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

浅谈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

一、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改革略谈(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卢育娟[2](2018)在《艺术管理学科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艺术管理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如何在文化体制和机制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培养适应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这些都和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息息相关。如何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艺术管理理论体系,同时并用艺术管理理论去指导艺术实践,艺术管理学科属性、学科定位、艺术管理的分类、艺术管理的研究内容、方法、评估标准等等需要清晰的学科体系架构。目前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在各高校遍地开花,文化产业艺术领域也发展迅猛,这个年轻的学科在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很有必要进行关于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我国自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重视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学科建设的发展历史和建设水平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变化的最重要的标志,突出学科建设的基础作用,也和发展“双一流”的建设目标不谋而合。艺术管理这个学科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体系的建立对于这一学科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及指导作用。国家鼓励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支持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艺术管理在产业急需、国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需大力发展,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体系也是大势所趋。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引言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了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对学科和学科建设的相关概念做解析,对学科建设的内容和学科建设三要素做详细分析,为学科体系的构建打下理论基础;第二章对艺术管理学科做详细分析,从艺术管理、艺术管理学的相关概念解析到艺术管理存在的一些争议和相关话题分析解答,并创新性地使用经济学优先劣后级的概念来分析艺术管理学遇到的常见问题。再从文化艺术产业近些年的趋势及数据分析、使用当代艺术经典案例来说明艺术管理的重要性,从宏观层面国家对艺术管理相关的政策来阐述国家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支持力度;第三章对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从我国艺术管理的发展历史到艺术管理学科发展及现状,在第二节中提出了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第三节中介绍了国内部分院校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第四节研究国外艺术管理及学科发展研究,梳理了国外艺术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学科的发展概况,并以艺术管理学科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英国为例,介绍了该国家的宏观艺术管理体系以及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的特点;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对艺术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做系统研究。从学科定位、学科属性、相关学科、专业设置研究、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基地建设多个维度来对艺术管理学科体系做构建研究,并在艺术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学科体系构建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第五章对艺术管理学科研究做拓展与深化。本章的重心在于对艺术管理进行了分类研究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引入了艺术过程管理的分类方式。从实务体系的构建、体制建设、教育差异性等方面做深化,并从新媒体艺术管理做学科的拓展研究。第六章研究艺术管理专业的评估与考核,对“双一流”视角下艺术管理学科的评估考核模式做研究,提出艺术管理学科评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对艺术管理学科评估体系做构建研究。

陈磊[3](201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模式,并不是苏联模式的翻版,其中既有借鉴苏联的外来性成份,也有继承老解放区高等教育经验及接收旧中国高等教育传统而形成的本土性成份。尽管在院校结构和教学制度上,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苏联模式的特点,但是在本质上延续的却是最初与苏联模式有着相同基础而后又与之平行式发展,建国后再被“正规化”的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初模式,是在1949—1965年间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就其可分解的关键要素而言,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对象、课程体系、教学制度、办学体制、宏观管理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校类型结构、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等。为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讨论更为集中和有针对性,本文选取了这些关键要素作为考察的参照点,分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相关内容的研究:首先,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即继承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改造并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支点,即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和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即初始阶段(1949—1951年),以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1952—1956年),以转向学习苏联经验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1957—1965年),以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考察可以看出,老解放区的高等教育经验是影响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表现在深层次方面,尤其体现在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上;而苏联经验只是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外在形式的形成,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其次,在理清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第三章至第五章详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以下述三个阶段所发生的教育改革事件呈现出来:1949—1951年,在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确立了为工农群众开门办学的教育方针,并将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引入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而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对口管理的部门办学制度,还对旧中国高等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接管与改造。除此之外,旧中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952—1956年,转向学习苏联经验,形成了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的大学体制和以专业为中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继而编译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虽然苏联经验的影响很大,但老解放区的高等教育模式却并没有被“摒弃”,因为在学习苏联的同时,培养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注重思想政治课教育、实行部门办学制度等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同样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1957-1965年,复归并进一步“正规化”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强调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主张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高等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联合群众办理高等教育事业等。虽然在1961—1963年间,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制度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但仍然可以看出这些调整还是以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思想和经验为基础,力图建立一种革命的、劳动的、大众的高等教育制度,从而突破苏联科层化、等级化、制度化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最后,第六章则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基础,借鉴苏联和旧中国高等教育有用经验改革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括: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为教育目的,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教育对象;在课程体系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制度方面,则是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将移植过来的苏联模式“本土化”。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体制模式,在办学体制上,只有国家办学这一种体制,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也是来自政府投资;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高等教育部与中央有关业务部门对口管理的部门办学体制;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结构模式,在类型结构方面,分综合大学、多科性工业大学、单科性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四种,并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要学校.类型;在层次结构方面,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教育层次,并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培养层次。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四个基本特点:一是高等教育面向工农群众;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三是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四是高等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

刘茂祥[4](2017)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文中认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对普职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十分缺乏,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基于我国国情,选取客观存在的两类学校——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促进“人人出彩”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根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彼此通联、相通的力量。这种力量推进两类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高中阶段整体的、新的有机构造体,促进沟通要素形成有序运行的动力系统与行动路径。其创新点就在于理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中“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机理,将落脚点放在探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这两类具有规模发展与类型发展特点的学校间相互关系上,对于不同类型人才(包括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均有价值,有利于推进未来人才供给侧结构化改革。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立足于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类型发展”的观点,借助协同学、整体性治理与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对部分院士、专家、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的问卷与访谈调研,以上海市四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三所中职示范校的师生对两类学校沟通认识及行动为例,借助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两类学校沟通动力机制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动力系统,思考动力机制运行的支配序参数“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立交桥”、沟通要素能量以及沟通要素组合而成的沟通行动路径。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的生成,有利于夯实普职沟通与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根基,促进不同类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两类学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创设,有利于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与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其运行因地因时制宜。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应注重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此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多侧重质性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而来,但真正要运用于指导实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实验证明。

蔺艳娥[5](2016)在《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到目前为止,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三种模式。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网络教育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质量保障并不是一个产品或结果,而是一个流动的持续过程。从较宽泛的意义讲,教育一经产生就有了某种形式的质量保障活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基础,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起监控和调节作用。我国远程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质量保障活动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运行机制。函授教育在我国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函授教育质量保障实践包括严格的输入、输出办学模式,教育政策的规范引导以及教育评估监督;其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办学思想、教材建设、师资建设、自学与面授以及函授站管理等方面。广播电视教育的繁荣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举措有“五统一”质量管理模式、教育政策引导规范、教育评估和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其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质量保障要素的讨论上,包括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六要素说、八要素说和“五统一”质量管理模式等。网络教育始于1999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方式有教育政策规范引导、教育评估监督、年报年检制度、网络统考制度、部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其理论探讨集中体现在远程教育质量观的讨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要素的讨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的讨论等。在这三种模式发展过程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脱离的一面;明显地表现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双向互动关系。理性地总结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互动过程,其成就集中表现在:实践发展推动人们认识与观念的深化,教育政策对实践发展起到指引、调节与规范作用。但是,其存在问题必须予以重视,主要表现为:理论发展的依附性导致实践的无根性,理论发展滞后导致实践的盲目性,实践发展遵循外生型路线,实践主体之间力量的消解削弱了实践效力及其向理论的转化。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远程教育学科基础理论薄弱,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缺乏独立性,缺乏对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转化应用程序的研究,远程教育实践的行政主导色彩浓厚,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存在着隔阂。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有利于远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此,本研究初步构建了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机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构成一个互动系统,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教育中介、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主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主体构成系统要素,而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系统各要素的固有特性及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这一系统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发展应具备科学化、体系化、本土化、独立化、时代化特征;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应走向专业化、自治化、独立化;教育中介联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在国家、群体、个体层面分别是教育政策、规章制度、行为规则;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主体应提高专业素养、深入研究实践、变革研究方法;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主体应强化反思意识与能力,强化理论素养与思维能力,强化理论综合应用能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形成统一的理念、认识、意志与行动。在此基础上,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相互理解与对话,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其互动系统运行具有整体性、有机性、结构性、动态性特征。

王润[6](2016)在《河北省院系调整研究(1949-1976)》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表现。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不仅能够反映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同时也能够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对于高校的要求。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多次院系调整,最终形成了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而河北省基于其特殊的区域特点,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也展现出了其特殊性。本文将1949—1976年的河北省院系调整作为研究对象,从当时河北省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背景和表征两方面,对河北省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启动、全面推行、回调和畸变这几个阶段进行了描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阶段院系调整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反思。根据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河北省院系调整是在政治形势的直接冲击下进行的调整,调整的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并且重视思想动员。本文还提炼出若干对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认为在院系调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该从高等教育事业与社会的“结构适应”出发,院系调整要从“外发模式”转向“内生模式”,同时要强调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性。这一研究工作对于丰富有关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研究的史料和深化我们对河北省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认识,具有拾遗补缺的意义。

李婧[7](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郭宇[8](2014)在《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国内一些歌舞剧团率先尝试音乐剧的创作与排演以来,我国音乐剧文化市场不断升温。1995年,中央戏剧学院在我国首创音乐剧班,同年,北京舞蹈学院开设我国第一个本科音乐剧人才培养方向。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相继成立音乐剧系。2007年,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教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平台为中国音乐剧教育提供了一个完善音乐剧学科建设、加强国内外音乐剧教学、艺术实践等交流与合作、提高音乐剧理论研究的良好契机。随后的十多年中,全国高等院校竞相增开音乐剧本科人才培养的各类相关课程。据不完全统计,当下我国已有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在本科阶段创办了音乐剧系或设置了音乐剧培养方向,其中主要以全国高等独立艺术院校、部分综合性大学的二级艺术学院为主。我国音乐剧教育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也逐渐显现出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音乐剧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匮乏,对中国音乐剧发展现状与现实需求的了解不够全面;原有本科艺术教育模式与音乐剧教育实际发展需求不匹配;由于缺乏音乐剧教育基本理论的支撑与指引,导致音乐剧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高等院校本科阶段忽略了对音乐剧编创、导演、舞台舞美设计、市场运营与开发等相关人才的建设,以致中国音乐剧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环节日渐脱钩,等等。而若想真正提升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质量、开发适应中国音乐剧发展的课程体系,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与实施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采用逻辑思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与研究了其存在的问题及成绩,并为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提出了一套与当前音乐剧事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能适用于当前音乐剧教学的、可供操作与实践的设计方案。具体内容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包括对研究缘起、意义和关键词的界定;对相关文献及前期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通过对研究内容与思路的梳理来选择科学合理的研究方式以及对文章创新点的预测。第一章是对当前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发展进行系统梳理。该部分主要从我国音乐剧的诞生背景、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发展与演变及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全景式的阐述。第二章是对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的现状调查与特征分析,是本文的实证调查部分。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笔者深入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进行调研与取证,通过与这些学校师生的访谈、部分课程的观摩以及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各年级课程表的收集等方式,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四个维度来全面探视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现状,并从中发现与归结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特征。第三章是对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进行现实审思。该部分根据第二章的现状调查与特征分析,总结出目前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实施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图对问题成因进行详细的探讨与分析,以期从中寻找到解决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的具体优化方策与实施途径。第四章主要围绕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结构与内容的优化设置问题展开探讨。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音乐剧学科特点从实践上明确具体课程在音乐剧整体人才培养课程中的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中的主次与性质、课程内容的增减与删选以及学时学分的赋值,以期构建出理想的具有整体课程价值和功能的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模式。第五章主要探讨了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的具体实施与保障策略。该部分分别从创新与完善课程评价、挖掘与整合课程资源、规范与健全课程制度、建设与提升师资队伍以及物质投入与保障条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实施的具体措施。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研究基点、研究核心、研究过程与研究价值,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黄晶晶[9](2013)在《建国初期广东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原因,国家对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广州解放后,广东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共同纲领文教政策的指导思想下,各高等学校开始进行初步课程改革,开展师生政治思想学习工作,为广东院系调整展开奠定了基础。从1951年华南师范学院的组建到1952年、1953年两次大规模院系调整,广东十几所公私立学校调整为新的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华南医学院及华南师范学院,形成一所综合大学和四所专门学院的教育体系,建立起系统的分门别类的“专才”教育模式。广东高校院系调整以后,新成立的五所高校改变了先前广东省系科设置庞杂、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状况,初步建立起综合大学和工、农、医和师范专门院校构成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广东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基地,在建国初期为广东培养了大量工业建设专门人才。但院系调整过于照搬苏联模式,过于强调“专门化”,专业划分过细,且严重削弱了广东较有基础的文法商系科,影响了广东教育的发展。本文拟从分析建国初期广东省高校院系调整这一历史事件,管窥当时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对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曹小琴[10](2013)在《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计学学科的课程体系是设计教育领域的重大议题,理想与实际的差距又使之成为一个严重而又迫切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站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视角,依托于教育学课程研究的相关理念,遵循“博学(内涵解读)—审问(从困惑到反思)—慎思(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分析)—明辨(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统计研究、跨学科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等方法,面向“两化融合”对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尝试性的提出构建途径。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围绕四个子问题展开研究:1、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面向“两化融合”的必要性。工业设计专业作为我国设计学学科的主要专业之一,其课程体系经历了多次更新、调整与完善。虽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可以看出,目前面向“两化融合”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仍然差强人意,如课程体系要素中的课程目标“指向不清”、“过度借鉴”;课程内容“覆盖狭窄”、“知识陈旧”;课程结构“体系失衡”;课程实施“方式单一”;课程评价“缺乏机制”等。诸多与当下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阻碍了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步伐。2、面向“两化融合”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特征。从“传统工业化”到“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呈现的是一种超越式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路径,而非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完全否定。其遵循着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构建人才结构的偏向模型及高阶能力需求。3、“两化融合”对工业设计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两化融合”的社会背景对工业设计毕业生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如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等,本研究提出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工业设计专业能力框架”。4、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面向“两化融合”的具体措施。本论文从课程体系的五个要素分别提出具体措施:从课程目标的角度,认为我国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工业设计专业能力”,应建立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态度(Attitude)与方法(method)四维一体的整合能力观。梳理出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能力框架,可分为共性能力和个性能力两部分;从课程内容的选择的角度构建“四维”课程内容体系;从课程结构选择的角度提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课程实施的主题、方式与环境;尝试性的建立课程体系多元化、重自评、重能力和素质、弹性约定等评价方式,加强评价对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导向。“两化融合”的社会背景催生了工业设计教育新的特点及人才的偏向模型。在该社会背景下工业设计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对课程体系改革的诉求,以及目前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问题构成了目前我国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本研究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我国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当面向“两化融合”,课程体系改革的走向应当是从“传统工业化”走向“两化融合”的螺旋上升式,以“工业设计专业能力”框架为课程目标,以“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系并通过课程内容的重组、课程结构的设计和课程实施的选择等方面的改革,最终达到面向“两化融合”之目的。

二、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改革略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改革略谈(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艺术管理学科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
    第一节 学科的相关概念
        一、学科的概念
        二、学科的内涵
        三、学科的外延
        四、学科的体系结构
        五、学科和专业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学科建设的相关概念
        一、学科建设的概念
        二、学科建设的主客体
        三、学科建设的突出特性
        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节 学科建设的内容及目标
        一、学科建设的内容
        二、学科建设的目标
    第四节 学科建设三要素分析
        一、汇聚学术队伍
        二、凝练学科方向
        三、构建学科平台
    第五节 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一、我国学科建设概况
        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三、加强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建设
第二章 对艺术管理学科再认识
    第一节 艺术管理相关概念与内涵
        一、艺术管理
        二、艺术管理学的内涵与特点
        三、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四、艺术管理的意识形态性
    第二节 艺术管理的重要性
        一、艺术创作项目呼唤艺术管理
        二、我国文化以及艺术相关领域发展近况
        三、国家对艺术管理相关的政策支持
        四、我国当代艺术管理的历史使命
    第三节 艺术管理的分类
        一、按管理主体及其职能范围来划分
        二、按艺术形式来划分
    第四节 艺术管理存在的争议和相关话题
        一、艺术管理的核心是艺术还是管理
        二、艺术与管理是否存在优先劣后级
        三、艺术和艺术家是否需要管理
第三章 国内外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艺术管理发展简史
    第二节 国内艺术管理学科发展及现状
        一、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过程
        二、艺术管理学科队伍
        三、艺术管理学科教材及图书资料建设现状
        四、艺术管理学科授权
        五、创作实践和项目活动
        六、学术研讨和学术组织
    第三节 艺术管理学科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艺术管理学科的认知和普及度不高
        二、培养目标不明确
        三、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层次建设不够健全
        四、艺术管理专业招生方式需规范
        五、未形成完善的核心课程体系
        六、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七、教学资源短缺
        八、学科的外延边界不清晰
        九、艺术管理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需加强
    第四节 艺术管理学科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第五节 国内相关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建设概况
        一、中国艺术研究院
        二、中国传媒大学
        三、中央戏剧学院
        四、中央音乐学院
        五、北京舞蹈学院
        六、中央美术学院
        七、北京电影学院
        八、星海音乐学院
        九、南京艺术学院
    第六节 国外艺术管理及学科发展研究
        一、国外艺术管理发展过程
        二、艺术管理学科在西方的发展概况
        三、艺术管理在美国
        四、艺术管理在英国
第四章 艺术管理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第一节 艺术管理学科定位
        一、艺术管理学科相关问题研究
    第二节 艺术管理学科属性
        一、艺术管理属于交叉学科
        二、学科交叉优势理论
        三、从其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来看艺术管理的学科属性
    第三节 艺术管理相关学科
        一、艺术管理学科和艺术管理专业之间的区别
        二、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的区别
        三、艺术管理与文化管理之间的区别
        四、艺术管理相近学科
    第四节 艺术管理专业设置研究
        一、艺术类院校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特点
        二、综合类大学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优势
    第五节 艺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培养要求
    第六节 艺术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
        二、课程体系(以本科为例)
        三、核心理论课程
        四、实践课程
        五、艺术管理实践教学探讨
    第七节 艺术管理学科队伍建设
        一、教师队伍的特殊性
        二、师资结构及学科梯队建设
        三、学科带头人培养与引进
    第八节 艺术管理学科基地建设
        一、图书资料
        二、实验室
        三、实践基地
    第九节 艺术管理重点学科建设思考
        一、国家重点学科基本条件
        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第十节 艺术管理学科体系构建的思考及建议
        一、艺术管理学科需要建立高校联盟
        二、严格专业开设标准
        三、充分认识面试环节在艺术管理专业招生中的重要性
        四、加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系统性
第五章 艺术管理学科研究拓展与深化
    第一节 艺术管理学理论研究深化
        一、艺术管理实务体系构建研究
        二、艺术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三、重视艺术管理教育的差异性研究
    第二节 艺术管理学科拓展
        一、新媒体艺术管理成为当下热点
        二、科学管理方法在艺术管理中重要性
    第三节 艺术管理分类研究
        一、传媒艺术管理
        二、演艺艺术管理
        三、视觉艺术管理
        四、演出机构管理
        五、演出团体管理
        六、艺术市场管理
        七、按艺术活动过程分类
第六章 艺术管理学科评估与考核
    第一节 我国艺术学门类评估体系研究
        一、全国高校学科评估
        二、国家重点学科
        三、双一流”视角下艺术管理学科的评估及考核模式探究
    第二节 艺术管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一、艺术管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二、艺术管理学科评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制度的研究
        (二)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研究
        (三)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四)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育革命”的研究
    三、概念辨析
        (一) 高等教育模式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
        (三) 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
        (四) 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
        (五)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案例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支点和阶段性特征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
        (二) 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
        (三) 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支点
        (一) 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二) 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三)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一) 1949—1951年: 以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
        (二) 1952—1956年: 以转向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
        (三) 1957—1965年: 以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
第三章 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阶段(1949—1951年)
    一、为工农大众开门办学教育方针的确立
        (一) 在招生过程中对工农青年和革命干部予以特殊照顾
        (二) 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对工农干部进行文化补习教育
    二、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的引入
        (一) 在高校开设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的初步尝试
        (二) 注意三个重点和遵循三项规定
        (三) 取消“政治课”的名称
    三、部门办学体制的形成
        (一) 部门办学体制在老解放区的创建
        (二) 部门办学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延续
    四、对旧中国高等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一) 对旧中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接管
        (二) 对旧中国私立高等学校的改造
第四章 转向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的改革阶段(1952—1956年)
    一、进行院系调整
        (一) 院系调整前旧中国高等学校的结构情况
        (二) 1951—1952年的局部调整
        (三) 1952—1953年的全面调整
        (四) 1955—1957年的再次调整
    二、改革教学制度
        (一) 设置专业
        (二) 制定教学计划
        (三) 修订教学大纲
        (四) 编译教材
        (五) 建立教学研究指导组
    三、对于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内容的延续
        (一) 培养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
        (二) 注重思想政治课教育
        (三) 实行部门办学的管理制度
第五章 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阶段(1957—1965年)
    一、高等教育的“大革命”
        (一) 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二)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 高等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四) 高等教育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
    二、高等教育的“调整”与“提高”
        (一) 压缩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
        (二) 实行政治教育和业务教育并重
        (三) 调整理论教学和生产劳动的关系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为教育目的
        (二) 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教育对象
        (三)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四) “苏联式”的教学制度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体制模式
        (一) 由国家统一办学
        (二) 实行部门对口管理
        (三) 确立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结构模式
        (一) 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要学校类型
        (二) 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培养层次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 高等教育面向工农群众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 高等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价值
    1.2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
        1.2.2 普职沟通
        1.2.3 动力机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的基本假设
        1.4.2 研究的内容框架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分析基础
    2.1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整体协同的重要引擎
        2.1.1“序参数”支配与高中教育系统的整体宏观行为
        2.1.2“新结构”产生与高中教育系统的创新能量
        2.1.3“自组织”运行与高中教育系统的竞争协作
    2.2 普职沟通是实现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系统合作的关键因素
        2.2.1 凸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性
        2.2.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互补性
        2.2.3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开放性
    2.3 普职沟通是强化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育人本源的持续追求
        2.3.1 突破瓶颈效应与最大信息原理
        2.3.2 促进补偿效应与最强场域生成
        2.3.3 激活催化效应与最优资源整合
    2.4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类型发展的驱动力量
        2.4.1 纵向贯通衔接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基石
        2.4.2 创新素养培育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突破
        2.4.3 特色多样发展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延伸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系统
    3.1 动力系统的力量认识——沟通必要性的理性判断
        3.1.1 问卷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3.1.2 访谈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3.2 动力系统的序参数追寻——沟通的核心动力源
        3.2.1 人才培养立交桥
        3.2.2 高中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
    3.3 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具体沟通要素分析
        3.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的具体沟通要素调研
        3.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要素配置关系
    3.4 动力系统的优化组合——沟通要素配置的动力描述
        3.4.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要素的自组织
        3.4.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自组织运行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内发驱动力”要素能量
    4.1 沟通要素“校长思维的突破”的能量探讨
        4.1.1 视域现象的有限与无限求索
        4.1.2 聚焦现象的有焦与无焦思考
        4.1.3 光环现象的乌托邦与敌托邦应对
    4.2 沟通要素“教师育人观念变革”的能量释放
        4.2.1 孕育独具匠心的研究型教师
        4.2.2 双师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与教学特色创建
    4.3 沟通要素“课程的互通与整合”的能量开发
        4.3.1“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序参数引领下的课程建设
        4.3.2 基于“课程互通与整合”的项目载体建设
    4.4 沟通要素“评价系统改革”的能量激活
        4.4.1 普职沟通视角下普通高中评价激励
        4.4.2 普职沟通视角下职业院校评价导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外烁驱动力”要素能量
    5.1 沟通要素“教育政策导引”的能量集聚
        5.1.1 建构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合适生态圈
        5.1.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治理的整体思维
    5.2 沟通要素“社会与企业参与”的能量集结
        5.2.1 亦道亦术的社会实践
        5.2.2 亦趣亦能的企业见习
    5.3 沟通要素“技术环境的支撑”的能量集合
        5.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构架
        5.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技术环境创建选择
    5.4 沟通要素“沟通文化的自信”的能量集成
        5.4.1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5.4.2 文化的颜值与价值
        5.4.3 文化的宽容与包容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行动路径
    6.1 促进“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沟通行动路径
        6.1.1 找准普职协作的契合点
        6.1.2 促进校长间的共同研修
        6.1.3 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
        6.1.4 张扬双方育人的优势
        6.1.5 关注普职沟通的生长空间
        6.1.6 建构人才培养链
    6.2 促进“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6.2.1 注重学生合适发展取向选择
        6.2.2 注重教师研修一体化建设
        6.2.3 注重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6.2.4 注重实施平台的开放性
        6.2.5 注重提升校长的课程教学领导力
        6.2.6 注重教育政策引领力量的释放
    6.3 促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6.3.1 明晰综合与分类分层的评价导向
        6.3.2 以治理的姿态理顺评价激励的环境
        6.3.3 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校长思维变革
        6.3.4 探究开放格局中的普职融通
        6.3.5 创设不同类型学生成长多元平台
        6.3.6 用发展的视野引导教师教学行为变革
    6.4.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动力机制的生成夯实普职沟通根基
        7.1.2 动力机制的创设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
        7.1.3 动力机制的运行促进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
        7.1.4 动力机制的选择因地因时制宜
    7.2 几点建议
        7.2.1 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
        7.2.2 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
        7.2.3 实现对高中阶段普职教育比例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
        7.2.4 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的多样化
    7.3 问题反思
        7.3.1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效能研究
        7.3.2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基于实践与实验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问 1:创新素养问卷(学生)
    二、问 2:普职沟通问卷(学生)
    三、问 2:普职沟通问卷(专家/教师/其他人员)
    四、访谈 1:“沟通机制”访谈提纲(院士/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专家/教师/学生)
    五、访谈 2:创新素养访谈提纲(学生)
    六、深入调研的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3所中职示范校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与发表论文
致谢: 今生与上师大有缘

(5)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教育质量对远程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关系既重要又复杂
        (三)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丰富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四) 个人经历与研究兴趣的结合将为促进本职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二) 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三) 对国内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研究的评价
    四、概念界定
        (一)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
        (二)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
        (三)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
        (四) 互动关系
    五、理论基础
        (一) 毛泽东的认识论与实践论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三) 系统论
        (四) 哲学解释学理论
    六、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萌芽期
        (二)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初创期
        (三)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繁荣期
        (四) 我国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期
    二、我国三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 函授教育及其特征
        (二) 广播电视教育及其特征
        (三) 网络教育及其特征
    三、我国远程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 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为我国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四) 为扩大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方式
    四、我国远程教育历史发展中的质量保障机制及其意义
        (一) 远程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质量保障机制
        (二) 远程教育发展中质量保障的意义
第三章 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一、函授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
        (一) 严格的输入、输出模式
        (二) 函授教育政策法规的规范
    二、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探索
        (一) 端正办学思想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 加强函授教材建设
        (四) 强化自学和面授辅导
        (五) 加强函授站管理
    三、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 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
        (二) 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错位
第四章 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一、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
        (一) 教育质量“五统一”模式的构建
        (二) 政策法规指导与规范办学质量
        (三) 学生调查与教学评估机制的建立
    二、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探索
        (一) “三要素说”的提出
        (二) “四要素说”的探讨
        (三) “六要素说”的讨论
        (四) “八要素说”的完善
        (五) 教育质量“五统一”模式的构建
    三、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 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
        (二) 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错位
第五章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一、网络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
        (一) 政策主导与规范下的曲折发展
        (二)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三) 电大系统的“五要素”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四) 教育教学评估实践
        (五) 年报年检制度的实施
        (六) 网络统考制度的实施
    二、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探索
        (一) 网络教育质量观的讨论
        (二)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要素与标准的讨论
        (三)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的讨论
    三、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
        (二)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错位
    四、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一)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趋势
        (二)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一、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理性总结
        (一)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成就
        (二)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远程教育学科理论基础薄弱
        (二)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缺乏独立性
        (三) 缺乏对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转化应用程序的研究
        (四) 远程教育实践发展行政主导色彩浓厚
        (五)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存在隔阂
    三、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一)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系统的构建及其要素分析
        (二)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系统运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河北省院系调整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七、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启动(1949—1951)
    1.1 启动的背景
        1.1.1 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
        1.1.2 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与人才的匮乏
        1.1.3 旧高校设置结构不合理
    1.2 启动的表征
第2章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全面推行(1952—1960)
    2.1 全面推行的背景
        2.1.1 对苏联模式的借鉴
        2.1.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文教政策的改变
        2.1.3 “一五”计划的推动
        2.1.4 “大跃进”时期的要求
    2.2 全面推行的表征
        2.2.1 高校的结构性变化
        2.2.2 高校内部的系科、专业变动
        2.2.3 高校的教学变革
第3章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回调(1961—1965)
    3.1 回调的背景
        3.1.1 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
        3.1.2 总结经验,开展关于高校教改、“双革”的讨论
        3.1.3 重视教材建设,抓紧解决教材问题
        3.1.4 兴办半工(农)半读高等学校
    3.2 回调的表征
        3.2.1 调整学校布局和比例
        3.2.2 保持专业设置的动态平衡
        3.2.3 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4章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畸变(1966—1976)
    4.1 畸变的背景
        4.1.1 高等教育受到严重破坏
        4.1.2 招生水平和教育质量急剧下降
        4.1.3 高等学校校舍、图书、设备等管理一片混乱
        4.1.4 河北省关于院系调整的意见
    4.2 畸变的表征
        4.2.1 密集而大规模的搬迁
        4.2.2 院校合并和改办
        4.2.3 高校隶属关系的改变
        4.2.4 高校的系科和专业调整
        4.2.5 教学秩序、教学组织受到极大冲击
第5章 历史经验的反思
    5.1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特点
        5.1.1 政治形势的直接冲击
        5.1.2 调整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5.1.3 重视思想动员
    5.2 启示
        5.2.1 高等教育事业与社会的“结构适应”
        5.2.2 从“外发模式”转向“内生模式”
        5.2.3 强化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一、近代学术思潮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一、调查测绘程序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六、评析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六、促进建筑创作
        七、培养专门人才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一、回顾传统
        二、重要测绘项目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一、重要测绘项目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四、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三、重要测绘项目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影响与荣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二、相关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发展概述
    第一节 我国音乐剧的发展与演变
        一、我国音乐剧的诞生背景
        二、我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
        三、我国音乐剧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发展与演变
        一、音乐剧人才培养发展概述
        二、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发展概述
    第三节 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本模块
        一、音乐类模块课程
        二、舞蹈类模块课程
        三、戏剧类模块课程
        四、剧目实践类模块课程
        五、专业理论类模块课程
        六、专业选修类模块课程
第二章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独立艺术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独立艺术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个案调查
        二、独立艺术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特征分析
    第二节 综合性大学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现状调查与特征分析
        一、综合性大学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个案调查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特征分析
第三章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现状审思
    第一节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的问题归结
        一、课程目标定位狭窄,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课程结构比例失衡,缺乏有机整合
        三、课程内容覆盖面窄,难以持续人才的良性发展
        四、课程实施差距大,与预设教学效果有偏差
        五、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评价机制
    第二节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的症结剖析
        一、音乐剧人才培养办学时间短,办学底子薄弱
        二、培养观念落后,跟不上音乐剧市场成长需求
        三、传统教育模式惯性过大,课程设置难以创新
        四、学科建设水平良莠不齐,课程实施无序
        五、学科教学理论研究稀缺,课程评价难获关注
第四章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的优化设置
    第一节 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基本原理
        一、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二、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三、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主要类型
    第二节 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优化设计
        一、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设置
        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
        三、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
        四、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
第五章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的实施保障
    第一节 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制度的规范与健全
        一、规范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实施制度
        二、构建创新型的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机制
        三、加强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的条件建设与投入
    第二节 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一、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优化师资结构
        二、倡导多渠道培训形式,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明确角色定位,拓宽教师知识技能储备
    第三节 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资源的挖掘与整合
        一、整合本土原创的音乐剧课程资源
        二、充分挖掘学校内音乐剧课程资源
        三、积极开发校外音乐剧课程资源
        四、努力开发专业实践课程资源
        五、大力发展信息化音乐剧课程资源
    第四节 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评价的创新与完善
        一、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评价的原则
        二、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评价的优化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历年原创音乐剧作品统计
附录二: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实证调查
附录三: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实证调查
附录四: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本科课程设置表
附录五: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本科课程设置表
附录六: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表演人才培养方案表
附录七: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表1
附录八: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表2
后记

(9)建国初期广东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
    四、资料来源
    五、研究方法
    六、基本框架
第一章 建国初期广东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原因
    第二节 院系调整前广东高等教育基本情况
第二章 建国初期广东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实施
    第一节 前奏:建国初广东高等教育的恢复
    第二节 个别调整:1951 年华南师范学院的建立
    第三节 全面调整:1952、1953 年两次院系调整
第三章 广东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实施效果及影响
    第一节 院系调整后教学的整顿
    第二节 院系调整与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两化融合”的研究
        1.2.2 关于工业设计及其课程体系的研究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论基础
        1.4.1 哲学基础
        1.4.2 社会学基础
        1.4.3 心理学基础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博学:内涵解读
    2.1 相关概念
        2.1.1 两化融合
        2.1.2 工业设计及其教育
        2.1.3 课程及其体系
    2.2 课程体系的要素分析
        2.2.1 课程目标
        2.2.2 课程内容
        2.2.3 课程结构
        2.2.4 课程实施
        2.2.5 课程评价
    2.3 “两化融合”与工业设计及其课程体系的互动
        2.3.1 “两化融合”的基本特征
        2.3.2 “两化融合”与工业设计的相互促进作用
        2.3.3 “两化融合”与课程体系的相互促进作用
第3章 审问:从困惑到反思
    3.1 从何而来:困惑的诉求
        3.1.1 企业的诉求
        3.1.2 学生的诉求
        3.1.3 教师的诉求
        3.1.4 诉求的动力环境
    3.2 现居何处:诉求中的反思
        3.2.1 课程目标定位模糊
        3.2.2 课程内容陈旧狭窄
        3.2.3 课程结构体系失衡
        3.2.4 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3.2.5 课程评价缺乏机制
    3.3 意欲何往: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适应”指向
        3.3.1 “设计”及“非设计”能力的并重
        3.3.2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目标的差距
第4章 慎思: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
    4.1 课程体系价值立论根基
        4.1.1 课程目标的价值之源
        4.1.2 课程内容的价值之源
        4.1.3 课程结构的价值之源
        4.1.4 课程实施的价值之源
        4.1.5 课程评价的价值之源
    4.2 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的价值导向
        4.2.1 课程目标:从趋同走向个性
        4.2.2 课程内容:从学科走向学习者的经验
        4.2.3 课程结构:从单一走向混合
        4.2.4 课程实施:从管理控制走向理解适应
        4.2.5 课程评价:从目标走向主体
第5章 明辨: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
    5.1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目标的重建
        5.1.1 课程目标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5.1.2 重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目标的具体措施
    5.2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
        5.2.1 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5.2.2 调整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的具体措施
    5.3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
        5.3.1 课程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5.3.2 优化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具体措施
    5.4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实施的改革
        5.4.1 课程实施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5.4.2 改革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
    5.5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评价的设计
        5.5.1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5.5.2 设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评价的具体策略
第6章 总结
    6.1 研究的回顾
    6.2 主要结论
        6.2.1 高等工业设计教育课程应该面向“两化融合”
        6.2.2 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特征
        6.2.3 “两化融合”对工业设计毕业生能力要求
        6.2.4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6.3 研究的贡献
        6.3.1 跨领域的选题与契合的研究问题
        6.3.2 深入地研究了社会各界对课程改革的诉求
        6.3.3 提出了“工业设计专业能力”框架和“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
    6.4 后续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A:学生、教师和雇主调查问卷
附录B:各高校工业设计(或相近专业)本科培养目标选编
附录C:各高校工业设计(或相近专业)本科课程选编
附录D:关于课程体系保障机制的相关建议
附录E:图表索引及来源
附录F: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改革略谈(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艺术管理学科体系构建研究[D]. 卢育娟.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3]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D]. 陈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D]. 刘茂祥.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1)
  • [5]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D]. 蔺艳娥.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6]河北省院系调整研究(1949-1976)[D]. 王润. 河北大学, 2016(03)
  • [7]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8]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D]. 郭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4)
  • [9]建国初期广东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研究[D]. 黄晶晶. 暨南大学, 2013(01)
  • [10]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曹小琴. 武汉理工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浅谈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