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评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文献综述)

韩欣欣,黎邢亚娜,贾梅,郎琪[1](2021)在《中医药高等院校评学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Z大学为例》文中认为评学工作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以产出为导向"的重要保障。然而现阶段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评学工作后对教学效果改善的作用并不显着。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Z大学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发现现行评学工作在参与主体、指标维度设计、结果使用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为更好地发挥评学的作用,应明确以改进为主的评价理念,丰富评价主体,明确指标内涵,及时反馈并合理使用评学结果。

胡小瑜[2](2021)在《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民办本科高校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起步较晚,教学质量总体相对偏低,也存在教学质量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面对当前新时代国家对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要求,民办本科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运行、创新中,需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改革创新能力,构建多元多维多视角的适应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大学。文章立足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进行论述,以期对自身及同类兄弟高校质量的提升有所借鉴。

吴勇园[3](2021)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了普及化阶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已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家倡导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提出要建立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高校质量文化,这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指导思想融入质量文化内涵建设中,以独特的中国精神和文化引领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本文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出发,首先探索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当代价值,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质创新的时代价值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当前教育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高校质量文化,高校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质量文化推动立德树人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其具有价值引领、激励凝聚、行为规制和育人反馈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功能,且具有体现中国教育特色的内涵建设。本文对所抽取的30所高校的资料调查,运用调查分析法对高校质量文化的四个层面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当下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现状并梳理其所存的问题,并分析其问题归因。立足于调查结果和文献分析,从夯实物质质量文化建设、扎根制度质量文化、彰显行为质量文化和渗透精神质量文化四个方面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策略,探索高质量、持久的具有特色的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高校质量文化。

盛婧[4](2021)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础。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迅速推广,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作为两大机制的核心内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已产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成为了高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也成为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理念。本文首先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内涵,分析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探讨了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汲取经验,从坚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理念、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评价主体责任、合理利用评价结果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对其进行了阐释。

徐向伟,姚建涛[5](2021)在《OBE中“评学”为基础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文中指出课堂教学质量对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关注评"教",忽略了对"学"的监管,违背了OBE教学模式"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探讨以"评学"为基础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应用实例详细介绍"评学"体系的构建以及实施过程,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对比的方法验证评学体系的科学有效性。

李鸿玲[6](2020)在《论地方高等中医院校建立的多渠道教育评价体系》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各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正不断建立适合自己的多渠道教育评价体系,以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监督评价。多渠道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教学竞赛能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提升全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李金莲,刘超,唐爱华[7](2020)在《审核评估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效果的体现程度是审核评估的重点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基于自身办学实际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从宏观架构到微观运行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建设先进质量文化,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强化质量标准系统建设,引入现代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自我评估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闭环效应,健全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自我完善与发展,促进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刘安洁[8](2020)在《中高职贯通模式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研究 ——以上海J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政策,提出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培养模式和学制等方面相互贯通的要求。上海自2010年正式启动以来,全市已有约78%的中职学校和86%的高职学校实施了这种培养模式,并已取得明显成效。然而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课程衔接、教学管理、评价监控等方面的问题。为了促进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上海J学院及其中高职贯通合作中职校为研究案例,了解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可为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中、高职有效衔接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缘起、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对系统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建立理论框架;第三部分是对J学院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现状调查;第四部分是基于问卷和访谈结果总结该学院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剖析导致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J学院在保障中高职贯通培养质量实践中,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际协调组织机构、合理的联合工作制度管理标准、专业契合度高的人才培养方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实训设备满意度及共享程度有待提高;二是师资结构及教学热情有待改善和激发;三是课程与教学等机制衔接程度有待完善;四是学生学习动力及发展层次性有待提升;五是甄别转段等质量监控的效果有待加强。而质量保障意识不强、激励机制不完善、实训紧张、扩招速度过快、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不完整等是影响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主要原因。因此最后从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树立一体化质量保障意识、稳步扩招、完善组织机构和信息化平台等五个方面考虑,进而促进中高职贯通模式校内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

李俊[9](2020)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下贵州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提升高等教育的内涵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师范教育逐步进入改革阶段,教育改革对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诉求,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国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试行办法(暂行)》,启动了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旨在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师范类专业认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强,以评促改”的指导思想,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强调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促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提升。贵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如何保障专业的教学质量,是当今值得探讨的主题。研究以贵州11所本科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贵州体育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状况进行探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文章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视角,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条件保障和监控保障五个维度探究贵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研究结论如下:1、贵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制度保障基本建立,但存在着制度修订与完善滞后,二级院系保障制度建设欠缺,制度执行落实力度小等问题;2、基本构建了组织保障队伍,有效监督教学质量,同时存在二级院系组织队伍不完善,稳定态势不够,组织队伍监控力度也有所欠佳;3、教师队伍职称与学历结构占比不足,学科专业教师建设不合理,缺乏中小学一线教师兼职授课;4、实习经费保障偏低,基本低于学校平均水平,实习时间安排过紧,偏少,文献图书资源利用率低;5、部分监控内容难度大,监控方式的执行力度小,监控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教学质量必然收到严重的影响。

王静[10](2018)在《医教协同中临床教师评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本科医学生完成在校理论课学习后,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毕业前进入附属(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培训,是医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延伸。这一阶段的医学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读大学生,又是正常的医务工作者。如何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才能既满足学校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又满足临床单位对临床医学生的要求?建立医教协同的评价体系,形成合理的临床教师评学评价方法,是切实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目的研究临床教师评学评价指标的结构元素,构建趋于合理、全面的临床教师评学评价指标模型,开发评价模型软件,采集、分析评价数据,旨在探讨临床教师评学评价模型在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并为医学生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思路和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检索法,查阅有关评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评学系统的设计、加强“教师评学”质量监控、教师评学体系构建及结果分析等方面文献。2.采用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选取河南省某5所三级附属(教学)医院的30名在院实习生和150名临床带教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临床教师评学评价词条,拟定临床教师评学评价模型框架。3.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经过两轮咨询,进一步确定模型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等。4.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定量统计分析两轮专家咨询所测评数据,对指标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认可率等进行计算,定性分析专家组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协调性,并对专家协调系数进行显着性卡方检验。5.采用BS架构技术开发教师评学模型软件,通过运行软件,借助局域网络实现评价的系统化、简洁化和客观化,由软件系统通过程序运算自动输出评价结果。结果1.所选咨询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8%、100%。2.对每位专家的专业、年龄、职务、职称进行了分析。年龄结构分为两个层次,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专家;学历结构中硕、博士学历占56.7%,本科学历占43.3%;职称结构中正高职称有11人,占36.7%,副高职称19人;职务结构中分别为长年工作于临床教学第一线的临床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3.统计专家对课题的熟悉程度,熟悉程度普遍较高。专家个人权威系数在0.75以上,群体权威系数值为0.87,专家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4.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汇总分析可见,所构建的临床教师评学评价模型中,一级、二级评价指标总认可率均高于90%,算术均数介于4.134.93之间,变异系数介于5.06%13.99%之间,专家咨询一级、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18和0.278,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探索临床教师评学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整个研究过程严谨完整,采取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2.形成包含6个维度、40个二级指标、43个行为指标的指标模型。3.利用信息技术编制模型软件,对实习生实现科学的动态、连续性评价与管理,为完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及医教协同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二、“评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高等院校评学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Z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背景
2 调查过程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对评学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但对现行评学工作满意度偏低
    3.2 评学主体单一,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中心
    3.3 评价指标维度单一,仍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为主
    3.4 评学过程中反馈机制不健全,失去了以评促学的宗旨
4 对现行评学工作的思考
    4.1 明确以发展和改进为目标的评价理念
    4.2 丰富评价主体,实现对学生全面、立体的评价
    4.3 明确评学指标内涵,让指标体系引导学生发展
    4.4 评学结果应及时反馈,合理使用
5 结语

(2)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成
二、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模式
    (一)一个中心
    (二)二线监控
        1. 教学质量标准线监控
        2. 教学运行责任线监控
    (三)三项评价
    (四)四级反馈
        1. 校级反馈
        2. 学院反馈
        3. 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
        4. 社会反馈
三、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
四、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法
    (一)职能部门服务教学工作评价
    (二)教学资源保障评价
        1. 师资队伍建设与绩效评价
        2. 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评价
        3. 基本教学条件评价
    (三)教学建设改革评价
        1. 专业建设评价
        2. 课程建设评价
        3. 教材选用评价
        4. 教学改革评价
    (四)教学质量评价
        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2.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五、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评价系统
六、民办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办法
七、结束语

(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立德树人呼唤高校人才培养的提质创新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涵
        二、立德树人的实现需要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
        三、立德树人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时代诉求
    第二节 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卓越质量是高等教育的追求目标
        二、高教普及化凸显了质量文化的特色价值
        三、新时代育人方式的现实诉求的大势所趋
    第三节 质量文化推动立德树人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质量文化具有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育人功能
        二、质量文化具有体现中国教育特色的内涵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现状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分类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现状的分析
        一、教育教学基础条件的投入略显失衡
        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不够完善
        三、教育教学活动的落实不够深入
        四、大学精神和理念的形成缺乏特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问题及归因
    第一节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问题
        一、高校质量文化理论研究的认知欠缺
        二、高校质量管理机构设置流于形式
        三、高校质量文化的行为培育不够
        四、高校质量文化精神内核的特色不足
    第二节 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问题归因
        一、高校质量文化理念的应用不强
        二、高校质量评价制度建设的滞后
        三、高校质量文化的理论研究的匮乏
        四、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与实际脱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策略
    第一节 夯实物质质量文化,优化立德树人环境
        一、夯实物质文化载体建设,提升高校物质文化底蕴
        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校资源合理配置
        三、注重课程思政的引导,深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第二节 扎根制度质量文化,保障立德树人实现
        一、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生成高校特色的质量文化
        二、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
        三、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完善高校管办评分离的管理机制
    第三节 彰显行为质量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二、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人才
        三、构建“五自”高校质量文化,培养师生的行为文化自觉
    第四节 渗透精神质量文化,内化立德树人理念
        一、优化大学氛围,形成自由理性的大学精神
        二、强化价值引领,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三、丰富高校文化活动,打造高校自身品牌文化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所抽取的30所高校名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分析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1.2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2.1.3 形成性评价
    2.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
        2.2.1 《华盛顿协议》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2.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
    2.3 理论基础
        2.3.1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2.3.2 戴明环循环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及发展情况分析
        3.1.1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形成及发展
        3.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来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发展情况
    3.2 问卷调查设计
        3.2.1 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3.2.2 调查对象及数据来源
        3.2.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4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3.3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3.1 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评价机制不完善
        3.3.2 聚焦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3.3.3 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主体责任意识不明确
        3.3.4 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能体现评价的综合性及合理性
        3.3.5 评价结果的应用及持续改进措施落实不到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其构建策略
    4.1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
        4.1.1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责任机构
        4.1.2 制度性文件
        4.1.3 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
        4.1.4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周期
        4.1.5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过程
    4.2 在深入理解认证理念的基础上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4.2.1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教学的设计实施及评价
        4.2.2 基于成果导向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
        4.2.3 以持续改进推动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4.2.4 建立课程质量评价依据与结果的合理性评价机构
    4.3 建立完善的聚焦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4.4 丰富评价主体并强化评价主体的责任意识
    4.5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合理地评价课程教学质量
    4.6 合理利用评价结果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4.7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案例分析
        4.7.1 确定教学质量评价依据及结果的合理性评价机构及其职责
        4.7.2 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4.7.3 考核及结果分析评价
        4.7.4 基于评价结果的课程持续改进措施
        4.7.5 案例总结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5)OBE中“评学”为基础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以“评学”为基础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概述
    (一)总体架构
    (二)评价主体
    (三)评价对象
    (四)评价标准
    (五)持续改进
三、课程合理性评价方法
    (一)课程教学目标合理性评价
    (二)课程教学内容合理性评价
    (三)课程教学方法合理性评价
    (四)考核方式的合理性评价
四、教学过程的监控
    (一)教师对学生的监控
    (二)督导评价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
五、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及合理性
    (一)合理分配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培养环节及权重
    (二)确认课程考试考题与课程目标的对照关系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

(6)论地方高等中医院校建立的多渠道教育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医学院校多渠道教育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2.学生学习质量评价
    3.教学管理质量评价
二、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多渠道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实践
    1.开展情况
    2.成效
        (1)提升了教师教学基本功。
        (2)提高了教师教学竞赛能力。
        (3)建设了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结语

(7)审核评估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审核评估的新思考:新建本科院校深入探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质量文化尚不成熟,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各子系统及运行机制之间协调程度不够
    (三)质量标准的覆盖度不够、应用型特征不足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信息化程度不够
    (五)教学自我评估的深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六)质量监控的闭环效应不充分,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有待完善
二、面向审核评估的新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建设先进质量文化,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制度的执行力
    (二)突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功能,提高系统内部的协调统一性
    (三)推动质量标准体系的与时俱进,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
    (四)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信息化水平,增强质量保障的实效性
    (五)完善教学自我评估体系,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向纵深发展
    (六)强化质量监控体系的闭环效应,追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效果
    (七)完善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三、结语

(8)中高职贯通模式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研究 ——以上海J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中高职贯通的研究主题
        1.2.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要素
        1.2.3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的建议
        1.2.4 国外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
        1.2.5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中高职贯通
        1.4.2 教学质量
        1.4.3 保障机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访谈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系统理论
        2.1.1 基本特性
        2.1.2 构成机制
        2.1.3 基本规律
    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2.1 全员
        2.2.2 全方位
        2.2.3 全过程
    2.3 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理论框架
第3章 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内部保障的现状调查
    3.1 J学院开展中高职贯通模式的概况
    3.2 调研说明
        3.2.1 调研目的
        3.2.2 调研对象
        3.2.3 调研工具
        3.2.4 调研过程
    3.3 调研结果分析
        3.3.1 教学质量输入的保障情况
        3.3.2 教学质量过程的保障情况
        3.3.3 教学质量结果的保障情况
第4章 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成效与问题
    4.1 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成效
        4.1.1 校际协调的组织机构比较完善,人员分工较明确
        4.1.2 联合工作管理制度标准较为合理,教师认知度高
        4.1.3 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所创新,专业契合度高
    4.2 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问题
        4.2.1 实训设备满意度及共享程度有待提高
        4.2.2 师资结构及教学热情有待改善和激发
        4.2.3 课程与教学等要素衔接程度有待完善
        4.2.4 学生学习动力及发展层次性有待提升
        4.2.5 甄别转段等质量监控的效果有待加强
    4.3 制约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建设的原因
        4.3.1 实训资源配置欠合理,共享受空间限制
        4.3.2 贯通班教师工作量大,激励措施不够完善
        4.3.3 课程标准开发过程不够规范,教材衔接性难以保证
        4.3.4 学生学习动力受学习基础、专业认知度及考核激励方式影响
        4.3.5 对贯通班学生的评价方法不够客观,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
第5章 完善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策略
    5.1 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5.2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完善贯通专业教师的激励措施
    5.3 树立一体化质量保障意识,规范课程开发过程
    5.4 稳步扩招保证生源质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5.5 完善组织机构和信息化平台,提高质量监控水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保障调查问卷(中职教师卷)
附录 B 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保障调查问卷(高职教师卷)
附录 C 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保障调查问卷(中职生卷)
附录 D 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保障调查问卷(高职生卷)
附录 E 中高职贯通模式教学质量保障访谈提纲
附录 F 访谈对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下贵州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学质量危机意识突显
        1.1.2 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迫切
        1.1.3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质量保障体系支撑
    1.2 研究意义
        1.2.1 强化体育教育专业质量保障意识
        1.2.2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质量文化
        1.2.3 助推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1.2.4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资料法
        1.3.2.2 问卷调查法
        1.3.2.3 访谈法
        1.3.2.4 数理统计法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研究
        2.1.2 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2.1.3 关于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研究
        2.2.2 关于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3.1 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研究评述
        2.3.2 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评述
3、相关概念理论解读
    3.1 质量
    3.2 教学质量
    3.3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4 师范专业认证
4、贵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
    4.1 制度保障
        4.1.1 管理者、教师重视质量保障制度建设
        4.1.2 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4.1.3 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制度建设
        4.1.4 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4.1.5 教学改革与指导制度建设
        4.1.6 条件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4.2 组织保障
        4.2.1 专家组织
        4.2.2 教学管理组织
        4.2.3 评估监测组织
    4.3 人力保障
        4.3.1 师资队伍稳定性
        4.3.2 师资学历职称结构调研分析
        4.3.3 师资队伍数量设置情况
        4.3.4 师资队伍结构问题分析
        4.3.5 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调查分析
    4.4 条件保障
        4.4.1 实习经费保障
        4.4.2 实践平台资源调查分析
        4.4.3 教育实践实习时间调查分析
        4.4.4 文献资源调查分析
    4.5 监控保障
        4.5.1 监控信息技术系统调查情况
        4.5.2 监控内容调查分析
        4.5.3 监控方式调查分析
        4.5.4 监测信息反馈路径调查情况分析
        4.5.5 质量监控闭环调查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下贵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管理者调研问卷)
附件:2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下贵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教师调研问卷)
致谢

(10)医教协同中临床教师评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医教协同中临床教师评学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评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高等院校评学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Z大学为例[J]. 韩欣欣,黎邢亚娜,贾梅,郎琪. 科教导刊, 2021(31)
  • [2]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 胡小瑜. 高教学刊, 2021(26)
  • [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研究[D]. 吴勇园.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策略研究[D]. 盛婧.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 [5]OBE中“评学”为基础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J]. 徐向伟,姚建涛. 中国成人教育, 2021(03)
  • [6]论地方高等中医院校建立的多渠道教育评价体系[J]. 李鸿玲.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11)
  • [7]审核评估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 李金莲,刘超,唐爱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20(04)
  • [8]中高职贯通模式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研究 ——以上海J学院为例[D]. 刘安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下贵州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李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10]医教协同中临床教师评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 王静. 新乡医学院, 2018(11)

标签:;  ;  ;  ;  ;  

“学习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