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创新思想

吸收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创新思想

一、吸收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创新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郑鸥帆[2](2021)在《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着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的创始人,致力于哲学、文艺理论、符号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频繁穿梭于哲学、文学、符号学、语言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的文本间,1978年出版《绘画的真理》一书,在艺术领域提出“画框”的理论并以此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逻辑进行审视和拆解,对后世艺术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思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是基于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艺术观念及理论传播与发展的问题,以德里达的“画框”理论为研究对象,引用视觉研究范式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予以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旨在厘清德里达如何运用哲学的方法解构视觉艺术,以及后世学者对德里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在目前对德里达及其画框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立论与研究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德里达的哲学之脉,从德里达的哲学思想出发,首先明晰其思想理路和批评立场,在此基础上对其批评语言的建构、解构主义的途径进行分析;二是德里达的画框之理,从“画框”理论入手,明晰画框作为真理的内涵与外显;三是画框的话语之变,以马克·坦西、米克·巴尔、保罗·杜洛为例,阐述画框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四是艺术界的边框之思,从边界观念的隐喻、艺术创作的自由、边框意识的新思维三大方面对画框理论的嬗变进行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德里达在视觉文化批评理论中建立的批评策略,勾勒艺术与解构的历史来路,思考当今艺术的难解之状。除此之外,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不仅可以为艺术的阐释、创作和批评提供新思路,让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与艺术观念更加完整,还对今天的艺术现象与艺术发展有着特殊的启示,具有现实性与社会性。

胡圆[3](2021)在《当代中国的魔幻审美形态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前现代意识、现代进步思想和后现代性,三者统一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语境之中。文化冲突、精神危机、生存疑问等等问题,在这一时期不断出现、频繁上演着。魔幻作为在这种社会状态与精神状态下生成的审美形态,具有前现代、现代等各种因素交融杂糅的特征,是美学意义上的理论提炼。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大量引进中国,影响了当时大批知识青年。魔幻写作一度达到高潮。发展至今,魔幻已然超脱于文学领域,也不再囿于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人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等的形而上的概括与分类。魔幻审美形态即是在前现代、后现代、现代三者杂糅的别现代社会背景下,基于本土传统的信仰观念、民俗文化等,在以现代文明观念为主导的审美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别样”的审美现象。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厘清魔幻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发展脉络、内容架构等问题。第一部分就审美形态的相关理论展开,明确审美形态的定义以及划分标准。第二部分围绕魔幻的基本内涵展开,探讨其词义内涵、审美内涵及特征,从而明晰其本质、定义、特点等相关问题。第三部分则系统梳理魔幻审美形态的发展脉络,从“积累”“尝试”“突破”“形成”等四个阶段展开分析。第四部分从“尽极幻之事,述极真之理”“以时间空间化为哲学基础”“以民间信仰为审美张力”三个方面,对其内容架构进行论述。第五部分阐述的是其美学意义与社会价值。论文从当代中国审美形态的视角,结合社会形态背景,对中国式魔幻进行重新界定和审视,突破了文学小说体裁的束缚、突破了审美的自足体的局限。魔幻,并非是指妖魔化、幻觉化,本质区别于玄幻、奇幻、魔法、魔鬼,意指一种神奇的现实,指的是生命矛盾、杂糅、荒诞的状态。当代中国的魔幻审美形态是在前现代、后现代、现代三者杂糅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本土传统的信仰观念、民俗文化等,在以现代文明观念为主导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论文以此为着眼点,系统阐述当代中国魔幻审美形态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下审美的新动向,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与精神状况进行反思与审视。

姚崇[4](2021)在《崇高的“位置”齐泽克崇高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朗吉努斯将崇高纳入美学讨论的范畴,崇高便为历代美学家所重视。朗吉努斯和伯克从感性入手将崇高建立在感官经验之上,张扬了崇高的情感维度。康德则另辟蹊径从理性入手,将崇高视为想象力在把握对象失败后激发出主体理性的认识过程的产物,以理性为崇高奠定普遍性基础。齐泽克在两者的基础上,借助拉康有关实在界原质的理论发展出自己的崇高美学思想。原质是实在界抵抗象征界符号化的剩余,代表着前符号的、自然的原始状态,是被禁止的欲望快感,是绝对性的空无。在齐泽克的崇高美学思想体系中,崇高的生成逻辑在于对原质位置的占据,崇高是一个位置,原质的空位。任何物体占据原质的空位便成为崇高的客体,崇高客体通过对原质空位的填补,缝合了横亘于现实中的实在界裂缝,赋予了现实完整性和一致性,而主体则围绕崇高客体的原质空位回溯性地建构起自身。基于这种崇高的原质位置的逻辑,齐泽克将后现代艺术也视为一种崇高的艺术,艺术品不过是占据了崇高位置的崇高客体,在后现代背景下日常生活物品占据了这个位置,审丑、审俗成为新的艺术趣味。

刘木森[5](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牛梦珍[6](2020)在《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在商品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有意培养的市场增长点,是我国文化事业互利共生格局的商业化表现,更是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力求贴近大众文化的工业美学。以大众生活需求为研发导向的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是后现代文化境遇中的一个现实文本。美学研究在文博领域尚属薄弱,深化对故宫文创产品的美学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不仅能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热”这一文化现象做出回应,也能为我国博物馆发展文创事业提供理论指导。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态美学是当今世界美学的三大热门话题,也是后现代美学版图中最重要的三个板块。以这三个板块的理论内容为抓手,运用结构主义法和解构法,有利于将后现代学说置于文创情境下使其意义生成。通过实地考察和个案剖析,研究以形象意角度归纳出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释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本质上的解构、创作手法上的拼贴和戏仿,使得故宫文创产品展现出非深度化、平面化、意义精神非中心化的开放性艺术特质。结合故宫文创产品所处的特殊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故宫文创与后现代相抗相悖的部分适合开展美学思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美感生成,早已被吸纳在经济全球化的审美策略中。从文化双向渗透视角来看,对故宫文创产品进行后现代美学研究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不足与缺憾,即如何站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立场上去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故宫文化。中国虽然已经出现了某些后现代景象,但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的纠葛、传统与现代的驳杂、全球化与本土性的冲突,都会给文博机构开展文创事业带来重重危机;二是价值意义,即如何在后现代语境中预见文创新场景。西式学术思维固守的主客二元论模式,在中国的后现代文化生存处境中归一为浑圆的中和思维境地。修身克己、道不远人、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思想,时至今日仍有不竭的文化内在张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把精神建构领域的创意活动转变为可供大众消费的创意产品。它是消费时代“审美泛化”的产物,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关联着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小叙事”实践。在当下“国潮”复苏的审美文化实践中,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有望引领国内文博机构开拓出“文化品牌民族化”、“消费群体年轻化”、“文化消费精品化”、“产品研发众创化”的文创消费新格局。

万霄婷[7](2020)在《西方“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研究西方“新具象绘画”来探索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道路,具体分析和总结了受到西方“新具象绘画”影响的当代工笔人物画所展现的内在艺术观念、外在表现语言以及审美风格等方面的崭新面貌。当对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之后发现,目前西方“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较小,画家们对“新具象绘画”的理解和表现仍停留在被其外貌和表象所吸引的阶段,未曾抛其现象,观其本质。然而,只有对其精神和理念进行深刻研究之后才能给艺术创作提供必要的,纯粹的理论支撑。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将试图从新具象绘画和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观念共通性入手,通过讨论对受到西方新具象绘画影响的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实例分析,来阐述和总结西方新具象绘画在艺术思想、表现语言以及审美风格等方面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带来的影响,并且系统的对西方新具象绘画影响下的当代工笔人物画进行由内到外的,深层次,全方位的考察研究。文章分析了西方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产生影响的契机,为后续的影响研究作出思想铺垫。以西方新具象绘画所具备的艺术特征为标尺,通过对受到其影响的当代工笔人物画进行实例分析,来总结受到西方新具象绘画影响的当代工笔人物画所具备的思想观念、表现语言以及审美风格等特点,从而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受到西方新具象绘画影响的具体方面进行聚焦和强调。在艺术观念方面,受到西方新具象绘画影响的当代工笔人物画吸纳和展现出了对时代精神的表达和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对易被忽略的生活事实进行艺术化,以及对艺术家对主观真实的艺术表达等“新具象绘画”的典型特征。在表现语言方面,受到新具象绘画影响的当代工笔人物画亦采用了将具象和抽象进行结合的造型方式,以及混乱中隐藏秩序的构图手法,和夸张大胆且多元的色彩表现。而在审美风格方面,受到西方新具象绘画影响的当代工笔人物画同样在对客观形象的表达、艺术形式的边界等方面沿袭了新具象绘画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由意识流动所造成的存在于虚无和真实之间的客观形象,以及不再墨守成规而是打破界限互相交融的艺术形式,并且表现出了扁平化和卡通化的审美特点。通过对“新具象”风格当代工笔人物画《流明》的创作实践,更加深入的探讨西方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曲辉[8](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认为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刘锦诺[9](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认为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赵跃[10](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二、吸收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创新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收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创新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关于德里达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画框”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德里达的哲学之脉
    2.1 哲学思想的生成
        2.1.1 认识德里达
        2.1.2 解构的思想来源
        2.1.3 多重立场间的穿梭
    2.2 批评语言的建构
        2.2.1 否定逻各斯的语言策略
        2.2.2 价值观引导的语言系统
        2.2.3 后现代再现的语言视角
    2.3 解构主义的策略
        2.3.1 拆解:对传统结构的审视与否定
        2.3.2 书写:写作之前,延异之后
        2.3.3 补充:聚焦文本延宕后的危险边缘
第三章 德里达的画框之理
    3.1 画框:框的认识
        3.1.1 画框的变迁
        3.1.2 边缘的强调
        3.1.3 真理的生成
    3.2 附饰:框的争辩
        3.2.1 有关框架的话语
        3.2.2 附属之物的意义
        3.2.3 画框真理的迁徙
    3.3 身份:框的显现
        3.3.1 框外:标签的耳语
        3.3.2 框内:签名的话语
        3.3.3 去框:无题的言语
第四章 画框的话语之变
    4.1 马克·坦西:建构意义之框
        4.1.1 发现文本的痕迹
        4.1.2 组合网格的框架
        4.1.3 绘画表现的画框
    4.2 米克·巴尔:视觉叙事之框
        4.2.1 视觉叙事的理路
        4.2.2 叙事活动的组成
        4.2.3 换框实践下的多重阐释
    4.3 保罗·杜洛:修辞阐释之框
        4.3.1 有形画框的框制
        4.3.2 体制边界的在场
        4.3.3 无边画框的话语
第五章 艺术界的边框之思
    5.1 .边界观念的隐喻
        5.1.1 框的观念延伸
        5.1.2 模糊的边界观
        5.1.3 场域的差异性
    5.2 .艺术创作的自由
        5.2.1 破框的艺术策略
        5.2.2 跨界的艺术实践
        5.2.3 无框的艺术概念
    5.3 边框意识的新思维
        5.3.1 聚焦艺术边界
        5.3.2 重观“艺术终结”
        5.3.3 体制下的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当代中国的魔幻审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审美形态理论概述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定义与划分标准
    第二节 审美形态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第二章 魔幻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魔幻的词义内涵
        一、魔幻的词义演变
        二、魔幻的词义辨析
    第二节 魔幻的审美内涵
        一、审美主体的魔幻感
        二、对现实人生的批判与超越
    第三节 魔幻的审美特征
        一、杂糅性
        二、现实性
第三章 当代中国魔幻审美形态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中国本土文化的积累阶段
        一、神话传说与宗教意识
        二、民间叙事与地域文化
        三、本土意象与象征隐喻
    第二节 接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阶段
        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缘起
        二、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第三节 当代审美实践的突破阶段
        一、打开魔幻写作新局面
        二、实现魔幻本土化
    第四节 魔幻审美形态的形成阶段
        一、审美心理机制的成熟
        二、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四章 当代中国魔幻审美形态的内容架构
    第一节 尽极幻之事,述极真之理
        一、跨越时空背后的真实感
        二、荒诞虚幻背后的批判性
        三、挣脱观念束缚的自由性
    第二节 以时间空间化为哲学基础
        一、“三位一体”的审美空间
        二、和谐与冲突的交织
    第三节 以民间信仰为审美张力
        一、自然信仰
        二、鬼魂崇拜
        三、生死观念
第五章 当代中国魔幻审美形态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节 美学意义
    第二节 社会价值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崇高的“位置”齐泽克崇高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齐泽克其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整体框架
        一、研究价值
        二、论文框架
第一章 崇高的生成逻辑:对“原质”位置的占据
    第一节 崇高的感性逻辑:从朗吉努斯到伯克
    第二节 崇高的理性逻辑:被唤醒的“物自体”
        一、作为先验对象被唤醒的“物自体”
        二、作为先验自我被唤醒的“物自体”
        三、崇高的情感逻辑
    第三节 齐泽克的崇高逻辑:对“原质”位置的占据
        一、从“物自体”到“原质”
        二、对“原质”位置的占据
        三、从本质到“位置”:崇高感与崇高性
第二章 崇高客体与主体
    第一节 崇高客体对现实的缝合
        一、作为征兆的崇高客体
        二、移情的维度
        三、欲望的客体
    第二节 崇高主体的回溯性建构
        一、非理性的分裂主体
        二、被欲望俘获的被动主体
        三、崇高客体与主体的重合
第三章 崇高与现代-后现代艺术
    第一节 由完美到卑俗:崇高位置上的艺术形象
        一、现实主义的“完美的对象”
        二、现代主义的原质空位
        三、后现代主义的卑俗之物
    第二节 崇高的消解与艺术的“祛魅”
        一、崇高的位置与艺术的本体论危机
        二、审美趣味的后现代转换
        三、“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前”的后现代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关键概念界定
        1.2.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
        1.2.2 后现代美学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研究综述
        1.3.2 后现代美学的研究综述
        1.3.3 文创产品的后现代美学研究
        1.3.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策略
    1.6 研究价值及意义
2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概述
    2.1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
    2.2 故宫文创产品的分类
    2.3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
3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
    3.1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解构
        3.1.1 故宫文创产品对创作主题的解构
        3.1.2 故宫文创产品对人物形象的解构
        3.1.3 故宫文创产品对语言文本的解构
    3.2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创作
        3.2.1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拼贴艺术
        3.2.2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戏仿艺术
    3.3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艺术精神
4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生成原因
    4.1 故宫文创产品的生成环境
        4.1.1 社会语境
        4.1.2 文化语境
    4.2 故宫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5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反思
    5.1 故宫文创研究中的美学思辨
    5.2 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创新场景
        5.2.1 文化品牌民族化
        5.2.2 消费群体年轻化
        5.2.3 文化消费精品化
        5.2.4 产品研发众创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西方“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西方“新具象绘画”的产生以及其基本特征
        0.1.1 西方“新具象绘画”的历史溯源
        0.1.2 西方“新具象绘画”的概念界定
        0.1.3 西方“新具象绘画”的基本特征
    0.2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发展至今的主流形态
        0.2.1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所蕴含的艺术观念
        0.2.2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所展现的艺术特征
        0.2.3 西方“新具象绘画”影响下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实践考察
        0.2.4 西方“新具象绘画”影响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相关评述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西方新具象绘画研究现状
        0.3.2 受到西方影响的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研究现状
第1章 西方“新具象绘画”在中国的发展
    1.1 西方“新具象绘画”进入中国的思想基础
    1.2 西方“新具象绘画”扎根中国的发展条件
    1.3 西方“新具象绘画”对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产生影响的契机
第2章 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2.1 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观念的影响
        2.1.1 人文关怀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2.1.2 艺术形象与生活事实的交汇
        2.1.3 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的融合
    2.2 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语言的影响
        2.2.1 具象与抽象杂糅的画面造型
        2.2.2 混乱中存在秩序的构图呈现
        2.2.3 色彩展现大胆夸张且个性浓重
    2.3 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审美风格的影响
        2.3.1 客观形象介于存在和虚无之间
        2.3.2 艺术形式的界限被打破和重组
        2.3.3 部分画面构成显现出扁平化及卡通化风格
第3章 新具象风格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实践
    3.1 “新具象绘画”风格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艺术体验
        3.1.1 艺术观念——对时代精神的体现
        3.1.2 艺术形象——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3.1.3 艺术呈现——对主观真实的理解
    3.2 “新具象”风格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艺术构思
        3.2.1 受流动意识影响不断生成的主观具象造型
        3.2.2 在凌乱中寻求秩序的构图形式
        3.2.3 抹去再重塑,痕迹叠痕迹的未完成态
    3.3 “新具象绘画”风格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艺术表达
        3.3.1 对生活细微之处的关注引发关于生活仪式感的表达
        3.3.2 “新具象”风格当代工笔人物画《流明》创作实践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一)艺术的概念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一)完整性
        (二)广泛性
        (三)时代性
        (四)民族性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一)时代背景
        (二)艺术体裁
        (三)艺术风格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二)祛魅的需求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
        (二)教学理论
        (三)美学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一、“美”的微观论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二、“美”的宏观论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三、美与真的关系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吸收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创新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D]. 郑鸥帆. 河北大学, 2021(02)
  • [3]当代中国的魔幻审美形态研究[D]. 胡圆.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崇高的“位置”齐泽克崇高美学思想研究[D]. 姚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6]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D]. 牛梦珍.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西方“新具象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D]. 万霄婷. 湘潭大学, 2020(02)
  • [8]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标签:;  ;  ;  ;  ;  

吸收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创新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