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文学课”教学

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文学课”教学

一、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文学课”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黄传波[1](2021)在《基于课程思政的文学课三问——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文中指出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是国家出于政治文化建设的需要。大学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符合党和国家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而文学课中强调课程思政,是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回应,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树立理想信念的需要,也是文学终极价值的复归,这一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邵佩雯[2](2021)在《国际理解教育中的小学生文化认同研究 ——以成都市S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世界各国的交往与联络,鼓励国家间敞开门户、精诚合作,随之而至的是外来文化的涌入,原本的社会道德秩序及人民思想观念遭受冲击,为了消除种族间的矛盾、促进人类共生发展,加强国民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推动文化认同的培养则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校得到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为中小学生文化认同的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国际理解教育旨在促进少年儿童认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塑造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兼备的人才,而小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希望,担负着世界的未来。但在浮躁的大环境下,儿童接受国际理解教育后依旧怀有一定的文化偏见,无法以平等的心态评价他文化。因此,本研究以调查国际理解教育下小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为依据,探寻如何通过改善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措施来加强小学生文化认同的培养。本研究在进行文化认同及国际理解教育相关文献的梳理后,对小学生文化认同的本质意蕴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文化认同理论将国际理解教育中对小学生文化认同的考察划分为四个维度,即文化认知水平、文化认同情感、文化认同行为及国际理解教育效果,以此为基础编制小学生文化认同访谈提纲,并在实地观察中随机选取S小学3至6年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再结合实践观察与学生访谈结果,对相关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中小学生文化认同的访谈。整理分析发现,国际理解教育对小学生文化认同的培养有一定优势,但依旧存在小学生文化认知浅显、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对异国文化接受度呈现差异的现象。据此,在对国际理解教育与小学生文化认同培养的共性及价值进行探究后,本研究尝试结合视域融合的相关理论,从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形式、教师、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提出改进策略:首先,学校应扩大中外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根据学校定位实际创编适宜学生使用的校本课程或学本;其次,要加大各方投入拓展国际理解教育形式与活动,合理开发网络、人才资源推动跨文化交流;再者,需积极组织专职教师及科任教师的相对培养,使教师提高自身国际理解素养,实现中外文化知识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最后,应呼吁家长、校领导共同构建“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建设专业的国际理解教室,让学生在别样的氛围中领略和认同中外文化,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周梦真[3](2021)在《文化理解视野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时代精神和宗教信仰的全面展示,通过阅读、欣赏外国文学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品位。目前外国文学文化理解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处境比较尴尬,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个别教师在教授外国文学时,跨文化理解思维不成熟、文化理解教学研究不充分、忽视异域文化特性,认为其与中国相同体裁的作品没有差别,模式化解读严重;教育考察体系中外国文学比重偏低、考察内容不均衡;由于民族差异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存在许多障碍,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很容易忽略作者的立场、写作思路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无法还原历史语境,片面的解读和零碎的知识框架就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固化。因此,以文化理解的视角带领学生走进异国他乡,了解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社会风貌、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既在文化的层面凸显了语言文字的建构运用、审美情趣的鉴赏体验,又从文本阅读的层面培养了学生自觉的文化理解、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多样文化认知。本文中的文化理解概念是植根于语文教学环境的,包含两层意义。浅层意义是文本知识的文化还原,即已然性的文化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化理解的叙事手段将历史故事还原,尽可能使学生重回那个陌生又久远的年代,重塑作者的创作背景、写作思想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符号背后隐藏的精神内涵。深层意义是指学生不仅要置身文化还原的“境”中,更要超越语言文字回归真实的现实社会,把历史世界、社会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意义空间,这就是期待性的文化理解。为了更好地利用文化理解的视角进行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笔者以教材中的《百年孤独》、《装在套子里的人》、《复活》等课文为载体,从外国文学文化理解教学的目标、过程以及必要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透过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的历史积淀去品味深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民族情怀,帮助学生形成包容开放的心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文化理解教学策略,以期对文化理解视野下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有所助益。一是发展文化理解意识,强化文化取向:语文教师应当以正确的文化理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才能把尊重多元文化作为文本解读、教学活动设计、课堂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思考问题的基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开放包容的文化理解学习观念,赋予异域文化可传播的生命力。二是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文化视野:首先要对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进行钻研探究,明确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及新课标对教材的指导,为找到适宜的文化理解教学方法提供科学的基点;其次,语文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时可以结合作品自身的特色,从文体、题材、作者等纵向的角度比较讲解,也可以对相同主题内容、文体特点、艺术手法下的中外文学作品进行横向比较,以文化理解的视角整合多元文化因素,品味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另外,教师对群文课堂中外国文学作品文化视点的挖掘,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多种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行比照、对析,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构建文化理解视角。三是探索多元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文化体验:教师可以强化背景知识解读,在对作品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同和理解中破除文化隔膜,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意识搭建桥梁;也可以运用迁移式体验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认知以及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解决学习中遇见的新问题,从而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另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课内、课外阅读加强指导,为学生搭建与多元文化互动、对话的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文化理解思维。总而言之,教师应该以文化理解的视角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对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文化,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辩证的眼光去审视和批判外国文学中的多元文化因素,摒弃、修正其中的消极成分,继承并发扬优秀的部分,在教学中再现历史的同时又能使所教内容顺应当下时代的发展。

曹雨苗[4](2021)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策略》文中认为亨廷顿认为文化是各国和各个民族最本质的不同,人类社会之间产生摩擦的根源在于彼此文化的摩擦。有鉴于此,文化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孕育了价值观,影响着价值观的文化品性。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内核,渗透在各种文化类型之中,并作用于人类的思想行为选择中。多元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实,借助经济政治的发展,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而多元文化必然导致多元价值观。大学生群体尚处于关键的拔节孕穗期,思想和行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如果任由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影响,必然会对大学生自身和国家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多元教育主体应该及时介入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借助多元文化的积极因素,使大学生启智润心,促进大学生向着利己、惠利社会的方向发展。虽然涉及以文化、价值观教育等为关键词的研究并不少见,但是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政治的发展也为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文化中含有丰富的资源可供研究。另外除了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潮涌入我国外,我们国家在自身运行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的衍生一些文化、思潮,例如伟大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让人深思的审丑文化、网红文化、仿妆文化等。在抗疫期间,钟南山院士等医护人员成为特殊的“偶像”,这种榜样作用充实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我们只有紧跟时代,不断更新相关理论体系,才能使理论保持先进性,进而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于是,本文构建了从宏观思想指导到微观具体实施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策略体系。文段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简洁明了的介绍了本文的基本研究现状和背景,以及所要达成的目的,不仅详细论述了思路,还通过具体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情况,分列了四条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一些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在本章节中,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关系的详尽论述,为后续论文的写作夯实基础。并对与多元文化概念相近的一些概念进行辨析,以免混淆。第三部分从正反两面分析了多元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的有利因素和可能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的一些因素。具体而言,多元文化催生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了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空间、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然而多元文化也使大学生道德标准模糊化、理想信念世俗化、感情日益平面化、国家认同趋弱化。第四部分通过辩证分析,趋利避害,总结出五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策略:坚持科学先进的指导思想、协调好三对关系、发挥学校作为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作用、促使大学生本体进行自我完善以提升内生力、健全“五维”联动的教育机制。第五部分是结语。

黄静[5](2020)在《浅谈中高阶对外汉语文学课教学 ——以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教学为例》文中提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中也应该二者兼重,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文化教学仍然处在比较薄弱的环节。中国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少人仍然被它所打动。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本文以意境教学为例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的研究现状。笔者发现意境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相对较少,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理念和方法未更新的问题。第二章为教学内容的探讨。虽然意境教学非常复杂,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意境是中国审美的重要范畴,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所以意境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第三章为教学理念的探讨。意境教学集合了多门学科知识,笔者从建构主义、跨文化交流和美育三个角度汲取理论养分,更新意境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章为教学模式的探索。笔者根据意境本身的特点和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先进行情境创设了解诗意,再分析诗“象”创建关联,然后协作学习讨论诗境,最后根据多重目标进行多维评价。第五章为结语,笔者对本文做出了总结和反思。该论文理论充足,但是缺乏实践,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教学做出一定的贡献。

沙建华[6](2020)在《彝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民族教育实践研究 ——以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汶童[7](2020)在《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其基本要素,由此可见“人”对于教育这一活动的重要性。20世纪下半叶由美国率先提出的以“认识生命”为教育内容,“提升生命质量”为教育目的,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和资源的生命教育理念,因尊重生命发展的个体差异性、非预期性以及整体性而备受推崇。渗透生命教育的学科教学将生命教育的思想融入学科教学中,使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落实和推广,同时也使学科教学立足于人的生命成长而达到新的高度与深度。本研究将以语文学科中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为抓手,探究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提出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明确研究方案;第二章阐释生命教育的内涵,为生命教育渗透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作好理论准备。第三章论述高中文学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依据和要求,明确生命教育与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进行现状调查及归因;第五章针对高中文学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问题提出渗透生命教育的高中文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生命教育是高中文学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文学则是生命教育渗透学科的重要途径,为渗透提供了可行性。本论文意在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揭示文学阅读教学的弊端,从而改善高中文学阅读教学“去生命化”,忽略文学作品的内在生命体验、生命意识和生命感悟,把文学文本作为学习语文知识和应试考试工具的现象,改进高中文学阅读课的教学质量,使高中文学阅读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池夏冰[8](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胡瑶瑶[9](2020)在《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是一个重视价值观教育的国家,自其国家独立以来价值观教育就经久不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教育界主导的一场教育改革,即新品格教育运动,作为应对当时美国国内社会道德危机和青少年犯罪频发的有效手段。新品格教育是美国实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其既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为依托,同时兼具可操作的实践意义,还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一问世便迅速取代传统老旧的品格教育,重振了美国的价值观教育,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上至联邦政府,下至社区家庭,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运动,其效果显着,影响力持续至今,它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价值观教育领域积累了众多的经验教训,同时,新品格教育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和美国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中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上,美国的新品格教育确实有可借鉴之处。本文对美国新品格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比较两国在价值观教育上的共通之处和差异,在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开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和实际,有选择地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经验成果,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论述美国新品格教育与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概况。本章首先界定了美国新品格教育和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两个概念,再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阐明了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依据。第二章论述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实践状况。本章深入分析了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将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目标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进行了总结;结合美国权威的品格教育机构颁布的指导性文件,阐明了广泛实施的新品格教育原则及评估标准;概括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的三个特点,即为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对价值共识的追寻和对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分别以学校、家庭、社区作为立脚点,分析美国新品格教育的途径,并强调三方合力实现了品格教育效力最大化;最后主要介绍美国新品格教育中最常用的四种方法。第三章论述对美国新品格教育的评价及我国应有的借鉴原则。本章尽可能地从各个角度对美国新品格教育作出客观的评价,分析其发展至今存在的积极性与局限性;其次确立了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在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时所要坚持的原则,由此才能更好地贴近我国实际,促进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发展。第四章论述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本章是全文的重难点,也是核心所在。通过研究美国新品格教育,辨明其在实施中的有效因素,结合第二章对美国新品格教育实践状况的具体分析,从优化学校路径、推进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构建三维价值观教育网络和改进现行评价方式四方面出发,探索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借鉴和启示。

王娜[10](2020)在《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医学生是未来国家医疗健康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肩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生死重任,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危急关头,广大医护工作者选择了挺身而出、英勇逆行,始终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种关键时刻的行动选择是核心价值观的彰显,也进一步凸显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至关重要。本文紧扣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条主线,以基本理论意蕴的阐释为逻辑起点,分析论述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现实境遇,明确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框架,并在分析研究当前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创新和借鉴进行了探讨,系统论证了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实施路径。第一章阐述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厘定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分析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依据。结合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思想要义和价值旨归,以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论述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阐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理论,分析现代医学的科学精神,挖掘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资源。第二章分析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境遇。首先从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角度阐述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情境,然后探讨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分析我国当前医患关系发展的新趋向以及医患关系失调的影响因素,阐明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医患关系背景,最后考察分析了发达国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状况及启示。第三章概括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框架。在从主导内容和基本内容两个层面阐释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指向,分别从理想信念目标、价值认同目标、道德要求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分析了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第四章对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调查掌握当前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状况,总结和归纳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主要成效,分析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偏差以及当前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和困境,并着眼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检视分析。第五章探讨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路,系统论证了教育方法的整体性创新发展。坚持优化、创新、借鉴相结合的原则,对理论灌输、实践养成、榜样示范等常规方法的优化途径进行了具体分析,立足线、面、体三个维度阐述了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的走向,并对国外医学生人文教育值得借鉴的宏观方法、具体方法和新兴方法进行了探讨。第六章论述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厚植文化滋养根基、突出生命价值观教育、强化医学生自我教育、以“青马工程”为牵引凝聚教育合力等五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加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路径。

二、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文学课”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文学课”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课程思政的文学课三问——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之问——政治文化
二、大学之问——专业课程构建
三、文学之问——终极关怀

(2)国际理解教育中的小学生文化认同研究 ——以成都市S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文化认同与国际理解教育在全球化时代下的需要
        1.1.2 文化认同是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前提和目的
        1.1.3 小学生文化认同及国际理解教育的现实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认同
        1.2.2 国际理解教育
        1.2.3 国际理解教育与文化认同的联系
        1.2.4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1.3 理论基础
        1.3.1 文化认同理论
        1.3.2 视域融合理论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文化认同
        1.4.2 小学生文化认同
        1.4.3 国际理解教育
        1.4.4 相关概念辨析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意义
        1.5.4 研究方法
        1.5.5 研究对象选择
        1.5.6 研究思路
2 小学生文化认同的本质意蕴
    2.1 小学生文化认同的目的
        2.1.1 挖掘内涵,促进文化理解
        2.1.2 树立观念,提升个人素养
        2.1.3 传承创新,建立文化自信
    2.2 小学生文化认同的结构特征
        2.2.1 文化认同的本质内涵
        2.2.2 文化认同的外显特征
        2.2.3 文化认同的内部结构
3 国际理解教育与小学生文化认同的共性及价值分析
    3.1 国际理解教育的结构要素
        3.1.1 国际理解教育的外显特征
        3.1.2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部结构
    3.2 国际理解教育与小学生文化认同的共性
        3.2.1 培养目标
        3.2.2 教育内容
    3.3 国际理解教育对于增强小学生文化认同的价值分析
        3.3.1 开阔眼界,提升文化认知水平
        3.3.2 尊重差异,培养文化多元意识
        3.3.3 激发情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4 国际理解教育中小学生文化认同现状问题及归因分析
    4.1 国际理解教育中小学生文化认同现状
        4.1.1 小学生文化认知水平
        4.1.2 小学生文化认同情感
        4.1.3 小学生文化认同行为
    4.2 国际理解教育中小学生文化认同的问题
        4.2.1 小学生文化认知较为浅显
        4.2.2 小学生对国内文化认同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4.2.3 小学生对异国文化接受程度不一
    4.3 国际理解教育中小学生文化认同问题归因分析
        4.3.1 教学内容片面,文化理解浅显
        4.3.2 教育过程形式化,学生参与不足
        4.3.3 教师缺乏培养意识,课程融合不够
        4.3.4 外界环境影响大,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5 国际理解教育促进小学生文化认同的措施
    5.1 开发适宜课程内容与学本
        5.1.1 基于学生兴趣,拓展教学内容
        5.1.2 结合学校实情,创编国际理解教育学本
    5.2 扩充国际理解教育形式
        5.2.1 合理开发资源,加强跨文化交流
        5.2.2 创新活动形式,深化文化感受
    5.3 提升教师国际理解素养
        5.3.1 加强教师国际理解素质的培养
        5.3.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学科渗透
    5.4 创设国际理解校园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文化理解视野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丰富教学内容,更新语文教学观念
        (三)提升文学修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三、研究现状
        (一)文化理解教育理念研究
        (二)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三)外国文学文化理解教学实践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直接观察法
        (四)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文化理解视野下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理解的哲学阐释
        (二)文化理解的内涵
        (三)外国文学课堂中的文化理解
    二、理论依据
        (一)跨文化教育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
    三、外国文学文化理解教学的必要性
        (一)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途径
        (二)开拓文化视野,理解多元世界
        (三)体会人文精神,健全人格教育
        (四)完备知识结构,更新母语体系
        (五)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
第二章 高中外国文学文化理解教学设计思路
    一、高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选文分析
        (一)体裁丰富
        (二)主题多元
        (三)时空广阔
    二、外国文学文化理解教学的目标定位
        (一)知识目标:感知多元文化魅力
        (二)能力目标:发展文化批判意识
        (三)情感目标:渗透人文审美教育
    三、外国文学文化理解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透析文本,知晓文化要素
        (二)移情入境,唤醒价值认同
        (三)互文共振,体验审美意蕴
第三章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文化理解教学现状调查
    一、外国文学作品文化理解教学现状的调查数据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师文化理解教学调查结果
    二、外国文学作品文化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关注程度不高,文化理解教学研究不充分
        (二)知识储备量较少,跨文化理解思维不成熟
        (三)本土化解读模式刻板,忽视异域文化特性
        (四)认知结构不完善,文化隔阂产生排斥心理
第四章 文化理解视野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一、发展文化理解意识,强化文化取向
        (一)调整教学心态,树立文化理解教育理念
        (二)丰富知识储备,提升外国文学专业素养
    二、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文化视野
        (一)灵活运用编排体系,实现教材助力
        (二)对比多元文化因素,纵横联类阅读
        (三)搭建群文阅读支架,统整课程资源
    三、探索多元教学方法,唤醒文化体验
        (一)强化背景知识解读,消融文化隔膜
        (二)践行迁移体验教学,倡导开放思维
        (三)创设文化对话语境,凸显主体意识
        (四)聚焦新时代发展,引导批判性阅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
    2.1 多元文化内涵及特征分析
        2.1.1 文化的含义与功能
        2.1.2 多元文化的含义及辨析
        2.1.3 多元文化的特征
    2.2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概述
        2.2.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2.2.2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2.3 多元文化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
        2.3.1 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
        2.3.2 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
3 多元文化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3.1 多元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的有利因素
        3.1.1 多元文化催生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1.2 多元文化拓展了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空间
        3.1.3 多元文化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3.2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
        3.2.1 道德标准模糊化
        3.2.2 理想信念世俗化
        3.2.3 感情日益平面化
        3.2.4 国家认同趋弱化
4 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4.1 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
        4.1.1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不动摇
        4.1.2 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精神
        4.1.3 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1.4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4.2 协调价值观教育的三对关系
        4.2.1 “柔性教育”与“刚性要求”的关系协调
        4.2.2 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协调
        4.2.3 批判性与建构性的关系协调
    4.3 学校要发挥价值观教育主阵地作用
        4.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贯穿文化育人的过程
        4.3.2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4.3.3 主动构建校园“拟态环境”
        4.3.4 合理利用新媒体创新教育方式
    4.4 大学生要主动提升内生力
        4.4.1 大学生要提升文化审美能力与文化思维能力
        4.4.2 大学生要增强文化自觉
        4.4.3 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
    4.5 健全价值观教育的联动机制
        4.5.1 巩固学校阵地
        4.5.2 奠定家庭基础
        4.5.3 改善社会环境
        4.5.4 加强政府管理
        4.5.5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浅谈中高阶对外汉语文学课教学 ——以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之辩
        1.2.2 文化教学的地位探索
        1.2.3 中国古典诗词在文化教学中的探索
        1.2.4 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研究
        1.2.5 古典诗词的教学内容研究
        1.2.6 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创新性
第二章 意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探索
    2.1 选择原则
        2.1.1 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性
        2.1.2 意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2 面临问题
        2.2.1 意境本身的问题
        2.2.2 教师的问题
        2.2.3 学生的问题
    2.3 可行性探究
        2.3.1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表达
        2.3.2 中国古诗词在海外的传播
        2.3.3 “意境”学说是开阔、包容的学说
第三章 古典诗词意境教学的理念探索
    3.1 课程性质
    3.2 教学理念
        3.2.1 建构主义与学生主体性
        3.2.2 跨文化交流学与教师双重身份
        3.2.3 美育与价值取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典诗词中意境的教学模式探究
    4.1 教学方法和特征探索
        4.1.1 情境创设
        4.1.2 协作学习
        4.1.3 美育
    4.2 诗歌意境的教学模式
        4.2.1 情境创设,了解诗“意”
        4.2.2 分析诗“象”,建立关联
        4.2.3 协作学习,探讨诗“境”
        4.2.4 多重目标,多维评价
    4.3 教学实例
        4.3.1 创设情境法教学实例
        4.3.2 分析“诗”象教学法实例
        4.3.3 小组讨论实例
        4.3.4 教学评价实例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7)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提升高中文学的教学深度
        1.1.2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落实生命教育的价值理念
        1.1.3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发挥高中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
        1.2.3 生命教育渗透语文学科的现状研究
        1.2.4 文学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目标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观察法
        1.4.3 文本分析法
        1.4.4 问卷调查法
        1.4.5 访谈法
2 生命教育概述
    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2.2 生命教育的内容
        2.2.1 生存意识教育
        2.2.2 生存能力教育
        2.2.3 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2.3 生命教育的原则
        2.3.1 生命教育遵循整体性原则
        2.3.2 生命教育遵循教育的交往原则
        2.3.3 生命教育遵循情感性原则
        2.3.4 生命教育遵循生成性和超越性原则
        2.3.5 生命教育遵循生活化和体验性原则
3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依据与要求
    3.1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依据
        3.1.1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3.1.2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课标依据
        3.1.3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文本依据
    3.2 生命教育对高中文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3.2.1 教学观念灌注“生活”
        3.2.2 教学目标走向“多元”
        3.2.3 教学内容彰显“人文”
        3.2.4 教学过程强调“生成”
4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归因
    4.1 调查工具及方法
        4.1.1 调查工具
        4.1.2 调查方法
    4.2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
        4.2.1 浅度阅读,缺失深度体验
        4.2.2 还原性阅读,缺失生命接轨
        4.2.3 功利取向,压抑思维活力
        4.2.4 对话不足,忽视学生诉求
        4.2.5 评价呆板,缺失生命维度
    4.3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归因
        4.3.1 教学价值取向不明,教学目标单一
        4.3.2 文本价值受到忽略,教学内容浅显
        4.3.3 师生关系缺乏信任,师生对话无效
        4.3.4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标准单一
5 渗透生命教育的高中文学阅读教学策略
    5.1 确定生命价值取向,制定教学目标
    5.2 利用生命教育资源,整合教学内容
        5.2.1 基于文本,挖掘生命意义
        5.2.2 基于学情,转化生命意义
    5.3 遵循“生成性”原则,改善教学方法
        5.3.1 丰富体验方式,激活文本生命
        5.3.2 对话现实生活,调动学生思维
    5.4 遵循“超越性”原则,完善评价体系
        5.4.1 评价主体多元化
        5.4.2 评价形式多样化
        5.4.3 评价内容多层次
    5.5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案例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序幕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教育戏剧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教育
        二、文化体验教学
    第三节 总结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流程
        三、研究对象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一、长期参与
        二、三角检验
        三、自我反思
        四、外部审查
        五、深度描述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一、设计理据
        二、模型建构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一、设计理据
        二、模型建构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第二节 思想基础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三、阅读交互理论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策略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一、《卖炭翁》
        二、《背影》
        三、《愚公移山》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第三节 研究贡献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第四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未来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与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概述
    一、相关概念
        (一)新品格教育
        (二)中学生价值观教育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与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比较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与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共性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与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差异
    三、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依据
        (一)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
        (二)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依据
第二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实践状况分析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目标
        (一)个人层面:塑造青少年的优秀品性
        (二)社会层面: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国家层面:增强多元文化下的国家认同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原则及其评估标准
        (一)“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原则的评估标准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
        (一)继承传统美德
        (二)追寻价值共识
        (三)培育核心价值观
    四、美国新品格教育的途径
        (一)学校:通过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实施品格教育
        (二)家庭: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行为示范实施品格教育
        (三)社区:通过成立组织和制定计划实施品格教育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合力的品格教育网络
    五、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方法
        (一)故事讲述方法
        (二)榜样示范方法
        (三)纪律奖惩方法
        (四)道德发展方法
第三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评价及借鉴原则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评价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积极性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局限性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借鉴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二)防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合理借鉴优秀成果
第四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一、优化学校价值观教育
        (一)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三)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多学科教学
        (四)创设积极的校园育人环境
    二、推进价值观教育生活化
        (一)提高中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二)回归中学生实际生活
        (三)打造“关心的社区”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网络
        (一)促进学校与家庭的交流合作
        (二)增进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互动
        (三)加强社区与家庭的通力协作
    四、健全价值观教育的评价体系
        (一)推动评价指标内容系统化
        (二)强调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三)实施多种评价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意蕴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概念界定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理论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资源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现代医学的科学精神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境遇
    一、精神情境: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
        (一)精神生活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意义的凸显
        (二)满足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外部条件
        (三)提升新时代精神生活的价值观维度
    二、文化背景: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对价值观生成的影响
        (一)文化在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中的基础性意义
        (二)多元文化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影晌
    三、医患关系背景:在全社会建立良性医患关系的需求
        (一)医患关系发展新趋向
        (二)医患关系失调影响因素分析
    四、域外考察借鉴:发达国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启示
        (一)淡化说教,注重隐性渗透
        (二)回归生活,注重情境体验
        (三)讲求特色,注重本土化构建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框架构建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内容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指向
        (一)理想信念目标
        (二)价值认同目标
        (三)道德要求目标
        (四)人才培养目标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问题性原则
        (三)针对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系统性原则
        (六)实效性原则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体现实践德育效应
        (三)倡导课程思政改革
        (四)打造特色教育模式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效度不高:需增强教育有效性
        (二)温度不够:需提高教育亲和力
        (三)合力不强:需强化整体协同性
        (四)活力不足:需提升话语创新力
    四、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社会转型的价值震荡
        (二)学校层面:教育使命的价值偏离
        (三)个体层面:师生的主体性缺失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路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常规方法优化
        (一)理论灌输的方法
        (二)实践养成的方法
        (三)榜样示范的方法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创新走向
        (一)双线融入:贯穿院校医学教育全过程
        (二)全面覆盖:借助大数据技术变革育人方法
        (三)完善体系:综合构建立体化方法体系
    三、国外医学生人文教育方法借鉴
        (一)宏观方法借鉴
        (二)具体方法借鉴
        (三)新兴方法借鉴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二)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
        (三)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二、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
        (一)制度设计和方式创新相结合
        (二)课程教学和日常教育相结合
        (三)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物质文化相结合
    三、突出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奠定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思想基础
        (二)弘扬中医学生命伦理思想
        (三)回归生命价值观教育本质
    四、强化医学生自我教育
        (一)自我教育的动机激发
        (二)自我教育的条件创设
        (三)自我教育的多维引导
    五、以“青马工程”为牵引凝聚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
        (一)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前提依据
        (二)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基本原则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路径——以长春中医药大学“杏林青马工程”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文学课”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课程思政的文学课三问——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J]. 黄传波. 枣庄学院学报, 2021(04)
  • [2]国际理解教育中的小学生文化认同研究 ——以成都市S校为例[D]. 邵佩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文化理解视野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探究[D]. 周梦真.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策略[D]. 曹雨苗.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浅谈中高阶对外汉语文学课教学 ——以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教学为例[D]. 黄静. 浙江大学, 2020(02)
  • [6]彝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民族教育实践研究 ——以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D]. 沙建华.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7]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D]. 郭汶童.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研究[D]. 胡瑶瑶.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 王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文学课”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