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邱佳佳[1](2021)在《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教育是大学生在精神上开始独立并实现社会化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收获为其将来的人生质量奠定基础。大学收获应包括专业素养和通用基础素养两部分,前者主要指知识技能掌握过程,后者指综合素质提升过程。所有素养都要通过学习才能形成。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范问题。纵观大学生学习状况,虽然总体表现良好,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习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策略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功利化,具体表现为课堂违纪、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有违学习道德的行为。本文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入分析其失范时的所思所想,认为失范问题源于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大学生自身不良的心理图示,二是客观环境中存在的消极影响。但这二者并非并列关系。不可否认,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行为,但客观环境同时也是全体大学生所共有的,因此,要探寻大学生学习道德表现参差不齐甚至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必须回归到失范主体——大学生本身。即,大学生在从众心理、道德推脱、功利性学习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学习道德失范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课堂教育、高校管理制度、积极道德示范、网络工具使用等客观因素存在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失范行为。这两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造成了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于蔓延。因此,解决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问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增强大学生学习道德自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夯实大学生学习道德的诚信之基,使他们树立起诚信克己的立身之道;其次,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技能,无需失范;再次,提高高校制度管理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辅助手段,确保制度本身更加合理、制度实施更加规范,使学生不敢失范;最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环节,使学生浸润在一个得德一致、风清气正的社会大环境中不能失范。以期本研究能够减少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促进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好为祖国、为社会繁荣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赵喜浩[2](2019)在《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研究 ——以Y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的质量关乎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乎着高等教育的质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地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了校园。纵观当下的高校,学生群体在学校中表现出的学习偏差行为,特别是上课和考试中表现出的偏差行为,几乎存在于每个高校之中。为了应对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不良行为,高校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长期以来,高校在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上普遍采用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针对学生的学习偏差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这种管理模式短期来看获得了一定的成果,长期来看依靠制度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使得大学生失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探索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Y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校本科生学习管理的实际情况,调查了本科生在上课和考试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偏差行为现状和学校对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管理的现状。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在梳理现有文献、阐述研究背景、界定相关概念、分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管理理论为研究基础理论,探讨Y大学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偏弱;学校学生之间盛行不当的激励方式;学校文化功能发挥相当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依赖学校刚性管理;功利化价值观渗透进校园,使得正确学习价值观念受阻;学生群体之间对于学习偏差行为形成的“认同文化”阻碍学校文化功能的发挥。为此,在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上,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改进学习奖励制度,强化内在激励;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

刘星辰[3](2019)在《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人们立足于社会的基石。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对个人诚信道德建设的关注度较为不足,这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个人获取的利益,甚至不惜通过违背诚信道德以获取“不当”利益,社会上不讲信用、失信于人的现象逐渐显现出来。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中流砥柱,虽然他们基本生活在与社会相对封闭的大学校园之中,但不可忽视的是社会上不良诚信风气也在无时无刻影响着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也依然被一些不诚信风气所影响,大学生暴露出的一系列不诚信行为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次研究对大学生的诚信内涵、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有效对策。本研究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本次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进行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在大学生自身层面的成因分析中引入博弈论思想,旨在为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提供新的视角。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大学生诚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进行研究,分别对传统诚信的内涵、现代诚信的内涵以及大学生诚信的内涵进行阐释,在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方面主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完善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构建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保证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当前大学生诚信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梳理出大学生在学业、经济、交往、就业这四大方面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为下文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做了铺垫。第四部分深入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本文分别从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在自身层面的成因分析中引入博弈思想,通过多层次的分析,得出要想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就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的成因分析结论。第五部分基于成因分析,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相关对策。从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的视角出发,政府要加强优化社会诚信环境工作,高校要切实履行诚信育人的神圣职责、家庭要高度重视子女的诚信教育以及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我诚信教育的主体性作用等四方面入手。总之,要想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是一项需要长期以往、坚持不懈做下去的系统性工程。必须依靠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郭婷婷[4](2018)在《高校课程考试作弊归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X大学的调查》文中提出课程考试作为监测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但目前高校考风涣散,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考试功用,而且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一方面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能力与学历不相符,同时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不合格“产品”,严重损害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危害社会公平和诚信。因此,为了维护考试的公平和权威,严肃考风、端正学风、净化校风,促进课程考试功用的正常发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如何有效的预防与制止考试作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X大学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现状和缘由,从而为预防与制止课程考试作弊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对本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其次对教育公平理论进行阐述,为研究课程考试作弊奠定理论根基。二、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现状扫描。基于X大学的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课程考试呈现作弊现象普遍化、作弊方式多样化、作弊时间全程化、作弊行为隐匿化以及作弊动机复杂化的特点。三、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根源聚焦。“透过现象看本质”,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缘由错综复杂,既有来自外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高校自身在道德教育、课程设置、考试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同时与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观念认知存在关联。四、预防与制止高校课程考试的对策探究。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内外兼修、齐心协力。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形成“不敢作弊”的惩戒机制;其次,加强诚信教育,形成“不能作弊”的防范机制;再次,提升本科教学,形成“不用作弊”的优化机制;最后,加强自身修养,形成“不想作弊”的自律机制。

乔庆宇[5](2018)在《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的过程作弊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不仅制约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更是对选拔人才的公正性实现增加了阻碍。高等学校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发生在高校里的,不仅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和学生的道德品质,更影响着社会主流价值的实现。根据调研数据统计发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考试作弊违纪现象中,与其他专业作弊数据相比较,艺术专业学生作弊所占据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占考试作弊数据的很大部分。艺术生考试作弊违纪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集中表现为对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阻碍和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养成带来的压力。在学术研究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考试作弊违纪处分处理的研究不少,尤其近年来我国对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和心理的研究非常活跃。而当前的研究一般以普通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于艺术类院校学生鲜有针对性的研究论着。本文以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考试作弊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和现有考试作弊防范体系的积极意义与缺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艺术类院校学生与教育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提出完善艺术类院校考试作弊防范体系的建议。经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对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防范机制的完善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把握艺术类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加强艺术类院校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其次,是从管理理念、管理主体和方式等多方面着手,增强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的实效性;最后,是要建设一支包含专职辅导员、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高效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

李春[6](2017)在《高校德育现状研究 ——以高校学生作弊现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帮助学生培养价值观的工作,屡禁不止的作弊现象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因为高校学生的违纪作弊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教学效果的检验、教学改革的进程以及大学生就业影响,对学生的操行进行评定等各个方面。本课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交代了课题的选题背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课题研究所采取的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对高校学生作弊现状进行概述,内容包括考试作弊的概念、高校学生作弊现状分析、考试作弊的特点和危害,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考试作弊现象产生的原因;第三章则是对高校德育进行了论述,这部分首先阐述了德育的概念,接着说明了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从德育课程安排不合理、德育内容滞后、学校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忽略对学生的行为素养教育、学校重视学生活动忽略对学生的渗透性教育、网络影响高校德育教育效果、德育教育队伍建设薄弱、德育制度建设跟不上等七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还从高校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德育工作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阐述了作弊行为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挑战;课题第五章内容主要是阐述了如何利用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修养法、陶冶法、表扬奖励、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德育教育的手段去遏制高校学生作弊的方法。课题最终归宿点在于如何利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去解决学生作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赵癸萍[7](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张庆玲[8](2017)在《大学生作弊的文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弊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却与每个时代的背景紧密相联,每个时代又增添了新的元素。关于作弊的研究不少,多集中于考试作弊的数量、手段、原因等表象的描述统计,甚少挖掘潜藏的隐性因素。如果作弊仅是个别学生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严厉的惩罚或道德劝说来治理,但是,在这个时代,作弊疯传的厉害,如果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作弊,我们的注意力就应该是全局的,应将这一行为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深入思考高校、教师、家长、学生的文化偏执。从文化视角分析当前的大学生作弊行为不仅可以全面的认识这一行为的复杂性,而且可以窥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文化环境。本文以文化视角为立足点,并不拘泥于某一种文化理论,而是考察与之相关的整个文化环境,既包括高校系统内的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代际文化、群体文化;还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文化表征:互联网带来的网络文化,以及大学生道德观念的转变等。学生被这些大学文化所包围着,在这里,课堂作业不再居于学生的中心位置。他们被各种各样的活动所吸引,绝大多数活动的目的在于向成年人的转型,而与此同时他们又会好好利用保持孩子气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知识所占有的时间与关注度都被缩减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对社会生活、各种活动及其他方面越来越急切的关注。时代在改变,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都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作弊的内涵也要被重新界定;作为全控机构的现代大学充斥着文化泡沫,娱乐至死的大学生活对大学生充满了诱惑,学生在这里拼命的学习,也在拼命的玩耍;学术引用的规则一直模糊不清,大学生对写作和引用充满了困惑,而学校必须进行积极的学术训练;互联网彻底颠覆了文本的传播方式,网络文化深深影响着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加剧了作弊尤其是论文抄袭的普遍性;道德的观念在改变,当我们没有为学生进行恰当的道德教育时,又怎能堂而皇之的对其判为“道德死刑”;同时,21世纪的学生和20世纪的长辈之间的观念差异巨大,我们必须理性分析他们和我们之间的文化冲突,解释教师期待、学生期待和家长期待之间存在怎样的文化落差,促成双方的文化对话。总之,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学习、考试、写作似乎已不再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大学生作弊似乎不再是学生个体的因素,而牵涉了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论文的第一章简要分析21世纪大学生作弊的现状,与过去相比,作弊的性质、手段、主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如作弊技术的网络化、作弊规则的模糊性和作弊语境的伸缩性。通过对关于作弊的越轨理论、博弈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将各个学科、各种理论对作弊的剖析直观的呈现在眼前。第二章着重分析大学的文化泡沫,当前的大学状态,全控机构的大学环境。学生在腐败的系统中作弊;知识商品化和大学行政化改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常识;高等教育目标的外部性和模糊性对大学生的搁置,学生在这里拼命的学习与拼命的玩耍;合作学习和分享文化对他们如何看待抄袭产生了误导,在这种环境的诱导下,不同人格的大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行为,以任务为目标的表演性学生可能更加倾向于作弊。第三章全面窥视了大学生作弊背后的文化因素。从大学内部到大学之外,从教师到管理人员,对作弊试图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大学学术规则的软约束,原创性在当今时代的匮乏,引用规则的模糊性,大学对学生学术训练的缺位;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以及对于知识的认知,网络文化让学生深陷“粘贴”的技术无法自拔;学生与教师文化的冲突,学生同辈群体文化的影响等人际环境也让大学生不知所措;同时,道德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因为大多数学生不道德。第四章是论文的终结篇。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作弊绝不仅仅是学生个人品性的问题,而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突出矛盾的集中体现,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都不能只靠自己来处理学生作弊问题,它需要全体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协作,机构的主要任务不是去侦测作弊,而是创造一种文化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术不诚实行为是不能被接受和容忍的。大学要明确自身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术训练;还要开放交往文化,沟通对话交流;最后要重建学生的道德承担,建立一种诚信文化。文化是大学生作弊问题的症结所在,文化建构是最有效的治理路径。

谭永佳[9](2016)在《女子院校考试舞弊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考试是学校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之一。高校人才培养中,考试是检测一个学习周期内,学生各门学科学习效果以及当年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考试舞弊现象却比较严重,女子高校学生性别单一,缺乏异性关注与竞争,学习生活均表现出动力不足。不少女大学生通过考试舞弊来获取成绩,尤其是学校内部组织的一些考试,舞弊现象层出不穷。这不仅破坏了学校的学风考风,而且让学生的诚信品质大打折扣。女大学生是女性人才的核心,她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将直接影响女性整体素质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女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总体来看是健康向上的,但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做弊却是对诚信的极大亵渎。本文从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现状和消极影响,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成因及相关建议与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本部分概括介绍各国大学生考试舞弊和学业造假等违反诚信的现状和问题。世界各国高校对考试失信都呈否定态度,在人才培养上,都趋向于培养诚实守信的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不仅破坏学校的学风考风,而且使学生的诚信品质大大降低。大学生们功利性的考试价值取向,模糊了考试伦理的原则,必将影响整个社会诚信道德观念的变化。第二部分:新时期女校大学生考试舞弊问题的现状及消极影响。本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现状入手,根据部分女大学生考试失信情况,探讨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消极影响。当前大部分女生的诚信道德状况良好,她们认识到了考试诚信的重要性;但也有少部分女大生在这一问题上自相矛盾,对诚信认识不清。女大学生考试不诚信,会影响到她们自身的成长,以及社会女性的整体形象,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第三部分:新时期女大学生考试舞弊问题的成因分析。本部分将从造成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原因入手,分析主客观因素对女大学生造成的影响。考试失信,既有女大学生个体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原因。社会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的缺陷,监考人员、任课老师的放纵、学校诚信教育的缺失,都是影响女大学生考试做弊的成因。第四部分:加强女大学生考试诚信建设的对策研究。本部分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女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客观、深入地研究解决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问题,探讨加强女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措施和方法:1、通过完善社会评价体系,积极构建社会诚信环境,引导女大学生增强考试诚信体验;切实维护社会公平。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根据女性特点,培育现代诚信文化,增强女大学生的公民信用意识;3、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鼓励学生多种形式成才;同时注意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性。4、增强“四自”意识,加强自我教育,努力提高诚信认知水平,将考试诚信内化为自我道德要求。

裴继乾[10](2014)在《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逐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当代大学生的考风败坏现象层出不穷,考风作弊问题屡禁不止,严重侵蚀着大学生的道德操守和身心健康,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公众关心以及政府关注的焦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在各种社会思潮竞相产生、持续激荡的今天,如何培养大学生勤勉治学、自律自强的进取精神,使其形成求真务实、诚信考试的优良风尚,保证高校合格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公平公正原则的贯彻,无疑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考风问题必然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样本,研究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本篇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选题理论依据、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以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调查为切入点,分析并讨论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调查结果,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归纳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所凸显的问题。第三部分以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调查的结果为基础,针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考风问题,分别从影响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产生的内在主观原因和外在客观原因出发,深入剖析、求本溯源,弄清了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滋生的根由。第四部分基于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调查研究与问题总结的系列成果,针对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滋生的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高等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支撑下,探讨了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解决的对策。本文属于实证研究,针对当前高校现实工作的需要,为探索和解决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科研为高校实际工作服务的研究方向。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概观
    2.1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相关概念
        2.1.1 道德
        2.1.2 大学生学习道德
        2.1.3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
    2.2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表现
        2.2.1 课堂违纪现象
        2.2.2 学术不端现象
        2.2.3 考试作弊现象
    2.3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特征
        2.3.1 群体扩大化
        2.3.2 场域差别性
        2.3.3 行为继发性
        2.3.4 工具现代化
    2.4 理论基础
        2.4.1 一般紧张理论
        2.4.2 道德发展理论
        2.4.3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分析
    3.1 主观因素
        3.1.1 不同压力下的缓解释放
        3.1.2 同辈群体中的从众心理
        3.1.3 道德推脱中的责任分散
        3.1.4 功利化的竞争意识
    3.2 客观因素
        3.2.1 课堂教学关系的弱化
        3.2.2 高校管理制度的缺漏
        3.2.3 积极道德示范的缺位
        3.2.4 网络工具的误用
    3.3 小结
第四章 培养大学生良好学习道德的对策分析
    4.1 增强大学生学习道德自律能力
        4.1.1 夯实学习道德的诚信基础
        4.1.2 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4.1.3 强化大学生社会道德期待的自我意识
        4.1.4 加强对现实道德困境的正确回应
    4.2 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4.2.1 实现教材基本内容实用化转变
        4.2.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4.2.3 提升教师各方面素质
        4.2.4 组织相关实践活动
    4.3 提高高校制度管理水平
        4.3.1 制度制定民主化
        4.3.2 制度规定合理化
        4.3.3 制度实施科学化
    4.4 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4.4.1 淳化社会道德风气
        4.4.2 发挥学校文化德育功能
        4.4.3 重视道德榜样的正面示范
        4.4.4 净化网络与学术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研究 ——以Y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实施文化管理的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
        (二) 文化管理和高校文化管理
        (三) 学校文化
    二、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特征与危害
        (一) 基本特征
        (二) 主要危害
    三、高校文化管理的要素
        (一) 文化管理的主客体
        (二) 文化管理的核心和目标
        (三) 文化管理的方法
        (四) 文化管理的基础
    四、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实施文化管理的意义
        (一) 大学生学习行为偏差的文化动因
        (二) 对学习偏差行为实施文化管理的价值
    五、学习偏差行为实施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 社会学习理论
        (二) 文化管理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的现状调查——以Y大学为例
    一、调查设计
        (一) 调查目的与内容
        (二) 调查对象
        (三) 调查工具
    二、Y大学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现状调查
        (一) 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典型表现
        (二) 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常见原因
        (三) 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学校对学习偏差行为管理现状调查
        (一) 学生在学习偏差行为管理中的主体性
        (二) 学校对学习偏差行为的处理方式
        (三) 学校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方式
        (四) 学校文化对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的问题与成因
    一、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的问题表现
        (一) 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偏弱
        (二) 学校盛行不当的学习激励方式
        (三) 学校文化功能发挥相当不足
    二、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问题的成因
        (一) 学生过分依赖学校刚性管理
        (二) 功利化学习价值观渗透校园
        (三) 大学生正确学习价值观受阻
        (四) 学生间“认同文化”的冲击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对策
    一、确立以生为本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 “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大学生管理观念
        (二) “他律变成自律”:推进大学生自我管理
        (三) “树立学习理想”:引导大学生自我激励
    二、加强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发挥“以文化人”作用
        (一) 发挥教师群体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二) 发挥“以文化人”的教育作用
    三、改进学习奖励制度,强化内在激励手段
        (一) 改进学习奖励制度
        (二) 把握学习激励原则
        (三) 运用内在激励手段
    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环境
        (一) 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二) 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三) 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诚信的内涵及重要性
    2.1 诚信的内涵
    2.2 大学生诚信的内涵
    2.3 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情况说明
    3.2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3.3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4.1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社会因素
    4.2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高校因素
    4.3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家庭因素
    4.4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自身因素
第五章 解决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5.1 政府要加强优化社会诚信环境工作
    5.2 高校要切实履行诚信育人的神圣职责
    5.3 家庭要高度重视子女的诚信教育
    5.4 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我诚信教育的主体性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高校课程考试作弊归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X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考试作弊概念的研究
        2. 课程考试作弊现状的研究
        3. 课程考试作弊原因的研究
        4. 防范课程考试作弊的对策研究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问卷调查法
        3. 访谈法
    (四) 研究内容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考试
        2. 课程考试
        3. 考试作弊
        4. 课程考试作弊
    (二) 理论基础
二、我国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现状扫描
    (一) 调查结果分析
        1. 作弊现象普遍化
        2. 作弊方式多样化
        3. 作弊时间全程化
        4. 作弊行为隐匿化
        5. 作弊动机复杂化
    (二) 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危害
        1. 影响社风
        2. 影响校风
        3. 影响学风
三、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根源聚焦
    (一) 社会方面
        1. 社会诚信下滑,价值观念扭曲
        2. 信用制度不健全,缺乏硬性约束
    (二) 学校层面
        1. 道德教育欠重视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3. 评价体系欠科学
        4. 课程考试欠科学
        5. 考场监管不到位
    (三) 学生层面
        1. 观念认知混乱
        2. 学习目标缺失
        3. 自制能力薄弱
四、预防与制止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对策探讨
    (一) 健全法律法规,形成“不敢作弊”的惩戒机制
    (二) 加强诚信教育,形成“不能作弊”的防范机制
        1. 加强诚信教育
        2. 强化考试管理
    (三) 提升本科教学,形成“不用作弊”的优化机制
        1.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2. 改革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
    (四) 加强自身修养,形成“不想作弊”的自律机制
        1. 明确学习意义,增强学习动力
        2. 理性看待成绩,认识作弊危害
        3. 提升自制能力,抵制考试作弊
结语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5)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严重
        1.1.2 艺术类院校学生作弊问题的危害性
        1.1.3 现有的考试作弊防范措施存在不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2 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现状
    2.1 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调查
        2.1.1 调查问卷设计
        2.1.2 调查过程
        2.1.3 调查数据分析
    2.2 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特征
        2.2.1 考试作弊现象较为普遍
        2.2.2 公共基础课考试作弊多于专业课
        2.2.3 作弊手段多样化,协助作弊问题严重
    2.3 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根源剖析
        2.3.1 艺术类院校学生个性特点
        2.3.2 艺术类院校教学考试制度与教育管理模式的特殊性
        2.3.3 家庭与社会方面存在的负面影响因素
3 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防范机制分析
    3.1 考试作弊防范机制的理论基础
        3.1.1 教育管理
        3.1.2 教育惩罚
        3.1.3 柔性管理
    3.2 现有防范考试作弊的具体措施
        3.2.1 防范考试作弊的教育措施
        3.2.2 防范考试作弊的管理措施
    3.3 现有作弊防范机制存在的不足
        3.3.1 教育管理理念不够合理
        3.3.2 教育内容与方式单一
        3.3.3 管理实效性差
4 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防范机制的完善对策
    4.1 加强艺术类院校学生教育的针对性
        4.1.1 准确把握艺术类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因素
        4.1.2 针对考试作弊问题开展全方面教育
        4.1.3 扩展教育形式,实现全程化教育
    4.2 增强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实效性
        4.2.1 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4.2.2 完善考试的试前、试中、试后管理
        4.2.3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作用
    4.3 建设一支高效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
        4.3.1 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4.3.2 任课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
        4.3.3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校德育现状研究 ——以高校学生作弊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德育缺失所导致的高校学生作弊现状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学生作弊的原因研究
        (三)高校德育现状研究
        (四)关于如何运用德育教育遏制高校学生作弊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法
        (三)分析综合法
        (四)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高校学生作弊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德育缺失所导致的高校学生作弊现状
        (一)作弊的概念
        (二)关于高校学生作弊现状的调查分析
    二、德育缺失导致的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一)社会德育视角
        (二)学校德育视角
        (三)家庭德育视角
        (四)学生个人德育视角
    三、德育缺失导致的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及危害
        (一)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
        (二)考试作弊的危害
第二章 作弊与高校德育缺失之间的关系
    一、德育的定义
    二、德育的主要方法
    三、引起学生作弊现象的高校德育现状分析
        (一)德育课程安排不合理
        (二)德育内容滞后
        (三)学校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忽略学生的行为素养教育
        (四)学校注重学生活动,忽略对学生的渗透性德育
        (五)网络影响高校德育教育效果
        (六)德育教育队伍建设薄弱
        (七)德育制度建设跟不上
        (八)部分任课老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
    四、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给高校德育带来挑战
        (一)作弊行为使高校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作弊行为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受到挑战
        (三)考试作弊的行为严重挑战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四)德育工作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受到挑战
第三章 加强德育来解决作弊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以说服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用榜样法来影响学生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
    四、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修养
    五、重视陶冶对学生的作用
    六、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七、其他
        (一)加强诚信教育
        (二)加快技术创新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四)加快立法
        (五)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7)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一) 学习与学风
        (二) 学风与教风
        (三) 学风与校风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一) 学习的本质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 导向性
        (二) 建构性
        (三) 自主性
        (四) 互动性
        (五) 养成性
        (六) 潜隐性
        (七) 群体性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一) 自强不息
        (二) 勤勉治学
        (三) 学思结合
        (四) 诚信笃实
        (五) 学以致用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一) 理论联系实际
        (二) 坚持实事求是
        (三) 注重解放思想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进取之风教育
        (一) 理想信念教育
        (二) 社会责任教育
        (三) 科学发展教育
        (四) 竞争态势教育
    二、诚信之风教育
        (一) 诚信价值教育
        (二) 诚信品质教育
        (三) 诚信法制教育
        (四) 诚信实践教育
    三、严谨之风教育
        (一) 求是精神教育
        (二) 科学态度教育
        (三) 严谨风格教育
    四、创新之风教育
        (一) 开拓意识教育
        (二) 创造精神教育
        (三) 质疑精神教育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一) 启迪法
        (二) 示范法
        (三) 规范法
        (四) 竞争法
        (五) 渗透法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一) 优化宿舍环境
        (二) 优化班级环境
        (三) 优化校园环境
        (四) 优化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8)大学生作弊的文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文献综述及意义
    三、研究目标及相关概念
    四、研究方法及关键问题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作弊问题概览
    第一节 大学生作弊行为的表征
        一、作弊的历史变迁
        二、作弊的时代要义
        三、作弊的类别体系
    第二节 大学生作弊行为的新表现
        一、考试作弊的新表现
        二、论文抄袭的时代特征
        三、反抄袭的新态势
    第三节 大学生作弊行为的理论解读
        一、越轨理论视角下对学生作弊行为的解析
        二、博弈论视阈下对学生作弊行为的分析
        三、计划行为理论对学生作弊行为的解读
第二章 大学的文化泡沫与学生作弊
    第一节 作为全控机构的现代大学
        一、大学的时代形象
        二、知识商品化与大学行政化对学生的贻误
        三、高等教育目标外部性与模糊性对学生的搁置
    第二节 娱乐至死对学生的诱惑
        一、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性
        二、学生学习态度与舞弊的动机
        三、拼命学习与拼命玩耍的博弈
    第三节 分享文化对学生的误导
        一、分享文化在大学中的传播
        二、学生对自我概念的认知
        三、分享文化在学生作弊中的滥用
第三章 大学生作弊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大学中学术规则的软约束
        一、互文性和原创性的时代意蕴
        二、引用规则和标准的模棱两可
        三、学术规范和学术训练的缺位
    第二节 网络文化和合作学习的泛化
        一、互联网加剧了作弊行为的普遍性
        二、信息爆炸改变了对知识的认知
        三、互联网促使合作学习的泛化
    第三节 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转变
        一、学生作弊的道德归因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偏颇
        三、学生道德观念的转变
    第四节 大学生作弊的人际环境
        一、代际文化的差异
        二、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
        三、群体文化的习染
第四章 防治大学生作弊的文化建构
    第一节 明确大学目标与制度规范
        一、学生主体发展:高等教育目标的定位
        二、创新教学内容,构建多元考核模式
        三、规范学术引用,做好学术训练
    第二节 开放交往文化,协同对话交流
        一、换位思考,以情境为纽带
        二、开放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对话
        三、缓解家长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
    第三节 重建道德承载,构建诚信文化
        一、内化道德规范,重建道德承载
        二、重构学校道德教育,内化生命指向
        三、学术诚信制度化,建立诚信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大学生作弊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三 大学生作弊访谈提纲
附录四 教师、家长与管理人员关于大学生作弊的访谈提纲
后记

(9)女子院校考试舞弊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女子院校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现状的调查
    2.1 个案调查情况
    2.2 问卷调查情况
        2.2.1 自编调查问卷的组成
        2.2.2 调查对象和方法
        2.2.3 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2.2.4 问卷调查结论
        2.2.5 访谈调查
第3章 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成因分析
    3.1 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客观因素
        3.1.1 社会风气急功好利,受利益驱使的女大学生普遍爱“钻空子”
        3.1.2 家长望女成凤,追求单一,逼窄女大学生的成才之路
        3.1.3 监考人员的态度间接造成了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发生
        3.1.4 阅卷老师阅卷时“掺水”,是变相的舞弊行为
        3.1.5 考试制度不完善,舞弊文化被女大学生所认同
    3.2 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主观因素
        3.2.1 考前准备不充分,舞弊属于无奈之选
        3.2.2 考试题目的难易程度,成为学生选择舞弊的原因之一
        3.2.3 单一性别学校,缺乏两性竞争,女生更易“混日子”
        3.2.4 过分追求个人成功,舞弊成为通往成功的重要手段
第4章 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对策研究
    4.1 优化社会环境,完善考核体系,创造公平竞争机会
        4.1.1 扩大人才评价指标
        4.1.2 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4.1.3 加强考试诚信体验
    4.2 针对女生特点,发挥学校作用,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4.2.1 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诚信氛围
        4.2.2 加强师生沟通,加大教育力度
        4.2.3 开展考试诚信宣传,深化思想认识
        4.2.4 加强监管机制,强化监考老师的责任意识
        4.2.5 提高教师责任心,培育诚信文化
    4.3 转变人才观念,加强家庭成员诚信交流,以身作则
        4.3.1 转变成才观,适应时代的发展
        4.3.2 加强诚信交流,发挥典范作用
    4.4 增强“四自”意识,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诚信认知水平
        4.4.1 加强个人修养,增强“四息”意识,内化诚信观念
        4.4.2 注重同学相互影响,共同提高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10)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的不足
    1.3 选题理论依据
    1.4 选题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调查及考风问题汇总
    2.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调查方案
    2.2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2.2.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中参与的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2.2.2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分析
    2.3 大学生考风实质内容见解
    2.4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汇总
3 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
        3.1.1 大学生考试心理的原因
        3.1.2 大学生学风不良的原因
    3.2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
        3.2.1 学校因素的影响
        3.2.2 家庭因素的影响
        3.2.3 社会因素的影响
4 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解决的对策探讨
    4.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提高自身考试品质是根本
        4.1.1 提高考试道德修养,锤炼考试诚信品质
        4.1.2 提高考试心理素质,形成正确考试认知
        4.1.3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优良学习风气
        4.1.4 强化考风考纪意识,积极践行考风考纪
    4.2 理工科高校加强大学生考风建设是关键
        4.2.1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考试心理教育为重点
        4.2.2 以严抓学生学风为基础,以创新激励方式为动力
        4.2.3 以优化校园考试环境为支撑,以建立“校家”反馈机制为依托
        4.2.4 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为前提,以强化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为保障
    4.3 将拓展考风问题解决的新思路作为有效辅助
        4.3.1 将社会市场经济人才机制作为问题解决的新背景
        4.3.2 将理工科高校教育思想的创新作为问题解决的新导向
        4.3.3 将考试规范养成教育作为问题解决的新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问卷统计各题目答案比例汇总表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及对策分析[D]. 邱佳佳. 河北大学, 2021
  • [2]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研究 ——以Y大学为例[D]. 赵喜浩. 扬州大学, 2019(02)
  • [3]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对策研究[D]. 刘星辰.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高校课程考试作弊归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X大学的调查[D]. 郭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5]艺术类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及其对策[D]. 乔庆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6]高校德育现状研究 ——以高校学生作弊现象为例[D]. 李春. 大理大学, 2017(02)
  • [7]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8]大学生作弊的文化分析[D]. 张庆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9]女子院校考试舞弊现象研究[D]. 谭永佳.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9)
  • [10]当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考风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D]. 裴继乾.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