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无线信道可靠性检测方法

CDMA2000无线信道可靠性检测方法

一、CDMA2000中无线信道可靠性的检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严晓云[1](2020)在《高速移动环境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移动网络作为“泛在”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网络技术发展,高速移动网络可以融合多个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为移动用户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然而,传统的高速移动网络因其自身架构的局限性和复杂的无线链路特点,难以灵活地协同异构网络来满足移动信息服务的多维需求,造成服务质量差、用户体验不佳和资源利用率低等弊端。因此,本文在智慧标识网络理论基础下,结合高速移动网络特点与服务多维需求,研究基于无线链路状态动态感知的多维适配机制。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高速移动网络中多维需求服务面临的适配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多维需求服务与网络动态适配框架。首先,综合分析高速移动网络环境中现有网络适配框架和机制的优缺点。然后,详细阐述了新型适配架构的设计需求,并设计多维需求服务与网络动态适配框架和关键功能模块。最后,通过在高速铁路和城市道路沿线的原型系统实地测试,验证该适配框架的可行性与优势,为后续章节中不同需求维度的服务适配提供研究基础。(2)针对高速移动网络中多Qo S参数需求服务因无线链路动态性导致的适配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满意度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首先,根据高速移动环境无线链路质量参数特点与服务的多Qo S目标需求构建族群模糊处理规则。其次,根据服务的多目标需求建立加权满意度的动态适配机制,以最大化服务满意度。最后,利用高速铁路网络真实数据对该机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适配准确性,并提升服务适配满意度。(3)针对高速移动网络中可靠性需求服务因无线链路失效导致的传输失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失效状态预测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首先,根据高速移动环境中无线链路状态的特点建立链路失效预测模型。其次,引入冗余传输方法以提高服务传输的可靠性,并进一步考虑数据流有效吞吐量收益与冗余传输开销之间的权衡,构建基于效用优化模型的适配机制。最后,根据真实的高速铁路网络状态数据进行仿真实验,以评估该适配算法的性能优势。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服务的丢包率满足率和效用值,获得较好的吞吐量性能。(4)针对高速移动网络中时效性需求服务因无线链路频繁切换导致的超时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可用时长和服务截止时间的流调度机制。首先,根据高速移动环境中移动轨迹特点设计了无线链路可用时长预测模型。然后,根据服务的持续时长和截止时间这两个关键时间需求参数设计了基于链路可用时长预测的适配机制,以提高数据流按时递交率。最后,通过高速移动网络环境中的仿真实验对提出的适配机制进行评估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服务传输成功率,并缓解服务成功传输的滞留时间。

陈嘉琦[2](2020)在《基于分形理论的无线多接入信道空间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量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电脑)和海量物联网的快速普及,以及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的蓬勃发展,无线移动设备的流量需求极速攀升。海量流量需求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5G)中通过应用大规模天线、毫米波和超密集异构网络等技术提高网络容量来得到解决。然而,在5G通信系统中无线信道特征将表现出不可忽视的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用户密度增加导致用户之间无线传输环境有部分重叠,使得相邻用户无线信道的空间相关性增强。无线多接入信道空间相关性表现为基站不同方向上无线信道变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不再是独立变化的随机变量。现有无线信道模型对不同方向上多个信道状态之间的关联特性关注较少,导致海量接入场景中多接入信道模型不能很好逼近实际信道的空间变化规律。自然界中不规则变化过程普遍存在分形特性,同时分形理论是被提出来描述小尺度特性以及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学科。因此引入分形理论来研究无线多接入信道空间变化规律,特别是海量场景下密集用户信道变化规律,是十分有效的,能够解决现有无线信道模型在空间相关性方面的不足。利用分形理论研究无线信道空间特性对5G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无线信道空间特性展开深入研究,其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第一,因非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无线信号受到环境影响表现出各向异性衰落,故本研究以蜂窝网络的覆盖边界,即基站在各方向上能够覆盖的最远距离,来表征传输环境对无线信道特征的影响。为分析各向异性无线传输环境对蜂窝小区覆盖的影响,在城区和郊区环境中测量无线信道状态,以此获得基站的覆盖边界,并且基于分形理论对无线蜂窝覆盖边界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环境中无线蜂窝覆盖边界在角度域上具有统计分形特征。第二,在5G网络中配备毫米波技术的超密集异构网络将成为主要网络组成部分。采用毫米波传输系统的微小区蜂窝网络中,覆盖和切换性能至关重要。基于蜂窝覆盖的分形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向路径损耗模型来分析各向异性无线传输环境对5G分形微小区网络性能的影响。基于此模型,推导了5G分形微小区网络的覆盖概率、接入概率和切换概率,并以此来研究各向异性无线传输环境对蜂窝网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5G分形微小区网络中各向异性路径损耗效应的增加,短距离(例如50米)的接入概率明显降低;各向异性传输环境的切换率大于各向同性路径损耗模型下切换率。第三,基于蜂窝网络覆盖的分形特性,对基站覆盖边界在角度尺度上的长程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通过利用基站不同方位角信道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大规模接入场景的分形信道估计方案。借助分形理论和测得的中国上海基站覆盖边界数据,建立了分数自回归聚集滑动平均模型,以表示基站相邻方位角上最大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此外,基于经验传播模型,将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视为该信道的传输距离和最大传输距离的函数。因此,可以基于相邻的已检测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来估计未检测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提出的分形信道估计方案,可以使用少量的导频资源来进行大型终端的信道估计。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方案相比,当终端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一千万时,新提出的分形信道估计方案的导频开销最大可以减少94.34%。第四,无线蜂窝网络覆盖边界在角度尺度上具有分形的特性,表现为基站在不同方向覆盖最远距离具有自相似性。基于此,本文推导出了无线多接入分形信道的容量域,并且构建了两个相邻方向无线信道的误比特率关系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分形信道编码码率自适应方案,在降低系统整体误码率的同时减小导频开销。仿真结果表明,在环境剧烈变化情况下所提出的分形码率自适应方案相比于固定码率方案最大可以降低45.92%的误码率。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无线多接入信道空间相关性,基于分形理论,实验验证了无线蜂窝网络覆盖的分形特性;同时分析了分形特性对毫米波微小区网络性能的影响;基于分形覆盖的自相似性和长程相关性,提出了利用信道空间相关性的分形信道估计和码率自适应方案,相对于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案我们新提出的信道估计方案能够有效节省导频开销。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丰富了研究者对无线信道特性的认识,为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徐成[3](2019)在《云南文山电信LTE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现在移动用户关心的问题,不仅仅在网络覆盖是否有信号上,越来越多的人更关心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移动网络质量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要想在异常激烈的移动互联网竞争环境下拥有一席之地,对中国电信LTE网络的各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通过网络优化提高服务质量并改善用户的实际感知是目前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项目管理的应用及LTE网络优化相关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项目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也是企业实现终极或阶段性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LTE网络的理论基础及核心技术,主要介绍精益化管理的内涵、原则及使用工具,以及LTE的网络架构、覆盖评估方法、干扰排查方法、RRC重建优化原理和LTE切换等原理;其次本文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前期云南文山电信移动网络建设的情况和网络现状,并剖析了云南文山电信LTE网络存在的网络问题及管理问题;最后创新性地引入片区工作站管理机制,并应用到云南省文山市系统优化项目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按照区域把不同地州的网优人员按照工作站模式进行组合,结合厂家力量,通过云南省文山市LTE系统优化提升地市网络性能的同时,通过实践提升了网优人员技能。

杨学辉[4](2016)在《GSM/TD-SCDMA/TD-LTE的三网协同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移动公司经过这两年的TD-LTE网络建设,现网中TD-LTE的基站规模已经超越了 GSM、TD-SCDMA网络规模,而其庞大的GSM、TD-SCDMA网络短时间内还将继续投入使用。目前围绕商丘移动公司三种制式网络的协同优化已成为商丘移动公司发展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阐述网络优化的意义和目标,网络优化的关键步骤和流程,GSM、TD-SCDMA、TD-LTE三种制式网的关键技术和三网的优化方法比较。其次说明了网络优化数据的常规采集途径:网络测试、网管提取、投诉数据以及市场部分经分数据,数据采集工具的使用及采集方法。依据基础的数据分析,较均衡的进行三网协同优化。本文主要是就三网协同优化进行策略的分析,用以提高TD-LTE网络的驻留比,针对三网协同优化策略,主要涉及无线覆盖的优化,2/3/4G网络参数互操作,TD-LTE手机终端性能的提升,三网协同的邻区优化,针对TD-LTE的专网建设和优化。最后提出三网协同优化的方法在移动运营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日常优化中遇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三网协同优化的基本点出发进行现网具体优化方案的确定和实施。通过三网协同优化策略的修改,更能与实际相结合,提升TD-LTE网络的驻留比,提升用户感知和运营商的指标。

高进[5](2012)在《复扰码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现在共历经了三代:第一代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第二代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以及主要是面向多媒体和无线因特网业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目前主要使用的是2G和3G系统,即将推出的、具有更高比特速率的4G系统将会使用更先进的技术。3G的主流标准分别是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与2G中应用比较广泛的GSM、IS-95等标准相比较,这三个3G标准都引入了复扰码技术,复扰码技术的引入对系统的性能有各个方面的影响。本文首先分别讨论了CDMA2000、WCDMA和TD系统的复扰码技术,通过理论分析与Matlab实验仿真相结合,详细研究了它们的系统性能以及各个系统的星座图。通过对CDMA2000和TD复扰码技术的比较,导出两者扩频、扰码技术的等效方法。并根据TD扰码技术的分析过程给出了TD系统的一种扩频、扰码实验方案MSS-TD,该实验方案综合了CDMA2000与TD两个系统扰码技术的优点。最后分别对CDMA2000/WCDMA、 TD-SCDMA、MSS-TD三种扩频扰码方案的信噪比、误码率和峰均比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仿真和性能比较。

高翟[6](2012)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移动通信是整个通信领域中发展特别迅速的一部分。在现今通信用户基数大,高移动性的要求下,移动通信在理论及工程实用上均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由于移动通信系统相较于有线通信在发射机制、信道传输、接收机制上的特殊性,使得通信过程中的干扰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干扰控制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在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提升用户服务质量(QoS)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三种主要的干扰类型——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并结合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对规避干扰的分数频率复用法进行了创新。全文的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理论,包括区别于有线信道的无线信道模型、干扰类别和干扰分析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后文分析干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学术界对通信干扰的分类法有多种,本章简介了有别于本文分类法中的部分干扰,并在干扰分析方法中逐渐引入本文即将展开的几种干扰类型。第二部分就移动通信中的一种重要干扰——杂散干扰进行研究。在通信发射和接收端的滤波器阻带因子非零的情形下,信号会产生邻频泄漏。如果存在泄漏的频段正好是其它系统的接收频段,则会产生杂散干扰。如今通信频率(特别是800-2500MHz段)资源已相当紧缺,各制式的频段间隔变得很小,这使得杂散干扰发生的概率非常高。本部分在阐述杂散干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制式间杂散辐射的程度,仿真计算出实际应用中的隔离度要求,并提出抑制杂散干扰的方案。减小杂散干扰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三部分研究移动通信中的互调干扰。如果说非理想的滤波导致杂散辐射的话,那么非理想的器件转移引发了互调信号。非理想器件的转移函数除一次项之外,还有二次及以上高次项若干,它们影响器件的线性特性。而使用中的频点越多、频段越密,则发生互调干扰的概率越大。本部分通过详细分析、推导互调干扰的各成分,以此为基础论证互调产物与器件的线性特性间的量化关系,并提出抑制互调干扰的方法。概括地说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即增大器件线性输入域和波道规划。第四部分的研究对象是阻塞干扰。在输入功率与通信器件不匹配(通常是输入功率过大)的情形下会发生阻塞干扰,这在高功率发射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并不少见。阻塞的表现形式为输出信号幅值与预期相比有较大程度的压缩,从而使信号失真;在压缩程度超过系统容忍的特定限度时,则发生阻塞干扰。本部分仍以器件的线性特性为基础,推导计算出阻塞压缩率与器件转移函数中非线性项的关系,并提出规避阻塞干扰的方法。阻塞与互调干扰成分相关,也受其它造成额外功率输入的噪声或干扰的影响。分别分析了三种干扰类型之后,第五部分通过干扰合路仿真平台将三种干扰整合到一起。能实现整合的原因有二:一是三种干扰的计算都需要实际系统的指标作为入口参数,这样用户只用将所需参数在平台中设置即可进行三种干扰的仿真运算;二是大多数用户关心仿真结论而不在意繁琐的中间计算过程,这样该平台将所有的中间步骤打包封装,仅提供输入和输出界面即可实现简明的人机交互。本部分使用MATLAB软件中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程序来编写仿真平台,用户通过窗口数据录入和特殊参数选择完成输入,通过功能按键来控制仿真代码的运行。第六部分从数据链路层的角度,就一种常见的干扰控制方法——分数频率复用法进行研究。在蜂窝无线通信网中,分数频率复用降低了相邻小区(或扇区)间的干扰,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传统的分数频率复用有时分和频分两种模式,本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时频分模式,它通过重设帧结构使全复用和部分复用的调节更灵活。在调度的公平性上,时频分模式优于全复用,而更高的调节粒度使它比时分和频分模式更接近理想的自适应复用性能。通过合理设置帧结构的全分复用比,该模式能提升小区内的调度公平性,使边缘用户获得时频资源更有保障。

刘娇蛟[7](2012)在《异构无线网络协作接入的多速率控制》文中提出未来的无线网络是多种技术、多种网络共存所形成的具有多种接入方式、多种传输速率、多种服务质量和多种业务类型的异构网络联合体。因此,通过异构网络的协作接入进行高速、高效通信是逐步实现随时随地通信的有效方法。同时,多模终端的日益普及为多网络同时接入和传输提供了可能,高速协作传输可满足人们对高服务质量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需求。因此,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根据网络状态、传输能力和用户需求进行协作接入和速率控制是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课题之一。同时,协作接入应该考虑网络的异构性,在高速传输的同时保证网络和终端用户的共赢,其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协作接入时如何进行速率分配和速率控制成为异构网络资源管理的难点问题。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研究,以搏弈论、排队论和优化理论等数学方法为基础,分别从网络的吞吐量收益、传输时间、接入时间代价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速率分配和速率控制策略。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AP的协作接入和合作传输场景,并对协作接入的网络接口和协作速率分配的流程进行了规范化设计。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1)基于吞吐量最大的协作速率分配协作接入的目的是利用多网络进行合作传输,从而提高传输速率和多媒体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各网络在竞争中实现合作。如果把网络看作理性参与者,协作接入的速率分配可以看作是异构网络通过反复协商达成的共赢结果。考虑到网络传输能力的异构性,本文以吞吐量作为网络收益函数,用非对称协商对策论对速率分配问题进行了建模,证明了该函数是一个凸函数,并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进行了求解,仿真分析说明该算法的比例公平性指数最优。(2)基于传输时间最短的协作速率分配传输时间的长短会影响网络中可并发业务流的数量。考虑到网络传输能力的异构性,本文以传输时间作为网络收益函数,用非对称协商对策论对速率分配进行了建模,证明了该函数是一个凸函数,并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进行了求解。仿真分析说明该算法的网络传输时间最短,适合应急通信等快速传输场景。(3)基于无线随机接入代价函数的协作速率分配随机接入的退避机制决定了碰撞率随接入用户数的增多而快速增大。因此,盲目追求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对数据流进行拆分和并行传输相当于增加了网络的用户数,会导致随机接入网络的性能快速下降。本文用信道利用率描述网络状态,构造相应的价格函数对速率分配进行协调,按照以最小接入代价获取最大吞吐量收益的原则对速率分配进行了建模和数学求解。实验结果说明该算法可避免重载随机网络中用户数的增加,减少接入等待时间,提高接入效率和服务质量。(4)基于势博弈的速率控制无线信道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传输能力和传输时延变化很快。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移动终端需要对传输速率进行自适应调整,使之跟随网络容量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选择一个非合作的博弈模型,通过构建代价函数提出了一个符合势博弈的速率控制算法,利用其纳什均衡的唯一性可求解最优的传输速率。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在不同的无线接入网络中都可以有效提高网络容量的利用率。(5)基于智能AP的协作接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AP的协作接入场景。智能AP通过ZigBee链接把网络状态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借助该信息可在移动终端实现分布式速率分配和速率控制。同时,互联网的高速下行数据流在智能AP中可根据网络状态实现协作速率分配和协作传输。因此,本文介绍了智能AP的软硬件模块和相应的设计思路,并对协作接入的网络接口和速率分配的流程进行了规范化设计。综上所述,本文深入研究了异构无线网络的协作接入和相应的速率分配、速率控制问题,所得成果将为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资源管理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徐波[8](2011)在《CDMA2000移动台非合作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因其低功耗和高度的安全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CDMA系统体制内,通过移动台与基站交互,可提供用户位置坐标服务,该业务称为合作定位。在系统体制外,若以第三方提供的设备、通过监听通信信号来确定移动台位置,称作非合作定位。由于CDMA系统具备高度安全性(保密性),通过无线信号来监听用户通话、或进行非合作定位,技术难度非常之大。在国家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行动中,这就给安全部门提出了一个技术难题。作为研制CDMA非合作定位设备的基础,其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的研究成为必然途径,由此形成本文的研究主题。CDMA非合作定位设备属于特种仪器领域,其关键技术问题属于距离测量问题。忽略移动台在地表平面的起伏高度,其位置坐标的定位可类比为平面上的坐标测定——以此定位设备为侦测站,从空中接收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号,从中计算出各侦测站与移动台之间的距离差,并按其几何关系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坐标。由此形成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如下:1、可听区域搜索问题:由于侦测站只能在特定的距离内接收到移动台的发射信号,而移动台的坐标是未知数,如何有效、快速地确定移动台所在的平面区域,成为CDMA非合作定位的一个关键问题。2、反向导频信道跟踪问题:测量移动台与侦测站之间的距离差,需要准确引用CDMA信号中的基准时间和系统中的长码序列片段,才能确定接收信号的有效性、并从中计算出相对时间差。由于CDMA信号体制以42阶长码作为分址和同步的基础,加上移动台上行导频信号中插入非规则的功率控制位序列、且不定期地关断发射信号,因此移动台与侦测站之间的时差测量面临瓶颈性制约难题。3、侦测站最优布局逼近问题:要确定移动台位置,侦测站的布局位置必须按一定的几何构型才能满足必要条件。在未知移动台坐标的前提下,探索侦测站的最优布局,成为非合作定位的关键技术问题。4、定位方程解算问题:移动台的位置坐标归结为定位观测方程组的解。其中时差量、侦测站的位置参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容易导致常规非线性方程组解算方法出现病态问题,需要结合非合作定位问题特点,寻找更稳健的优化解算方法。5、定位性能上限问题:非合作定位问题的解决办法肯定是多样性的,但现有研究成果很少、且缺乏完整性,很难评判一个解决方案的优劣。按照研究测量问题的基本规则,需要定量地确定测量误差,推导出定位误差的理论上限。为解决上述关键技术问题,文中通过理论抽象,将复杂的CDMA系统和实际定位情景转化为相对简单的信号与系统模型和测距定位模型(方程),按照时空统一的原则和分析方法,分别给出了前四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非合作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作为第五个问题的答案。从理论回到实践,文中介绍了自行设计的CDMA非合作定位试验样机系统。通过室内假设性条件测试,验证了上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长沙、成都、重庆三地的实际使用,检验了系统及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实际系统及其理论研究成果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得到了本专业领域专家的充分肯定。

刘冬梅[9](2011)在《基于网络编码的PDSN系统中PPP链路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acket Data Serving Node, PDSN)是CDMA2000系统的核心设备,PPP链路承载了移动终端访问网络的所有数据,优化PDSN系统中PPP链路性能,提高终端数据通信质量和系统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PDSN系统中PPP链路性能的优化展开了以下研究:1.分析了现有PDSN系统中PPP链路的数据传输机制,就PPP链路传输机制在无线信道资源利用率和负载均衡方面的可提升空间进行了评估。2.在研究网络编码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编码技术对PPP链路性能提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给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PPP链路优化方案。3.在链路资源利用率方面,本文设计了PPP链路捆绑方法和多移动终端合作通信方法,通过共享高速数据传输信道,复用无线链路资源,实现链路资源的充分利用。4.在编码效率方面,本文设计了数据编解码模块,在PDSN侧设计了网络编码模块,并设计了两种方式实现解码,一种在移动终端进行解码,一种在无线接入侧进行解码。最后,对后者进行了实现和验证。本文实现了一种多PPP链路数据传输改进方案,通过对无线信道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了PPP链路整体性能的提高。本文对网络编码优化PPP链路性能进行了初期的尝试,为PDSN的性能增强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撑。

陈寿峰[10](2008)在《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文中认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牌照即将在中国发放,针对3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研究也日益呈现出紧迫性与重要性。本文根据3G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阐述了目前主流的三种3G系统——WCDMA系统、cdma2000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无线网络特性和空中接口的无线帧结构,并通过综合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三种3G系统的基础技术都是码分多址CDMA技术,但系统特性及空中接口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特别是TD-SCDMA系统在采用了时分双工TDD技术的同时利用智能天线技术实现了空分多址SDMA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无线频谱利用率。同时指出这三种3G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前景:WCDMA系统技术最成熟,商用最广泛;cdma2000系统升级成本最低,升级速度最快;TD-SCDMA系统新技术最多,政策优势最多。接着阐述了无线网络环境和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常用的无线传播模型,从2G系统的无线传播模型引申到3G系统的无线传播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描述了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与方法。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通过无锡联通cdma2000系统无线网络优化工程的具体过程,指出了无线网络优化在移动通信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中的重要性与系统性,并验证了优化工作对无线网络的性能改善。在对2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基础上,以3G系统的无线特性及技术特点为依据,提出了3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技术特点:3G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的基础流程与方法与2G系统一样,但在切换控制、干扰控制和业务负载平衡管理上有着自身的特点,且这三种3G系统之间在优化技术的细节上也不同,如cdma2000系统的PN优化、TD-SCDMA系统的接力切换优化等。最后,总结上述的研究、学习与工作,归纳出本课题的结论,并指出由于中国3G系统运营牌照迟迟未发而导致本课题的不足,提出了后续可研究的课题。

二、CDMA2000中无线信道可靠性的检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2000中无线信道可靠性的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移动环境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符号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高速移动场景移动网络概述
        1.2.1 网络异构特点
        1.2.2 移动环境服务特点
        1.2.3 无线链路特点
    1.3 资源适配机制研究现状
    1.4 研究基础与选题意义
        1.4.1 智慧标识网络
        1.4.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6 论文组织结构
2 高速移动环境中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框架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2.1 已有的适配框架
        2.2.2 基于时效性的适配方法
        2.2.3 基于可靠性的适配方法
        2.2.4 基于吞吐量的适配方法
    2.3 设计需求
    2.4 多维动态适配基础框架
        2.4.1 框架概述
        2.4.2 关键功能模块
    2.5 原型系统的可行性与优势评估
        2.5.1 移动性支持
        2.5.2 链路状态感知与预测
        2.5.3 异构网络协同
        2.5.4 服务质量保障
        2.5.5 部署开销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糊满意度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
    3.1 引言
    3.2 研究现状
        3.2.1 动态适配算法
        3.2.2 模糊适配算法
    3.3 系统模型
        3.3.1 服务需求描述
        3.3.2 族群模糊处理规则
        3.3.3 加权满意度函数
    3.4 功能模块与算法设计
        3.4.1 功能模块
        3.4.2 FSNS适配算法
    3.5 仿真结果与评估
        3.5.1 链路质量数据集
        3.5.2 仿真设置与参数
        3.5.3 适配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链路失效状态预测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
    4.1 引言
    4.2 研究现状
        4.2.1 基于链路预测的适配机制
        4.2.2 效用优化机制
    4.3 系统模型
        4.3.1 网络传输模型
        4.3.2 链路失效模型
        4.3.3 效用优化模型
        4.3.4 静态策略转移行为
        4.3.5 动态策略转移行为
    4.4 功能模块与算法设计
        4.4.1 功能模块
        4.4.2 E-CGF适配算法
    4.5 仿真结果与评估
        4.5.1 仿真拓扑与设置
        4.5.2 预测性能分析
        4.5.3 静态适配性能分析
        4.5.4 动态适配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链路可用时长和服务截止时间的流调度机制
    5.1 引言
    5.2 研究现状
    5.3 系统模型和适配机制
        5.3.1 链路可用时长预测模型
        5.3.2 服务需求描述
        5.3.3 LDDA适配机制
    5.4 功能模块与算法设计
        5.4.1 功能模块
        5.4.2 LDDA适配算法
    5.5 仿真结果与评估
        5.5.1 仿真拓扑与设置
        5.5.2 预测性能分析
        5.5.3 适配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分形理论的无线多接入信道空间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对照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2 基于分形理论的无线信道空间相关性研究
    2.1 背景及研究现状
    2.2 分形理论基础
    2.3 基于分形理论的蜂窝网络覆盖测量方案
    2.4 测量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5G分形微小区网络覆盖和切换性能研究
    3.1 背景及研究现状
    3.2 系统模型
    3.3 分形微小区覆盖及接入概率分析
    3.4 分形微小区切换性能分析
    3.5 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信道空间相关性的无线多接入信道估计研究
    4.1 背景及研究现状
    4.2 系统模型
    4.3 无线多接入信道空间相关性分析
    4.4 分形信道估计方案设计
    4.5 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分形特性的自适应传输研究
    5.1 背景及研究现状
    5.2 分形信道模型
    5.3 无线分形多接入信道容量分析
    5.4 分形信道码率自适应方案设计
    5.5 仿真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云南文山电信LTE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项目精益化管理及LTE系统优化的理论基础
    2.1 项目精益化管理相关理论
    2.2 LTE技术原理和网络架构
    2.3 LTE覆盖评估方法
    2.4 LTE网络干扰排查方法和原理
    2.5 LTE网络RRC重建优化原理
第三章 云南文山电信LTE系统的现状分析
    3.1 云南文山LTE网络概况介绍
    3.2 L1.8G建设情况
    3.3 L2.1G建设情况
    3.4 L800M建设情况
    3.5 流量情况
    3.6 容量情况
    3.7 网络考核重要指标情况
    3.8 文山LTE网络覆盖情况
第四章 云南文山电信LTE网络管理问题分析
    4.1 LTE网络工程管理问题
    4.2 LTE网络频率管理问题
    4.3 LTE网络价值管理问题
    4.4 LTE网络覆盖管理问题
    4.5 LTE网络移动性管理问题
    4.6 LTE网络考核重要指标问题
第五章 云南文山电信系统优化模式创新及优化应用
    5.1 云南文山电信系统优化项目开展模式创新及探索
    5.2 云南文山电信系统优化具体措施
    5.3 文山系统优化项目成效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GSM/TD-SCDMA/TD-LTE的三网协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移动运营商三网协同优化背景
    1.2 网络优化的整体局势
    1.3 网络优化的阐述
        1.3.1 网络优化的意义与目标
        1.3.2 网络优化的内容
        1.3.3 网络优化流程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移动运营商现存三种制式网络优化技术
    2.1 GSM优化技术
        2.1.1 GSM网络系统介绍
        2.1.2 GSM网络优化技术
    2.2 TD-SCDMA优化技术
        2.2.1 TD-SCDMA系统介绍
        2.2.2 TD-SCDMA系统关键技术
        2.2.3 TD-SCDMA系统优化技术
    2.3 TD-LTE优化技术
        2.3.1 TD-LTE系统介绍
        2.3.2 TD-LTE系统结构
        2.3.3 TD-LTE的关键技术
        2.3.4 TD-LTE优化技术
    2.4 三种制式网络优化技术的比较和发展
    2.5 本章小结
3 三网协同优化的前提数据采集
    3.1 数据的采集内容
        3.1.1 网络系统数据的采集内容
        3.1.2 网络测试数据的采集内容
        3.1.3 网管数据的采集内容
    3.2 数据采集工具和方法
        3.2.1 数据采集的工具
        3.2.2 测试路线和测试点的选取
        3.2.3 测试时间的选取
        3.2.4 测试方法
    3.3 网络测试数据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研究
    4.1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研究重点方向概述
    4.2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之4G驻留比提升方法研究
        4.2.1 无线覆盖优化
        4.2.2 GSM/TD-SCDMA/TD-LTE网络侧的重选参数优化
        4.2.3 TD-LTE终端推广和性能提升
        4.2.4 三网系统间邻区优化
        4.2.5 专网的建设和应用
    4.3 本章小结
5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的改善与应用
    5.1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关于提升4G驻留比的改善
    5.2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关于提升4G驻留比的实施
        5.2.1 商丘移动为提升4G驻留比进行邻区调整方案的实施
        5.2.2 商丘移动为提升4G驻留比进行参数调整方案的实施
        5.2.3 商丘移动根据经分3/4G终端占比
    5.3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之驻留比提升后对商丘总体指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本文结论
    6.2 对下一步工作内容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复扰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1.3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标准及其无线通信概述
    2.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标准
        2.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2.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流标准比较
    2.2 无线通信概述
        2.2.1 移动通信的特点
        2.2.2 无线信道的特性
        2.2.3 分集技术
        2.2.3.1 分集技术的基本原理
        2.2.3.2 分集合并技术
        2.2.3.3 CDMA2000 1x和TD-SCDMA的发送分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MA系统关键技术以及扩频、扰码与调制技术简介
    3.1 CDMA技术基本原理
    3.2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3.2.1 RAKE接收机
        3.2.2 软切换
        3.2.3 功率控制
    3.3 扩频技术简介
        3.3.1 扩频通信的原理与定义
        3.3.2 扩频通信系统的主要参数
        3.3.3 扩频通信特点
        3.3.4 扩频通信系统的分类
    3.4 扰码
        3.4.1 扰码简介
        3.4.2 PN序列
        3.4.3 扰码的相关性特点
    3.5 QPSK数字调制原理
        3.5.1 QPSK调制
        3.5.2 QPSK解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G主流标准的扩频扰码方案研究
    4.1 CDMA2000/FDD-WCDMA的扩频扰码方案研究
        4.1.1 CDMA2000系统中的正交分集发送
        4.1.2 CDMA2000系统复扰码过程的准正交地址码干扰分析
    4.2 CDMA2000系统扩频扰码方案星座图的分析
        4.2.1 单用户情况下
        4.2.2 多用户情况下
    4.3 TD-SCDMA系统的扩频扰码方案
        4.3.1 TD-SCDMA系统扰码的规划
        4.3.2 3GPP公布的TD-SCDMA的扩频扰码方案
        4.3.3 实用的TD-SCDMA扩频扰码方案
        4.3.3.1 实用的TD-SCDMA扩频方案
        4.3.3.2 实用TD-SCDMA系统的复扰码
        4.3.3.3 实用的TD-SCDMA QPSK解调、复解扰和复解扰的基本结构
    4.4 TD-SCDMA扩频扰码方案星座图研究
    4.5 TD-SCDMA与CDMA2000系统扩频、扰码方案的等效性
    4.6 TD-SCDMA系统扩频扰码的实验改进方案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扰码系统性能的研究
    5.1 TD三电平判决误码率的分析
    5.2 CDMA系统自干扰径数的估算
    5.3 CDMA2000/WCDMA、TD-SCDMA、MTD系统复扰码性能的分析比较
        5.3.1 多径衰落环境下系统性能分析比较
        5.3.2 非多径衰落环境下系统系能的分析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干扰控制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项目背景和科研目标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理论
    2.1 引言
    2.2 无线信道模型
    2.3 无线系统的干扰分类
    2.4 多制式共存时的干扰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制式间的杂散干扰研究
    3.1 引言
    3.2 杂散干扰理论
    3.3 制式间的杂散干扰分析
    3.4 杂散干扰抑制方案
    3.5 仿真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制式间的互调干扰研究
    4.1 引言
    4.2 互调干扰理论
    4.3 制式间的互调干扰分析
    4.4 互调干扰抑制方案
    4.5 仿真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大功率阻塞干扰研究
    5.1 引言
    5.2 阻塞干扰理论
    5.3 多制式共存时的阻塞分析
    5.4 阻塞干扰规避策略
    5.5 仿真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多制式干扰合路仿真平台
    6.1 仿真方法
    6.2 仿真平台开发环境说明
    6.3 仿真平台基本功能
    6.4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和使用效果
    6.5 本章小结
7 跨层干扰控制研究
    7.1 引言
    7.2 频率复用理论
    7.3 MAC层帧结构设计与干扰抑制
    7.4 仿真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7)异构无线网络协作接入的多速率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1.2 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1.3 宽带无线接入网的特点
        1.1.4 协作接入与协作资源调度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贡献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课题来源
第二章 异构无线网络协作速率控制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标准、组织等研究现状
    2.3 协作接入的研究现状
    2.4 协作速率分配的研究现状
    2.5 协作速率控制的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协商对策论的速率分配及其实现
    3.1 引言
    3.2 博弈论概述
        3.2.1 博弈的分类
        3.2.2 博弈的表述形式
        3.2.3 Nash 均衡解
        3.2.4 核和 Shapley 值
    3.3 协商对策论
        3.3.1 概述
        3.3.2 Nash 协商对策解
        3.3.3 非对称协商对策论
    3.4 基于非对称协商对策论负载均衡的速率分配算法
        3.4.1 概述
        3.4.2 速率分配的数学模型
        3.4.3 基于破产博弈论的速率分配算法
        3.4.4 速率分配的均衡度
        3.4.5 仿真和性能分析
    3.5 基于非对称协商对策论快速传输的速率分配算法
        3.5.1 概述
        3.5.2 速率分配的数学模型
        3.5.3 速率分配算法
        3.5.4 传输时间和公平性指数
        3.5.5 仿真和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无线随机接入代价函数的协作速率分配
    4.1 引言
    4.2 IEEE802.11 的随机接入
        4.2.1 IEEE 802.11 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
        4.2.2 信道忙率和信道利用率
    4.3 基于接入代价函数的速率分配
        4.3.1 速率分配的数学模型
        4.3.2 随机接入的价格函数
        4.3.3 基于频带宽度的价格函数
        4.3.4 速率分配的最优解
        4.3.5 性能指标
        4.3.6 网络语音质量的客观评估
        4.3.7 仿真和性能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势博弈的速率控制
    5.1 引言
    5.2 势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5.3 基于势博弈的速率控制
        5.3.1 速率控制的数学模型
        5.3.2 仿真和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异构无线网络多速率控制的应用及规范化设计
    6.1 引言
    6.2 异构无线网络多速率控制的应用
        6.2.1 基于智能 AP 的异构网络架构
        6.2.2 智能 AP 的结构
        6.2.3 终端模块的结构
    6.3 异构无线网络协作传输的接口和传输流程
        6.3.1 互操作架构及模型
        6.3.2 网络发现和协作传输流程
        6.3.3 鉴权方式
        6.3.3.1 UMA 鉴权
        6.3.3.2 DHKey 的生成
        6.3.3.3 AuthKey 和 KeyWrapKey 的生成
        6.3.3.4 Hash 值的推导
        6.3.3.5 安全 WSS 连接建立
        6.3.3.6 数据传输
        6.3.4 计费
    6.4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总结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推论 3-1 证明
    附录 2 推论 3-5 证明
    附录 3 式(4-14)的证明
    附录 4 安全 hash 算法(SHA-256)
    附录 5 加密 hash 消息认证代码(HMAC-SHA-256)
    附录 6 公钥的生成
    附录 7 加密随机数的生成
    附录 8 用于 Diffie-Hellman 交换的 3072bit MODP 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CDMA2000移动台非合作定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移动台定位研究现状综述
        1.2.1 合作定位研究现状
        1.2.2 非合作定位研究现状
    1.3 移动台非合作定位的关键技术问题
    1.4 论文研究主题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TDOA非合作定位性能限分析
    2.1 CDMA2000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2.1.1 演进过程
        2.1.2 空中接口
        2.1.3 物理信道
        2.1.4 关键技术
    2.2 移动台非合作定位方法优选
    2.3 TDOA非合作定位误差的CRLB分析
        2.3.1 TDOA非合作定位时空统一观测模型
        2.3.2 LOS传播条件下的CRLB分析
        2.3.3 NLOS传播条件下的CRLB分析
        2.3.4 CRLB的物理意义解释
    2.4 定位性能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2.4.1 定位性能影响因素
        2.4.2 定位性能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听区域搜索与最优布局逼近
    3.1 基于诱发检测的可听区域搜索方法
        3.1.1 最大可听区域覆盖范围的影响因素
        3.1.2 基于诱发检测的搜索方法
        3.1.3 结论
    3.2 侦测站布局影响的GDOP描述与快速计算
        3.2.1 侦测站布局影响的GDOP描述
        3.2.2 基于惯性矩和惯性积的GDOP快速计算
    3.3 侦测站非奇异布局条件
        3.3.1 理论推导
        3.3.2 物理意义解释
        3.3.3 仿真验证
    3.4 侦测站最优布局模型
        3.4.1 理论推导
        3.4.2 物理意义解释
        3.4.3 模型的简化与物理实现
        3.4.4 仿真验证
    3.5 最优布局的逼近策略
        3.5.1 三站粗定位
        3.5.2 多站精定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台信号捕获与跟踪
    4.1 CDMA2000 反向链路捕获性能与跟踪精度
        4.1.1 CDMA2000 反向链路信号特征
        4.1.2 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模型
        4.1.3 捕获性能与长码捕获方法
        4.1.4 早-迟DLL跟踪模型与跟踪精度
        4.1.5 多径对捕获性能与跟踪精度的影响
    4.2 R-PICH结构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与实验验证
        4.2.1 跟踪信道优选
        4.2.2 R-PICH结构分析
        4.2.3 R-PICH结构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与实验验证
    4.3 基于差分判决反馈的FPCB插入影响消除方法
        4.3.1 R-PICH复解扩后数据模型
        4.3.2 FPCB符号检测变量构造与检测性能分析
        4.3.3 实验验证
    4.4 基于假设检验与最优线性预测的门控影响消除方法
        4.4.1 门控检测变量构造与检测性能分析
        4.4.2 门控关断信号的最优线性预测
        4.4.3 实验验证
        4.4.4 改进的早-迟DLL跟踪环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定位方程解算方法研究
    5.1 TDOA非合作定位中传统解算方法的局限性
    5.2 联合估计融合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定位解算新方法
        5.2.1 基本原理
        5.2.2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引入
        5.2.3 Taylor展开所需初值的估计
        5.2.4 解算流程
    5.3 定位解算误差分析
    5.4 数值仿真
        5.4.1 收敛域扩展的仿真
        5.4.2 定位解算性能的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试验样机设计与性能测试
    6.1 试验样机硬件设计
        6.1.1 下行模块硬件设计
        6.1.2 上行模块硬件设计
        6.1.3 其他辅助设备选型
    6.2 试验样机软件设计
        6.2.1 下行模块软件设计
        6.2.2 上行模块软件设计
    6.3 测试系统构成与测试流程
        6.3.1 实际应用环境测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6.3.2 测试系统构成
        6.3.3 测试流程
    6.4 试验样机性能测试
        6.4.1 早-迟DLL跟踪精度测试
        6.4.2 GDOP对定位精度影响测试
        6.4.3 上行模块位置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测试
        6.4.4 不同解算方法的解算误差与成功率测试
        6.4.5 结论
    6.5 实际环境下的试验测试
        6.5.1 试验测试系统准备
        6.5.2 典型试验测试情况
        6.5.3 初步结论与说明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CDMA2000 反向链路捕获过程公式推导

(9)基于网络编码的PDSN系统中PPP链路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1.1 CDMA2000 移动通信系统
        1.1.2 PDSN 系统接入网络方式
        1.1.3 PPP 链路数据传输
        1.1.4 移动分组数据链路技术优化研究现状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 PDSN 系统中 PPP 链路优化支撑技术
    2.1 PDSN 系统及 PPP 模块简介
        2.1.1 CDMA2000 分组数据网结构
        2.1.2 PDSN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作用及组成
        2.1.3 PPP 数据包封装过程分析
    2.2 网络编码
        2.2.1 网络编码的产生
        2.2.2 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2.2.3 网络编码可译的条件
        2.2.4 网络编码的应用
    2.3 PPP 链路性能可提升空间分析
        2.3.1 PPP 链路在无线信道资源利用率上的分析
        2.3.2 PPP 链路在负载均衡上的分析
        2.3.3 网络编码应用于 PPP 链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编码优化 PPP 链路性能研究
    3.1 PPP 链路性能分析
        3.1.1 链路数据传输速率分析
        3.1.2 链路数据传输效率分析
        3.1.3 链路容错率分析
    3.2 移动终端与 PDSN 系统之间建立链路连接的过程
        3.2.1 移动终端访问网络的过程
        3.2.2 PCF 与 PDSN 之间建立 R-P 接口连接
        3.2.3 PPP 会话协商建立过程
    3.3 网络编码优化 PPP 链路性能
        3.3.1 网络编码优化 R-P 接口建立过程
        3.3.2 网络编码优化 PPP 会话协商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 PDSN 系统中 PPP 链路性能优化的实现
    4.1 多 PPP 链路数据传输过程
        4.1.1 现有机制下多个 PPP 链路数据传输过程
        4.1.2 多 PPP 链路数据传输改进方案一
        4.1.3 多 PPP 链路数据传输改进方案二
    4.2 基于网络编码的 PPP 链路设计
        4.2.1 多 PPP 链路捆绑设计
        4.2.2 网络编码设计
        4.2.3 网络解码设计
        4.2.4 多用户合作通信组设计
    4.3 基于网络编码的 PPP 链路性能优化
        4.3.1 无线带宽资源整合原理
        4.3.2 链路可靠性提高原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测试
    5.1 实验方案
        5.1.1 实验目标
        5.1.2 实验环境
    5.2 实验过程
        5.2.1 移动终端与 PDSN 之间的 PPP 会话建立过程
        5.2.2 网络编码分析与仿真验证
    5.3 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大摘要

(10)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3G移动通信系统标准
        1.1.1 3G系统标准化组织
        1.1.2 3G系统的目标与特征
        1.1.3 3G系统主要技术标准
        1.1.4 3G系统的频率资源划分
    1.2 CDMA系统的优点与关键技术
        1.2.1 CDMA系统的优点
        1.2.2 CDMA系统关键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主要工作
第二章 3G系统无线特性与技术比较
    2.1 3G系统的空中接口
    2.2 WCDMA系统无线特性
        2.2.1 WCDMA系统特性
        2.2.2 WCDMA系统无线帧结构
        2.2.3 WCDMA系统的无线信道
    2.3 cdma2000系统无线特性
        2.3.1 cdma2000系统特性
        2.3.2 cdma2000系统无线帧结构
        2.3.3 cdma2000 1xEV-DO系统的无线信道
    2.4 TD-SCDMA系统无线特性
        2.4.1 TD-SCDMA系统特性
        2.4.2 TD-SCDMA系统无线帧结构
        2.4.3 TD-SCDMA系统的无线信道
    2.5 3G系统无线特性优缺点比较
    2.6 3G系统标准的技术比较
        2.6.1 3G系统的系统性能比较
        2.6.2 3G系统业务提供能力比较
        2.6.3 3G系统的设备成熟度
        2.6.4 3G系统的知识产权
        2.6.5 3G系统的后续发展
第三章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优化技术
    3.1 移动通信无线环境与常用传播模型
        3.1.1 Okumura(奥村)模型
        3.1.2 Okumura-Hata模型
        3.1.3 COST-231 Hata模型
        3.1.4 COST231-Walfish-Ikegami模型
    3.2 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3.2.1 无线网络优化
        3.2.2 网络优化的内容
    3.3 CDMA系统无线网络优化
        3.3.1 网络优化的主要目标
        3.3.2 网络优化的流程
        3.3.3 网络数据的采集
        3.3.4 网络优化措施
    3.4 CDMA系统网络优化的难点
    3.5 优化与规划的不同
第四章 3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
    4.1 无锡联通cdma2000系统无线网络优化
        4.1.1 概述
        4.1.2 系统优化的主要工作
        4.1.3 系统性能指标优化
        4.1.4 优化结果
    4.2 3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技术特点
        4.2.1 软切换开销管理
        4.2.2 干扰控制
        4.2.3 业务量负载平衡管理
    4.3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独特性
        4.3.1 切换控制
        4.3.2 信道分配
        4.3.3 室内覆盖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电信业重组与3G系统运营牌照发放
    5.3 后续可研究的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四、CDMA2000中无线信道可靠性的检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移动环境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机制研究[D]. 严晓云.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基于分形理论的无线多接入信道空间相关性研究[D]. 陈嘉琦.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云南文山电信LTE系统优化研究[D]. 徐成.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4]GSM/TD-SCDMA/TD-LTE的三网协同优化[D]. 杨学辉.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5]复扰码性能研究[D]. 高进.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4)
  • [6]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控制研究[D]. 高翟.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7]异构无线网络协作接入的多速率控制[D]. 刘娇蛟.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8]CDMA2000移动台非合作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徐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9]基于网络编码的PDSN系统中PPP链路性能优化研究[D]. 刘冬梅. 江苏科技大学, 2011(03)
  • [10]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D]. 陈寿峰. 江南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CDMA2000无线信道可靠性检测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