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一点经验

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一点经验

一、加强发散思维训练的一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亓秀华[1](2021)在《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古诗词教学作为阅读教学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因其篇幅短小,内涵丰富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因为古诗词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特殊价值,所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加了古诗词方面的篇目,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欠缺诗词学习的兴趣和教师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都让古诗词教学陷入了困境,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文本细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但理论与实践的最初结合,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教师方面,大部分语文教师对文本细读理论知识重视不足,细读能力不够,导致缺乏细读诗词的素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过度采用搬运式和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朝着功利性的方向发展。学生方面,大多数的学生不仅缺乏诗词学习的兴趣,导致诗词知识积累较少,而且对细读理论也并不理解,缺乏相应的细读方法指导。同时,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较差,无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感悟升华。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利于充分发挥文本细读理论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定的策略。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确立明晰的诗词文本细读理论,加强理论学习和更新教学观念;二是师生各自形成卓越的诗词细读能力,提高教师文本细读能力和学生的个性解读能力;三是组织高效的诗词文本细读教学实践,品味诗词语言、品味表达和品味情感。同时,根据以上策略,选取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并在细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过程。

王凯媛[2](2021)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其中第一、二、三学段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分别不低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对阅读量做出最低规定,旨在督促教师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当前阅读教学大多以单篇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等问题已经引起广大学者与一线教师的重视。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群文阅读,对传统单篇阅读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高阶思维,还可以整合课内外资源,增强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教师开始重视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但目前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还不够成熟,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因此,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既能理论化群文阅读教学,又能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实践指导,从而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分析、总结国内外文献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关注相关动态,尝试从内涵、发展脉络两个方面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解读。其次,以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具体包括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目标、基本环节、实施原则、实施策略以及评价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构建好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Q市S小学以部编版为教材的五年级A班的课堂教学之中,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进行三轮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实践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对每个环节的策略方法进行优化,直至建构出能适用于实践的较为完善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得出实践尝试的效果。最后,研究进一步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评价三个方面指出可借鉴的经验和策略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为今后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师提供参考,丰富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吴美风[3](2020)在《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散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中的篇目越来越多,初中语文关于阅读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效率。传统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比较单一,往往是跟着教师讲解或者跟着课文的解读材料来解读课文,在这样的阅读方式过程中,学生散文阅读的速度较慢,并且没有自己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它是用图表现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它通过对色彩、图形和各种符号的连接组合,促进大脑的发散思维,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它可以把学生通过阅读和平时生活的体验而产生的信息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方式,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给学生讲解散文,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提取关键词,对每一篇散文的重要内容进行梳理,从而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呈现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本论文一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依据思维导图的相关理念,结合初中语文关于阅读的课程标准要求,阐述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中的价值和意义。第三部分对于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反馈调查结果,再提出改善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现状的途径。第四部分介绍了思维导图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步骤和绘制方法,并对思维导图在“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散文运用进行了具体实践的。第五部分是对于思维导图在散文阅读教学应用中的相关思考。通过对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的教学实践探究,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散文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增强,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韩旭[4](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张靖[5](2020)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以贵州省纳雍县第二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思维导图的是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运用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中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找到写作素材,梳理写作思路,结合写作的六要素,明确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记叙文在写作上的难题。本文主要论述学生如何将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六要素结合,指导学生解决在记叙文写作中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润色、修改成文等方面的问题。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的价值分析,同时也对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应用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案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思维导图进行了相关内容的介绍,包括其作者、起源和应用等,此外,对思维导图牵涉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记叙文写作中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介绍、以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思维导图在语文记叙文写作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论述了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这部分对纳雍县第二中学教师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状况及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当下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学生掌握记叙文文体的需要、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中考作文文体选择的需要、提高考场写作效率的需要四个方面论述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介绍了记叙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以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论述了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过程。第五部分对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进行了教学总结,并通过学生作业、作文月考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三个方面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语,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对本次研究中的收获进行了具体的梳理和总结。

丁玲[6](2020)在《英语阅读任务与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主要体现在解释、分析、推断、评价、综合等方面,是外语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素之一;其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着,已被外语教育界普遍接受。我国的《普通高中英语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英语阅读不仅是学习英语知识,提高阅读技能,更应形成优良的思维模式。然而,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重语言知识、轻思维发展”的现象,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症”。如何回归阅读教学的本质,真正把高中英语学科学业质量要求落到实处,是亟待解决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任务。因此,本研究参照Bloom认知能力分类模型、Firth的分层阅读框架和杜威的反省式思维理论;结合分层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及思辨导向的英语阅读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实证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分层英语阅读任务与高中生思辨能力有何关系?(2)分层英语阅读对高中生思辨能力倾向有何影响?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本市某普通高中高一两个平行班。实验班利用分层英语阅读任务进行思辨能力训练,对照班进行常规的阅读教学,整个实验持续15周。研究工具包括阅读水平测试、思辨能力倾向测试和问卷调查等。实验结果将通过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英语阅读任务的层次与思辨能力的阶层呈一致性。基于Bloom认知能力分类模型和Firth的阅读分层框架设计的背景知识、情境创设、标题预测等浅析阅读文本类表层阅读任务与涉及知识、理解的低阶思辨能力要素基本相同;以主旨分析、情感体会、情景再现、复述为主的深层阅读任务与中阶思辨能力的分析、运用要素基本相似;而角色扮演、辩论、反思与提问等分析性阅读任务则与体现为综合与评价的高阶阅读能力高度一致。同时,伴随多层次阅读任务的展开,学生通过不断运用猜测、推理、分析、评价等思辨技能,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又得以提升。(2)分层英语阅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倾向的培养。利用表层阅读、深层阅读和分析性阅读可以驱动学生运用不同(低阶、中阶、高阶)阶层的思辨能力来理解阅读材料、解决各类阅读问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同步训练。同时,伴随多层次阅读任务的展开,学生通过不断运用思辨技能,他们的自信心、分析能力与系统化能力等思辨能力倾向具有显着性提升。本研究证实,分层英语阅读能够促进思辨能力倾向的提高,而且英语阅读任务与思辨能力成呈正相关。该结果也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和思辨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但因实验时间较短,样本量有限,有必要继续开展类似研究,以进一步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黄玉[8](2020)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教育是培养人的主导力量。由此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小说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部分。独创的艺术形式,语言、结构、选材独具匠心;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符合时代特点的典型的具有个性和共性的人物;虚构的内容情节,以生活为原型创造超越生活的情节,这些都是小说本身富含创造力的表现。但是在当下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却往往忽略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论文立足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探讨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期望在具体的实践中具有一点借鉴作用。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与文献综述,对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等进行阐释并分析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相关文献以了解前人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是关于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概述。首先对小说、思维、创造性思维进行概念界定,其次从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创新发展、知识学习、智能开发三方面论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最后从教师、学生、教育三方面论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了解当下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探究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策略。根据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详细提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策略。提升教师创新意识,增强教学能力;改变课堂传统模式,遵循有效路径;利用小说文体特点,培养创造思维;巧用小说教学方法,提高创造能力。第五部分根据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分析并设计《狼》和《变色龙》的创新案例再进行教学反思。

潘昕怡[9](2020)在《思维导图应用于译林版小学英语Fun time板块教学的实践效果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如何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成了广大教育研究者们所关注的问题。江苏许多一线教师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译林版小学英语Fun time板块教学。但思维导图在Fun time板块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如何?师生是否受益于此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是否存在阻碍?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着本研究对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进行,为师生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而改善Fun time板块教与学现状。本文的三个研究问题如下:问题一,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后,学生取得了哪些成效?问题二,教师得到了哪些收获?问题三,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在K市D小学的高年级中选取了四个班级,对于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的前后情况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并辅以师生访谈,对本研究实施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话交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但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检测结果未达到显着程度,并且学生缺乏有效的思维导图绘制技巧,思维定势也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于教师而言,思维导图的运用提高了教科研能力,转变了教学方式,融洽了师生关系,增添了教学效能感,但仍存在发散思维训练的不到位、未创设真实语言情境、无法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有效评价等问题。基于以上问卷调查结果与师生访谈获得的有效信息,再加上教学行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学生的建议包括:细化设计,提高绘图效率;主动练习,转变学习态度;勤于思考,绽放思维之花。对教师的建议包括: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创设真实对话语境、选择合理评价方式。对学校的建议包括:加强培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组织教研,提高学术探究能力;增加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对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Fun time板块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罗翼[10](2020)在《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研”的能力,从而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但基于多数初中学生不喜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经过调研发现:教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确实缺乏趣味。于是提出此论题。目的在于研究一套在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比较系统的有效的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策略,来解决这个难题。本研究主要以贵州边远山区31个乡镇内92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趣味教学为载体,以培养该调研范围内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示范,主要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课堂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本课题进行分析、论证、实践。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写“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假设”、“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正文主要包括:第一部分,“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相关理念、特征、及规律”主要阐释“趣味”“趣味教育”“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核心概念及其“趣味性”“创造性”“差异性”“持续性”“层次性”等相关特征和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及规律。第二部分分别从“文化传承价值、文学修养价值、教育培养价值、时代发展价值”方面来提炼“研究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意义”。第三部分分别从“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不足,无法驾驭初中语文趣味课堂;教师教学目标较为模糊,没有理清语文趣味教学思路;教师教学方法刻板单一,导致学生放弃追寻语文趣味;教师教学氛围非常沉闷,难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激情。”方面来论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趣味的原因”。第四部分分别从“强化教师语文趣味教学技能,提升教师语文育人能力;明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目标,理清教师趣味教学思路;改进教师刻板单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营造初中语文趣味课堂氛围,创设学生趣味学习气氛。”方面来阐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趣味的应对策略”。第五部分分别从“巧用导课技法导入新课;抓住课堂契机灵活导学;善用结课技巧总结教学;结合学生学情布置作业”方面来列举“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趣味教学实践”。本研究的结论:这套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策略是在大量的理论支持下,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特点,运用多元的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集合大量的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来完成的;经过研究范围内的师生验证,确实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以下是本研究最大的亮点:首先,研究论证有理有据。借鉴了相关的“趣味”“趣味教育”“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孔子趣味教育观”“新课改要求”等相关理论;还借鉴了何炳骅、崔干行、张静怡、陈宝庆、闪世昌、龚如君、李吉林等前辈关于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这些材料为整个研究奠定了根基。其次,研究方向得以突破。本研究不是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趣味的原因归结于中考制度,社会势利、家长功利、学生偷懒等,然后去说中考制度的不足,教师急功近利等等一堆难以解决的问题而片面应付,或者截取片段进行碎片研究,或者一笔带过,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在前辈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虚心拜读前人研究,集结前辈的相关研究,重新审视问题所在,因为教师是执行课堂教学的执行者,本研究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执行者这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课例突显实效。研究课例都是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载体,以研究范围内的初中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强化教学技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育人能力,从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尝试创新,让整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进一步去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最后,研究价值得以体现。整个研究都服务于“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具有的文化传承价值、文学修养价值、教育培养价值、时代发展价值”。可以说,整套比较系统的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真正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进而培养了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总之,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在于运用多元课堂趣味教学技巧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教师轻松地教学,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要强调的是,在农村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实践中,要遵循趣味教学的“趣味性”“创造性”“差异性”“持续性”“层次性”等特征,也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之让教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有趣味,能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当然,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初中语文的每个知识点都有它不同的趣味,目前我们教师的方法技巧还不是很娴熟,我们要在具体的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总结,不断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有趣。

二、加强发散思维训练的一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发散思维训练的一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本细读理论及应用价值
    第一节 文本细读的内涵
    第二节 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第二章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二、学生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第三章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部编版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第一节 确立明晰的诗词文本细读理念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对文本细读的认识
        二、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文本细读意识
    第二节 师生各自形成卓越的诗词细读能力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师文本细读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个性解读的能力
    第三节 组织高效的诗词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一、初读诗词,品味语言
        二、细读诗词,品味表达
        三、悟读诗词,品味情感
第四章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部编版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
    第一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文本细读
        一、品语言
        二、析表达
        三、悟情感
    第二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设计及评价反思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设计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学生方面)
附录二 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教师方面)
致谢

(2)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1.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需要
        2.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存在不足
        3.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阅读教学价值
        4.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及其效果的研究需要加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法
        2.访谈法
        3.课堂观察法
        4.作品分析法
    (五)研究思路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群文阅读教学解读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脉络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出的现实意义
        2.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1.建构——统整模式
        2.文本互织理论
        3.读者反应理论
    (三)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四)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1.议题切入
        2.群文阅读
        3.集体建构
        4.共识达成
        5.读写结合
    (五)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2.合作交流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探究性原则
    (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切入议题
        2.精选群文,组织阅读
        3.巧妙设问,深入阅读
        4.集体建构,达成共识
        5.由读促写,由写带读
    (七)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评价
        1.倡导“为学习的评价”评价理念
        2.倡导多元的评价方式
        3.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尝试
    (一)实践方案
        1.实施对象选取
        2.实施方案设计
    (二)第一轮实践尝试
        1.教学设计
        2.教学实施
        3.教学效果
        4.教学反思
    (三)第二轮实践尝试
        1.教学设计
        2.教学实施
        3.教学效果
        4.教学反思
    (四)第三轮实践尝试
        1.教学设计
        2.教学实施
        3.教学效果
    (五)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学生层面
        2.教师层面
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反思
    (一)经验总结
        1.课前准备
        2.课中实施
        3.课后评价
    (二)整体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现有研究成果概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1.4.4 案例法
第2章 思维导图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依据
    2.1 思维导图与散文阅读教学的概述
        2.1.1 思维导图的概念
        2.1.2 思维导图的特性
        2.1.3 思维导图的功能
        2.1.4 散文阅读教学的概念
        2.1.5 散文的文体特征
        2.1.6 散文阅读教学要求
    2.2 思维导图视域下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 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2.2.2 学生在散文阅读中的问题
    2.3 思维导图运用对于散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2.3.1 思维导图是理解知识下的有意义的学习
        2.3.2 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3.3 思维导图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3.4 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良好散文阅读习惯
第3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3.1 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3.1.1 调查的目的
        3.1.2 调查对象的选择
        3.1.3 调查结果分析
    3.2 问卷调查存在问题分析
        3.2.1 师生对思维导图了解掌握情况不理想
        3.2.2 教师没有对学生加强引导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散文阅读
    3.3 问卷调查存在问题的解决
        3.3.1 教师加强自我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3.3.2 教师应加强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
第4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4.1 思维导图在散文阅读中绘制的步骤
        4.1.1 确定“主题词”
        4.1.2 寻找“关键词”
        4.1.3 发散思维,注意连接
        4.1.4 图文结合,美化导图
    4.2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散文阅读教学的应用案例
        4.2.1 解读单元文本与学情
        4.2.2 《春》思维导图案例
        4.2.3 《济南的冬天》思维导图案例
        4.2.4 《雨的四季》思维导图案例
第5章 思维导图在散文阅读教学应用中的相关思考
    5.1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散文阅读教学
        5.1.1 引导学生在课后加以运用,缩短绘制时间
        5.1.2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导图,重视思维发散
        5.1.3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巧用导图功能
    5.2 结合《散步》一文,加以应用
    5.3 利用思维导图,创新教学活动
        5.3.1 创新导入,激发兴趣
        5.3.2 整体感知,初步绘制
        5.3.3 深入阅读,加以细化
        5.3.4 结合导图,完善复习
        5.3.5 客观评价,丰富方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2.2 创造力的测评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2.6 文献述评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4 小结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4.1.1 固着效应
        4.1.2 收敛思维
        4.1.3 知识壁垒
        4.1.4 约束思维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4.4 小结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5.1.1 培养目标
        5.1.2 培养过程
        5.1.3 评价指标
        5.1.4 支撑条件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假设提出
        5.2.2 实验对象选取
        5.2.3 实验流程介绍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分析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2.1 培养目标
        6.2.2 培养过程
        6.2.3 评价指标
        6.2.4 支撑条件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3.1 培养目标
        6.3.2 培养过程
        6.3.3 评价指标
        6.3.4 支撑条件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4.1 培养目标
        6.4.2 培养过程
        6.4.3 评价指标
        6.4.4 支撑条件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5.1 培养目标
        6.5.2 培养过程
        6.5.3 评价指标
        6.5.4 支撑条件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7.5 小结
8 总结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8.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以贵州省纳雍县第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状况
        (一)选题的缘起
        (二)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状况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案
第一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第一节 思维导图简介
        一、思维导图的起源
        二、思维导图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及分析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一、从理论上来分析
        二、从具体实践角度分析
第二章 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一节 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及思维导图的应用状况调查
        一、问卷调查分析
        二、学生作文抽样调查分析
    第二节 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掌握记叙文文体的需要
        二、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三、中考作文文体选择的需要
        四、学生提高考场写作效率和作文成绩的需要
第三章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第一节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审题立意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选材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谋篇布局
        四、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润色
        五、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作文修改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及应用效果分析
    第一节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总结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学生作业对比分析
        二、学生月考作文得分对比分析
        三、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纳雍县第二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及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状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纳雍县第二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及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状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纳雍二中思维导图在初中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反馈调查表
    学生作文思维导图作业展示
    学生月考作文均分统计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英语阅读任务与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
        2.1.1 思辨能力的概念
        2.1.2 思辨能力的要素与框架
        2.1.3 思辨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2.1.4 思辨能力的测量与评估
    2.2 关于英语阅读的研究
        2.2.1 英语阅读的功能与意义
        2.2.2 英语阅读的方式与策略
    2.3 关于思辨导向的英语阅读研究
        2.3.1 英语阅读与思辨能力的关系
        2.3.2 思辨导向的英语阅读教学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Bloom认知能力分类模型
    3.2 反省式思维理论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实验设计
        4.1.1 研究问题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工具
    4.2 实验过程
        4.2.1 分层英语阅读教学实验
        4.2.2 数据采集
        4.2.3 数据分析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5.1 分层英语阅读任务与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关系
        5.1.1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阅读成绩分析
        5.1.2 表层阅读任务与高中生低阶思辨能力的关系
        5.1.3 深层阅读任务对高中生中阶思辨能力的影响
        5.1.4 分析性阅读任务与高中生高阶思辨能力的关系
        5.1.5 关于分层阅读任务使用的访谈结果分析
        5.1.6 分层英语阅读任务与高中生思辨能力关系的讨论
    5.2 分层英语阅读对高中生思辨能力倾向的影响
        5.2.1 实验班与对照班思辨能力倾向测试总成绩分析
        5.2.2 实验班与对照班思辨能力倾向维度对比分析
        5.2.3 英语阅读任务与思辨能力倾向的关系
        5.2.4 访谈结果分析
        5.2.5 分层英语阅读对高中生思辨能力倾向影响的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卷
    附录2 思辨能力倾向测试
    附录3 英语阅读训练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语言技能要求表
    附录5 关于分层英语阅读实验(效果)的访谈调查记录
    附录6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附录7 实验班和对照班阅读前后测统计表
    附录8 调查问卷得分的描述统计及问题得分均值对应表
    附录9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低阶思辨能力
    附录10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中阶思辨能力
    附录11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阶思辨能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标
第一章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小说
        二、思维
        三、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一、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创新发展
        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知识学习
        三、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智能开发
    第三节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
        一、小说文本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二、教师具有基础的创新素养
        三、初中生创造性思维逐渐发展
        四、时代呼唤创造教育
第二章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分析
    第一节 初中小说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
    第二节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原因
        一、考试功利语境异化,小说教学目标偏移
        二、传统教学模式固化,小说课堂难以创新
        三、小说文本特点淹没,入普通记叙文大流
        四、小说教学方法单一,注重传授缺乏引导
第三章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提升教师创新素质,增强教学能力
        一、树立小说教学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思维理论修养
        二、明确小说阅读教学目标,勇敢践行小说创新教学
    第二节 改变课堂传统模式,遵循有效路径
        一、灵活转变小说阅读教学课堂模式
        二、有效问题引导贯穿小说阅读教学
        三、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
    第三节 利用小说文体特点,培养创造思维
        一、挖掘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培养发散思维
        二、探究人物形象的独创性,培养形象思维
        三、利用故事情节的虚拟性,培养想象思维
    第四节 巧用小说教学方法,提高创造能力
        一、小说评点感悟法
        二、读写有机结合法
        三、比较鉴赏分析法
第四章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案例分析
    第一节 《狼》创新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第二节 《变色龙》创新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思维导图应用于译林版小学英语Fun time板块教学的实践效果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变革的需要
        (二) 译林版小学英语Fun time板块教学现状中的困境
        (三) 思维导图与Fun time板块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含义与特征的研究
        (二) 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的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
        (二) 创新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的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思维导图
        (二)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
        (三) Fun time板块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的理论基础
        (一) 脑科学理论
        (二) 记忆的加工层次理论
        (三) 知识可视化理论
        (四) 建构主义理论
        (五)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的教学特点
        (一) 发散性
        (二) 直观性
        (三) 互动性
第二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的实践效果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过程
        (三) 数据处理工具
    二、实践效果调查分析
        (一)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 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方面取得的成效
        (一) 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有助于提升对话交流兴趣
        (二) 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 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有助于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师方面取得的成效
        (一) 推动教师展开研究并促其专业成长
        (二)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并转变教学方式
        (三) 促进师生教学合作并融洽师生关系
        (四) 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并添教学效能感
第四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Fun time板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使用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无法高效高质绘制与运用思维导图
        (二) 教师无法高效高质把握与评价思维导图
    二、优化对策
        (一) 科学指导学生绘制与运用思维导图
        (二) 教师正确把握并科学评价思维导图
        (三) 学校努力促进并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书籍类
    (二) 期刊报纸类
    (三) 学位论文类
附录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访谈纲要
    附录三: 教师访谈纲要
致谢

(10)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假设
    (五)研究目的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4.行动研究法
        5.课堂实验法
        6.案例分析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相关理念、特征及其规律
    (一)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相关理念
        1.“趣味”的衍变
        2.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内涵
    (二)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相关特征
        1.“趣味”的特征
        2.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特征
    (三)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及规律
        1.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
        2.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点应遵循的规律
二、研究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意义
    (一)文化传承价值
    (二)文学修养价值
    (三)教育培养价值
        1.提升了教师育人能力
        2.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3.调动了学生学习气氛
        4.培养了学生思想品质
    (四)时代发展价值
        1.语文发展新时代需求
        2.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
        3.初中语文新课改趋势
        4.语文教学新挑战规律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趣味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不足,无法驾驭初中语文趣味课堂
        1.教师教学理念不够扎实
        2.教师学习效率特别低下
        3.教师知识储备有待扩容
        4.教师教学技巧还不娴熟
    (二)教师教学目标较为模糊,没有理清语文趣味教学思路
        1.语文教学目标主体定位错误
        2.语文教学目标设定过于繁杂
        3.语文教学目标脱离课程实际
    (三)教师教学方法刻板单一,导致学生放弃追寻语文趣味
        1.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刻板
        2.教师不去反思教学课堂
        3.教师不能解决学生困难
        4.教师逼着学生主动学习
    (四)教师教学氛围非常沉闷,难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激情
        1.教师难以集中学生精力
        2.教师教学语言平淡无味
        3.教师教学情境枯燥无味
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趣味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教师语文趣味教学技能,提升教师语文育人能力
        1.不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2.不断提升教师学习效率
        3.不断储备教师语文知识
        4.培养教师多种教学技巧
    (二)明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目标,理清教师趣味教学思路
        1.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
        2.教学目标需要细化成任务
        3.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因素
    (三)改进教师刻板单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1.开启学生学习思维,变“死板学习”为“灵活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努力学习”为“快乐学习”
        3.疏通学生学习思路,变“困难学习”为“容易学习”
        4.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四)营造初中语文趣味课堂氛围,创设学生趣味学习气氛
        1.教师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
        2.教师教学语言要灵动有效
        3.教师教学情境要生动有趣
五、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趣味教学实践
    (一)巧用导课技法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趣味
        2.引用导入趣味
        3.图片导入趣味
        4.歌曲导入趣味
        5.视频导入趣味
    (二)抓住课堂契机灵活导学
        1.设疑刺激趣味
        2.对比教学引趣
        3.创设悬念激趣
        4.情境熏陶趣味
        5.角色转换激趣
    (三)善用结课技巧总结教学
        1.在总结时留有趣味
        2.在过渡中引入趣味
        3.在煽情时熏陶趣味
        4.在召唤时激发趣味
        5.在续写中开启趣味
    (四)结合学情布置趣味作业
        1.注重多变性,提高学生作业趣味
        2.注重实践性,满足学生学习欲望
        3.注重差异性,激发学生作业兴趣
结论
    (一)研究论证有理有据
    (二)研究方向得以突破
    (三)研究课例突显实效
    (四)研究价值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学位类
    (三)期刊类
    (四)会议类
    (五)报纸类
附件
    附件一: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教师问卷调查
    附件二: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学生问卷调查
    附件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经典咏流传》歌目
    附件四:《陋室铭》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五:赏陋室之雅,品古人德馨——《陋室铭》趣味教学说课稿
    附件六:《口语交际---复述与转速》趣味教学案例
    附件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速》趣味教学说课稿
    附件八:《与朱元思书》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九:《蚊子和狮子》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十:《藤野先生》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十一:《皇帝的新装》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十二:《回忆我的母亲》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十三:《我的叔叔于勒》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十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十五:《再塑生命的人》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十六:《发挥联想和想象》趣味教学设计
    附件十七:《西游记》趣味教学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一)主持课题
    (二)出版着作
    (三)发表论文
致谢

四、加强发散思维训练的一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D]. 亓秀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D]. 王凯媛.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 吴美风. 集美大学, 2020(06)
  • [4]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5]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以贵州省纳雍县第二中学为例[D]. 张靖.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英语阅读任务与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关系研究[D]. 丁玲.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析[D]. 黄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思维导图应用于译林版小学英语Fun time板块教学的实践效果调查研究[D]. 潘昕怡. 江苏大学, 2020(05)
  • [10]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研究[D]. 罗翼.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一点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