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材设计方案——以《中国古代史》(选修)为例

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材设计方案——以《中国古代史》(选修)为例

一、供21世纪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设计方案——以《中国古代史》(选修)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青[1](2021)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讷[2](2021)在《通史体例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 ——以《辛亥革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于裕玺[3](2021)在《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高一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家国情怀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宗法制下血缘关系附着的“家国一体”观念。近代之后,家国情怀的涵义伴随着社会的大变革逐渐演变为民族国家认同、国民意识、世界意识等。在当代,家国情怀思想的内涵主要凸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民主和法治为核心的现代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文化认同以及国际意识等。新课标中增加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是情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十分必要,这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具有可行性。历史教育所具有的公民性、人文性和情感性等独特性质与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济宁市某中学部分高一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高一年级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国家的情感不够强烈,师生普遍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认知度较低,“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情况不太乐观。关于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设计存在结构简单、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补充的课外教学资源也十分有限。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历史教学设计要坚持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渗透性原则、引导性原则;教师自身要有科学的家国情怀认知;尊重学生历史学习的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立足于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深入挖掘课外教学资源;加强教师教学设计技能培训,强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最后,结合统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第23课《从全面抗战到局部抗战》进行了一节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设计,探索如何在高一历史教学设计中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李婷[4](2021)在《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历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许多学者和一线历史教师针对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研究和创立了符合历史课堂教学要求的历史教学资源,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历史动态地图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利用多媒体软件向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的教学媒介,是直观、具体、可视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历史知识,对学生历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六个部分探讨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文献搜寻,分析其研究现状,叙述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汲取前人经验,介绍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历史动态地图相关概念界定,对历史动态地图相关概念进行详细阐释。分析历史地图和历史动态地图名词概念,并总结历史动态地图分类和特点。第三部分为高中历史动态地图应用现状调查,根据所在实习学校的教师访谈记录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历史动态地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课堂实践中应用历史动态地图优势和不足。第四部分为高中历史应用动态地图的必要性与应用原则,该部分通过文献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分析应用动态地图的必要性与应用原则。第五部分为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该部分主要以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为例,从历史动态地图的制作和设计、课堂中如何应用等六个方面对历史动态地图教学策略进行系统阐述,探究其在教学中实践运用的有效方案。第六部分为结语,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概括总结,指出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优势,并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不足。利用历史动态地图进行历史事件的动态展示能够给学生营造直观历史场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着更为清楚地认识,可以提升学生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中要提高动态地图的利用率,使其成为新课改教学中的高效教学资源。

代婷[5](2021)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学是一门注重史料实证的学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彰显历史学实事求是学术品格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中学历史教材历来重视史料的选编和使用,图片史料因其所具有的生动性与直观性,更是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019年问世的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不仅沿袭了传统教材重视图片史料的做法,而且在图片史料的内容、类型等方面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何科学把握《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的特点及教学价值,最大效益地发挥图片史料的教学功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论文从四个方面呈现了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图片史料的选编状况及运用策略。第一部分运用统计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呈现《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选取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教社统编版和实验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比较,总结《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选编的特点,在充分肯定其图片史料选编优点的同时,也探讨了新教材在图片史料选取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着重对《中外历史纲要》以文释图和以图辅文的史料呈现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图片史料在教学中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第三部分紧扣课程改革要求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层面,分析了《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在教学运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第四部分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图片史料使用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提出了合理使用教材图片史料的建议,以期对优化《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使用方法有所帮助。

张仕婷[6](2021)在《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研究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文中指出中学历史教科书既是教本,也是学本,其编纂既要考虑初高中的统一规划,也要考虑初高中各自的阶段性,做好区别与贯通。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实现有效衔接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教师的历史教学和历史教科书编纂学的发展来说都有积极意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是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依据与准绳,两学段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建议四部分,对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的一致与差异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按照课标规定,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体例与呈现方式的衔接上,两者均为课题体的通史,但呈现方式由初中的“点—线”结合发展为高中的“点—线—面”结合。在课文系统的衔接上,两者在内容选材、涵盖知识和叙事表述上既有一致性,也体现出差异性。在课文辅助系统的衔接上,两者的辅栏皆注意发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但初中辅栏注重基础,仅对学生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发展提出低层次要求。高中辅栏强化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高层次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在衔接上的一致与差异,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利用教科书时要把握教科书特点,恰当实施教学;整合教科书知识,突出教学重点;明确教科书要求,提高专业素养。在明晰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状况与使用要求基础上,论文以教科书中的秦代历史为例,设计初高中教学衔接案例,以期能为历史教师利用统编历史教科书有效衔接初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点参考和启发。

田兴[7](2021)在《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研究 ——以统编教材《两次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以教师为中心,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它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有益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做中学”,让学生在自身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据访谈、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存在教学目标割裂,缺乏整体系统性;学习内容庞杂,缺乏结构层次性;学习过程浅显,缺乏深度有效性;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灵活性等问题。运用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模式,采取四种应用策略:以项目主题为引领,明确学习目标;以核心问题为驱动,设计问题链;以小组共同体为支撑,做到“做中学”;以项目成果为依托,进行多元评价等,并且以高中统编教材《两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说明项目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抛砖引玉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定借鉴。并且项目式学习的理念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韩雪娇[8](2021)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三角函数应用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STEAM教育应运而生。STEAM教育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打破学科壁垒,综合各学科知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和艺术素养,最终成为适合未来世界发展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很多基于此理念的课程设计,但是针对数学科目的课程设计,尤其是高中数学内容的课程设计少,针对高中数学同步课程的教学设更是少之又少,STEAM教育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数学,笔者认为数学作为STEAM教育的核心素养之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使用。高中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概括,学生看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STEAM教育理念的融入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基础性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以STEAM教育作为理论指导,总结归纳STEAM教育理念的内涵、特征和模式。结合高中三角函数教学内容,尝试探索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数学课程设计流程:(1)准备阶段:本阶段分为三个环节。(1)学情分析:对学生的初始能力、现有知识水平分析。便于设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并在分组实验时把相近水平的同学分在一组。(2)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能够与教材内容结合的其他科知识、问题情境、需要准备的教学工具、设备、技术。(3)教学目标分析:核心素养教学目标、STEAM教育素养教学目标。(2)实施阶段:本阶段包括七个环节。(1)情境引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尽可能让学生沉浸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积极的学习兴趣。(2)发现问题:让学生尽可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对问题产生充分的关注和好奇。并猜想、讨论问题或现象的原因、把握方案的整体设计方向。(3)计实验、评估实验:分成小组、分工合作。设计方案,确定需要的装置、并对方案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小组之间的互评和老师对小组实验的可行性、准确性进行评估。但老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方案导致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改进实验。书面形式写出整体方案,需要的工具、技术设备、需要的时间、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收集的数据。(4)实验准备:准备需要的实验装置、分配每个成员负责的工作。实验装置的准备可以每个小组不相同,可以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准备设备。(5)实施实验:实施实验并调试和改进实验,发现问题、验证问题,如果实验不成功,也是探索活动的一部分,实验并不一定成功,如果实验失败,需要学生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实验,再实施实验。(6)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收集所需要的数据,使用数学工具分析数据。(7)检验结果: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与猜想一致,如果不相同,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3)评价阶段:此阶段主要是交流学习、总结反思。小组内部总结本次实验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和规避的办法。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帮助分析问题的原因。(4)应用阶段:本阶段主要内容是丰富知识、迁移应用。经过一个实验的实施,学生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相应问题的解决有了一定的方法,设置一个类似的问题,学生解决,迁移应用。以三角函数为内容的STEAM课程的三个教学设计分别为:三角函数与月相、三角函数与单摆、三角函数与声波。得出如下启示:(1)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STEAM教育理念下课程的教学设计。STEAM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能够有效解决现在高中数学课枯燥难懂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STEAM素养,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2)STEAM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计和实施需要多方协作。STEAM教育要求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对环境、设备的要求较高,现阶段我国教育条件有限,大多数地方无法达到要求,因此,设计实验时,应引导学生使用日常用品自制实验,降低试验成本,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此外,STEAM教育是多学科融合的课程,需要多科目老师,甚至是其他职业的人才协作沟通,这些都需要教育各方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韩迎飞[10](2020)在《高中历史教科书新旧版本的对比分析 ——以“经济与社会生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教科书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随着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科书应时革新,基于2017年修订版课程标准编制而成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于2019年秋季在北京、上海等六省市投入使用,而未进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最迟将于2022年秋季开始使用,依据2003年实验课标编写的四种版本教科书终将被取而代之。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作为旧版本教科书的接替者,从“一标多本”到“一标一本”,无论是编写理念、教科书体例、内容选择还是课程资源都存在诸多变化,因而深入了解和把握新版教科书成为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选择使用范围最广的2007年人教版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进行简要的比较和评析。针对新旧更迭的问题,在大量文献资料比较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首先从两版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对比探究其理论基础的变化,其次从历史教科书自身的体例结构内容三方面,以“经济与社会生活”这一部分内容作为案例,探讨分析两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整体框架结构的同异性,再以开辟新航路一课进行具体内容选择以及语言表述上的比较,突出呈现统编版教科书内容的更新换代,如此来展示统编版教科书比之于2007年人教版的新特性。上述比较中除宏观层面外,还采用具体案例进行微观层面的比较,力图以实例论证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异同。最后辅之以问卷调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试教情况,结合笔者的探究感受,深入分析统编版教科书的特点,对其优点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以期为新时期国家教改目的的落地、以及一线中学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和建议。

二、供21世纪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设计方案——以《中国古代史》(选修)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供21世纪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设计方案——以《中国古代史》(选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高一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六)概念界定
        1.古代家国情怀
        2.现代家国情怀新内涵
        3.历史学科“家国情怀”素养
        4.历史教学设计
一、高一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一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必要性
        1.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3.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二)高一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可行性
        1.历史学科性质适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历史教学内容适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高一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情况调查
    (一)调查概况
        1.调查对象
        2.调查内容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2.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三)高一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主要问题
        2.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基于“家国情怀”素养进行高一历史教学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一)基于“家国情怀”素养进行高一历史教学设计的原则
        1.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
        2.渗透性原则
        3.引导性原则
    (二)基于“家国情怀”素养进行高一历史教学设计的策略
        1.教师自身树立科学的家国情怀观念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多种方式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3.立足“家国情怀”素养,深入挖掘课外教学资源
        4.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力度,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技能
四、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设计——以《从全面抗战到局部抗战》为例
    (一)教学设计过程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
    (二)教学效果分析
        1.可借鉴之处
        2.待完善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基于“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情况调查(学生卷)
附录二
致谢

(4)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历史动态地图相关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阐释
        (一)地图
        (二)历史地图
        (三)历史动态地图
    二、历史动态地图的分类
        (一)根据历史动态地图制作软件划分
        (二)根据历史动态地图内容划分
        (三)根据历史动态地图表现形式划分
        (四)根据历史动态地图组合形式划分
    三、历史动态地图的特点
        (一)动态性
        (二)综合性
        (三)直观性
        (四)宏观性
        (五)对比性
第三章 高中历史动态地图应用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一)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历史动态地图的兴趣程度以及原因分析
        (二)学生对于历史动态地图的掌握情况分析
        (三)历史动态地图在课堂中应用情况分析
        (四)学生认为历史动态地图的重要程度分析
        (五)学生对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教学的建议分析
    三、关于高中历史动态地图实践应用的教师访谈
        (一)教师访谈记录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四、调查结论
        (一)学生对历史动态地图有浓厚兴趣
        (二)学生对于历史动态地图分析能力仍需加强
        (三)教师在课堂上历史动态地图使用频率低且制作能力不高
        (四)教师对于历史动态地图的理解分析能力不足
第四章 高中历史应用动态地图的必要性和应用原则
    一、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动态地图的必要性
        (一)落实课程改革,培养核心素养
        (二)讲解动态地图,提高学习能力
        (三)整合历史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二、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动态地图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直观性原则
        (三)适合性原则
        (四)准确性原则
        (五)突出重点原则
第五章 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汲取专业知识,提升绘制能力
        (一)PPT历史动态地图的制作
        (二)FLASH历史动态地图的制作
        (三)AE历史动态地图的制作
    二、依据教材内容,精心研读设计
        (一)认真研读地图,挖掘隐含信息
        (二)立足教材内容,补充相关知识
        (三)结合动态地图,落实核心素养
    三、利用动态地图,吸引学生兴趣
        (一)动态地图导入,引入学习主题
        (二)联系时政热点,丰富地图内容
        (三)根据动态地图,开展情境教学
    四、运用历史知识,解读动态地图
        (一)细致研读地图,搜寻有效信息
        (二)把握地图主题,开展深入分析
    五、设置问题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一)利用动态地图,精心设计问题
        (二)强化师生互动,解读动态地图
        (三)开展小组探究,讨论问题本源
    六、巧用动态地图,解决历史习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内容及重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五)图片史料概念界定
一、 《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的选取概况及特点
    (一)《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的选取情况分析
        1.图片史料的数量分析
        2.图片史料的类型分析
        3.中外图片史料分布情况分析
        4.新旧教材异同图片史料分析
    (二)《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的特点
        1.图片史料紧扣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2.图片史料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心理
        3.图片史料选用体现史学研究新成果
        4.重视地图史料的教学价值
        5.图片史料选用的不足
二、《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的呈现方式与功能
    (一)图片史料的呈现方式
        1.以文释图
        2.以图辅文
    (二)图片史料的功能
        1.佐证性功能
        2.以图补史性功能
        3.激发情感共鸣功能
        4.深化历史认知功能
三、《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运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需要应对的挑战
        1.提高图片史料教学技能的挑战
        2.挖掘图片史料中核心素养培养因素的挑战
        3.端正图片史料教学理念的挑战
        4.挖掘图片史料背景资料的挑战
    (二)学生需要应对的挑战
        1.建立正确图片史料认知的挑战
        2.建构图片史料分析能力的挑战
四、《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的运用策略
    (一)《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运用案例
        1.教材内容分析
        2.教学处理意图
        3.教学设计方案
    (二)《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使用建议
        1.树立科学的图片史料观
        2.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和解读图片史料的信息
        3.多种资料相结合的史料分析方法
        4.注重图片史料解读方法的训练
        5.基于整体视角的图片史料的对比和相互补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研究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2 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的意义与要求
    2.1 初高中历史教科书有效衔接的意义
    2.2 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的要求
3 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3.1 教科书体例与呈现方式衔接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3.2 教科书课文系统衔接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3.3 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衔接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4 基于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使用建议
    4.1 把握教科书特点,恰当实施教学
    4.2 整合教科书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4.3 明确教科书要求,提高专业素养
5 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秦代历史”教学衔接案例
    5.1 案例缘由
    5.2 案例呈现
    5.3 案例分析
    5.4 案例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研究 ——以统编教材《两次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2 项目式学习的相关概念
    2.1 项目式学习的概念界定
    2.2 项目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2.3 项目式学习的理论依据
3 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现状分析
    3.1 教学目标割裂,缺乏整体系统性
    3.2 学习内容庞杂,缺乏结构层次性
    3.3 学习过程浅显,缺乏深度有效性
    3.4 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灵活性
4 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应用策略
    4.1 以项目主题为引领,明确学习目标
    4.2 以核心问题为驱动,设计问题链
    4.3 以小组共同体为支撑,做到“做中学”
    4.4 以项目成果为依托,进行多元化评价
5 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案例——以统编教材《两次鸦片战争》一课为例
    5.1 项目式学习的主题确立
    5.2 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实施
    5.3 项目式学习的结果评价
    5.4 项目式学习的案例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三角函数应用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STEAM教育研究现状
        1.4.2 国外STEAM教育研究现状
        1.4.3 三角函数教学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跨学科研究法
    1.6 研究思路
    1.7 创新之处
第2章 STEAM教育理念
    2.1 STEAM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
    2.2 STEAM教育的内涵
    2.3 STEAM教育的特征
        2.3.1 基于真实问题的情景性
        2.3.2 多学科融合性
        2.3.3 信息技术增强性
        2.3.4 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第3章 数学教学设计
    3.1 数学教学设计
    3.2 STEAM教育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原则
        3.2.1 注重引入真实情境原则
        3.2.2 趣味性原则
        3.2.3 跨学科性原则
        3.2.4 合作学习原则
    3.3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
第4章 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4.1 课程标准分析
        4.1.1 三角函数课程标准分析
        4.1.2 函数应用课程标准分析
        4.1.3 函数与数学模型课程标准分析
        4.1.4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课程标准分析
        4.1.5 美与数学的周期课程标准分析
    4.2 高中三角函数教材内容分析
        4.2.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4.2.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2.3 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4.2.4 数学建模活动:周期现象的描述
        4.2.5 高中三角函数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5章 三角函数应用教学设计
    5.1 三角函数的应用——单摆
        5.1.1 学情分析
        5.1.2 教学目标
        5.1.3 重点难点
        5.1.4 准备工具
        5.1.5 教学手段
        5.1.6 教学方法
        5.1.7 教学过程
    5.2 三角函数应用——声波
        5.2.1 学情分析
        5.2.2 教学目标
        5.2.3 重点难点
        5.2.4 准备设备
        5.2.5 教学手段
        5.2.6 教学方法
        5.2.7 教学过程
    5.3 三角函数的应用—月相
        5.3.1 学情分析
        5.3.2 教学目标
        5.3.3 重点难点
        5.3.4 准备设备
        5.3.5 教学手段
        5.3.6 教学方法
        5.3.7 教学过程
第6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STEAM教育理念的优势
        6.1.2 STEAM教育理念下高中数学课教学设计的过程
    6.2 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6.2.1 缺少课程的有效实施
        6.2.2 学科的融合较单一
    6.3 研究启示
        6.3.1 高中教师应积极探索设计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数学课程
        6.3.2 STEAM课程的实施需要教育大环境的支持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中历史教科书新旧版本的对比分析 ——以“经济与社会生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历史教科书的横向比较研究
        (二)历史教科书的纵向比较研究
        (三)历史教科书中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研究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及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2003年与2017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
    一、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二、课程标准的结构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
        (四)实施建议
    三、课程标准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内容的编写要求
        (一)历史课程标准对“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内容要求
        (二)历史课程标准中“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学习要点
第二章 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对比分析——以“经济与社会生活”为例
    一、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的比较
        (一)从2007年人教版到统编版教科书的体例变化
        (二)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评析
    二、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结构的比较
        (一)课文系统的比较
        (二)课文辅助系统的比较
    三、新旧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比较
        (一)内容编排
        (二)内容的选择与表述
        (三)统编版课程内容变更
第三章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分析与运用
    一、统编版教科书的使用调查
    二、统编版教科书的优与劣
        (一)统编版教科书的优点
        (二)统编版教科书不足之处
    三、统编版教科书的实施策略
        (一)认真贯彻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针对统编版教科书课程内容体量问题
        (三)针对统编版教科书较于旧版不足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外历史纲要》(上)试教调研(教师版)
致谢

四、供21世纪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设计方案——以《中国古代史》(选修)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研究[D]. 张乐青.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通史体例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 ——以《辛亥革命》为例[D]. 刘讷.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高一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D]. 于裕玺.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4]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图片史料研究[D]. 代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统编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研究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D]. 张仕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研究 ——以统编教材《两次鸦片战争》一课为例[D]. 田兴.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三角函数应用教学设计研究[D]. 韩雪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高中历史教科书新旧版本的对比分析 ——以“经济与社会生活”为例[D]. 韩迎飞.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材设计方案——以《中国古代史》(选修)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