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分离的理性思考

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分离的理性思考

一、对审计和管理咨询业务分拆问题的理性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薛钰[1](2019)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拓展研究 ——以H会计师事务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也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为国内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逐年增加,行业之间竞争加剧,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不论是从人力资源还是财务资源等方面都无法与大型或者中外合资的会计师事务所相抗衡。而且从长远来看,审计市场是趋于饱和的。因此,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很难通过继续开拓审计市场来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减少对审计服务的过度依赖,致力于非审计服务的拓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梳理与分析以及对国内外相关实例的整理,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多元化发展和拓展非审计服务的新思路,在战略管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下,详细阐述了当前国内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情况,并结合H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情况,指出H会计师事务所现行经营与发展存在的困境,运用SWOT分析法指出H会计师事务所拓展非审计服务的关键性与重要性,针对该事务所的特点从税务、咨询、会计三个不同的业务方向制定了拓展新服务领域的方法,最后提出了H会计师事务所拓展非审计服务的保障措施。H会计师事务所现阶段遇到的发展瓶颈在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通过对H会计师事务所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对国内其他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遇到同样困难和阻碍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赵水婷[2](2019)在《以W公司为例的IPO审计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张,为了进一步筹集运作资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上市来满足其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某些已经上市的大型企业集团甚至选择分拆上市的资本运作方式再次登陆资本市场。但是,随着企业对IPO的追捧,其中隐藏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部分企业为获得上市资格不惜利用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以通过证监会的审核,这大大增加了承接IPO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重视自身所承担的审计责任,有意识地对IPO审计风险进行防范,从而维护其自身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IPO审计风险防范入手,选取了T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W公司IPO审计项目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相关基础理论及IPO、IPO审计的基本概念作了系统阐述。随后具体描述了T事务所对W公司IPO审计风险防范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IPO审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即IPO审计前期大量分拆辅导工作削弱独立性、对W公司经营风险的把握欠深入、IPO审计执行整体上重形式轻内涵、未对IPO审计重要风险点保持警惕,并相应剖析了问题的成因。最后,在深入分析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从T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提出了五点IPO审计风险防范的改进建议:分拆辅导与审计工作适当职责分离;全方位把握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严格规范IPO审计程序的执行;增加对IPO审计重要风险点的针对性程序;提高IPO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虽然本文在写W公司IPO,为T事务所防范审计风险提出建议,也希望抛砖引玉、以点带面,呼吁业界加强对IPO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

吕伶俐,张云颖,谷峻虹[3](2012)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咨询业务发展策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业务在我国真正发展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巨大需求,事务所需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并努力开展国际交流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事务所必将在管理咨询领域中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曹宏举[4](2010)在《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审计的发展完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与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以及其内涵和外延的扩大相适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的审计理论和实务有了较大发展,在审计类型上已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发展到绩效审计为主,政府审计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本质也发生很大变化,审计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显重要。但由于审计理论从世界来看不知是难以研究,还是审计实务性太强而显得理论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的人很少,发表的文章数量也少之又少。不断发展中的绩效审计实践不仅给审计理论研究,也为自身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不断发生变化,作为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手段,绩效审计必须发挥其合理而适当的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政府资源的使用效率,维护国家安全。为进一步理解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变化过程中审计本质及其职能的变化,需要重新运用审计动因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创新等原理,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目的和本质及其作用和机制理论进行全新的深入研究,并给予新的诠释,并对审计实务予以指导。美国绩效审计是立法模式的发展者和现今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开展绩效审计最早的国家;瑞典绩效审计原属行政型模式的典型代表,2003年7月1日已变革为立法型模式,开展绩效审计既比较早,发展也较快。美瑞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目前,瑞典国家审计署有4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绩效审计,每年完成约60个绩效审计项目,涉及财政、教育、环境、卫生、养老、文化、外事、农业、交通、政府投资,以及公共服务与私营合作等几乎所有政府部门、行政和公共机构,并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效:一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二是提高了政府效能;三是提高了管理水平。美国国家审计署有9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绩效审计,在2006年,美国审计署为财政创造的价值高达510亿美元,投入产出比是1:105,即在GAO的工作上每投资1美元,就得到105美元的回报。与此同时,还出版了近1000份报告和公告,并向政府提出了2700条工作改进建议,所提出的建议中有4/5得到贯彻执行。根据GAO的文件,在协助制定法律,改善公共服务方面,GAO还带来了1300项无法以财务计算的益处。在过去的十年间提高税收1000多亿美元。本文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美国和瑞典绩效审计的变迁和体制、机制变革的探讨,总结其经验和缺陷,发现新成果,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与美国和瑞典相比,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审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制度。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共八章。其中: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第八章为第三部分,是对前文分析研究的总结,即结论和启示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思路、文献综述和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分析。主要评述绩效审计的内涵与目标、体制类型与地位、功能与作用、绩效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是绩效审计理论综述。主要阐述绩效审计动因理论,它是用来论证绩效审计产生根源的理论依据;论述制度变迁理论,它是用来论证绩效审计变迁的理论依据;对绩效审计自身理论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析,为后面的论述做铺垫。第四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主要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与现状及其各阶段的特点和政治、经济、社会需求、法律、文化传统、技术基础等影响绩效审计变迁的环境因素绩效比较分析。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比较分析,找出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第五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比较分析。主要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体制发展变化、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审计经费来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比较分析,找出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体制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第六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主要对实施绩效审计的目标、范围、程序、技术方法、质量控制和审计报告等运作机制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结合案例的比较,分析两国在绩效审计运作机制方面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的地方。第七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功能与效果的比较分析。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对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在各自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最终产生的效果,如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对外效果、维护国家安全效果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证明绩效审计的重要性。第八章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章是本论文研究的最终成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各章的比较研究,总结出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和缺陷,并提出自己的几点结论;第二部分是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的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美瑞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和缺陷以及研究结论,提出开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合理化建议。做到“实务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务,理论和实务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邱静[5](2010)在《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审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在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的提供是否会影响审计独立性成为审计学术界和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的非审计服务刚刚起步,在我国,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本文在界定了相关概念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了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理论分析表明:非审计服务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一个可能因素,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非审计服务不会对审计独立性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然后以2005-2007年披露非审计服务费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审计服务对审计实质独立性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审计服务费用和非审计服务费用总额的大小、非审计服务费用比重的大小与审计意见均不显着相关,在我国,没有发现非审计服务会损害审计实质独立性;最后在上述理论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非审计服务,并且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外部监管层面、注册会计师行业层面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刘莎[6](2009)在《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探究》文中指出非审计服务是否有损于审计独立性并非新鲜话题,但是对此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并不损害审计独立性。我国发展非审计服务,只有采取提高会计师职业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成立审计委员会,鼓励合伙制事务所的设立,限制同一事务所同时向同一企业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服务,并强制实行审计轮换制,加强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加强法律约束形成有序市场等措施,非审计服务才能有序健康地发展,对审计独立性才能发挥其积极影响。

管亚梅[7](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由来已久,它是上市公司管理层为实现其主观目的任意违背会计准则,践踏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采取伪造、掩饰等手法编造假账,而个别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为取得自身利益,取悦、迁就上市公司,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视而不见却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串谋。最近几年,无论中外都发生了大量的令人震惊的审计合谋案件,其破坏力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审计合谋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广大相信虚假财务报告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扰乱了正常的投资秩序,股市功能发生严重异化。另一方面,审计合谋对社会诚信机制的损害是具有破坏性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是靠诚信生存的行业,而诚信一旦被破坏,对这个行业的打击就是致命性的,最严重的是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经济发生危机与震荡。中外政府及监管机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加大了惩处力度来治理审计合谋。但是,使我们不愿看到而确实又看到的是审计合谋案件仍然此起彼伏,屡禁不止。这不能不说明审计合谋的环境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实需求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有措施还不能真正戳到痛处。审计合谋的治理极其紧迫,并且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全文研究工作分三大部分,共九章内容,具体介绍如下:第一大部分包括三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第二章是对中外审计合谋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性的回顾,掌握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三章是审计合谋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内部人控制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限理性理论、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等的主要观点以及对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二大部分包括三章,是本文的详细分析和论证部分。第四章对审计合谋的现状及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剖析,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因子、法律环境影响因子、公司治理环境影响因子、事务所执业环境影响因子,揭示审计合谋的客观环境。第五章利用博弈论理论对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过程、CPA和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审计合谋的现实基础。第六章通过修正的Lennox审计意见预测模型预测出2005-2007年度应该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而实际上却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上市公司作为审计合谋的样本,来分析审计合谋与审计市场结构的相关性,对审计合谋的治理具有借鉴意义。第三大部分包括三章,提出审计合谋的综合治理措施,是本文的重点。第七章从审计合谋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两方面来构建审计合谋红旗标志预警体系。第八章从股东维、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维、审计合谋监管部门维、CPA及会计师事务所维来构建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力求从根本上治理审计合谋,重拾公众对审计职业的信心,维护广大股民的合法权益。第九章是结论及展望。

祁会萍[8](2008)在《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审计服务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注册会计师通过提供法定的审计服务,树立了独立、客观、公正的“经济警察”形象。然而近年来,随着会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非审计服务收入占事务所总收入的比重日益俱增,非审计服务逐步取代审计服务成为注册会计师业务体系中的“主角”。但是由于上市公司丑闻不断发生,尤其安然事件的爆发,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对非审计服务是否影响审计独立性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审计职业界也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02年7月,美国政府以立法形式出台了限制非审计服务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跟从。我国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目前还处于单一化、低层次发展阶段,这种发展状况不仅不能满足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稳定发展。面对“四大”管理咨询服务的拆分,我国刚刚起步的非审计服务应该如何发展?在此背景下,从理论高度对非审计服务进行全面、系统地审视与剖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界定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非审计服务在国外的发展状况,重点比较安然事件事发前后各国对非审计服务的政策并加以剖析;其次分析了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认为鉴证类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较小;管理咨询服务对独立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应重视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威胁,协调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防患于未然;接着通过构建独立性均衡分析框架,指出事务所在发展非审计服务时,要把握好非审计服务收费占向客户收取的全部费用的比重这个度,力求在维护审计独立性和寻求事务所长远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我国发展非审计服务进行了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从外部环境、外部监管、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五个层次来讨论如何规范和发展我国非审计服务,如何保持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着重论述了发展策略方面的问题。

田娟[9](2008)在《独立审计行为异化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独立审计实质上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本质目标就是就被审经济事项向审计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公正的信息。审计信息是审计行为的结果,审计信息失真是合规审计行为扭曲后发生异化的产物。审计行为异化是指审计行为主体(包括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扭曲的动机驱动下,对合规审计行为的背离,是在实现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沿着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内涵——审计行为异化的影响因素——审计行为异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审计行为异化的博弈分析——审计行为异化的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的实证检验这一逻辑主线,综合运用舞弊三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和行为治理理论等理论与方法,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界定了独立审计行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内涵,分析了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利用舞弊三角理论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由利益、压力、机会、借口构成的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实三角”模型;其次,分析审计行为异化的成本收益,分析管理当局和监管环境对异化成本收益的影响,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以审计主体的异化行为为主线,分析各因素对审计行为异化的影响;再次,基于行为治理理论、激励理论和约束理论探讨了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综合治理;最后,运用相关数据,通过设立假设、建立模型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综合治理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审计行为异化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成本——收益及博弈分析,研究其综合治理对策,旨在丰富审计行为理论,指导审计实践,遏制和防范审计实务中的审计行为异化,确保审计信息质量,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

陈丽蓉[10](2008)在《非审计服务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市场的发展变化,非审计服务所得收入在会计师事务所利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亦成为审计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首先重点就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以时间为脉络,按损害审计独立性和不损害审计独立性两种观点进行回顾和评述。并分析了我国转型经济时期注册会计师行业与其所提供非审计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法律背景,从而为后续理论与实证分析奠定基础。其次用企业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知识溢出效应与经济寻租理论刻画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非审计服务的存在改变了企业现有契约关系,使原有的单向委托变成了双向委托,从形式上打破了原有审计架构的均衡。同时,审计与非审计服务之间存在的知识溢出效应为契约各方追逐经济租提供了可能与动因。理论分析说明:非审计服务是审计独立性重要的影响因素,完善的约束机制使非审计服务有助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再次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了非审计服务对审计形式独立性的影响。本文以报表使用者对非审计服务的反应与行动衡量审计形式独立性,通过研究样本和控制样本的一一配对,并运用均值检验、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方法检验发现:在我国,购买非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和未购买非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在代理成本方面没有显着差异;除管理层持股外,其他代理成本变量与非审计费用不具有显着相关性,报表使用者并没有认为非审计服务的存在降低了审计独立性;审计费用的大小与非审计服务费用显着正相关,没有发现审计费用通过非审计费用转移的证据。研究结果说明没有显着证据证明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形式上的独立性。然后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了非审计服务对审计实质独立性的影响。根据本文所收集的上市公司数据,在未发现行业因素和宏观政策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样本和控制样本的一一配对,并运用均值检验、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检验发现:是否购买非审计服务对操控性应计数和审计意见类型影响不明显;非审计费用的绝对金额的大小或者比重大小与操控性应计数的大小、方向都不具有显着相关性,非审计服务的存在并没有使注册会计师容忍管理当局有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非审计费用的绝对金额的大小,比重大小以及未预期非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均不显着相关,非审计服务并没有负向影响审计意见的类型。总之,没有发现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实质独立性的显着证据。最后在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大力发展非审计服务,但是必须从上市公司层面、监管层面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层面进行规范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表现在:系统运用经济学观点解释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用一定的替代变量衡量审计形式独立性和实质独立性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证实在中国,上市公司向会计师事务所同时购买审计与非审计服务时,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非审计服务均不损害审计独立性。

二、对审计和管理咨询业务分拆问题的理性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审计和管理咨询业务分拆问题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拓展研究 ——以H会计师事务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概念界定
        2.1.1 国际上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划分
        2.1.2 我国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划分
        2.1.3 非审计服务的范围界定及划分
        2.1.4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资源基础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章 H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境
    3.1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
        3.1.1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情况
        3.1.2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数量情况
        3.1.3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员情况
    3.2 H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
        3.2.1 H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
        3.2.2 H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情况
        3.2.3 H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服务对象
        3.2.4 H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情况
    3.3 H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存在的困境
        3.3.1 H会计师事务所市场竞争压力大
        3.3.2 H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执业风险日益增大
        3.3.3 H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水平不高,人才匮乏
    3.4 H会计师事务所拓展非审计服务的必要性
        3.4.1 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3.4.2 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的需求
        3.4.3 H会计师事务所的SWOT分析
第四章 H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拓展策略
    4.1 H会计师事务所拓展税务服务的策略
        4.1.1 加快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4.1.2 实行税务手段现代化
        4.1.3 建立风险防御机制
    4.2 H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咨询服务的策略
        4.2.1 抓住经济转型的契机
        4.2.2 助力企业价值链管理
        4.2.3 发展多层次的咨询服务
    4.3 H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会计服务
        4.3.1 建立云会计服务平台
        4.3.2 加强客户沟通
        4.3.3 创新服务理念
第五章 H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拓展的保障措施
    5.1 优势资源保障
        5.1.1 培育战略优势资源
        5.1.2 加强品牌资源建设
    5.2 市场资源保障
        5.2.1 树立服务营销理念
        5.2.2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不断巩固扩大市场资源
    5.3 人才资源保障
        5.3.1 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3.2 进行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计划
        5.3.3 加强人才储备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以W公司为例的IPO审计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及述评
        1.2.1 审计风险研究
        1.2.2 IPO审计风险研究
        1.2.3 IPO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IPO审计风险相关理论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博弈理论
        2.1.3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2.2 IPO概述
        2.2.1 IPO定义、流程与要求
        2.2.2 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
    2.3 IPO审计概述
        2.3.1 IPO审计的定义和特点
        2.3.2 IPO审计风险
第3章 W公司IPO审计风险防范案例介绍
    3.1 W公司概况
        3.1.1 W公司基本情况
        3.1.2 W公司IPO进程
    3.2 T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3.3 T事务所审计W公司的风险防范流程
        3.3.1 业务承接阶段
        3.3.2 审计计划阶段
        3.3.3 审计实施阶段
        3.3.4 审计报告阶段
第4章 W公司IPO审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W公司IPO审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4.1.1 IPO审计前期大量分拆辅导工作削弱独立性
        4.1.2 对W公司经营风险的把握欠深入
        4.1.3 IPO审计执行整体上重形式轻内涵
        4.1.4 未对IPO审计重要风险点保持警惕
    4.2 W公司IPO审计风险防范存在问题的成因
        4.2.1 IPO审计中事务所受到利益相关方的牵制
        4.2.2 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必要的行业信息积累
        4.2.3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IPO审计风险意识淡化
        4.2.4 项目组人员委派与IPO审计的需要错配
第5章 IPO审计风险防范改进建议
    5.1 分拆辅导与审计工作适当职责分离
    5.2 全方位把握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
        5.2.1 建立事务所行业审计风险数据库
        5.2.2 特殊行业审计中积极利用专家的工作
    5.3 严格规范IPO审计程序的执行
    5.4 增加对IPO审计重要风险点的针对性程序
        5.4.1 加强对分拆上市企业的关联交易审计
        5.4.2 对营业收入科目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
        5.4.3 加强对营业成本科目的进一步核查
    5.5 提高IPO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5.5.1 提供分拆上市相关知识专项培训
        5.5.2 合理配置IPO审计项目人力资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咨询业务发展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事务所开展咨询业务的SWOT分析
    (一) 优势 (Strengths)
        1. 政府政策优势。
        2. 相对成本优势。
    (二) 劣势 (Weaknesses)
        1. 高端咨询人才缺失。
        2. 品牌认知度不高, 经验不足。
        3. 资金实力不足, 技术支持缺乏。
    (三) 机会 (Opportunities)
        1. 会计市场的全面开放。
        2. 市场空间的充分利用。
    (四) 威胁 (Threats)
        1. 国际会计公司的介入。
        2. 咨询服务市场鱼龙混杂。
二、事务所咨询业务的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一) 事务所咨询业务的发展模式。
        1. 咨询业务与鉴证业务拆分发展。
        2. 咨询业务与鉴证业务结合发展。
        3. 咨询业务与鉴证业务在结合中适度拆分。
    (二) 事务所咨询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
        1. 内在因素。
        2. 外在因素。
三、事务所咨询业务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 事务所通过实施差异化的竞争策, 突出自身优势。
        1. 确保审计业务是前提。
        2. 加强事务所自身管理是保障。
        3. 实行差异化服务是关键
    (二) 政府通过强化法制改革, 规范咨询服务市场秩序。
    (三) 行业协会规范统一行业标准, 推动咨询服务发展
        1. 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机构。
        2. 重塑事务所的人才结构和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

(4)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思路
        1.2.1 研究对象
        1.2.2 基本思路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分析
    2.1 绩效审计的内涵与目标
        2.1.1 绩效审计的内涵
        2.1.2 绩效审计的目标
    2.2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2.2.1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联系
        2.2.2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
    2.3 绩效审计的体制类型与地位
        2.3.1 绩效审计体制类型
        2.3.2 绩效审计的地位
    2.4 绩效审计的功能与作用
        2.4.1 绩效审计功能
        2.4.2 绩效审计的作用
第3章 绩效审计理论综述
    3.1 绩效审计相关理论
        3.1.1 绩效审计动因理论
        3.1.2 制度变迁理论
    3.2 绩效审计理论
        3.2.1 绩效审计理论结构
        3.2.2 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4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及其特点
        4.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4.1.2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过程
        4.1.3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特点
    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及其特点
        4.2.1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4.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过程
        4.2.3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特点
    4.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影响因素比较
        4.3.1 政治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4.3.2 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4.3.3 社会需求的影响因素比较
        4.3.4 法律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4.3.5 文化传统的影响因素比较
        4.3.6 技术基础的影响因素比较
    4.4 综合评析
第5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比较分析
    5.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发展变化的比较
        5.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发展变化
        5.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发展变化
        5.1.3 比较分析
    5.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的比较
        5.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5.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5.2.3 比较分析
    5.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的比较
        5.3.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
        5.3.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
        5.3.3 比较分析
    5.4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的比较
        5.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
        5.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
        5.4.3 比较分析
    5.5 综合评析
第6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6.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目标、范围的比较
        6.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与范围
        6.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与范围
        6.1.3 比较分析
    6.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程序、质量控制的比较
        6.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质量控制
        6.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质量控制
        6.2.3 比较分析
    6.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比较
        6.3.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
        6.3.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
        6.3.3 比较分析
    6.4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报告的比较
        6.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报告
        6.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报告
        6.4.3 比较分析
    6.5 综合评析
第7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功能及效果的比较
    7.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比较
        7.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
        7.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
        7.1.3 比较分析
    7.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效果的比较
        7.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7.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7.2.3 比较分析
    7.3 综合评析
第8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
    8.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与缺陷
        8.1.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
        8.1.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缺陷
        8.1.3 结论
    8.2 对我国的启示
        8.2.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8.2.2 我国与美瑞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差别
        8.2.3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文献回顾
    2.1 非审计服务的概念和分类
        2.1.1 美国证管会(SEC)的划分标准
        2.1.2 联合国的划分标准
        2.1.3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划分标准
        2.1.4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划分标准
        2.1.5 国内对非审计服务的相关研究
        2.1.6 本文对非审计服务的界定
    2.2 审计独立性的内涵阐释
        2.2.1 审计独立性的含义
        2.2.2 审计独立性的具体内容
        2.2.3 小结
    2.3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2.3.1 国外规范研究综述
        2.3.2 国外实证研究综述
        2.3.3 我国的研究
        2.3.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分析
    3.1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3.1.1 公共经济学的解释
        3.1.2 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
        3.1.3 寻租理论的解释
    3.2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基于我国特殊制度背景分析
        3.2.1 转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3.2.2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
        3.2.3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基于我国特殊制度背景分析
第四章 我国证券市场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检验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 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变量设置
        4.2.1 因变量的设置
        4.2.2 自变量的设置
        4.2.3 控制变量的设置
    4.3 研究模型
    4.4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5 实证分析
        4.5.1 样本公司的描述性统计
        4.5.2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4.5.3 模型的错判矩阵
        4.5.4 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分析
        4.5.5 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
第五章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政策建议
    5.1 本文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及后续研究设想
    5.3 在我国发展非审计服务的政策建议
        5.3.1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政策建议
        5.3.2 外部监管层面的政策建议
        5.3.3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部门层面的政策建议
        5.3.4 上市公司层面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6)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立性与非审计服务的内涵
二、非审计服务对独立性的影响
    (一) 非审计服务对独立性消极影响的研究回顾
    (二) 非审计服务对独立性积极影响的回顾综述
    (三) 从国内外正反两方面观点, 笔者认为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并不存在绝对的影响, 保证审计独立性并不需要完全禁止非审计服务。
四、我国发展NAS的必要性
    (一) 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薄弱, 决定了会计师提供NAS的必要性
    (二) NAS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
    (三) 发展NAS符合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投资者的利益需求
    (四) 发展NAS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五、对我国开展NAS的建议
    (一) 提高会计师职业水平
    (二)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成立审计委员会
    (三) 鼓励合伙制事务所的设立
    (四) 限制同一事务所同时向同一企业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服务, 并强制实行审计轮换
    (五) 有侧重点地发展NAS
    (六) 加强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
    (七) 加强法律约束形成有序市场

(7)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审计合谋的界定的研究
        2.1.1 国外关于审计合谋界定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审计合谋界定的研究
    2.2 关于审计合谋存在原因的研究
        2.2.1 国外关于审计合谋原因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审计合谋原因的研究
    2.3 关于审计合谋规制策略的研究
        2.3.1 国外关于审计合谋规制策略的研究
        2.3.2 国内关于审计合谋规制策略的研究
3 理论基础
    3.1 产权理论
        3.1.1 产权理论分析
        3.1.2 产权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2 内部人控制理论
        3.2.1 内部人控制理论分析
        3.2.2 "内部人控制"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3 委托代理理论
        3.3.1 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3.3.2 委托—代理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3.4.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
        3.4.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5 有限理性理论
        3.5.1 有限理性理论分析
        3.5.2 有限理性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6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3.6.1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
        3.6.2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4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现状及环境因子分析
    4.1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现状
    4.2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环境因子分析
        4.2.1 美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环境因子分析
        4.2.2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环境因子分析
        4.2.3 美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应对措施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博弈分析
    5.1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
        5.1.1 基本假设
        5.1.2 博弈过程分析
    5.2 上市公司经营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静态博弈
        5.2.1 基本假设
        5.2.2 博弈过程分析
    5.3 上市公司经营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动态博弈
        5.3.1 基本假设
        5.3.2 博弈过程分析
    5.4 博弈启示
        5.4.1 降低监管成本,增加博弈中监管部门的监管
        5.4.2 完善和规范会计市场,发挥会计市场的中介、评估和监督作用
        5.4.3 增大惩罚力度,并明确监管责任
        5.4.4 切实提高执法能力
        5.4.5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
        5.4.6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5.4.7 完善外部公司治理结构
        5.4.8 增强职工利益
        5.4.9 加大制度的违反成本
6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与审计市场结构相关性实证分析
    6.1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结构现状
        6.1.1 我国当前独立审计市场结构属于垄断竞争型
        6.1.2 审计市场地域性强,势力范围分割严重
        6.1.3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相对于上市公司规模偏小
    6.2 审计合谋与审计市场结构相关性实证分析
        6.2.1 审计合谋与审计意见的关系
        6.2.2 审计意见预测模型
        6.2.3 样本选择
        6.2.4 实证分析
7 审计合谋红旗标志预警体系研究
    7.1 审计合谋的内在形成机理剖析
        7.1.1 审计合谋买方需求机理剖析
        7.1.2 审计合谋卖方供给机理剖析
        7.1.3 审计合谋买卖双方市场均衡机理剖析
    7.2 红旗标志的含义
        7.2.1 国外对红旗标志的界定
        7.2.2 我国对红旗标志的界定
        7.2.3 比较分析
    7.3 审计合谋红旗标志预警体系构建
        7.3.1 审计合谋需求方红旗标志预警体系
        7.3.2 审计合谋供给方红旗标志预警体系
8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研究
    8.1 美国审计合谋治理过程演化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
        8.1.1 美国审计合谋现象因素分析
        8.1.2 美国审计合谋问题应对措施概述
        8.1.3 美国审计合谋治理过程对我国的借鉴
    8.2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股东维
        8.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8.2.2 现有股权结构下的审计合谋需求
        8.2.3 针对股东维的治理措施
    8.3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管理当局维
        8.3.1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舞弊的诱因剖析
        8.3.2 针对管理当局维的治理措施
    8.4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监管部门维
        8.4.1 监管部门未能有效遏制审计合谋的原因剖析
        8.4.2 针对监管部门维的治理措施
    8.5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CPA及会计师事务所维
        8.5.1 CPA及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合谋的原因剖析
        8.5.2 针对CPA及会计师事务所维的治理措施
9 结论及展望
    9.1 本文结论
    9.2 展望及不足
        9.2.1 展望
        9.2.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8)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审计独立性
        2.1.1 独立性的涵义
        2.1.2 独立性概念的演变—行为约束观和核心价值观
        2.1.3 独立性的经济性质
    2.2 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的界定
        2.2.1 联合国的划分
        2.2.2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划分
        2.2.3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划分
        2.2.4 本文对非审计服务的界定
3 国外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研究
    3.1 非审计服务在国外的发展
        3.1.1 保证服务
        3.1.2 管理咨询业务
    3.2 美国监管机构对非审计服务的政策规范
        3.2.1 SEC规定的变化
        3.2.2 AICPA规定的变化
        3.2.3 对美国非审计服务政策的理性思考
    3.3 其他国家非审计服务的政策
    3.4 非审计服务是否影响审计独立性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
        3.4.1 非审计服务影响审计独立性的研究
        3.4.2 非审计服务不会影响审计独立性的研究
4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分析
    4.1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正面影响
        4.1.1 正面影响的具体表现
        4.1.2 鉴证类非审计服务对独立性的正面影响
    4.2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负面影响
        4.2.1 表现形式
        4.2.2 管理咨询服务对独立性的负面影响
5 审计独立性的恰当均衡
    5.1 审计独立性均衡分析框架
        5.1.1 理论基础
        5.1.2 独立性均衡分析框架的构建
    5.2 审计独立性均衡分析
    5.3 案例分析
6 我国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6.1 非审计服务在我国的发展
        6.1.1 非审计服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6.1.2 我国非审计服务的监管政策
        6.1.3 我国对非审计服务的研究及评价
    6.2 我国发展非审计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6.2.1 发展非审计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6.2.2 发展非审计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7 我国发展和规范非审计服务的建议
    7.1 外部环境层次
        7.1.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约束,形成有序的审计市场
        7.1.2 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7.2 注册会计师协会层次
        7.2.1 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完善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行业自律制度
        7.2.2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教育,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操守
        7.2.3 改善并强化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
    7.3 外部监管层次
        7.3.1 证监会的监管
        7.3.2 独立监督机构的监管
    7.4 会计师事务所层次
        7.4.1 大力发展新兴的鉴证类服务,部分发展管理咨询服务,继续发展税务服务等传统服务项目
        7.4.2 进行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
        7.4.3 加快会计事务所的强强联合和兼并,建立一批有竞争力的事务所
    7.5 上市公司层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独立审计行为异化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审计行为研究综述
        1.2.2 审计行为异化研究综述
        1.2.3 评价及启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基础理论
    2.1 舞弊三角理论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的定义
        2.2.2 狭义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两大主要问题
    2.3 博弈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4 行为治理理论
第3章 独立审计行为与独立审计行为异化
    3.1 独立审计行为的内涵
        3.1.1 独立审计行为的涵义
        3.1.2 独立审计行为的构成要素
    3.2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内涵
        3.2.1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涵义
        3.2.2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表现形式
        3.2.3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特征
    3.3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影响因素
        3.3.1 独立审计行为主体行为异化的压力
        3.3.2 独立审计行为主体行为异化的机会
        3.3.3 独立审计行为主体的理性自我辩解
        3.3.4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实三角”模型
第4章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博弈分析
    4.1 审计行为异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4.1.1 审计行为异化的成本与收益
        4.1.2 管理当局行为的影响力
        4.1.3 监管者行为的影响力
    4.2 审计行为异化的博弈分析
        4.2.1 博弈模型表达及假设
        4.2.2 博弈分析
第5章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综合治理策略
    5.1 制定合理的会计和审计准则
    5.2 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治理
    5.3 基于约束理论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治理
        5.3.1 提高审计师准入门槛和执业质量
        5.3.2 声誉和规模机制
        5.3.3 创新审计模式——引入“第四方关系人”
        5.3.4 分拆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
        5.3.5 改进监管模式和加大监管力度
        5.3.6 建立健全民事赔偿制度——对故意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
第6章 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综合治理市场效应检验:经验证据
    6.1 研究动机和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2.1 研究方法
        6.2.2 研究模型
    6.3 研究样本
        6.3.1 样本选择
        6.3.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6.4 回归模型及结果分析
    6.5 经验证据的解释与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B 实证数据

(10)非审计服务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非审计服务
        1.3.2 审计独立性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1.6 本文特色和创新
2 文献综述与评价
    2.1 非角色冲突因素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研究
    2.2 角色冲突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研究
        2.2.1 非审计服务不损害审计独立性
        2.2.2 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独立性
        2.2.3 国内研究现状
    2.3 文献评价与启示
3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背景
    3.1 转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3.2 行业发展背景
        3.2.1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历程
        3.2.2 我国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发展现状
    3.3 法律背景
        3.3.1 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规定
        3.3.2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相关规定
    3.4 上市公司背景
    3.5 本章小结
4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经济学解释
    4.1 企业契约理论
        4.1.1 企业契约理论的基本观点
        4.1.2 契约理论的企业性质
        4.1.3 企业契约理论与非审计服务
        4.1.4 企业契约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
    4.2 委托代理理论
    4.3 知识溢出效应
        4.3.1 知识溢出效应基本理论
        4.3.2 知识溢出效应之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经验研究
    4.4 寻租理论
        4.4.1 寻租理论的基本思想
        4.4.2 寻租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
    4.5 小结
5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形式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基于代理成本视角的初步验证
        5.1.1 相关理论与文献评析
        5.1.2 研究假设
        5.1.3 研究模型与变量设计
        5.1.4 样本与数据
        5.1.5 实证分析
    5.2 基于非审计服务定价视角的进一步验证
        5.2.1 研究假设
        5.2.2 研究模型与变量设计
        5.2.3 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实质独立性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验证
        6.1.1 文献回顾
        6.1.2 研究假设
        6.1.3 样本与数据
        6.1.4 研究模型与变量设计
        6.1.5 实证分析
        6.1.6 稳健性测试
    6.2 基于审计意见视角的进一步验证
        6.2.1 研究假设
        6.2.2 研究设计
        6.2.3 实证分析
        6.2.4 稳健性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发展非审计服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7.1 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
        7.1.1 审计市场的有限性
        7.1.2 巨大的非审计服务市场需求
        7.1.3 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现有人才资源
        7.1.4 资源共享,降低交易成本
        7.1.5 多元化经营,分散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风险
        7.1.6 非审计服务没有对审计独立性形成威胁
    7.2 规范发展非审计服务的政策建议
        7.2.1 上市公司层面相关建议
        7.2.2 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层面的相关建议
        7.2.3 外部监管层面的政策建议
8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后续研究设想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性与后续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已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
    B. 参加的科研课题

四、对审计和管理咨询业务分拆问题的理性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拓展研究 ——以H会计师事务所为例[D]. 薛钰.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2]以W公司为例的IPO审计风险防范研究[D]. 赵水婷. 湖南大学, 2019(08)
  • [3]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咨询业务发展策略探讨[J]. 吕伶俐,张云颖,谷峻虹. 财政监督, 2012(35)
  • [4]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D]. 曹宏举. 吉林大学, 2010(05)
  • [5]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 邱静. 苏州大学, 2010(01)
  • [6]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探究[J]. 刘莎.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07)
  • [7]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D]. 管亚梅. 江苏大学, 2009(04)
  • [8]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发展策略[D]. 祁会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9]独立审计行为异化问题及策略研究[D]. 田娟. 长沙理工大学, 2008(01)
  • [10]非审计服务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 陈丽蓉. 重庆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分离的理性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