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利用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利用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一、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利用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军腾[1](2021)在《浦东新区用地布局低碳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碳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应对如今全球变暖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伴随我国碳排放量高居不下的严峻形势,低碳城市的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与方法,但在国家级新区层面对于城市低碳空间规划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传统的规划手段在城市低碳规划计算方法、碳排放计算模型与低碳指标方面存在不足,用地布局低碳化的研究对于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对于低碳城市的科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浦东新区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梳理现状资料以及发展背景,基于kaya恒等式,结合回归拟合、灰色预测等研究方法,构建碳排放峰值预测模型,对浦东新区建设用地碳排放峰值进行预测。利用碳排放强度法、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从用地碳排放以及交通碳排放对浦东新区建设用地规划方案碳排放进行核算,与浦东新区碳排放峰值下的碳排放量进行对比,发现浦东新区规划建设用地碳排放未达到上海总体规划、浦东总体规划所提出目标要求的问题。同时,对浦东新区建设用地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浦东新区在职住空间匹配程度、用地混合度以及生态空间等方面均有可优化空间。基于浦东新区建设用地“零增长”的发展趋势、建设用地碳排放将超过峰值的问题以及传统的规划手段存在不足的研究现状,并且因遗传算法可以弥补传统低碳规划中缺少解决非线性、多维问题的定量研究方法这一不足的优点,以浦东新区碳排放目标与问题出发,从优化碳排放目标、优化职住平衡目标、优化用地混合度目标、优化生态空间目标以及约束条件五个方面构建用地布局低碳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定量模拟分析。通过遗传算法的染色体编码、种群初始化、遗传操作算子设定对遗传算法模拟优化流程进行配置,得到模拟结果。选取适应度函数收敛后的模拟结果,并结合文章对浦东新区规划方案职住空间、用地混合度、生态空间可优化空间的分析进行综合调整,得到浦东新区理想低碳模拟情景下的用地布局方案。从整体上看,低碳模拟情景下的建设用地碳排放量为2787.90万t C,较原规划方案减少11.2%,符合上海总体规划、浦东总体规划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低碳模拟情景的用地结构符合浦东新区用地布局发展的要求。基于低碳模拟情景,结合文章的分析从职住空间优化、土地混合使用优化以及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提出浦东新区用地布局低碳化策略。

王怡菲[2](2020)在《特大城市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与人口估算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以及维持生活的基础,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激增,城市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中心,担负着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职能,研究上海市土地以及人口承载力,优化上海市土地利用,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对上海乃至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特大城市上海市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将上海市划分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以及生态空间三个子空间;其次,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根据子空间的特点,构建上海市土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叠加指标权重对上海市各用地子空间土地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同时利用自然间断法将上海市各子空间承载力评价指数划分为五个等级,统计各等级面积;最后通过研究国内外特大城市人口特点并结合上海市区域具体情况,确定各用地子空间单位面积人口承载数量,对上海市人口承载力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土地承载力分布总体呈现从中心城区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估算土地人口承载力在2739.073043.41万人之间,其中城镇空间是上海市主要人口承载空间,可承载人口为21652387万人;结合人口估算结果及上海市人口现状数据,表明上海市整体虽仍有一定的人口承载空间,但人口分布严重失衡,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压力较大,普陀区,杨浦区,静安区人口超载60万人以上;近郊区人口分布较为合理,基本处于可承载人口数量区间内;远郊区人口承载潜力较大,崇明区仍有余力承载200万人口。综合来看,上海市应合理地调配人口分布,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上海市发展空间布局,促进上海市人口向郊区转移。论文引入空间划分概念,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空间分级别计算上海市土地承载力,丰富了特大城市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另一方面又分空间分区域估算上海市人口承载力,有利于揭示上海市人口承载力的内部差异,为合理调控上海市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优化土地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决策依据。

李毅[3](2020)在《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现已成为世家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CO2排放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低碳城市建设逐渐被深入探讨并纳入城市发展建设的主流。随着低碳城市建设的开展,要求在总体规划层面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低碳城市建设还多数停留在技术方面,在规划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碳排放核算的研究并不深入。在规划阶段就引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浦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规划方案碳排放核算方法。首先,本文梳理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相关核算方法以及低碳城市规划与温室气体清单的相关研究进展。其次,本文建立了“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框架,将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行为落实到各类用地。以此为基础,本文将规划用地划分为五大系统模块,分别是居住、工业、商业与公共管理、交通、碳汇。通过构建不同模块的碳排放核算模型,量化居住、商业与公共管理、工业、交通、碳汇五类用地的现状碳排放量,进而测度除交通外各类用地的平均碳排放强度值。借助修正交通碳排放系数,本文核算浦东新区交通系统碳排放量。通过上述结果,得到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等值。其次,借助Kaya恒等式,本文对影响碳排放的空间规划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具体影响情况。最后,以量化结果为依据,比较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的碳排放值与相应的政策目标值,并以此为基准制定相应的低碳规划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在2035年碳排放总量为9515万吨;(2)2035年浦东新区单位GDP能耗为0.28万吨标煤/万元,比之2005年下降68%;(3)2035年浦东新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69万吨,比之2005年下降67%;(4)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之2005年下降60%-65”的政策目标值;(5)为了能够发挥产业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潜力,本文对浦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经过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后,浦东新区碳排放量可以下降6%,下降数量约为593万吨。

王雾[4](2020)在《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区域间劳动力配置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应对新一轮的开发开放形势和实现区域战略目标,中国在特定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进行创新性探索,为其它区域提供可供复制的经验。2018年8月22日,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布《2018中国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报告》,文件指出目前国家级新区政策在吸引人才等关键要素方面存在劣势。新一轮的国家级新区即将设立,国家级新区政策如何影响区域间的劳动力配置,这不仅涉及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也涉及地区增长极目标的实现。区域间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增加,进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研究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劳动力配置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3年至2016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DID模型分析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劳动力数量配置和人力资本配置的影响,并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验证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然后由于区位因素、资源禀赋等区域特质因素影响新区的政策效应,对于不同区域特质的城市,国家级新区的政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按照区域特质因素,将我国分成不同的区域,分析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劳动力配置影响的区域差异,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和现实情况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第一,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城市流入人口占比和人均人力资本的总体影响显着,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国家级新区设立与城市流入人口占比和城市人均人力资本均存在显着正相关。这表明国家级新区设立前后,劳动力的交流和置换增加,促进了新区所在地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和人力资本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第二,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区域特质因素影响新区的政策效应。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城市劳动力配置的影响也不同。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和中部城市流入人口占比的影响显着为正,对西部城市人均人力资本的影响显着为正。东部和中部对人口的引力大,新区设立虽然促使大量人口向东部和中部集聚,但对地区人均人力资本作用不明显,这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大、人口基数多,需要大规模高端人才的流入才能增加城市的人均人力资本。对西部城市而言,新区政策吸引人才流入西部,但没有改变西部人口总体外流的趋势。第三,对于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城市人口资源存量不同,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城市劳动力配置的作用也不同。国家级新区设立对中小城市的流入人口占比有显着正向影响,对大城市人均人力资本有显着正向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城市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新区设立吸引大量人才流入,城市人力资本增加;中小城市的发展潜力大,国家级新区的设立能显着促进劳动力要素的流入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第四,总体上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对国家级新区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影响显着为正,且产业结构越高的城市,新区设立的政策效果越强,城市人力资本越高。因此。新区之间应避免完全复制发展路径,应根据自身的区域定位、人口规模等特质,建设具有特色产业结构的国家级新区,吸引特色人才。

谷岩岩[5](2020)在《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文中认为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过程中,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降低了城市的运营效率与公交交通设施服务水平。虽然各大城市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优化以及建设轨道交通,但由于较少考虑对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进行精细化定量的研究,传统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方法在解决交通问题时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理解和把握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发展方案的重要前提。在大数据分析技术日益成熟的时代,以公共交通刷卡数据为代表的交通出行大数据的出现,为定量研究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带来了新数据和新方法。公共交通刷卡数据中包含海量的个体出行信息以及精细粒度的时空信息,准确反映了公共交通客流及居民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本研究基于交通大数据,定量研究与分析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提供案例参考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城市公共交通是由站点、线路以及所承载客流组成的复杂系统。研究者往往由于真实客流数据的限制与不足,构建基于单一交通网络或者将多个交通网络聚类的公共交通网络模型,这种简化的网络难以表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真实的拓扑特征及客流运输能力。在交通出行大数据的支持下,本研究采用顾及出行需求与出行效率的加权方法构建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模型,并对复合网络模型中的拓扑特征与单层公交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共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与客流空间分布特征。为了进一步验证复合网络模型的适用性、有效性以及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城市标度律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复合网络的标度律特征,利用复合网络节点加权度与人口的标度关系研究并揭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人口规模的均衡性,并提出相应的公共交通网络与城市土地利用优化方案。(2)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和土地利用的互动发展是从根源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前提,而公共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是理解二者互动关系及把握其规律的关键。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通常在城市空间上表现出分异特征,从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的视角利用POI数据评估土地利用有助于精细化城市管理。基于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模型,本研究首先分别构建公共交通直达网络与换乘网络,并基于此提出格网的复合网络可达性计算方法。以格网的复合网络可达性值为因变量,格网内代表土地利用信息的六类POI加权数为解释变量,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从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的视角定量分析与评估不同类型土地利用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丰富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发展的评价方法。(3)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存在复杂多变的耦合关系,交通客流是土地利用对公共交通非线性影响的重要体现,也是公共交通引导下土地利用优化规划的重要目标。已有研究表明线性模型无法准确地表达站点服务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等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的非线性特征。本研究在结合客流特征与POI数据的将站点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将站点的客流变量作为因变量,站点类型变量、土地利用变量以及交通特征变量作为自变量,利用XGBoost(e 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研究影响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的非线性特征。针对非线性机器学习模型的黑匣子特性(影响因素的可解释性不足),本研究通过引入SHAP(SHapley Additive ex Planations)解释模型定量分析XGBoost模型中土地利用等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的非线性特征:重要性、方向及阈值现象。解读上海轨道交通站点服务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等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对正在或者即将开展轨道交通建设的大部分城市具有较强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王文哲[6](2020)在《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指出市郊铁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路交通相比,具有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经济便捷的优势。修建市郊铁路可为大城市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居民出行提供极大便利,缓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建设市郊铁路已经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合理的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可有效避免规划建设的盲目性,有利于市郊铁路运营效益的充分发挥。然而市郊铁路的发展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也不完善。国内外关于线网规模和布局的现状研究都没有结合市郊铁路的发展特点,无法直接用于我国市郊铁路线网规划。为避免我国市郊铁路规划建设的盲目性,寻求合理的线网规模和布局方案,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市郊铁路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了市郊铁路的技术特征和功能定位以及线网规模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对市郊铁路的特点以及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为后续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从线网规模与布局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现有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方法用于市郊铁路的不足之处,立足于市郊铁路自身特征和其线网规模与布局特征,提出本文对于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的方法思路。线网规模方面,在传统交通需求预测法的基础上,结合市郊铁路客流特点,将其划分为I类客流和Ⅱ类客流,分别采用不同方法预测,提高预测准确性。线网布局方面,根据市郊铁路线网布局特点,采用“先线路走向后中间节点”的布局思路,先根据客流建设条件筛选可建线路确定初始布局方案,再根据节点重要度法选取线路连接的节点确定最终方案。最后,以上海市市郊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测算得到上海市未来年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并确定相应的布局方案。对最终的预测结果和布局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该结果更能体现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的发展特点,也更加符合上海市对市郊铁路的发展需求。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市市郊铁路的线网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李菁卉[7](2020)在《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秩序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成为劳动的生力军。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和中国的经济中心,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从而成为典型的移民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入,导致了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加大,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存在着一些违法建筑和违法经营现象存在,滋生了流动人口的大量聚集,增加了治理难度。如何稳妥疏导、有效治理流动人口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多元化参与的一项重要课题。城市流动人口治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为特定人群,他们具有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数量集中来源地广、低收入、生活条件差等特点,其具有同质性,形成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给当地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难题。以流动人口的特点以及集聚地形成进行分析,对相关案例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如何利用有效的治理方式结合进行运动式治理,将流动人口进行有效“驱离”,疏解城市面临诸多的社会难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协同治理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政策分析等方法,按照“五违四必”政策的要求,对城乡结合部的违法建筑、违规经营企业进行有效整治,短期内有效疏解当地流动人口。从多角度视角下分析了常规治理模式与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利弊,并提出对社区内的流动人口通过社区参与、开展邻里互助,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从而减少摩擦,从运动式治理过渡到制度化治理,促进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

庞磊[8](2019)在《复杂网络视角下轨道交通与都市圈空间结构协同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都市圈的时代特征愈发明显,集中表现在人口增长、就业通勤、空间扩张、产业联系和区域联动等方面。根据国际成熟都市圈的发展经验来看,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对于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要素的演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协同互补的功能网络和加快高效便捷的要素流动两个方面。所以,促进轨道交通与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单一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都市圈时代的变化需求,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成为支撑都市圈培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对两者的互动作用规律和反馈机理还缺乏深入认识。作者通过选取国际上相对成熟的伦敦与京阪神都市圈以及我国的北京与上海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构建都市圈各个发展阶段的轨道交通网络拓扑模型,利用Gephi计算并分析轨道交通网络纵向演变的复杂特征值,并对四个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的演变规律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其次,通过测度人口密度分布、建设用地规模等要素的演变状况对都市圈空间结构进行度量分析。最后,对轨道交通网络与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存在的互动关系展开分析,首先是两者互动作用过程分析,然后是网络规模、枢纽站点分布、网络传播效率等网络特征要素与都市圈规模结构及地域结构的互动关系分析,最后是对站点密度、站点度区域分布效率、站点服务范围覆盖率等要素与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的耦合度评价分析,通过多方面的实证分析论证了两者的互动作用关系。最后,作者从势能差影响、圈层变迁、中心性强化、传播效应演变、多中心引导等五个方面对轨道交通网络与都市圈空间结构协同演变系统的互馈机理进行了探析,并通过特征对比总结了系统互动作用规律。由此提出我国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及动力机制,并对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提出了“适度超前”、“破除边界”、“内优外联”、“团轴结合”四个方面的策略建议。

蒋五一[9](2019)在《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与格局,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洪涝、水土气污染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态风险加大,已影响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问题,任何单一学科无法独立完成,需要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作。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近年来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着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规划体系不清等问题,并且单一尺度的静态规划难以适应多层次规划管理的需求,不利于规划目标的逐级细化和落地实施,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研究。为此,本论文以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适应性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对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三大土地分类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提出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空间尺度的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新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整合,提出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在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等三个分类体系共同起作用,但各自为政、缺乏统筹,本文整合三种分类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和管理层级出发,凝练出相应的、科学的、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三级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2)构建了多层级、多尺度的生态用地管理评价体系。对不同尺度,提出和采取不同的生态用地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宏观层面,依据上海的生态环境特点选取较为关键的生境质量、固碳服务、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四个指标,采用InVEST模型进行生态用地综合评价,为市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依据;在中观尺度,选取生境质量、固碳能力、产水服务、粮食供给等四个指标,既保持与宏观尺度的连续性又体现研究区的特点,对青浦区练塘镇的生态用地进行评价分析,以此进一步细化生态用地的管理等级和功能分区,并划定生态控制单元,通过规划控制指标约束下一层级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在微观尺度,对具体地块采取多目标方案模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和公共参与评价,讨论练塘镇长田社区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并作为地块规划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3)建立了与行政层级、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方法。宏观层面,确定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和总体管控目标,起着总体引导的作用;中观层面,划定生态用地的管理单元和用地管理等级,进行指标规划控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诉求、公众意愿和管理政策等因素,进行适应性方案设计,起着管理实施的作用。通过不同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逐层分解生态用地的管理目标和要求,逐步落实生态用地管理政策,实现既能逐层分解规划任务又能保证上下协同的适应性规划管理体系。本论文形成了特大型城市多尺度、体系化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技术方法,将生态用地规划技术衔接现行的城市用地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用地管理的效能。并以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实证应用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不仅为上海市生态用地的分尺度、分层次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对于其他特大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琼[10](2019)在《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层面的以城市局部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示范区,兼具了城市新城新区和国家区域政策的二重属性。自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至2017年雄安新区,国家级新区政策经历了试点探索、战略布局、政策普惠三个阶段,分布甚广的19个国家级新区成为各省级单元图谋的区域增长极与国家战略逐步释放的产物,区间发展差异巨大。为了探讨同一政策框架在不同地域落地带来的不同发展结果,本文选取除舟山群岛新区、雄安新区之外的17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以2012-2018年夜间灯光遥感影像、LBS热力图数据、POI数据以及各类统计数据分析为基础,从活力广度及强度两个维度对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进行描述,并分析活力广度、强度的增长变化带来的差异;其次选取国家级新区活力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回归模型,探索除了地缘本身、发展阶段差异之外,塑造政策效果区域差异的不同因素。在活力表现方面,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一般首先通过资本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活力广度的提升,其次实质经济生产的集聚带来活力强度的提升,二者往往不能同步发生,由此带来阶段性“鬼城”等问题。国家级新区存在均衡型、滞后型、引领型三种增长类型,即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增长速度分别接近、落后、领先于所在城市中心区,多数国家级新区属于均衡型,是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多个西部国家级新区属于滞后型,反映国家级新区并非西部城市唯一的建设重点以及西部城市外延扩张的增长特征;广州南沙新区属于引领型,是城市扩张的重点区域。在活力影响因素方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国家级新区的构想时间比设立时间更重要,新区构想时间对活力广度和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尤其是活力广度,即在构想阶段政府就对新区投入建设;活力广度和强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城市经济实力、新区区位条件、轨道交通对活力强度影响显着,而活力广度与规划布局的紧凑程度有关,经济实力对活力广度影响甚微,即活力广度是城市规划与投资建设决定的,而活力强度也就是实际经济要素的聚集受到城市能级、新区区位、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此外,在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尺度,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以及地铁站可达性的提高对活力强度由有显着促进作用,即土地的高效利用以及新区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会促进新区内部街区的活力集聚。

二、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利用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利用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浦东新区用地布局低碳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碳减排国际背景下我国碳排放形式严峻
        1.1.2 土地利用碳排放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1.1.3 上海“零增长”背景下用地布局优化的发展模式成为趋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碳排放峰值
        2.1.2 城市用地
        2.1.3 用地碳排放强度
    2.2 研究综述
        2.2.1 土地利用碳排放机理研究
        2.2.2 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研究
        2.2.3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
        2.2.4 遗传算法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浦东新区建设用地碳排放问题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域交通
        3.1.2 人口与社会
        3.1.3 低碳城市建设
    3.2 浦东新区碳排放达峰目标
    3.3 浦东新区碳排放峰值预测
        3.3.1 碳排放峰值预测模型构建
        3.3.2 碳排放峰值预测模型因子设定
        3.3.3 建设用地碳排放峰值预测
    3.4 浦东新区建设用地碳排放问题分析
        3.4.1 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
        3.4.2 建设用地碳排放核算
    3.5 浦东新区建设用地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5.1 低碳用地布局的测度
        3.5.2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分析
        3.5.3 职住空间匹配分析
        3.5.4 用地混合度分析
        3.5.5 生态空间指标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浦东新区用地布局低碳化模型构建及模拟优化配置
    4.1 用地布局低碳化的思路与步骤
        4.1.1 优化模型构建思路
        4.1.2 用地布局低碳化步骤
    4.2 用地布局低碳化的目标和原则
        4.2.1 用地布局低碳化的目标
        4.2.2 用地布局低碳化的原则
    4.3 数据预处理
    4.4 构建目标函数
        4.4.1 优化碳排放目标
        4.4.2 优化职住平衡目标
        4.4.3 优化用地混合度目标
        4.4.4 优化生态空间目标
    4.5 构建约束条件
    4.6 遗传算法模拟优化流程配置
        4.6.1 遗传算法的运算流程设定
        4.6.2 遗传算法染色体编码设定
        4.6.3 种群初始化
        4.6.4 适应度函数构建
        4.6.5 遗传操作算子设定
        4.6.6 迭代结果输出
    4.7 本章小结
5 浦东新区用地布局低碳化策略
    5.1 模拟结果总结分析
    5.2 用地布局低碳化策略
        5.2.1 职住空间优化
        5.2.2 土地混合使用优化
        5.2.3 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实践
附录
    图录
    表录
    编程设计附录
致谢

(2)特大城市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与人口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土地承载力研究综述
    2.1 土地承载力研究
        2.1.1 国内外承载力研究
        2.1.2 城市土地承载力
        2.1.3 土地人口承载力
    2.2 土地承载力研究方法
        2.2.1 影响因子法
        2.2.2 系统模型法
        2.2.3 空间分析法
        2.2.4 其他方法
    2.3 研究进展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获取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资源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获取与处理
        3.2.1 数据获取
        3.2.2 数据处理
    3.3 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4 土地利用空间划分
        3.4.1 农业空间划分
        3.4.2 城镇空间划分
        3.4.3 生态空间划分
        3.4.4 上海空间划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
    4.1 指标选取原则
    4.2 分空间评价指标选取与计算
        4.2.1 分空间指标选取
        4.2.2 指标计算
    4.3 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
        4.3.1 标准化处理
        4.3.2 权重确定
        4.3.3 土地承载力计算
    4.4 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结果
    4.5 土地承载力分级评价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海市土地人口承载量估算
    5.1 分空间人口承载量估算基本思路
    5.2 城镇空间人口承载量估算
    5.3 农业空间人口承载量估算
    5.4 生态空间人口承载量估算
    5.5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5.6 人口承载潜力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暖已经上升为全球性重点问题
        1.1.2 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现实诉求
        1.1.3 低碳城市建设的直接需求
        1.1.4 城市总规改革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综述
        1.2.1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1.2.2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
        1.2.3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
        1.2.4 碳排放量核算方法
        1.2.5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与低碳城市规划
        1.2.6 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
        1.2.7 国内低碳新城新区规划实践
        1.2.8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意义目标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小结
2 相关概念、政策及研究对象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新区
        2.1.2 城乡用地
        2.1.3 温室气体清单
        2.1.4 城市用地碳排放强度
    2.2 相关碳排放政策
    2.3 研究对象
        2.3.1 研究对象选取
        2.3.2 研究对象概况及相关规划
    2.4 小结
3 基于城乡用地分类的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方法
    3.1 碳排放核算边界范围
    3.2 基于城乡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3.2.1 “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框架
        3.2.2 碳排放核算方法
        3.2.3 驱动因素分解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及驱动因素分析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 计量结果与分析
        4.2.1 相关系数的修正
        4.2.2 用地碳排放强度
        4.2.3 用地碳排放总量
        4.2.4 人均碳排放/吸收
        4.2.5 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
    4.3 驱动因素分析
        4.3.1 居住模块
        4.3.2 工业模块
        4.3.3 商业服务与公共设施模块
        4.3.4 交通模块
        4.3.5 碳汇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浦东新区低碳规划约束值与低碳规划策略
    5.1 碳排放约束性目标值
        5.1.1 生态环境约束值
        5.1.2 政策指标约束值
        5.1.3 规划要素低碳指标
    5.2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低碳策略建议
        5.2.1 加强低碳设计创建低碳住区
        5.2.2 构建良好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5.2.3 公共交通导向下构建紧凑有序空间结构
        5.2.4 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碳减排潜力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实践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4)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区域间劳动力配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构建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研究框架构建
        一、国家级新区对劳动力数量配置的影响
        二、国家级新区对人力资本配置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家级新区概述
        一、国家级新区建设历史
        二、新区的产业结构比较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
        三、变量设置
第三章 国家级新区与劳动力资源的区域间配置
    第一节 DID回归结果分析
    第二节 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
        一、稳健性检验
        二、内生性处理
    第三节 区域差异分析
第四章 国家级新区与人力资本的区域间配置
    第一节 DID回归结果分析
    第二节 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
        一、稳健性检验
        二、内生性处理
    第三节 区域差异分析
        一、城市规模差异
        二、产业结构的影响渠道检验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论文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1 复杂网络在城市公共交通研究进展
        2.1.1 复杂网络基础理论
        2.1.2 公共交通网络研究
        2.1.3 多层网络模型研究
    2.2 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
        2.1.1 公共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2.1.2 土地利用对公共交通的影响研究
        2.1.3 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的模型研究
    2.3 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
        2.3.1 可达性模型
        2.3.2 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及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交-地铁复合网络精细化建模及标度律特征
    3.1 研究区与数据概况
    3.2 公交复杂网络拓扑性质分析
        3.2.1 基于邻接站点的网络模型构建方法
        3.2.2 公交复杂网络的拓扑特征
    3.3 顾及出行需求与效率的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模型
        3.3.1 模型构建
        3.3.2 权重定义
    3.4 基于城市标度律的复合网络模型验证与应用分析
        3.4.1 城市标度律
        3.4.2 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拓扑特征分析
        3.4.3 复合网络模型的标度律验证
        3.4.4 基于残差分析的复合网络模型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复合网络可达性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估
    4.1 基于POI数据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4.1.1 POI数据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4.1.2 POI数据重分类与权重确定
        4.1.3 土地利用识别结果验证
    4.2 复合网络可达性
        4.2.1 研究单元划分
        4.2.2 复合网络可达性计算方法
    4.3 基于GWR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估
        4.3.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4.3.2 GWR模型结果及检验
        4.3.3 可达性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研究
        4.3.4 回归结果残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土地利用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非线性影响研究
    5.1 融合客流时变与土地利用特征的站点分类
    5.2 站点客流影响的建模方法
        5.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5.2.2 非线性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
    5.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站点客流影响建模与分析
        5.3.1 影响因素选取
        5.3.2 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线性特征分析
    5.4 站点客流影响因素非线性建模与分析
        5.4.1 SHAP解释模型
        5.4.2 站点客流影响因素非线性建模
        5.4.3 基于SHAP模型的站点客流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与解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情况
致谢

(6)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市郊铁路的相关特征研究
    2.1 市郊铁路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2.1.1 市郊铁路概念
        2.1.2 国外市郊铁路发展情况
        2.1.3 国内市郊铁路发展情况
    2.2 市郊铁路技术特征及功能定位
        2.2.1 市郊铁路技术特征
        2.2.2 市郊铁路功能定位
    2.3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影响因素
        2.3.1 城市形态
        2.3.2 城市经济发展
        2.3.3 城市人口规模
        2.3.4 城市交通需求
        2.3.5 卫星城的发展规划
        2.3.6 相关政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及布局传统方法研究
    3.1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及布局关系分析
    3.2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分析
        3.2.1 线网规模特征
        3.2.2 线网规模常用测算方法分析
        3.2.3 线网规模测算方法合理性分析
    3.3 市郊铁路线网布局分析
        3.3.1 线网布局特征和原则
        3.3.2 线网布局常用方法分析
        3.3.3 线网布局常用方法总结
    3.4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方法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改进方法研究
    4.1 基本思路
    4.2 基于客流分类预测的市郊铁路线网规模测算方法
        4.2.1 Ⅰ类客流预测
        4.2.2 Ⅱ类客流预测
        4.2.3 市郊铁路线网预测规模
    4.3 基于客流条件的节点重要度布局方法
        4.3.1 可建线路筛选——初始方案
        4.3.2 线路节点筛选——具体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海市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研究
    5.1 上海市发展概况
    5.2 上海市市郊铁路线网规模预测
        5.2.1 Ⅰ类客流预测
        5.2.2 Ⅱ客流预测
        5.2.3 线网规模预测
    5.3 上海市市郊铁路线网布局研究
        5.3.1 可建线路筛选
        5.3.2 线路节点筛选
    5.4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方案综合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7)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秩序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流动人口:城市秩序治理的政策努力
        一、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治理
        二、通过发展社会组织实现秩序治理
        三、对流动人口实行整体治理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
    第三节 治理与善治理论
第三章 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ZP镇流动人口概况
        一、ZP镇流动人口现状
        二、ZP镇流动人口的特点
    第二节 流动人口的同质性
        一、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二、职业技能较低
        三、低人力资源,低生活需求
    第三节 流动人口的效应分析
        一、流动人口的积极效应
        二、流动人口的消极效应
第四章 流动人口治理模式
    第一节 常规化治理模式
        一、户籍
        二、公共安全的治理机制
        三、在社区引入参与式治理机制
    第二节 运动式治理模式
        一、“五违四必”政策背景
        二、“五违四必”行动的运作机制
        三、追求短期效果:政策的显性目标
        四、低端行业退出:对流动人口的直接影响
    第三节 运动式治理下的常规化努力
        一、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常规机制
        二、任务程序化执行
        三、量化与精细化技术治理
第五章 流动人口治理探讨
    第一节 常规化治理存在问题
        一、治理手段单一
        二、治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
        三、低水平的行政配置
        四、职能划分不清
    第二节 运动式治理存在问题
        一、依赖高财政支出
        二、行动的不可持续性
        三、行政力量大包大揽
    第三节 治理模式的反思
        一、常规化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区别
        二、运动式治理与常规化治理的联系
        三、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参与:多维度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
    第四节 流动人口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村社型治理理念局限性
        二、治理机制缺位,跨地区服务治理脱节
        三、缺乏引入市场机制提升政府服务品质
        四、政策背景下流动人口秩序治理面临的困境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建立流动人口分类治理机制
    第二节 改善城乡结合部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第三节 改变由政府垄断的治理体系
    第四节 建立统一、开放的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制度
    第五节 从运动式治理走向制度化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复杂网络视角下轨道交通与都市圈空间结构协同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高速发展背景下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提出
        1.1.2 多层次轨道交通适应中国都市圈时代发展需求
        1.1.3 国际成熟大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经验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伦敦都市圈范围界定
        1.3.2 京阪神都市圈范围界定
        1.3.3 北京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范围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复杂网络相关理论
        2.1.1 复杂网络研究历程
        2.1.2 复杂网络统计特征指标
    2.2 轨道交通网络复杂性辨析
        2.2.1 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特点
        2.2.2 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2.3 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相关理论
        2.3.1 都市圈的概念
        2.3.2 都市圈的形成及其空间结构演化阶段
    2.4 多层次轨道交通与多尺度空间关系
        2.4.1 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
        2.4.2 多层次轨道交通与多尺度空间的对应关系
    2.5 国内外研究综述
        2.5.1 复杂网络理论在轨道交通和空间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2.5.2 轨道交通与区域空间组织互动关系研究
        2.5.3 研究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轨道交通网络复杂特征演变分析
    3.1 伦敦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构建
        3.1.1 各类型轨道交通演变历程分析
        3.1.2 各阶段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模型构建与指标计算
    3.2 京阪神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构建
        3.2.1 各类型轨道交通演变历程分析
        3.2.2 各阶段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模型构建与指标计算
    3.3 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3.3.1 各类型轨道交通演变历程分析
        3.3.2 各阶段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模型构建与指标计算
    3.4 上海都市圈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3.4.1 各类型轨道交通演变历程分析
        3.4.2 各阶段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模型构建与指标计算
    3.5 国内外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演变特征对比分析
        3.5.1 线网类型及建设时序
        3.5.2 站点数与边数演变对比
        3.5.3 网络平均度演变对比
        3.5.4 平均最短路径与网络直径对比
        3.5.5 聚类系数比较
        3.5.6 网络站点度分布比较
        3.5.7 网络复杂性特征发展综合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轨道交通网络复杂特征与都市圈空间结构协同演变分析
    4.1 轨道交通导向下的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历程
        4.1.1 伦敦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与轨道交通发展
        4.1.2 京阪神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与轨道交通发展
        4.1.3 北京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与轨道交通发展
        4.1.4 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与轨道交通发展
    4.2 轨道交通网络复杂性演变与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的互动关系
        4.2.1 网络规模特征与都市圈规模结构的同步效应
        4.2.2 中心枢纽站点分布与都市圈地域结构的互动发展
        4.2.3 轨道网络的传播效应与都市圈地域结构的互动发展
    4.3 轨道交通与都市圈空间结构现状耦合度评价
        4.3.1 耦合度模型构建
        4.3.2 站点密度分布与人口密度分布的耦合度
        4.3.3 站点度区域分布效率与人口密度分布的耦合度
        4.3.4 站点服务范围覆盖率与人口密度分布的耦合度
        4.3.5 综合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轨道交通网络与空间组织模式互馈机理探究
    5.1 协同发展机制分析
        5.1.1 协同发展系统互动作用特征
        5.1.2 子系统演变互动发展机制
    5.2 系统互动作用规律分析
        5.2.1 势能差影响下的互动作用过程
        5.2.2 轨道交通引导都市圈圈层结构变迁
        5.2.3 网络致密化促进都市圈中心城区发展
        5.2.4 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强化都市圈空间传播效应
        5.2.5 “马太效应”下的站点分化引导“多中心-多廊道”空间重构
    5.3 对我国相关政策与规划策略的指引
        5.3.1 以“适度超前”的时序安排谋划演变进程
        5.3.2 以“破除边界”的规划政策支持市域通勤铁路跨城发展
        5.3.3 以“内优外联”的节点配置整合功能体系
        5.3.4 以“团轴结合”的多层网络促进空间重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相关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区域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用地内涵与分类研究进展
        1.2.2 生态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1.2.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进展的探讨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尺度
        1.3.2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1.3.3 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规划
    1.4 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
        1.4.1 现实问题分析
        1.4.2 科学问题提出
    1.5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选题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创新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用地的相关分析与分类优化
    2.1 生态用地的概念与空间尺度划分
        2.1.1 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1.3 生态用地空间尺度的划分
    2.2 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探讨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2.2.2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体系
        2.2.3 城市绿地分类体系
        2.2.4 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
        2.2.5 现行用地分类体系比较探讨
        2.2.6 生态用地分类的问题探讨
    2.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分析与探讨
        2.3.1 生态用地管理的发展历程
        2.3.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发展趋势
        2.3.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多层次特征
        2.3.4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层次差异性
        2.3.5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协同需求
    2.4 专家访谈意见汇总分析
        2.4.1 有关生态用地概念范畴的认识
        2.4.2 有关生态用地分类与管理的认识
    2.5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优化
        2.5.1 生态用地分类原则
        2.5.2 生态用地优化分类
        2.5.3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衔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1 上海市概况
        3.1.2 上海重要相关规划
        3.1.3 数据来源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3.2.3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方法
        3.2.4 生态系统生境服务评价方法
        3.2.5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方法
        3.2.6 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3.2.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3.3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演变
        3.3.1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
        3.3.2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相互转化
    3.4 上海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评价
        3.4.1 上海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
        3.4.2 上海市生态系统生境质量评价
        3.4.3 上海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
        3.4.4 上海市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
    3.5 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评价和重要性分级
    3.6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总体性规划
        3.6.1 上海市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
        3.6.2 上海市生态用地管理分级
        3.6.3 上海市生态用地总体控制指标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镇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4.1 宏观尺度对中观尺度引导
    4.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区域练塘镇概况
        4.2.2 练塘镇重要空间规划
        4.2.3 数据来源
    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3.1 研究思路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4.3.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1 练塘镇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4.4.2 练塘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4.5 练塘镇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规划
        4.5.1 练塘镇生态用地分区管控
        4.5.2 生态用地控制单元的作用
        4.5.3 生态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
        4.5.4 生态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
        4.5.5 生态控制单元导则的编制
        4.5.6 局部地块生态控制单元案例——长田社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尺度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与实施
    5.1 中观尺度对微观尺度控制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1 长田社区概况
        5.2.2 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与思路
        5.3.1 研究思路
        5.3.2 多情境方案设计
        5.3.3 问卷调查法
        5.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法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5.4.1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多目标方案模拟
        5.4.2 长田社区多方案适用性调查访谈
        5.4.3 长田社区多方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5.4.4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方案优化调整
    5.5 社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方法
        5.5.1 规划管理策略
        5.5.2 规划实施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用地的适应性规划管理探讨
    6.1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视角的探讨
    6.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诉求探讨
        6.2.1 生态服务功能的偏好诉求
        6.2.2 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
        6.2.3 规划相关者的诉求
    6.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技术方法探讨
        6.3.1 分层级适应的规划方法
        6.3.2 多尺度递进的规划方法
        6.3.3 多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法
    6.4 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框架体系
        6.4.1 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技术流程
        6.4.2 规划管理的层级分解
        6.4.3 规划管理的体系协同
        6.4.4 规划管理的实施与调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专家访谈
附录二:长田社区问卷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级新区在我国新城新区体系中的特殊性
        1.1.2 各国家级新区发展存在明显的区间差异
        1.1.3 不同活力表现是各国家级新区发展差异的本质
    1.2 研究目的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章节内容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市活力
        2.1.2 新城新区
        2.1.3 国家级新区
    2.2 相关理论
        2.2.1 城市活力相关理论
        2.2.2 新城新区建设相关理论
        2.2.3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城市活力研究综述
        2.3.2 国家级新区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
    3.1 国家级新区政策发展历程
        3.1.1 新区构想是发展的起点
        3.1.2 国家级新区政策发展阶段
    3.2 各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特征
        3.2.1 区域差异性
        3.2.2 阶段差异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分析
    4.1 新区活力的广度与强度
        4.1.1 活力广度与活力强度的内涵
        4.1.2 数据指征
        4.1.3 数据指征的量化处理
    4.2 国家级新区活力现状的区间差异
        4.2.1 活力广度
        4.2.2 活力强度
        4.2.3 新区内部活力强度的发展均衡
    4.3 国家级新区活力增长的区间差异
        4.3.1 活力广度的增长
        4.3.2 活力强度的增长
        4.3.3 活力增长的类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级新区活力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1.1 国家级新区活力广度和强度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1.2 国家级新区活力强度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2 国家级新区活力广度和强度的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5.2.1 内部影响因素
        5.2.2 外在影响因素
        5.2.3 小结
    5.3 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活力强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活力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5.3.2 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活力强度个案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5.3.3 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1.1 活力广度、强度错位发展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普遍规律
        6.1.2 国家级新区仍旧地方发展平台,国家推动力和约束力有限
        6.1.3 合理规划是国家级新区活力发展的重要管治手段
    6.2 讨论-以福州新区为例
        6.2.1 福州新区发展历程及规划
        6.2.2 福州新区活力发展特征
        6.2.3 福州新区活力发展特征的原因剖析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6.3.1 研究创新
        6.3.2 研究不足
        6.3.3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利用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浦东新区用地布局低碳化策略研究[D]. 陈军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特大城市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与人口估算研究[D]. 王怡菲.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3]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研究[D]. 李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区域间劳动力配置的影响研究[D]. 王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D]. 谷岩岩. 武汉大学, 2020(03)
  • [6]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王文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秩序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为例[D]. 李菁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复杂网络视角下轨道交通与都市圈空间结构协同演变研究[D]. 庞磊. 天津大学, 2019(01)
  • [9]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蒋五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11)
  • [10]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利用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