 算法设计
        3.4.4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均匀磁场下的活体计算策略
    4.1 引言
    4.2 活体计算特征分析
    4.3 活体计算建模
        4.3.1 问题推导
        4.3.2 计算步骤
        4.3.3 生物梯度场表示
    4.4 活体计算策略
        4.4.1 顺序进化策略
        4.4.2 弱者优先进化策略
        4.4.3 强者优先进化策略
        4.4.4 随机进化策略
    4.5 算法研究
    4.6 仿真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活体计算的迭代步长研究
    5.1 引言
    5.2 肿瘤不同生长阶段的血管网络
    5.3 固定步长的计算策略
    5.4 变化步长的计算策略
    5.5 算法设计
    5.6 仿真结果分析
        5.6.1 “张-弛”策略的验证
        5.6.2 指数进化策略的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病灶肿瘤检测的活体计算
    6.1 引言
    6.2 多病灶肿瘤检测基础
        6.2.1 问题描述
        6.2.2 血管网络模型
        6.2.3 生物梯度场表示
    6.3 多病灶肿瘤检测计算策略
    6.4 算法设计
    6.5 仿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活体计算的体外实验验证
    7.1 引言
    7.2 实验平台搭建
        7.2.1 微流道网络的制备
        7.2.2 微型机器人的制备
        7.2.3 磁场控制系统搭建
    7.3 实验设计
    7.4 实验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食用菌分选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二章 食用菌分选包装工艺及生产线
    2.1 食用菌的分选工艺设计
    2.2 食用菌的包装工艺设计
    2.3 生产线设备构成及其功能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线总体控制方案
    3.1 生产线控制对象
    3.2 生产线工艺流程
    3.3 生产线PLC控制器
    3.4 工业HMI技术
    3.5 组态控制技术
    3.6 生产线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PLC I/O分析
    4.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3 生产线电气图
    4.4 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4.5 上位监控画面设计
    4.6 生产线控制系统调试
    4.7 生产线变频调速控制策略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可靠性分析
    5.1 系统可靠性相关理论
    5.2 系统可靠性分析
    5.3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6)小功率电源微型开关动态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引信中微型控制开关应用及先进制造工艺概述
        1.2.1 MEMS制造工艺及其在引信中的应用
        1.2.2 机械微加工技术发展及应用
        1.2.3 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
    1.3 国内外破甲弹引信电源控制技术
        1.3.1 引信安全控制与电源安全控制概念
        1.3.2 M22 控制电源
        1.3.3 风帽结构的压电电源
        1.3.4 DRD16 型引信磁后坐电源控制
    1.4 引信电源控制存在的关键问题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引信电源激励环境分析和控制方案设计
    2.1 无后坐力炮破甲弹引信经历膛内压力数值仿真
        2.1.1 勤务处理意外跌落环境
        2.1.2 无后坐力炮破甲弹引信零件膛内压力仿真曲线
    2.2 引信系统对电源的要求
        2.2.1 开关响应时间要求
        2.2.2 开关通电性能要求
        2.2.3 开关通电可靠性要求
    2.3 引信电源控制-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磁后坐发电机膛内供电控制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膛压作用下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机械特性分析
        3.2.1 膛内充电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动力学分析
        3.2.2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膛压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3.2.3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关键参数
    3.3 基于正交仿真的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多参数优化
        3.3.1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的正交仿真参数设计与安排
        3.3.2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正交实验仿真及分析
        3.3.3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参数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性能分析
    4.1 选区激光熔化制造技术成形原理和工艺过程简述
    4.2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件表面质量分析
        4.2.1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件打印参数设计
        4.2.2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件表面粗糙度测量与分析
        4.2.3 正交实验法分析打印参数对表面参数的影响
    4.3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性能分析
        4.3.1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材料的电阻率分析
        4.3.2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总电阻计算
        4.3.3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接触电阻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强度静态模拟冲击试验
    5.1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件
    5.2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变形试验
        5.2.1 静态加载冲击的电极位移测试原理
        5.2.2 静态加载冲击的电极位移测试结果及分析
    5.3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接电强度静态冲击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与创新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7)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1.2.4 本文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2.2.4 人才培养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3.3.1 辅助医学研究
        3.3.2 辅助临床诊断
        3.3.3 医院管理
        3.3.4 医学情报检索
    3.4 综合评价分析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4.5 综合评价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基于智能MPPT控制的光伏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伏系统及其仿真
    2.1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
        2.1.1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2.1.2 太阳电池的输出特性
        2.1.3 光伏组件的仿真模型
    2.2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2.2.1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简介
        2.2.2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仿真模型
    2.3 单相并网控制技术
        2.3.1 逆变电路拓扑及并网原理
        2.3.2 电流内环设计
        2.3.3 电压前馈补偿设计
        2.3.4 电压外环设计
    2.4 单相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系统仿真
        2.4.1 均流环路设计
        2.4.2 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整体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智能MPPT控制的光伏逆变器的硬件设计
    3.1 并网微型逆变器的组成结构
    3.2 主电路设计
        3.2.1 前级升压电路
        3.2.2 后级逆变滤波电路
        3.2.3 辅助电源电路
    3.3 驱动电路设计
    3.4 控制电路设计
    3.5 检测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智能MPPT控制的光伏逆变器的软件设计
    4.1 控制芯片介绍
    4.2 软件编程环境
    4.3 控制资源配置
    4.4 控制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平台及方案
    5.1 实验平台搭建
    5.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型涡喷发动机测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虚拟仪器技术
        1.3.1 虚拟仪器的优势
        1.3.2 LabVIEW简介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微发测控系统设计
    2.1 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2.1.1 测控系统基本需求分析
        2.1.2 测控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2 测控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2.2.1 燃油测量与控制系统设计
        2.2.2 气流测量与调节系统设计
        2.2.3 燃烧室出口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2.3 数据采集
        2.3.1 测量参数
        2.3.2 数据采集卡选型
        2.3.3 NI-DAQmx
    2.4 STM32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2.4.1 串口通信
        2.4.2 步进电机控制
        2.4.3 燃油泵控制
        2.4.4 中断数据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发测控系统燃油流量控制算法设计
    3.1 传统模糊PID控制器原理与结构
        3.1.1 模糊控制概述
        3.1.2 PID控制概述
        3.1.3 模糊PID控制器
    3.2 基于PSO的 PID型模糊控制器设计
        3.2.1 PID型模糊控制器结构
        3.2.2 整定参数计算
        3.2.3 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
    3.3 基于PSO的 PID型模糊控制器仿真
        3.3.1 传递函数识别
        3.3.2 模糊控制器设计
        3.3.3 模糊规则设计
        3.3.4 PID型模糊控制器参数计算
        3.3.5 PID型模糊控制器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发测控系统虚拟仪器平台开发
    4.1 测控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4.1.1 数据采集
        4.1.2 数据存储
        4.1.3 燃油流量控制
        4.1.4 步进电机控制
        4.1.5 配置参数存储与调用
    4.2 测控系统试验验证
        4.2.1 运行主界面
        4.2.2 燃油流量控制
        4.2.3 步进电机控制
        4.2.4 燃烧室点火试验
        4.2.5 测控系统整体性能测试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面向早期肿瘤检测应用的活体计算技术研究[D]. 师少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食用菌分选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D]. 商学晏. 宁夏大学, 2020(03)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小功率电源微型开关动态控制技术[D]. 刘向磊.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7]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8]基于智能MPPT控制的光伏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D]. 申其豪.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2020年中国制造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制造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10]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型涡喷发动机测控系统设计[D]. 韦冬冬.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标签:;  ;  ;  

“微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