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北美国际运输走廊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欧北美国际运输走廊研讨会在京召开

一、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占强[1](2014)在《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发展日益依赖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以一套完全不同的科学原理或工程原理为主要基础和主要驱动力,大幅度提升产品性能或创造全新产品,深刻影响现有市场、产业,或创造新市场、新产业,更好满足顾客需求的长期高风险技术商业化过程。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现有技术轨道内和技术范式下,通过累积性的持续技术改进实现技术创新,它是大多数企业采用和最常见的技术创新方式。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相比,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特性是:创新难度大、投入高、创新周期长、高收益、高风险、低成功率。绝大多数企业视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畏途、避而远之,主要原因在于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未能构建体现该规律本质的有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因此,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就成为贯穿本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理论及相关理论,以制造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及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通过多案例研究及跨案例比较研究验证、完善、发展理论,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主要发现是:一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风险资本。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系统、长期的整体协同活动,但上述三个因素更具战略性和决定性。突破性技术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基础和根本动力,突破性营销主要解决技术创新价值的市场方向和市场实现问题,它常与突破性技术协同发展,风险资本是主要投资高风险高收益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因素是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果,通过向顾客成功销售它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从而获得创新成功。商业模式是高效率地发现、创造、传递和回收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的商业系统。突破性产品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技术开发逻辑链,商业模式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商业逻辑链。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物化中介,商业模式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中介。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突破性技术开发逻辑链与商业逻辑链的互动、协同、冲突等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从而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三是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和风险资本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并通过突破性产品及其商业模式的中介作用影响创新绩效,在它们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机制,该机制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发展的有效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一是构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整合逻辑框架,认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核心技术、支撑技术、互补技术共生发展,为深入研究和提高突破性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率提供了理论和行动指南。二是将商业模式解构为相互作用的内部价值创造系统模块、供应商价值创造系统模块、顾客价值创造系统模块、外部互补价值创造模块,商业模式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三是将突破性营销能力解构为领先用户开发能力、突破性价值传递能力和创新性市场开发能力,应重点发展此三种能力加速突破性营销能力成长。

本刊记者团[2](2008)在《Transport logistic China 2008——看中国物流市场国际化发展态势》文中研究指明本届物流展即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再次超越往届规模,不仅展览面积和参展商数量较以往有显着提高,更令人瞩目的是,呈现出中国物流市场国际化发展态势。

周剑[3](2005)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文中提出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获取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其大小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微观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企业规模、产权结构、发展战略及人力资本的差异都会导致不同的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二是企业间的联系。按照与外资企业的联系性质不同,可以把当地企业划分为与外资竞争企业、与外资合作企业和与外资间接联系的企业三种类型,由于企业间联系的性质不同,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也会不同。外资技术溢出效应随着外资技术活动的数量或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以这一假设为基础,笔者建立了一个外部性模型,模型从理论上描述了政府辨别外资技术活动的成本、优惠政策的形式、优惠程度等变量如何决定外资的技术溢出水平。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中观机制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技术溢出效应从企业层次向行业层次的转化。外资企业可以同时向多个当地企业产生正的技术溢出,也可以通过挤占当地企业的市场份额产生负的技术溢出,因此,对一个行业的净技术溢出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二是市场结构的影响。垄断性市场结构和竞争性市场结构中,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外资企业居于垄断性地位的市场中,当地企业获得的正技术溢出要少得多。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宏观机制分析也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知识积累。新增长理论中一个重要观点是,知识积累是增长的源泉,而外资技术溢出无疑为东道国的知识积累做出了贡献,本文为此建立了规范的理论模型;二是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描述东道国企业对外资技术进行模仿、学习并加以商业化运用的能力,本文构建了一个指标体系用于衡量一国的吸收能力,并计算了15个国家的吸收能力综合指数。 三个层次的理论分析都辅以相应的实证研究,另外,论文还分析了外资区域集群对外资技术溢出的影响、外资渠道与外贸渠道技术溢出的比较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国际考察等专题。最后是对各国外资政策及其对外资技术溢出影响的分析,以全文的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促进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段本能[4](2003)在《动态竞争环境下三一集团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战略制定和选择方面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动态竞争环境下,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确定自身的核心业务,选择和制定适合企业状况的战略,保证企业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动态竞争战略思维模式的应用分析进行研究,为企业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动态竞争环境下,有效识别核心资源和成功关键因素,并基于环境、核心资源和公司精神来确定自身的核心业务,选择和制定适合企业状况的战略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文以三一集团为研究对象,结合三一集团的发展历程,对不同环境下企业战略思维模式进行比较,提出了当前动态竞争背景下企业的战略思维模式。基于这种战略思维模式,对三一集团面临的动态竞争环境与拥有的资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厘清三一集团的核心资源和关键成功因素,同时根据行业、核心资源和公司精神三者的关系,探讨企业在战略制定时必须理顺的五大关系,从而确定三一集团的核心业务,提出三一集团的发展战略。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基于公司精神在战略选择上的基础作用,提出了当前动态竞争背景下企业的战略思维模式; 2、从实践的角度诠释企业战略选择必须处理好的五种关系; 3、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三一集团的发展战略。

李晓华[5](2003)在《国际货运通道研讨会在京举行》文中提出

任化[6](2003)在《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文中研究说明

二、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和总体结构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二、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创新理论
        一、宏观创新理论
        二、创新网络理论
        三、开放式创新理论
    第二节 技术创新基础理论
        一、技术创新定义
        二、技术创新动因
        三、技术创新过程理论
        四、技术创新链理论
        五、研发(R&D)理论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
        二、外围创新理论
        三、技术创新商业化理论
    第四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一、突破性营销理论
        二、风险资本理论
        三、商业模式理论
        四、产品创新理论
    第五节 理论述评及展望
        一、创新理论述评与展望
        二、技术创新基础理论述评与展望
        三、技术创新理论核心一外围发展阶段述评与展望
第三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机制及机制功能
        一、机制的涵义
        二、机制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构建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绩效机制
        四、产业环境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五、国家创新系统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三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运作及功能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机能
第四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第一节 突破性技术机能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二、自主技术开发
        三、外部获取技术
        四、突破性技术开发管理
        五、突破性技术机能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突破性营销机能
        一、突破性营销及其机能
        二、突破性营销的主要任务
        三、突破性营销管理
        四、突破性营销机能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风险资本及其机制
        一、风险资本及其特点
        二、风险资本机制
第五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第一节 突破性产品的中介机制
        一、突破性产品及其开发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四、风险资本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五、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六、突破性产品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中介机制
        一、商业模式的构建及功能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四、风险资本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五、突破性产品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六、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六章 案例研究设计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理论
        一、案例研究法起源及发展概述
        二、案例研究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三、案例研究法的基本理论原则
    第二节 案例研究部署
        一、本案例研究方法论及研究流程
        二、案例研究背景和案例企业选择的主要标准
第七章 天士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第一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一、中药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二、中药现代化的含义及进展
    第二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复方丹参滴丸概况
        二、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第三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三、风险资本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四、复方丹参滴丸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第八章 三一重工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第一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第二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混凝土泵送技术及其产品
        二、拖泵和泵车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第三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三、风险资本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四、拖泵和泵车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第九章 大族激光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第一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一、激光技术及激光加工技术
        二、世界及中国激光加工设备产业发展
        三、国家政策支持
    第二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激光打标技术及产品
        二、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第三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三、风险资本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四、激光打标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第十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跨案例比较
    第一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及外部环境比较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比较
        二、外部环境比较
    第二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比较
        一、主要驱动机制比较
        二、主要中介机制比较
        三、绩效机制比较
    第三节 跨案例研究结论及案例研究新发现
        一、跨案例研究结论
        二、案例研究新发现
    第四节 案例研究评估
        一、建构效度评估
        二、内在效度评估
        三、外在效度评估
        四、信度评估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研究的主要局限
        二、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A 沪深A股上市公司突破性产品概览
    附录B 案例研究方案
    附录C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前人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
    第一节 国外的研究文献
        一、微观考察文献
        二、中观考察文献
        三、宏观考察文献
    第二节 国内的研究文献
        一、微观考察文献
        二、中观考察文献
        三、宏观考察文献
    第三节 前人研究的成果、不足及本文的任务
        一、前人研究的成果
        二、前人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溢出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性质和发展概况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与性质
        二、世界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三、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第三节 外资技术溢出和技术转移、转让的区别与联系
        一、外资的技术转移、转让与溢出的区别
        二、外资的技术转移、转让与溢出的联系
    第四节 外资技术溢出的前提、渠道与特征
        一、外资技术溢出的前提是技术差距
        二、外资技术溢出的四种基本渠道
        三、外资技术溢出的特征
    第五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方法
        一、定性的实证研究方法
        二、定量的实证研究方法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微观考察
    第一节 企业技术学习过程的特征
    第二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微观机制I:企业自身因素
        一、企业规模因素
        二、产权结构因素
        三、发展战略因素
        四、人力资本因素
    第三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微观机制II:企业间联系
        一、与外资企业竞争的关系
        二、与外资企业合作的关系
        三、与外资企业间接联系的关系
    第四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微观理论模型
        一、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模型化
        二、政府辨别技术溢出的成本
        三、外资技术活动的供给与优惠政策
        四、技术溢出模型的最优解
    第五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案例研究 I:制造业企业
        一、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二、松下电子产业
    第六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案例研究II :服务业企业
        一、麦当劳的员工培训
        二、花旗集团的员工培训
        三、肯德基的员工培训
    小结
第四章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中观考察
    第一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中观机制 I:行业内联系与竞争
        一、外资企业同时向多个企业产生正的技术溢出
        二、外资企业通过“挤占市场份额”产生负的技术溢出
        三、外资企业对行业的净技术溢出
    第二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中观机制II:市场结构效应
        一、垄断性市场结构
        二、竞争性市场结构
    第三节 中观实证考察的分析框架
    第四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I:中国工业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
        二、计量分析结果
        三、结论
    第五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II:工业细分行业
        一、各行业外资技术溢出效应计量分析
        二、结论
    第六节 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与外资区域集群
        一、集群的分析:三要素框架
        二、集群中外资的技术溢出
        三、结论
    小结
    附录
第五章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宏观考察
    第一节 外资技术溢出宏观考察概述
        一、增长因素分析及其缺陷
        二、本文考察外资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思路和内容
    第二节 外资技术溢出的宏观机制 I:知识积累模型
        一、模型设定
        二、模型的核心含义
    第三节 外资研发、就业与我国的人力资本状况
        一、外资的研究与发展活动
        二、外资的就业
        三、我国的研发与人力资源概况
    第四节 外资技术溢出的宏观机制 II:吸收能力
        一、什么是吸收能力
        二、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溢出
    第五节 吸收能力的衡量指标体系及国际比较
        一、吸收能力的指标体系
        二、吸收能力的指标值计算及排序
        三、吸收能力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第六节 外资渠道与外贸渠道技术溢出的比较
        一、外贸渠道的技术溢出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三、数据与计量结果
        四、结论
    小结
第六章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国际考察
    第一节 微观层次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国际考察
        一、被转移技术的性质
        二、技术转移到当地企业的速度
        三、当地企业的直接经济得益
        四、对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
        五、结论
    第二节 中观层次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国际考察
        一、概念性分析框架:技术能力及其分类
        二、技术能力指标构建
        三、指标计算结果及主要发现
    第三节 宏观层次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国际考察
        一、对41个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综合考察
        二、对6个阿拉伯国家的考察
    第四节 国际考察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七章 外资政策与促进外资技术溢出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各国的外资政策及其对技术溢出的影响
        一、发达国家的相关外资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外资政策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差异及其对技术溢出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概述
        一、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
        二、对外资的区域导向政策
        三、对外资的产业导向政策
        四、对我国外资政策的简短评价
    第三节 我国的外资促进:机构与活动
        一、什么是投资促进
        二、我国的投资促进机构和投资促进活动
        三、对我国投资促进活动的评价
    第四节 新时期促进外资技术溢出的政策选择
        一、宏观层次的保障
        二、中观层次的导向
        三、微观层次的激励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4)动态竞争环境下三一集团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理论基础
        1.1.1 战略管理理论
        1.1.2 比较优势与资源禀赋理论
        1.1.3 博弈论
        1.1.4 价值链管理理论
    1.2 论文的背景
        1.2.1 时代背景
        1.2.2 行业背景
        1.2.3 企业背景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目的
        1.3.2 论文思路
        1.3.3 论文框架
    1.4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三一集团的发展史
    2.1 公司概况
    2.2 发展历程
        2.2.1 创业初期
        2.2.2 二次创业
        2.2.3 发展期
    2.3 组织架构
第三章 不同竞争环境下战略思维模式的比较
    3.1 产业组织模式
    3.2 资源依赖模式
    3.3 整合思维模式
    3.4 三种战略思维模式的比较
    3.5 动态竞争环境下的战略思维模式
        3.5.1 动态竞争的特征
        3.5.2 动态竞争战略思维模式
第四章 三一集团战略选择关键因素分析
    4.1 战略选择背景的动态性分析
        4.1.1 目标的动态性
        4.1.2 环境的动态性
        4.1.3 资源形成的动态性
        4.1.4 市场发展与战略的动态性
    4.2 环境分析
        4.2.1 宏观环境分析
        4.2.2 一般环境分析
        4.2.3 行业环境分析
        4.2.4 竞争环境分析
        4.2.5 内部环境分析
    4.3 资源分析
        4.3.1 资源的定义分类
        4.3.2 资源的三个要素
        4.3.3 核心资源
        4.3.4 关键成功因素
    4.4 公司精神
        4.4.1 企业家精神
        4.4.2 企业伦理观
        4.4.3 管理风格
        4.4.4 企业文化
第五章 三一集团的战略选择
    5.1 影响战略选择的五大关系
        5.1.1 规模、效益与品牌的关系
        5.1.2 发展与道德的关系
        5.1.3 基础管理与创新的关系
        5.1.4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关系
        5.1.5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5.2 经营策略
    5.3 战略评价
    5.4 总体发展战略
        5.4.1 总体战略思路
        5.4.2 宗旨与目标
        5.4.3 核心业务选择
        5.4.4 增长战略
        5.4.5 竞争战略
        5.4.6 战略举措
    5.5 战略执行计划
        5.5.1 分年度业务目标
        5.5.2 组织架构
    5.6 战略评估与控制
        5.6.1 战略评估和控制的步骤
        5.6.2 战略评估的组织保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四、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D]. 李占强. 南开大学, 2014(04)
  • [2]Transport logistic China 2008——看中国物流市场国际化发展态势[J]. 本刊记者团.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08(07)
  • [3]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D]. 周剑. 复旦大学, 2005(07)
  • [4]动态竞争环境下三一集团的战略选择[D]. 段本能. 中南大学, 2003(03)
  • [5]国际货运通道研讨会在京举行[J]. 李晓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3(02)
  • [6]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任化. 中国铁路, 2003(01)

标签:;  ;  ;  ;  ;  

中欧北美国际运输走廊研讨会在京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