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流通环境的构建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流通环境的构建

一、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流通环境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任美林[1](2021)在《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问题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新技术、新服务模式给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对策。

贺勇[2](2020)在《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和管理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结构,而图书馆则在高校整体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校不可分割的成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为高校教师与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平台,有助于高校教师及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及查阅资料。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以供教师及学生进行科研和学术研究,提升其科研及学术研究水平。但部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略显欠缺,其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对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的内涵,进一步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贺飞飞[3](2020)在《分析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人性化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质量,需要加强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实现可以有效满足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性化管理在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并且就如何加强人性化管理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可以采取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机制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强化人性化管理,提高流通服务的质量。

曹瑛轩[4](2020)在《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与研究 ——以沈阳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校舍建筑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对于高校的图书馆来说,是学校科研的重要空间,当前已经不能够满足应用者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满足应用者的使用需求。学校建设的重点就是人性化地设计和加以扩建。由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现阶段高校教学内容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特别是最近几年,高校教学的发展方向有三个:一是减少理论知识教学,二是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提升学生的研发能力。因此,对于图书馆的使用逐渐发展成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其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根据相关调查知道,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空间之一。对于高校来说,图书馆的发达,从某种程度来看,是国家教育进步、文化进步的重要体现。想要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信息传递,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有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阅读、借还书以及管理图书等,这些功能想要使当前新时代需求得以满足是不可能的。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可以提供给老师和学生重要文献信息,给他们良好的精神食粮。因此,图书馆里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人性化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人性化设计来说,就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人的生理行为和心理行为加以设计。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是在空间设计中通过对其挖掘和探析,从而展现出对人性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其主要特点是赋予设计的空间具有人性化的品格,以物质反应情感和精神,主要表现方式是通过设计的要素变化,从而给人们带来一种别样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即以情动人。针对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中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的实际调查和网络调研数据以及对读者生理、心理需求的调研结果总结出高校图书馆中人性化设计的要点,本文主要从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家具设计的舒适性、装饰材料的选择、灯光照明的合理性、室内绿化的配置、校园文化历史的表达这六个方面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中的人性化设计,结合并且分析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归纳出其中的设计亮点以及优秀的设计元素,最后结合沈阳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方法策略。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叶晴[6](2019)在《数字时代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数字时代以来,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把握变革并理清变革的动力因素才能展望未来趋势,为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改造与转型提供指导。本研究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数字时代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发生了哪些变革?第二,推动数字时代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空间变革的动力因素包括哪些?第三,未来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空间将会呈现哪些新趋势?历史地看,大学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多态变迁。基于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回顾了西方与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中世纪后期,西方出现了最早的大学图书馆,采用“读经台式”藏书,至十七世纪转变为“墙壁式”藏书。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西方的大学图书馆走向近代化。美国最早实行开架制的管理方式,使得书库与阅览室的界限逐渐消失。国内大学图书馆的近代化主要是因为西方近代图书馆理念的引入,是西学东渐的结果,而不是由封建藏书楼自然发展形成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建设了一批近代大学图书馆,但仍采用闭架管理模式。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大学图书馆才广泛应用开架制,并开始采用模数式的设计原则。二十世纪末至今,国内外的大学图书馆共同致力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通过分析网上搜索与实地搜集的资料,发现数字时代研究型高校图书馆主要发生了四项空间变革。首先是空间功能的拓展,在藏书、阅览与学习的传统空间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出娱乐、文化等新型空间功能。其次是空间理念的升级。在传统阅览室,读者获取书本且被动接受知识,读者之间无互动。而在信息共享空间与学习共享空间,读者获取信息,主动获取知识。在创客空间,读者获取工具,主动利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共享空间与创客空间还体现了读者之间沟通互动、合作共享的新理念。再次是学习空间的多样化发展,为了满足读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数字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出现了个人学习空间、小组学习空间、大型学习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多媒体学习空间等多类型的学习空间。最后是空间设计的人性化,主要体现为高校图书馆空间的舒适性、艺术性与隐私性。数字时代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的过程中有多种动力因素发挥作用。图书馆理念是空间变革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理念推动用户需求成为空间变革的直接动力,“第三空间”理念推动图书馆空间功能的拓展。新兴技术是空间变革的支撑动力,推动高校图书馆空间理念的升级。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开放获取运动共同推动信息共享空间理念的诞生,3D打印技术、VR技术与创客运动共同推动了创客空间理念的广泛应用。用户需求是空间变革的直接动力,包括学习需求与使用需求。其中学习需求直接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多样化,例如读者对协作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需求分别促进了小组学习空间与学术咖啡馆在高校图书馆的兴起。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空间时对舒适性、美观性及隐私性的需求,直接推动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人性化。未来的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空间将呈现多方面的变化。首先,藏阅空间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储存图书馆的出现有利于主馆藏书空间的进一步压缩,阅览空间将以人为主、以书为辅、更加人性化。其次,学习空间将继续以共享空间为核心,并针对教师、研究生、国际学生等群体建设特定学习空间。最后,未来研究型高校图书馆中的新空间将更加注重创造与体验,例如创客空间、多媒体制作空间、数据处理空间等创造型空间以及VR空间、游戏空间等体验型空间。

刘丽娟[7](2019)在《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十分迅速,众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当中重视教学设备的投入,但是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投入往往略显不足。图书馆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它不仅是学生开拓视野、求知解惑的地方,更是教师查找科研和教学资料、探寻学术的关键之地,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学校的精神财富。很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尤其对学生的满意度置之度外,这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在新的发展时期促进学生的满意度的提升,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特别是作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及各项院校建设评估中都不可缺少的。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以JG学院图书馆作为研究案例,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图书馆满意度的相关文献,对JG学院图书馆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JG学院图书馆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且利用了因子提取的分析方法,对影响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了影响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的具体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优化学生满意度的措施。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无论是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还是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情况以及环境设施的情况,大部分调查者都对目前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有不满意的态度和趋势,说明目前该图书馆很多业务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建数理模型,经过因子的分析与提取,“馆藏资源维度”、“读者特色服务维度”、“数字服务维度”、“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维度”、“馆员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维度”五个维度是影响JG学院图书馆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第三,需要进一步完善馆藏资源建设,包括纸质资源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对馆内环境和设施进行改进;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移动终端服务;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注重服务质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调整学生借阅权限,增加借还渠道,增设检索设备等方式提高学生借阅满意度;要积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强化服务考核促进服务效率的提升。本文在研究角度和选题上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分析总结后,发现对本科及以上院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构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改进提出了确切的要点,并根据需改进的方向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使本文得出的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可为相关图书馆满意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陈松[8](2019)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图书馆的建设也有必要走信息化建设之路,它已成为当前社会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图书馆信息化也有诸多的好处,比如规范业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等,同时,它还可以加快图书馆网络化的步伐、使图书资源共享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在于为读者提供一个优质的读书环境,使读者在获取图书资源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省事。本文立足于信息化建设视角,以天津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化研究现状及经验启示,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硬件环境、软件资源、人才建设、信息资源和网络建设五个角度对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诸如信息化意识淡薄、服务及管理理念陈旧、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等诸多因素导致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文章最后从树立信息化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整合、开展信息化服务和人员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对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出优化建议。

徐敏[9](2017)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其建筑设计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时代的深刻影响。现如今,信息化在当今时代居于主流,图书馆的发展与信息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正在由传统的图书馆向多功能、复合型的图书馆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变化,高校图书馆在读者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发生了改变,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不断扩充。图书馆内部空间是读者在图书馆活动的重要空间,内部空间的设计会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和交流的质量,读者不只是在阅览室阅读文献,还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搜索到想要的资料,并且可以在公共交往空间参加休闲活动以及交流研讨。读者需求的多样化给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其内部空间的设计亦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要求。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更好的设计图书馆内部空间。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从情感上把握读者的需求,同时也要尽力营造具有艺术性,人文性并融合时代特征的图书馆氛围,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馆阅览环境。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的构成和设计内容,并结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变化,探讨了信息化给图书馆带来的新趋势和高校图书馆的新功能定位,以及对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在实例的基础上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见解并对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作出了展望。

范兴坤[10](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说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二、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流通环境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流通环境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问题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文献流通服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现状
    (一)馆藏文献资源方面。
    (二)流通图书借阅管理方面。
    (三)硬件设施及阅览环境方面。
    (四)读者对信息需求方面。
    (五)流通服务模式的变化。
三、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文献资源建设不平衡现象。
    (二)馆藏资源利用率低。
    (三)文献布局不合理。
    (四)硬件设施存在的不足。
    (五)读者利用图书馆阅读意识不强。
    (六)流通服务人员素质需要提高。
    (七)图书馆流通社会化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四、优化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对流通服务工作的重视。
    (二)建立完善的文献资源体系。
    (三)改善图书馆软硬件设施和阅览环境。
    (四)以人为本,研究和培养读者阅读兴趣。
    (五)提升流通馆员综合素质。
    (六)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力度,拓展流通服务范围。
五、结语

(2)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和管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的内涵
二、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水平不高
        1.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
        2. 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
        3. 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不足
    (二)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缺乏先进性
        1. 任命制阻碍了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结构和机构设置缺乏合理性
三、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大力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
        1. 鼓励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 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3. 加强硬件建设力度
    (二)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的建设
        1. 改变高校图书馆任命制的管理体制
        2. 优化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和机构设置
四、结语

(3)分析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人性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人性化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人性化管理的流通服务理念
    (二)建立和完善人性化管理的流通服务机制
三、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人性化管理的一些思考
四、结语

(4)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与研究 ——以沈阳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调研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案例分析法
2 课题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理论概念
        2.1.1 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概念
        2.1.2 人性化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2.1.3 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的定义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机工程学
        2.2.2 环境心理学
    2.3 本章小结
3 人性化设计在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中的分析
    3.1 读者的需求分析
        3.1.1 读者行为需求分析
        3.1.2 分析读者心理需求
    3.2 人性化设在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3.2.1 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3.2.2 家具设计的舒适性
        3.2.3 装饰材料的选择
        3.2.4 灯光照明的合理性
        3.2.5 室内绿化配置
        3.2.6 校园文化的表达
    3.3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人性化设计案例分析
    4.1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案例分析
        4.1.1 空间布局分析
        4.1.2 传统文化的融入
    4.2 南开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案例分析
        4.2.1 空间布局及空间流线分析
        4.2.2 人性化设计要点
    4.3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案例分析
        4.3.1 空间布局及流线分析
    4.4 查尔斯图书馆阅读空间案例分析
        4.4.1 空间布局分析
        4.4.2 人性化室内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沈阳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实践及方法策略
    5.1 沈阳大学图书馆分析
        5.1.1 阅读空间布局分析
        5.1.2 阅读空间空间流线分析
    5.2 沈阳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室内环境调研分析
        5.2.1 阅读空间室内环境现状分析
        5.2.2 阅读空间问题调研
    5.3 基于功能性的人性化设计
        5.3.1 公共休闲区的人性化设计
        5.3.2 阅读区域的人性化设计
        5.3.3 完善的导视系统
    5.4 基于审美性的人性化设计
        5.4.1 装饰设计理念
        5.4.2 空间色彩搭配
        5.4.3 家具的选取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6)数字时代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现状述评
        1.4.1 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的研究进展
        1.4.2 高校图书馆空间未来趋势的研究进展
        1.4.3 现有研究结论与不足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2.1 西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1.1 高校图书馆的兴起
        2.1.2 近代图书馆的出现
        2.1.3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
    2.2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2.1 西方图书馆理念的引入
        2.2.2 近代图书馆的形成
        2.2.3 现代图书馆的建设
3 数字时代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3.1 空间功能拓展
        3.1.1 藏阅功能
        3.1.2 娱乐功能
        3.1.3 文化功能
    3.2 空间理念升级
        3.2.1 共享空间
        3.2.2 创客空间
    3.3 学习空间多样化
        3.3.1 个人学习空间
        3.3.2 小组学习空间
        3.3.3 大型学习空间
        3.3.4 多用途学习空间
        3.3.5 非正式学习空间
        3.3.6 多媒体学习空间
    3.4 空间设计人性化
        3.4.1 舒适性
        3.4.2 艺术性
        3.4.3 隐私性
4 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的动力探析
    4.1 图书馆理念
        4.1.1 以人为本
        4.1.2 第三空间
    4.2 新兴技术
        4.2.1 信息共享空间
        4.2.2 创客空间
    4.3 用户需求
        4.3.1 学习需求
        4.3.2 使用需求
5 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空间的未来趋势
    5.1 以人为本的藏阅空间
        5.1.1 藏书空间
        5.1.2 阅览空间
    5.2 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
        5.2.1 共享空间的发展
        5.2.2 学习需求的细化
    5.3 注重创造与体验的新空间
        5.3.1 创造型空间
        5.3.2 体验型空间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2.1 满意度理论
    2.2 客户关系理论
    2.3 用户体验理论
第3章 JG学院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3.1 学院概况
    3.2 JG学院图书馆管理现状
        3.2.1 馆藏图书
        3.2.2 数字资源
        3.2.3 人员服务
        3.2.4 设施环境
        3.2.5 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
    3.3 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
        3.3.1 调查问卷设计
        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3.3.3 问卷统计
        3.3.4 调查分析
第4章 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模型与数据
        4.1.1 变量设计
        4.1.2 模型构建
        4.1.3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4.2 样本描述性分析
    4.3 学生满意度调查数据信度与效度分析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学生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
        4.4.1 因子分析
        4.4.2 因子提取
        4.4.3 结论分析
第5章 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提升的优化措施
    5.1 资源建设的改进
        5.1.1 纸质资源建设
        5.1.2 数字资源建设
    5.2 环境设施的改进
    5.3 服务质量的提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信息化研究综述
        1.2.2 图书馆信息化研究综述
        1.2.3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图书馆
        2.1.2 高校图书馆
        2.1.3 信息化
        2.1.4 图书馆信息化
    2.2 基本理论
        2.2.1 知识管理理论
        2.2.2 图书馆人本管理理论
        2.2.3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
第3章 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经验启示
    3.1 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特点
        3.1.1 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3.1.2 信息服务广泛
    3.2 英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特点
        3.2.1 重视信息化平台服务内容建设
        3.2.2 信息服务广泛
        3.2.3 信息人才培养力度大
    3.3 英美两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3.3.1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3.3.2 丰富信息化平台服务内容
        3.3.3 拓宽信息服务范围
        3.3.4 强化信息人才建设
第4章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概况
    4.2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4.2.1 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不足
        4.2.2 硬件设施陈旧
        4.2.3 软件建设不健全
        4.2.4 资源建设不合理
        4.2.5 队伍建设不合理
    4.3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传统模式制约
        4.3.2 资金投入不足
        4.3.3 需求分析不完善
        4.3.4 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4.3.5 用人机制不完善
第5章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优化措施
    5.1 提高馆员信息化意识
        5.1.1 争取上层领导重视
        5.1.2 加强馆员自身学习
    5.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2.1 优化馆舍环境
        5.2.2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5.2.3 完善软件设施建设
    5.3 加快资源整合
    5.4 开展信息化服务
        5.4.1 深化服务内容
        5.4.2 提高服务质量
    5.5 加强队伍建设
        5.5.1 人才管理
        5.5.2 人才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调查问卷(内部)
附录 B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调查问卷(外部)
致谢

(9)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图书馆及内部空间设计概述
    2.1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2.1.1 高校图书馆的起源
        2.1.2 近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2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概述
        2.2.1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构成
        2.2.2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内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变化
    3.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新趋势
        3.1.1 阅读介质多元化
        3.1.2 信息资源共享
        3.1.3 管理和服务方式变化
        3.1.4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3.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新功能定位
        3.2.1 信息媒体中心
        3.2.2 多元学习中心
        3.2.3 多功能交流中心
        3.2.4 文化艺术中心
    3.3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新要求
        3.3.1 开放性要求
        3.3.2 动态性要求
        3.3.3 复合性要求
        3.3.4 数字化要求
        3.3.5 人性化要求
        3.3.6 绿色化要求
    3.4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具体体现
        3.4.1 入口区功能扩展
        3.4.2 阅览室空间面积扩大
        3.4.3 藏书区实体书库面积缩小
        3.4.4 设置了多层次的公共活动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建议
    4.1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原则
        4.1.1 内部空间设计的多功能性原则
        4.1.2 内部空间设计的文化艺术性原则
        4.1.3 内部空间设计的舒适性原则
        4.1.4 内部空间设计的智能化原则
        4.1.5 内部空间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4.2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布局
        4.2.1 通行区
        4.2.2 阅览空间
        4.2.3 公共交往空间
    4.3 室内环境设计
        4.3.1 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
        4.3.2 图书馆室内的光照环境设计
        4.3.3 陈设设计
    4.4 图书馆内部空间的标识设计和无障碍设计
        4.4.1 标识设计
        4.4.2 无障碍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总结与展望
    5.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总结
    5.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展望——多元化自助复合型图书馆
        5.2.1 自助复合型图书馆概念的提出
        5.2.2 自助复合型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构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10)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关键词释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框架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1.4.2 现实价值
    1.4.3 学术意义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4.1 国家立法机关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4.5 图书馆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6.3.2 立法活动历程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四、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流通环境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问题及优化[J]. 任美林. 办公室业务, 2021(21)
  • [2]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和管理的思考[J]. 贺勇.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11)
  • [3]分析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人性化管理[J]. 贺飞飞. 山西青年, 2020(12)
  • [4]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与研究 ——以沈阳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为例[D]. 曹瑛轩.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数字时代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研究[D]. 叶晴. 浙江大学, 2019(05)
  • [7]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管理研究[D]. 刘丽娟. 南昌大学, 2019(02)
  • [8]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D]. 陈松. 天津大学, 2019(06)
  • [9]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研究[D]. 徐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10]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流通环境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