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层干部沟通这么难?

为什么中层干部沟通这么难?

一、中层干部交流何以这样难(论文文献综述)

胡建波[1](2021)在《应用型高校“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的案例研究——西安欧亚学院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校转型的重要衡量维度之一,但高校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转型面临外部非支持性政策环境与自身不完全具备范式改革条件的现实困扰。基于西安欧亚学院的案例研究,应用型高校从"传授范式"向"学习范式"转型需要具备四个关键要件,即政策环境支持与高校领导者价值观的引领,系统规划设计与全面探索相结合,审慎把握和确定学生学习目标,保持教师队伍高成长性、高成本投入与资源基础的平衡。

沈灿淑[2](2021)在《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现代汉语中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前置框架四字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构式语法、概念整合、主观性与主观化、基于使用的语言观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构成、语义整合层级、认知心理、语用动机考察等几个角度对“有X有Y”“无X无Y”“没X没Y”“有X无Y”“有X没Y”“有X无X”“有X没X”等七个个案展开研究。全文共计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可能的创新点,同时对汉语四字格及框架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二章对前置框架构式进行界定,对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进行归纳,并阐述本文立意及解析方法。我们将研究涉及的七个构式按照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分为并立模式、嵌入成分不同的对立模式和嵌入成分相同的对立模式三种类型。第三章考察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的三个成员,即“有X有Y”“无X无Y”和“没X没Y”。对其常量构件、变量构件、嵌入成分的语义关系、语序排列规律等进行考察,归纳总结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并分析其语用驱动和语用价值。虽然并立模式的三个构式在变量构件的语法性质、语义关系、语序排列等很多方面具有共性,但由于常项形成的框架因肯定否定的不同形成差异,也造就了构式义之间的区别,且由于使用频度存在差异,也使得各个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尽相同。第四章对嵌入成分不同的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的两个构式“有X无Y”“有X没Y”进行全面分析。对立模式指的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对立而形成的框架构式,由于“有”与“无/没”的对立性,使得“有X无Y”与“有X没Y”都具有转折关系,这种转折关系蕴含着某种预设,即:该有却没有,体现为非理想化的领有和非常态化的存在。言语使用者使用构式是为了对与其预期相悖的非理想化的领有关系,或非常态化的存在现状进行主观评价。这两个构式的差异在于第二个常项否定词的不同,常项“无”与“没”的差异使得二者在使用频率、嵌入成分、语体色彩及语用功能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五章对“有”“无/没”框架构式的另一种对立模式进行考察,这一类构式也是前后项为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对立,但其嵌入成分同一,包含“有X无X”“有X没X”两个构式。这两个构式由于嵌入了相同的成分,“有X”与“无/没X”因表示对同一事物或状态的拥有与缺失而形成极性对立,因而使得此类构式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构式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二是构式中各整合层级范畴内的成员不固定,也就是说每个构例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固定。这两个构式由于组成成分只有一字不同,因此表现出很大的共性,区别主要体现在因“无”和“没”的差异所带来的语体上的不同。第六章总结了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框架构式的特征。首先,各个构式的嵌入成分都具有语义相关性,也具有量增性:语义上没有关联的成分不能进入框架的语法槽中,量增性体现为突出典型、加深程度和主观评价三个方面;七个构式都具有整体性和离散性,其整体性和离散性与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密切相关,语义整合层级高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整体性,语义整合层级低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离散性;在句法上的规律性表现,首先是不成词语素进入构式后具有了词的地位;其次,构式在组合上可以突破一般的句法限制。另外,构式的语法功能发生了异化,由述谓性转向修饰性。第七章探讨“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的能产性。能产性指构件生成构式的能力,也就是构式扩张的条件和限制。能产性首先与构式压制相关,构式都有原型性,边缘构式是原型构式的拓展,是组构成分在构式的压制下改变原有的语法或语义特征,从而使之与原型构式达成契合。构式作为形义的配对体经由时间的积累和母语者的不断使用开始具有其意义,使用频率中的类符频率和形符频率都对构式的能产性产生影响。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文中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得出本文结论和创新点。同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方向和解决办法。

察应坤[3](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毛自鹏[4](2017)在《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文中研究说明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解放史。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不断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过程。在这部解放史上,五四时期无疑是一个大写、特写“解放”二字的突出时期。五四时期求解放的渴望和思索可以说到了最深层次,也可以说最艰难、最焦灼、最痛苦;呼唤、发现“人”,也最直白、最突出、最强烈;而思考解放的出路又显得很模糊、很复杂、很彷徨。可以说“人的解放”这一宏大命题是五四时期最直接、最突出、最鲜明的主题。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是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的环境下中国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它与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联系在一起的,且体现出更注重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体现出从个人的解放到工农大众整体解放的转折和趋势。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加深,决定了五四人在寻求“人”的发现、“个性解放”的同时,面临更大、更紧迫的生存挑战和社会责任,即要尽快应对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反帝的民族革命双重任务。这与西方有些不同,反映了五四人寻求解放问题的急迫。西方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 30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中国五四时期,从思想启蒙到大革命却只有短短12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独特的现象。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这样大的急剧性变化,是值得思考的。它经历的阶段、演变的逻辑、问题域的转换以及经验与启示都值得深入研究,可以有力地回击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五四观。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大抵经过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隐含有两条主线索:一条是否定线索,即否定北洋军阀的统治,否定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一条是肯定线索,即寻找平民(国民、联合阶级)这个历史主体,以“、平民主义”的思想路线建构“民治政治”、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他们的思路是:必须启蒙平民、国民或工农大众,联袂资产阶级,以民众的大联合,并组织政党推动国民革命,走民众起来革命、以民治政治替代武人政治、建立自己的国民政府的新路子,从而推动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最终在社会主义中获得个人的解放。他们努力为之的,正是完成“否定—替代—建构”任务。本文第一章总体上描述上述两大主线索,分析了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出场、五四人的生活境遇和寻找解放的出路。欧洲一战的资本主义的落败现象与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对比,以及他们的对华态度,使时人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和前景。社会主义成为五四人向往的社会,也成了他们的奋斗目标。在追求社会主义目标和时局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经历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这五个阶段,文章分别以这五个阶段为关键词,通过五个章节展开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人面对时局急速变化的应对之策。这就是通过寻找“新人”主体,启发政治觉悟,在社会改良尝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社会革命,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开展与国民党合作,组织国民参与政治运动,进行国民革命,开展政治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文化转向政治,从个人解放融入到阶级、集体主义的解放中,是这个过程的一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启蒙与救亡交织在一起,五四不是单一的文化启蒙或文化现象,它更多的是政治启蒙和革命运动,“人的解放”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文化现象的主线。因此研究五四需要跳出庞杂而迷眼的就文化谈文化现象,不为所谓的“五四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和奇特的“哈姆雷特”现象所迷惑。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要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却五花八门,这也说明了五四思想的复杂性、多岐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的解放”悖论,一方面是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启示我们不能重复走资本主义的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五四人的艰难探索开启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梦想追求,五四时期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历经艰辛的同时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有着美好的前景。今天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四个自信”继续前行,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五四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国梦、世界梦。

郭书剑[5](2017)在《我国大学学院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学治理的深入推进、学院规模的不断增大,学院治理十分必要。学院治理是多元学院利益相关者在权力多中心分化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目标以民主、协商等方式协调彼此权力义务关系、配置学院资源的一系列过程。相较于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学院治理更有利于实现大学“基层变革”。在日益高涨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浪潮中,自2011年开始的国家试点学院改革在学生招录与选拔、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遴选考核制度以及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等四个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但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学院治理困难重重。学院管理行政化遏制了学院治理的民主化和多中心化进程,学术共同体的分裂消解了学院凝聚力和治理动力,学院治理的象征性更是以“伪治理”掩盖了“真治理”的实际困窘。要变象征性治理为实质性治理,就必须设法去除学院管理行政化、重构学院学术共同体。目前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领域,国外一流大学学院治理都具先进性。论文选取美国公立大学、英国公立大学和日本国立大学进行案例研究,着重分析这些国家学院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模式,以期为我国提供启示和借鉴。为实现以学术为魂、以民主为体、以多中心为形的学院治理愿景,我们将再造理论与治理理论相结合,提出学院再造的理论模型和再造原则。学院再造的基本原则建立在治理的本质之上,主要包括“两类”,共“四点”内容:第一类涉及学院外部治理,应遵循“掌舵与划桨分离”和“权力与责任统一”原则;第二类涉及学院内部治理,应遵循“多中心治理主体”和“多中心治理权力”的原则。在学院再造原则指导下,通过建立由教授等专业人士构成的治理委员会进行共同治理是我国大学学院治理的基本方式和必然选择。学院治理不是为了治理而治理,学院治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现代学院制度。现代学院制度是学院治理制度化的产物,是具有创新惯性和持续改进能力的现代学院组织及运行体制。不管是学院治理还是现代学院制度,都以重振学术精神、促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旨归,都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

曹卫峰[6](2013)在《基于组织结构角度的企业执行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衡量标准之一,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认可。如何构建合理的执行力评价模型,衡量企业的执行力情况,并以此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企业执行力,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家和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执行力进行分析,但是研究主要侧重于强调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企业执行力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由于企业执行力评价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得到专家和学者认同的评价体系和分析模型。组织结构是企业运行的框架,是企业战略目标执行的基础,可以说与企业执行力情况息息相关。所以,笔者从组织结构视角,提出企业执行力评价模型。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相关理论系统性回顾及模型构建。通过对组织结构和企业执行力相关理论的分析,深入研究了组织结构的复杂化、正规化和集权化三维度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从这三个维度选取了19个企业执行力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模型。其次,利用专家访谈法和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得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发现组织结构的正规化、集权化对企业执行力有较大的影响,组织结构复杂化对企业执行力影响较小。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样本企业的执行力情况的分析,验证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本文运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得出样本企业的执行力等级,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得出企业执行力弱化的主要原因:规章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不佳、缺乏企业执行文化、沟通渠道不畅、权责不明和缺乏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然后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企业执行力的的建议与对策,为企业在提升执行力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德民[7](2013)在《做一个有思想、负责任的历史教师 ——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问题之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首近十余年的新课程改革不难发现,一个幽灵始终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徘徊,挥之不去,那就是教学内容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史学曾历经深深的时代扭曲和主流烙印,是背着刻骨内伤和众多桎梏与教条进入中学课程的。这使历史教师在这大变革的时代必然比其它学科的教师承担更多的义务,甚至远繁于和难于《政治》。新课程促进了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鉴于中国近代史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广大高中历史教师从实践到理论地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对提升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国近代史,培育学生的公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解决上述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问题,有不同的层面与角度。本研究试图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在分析与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探讨如何做一名有思想、负责任的历史教师。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研究在大量教学调查的基础上,筛选了具有普遍性、方向性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并按其“病因”与教师的关系从近到远逐次考察。依次分为:与教师学养有关的问题;与教材编写有关的问题;与高考试题有关的问题;与课程标准有关的问题。按照上述逻辑顺序进行考察,可能既有利于回答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有利于作为实践主体的教师总结经验,提升认识,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课程质量。本研究的创新在于研究视角与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拓展。第一,通过考察与教师学养有关的、涉及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的典型教学案例,探讨教师如何提升自身学养的方法与策略。主要包括:读教材要读到它的“背面”去;辩证法的实质是使思想更符合事实;逻辑的正确性靠历史的逻辑来检验;学风比知识更重要。第二,通过考察与教材编写有关的、涉及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的典型教学案例,探讨教师如何纠正教材编写失误的方法与策略。主要包括:及时纠正教材的“滞后之意”;正确修订教材的“错达之意”;深入剖析教材的“难达之意”;适当补充教材的“未达之意”。第三,通过考察与高考试题有关的、涉及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的典型教学案例,探讨教师如何处理高考试题之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主要包括:读懂试题的文字符号;理解试题的思维逻辑;透视试题的史实、史观;把握试题的测量技术。第四,通过考察与课程标准有关的、涉及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的典型教学案例,探讨教师如何对待课程标准之不足的方法与策略。主要包括:补订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的疏漏;补订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的疏漏;补订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疏漏。以上四部分的探讨,所秉持的是从案例考察到理论归纳的研究路线,由此所归纳出的方法与策略并不能涵盖它们各自领域的全部。不过,由于它们源于教师鲜活的教学实践,确实反映着教师解决与应对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问题的关键“节点”,因之,与之相关的探讨又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与启发意义。如果说,以上四方面的考察与研究仅仅是帮助教师解决改革中面临的直接问题和难点,那么,帮助教师有思想、负责任地创造课程则更为重要,也是根本之策。考察近百年来中国近代史认识视角的嬗变与发展,探讨自清末民国时期、共和国诞生以来高中中国近代史史观的演变轨迹,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当今时代背景下,聚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以民族复兴的视角审视与创新中国近代史课程,可能更近历史真相,更合时代要求,也更具教育意义。建设民族复兴视野下的高中中国近代史课程是个系统改革。这不仅要按照世界近代化潮流中中华民族复兴的视角来选择和整合史实,而且要从课程和学习的角度提出立体的目标要求,并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更高层次的挑战。

铁流,徐锦庚[8](2012)在《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苦涩的辉煌很多人还记得那个场面。1996年5月18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委员大会。这是20世纪中国民办高校的一次盛会。400多所民办高校齐聚一堂,场面宏大而热烈。翻出当年的合影,你也许能感受到这次大会的规模,并从中看到中国民办教育的希望。到了2002年,也就是这次会议后的第6个年头,短短几年的时间,当年的400多所民办高校,一路走过来,最后仅剩下40余所。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现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就是当年这张照片中的一

沈雨华[9](2012)在《当代中学校园排球运动研究 ——以文化学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排球运动源于游戏,发展至今有百年多历史,遍及全球,是人类非常普及和一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热衷参与的体育项目。中学校园排球运动是群众性排球运动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这项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中学校园中的开展现状,却步入了一个萧条尴尬的境地。又,摆在我们面前另一个严峻而残酷的现实,是中学生生理素质(体质、健康)和心理素质问题,思考创新能力问题,团队意识问题,社会应对能力问题,自控能力、组织能力问题等等。这两方面问题,看似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我们对中学校园排球运动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潜在的课程研究,而是应该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来加以探讨,论文以文化学为主要研究视角,辅之以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多角度对校园排球运动进行全面深入研究,这种尝试无论从理论价值角度或是现实意义角度,都显得非常必要。全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了研究的缘起、背景、理论价值、研究的方法创新之处以及相关概念。是论文的基础部分。第二部分是现状研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现状、校园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研究,以及文化学视角下有关校园排球运动文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关于文化学视角下中学校园排球运动结构模型研究,提出了排球运动的理论结构模型和应用系统结构模型。其中理论结构模型主要从排球运动的文化内涵、文化意义和文化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应用系统结构模型主要围绕结构主义学派结构层次论展开。深入剖析排球运动的自身特点,以及中学生身心特点,提出排球运动新结构模型是本研究的创新处。第四部分是关于中学校园排球运动对策研究,以第三章建立在文化结构层次理论的基础上,从排球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并以嘉兴市实验初中为例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强调了精神文化和体育价值观的关键作用。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思考,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切入,引出本论文课题的最终结论:中学校园排球运动是一种对现在的教育弊端,在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上具备全面纠错作用的特殊校园文化。并且它对当前教改具备系统突破的天然条件。然后从生命系统科学的最权威的研究成果——生命的进行原理出发,指出有序的低熵状态才能使生命得到延续,指出当前中国教育的方向性错误,从而反证中学生校园排球运动的教改价值所在。最后把教改的意义扩展到整个大生命体系,乃至生命视野。从宇宙高度、人类高度、生命和文化高度、科学发展最前沿的高度上,提出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孔春辉[10](2012)在《以师为本 ——国立师范学院的历史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是围绕大学管理问题而进行的一番历史探索。当前,大学的教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从管理理念、机制、制度、方法到教师评价、组织文化均受到人们的质疑。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存在缘于大学对如何才能切实履行自身职能缺乏清醒的认识。传承文化和创新学术是大学的本职,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教师的本务,大学本职的实现以大学教师务本为前提。大学的基本职能提醒我们,要走出当前大学教师管理的困境,大学应当在树立师本理念的基础上实施师本管理,即一方面认识到教师为大学立足和发展的根本,一方面依靠教师办学,确保教师在大学事务中的管理主体地位,同时创造条件协助教师发展,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大学的发展。笔者认为,以教师为本处理大学和教师的关系并不妨碍以学生为本处理大学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妨碍以学生为本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民国时期的大学管理留给我们的历史美感与当前大学管理不尽人意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因而以民国时期的重要大学——国立师范学院(简称国师)为对象展开研究,以期从国师的师本理念和管理实践中析出师本管理的大致形态,为今日的大学管理提供借鉴。国立师范学院于1938年创办于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她是在抗战建国的洪流激荡教育领域,国民政府深刻认识到各级学校的教师肩荷甚巨,非经人格的、科学的、专门的训练不足以任重致远,毅然创立师范学院制度以重振高等师范教育的背景下诞生的。国师办学的环境相当艰苦,既要忍受战云笼罩下的颠沛流离,又要面对削减与通胀下的经济困境,既遭受着国民政府统制政策下的政治文化挤压,又遭遇到社会上部分人对师范教育的歧视,但国师在辗转流徙中弦歌不辍,在经济困境中正常运转、较好地应对了政府的统制政策,增进了师范学院的声誉,办学业绩令人瞩目。国师的办学成就得益于她以师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教师和大学的关系上,国师的历任院长均认为“教员为学校之命脉”,对大学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校长和教师的关系上,他们都认为校长要依靠教师,要与教师和衷共济。为了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历任院长把握和创造了新兴师范学院附载无限希望、掌校者的人格魅力、学院管理层丰富的人脉关系、学院优良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等优势,以聘人以诚、优其待遇、瞄准机会、群策群力、慰留不止等策略克服和扭转学院在延聘教师方面的劣势,千方百计、不拘一格地延揽良师。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多途发挥教师的力量,并努力从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和乐氛围、添置图书资料、维持出版工作、鼓励学术交流、改善教师待遇、审查与聘任相结合确定教师资格等方面助推教师发展。国师实施师本管理,教师们既表现出基于文化抗战使命的精神自觉,又体现出基于传统师道认同的品学自律,既做到了学科规约过程中的教学自主,又通过良善的院务决策机制实现了行政民主。教师们的抗战意识随着国难的加深而日益浓烈,他们将自身视为文化战士,将文化视为抗日救国的重要防线,试图通过教学来构筑文化长城,在此精神旨归之下,他们的学行表现出相当的使命感和表率性。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建国可以且必须通过教育移人来实现,他们对中国传统师道怀有高度的认同和积极的追求,为了培养出中等学校的健全师资,他们特别重视恢张中国传统师道,特别重视砥德砺行由己及人。在教学方面,教师们在专业规约程度不高的现状下顺势而为,在课程设置上拥有充分的发言权,在课程标准及教材配置上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在课堂教学上能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而各行其是。在学院管理方面,教师们借助学院扁平的组织结构和开诚布公的决策过程,和院长民主协商院务,协力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总之,由教师主导、从教师出发、以教师为中心是国师院务管理上的鲜明特点。国师因为实施师本管理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首先,教师队伍数量充裕、质量优良。教师与学生人数成合适的比例且各个学科都聚集了相当多的、能形成团队的人数。教师队伍当中资深学者、中年骨干和青年才俊云集,使国师这所年轻的学府骎骎然有与老牌大学并驾齐驱之势。其次,教师们恪守本务,在忠于教学职守的同时淬勉学术研究。教学方面,他们顺应培养健全师资的时代要求,从陶冶学生精神、加强基本科目、充实专门科目、训练专业知能等方面对学生展开了全方位的素质训练;科研方面,他们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研撰不断,做学问不趋附政治和流俗,不盲从前人和权威的观点,不迷信外族和外邦的学说,不受私人感情的羁绊,表现出唯真理是求的、独立的治学节操,同时,在国难当头的情势下,他们在研究上体现出强烈的致用意识,或直接为抗战输送军事理论和斗争方略,或为战时教育出谋划策,或推动国家法制理论建设,或深入一线研究国民经济,或以各种作品响应抗战建国之国策。其三,由于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学院的办学规模迂回扩展,教学成绩出类拔萃,研究成果享誉学林,创造了不辱使命的办学业绩。借鉴历史是为了走向理想。国师的办学历史有力地说明了大学应当树立起以师为本的办学理念,应当创造条件实施师本管理。国师的成功告诉我们,要实现师本管理,校长的卓见和诚意是前提,教师的觉悟和水平是基础,机制的良善是保障。国师的不足告诉我们,教育的独立和大学的自治是实现师本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总结国师可供借鉴的经验,反思其尚待克服的不足,今日的大学应在寻求自治的基础上,从切实履行基本职能出发确立师本理念,大学管理者应拿出十足的诚意实践师本管理,以真正造福于教育。

二、中层干部交流何以这样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层干部交流何以这样难(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型高校“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的案例研究——西安欧亚学院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概念框架
    1.“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及内涵
    2.“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转型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政策演变及其影响
    1.“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政策演变及特征
    2.“以学生为中心”的政策环境及其对高校转型的影响
三、西安欧亚学院“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的实践探索
    1.转型历程与整体框架
    2.转型实施
    3.转型成效、经验与不足
四、应用型高校“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的关键要件
    1.“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有赖于政策环境支持与高校领导者价值观的引领
    2.“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需要理性规划设计与全面探索相结合
    3.“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的难点在于教与学系统重构的复杂性,学生的学习目标难以形成共识和公认的评价标准
    4.“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的关键在于保持教师队伍高成长性、高成本投入与资源约束之间的平衡
五、简要结论

(2)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意义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点
    1.7 相关研究综述
        1.7.1 四字格研究概况
        1.7.2 框架构式研究概况
        1.7.3 文献评述
第二章 前置框架构式的界定及本文立意
    2.1 构式的界定
    2.2 框架构式的界定
    2.3 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
        2.3.1 框架构式的特点
        2.3.2 框架构式的分类
        2.3.2.1 前置标记框架构式
        2.3.2.2 后置标记框架构式
    2.4 本文立意与解析方法
        2.4.1 汉语语法的本质属性
        2.4.2 汉语个性的重新审视
        2.4.3 构式解析的个案示例
        2.4.4 本文的结构层次
第三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
    3.1 “有X有Y”框架构式
        3.1.1 构件分析
        3.1.1.1 常量构件“有”
        3.1.1.2 变量构件X、Y
        3.1.2 X和Y的语序排列
        3.1.2.1 语序排列的制约因素
        3.1.2.2 语序排列的相对灵活性
        3.1.3 语义分类
        3.1.3.1 并列加合
        3.1.3.2 整体强调
        3.1.3.3 语义后重
        3.1.3.4 转喻概括
        3.1.3.5 隐喻延伸
        3.1.4 语义整合层级
        3.1.4.1 A式:语义的实体性与组合的开放性
        3.1.4.2 B式:意义的对立性与概括的有限性
        3.1.4.3 C式:明晰的程度义与渐弱的述谓性
        3.1.4.4 D式:意义的不透明与趋强的描述性
        3.1.4.5 基本结论
        3.1.5 构式的语用驱动和话语功能
        3.1.5.1 语用驱动
        3.1.5.2 话语功能
        3.1.6 语用价值
        3.1.7 结语
    3.2 “无X无Y”框架构式
        3.2.1 前期研究回顾
        3.2.2 构件分析
        3.2.2.1 常量构件“无”
        3.2.2.2 变量构件X、Y
        3.2.3 语义整合层级
        3.2.3.1 A式:最大的分离性与极强的原型性
        3.2.3.2 B式:语义的抽象性与增强的评价性
        3.2.3.3 C式:隐晦的主观性与明确的描述义
        3.2.3.4 基本结论
        3.2.4 构式的语用功能
        3.2.4.1 明确的非消极义
        3.2.4.2 浓厚的书面色彩
        3.2.4.3 有限的主观性
        3.2.5 小结
    3.3 “没X没Y”框架构式
        3.3.1 相关研究现状
        3.3.2 构件分析
        3.3.2.1 常项“没”的意义确认
        3.3.2.2 嵌入成分X、Y
        3.3.3 语义整合层级
        3.3.3.1 A式:简单的加合性与较高的替换度
        3.3.3.2 B式:发展的规约性与有限的延展性
        3.3.3.3 C式:意义的融合度与功能的漂移性
        3.3.3.4 D式:鲜明的修饰性与凝固的熟语性
        3.3.3.5 基本结论
        3.3.4 语用特点
        3.3.4.1 明显的负向凸显
        3.3.4.2 浓厚的口语色彩
        3.3.4.3 强烈的主观性
        3.3.5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一)
    4.1 “有X无Y”框架构式
        4.1.1 构式成员的厘清
        4.1.2 变量构件分析
        4.1.2.1 X和Y的语法性质
        4.1.2.2 X和Y的语义关系
        4.1.3 语义整合层级
        4.1.3.1 A式:有限的融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4.1.3.2 B式:表达的相对性与准入的限制性
        4.1.3.3 C式:虚实的对比性与结构的稳定性
        4.1.3.4 基本结论
        4.1.4 构式赋义
        4.1.4.1 语用驱动
        4.1.4.2 话语功能
        4.1.4.3 构式的原型特征
        4.1.5 构式的框架理据
        4.1.5.1 “有”“无”对举表述
        4.1.5.2 “有X”“无X”的双音化
        4.1.6 小结
    4.2 “有X没Y”框架构式
        4.2.1 变量构件分析
        4.2.1.1 语法性质
        4.2.1.2 语义关系
        4.2.2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4.2.2.1 A式:较低的黏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4.2.2.2 B式:变项的对立性与有限的指称性
        4.2.2.3 C式:意义的虚实性与结构的偏正化
        4.2.2.4 基本结论
        4.2.3 “有X没Y”与“有X无Y”的比较
        4.2.3.1 使用频率的不同
        4.2.3.2 嵌入成分的差异
        4.2.3.3 语体色彩的分野
        4.2.3.4 语用功能的互补
        4.2.4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二)
    5.1 “有X没X”框架构式
        5.1.1 研究对象的确认
        5.1.2 X的构成
        5.1.2.1 体词性的X
        5.1.2.2 谓词性的X
        5.1.3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5.1.3.1 A式:组合的临时性与语义的选择性
        5.1.3.2 B式:语义的浸染性与无条件的浮现义
        5.1.3.3 C式:语义的泛化与“有”“无”的模糊性
        5.1.3.4 基本结论
    5.2 “有X无X”框架构式
        5.2.1 X的构成与共性
        5.2.1.1 体词性成分
        5.2.1.2 谓词性成分
        5.2.2 语义整合层级
        5.2.2.1 A式:结构的松散性与意义的区别性
        5.2.2.2 B式:无条件语义与非叙事语体特征
        5.2.2.3 C式:非绝对的对立性与功能的转移
        5.2.2.4 基本结论
        5.2.3 “有 X 无 X”的句法分布
        5.2.3.1 作述谓性成分
        5.2.3.2 作话题主语
        5.2.3.3 作宾语
        5.2.3.4 作修饰性成分
    5.3 “有X无X”与“有X没X”构式比较
        5.3.1 “有 X 无/没 X”的构式演化
        5.3.1.1 从问到非问
        5.3.1.2 约定俗成规约化
        5.3.2 “有 X 无/没 X”构式的独特性
        5.3.2.1 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
        5.3.2.2 各整合层级范畴内成员不固定
        5.3.3 差别概说
    5.4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特征
    6.1 相关性与量增性
        6.1.1 不相关无构式
        6.1.2 有重叠即量增
        6.1.2.1 突出典型
        6.1.2.2 加深程度
        6.1.2.3 主观评价
    6.2 整体性与离散性
        6.2.1 整体性
        6.2.2 离散性
    6.3 句法的突破与功能的异化
        6.3.1 黏着语素的进入
        6.3.2 句法规则的突破
        6.3.3 句法功能的漂移
第七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能产性
    7.1 构式压制与能产性
        7.1.1 构式压制的定义
        7.1.2 构式压制的动因
        7.1.3 构式压制的机制
    7.2 频率效应与能产性
        7.2.1 频率的意义
        7.2.2 频率的分类
    7.3 频率对构式能产性的影响
        7.3.1 类符频率的作用
        7.3.2 形符频率的作用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二、山西村政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结语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总命题: 否定、替代与建构
    第一节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命题的出场背景
        一、近代以来学习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的失败
        二、尊孔复古和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三、甲午战后新兴知识分子的出现
    第二节 五四时期人的生存危机的加剧
        一、北洋军阀统治、资本主义剥削、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二、民众的生活苦况与失望的加深
    第三节 对十月革命、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一、对苏俄十月劳农革命的逐步接受
        二、对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第二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一: “人”的发现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人”的发现的铺垫
        一、激烈反传统与“人”的发现
        二、文学革命与“人”的发现
    第二节 探索的核心: “人”
        一、“人”的发现的主要内容
        二、“人”的发现观念评析
第三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二: “社会改造”
    第一节 从“人”的发现到“社会”的寻找
        一、从“群”到“社会”的演变
        二、“人”的发现转向“改造社会”
        三、各种“主义”的兴起与新型社会团体的出现
    第二节 另造“社会”的实践与失败
        一、工读互助主义
        二、新村主义
    第三节 改造上层政治的理论构想
        一、“好政府”主义
        二、联省自治、联邦制
第四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三: “国民运动”
    第一节 从“党派运动”、“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变
        一、辛亥后“党派运动”的失败
        二、“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向
        三、对国民政治觉悟的呼吁
    第二节 国民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民权(女权)运动同盟
        二、废督裁兵运动
        三、非基督教运动
        四、国民会议运动
第五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四: “组织政党”
    第一节 从国民运动到组织政党的思考
        一、国民运动的发展到组织政党的需要
        二、“非党”与“造党”的争论
        三、集合高素质的党员
    第二节 新型革命政党的建立与合作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探索
        二、国民党改组
        三、国共合作
    第三节 部分知识精英的追求
        一、鲍明钤对欧美政党政治的追求
        二、梁启超对代议政治的追求
第六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五: “国民革命”
    第一节 国民运动向国民革命的转变
        一、国民运动转向国民革命
        二、“国民革命”思想的发展
        三、国民革命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一、国民党对领导权的争夺
        二、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权的认识
        三、“人的解放”与革命领导权
第七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人的解放”悖论与“社会主义”的解困之道
    第一节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悖论
        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成就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困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与“人的解放”之思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与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解放”的关注与诠释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应变之道与“人的解放”之路
        一、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多方探索与“社会主义”的应然之道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增强“四个自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5)我国大学学院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学院治理的必要及其意义
    第一节 学院规模扩大迫切需要治理
    第二节 学院学术组织属性适于治理
    第三节 大学治理以学院治理为基础
第二章 我国大学学院治理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学院管理的行政化
    第二节 学术共同体的分裂
    第三节 学院治理的象征性
第三章 我国大学试点学院改革的进展与问题
    第一节 试点学院学生招录与培养方式改革
    第二节 试点学院教师聘任制度改革
    第三节 试点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第四节 关于试点学院改革的思考
第四章 国外大学学院治理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美国公立大学的学院治理
    第二节 英国公立大学的学院治理
    第三节 日本国立大学的学院治理
第五章 再造学院:推进学院治理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神话”的破灭:学院治理与学院再造
    第二节 再造外部治理结构:学院实体化
    第三节 再造内部治理结构:学院共治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成果发表情况

(6)基于组织结构角度的企业执行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本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执行力相关概念
        2.1.1 执行力
        2.1.2 企业执行力
    2.2 组织结构相关理论综述
        2.2.1 组织结构的含义
        2.2.2 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2.2.3 企业组织结构影响要素分析
        2.2.4 组织结构相关理论演变进程
    2.3 组织结构与企业执行力关系研究
        2.3.1 组织结构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
        2.3.2 企业执行力对组织结构的作用
3 企业执行力评价模型研究框架
    3.1 理论模型分析
    3.2 企业执行力维度分析
        3.2.1 组织结构复杂化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
        3.2.2 组织结构正规化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
        3.2.3 组织结构集权化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
    3.3 企业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指标选取原则
        3.3.2 企业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
    3.4 企业执行力评价模型构建
        3.4.1 模型数据分析方法
        3.4.2 企业执行力评价模型构建
4 实证分析
    4.1 H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执行力评价指标分析
        4.2.1 指标评价指标权重
        4.2.2 层次总排序
    4.3 H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力评价分析
        4.3.1 指标集的确定
        4.3.2 确定隶属函数
        4.3.3 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4.3.4 综合评价结果
    4.4 H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力弱化原因分析
        4.4.1 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执行力保障体系
        4.4.2 企业人员素质不佳,后续教育不足
        4.4.3 缺乏企业执行文化,建设中存在误区
        4.4.4 沟通渠道不畅,缺乏高效反馈机制
        4.4.5 责权不明、缺乏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4.4.6 企业培训动力不足、存在认识误区
5 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对策及建议
    5.1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5.2 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
    5.3 积极建设企业执行文化
    5.4 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
    5.5 提升员工素质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做一个有思想、负责任的历史教师 ——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问题之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课题之缘起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高中中国近代史课程的重要性
    (二)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巨大进步和乱象
    (三) 课题的界定:高中、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
    (四) 研究的基本思路: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回答教学实践的问题
    (五) 研究的主要方法:调查法、文献法、案例法
一、君欲发展学生,必先提高自己——与教师学养有关的问题
    (一) 读教材一定要读到它的“背面”去
        案例1:鸦片战争的内因,课本分散在三个专题中
        案例2:不要把海龄的表现误读为镇江战役的全貌
        案例3:你关注到教材已加了“清军”这个变化吗
        案例4:要重视课本为何删除了“但是……”之说
        案例5:不要忽略“民族工商业者”对运动的推动
        案例6:国人知道马克思和共产党是个复杂的过程
    (二) 辩证法的实质是使思想更符合事实
        案例7:不能只用“魔鬼的化身”来评价太平天国
        案例8:为李鸿章正名,但也不必过分拔高和美化
        案例9:是否想过把学生辩论双方的评价合起来呢
        案例10:要历史地评价“火烧曹宅”的合法性问题
    (三) 逻辑的正确性靠历史的逻辑来检验
        案例11:“假如你是谭嗣同……”就一定是慷慨赴死
        案例12:“孔家店”和“儒家文化”不是同一个概念
        案例13:教学设计要从“说教材”到凝意、通史、明目标
    (四) 强词夺理掩盖的是无知与文过饰非
        案例14:不明白就坦言不明白,学风比知识更重要
    小结: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不吃“老本”不取宠
二、历史,永远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与教材编写有关的问题
    (一) 及时纠正教材的“滞后之意”
        案例1:因广东“防御严密”英军进攻厦门之说,是个硬伤
        案例2:“公车上书”的问题,茅海建先生的考证值得一读
        案例3:“教材既说袁世凯窃国又说当国,到底有什么区别”
        案例4: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之断是错误的
    (二) 正确修订教材的“错达之意”
        案例5:请读一下这个“田凭”,能判断其是发给农民的吗
        案例6:“第一批赴美幼童”照片中有个细节使其令人生疑
        案例7: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究竟发表在何处
    (三) 深入剖析教材的“难达之意”
        案例8:“李鸿章对添舰的两种说法,你觉得应该如何解释”
        案例9:“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表述确实不明不白
    (四) 适当补充教材的“未达之意”
        案例10:《资政新篇》未能实行,不只是因“迫于当时形势”
        案例11:教材作者可能没有细察课标为何改为“经济结构”
    小结:“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是“苗圃”不是“雷池”
三、考试是课程的主人,还是仆人——与高考试题有关的问题
    (一) 读懂试题的文字符号
        案例1:所谓“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相反的
        案例2:正确选项应是“关税收入有了最为显着地增长”
        案例3:这四个字是否反映严复的社会发展观还是个谜
    (二) 理解试题的思维逻辑
        案例4:这道试题实际上绑架了学生进行非历史的思考
        案例5:引用历史名人语录要慎之又慎,不要断章取义
        案例6:这幅楹联必须放到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解读
    (三) 透视试题的史实、史观
        案例7:那时候总理衙门可能依据《战争与和平法》吗
        案例8:这份“和约”究竟是谁所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案例9:慈禧这段辩白中所称的“他们”指的是顽固派
    (四) 把握试题的测量技术
        案例10:对历史统计数据要客观地解释,不要凭已所好
        案例11:有效性及其可行性是利用近代漫画的重要标准
    小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要坚信高考也在进步
四、课标是课改的逗号,并非句号——与课程标准有关的问题
    (一) 补订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的疏漏
        案例1:“中国资本主义”与“民族工业”之区别
        案例2:史学界对立宪派的重要性已取得基本共识
    (二) 补订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的疏漏
        案例3:可以说北洋政府充当了“革命遗嘱执行人”
        案例4:应当补充“问题与主义”之争及其大结局
        案例5:以专题还是章节体为主,可以从实际出发
    (三) 补订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疏漏
        案例6:近代社会生活是黄土地沉沦中的新旧杂糅
        案例7:应当建议课标中增加来华洋人的积极作用
        案例8: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当引入课程案例
    小结:君子“为仁由己”,让我们为课标修订建言献策
五、聚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与视角创新有关的问题
    (一) 近百年来中国近代史认识视角的嬗变与发展
    (二) 清末、民国时期高中中国近代史史观之轨迹
    (三) 共和国以来高中中国近代史史观的转承起伏
    (四) 建设民族复兴视野下的高中中国近代史课程
    (五) “书山有路勤为径”:给高中教师的读书建议
结语:时汹汹兮斯任重,路漫漫兮其修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当代中学校园排球运动研究 ——以文化学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背景
    1.2.1 当前中学校园排球运动之现状与分析
    1.2.2 当代中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形势严峻
1.3 研究的理论价值
    1.3.1 校园排球运动的教育功能
    1.3.2 校园排球运动的教改价值
1.4 研究构想
    1.4.1 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处
    1.4.2 研究方法和对象
1.5 相关概念
    1.5.1 文化与文化学
    1.5.2 校园文化
    1.5.3 体育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
    1.5.4 中学校园排球运动
1.6 小结 2 现状研究
2.1 国内外校园体育文化差异
2.2 差异的本质
2.3 校园排球运动现状研究
    2.3.1 国外校园排球运动现状研究
    2.3.2 国内以文化学为视角研究排球运动概述
2.4 小结 3 文化学视角下中学校园排球运动结构模型
3.1 理论系统结构模型
    3.1.1 内涵
    3.1.2 意义
    3.1.3 功能
3.2 应用系统结构模型
    3.2.1 精神层面
    3.2.2 体制、方法层面
    3.2.3 行为层面
    3.2.4 环境、物质层面
3.3 小结 4 中学校园排球运动开展对策—以嘉兴实验初中为例
4.1 校园排球精神文化建设
    4.1.1 确立排球精神文化建设主导地位
    4.1.2 校园排球精神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4.1.3 关注校园排球精神文化建设的两个特殊性
4.2 校园排球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
    4.2.1 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
    4.2.2 立足课堂抓好排球教学制度建设
    4.2.3 立足课间抓好排球课外活动制度建设
    4.2.4 立足业余训练抓好排球运动队建设管理
4.3 校园排球行为文化建设思考
    4.3.1 校园排球行为文化的内涵
    4.3.2 校园排球行为文化建设的归宿
4.4 校园排球物质文化建设思考
    4.4.1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4.4.2 师资队伍建设培养
    4.4.3 场地器材设备建设与管理
    4.4.4 体现人文关怀的环境设施
4.5 小结 5 结论与思考
5.1 终极目的——结论
5.2 生命和文化——思考
5.3 虫洞在那里——求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以师为本 ——国立师范学院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2 既存研究的梳理与判断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国师办学之时空考察
    2.1 抗战建国与国师的创建
    2.2 国师办学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 国师之师本理念与管理实践
    3.1 理念:教员为学校之命脉
    3.2 延揽:全力组建一流的教师阵容
    3.3 倚重:多途发挥教师力量
    3.4 关爱:创设平台助推教师发展
第四章 国师师本管理之特点与归因
    4.1 精神引领与文化抗战使命
    4.2 德行自律与师道遗风影响
    4.3 教学自主与专业规约境况
    4.4 行政民主与院务决策机制
第五章 国师师本管理之成就
    5.1 蔚为壮观的教师队伍
    5.2 恪守本务的教师风尚
    5.3 不辱使命的办学业绩
第六章 借鉴历史走向理想
    6.1 值得借鉴的经验
    6.2 仍需反思的不足
    6.3 师本管理之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层干部交流何以这样难(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型高校“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的案例研究——西安欧亚学院的实践与思考[J]. 胡建波. 高等教育研究, 2021(11)
  • [2]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D]. 沈灿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
  • [4]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D]. 毛自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1)
  • [5]我国大学学院治理问题研究[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6]基于组织结构角度的企业执行力评价研究[D]. 曹卫峰. 东华理工大学, 2013(02)
  • [7]做一个有思想、负责任的历史教师 ——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问题之案例研究[D]. 王德民.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中国民办教育调查[J]. 铁流,徐锦庚. 中国作家, 2012(22)
  • [9]当代中学校园排球运动研究 ——以文化学为研究视角[D]. 沈雨华. 杭州师范大学, 2012(02)
  • [10]以师为本 ——国立师范学院的历史研究[D]. 孔春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为什么中层干部沟通这么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