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苎麻产业,振兴县域经济

壮大苎麻产业,振兴县域经济

一、壮大苎麻产业 振兴县域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吴华[1](2021)在《大竹县 产业发展量质同升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五年,大竹县不仅收获了满载"大竹荣誉"的新名片、创造了富含"大竹探索"的新经验,现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发展、达州南拓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为大竹县带来更多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唐厚权[2](2021)在《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整合桂东北民族村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聚焦桂东北民族村寨20世纪前、1900-1949年、1949-1978年、1979-2000年这四个重大历史时期,分析桂东北民族村寨从业选择的演变趋势,从而理顺从业选择与乡村产业转型的关系。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将桂东北民族村寨划分为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在20世纪前,山区民族村寨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为主,辅以杉、松、竹木、茶等林木种植,培育林副产品,形成了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坝区民族村寨立足稻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手工业和商业仅有零星发展,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两种类型的产业结构为桂东北民族村寨的产业变迁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后,国际国内市场的力量促使村民从业分途。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从业选择朝着三个方向转变:一是出现林农、粮农、糖农等专业型农户、手工专业户和商贩;二是村民身兼多职,在市场导向下组织生产;三是地主、富农和商人合股投资手工业和矿业。民族村寨村民从业选择的三重转变,激发了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的三重初变。产业三重初变,具体表现为桂东北民族村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趋势加强,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中心的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繁荣。尽管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都历经产业初变,但是坝区民族村寨转型力度强于山区民族村寨。新中国成立以来,桂东北民族村寨通过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形成了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集体化经济体制。村民成为人民公社的一员,其从业选择完全受到人民公社的管理和调配。从业选择由此激变为从业改造,并连锁引发产业激变,突出表现在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活力得到充分迸发,打破了限制村民自由从业的枷锁。桂东北民族村寨村民从业多元化和自由化,村民务农、外出务工、从事“非农”职业以及回乡创业构成了村民的从业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促使村民从业选择带动村寨产业转型。村民脱离传统农业,逐渐从事旅游业,村寨由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型;扎根于本土的村民,从事现代生态农业,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生态农业;村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事各种“非农”职业,村寨由传统农村经济转向城镇化;村民“离土不离乡”,村民进入乡镇企业谋生,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乡镇企业。回望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之路,可以归纳为四条发展路径,即从传统农业走向旅游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生态农业;从传统农业转向城镇化;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工业。这四条路径是由历史上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市场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所驱动而形成的。同时,百年来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萎靡仍然制约着产业转型。笔者认为,传统时代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在很长时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桂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结构的基础。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三重变迁,分别体现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农村特色手工业发展和农村商贸经济逐渐兴旺。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集体化运动,展现了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的管控,延缓了劳动分工和产业转型,产业激变为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桂东北民族村寨传统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分别向现代产业转型,传统农村经济向现代城市经济转型。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传统产业虽在当代仍然延续,但随着村民从业选择的改变,呈现出渐次衰败的状态,而现代产业则踏着时代浪潮,迎头赶上,呈现出繁荣兴旺的状态。

刘伟,彭晶,徐绳武,汪红武,黄海红,丁坤明,余安安[3](2021)在《走好“七条路”,破解咸宁市农业特色产业问题》文中提出以咸宁市茶叶、蔬菜、苎麻、猕猴桃4个产业为突破口,对咸宁市农业特色产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从规模化、品牌化、多元化、优质化等方面提出了破解咸宁市农业特色产业问题的7条路径。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文杨[5](2020)在《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古茶园是典型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它与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相近,但在其稳定性的维持中,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活动的创造和生存智慧的结晶,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目前紫阳的古茶园村落大多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茶园景观建设意识不强,因此研究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紫阳属于茶乡,2016年紫阳的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入围了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这也对紫阳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农业与村落的提升与利用,促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以紫阳的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古茶园和村落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梳理相关基础理论和茶园景观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归纳;其次概述紫阳县的地理文化和紫阳茶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紫阳县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对其村落概况、古茶园概况、村落环境现状、布局关系进行测绘、记录与资料收集,总结紫阳古茶园村落的发展类型和现存问题;再次对紫阳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关系与景观要素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不同类型的古茶园村落的更新设计策略并提出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原则与方法;最后以紫阳县焕古村为例,按照既能保护古茶园,又能使村落协同发展的方式提出“焕古书宦姑,富硒换富兮”的设计理念并进行具体的更新设计,以探索景观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论述,希望借助当地古茶园的优势去发掘古茶园与村落环境之间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模式,构建茶产业、茶村落与茶景观协同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从而为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胡田圆[6](2020)在《大冶市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初公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该文件表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涵以及对三农的实际意义,发展好农村电子商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抓手。十九大报告里,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和观点,并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些总要求为新时代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提供了新思路。农村电商作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电商近年来在农村飞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能够给乡村的五方面振兴带来了积极作用。农村电商是解决大冶市“三农”问题的桥梁和枢纽,它能进一步实现大冶双向流通,为大冶经济注入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因此农村电商的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如下:第一部分是介绍与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笔者在对与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理论知识充分调研之后,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第二部分为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分析。从新动力,新机遇和新挑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和农村电商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三部分为大冶市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介绍大冶的基本情况,主要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国内的桐庐县、武功县、通榆县、成县、博兴县、清河县、遂昌县、怀远县、枝江市、海宁市等10个地区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情况进行CSQCA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第五部分是大冶市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包括:壮大电商经营主体、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强化电商品牌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提升电商服务水平、构筑乡村振兴新支撑;健全电商支撑体系、营建乡村振兴新生态;践行电商精准扶贫、彰显乡村振兴新形象;优化电商发展环境、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等六个方面提供建议。

江知舟[7](2020)在《近代以来江西省万载夏布产业发展研究(1860-1949)》文中认为近代以来,特别是自九江开埠之后万载夏布产业的发展,在江西省乃至全国都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万载夏布的产销量曾一度居国家前列。万载夏布作为江西的传统手工业产品,在近代社会由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市场需求的激增,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又迫于其自身的生产局限与国际国内局势,近代在夏布行业内所形成的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经济终不能得到较为充足的发展,在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也未能得到转变而发展成机器工业,由此夏布产业由兴盛走向了衰落。近代九江开埠以后万载夏布产业其种植技术、生产组织方式、运输工具以及购销形式都发生了较大转变;尤其是在销售贸易过程中出现的运输路线、转运中心、销售市场与过去也皆有所不同。在近代社会夏布产销阶段中所形成的商人群体作为新生力量代表,尽管有着变革社会的勇气和要求,但仍被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所钳制。在某些时候竟然出现了强烈的回归倾向,政府亦对夏布产业的发展由过去实行的积极引导与提倡政策,回归于严格限制私人产业的发展,并且曾一度实行“统制”国家干预;期间的原因众多,这不仅由于战争,更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所致。受这些因素影响,使得近代以来万载夏布产业的发展在变革和保守之间徘徊,更甚者有时呈现出较为复杂多变的局面。如何将万载夏布引向一个良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万载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适时改进去迎接社会进程之潮流。本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以阐述万载夏布的原料苎麻在万载县种植的条件以及从事苎麻夏布的主要人群和万载地区苎麻夏布生产发展状况;第二章,从万载夏布的生产情况,重点叙述万载夏布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来源,特别是夏布生产状况以及介绍夏布的类别与工序从其繁复的生产和近代夏布商业的管理上不难看出夏布在近代机器生产转型的不易;第三章,重点阐述九江开埠以来江西省万载夏布的内销与外销,特备是对外贸易的过程,应对众多问题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终将难以促成万载夏布的近代生产转型;第四章,叙述夏布产销对内与外的影响,主要是近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变迁和现代社会对夏布生产的重新改造;第五章,针对之前的考查得出原因,总结夏布发展的历史教训,在新时期开展新的夏布生产技术与方法,以此促进类似的传统手工业转型升级。

周勤[8](2020)在《江西省县级政府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对策研究 ——以贵溪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网络经济新时代提前到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愈发激烈,各国政府均开始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重视对电子商务相关产业的建设和政策扶持。为贯彻落实我国“互联网+”行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战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脱贫攻坚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作用,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这一举措已经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很多地区在未积极进行相关政策可行性研究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盲目、过快地投入资金推进当地农村相关产业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导致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措施脱离实际,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造成大量社会资源被利用与浪费,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文献搜索、个案分析和综合研判等方法对江西省贵溪市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电商人才匮乏、电子商务运营水平不高、农产品上行困难、物流成本较高、园区建设有待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成效不佳、跨境电商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通过深入分析原因、结合实际,充分吸收江西省内安远县、分宜县和南丰县三个地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优化政策环境;加大电商人才培育,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引进专业服务机构,提升电子商务运营水平;推进农产品上行,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电商园区建设,打造电商特色集聚区;推进电商扶贫工程,提升电商服务站点成效;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绿色照明跨境电子商务整体提升等八项举措,为促进贵溪市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以期通过本次研究改善当前江西省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理论环境,探索和建立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

冯昭[9](2019)在《资源枯竭型地区农业转型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索 ——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2003年开始,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着重强调要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鼓励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化、产业化方向转变,并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目标。黄石市作为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曾经为现代化工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引发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土地抛荒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导致单一型的资源产业经济日渐下滑,发展极其乏力,经济逐步遇到瓶颈期;与此同时,国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支持保护力度,而依托矿产资源来发展地方经济已不适应新的宏观政策的导向。在2009年3月,黄石市获批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历来以工业着称的城市逐步走向经济转型。该市根据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依托山水林湖的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启了经济转型之路,而农业转型作为黄石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因之前依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农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发展步伐缓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产品投入成本高、产出收益低,品牌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强,“买难卖难”问题突出,因而持续推进农业转型形势迫在眉睫。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个案分析等方法研究有关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对黄石市近年来农业的发展形势进行研究。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表明研究农业转型的背景,阐述资源枯竭对农业转型的影响、问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研究设计。本部分主要介绍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阐述农业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农业转型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介绍黄石市域概况、农业发展基本现状及转型的基础性优势。第四部分,介绍当前黄石市实施农业转型的相关举措,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业品牌,提升产品效益,加强农技推广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剖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提出持续推进黄石市农业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从提高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品牌,拓宽产业发展功能,强化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持续推进农业转型的路径,进一步推动黄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李泓苇[10](2019)在《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互联网以其及时、互动的特点开辟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将我们的社会带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形成了基于现代技术的电子商务。将电子商务推向农村,有助于解决农产品销量与产量之间的矛盾,是农产品销售与市场发展战略转型的必然结果。达州市地处四川东北部,位于成渝经济圈、川东北城市群重要中心,农产品物产丰富、种类广泛、生产数量大,虽然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有所行动,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产品交易流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信息互动不及时,产品供销链尚不成熟,快递物流效率低等问题,为农产品提供优质的电子商务服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达州市电子商务的情况分析出发,重点研究了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和实例论证法对影响达州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和对策,促进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向好发展。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功能和特征进行界定,从达州市的概况入手,总结分析了达州市农产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聚集区建设情况和配套设施建设情况,运用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法对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针对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劣势因素和挑战因素,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创新培育电子商务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加大力度引进发展电子商务科技人才,这些建议为政府提供了决策的参考依据。

二、壮大苎麻产业 振兴县域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壮大苎麻产业 振兴县域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大竹县 产业发展量质同升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论文提纲范文)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鹏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起航程
驰而不息图竞进久久为功创未来
600亿元
8056万元

(2)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现实及理论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百年来职业结构研究
        (二)百年来产业转型和发展
        (三)对目前研究动态的述评
        (四)本文的创新
    三、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从业选择和乡村产业转型
    四、资料来源
        (一)调查资料
        (二)文史资料
        (三)地方志
        (四)年鉴
        (五)档案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前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一、山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二、坝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第二章 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与产业初变
    一、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
        (一)市场型专业户
        (二)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的兼业性农民
        (三)合股投资企业
    二、1900-1949 年桂东北各民族村寨产业三重变迁
        (一)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
        (二)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
        (三)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与产业激变
    一、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
        (一)土地改革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二)三大改造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二、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激变
        (一)农村经济集体化
        (二)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四章 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
    一、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自由化和多元化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务农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非农”化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回村创业
    二、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旅游业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升级为生态农业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乡镇企业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城镇化
第五章 回望历史: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一、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的路径
    二、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驱动因素
        (一)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推动产业发展
        (二)劳动力合理配置推动产业发展
        (三)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推动产业发展
    三、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制约因素
        (一)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效制约产业转型
        (二)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制约产业转型
        (三)劳动生产力的萎靡制约产业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走好“七条路”,破解咸宁市农业特色产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立体扫描,摸家底
    1.1 稳步发展的茶产业
    1.2 转型升级的蔬菜瓜果产业
    1.3 亟待复兴的苎麻产业
    1.4 朝气蓬勃的猕猴桃产业
2 深度体检,查问题
    2.1 产业种类小而全
    2.2 产业规模小而不大
        2.2.1 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2.2.2 单个产业主体经营规模小
    2.3 企业品牌杂而不亮
    2.4 产业精而不深
    2.5 销售渠道狭而不广
    2.6 特色产品特而不优
    2.7 科技化水平低而不高
3 把脉问诊,开良方
    3.1 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扩大特色产业规模
        3.1.1 做强做大特色产业集群
        3.1.2 扩大农产品深加工规模
        3.1.3 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3.2 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培育特优品牌
        3.2.1 筛选强势企业,挖掘公共品牌潜力股
        3.2.2 选定主导品种,培育拳头品牌
        3.2.3 化产业集群优势为品牌优势
        3.2.4 抱团发展,共塑核心品牌
    3.3 走科技化发展之路,突破产业发展技术难题
        3.3.1 政府牵头破难题
        3.3.2 整合资源提效率
        3.3.3 多维合作育特质
        3.3.4 抢抓时机立标准
    3.4 走多元发展之路,提升特色产业经济效益
        3.4.1 扩大“政府推介+专业营销”力度
        3.4.2 精准定位消费市场
        3.4.3 科学规划“三产融合”挖掘特色产业多元化
    3.5 走人才兴产之路,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3.5.1 引进接天线的专家人才
        3.5.2 锻造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
        3.5.3 培育实用型农业技术人才
    3.6 走优质化发展之路,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
        3.6.1 优化产业品种结构
        3.6.2 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
    3.7 走示范引领之路,提高特色产业吸引力
        3.7.1 改革农业补贴方式
        3.7.2 制定特色产业刺激政策
        3.7.3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足发展
        1.1.2 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1.7 小结
2 古茶园与村落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古茶园
        2.1.2 茶园景观
        2.1.3 村落环境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农业景观相关理论
        2.2.2 原乡规划理论
        2.2.3 有机更新理论
        2.2.4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相关理论
    2.3 茶园景观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2.3.1 我国茶园景观和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2.3.2 目前我国茶园景观主要类型与特征
    2.4 典型案例分析
        2.4.1 陕北佳县泥河沟村古枣园与其传统村落的更新设计
        2.4.2 云南普洱景迈山片区古茶林与传统村落的展示利用
    2.5 案例启示
        2.5.1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景观资源
        2.5.2 重视乡土材料运用,彰显村落文化特色
        2.5.3 以农民的利益为主,尊重当地发展意愿
    2.6 小结
3 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现状研究
    3.1 紫阳县地理文化及植茶区域概况
        3.1.1 地理文化特征
        3.1.2 植茶区域概况
    3.2 紫阳茶的发展历程及古茶园村落概况
        3.2.1 紫阳茶的发展历程
        3.2.2 古茶园村落的概况
    3.3 茶厂设施先进-茶业基础完善的村落
        3.3.1 和平村
        3.3.2 麻柳村
    3.4 水运商贸便利-古镇历史悠久的村落
        3.4.1 营梁村
        3.4.2 焕古村
    3.5 农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村落
        3.5.1 青中村
        3.5.2 老庄村
    3.6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现状调研总结
        3.6.1 发展类型总结
        3.6.2 现存问题分析
    3.7 小结
4 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研究
    4.1 紫阳县古茶园与村落环境的关系分析
        4.1.1 茶园山水环境与村落选址的融合
        4.1.2 茶贸文化与村落空间布局的结合
        4.1.3 茶业活动空间与建筑场所的配合
    4.2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景观要素分析
        4.2.1 自然景观要素
        4.2.2 人文景观要素
    4.3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原则
        4.3.1 整体性原则
        4.3.2 适宜性原则
        4.3.3 特色性原则
    4.4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策略
        4.4.1 茶业带动型:挖掘文化资源,营造茶园景观
        4.4.2 古镇依托型:保护传统村落,更新茶园景观
        4.4.3 农旅支撑型:完善旅游服务,突出贡茶特色
    4.5 紫阳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方法
        4.5.1 重塑茶园风光
        4.5.2 完善道路交通
        4.5.3 更新特色建筑
        4.5.4 丰富景观小品
        4.5.5 保护历史古迹
        4.5.6 传承贡茶文化
    4.6 小结
5 案例实践:焕古村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
    5.1 设计范围及提升意义
        5.1.1 设计范围
        5.1.2 提升意义
    5.2 场地现状分析
        5.2.1 优劣条件
        5.2.2 存在问题
    5.3 总体更新设计思路
        5.3.1 设计目标与定位
        5.3.2 设计原则与策略
    5.4 更新设计方案:焕古书宦姑,富硒换富兮
        5.4.1 总体布局设计
        5.4.2 功能分区设计
        5.4.3 交通体系设计
        5.4.4 分区详细设计
        5.4.5 植物种植设计
        5.4.6 特色建筑设计
        5.4.7 景观小品设计
    5.5 焕古村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反思
    5.6 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与收获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二 图录表录
附录三 参考书目
附录四 紫阳毛尖茶手工制作工艺
附录五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所在村落环境调查问卷

(6)大冶市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农村电商的研究
        1.2.2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现状
        1.2.3 关于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农村电商
        2.1.1 农村电商的内涵
        2.1.2 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
        2.1.3 农村电子商务的典型模式
    2.2 乡村振兴战略
        2.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2.2.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含义
        2.2.3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2.3 定性比较分析法
        2.3.1 定性比较方法的基本原理
        2.3.2 定性比较方法的推进与应用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循环累积因果论
        2.4.2 增长极理论
        2.4.3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2.4.4 区域分工理论
3 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联动机制
    3.1 农村电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动力
        3.1.1 农村电商助推乡村产业优化发展
        3.1.2 农村电商助推就业创业空间拓展
        3.1.3 农村电商助推农民生活水平改善
        3.1.4 农村电商助推落后乡村精准扶贫
        3.1.5 农村电商助推乡村网络生态形成
        3.1.6 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助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3.2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新机遇
        3.2.1 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2.2 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3.2.3 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3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电商发展带来新挑战
        3.3.1 实体运营与物流基础的硬实力滞后
        3.3.2 支柱产业与人才储备的软实力空缺
4 大冶市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
    4.1 大冶概况
        4.1.1 社会发展概况
        4.1.2 经济发展概况
    4.2 大冶市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条件
        4.2.1 道路公共交通
        4.2.2 邮政通路条件
        4.2.3 通信互联网络
        4.2.4 商贸流通网络
        4.2.5 农村产品资源
        4.2.6 文化旅游资源
    4.3 大冶市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
        4.3.1 促进了大冶原有产业的市场拓展
        4.3.2 实现了大冶人才回流,破解人才瓶颈。
        4.3.3 实现了大冶低污染的乡村工商业复兴
        4.3.4 推动了大冶文化在传承创新中复兴
        4.3.5 为大冶组织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4.4 大冶市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不足
        4.4.1 物流成本高企
        4.4.2 电商观念落后
        4.4.3 农产品同质化
        4.4.4 电商人才缺乏
        4.4.5 农产品上行难
        4.4.6 政策难以落地
        4.4.7 电商体系不全
5 基于CSQCA的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5.1 案例简介与步骤分析
        5.1.1 研究目的
        5.1.2 案例介绍
        5.1.3 分析步骤
    5.2 CSQCA分析
        5.2.1 变量确定
        5.2.2 构建真值表
    5.3 结果分析
        5.3.1 组合条件分析
        5.3.2 实现路径分析
6 大冶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路径选择
    6.1 壮大电商经营主体、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6.1.1 加快培育传统企业电子商务
        6.1.2 积极引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
        6.1.3 发展本地电子商务平台
        6.1.4 推进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6.1.5 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协会功能
    6.2 强化电商品牌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
        6.2.1 积极规划电子商务地方品牌建设
        6.2.2 加强适宜电子商务线下产品研发
        6.2.3 促进生态品牌农副产品基地建设
        6.2.4 推动农特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6.3 提升电商服务水平、构筑乡村振兴新支撑
        6.3.1 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6.3.2 搭建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平台
        6.3.3 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
        6.3.4 建设电商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6.4 健全电商支撑体系、营建乡村振兴新生态
        6.4.1 健全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6.4.2 健全电商人才保障体系
        6.4.3 健全电商安全服务体系
    6.5 践行电商精准扶贫、彰显乡村振兴新形象
        6.5.1 丰富电商扶贫模式
        6.5.2 拓展电商脱贫渠道
        6.5.3 加强人员精准实训
        6.5.4 推动试点示范引领
    6.6 优化电商发展环境、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
        6.6.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6.6.2 加强电子商务行业监管
        6.6.3 营造良好县域网商文化
        6.6.4 促进电商诚信体系建设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代以来江西省万载夏布产业发展研究(186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基础和已具备的工作条件
第2章 近代以来万载夏布的原料种植与生产背景
    2.1 万载苎麻种植的条件
    2.2 从事苎麻种植与夏布生产的主要人群
    2.3 近代万载的苎麻夏布发展状况
第3章 万载夏布的生产
    3.1 夏布生产的原料来源
    3.2 夏布的生产
        3.2.1 夏布的种类
        3.2.2 夏布的生产技术
        3.2.3 夏布商业的管理
第4章 九江开埠与夏布的销售贸易
    4.1 九江开埠后夏布的国内销售
    4.2 九江开埠后夏布的对外贸易
        4.2.1 夏布对外贸易运销路线
        4.2.2 夏布的对外贸易状况:从夏布品类、贸易量及价格分析
第5章 近代以来万载夏布的产销影响
    5.1 夏布产销对万载市镇与产业的影响
    5.2 夏布产销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5.3 夏布产销的对外影响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江西省县级政府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对策研究 ——以贵溪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
        1.2.2 国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不足之处
第2章 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探讨
    2.1 农村电子商务理论概述
        2.1.1 农村概念
        2.1.2 电子商务概念
        2.1.3 电子商务模式
    2.2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2.2.1 农村电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2 电子商务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2.2.3 农村电商促进人才和资金等资源回流农村
        2.2.4 农村电商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3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2.3.1 区域发展特色化
        2.3.2 市场格局多元化
        2.3.3 模式呈现多样化
        2.3.4 农资电商稳定化
    2.4 县级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作用
        2.4.1 县级政府是农村电子商务的规划者
        2.4.2 县级政府是农村电子商务的管理者
        2.4.3 县级政府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者
第3章 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情况及政策分析
    3.1 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3.2 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现有政策分析
        3.2.1 密集出台文件,优化发展环境
        3.2.2 加大资金投入,深化电商考核
        3.2.3 注重项目建设,开展示范试点
        3.2.4 强化人才支撑,做好配套服务
        3.2.5 推进电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3.3 江西省县级政府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经验
        3.3.1 江西省安远县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经验
        3.3.2 江西省分宜县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经验
        3.3.3 江西省南丰县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经验
第4章 江西省贵溪市电子商务发展案例分析
    4.1 贵溪市市情
        4.1.1 贵溪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4.1.2 贵溪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4.1.3 贵溪市文化旅游资源情况
    4.2 贵溪市发展电子商务总体情况
        4.2.1 交易规模
        4.2.2 企业数量
        4.2.3 快递物流
        4.2.4 交通运输
        4.2.5 网络通信
        4.2.6 电商培训
        4.2.7 精准扶贫
    4.3 贵溪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
        4.3.1 贵溪市农业主要指标完成良好
        4.3.2 政府加强了对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方面的支持
        4.3.3 农村电商企业快速发展并初具规模
        4.3.4 城乡物流快递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4.4 贵溪市政府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要措施
        4.4.1 出台政策,高位推动
        4.4.2 强化招商,增强后劲
        4.4.3 典型示范,发挥特色
        4.4.4 统筹规划,加强培训
        4.4.5 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第5章 贵溪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电商人才匮乏
    5.2 电子商务运营水平不高
    5.3 农产品上行困难
    5.4 物流成本较高
    5.5 园区建设有待加强
    5.6 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成效不佳
    5.7 跨境电商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第6章 县级政府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6.1 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优化发展政策环境
        6.1.1 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6.1.2 加大电商政策扶持
        6.1.3 制定电子商务工作考评办法
        6.1.4 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6.2 进一步加大电商人才培育,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6.2.1 完善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
        6.2.2 搭建多层次电子商务人才梯队
        6.2.3 构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6.3 进一步引进专业服务机构,提升电子商务运营水平
        6.3.1 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机构
        6.3.2 积极对接国内知名电商平台
        6.3.3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技术服务
    6.4 进一步推进农村产品上行,完善质量追溯体系
        6.4.1 实施农村产品品牌带动战略
        6.4.2 构建特色农村产品网络销售体系
        6.4.3 推动农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6.4.4 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6.5 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6.5.1 整合物流配送资源
        6.5.2 建设物流配送信息共享平台
        6.5.3 加快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6.6 进一步加强电商园区建设,打造电商特色集聚区
        6.6.1 完善电子商务园区建设
        6.6.2 打造贵溪市电子商务特色集聚区
    6.7 进一步推进电商扶贫工程,提升电商服务站点成效
        6.7.1 加大电商扶贫力度
        6.7.2 提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成效
    6.8 进一步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绿色照明跨境电子商务整体提升
        6.8.1 打造绿色照明跨境电子商务聚集区
        6.8.2 完善绿色照明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第7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7.1 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资源枯竭型地区农业转型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索 ——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农业转型宏观及微观背景
        2. 资源枯竭对农业转型的影响
        3. 问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 相关文献综述
        1. 农业转型
        2. 农业发展方式
        3. 启示与借鉴
    (二) 研究方法
    (三) 农业转型相关理论基础
        1. 产业结构理论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转型发展理论
    (四)概念界定
        1. 资源枯竭型地区
        2. 农业转型
        3. 产业发展方式
三、黄石市农业发展现状及转型的基础性优势
    (一) 市域概况
    (二) 市域农业发展基本现状
        1. 农业总产值
        2. 种植业发展情况
        3. 畜牧业发展情况
        4. 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5.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三) 农业转型的基础性优势
        1. 基础优势
        2. 宏观政策优势
四、实施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当前黄石市实施农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农业基础资源要素整合力度不够,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
        2. 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3. 产业融合难度大,农业产业链延伸困难
        4. 质量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农业品牌发展滞后,产品优势不明显
        5. 农业科技推广支撑体系薄弱,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二) 原因分析
        1.资源整合及产业发展受现实因素制约
        2. 产业经营主体缺乏融合发展意识
        3. 产业深度融合动力不足
        4. 缺乏品牌创建意识
        5. 缺乏农技人才保障体制机制
五、持续推进黄石市农业转型发展的策略
    (一) 加强农业基础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二) 优化产业合理布局,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三) 拓宽产业发展功能,增加农业附加效益
    (四) 创建农业产业品牌,打造产业优质名片
    (五) 加大农技推广投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1.3.2 国内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
2..理论基础
    2.1 电子商务内涵
        2.1.1 电子商务
        2.1.2 农产品电子商务
    2.2 规模经济理论
    2.3 交易成本理论
3.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3.1 达州概况
    3.2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3.2.1 达州市农产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3.2.2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聚集区建设情况
        3.2.3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服务情况
4.达州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SWOT分析
    4.1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优势分析
        4.1.1 地理交通优势
        4.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多元化
        4.1.3 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潜力大
    4.2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劣势分析
        4.2.1 电子商务意识相对落后
        4.2.2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资源缺乏
        4.2.3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品牌资源优势不明显
    4.3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机遇分析
        4.3.1 政策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4.3.2 人才引进与技术培训
        4.3.3 实体产业及农产品品牌开发
    4.4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挑战分析
        4.4.1 农产品“上行”供应链建设相对滞后
        4.4.2 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不健全
        4.4.3 网络支付体系发展不完善
        4.4.4 物流配送体系建立不完善
    4.5 达州市部分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案例
        4.5.1 宣汉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4.5.2 通川区农产品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4.6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SWOT模型分析
5.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5.1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目标
    5.2 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5.2.1 加速电子商务市场布局
        5.2.2 推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5.2.3 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2.4 开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资源
        5.2.5 培育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品牌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壮大苎麻产业 振兴县域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竹县 产业发展量质同升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J]. 吴华. 经营管理者, 2021(12)
  • [2]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D]. 唐厚权.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走好“七条路”,破解咸宁市农业特色产业问题[J]. 刘伟,彭晶,徐绳武,汪红武,黄海红,丁坤明,余安安. 湖北农业科学, 2021(02)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研究[D]. 文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大冶市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D]. 胡田圆.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近代以来江西省万载夏布产业发展研究(1860-1949)[D]. 江知舟.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江西省县级政府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对策研究 ——以贵溪市为例[D]. 周勤.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9]资源枯竭型地区农业转型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索 ——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D]. 冯昭.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10]达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 李泓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壮大苎麻产业,振兴县域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