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移动气压环境装置

实验移动气压环境装置

一、实验用移动式气压环境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戴超明[1](2020)在《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灭火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灭火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哈龙灭火剂由于对臭氧消耗极大,严重影响环境,被国际协会禁用,越来越多的哈龙替代技术逐步进入市场用于扑灭各类火灾,常见的技术主要包括泡沫、惰性气体、超细干粉和细水雾灭火系统,其中细水雾灭火技术以高效清洁等优点被各领域广为应用。本文介绍了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实现原理,阐述了现有细水雾灭火技术优缺点,在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系统。本文着重分析了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的雾化特性和灭火特性,并通过实验,实现了该灭火系统,最后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性能进行仿真模拟,结合理论、模拟、实验三者的结果,得出了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灭火技术的最佳参数。在雾化性能实验研究中,利用雾滴粒径分析仪以及其他的测量工具对不同气水配比、不同类型预混器、不同孔径的扇形喷嘴和不同切槽角度下的喷雾系统的雾化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在不同条件参数下的喷雾雾化性能,找出在喷雾呈最优状态时的各项条件参数,并将其与同等用水量条件下的高压水喷雾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最佳预混器为旋转射流式预混器,水压为0.7MPa,气压为0.6MPa,水流量稳定在10L/min,气流量稳定在18 m3/h时,切槽角度为80°的3mm孔径扇形多喷嘴喷雾的雾化性能最佳且要明显高于同等用水量下的高压水喷雾雾化性能。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18.0建立扇形喷嘴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和边界设定,并选用DPM模型进行模拟。设定模拟条件参数(包括气压、水压、扇型喷嘴孔径、喷嘴切槽角度)为扇形喷雾实验中得出的最佳雾化条件下的参数,并对扇形喷雾呈不同角度斜射向地面后的雾化效果进行模拟,得出在不同斜射角度下的喷雾的雾滴粒径、雾滴速度、喷雾面积以及喷雾的迹线图,并与高压细水雾喷雾进行对比,模拟研究表明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在以45°角斜射时弥漫效果、雾滴粒径和喷雾速度均优于同水量条件下的高压水喷雾。在标准受限空间内进行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熄灭汽油火实验时,通过热电偶、烟气分析仪等设备对灭火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喷雾在不同条件(扇型喷嘴孔径、斜射角度等)下的灭火效果,并与高压水喷雾灭火效果对比。研究表明喷嘴孔径为3.0mm的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在最佳安装高度2.3m下以45°角斜射时灭火效果最佳,灭火范围最广,灭火时间小于同等用水量条件下的高压水喷雾。

史正鹰[2](2019)在《自行式气压焊轨车在换铺无缝线路大修施工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如今,中国铁路进入了无缝线路全面推广和应用的新时代。无论是重型铁路还是高速铁路,其轨道结构均首选采用无缝线路,其经济技术优势明显。根据一些国家的统计,就节省劳动力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而言,无缝线路与有缝线路相比可以节省35%至75%的线路维护成本。另外,无缝线路的平滑性好,行驶稳定,非常适合高速重型列车的运行,还可以减少机车车辆的运行费用,从而达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旅客列车的速度和货运列车负荷增加,以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这些趋势增加了铁路服务环境的严苛性,以提高耐磨性和抗疲劳损伤性。新日铁通过开发高性能和高强度钢轨来应对这些挑战。连续焊接导轨(CWR)越来越多,以简化轨道维护和检查,控制噪音和振动,并确保行驶安全。轨道焊接技术对于铺设CWR至关重要。新型熔焊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涉及提高焊接金属碳含量的新思路,这是传统焊接技术的突破,用于高性能和高强度钢轨的轨道内焊接。介绍了进一步发展的自动轨道熔焊技术的现状,并考虑了轨道焊接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的无缝线路结构形式是温度应力式,一种是以缓冲区与相邻长轨条相连的普通无缝线路,另一种是以长轨条作为单元轨条依次连焊铺入全区间或跨区间无缝线路,通常称超长无缝线路。随着胶接绝缘技术、混凝土岔枕道岔、可焊性合金钢组合辙叉等推广使用,解决了超长无缝线路的技术瓶颈,超长无缝线路管理经验日臻成熟,新轨大修基本采用超长无缝线路。但是钢轨焊接是无缝线路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钢轨焊接接头的质量关系到铁路行车安全。近年来,既有线路在冬季出现断轨的情况逐年上升,断轨位置多数发生在钢轨焊接处。据统计57%的断轨是铝热焊焊缝处。在无缝线路大修施工现场,气压焊是目前国内先进的钢轨焊接方法之一,极大地保证了施工现场钢轨焊接质量,可最大限度的代替铝热焊接。YHGQ-1200移动式气压焊轨车由昆明中铁集团公司与西南交大联合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自有技术焊轨车。该车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作业,同时焊接两根钢轨,做到边作业边对中,保证线路的平顺性,满足铁路施工需要。该车型是近年来我国铁路工务系统首推使用的新型自行式移动焊轨车。由于既有线路换轨大修施工受天窗时间、线路条件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场焊轨施工组织模式复杂,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安全生产和焊接质量要求,提高现场作业效率,研究自行式气压焊轨车的焊接质量和施工组织模式,具有为铁路线路换轨大修施工提供重要指导性的意义。论文针对兰州局集团公司局管内既有线路换轨大修施工,研究自行式气压焊轨车的焊接质量和施工组织模式。首先,通过上线前的数据调试控制焊头内部质量。其次,通过探索外观质量,总结出优质的焊缝外观质量控制技术,该技术包含线下焊和线上焊两种控制措施。再次、通过制定施工方案,模拟、论证、演练和上线试用,优化出适合兰州局集团公司管内换铺无缝线路的最佳施工方案,该施工方案包含自行式气压焊轨车现场线上、线下焊接的施工车辆编组、人机料的配备及组织、施工流程、安全卡控措施、时间节点卡控等内容。结果表明,按照该焊接质量控制方案和施工组织模式,可以安全优质地保证焊接质量。同时在210min的既有线施工天窗内可保质保量的完成1对线下焊、1对线上焊焊头和换铺1.5km无缝线路。这项研究的成功,为以后兰州局集团公司自行式气压焊轨车在既有线路换铺无缝线路施工中提供了一种优质的质量控制措施和一套完善的施工组织模式。

黄丹[3](2019)在《新型钢轨闪光焊工艺及焊接接头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铁路运输是现代化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的骨干,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缝线路则是轨道结构现代化的标志,而无缝线路建设的钢轨焊接方法中闪光焊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钢轨闪光焊型式检验和施工标准方面国内、外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差异如下:(1)国内要求对焊接接头进行焊后正火处理,而国外大部分标准不需要;(2)只有国内要求做落锤试验;(3)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宽度及均匀性上面国内标准要求低。为此,探索满足国内外焊轨标准要求的焊接工艺,研究其性能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对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具有非常好的支撑作用。论文采用在国内外大量应用的UN5-150ZB1移动式现场闪光焊机,U75V热轧钢轨进行焊接试验,通过大量焊接工艺试验得到符合中国铁路标准的钢轨闪光焊工艺参数(2#焊接工艺)和符合印度铁路RDSO标准的钢轨闪光焊工艺参数(1#工艺),并分别采用满足上述标准要求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焊后火焰正火工艺组合,得到三组焊接试验接头2#工艺正火、2#工艺未正火、1#工艺未正火,对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硬度、热影响区及其它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为分析火焰正火与感应加热正火对接头性能的影响,采用GAAS80/580焊机满足铁标要求的工艺,制备了焊接接头,获得正火和未正火的焊接试验接头进行相关试验:(1)2#工艺正火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宽度最窄约78mm,最宽约90mm;2#工艺未正火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宽度最窄约40mm,最宽约54mm;1#工艺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宽度最窄约25mm,最宽约30mm(且符合印度RDSO标准规定);(2)轨顶硬度测试表明:1#工艺几乎没有软化区,而2#工艺正火后的软化区不仅更宽,且软化点的值相比较正火处理前更低了,通过微观金相组织观察,2#工艺正火后析出更多的小块的铁素体,而1#工艺的铁素体量相对较少;(3)采用基于cosα理论的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测试了2#工艺正火、2#工艺未正火、1#工艺未正火、GAAS80/580正火和未正火五种焊接接头的轨顶、轨腰及轨底残余应力:2#工艺在轨顶轨底均存在残余拉应力点而1#工艺没有,2#工艺火焰正火处理方式对钢轨表面残余应力的改善不及感应正火处理且正火处理对钢轨组织内部晶粒均匀性的改善有用;(4)拉伸性能试验和冲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工艺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都比2#工艺的两种焊接接头都要好;正火处理有利于冲击韧性的改善,三组焊接接头只有正火处理的才满足铁路冲击性能标准要求。

于晓聪[4](2018)在《稠油火驱点火热动力学特征及二次启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尽管目前能源市场一直在波动,石油的需求度继续攀升,具有巨大储量的非常规能源稠油逐渐成为焦点。由于我国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蒸汽吞吐开发已接近经济极限,在众多采油转化开发方式中,火驱以其独特的增能降粘作用成为极具潜力的稠油转换开发方式。稠油火驱的关键在于油层点火的成败,而油层点火的成败取决于原油的着火温度和储层的顺畅泄油。对于已实施蒸汽吞吐的稠油油藏,虽然地层温度有所上升,但近井地带的储层含水率很高、剩余原油重组分很多,而且经过多轮次的蒸汽吞吐,储层多孔介质非均质性更加严重,油藏能否实现快速高温点火就显得极其重要。我国稠油火驱现场试验相比国外起步较晚,适用于储层条件下的高温点火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存在着诸多空白与不足,缺乏相关理论与配套技术研究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对稠油油藏火驱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明确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生产问题,同时,对储层多孔介质特征和多孔介质内流体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储层多孔介质热-流-固耦合效应对二次启动过程带来的难题。为明确低温氧化对稠油高温点火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提高稠油低温氧化的反应速率,系统开展了稠油低温氧化热动力学特征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90℃-240℃范围内,稠油低温氧化过程中极易出现非烃沉积,当实验温度超过260℃时,原油着火;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方法确定了稠油低温氧化放热速率影响因素的顺序:蒙脱石>空气油比>30%含水饱和度>温度。根据原油着火过程中储层因素和操作参数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稠油着火过程的热动力学特征。为此,研发了高温高压自燃点测试装置,可监测到稠油着火过程的热动力学参数。应用该实验装置,考察了不同温度馏分、不同加热温度、空气油比、粘土和含水饱和度对稠油着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组分中的低温度馏分对缩短着火时间、降低着火温度起关键作用;外界因素中,粘土是降低自燃温度的主控因素,加热温度是缩短点火时间的主控因素,空气油比是提高点火燃烧效果的主控因素。基于稠油低温氧化和着火过程热动力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多孔介质与流体的热-流-固耦合效应对点火二次启动的影响,系统研究了稠油油藏点火二次启动的机理。根据不同馏分着火过程热动力学参数以及其从低温氧化到高温氧化过程的热动力学特征建立了原油着火温度模型,通过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非均质性多孔介质储层的吸气模型,结合储层流体的分布确定了点火位置,揭示了稠油油藏点火机理。根据不同馏分的毛管力模型、二次启动过程中储层多孔介质堵塞原因及重组分的流度分析,提出了提高稠油油藏二次启动的泄油措施,为稠油油藏点火的二次启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研究成果,优化了稠油油藏高温点火工艺。利用预注空气和低温氧化,使点火的燃料和氧气充分接触,同时降低了近井储层的含水饱和度,提供了近井储层原油与空气混合的空间,建立了注采井的连通通道;根据二次启动机理,设计了点火位置、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使油藏快速达到了高温燃烧状态。现场实施高温点火工艺后,在预注空气阶段,油层温度最高提高28.7℃,水体向生产井推进,高温点火后,CO2含量为12%15%,H/C比为13,燃烧状态达到了高温氧化燃烧,生产井产液量是点火前1.52倍。

赵文喜[5](2018)在《海河干流水质变化特征与藻华预测及应急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河干流位于海河流域末稍,全长72 km,常年缺水,基本靠调水保障,为保持海河干流水位,在入海口设闸控制,形成缓滞型河流的特点。近年来,海河干流沿线实施了工业企业关停搬迁、排污口清拆和封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沿线支流和各类排水口依然存在城镇生活和农业农村面源汇入,造成海河干流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夏季藻华暴发频有发生,不仅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还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如何全面掌握海河干流水质动态变化、科学预警藻华暴发、高效处理有害藻类,是海河干流乃至海河流域水环境改善所面临的重大科学瓶颈。本研究围绕海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控、藻华预警、藻华应急处理技术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以期为有效改善海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防治藻华暴发提供技术支撑。结合海河干流特点,选取10个点位,在20152016期间对海河干流进行连续水质采样与物理、化学、生物指标监测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海河干流水质总体为V类-劣V类水质;沿上游向下游水流方向主要水质指标逐步增高;浮游植物丰度的空间变化与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盐浓度高度相关,下游营养盐最丰富,浮游植物丰度最大,相反生物多样性也最低,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所占比例较大,水温、pH是影响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群落随时间波动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实现藻华的提前预测是构建有效监控体系和应急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海河干流水质在线监测及气象站高频、实时数据为基础,基于BP神经网络,以实时叶绿素浓度、气温、光照强度和气压四项指标为输入变量,建立了叶绿素浓度日变化量的预测模型,对海河干流大光明桥处水域叶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时长越短,预测精度越高,预测时长分别为24 h、12h、6 h时,Nash效率系数分别为0.77、0.85、0.93,预报误差的标准误差分别为5.7、4.6、3.1μg/L;12 h内的预测精度可满足海河干流藻华预警的实际需求,为海河干流的藻华的短期预警提供了数据支撑。基于海河干流水质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海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控体系,包括常规监控、在线浮标监控和预警监控。常规监控为全年监控,每月1次,监控位点和监控项目参考海河干流国控断面和市控断面要求。在线浮标监控位点与常规监测相同,全年实时监控,监测项目选择与藻类密切相关指标,包括pH、铵/氨离子、电导率、盐度、溶解氧(DO)、叶绿素a、淡水蓝绿藻、氧化还原电位(ORP)。预警监控主要在5月上旬-10月中旬期间,根据藻华暴发期的不同,设置了黄、橙、红三级预警监控响应级别。预警监控以化学指标(如高锰酸钾指数、营养盐等)监控为主,辅以实时气象、水文、浮游植物、观测要素等,可为藻华预警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为有效实施藻华应急处理,本研究结合各种藻华水体处理技术比选,筛选出符合海河干流特点的藻华处理技术,设计出一项移动式藻水收集-分离-减容脱水处理技术方案,并开发出一套移动式藻华应急喷药设备,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吴煜[6](2017)在《生物质快速热解气力输送进料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木质生物质特性和快速热解气固两相进料过程的复杂性,导致进料不稳定且调控监测困难,影响了其作为热解进料方法的工业化应用。本论文以提高热解进料过程稳定性,实现有效调控和防堵塞监测为目标,研究了典型热解原料的基本物性及落叶松炭化过程,研制了脉冲气力输送热解进料系统,探索了进料率及输送质量的线性调控规律,并研发了气力输送进料装置的光敏在线监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针对生物质热解特性,对原料进行了加热实验,设计了水平气力输送试验装置,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进料效果的影响。该装置较好满足了热解进料条件;通过调节电磁阀周期,单级脉冲输送可增大线性上升区的范围,使输送质量和进料率线性可调。(2)通过对热解管路内原料流动和受热变化特性的研究,获得管路结块炭化堵塞主要原因为:非稳态输送时,动力不足的颗粒滞留且受热析出液体相互粘结;典型原料颗粒易粘附性依次为:构木>楸木>柏木>落叶松。(3)研制了二级脉冲气力输送装置,并提出了相应的频率调控方法;当两级脉冲喷射频率匹配最佳时,平均质量流量约为20 g/min。(4)采用光敏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开发了生物质热解进料在线监测装置和控制系统。电平均值与颗粒速率负相关;颗粒平均速率由管路下层到上层依次递增;距离喷嘴越远,颗粒平均速率越小,颗粒分布更加分散;圆管(DN 20 mm)颗粒平均速率约为0.2-0.6 m/s。

姚舜才[7](2013)在《移动救生舱舱内环境生存参数及耦合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针对构建的矿用模型移动式救生舱和实体移动式救生舱舱内生存环境参数、模型、评价与调节及其相互关联性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应用相似理论构建了救生舱实验模型及舱内环境模拟测试平台;基于实验模型和测试平台,对模型救生舱舱内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得到模型救生舱内模拟实验的相关数据,并对环境参数耦合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模型救生舱,开发了实体救生舱,并针对实体救生舱进行了环境参数及耦合相关性试验研究,经过了现场实测检验,论证了模型与实际舱体内环境的相似性。论文基于统计学习方法等构建了舱内环境评价模型并进行了评价,为舱内环境参数耦合关联性及宏观控制提供了依据。论文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舱内环境参数变化的动态数学模型,并确定了对舱内生存环境的精调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方法进行了现场实体样机试验,得到了理想效果。论文研究可为矿用救生舱舱内环境分析和测控提供技术支持。

缪凯歌,陈友伟[8](2010)在《数控移动式气压焊机的研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分析现有钢轨焊接技术和设备,发现存在的不足。在原有移动式气压焊机基础上,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加入新的理念和元素,使数控移动式气压焊机结构更加合理,自动化控制程度更高,更适应施工现场的要求,降低劳动强度。

袁学勇[9](2008)在《智能型移动式钢轨气压焊接设备的研制》文中指出本论文内容来源于沈阳铁路局科技开发计划项目《YHJ-680 BT-ZN智能型移动式钢轨气压焊接设备》,合同编号为KG2001-02-020。该课题于2007年11月通过沈阳铁路局科委组织的鉴定。目前,现场钢轨移动式气压焊设备控制方式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人为因素影响多,焊接质量波动大。因此,研究钢轨气压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尽早研制开发出适用于现场焊接的自动控制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YHJ-680型移动式保压推凸钢轨气压焊机的特点和工艺要求,以西门子S7-200型PLC为控制核心,台达人机界面为显示设备的一种智能型移动式气压焊接机。首先,设计了气压焊机拉伸、顶锻、保压推凸一体化,用顶锻油缸一缸两用即可实现此功能,但顶锻油缸除应满足顶锻的技术要求外,尚应满足钢轨拉伸的作业要求。因此,新机型的设计其液压泵站采用超高压柱塞泵、其最大压力为63MPa,顶锻、拉伸油缸的最大拉伸力为680kN,顶锻、拉伸最大行程为260毫米,可同时满足顶锻、拉伸作业需求。其次,设计了钢轨焊接后,顶锻油缸不泄压,在保持焊接时顶锻油缸油液压力的工况下用另一套相对独立的液压油缸带动推凸刀具推除焊瘤。这样在推瘤时,钢轨焊缝处金属原子的相互扩散及再结晶过程均在顶锻压力的工况下,焊接质量不受影响,如遇现场突然断电其原来的顶锻保压值始终不变,焊缝不会因停电而向外拉开,这在线上焊接时对保证焊缝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设计了加热器摆动对中机构、三段压力自动转换机构、气体配比与流量控制软硬件以及焊接过程控制软硬件等,研发成功了一套适用于移动式钢轨气压焊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加热器的摆幅、摆频控制及对中调整,焊接压力的自动转换与调节,氧、乙炔气体流量的程序控制、手动控制、焊接工艺参数设置与显示等多种功能,实现了钢轨气压焊焊接过程控制和气体流量、压力、时间等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采用触摸屏模式液晶显示屏,直接输入、修改焊接参数;焊接完成后直接打印焊接参数,包括日期,操作人员,焊轨参数等工务部门需要的资料。在现场运用结果表明:新型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操作方便,控制精度高,参数调整灵活,使用该设备极大的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焊接质量。

程迎祥,赵颖,吴巧,杨苏文,赵福胜,周生焰[10](2005)在《异型移动式气密舱设计效果实验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防治高海拔地区低气压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的伤害而研究一种装置,为了对其设计效果进行验证,又专门制作试验舱进行动物试验。方法检测同一组兔在平原和高原两地P、SaO2测值比较;在高原进行舱内、外检测自身对照t检验。结果30只兔在海拔496m的平原检测P(109.60±26.42)次/min,SaO2(96.47±1.740)%,在高原海拔5374m大环境(舱外)检测P(168.38±24.30)次/min,SaO2(80.20±1.57)%,在海拔5374m小环境(舱内)气压为96.0kPa,5min时P(113.4±23.50)次/min,SaO2(97.53±0.968)%,平原与高原大环境测值自身对照,差异显着,P<0.01;而在海拔5374m的高原模拟海拔496m平原气压小环境的实验舱内测值与平原大环境测值近似,自身对照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异型移动式气密舱高原试验用气压装置(高原小环境生理保健箱即实验舱)在海拔5374m的高原环境中试验结果表明能有效的提高受试物动SaO2%并降低心率,对高原低气压的损害有确切的预防、救护和治疗作用。

二、实验用移动式气压环境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用移动式气压环境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灭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高压细水雾灭火技术
        1.2.2 两相流细水雾灭火技术
        1.2.3 细水雾添加剂灭火研究
        1.2.4 细水雾灭火数值模拟
    1.3 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压气水扇形喷雾灭火机理
    2.1 细水雾的简介
        2.1.1 细水雾定义及分级
        2.1.2 扇形喷雾的雾化参数
    2.2 压气低压水预混喷雾装置结构
    2.3 压气低压水水预混喷雾装置的雾化过程
        2.3.1 预混器雾化
        2.3.2 输送段雾化
        2.3.3 喷嘴雾化
    2.4 压气水扇形喷雾灭火机理
        2.4.1 吸收热量
        2.4.2 稀释氧气浓度
        2.4.3 衰减热辐射
        2.4.4 动力学作用
        2.4.5 乳化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压气水扇形喷雾雾化性能实验
    3.1 喷雾系统介绍
        3.1.1 喷雾实验系统
        3.1.2 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器
        3.1.3 压气水预混器
    3.2 压气水扇形喷雾装置选型实验
        3.2.1 气水预混器选型实验
        3.2.2 不同切槽角度扇形喷嘴喷雾实验
        3.2.3 不同孔径扇形喷嘴喷雾实验
        3.2.4 扇形喷嘴喷雾到不同距离障碍物的弥漫效果分析实验
        3.2.5 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与高压水喷雾性能的比较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压气水扇形喷雾模拟研究
    4.1 关于Fluent
    4.2 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4.3 Fluent计算设置与结果分析
        4.3.1 Fluent计算设置
        4.3.2 模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灭火特性研究
    5.1 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灭火实验系统
    5.2 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灭火过程
    5.3 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灭火实验
        5.3.1 不同孔径扇形喷嘴喷雾灭火实验
        5.3.2 喷雾不同斜射角度灭火实验
        5.3.3 与高压水喷雾对比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2)自行式气压焊轨车在换铺无缝线路大修施工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2 钢轨焊接技术
    2.1 无缝线路概述
    2.2 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技术
    2.3 国外焊接技术的发展历史
    2.4 国内焊接技术的发展历史
3 自行式气压焊轨车焊接接头质量控制技术
    3.1 外观质量研究
        3.1.1 钢轨母材的外观缺陷影响与控制
        3.1.2 长轨条在道床肩部的放置状态影响与控制
        3.1.3 焊前垫轨和对轨影响与控制
        3.1.4 焊机的精度影响与控制
        3.1.5 焊后温度变化影响与控制
        3.1.6 焊缝打磨的影响与控制
        3.1.7 线下焊接头的起拱量换算公式及标准范围
        3.1.8 线下焊接头平直度控制方案
        3.1.9 线上焊接头平直度控制方案
    3.2 内部质量控制技术
        3.2.1 焊头探伤试验
        3.2.2 焊头落锤和断口缺陷试验
        3.2.3 焊头静弯试验
        3.2.4 焊头疲劳试验
        3.2.5 焊头硬度和热影响区宏观试验
        3.2.6 焊头拉伸试验
        3.2.7 焊头冲击试验
        3.2.8 焊头显微组织及晶粒度试验
        3.2.9 气压焊轨车焊头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3.3 本章小论
4 自行式气压焊轨车的施工组织模式研究
    4.1 自行式气压焊轨车线下焊接施工方案研究
        4.1.1 施工原材料运输成本的影响与控制
        4.1.2 兰新线线间距不足4.6m的影响与控制
        4.1.3 兰新线昼夜温度变化的影响与控制
        4.1.4 天窗时间的影响与控制
        4.1.5 作业人员技能素质的影响与控制
    4.2 自行式气压焊轨车线上焊接施工方案研究
        4.2.1 线上焊接方法对比
        4.2.2 换铺无缝线路前期线路调查
        4.2.3 人员配置
        4.2.4 车辆编组
        4.2.5 工机具配置
        4.2.6 使用旧式换轨车的整体应力放散施工方案
        4.2.7 使用新式换轨车的施工方案
    4.3 施工流程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新型钢轨闪光焊工艺及焊接接头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钢轨焊接技术国内外概况
        1.2.1 引言
        1.2.2 钢轨焊接技术国内概况
        1.2.3 钢轨焊接技术国外概况
        1.2.4 钢轨焊接接头评价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研究方案设计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
    2.3 焊接工艺流程
    2.4 焊接工艺、焊后热处理及试验方案
第3章 钢轨移动式闪光焊焊接接头工艺调试及接头软化
    3.1 钢轨闪光焊工艺
    3.2 UN5-150ZB1 焊接工艺调试
    3.3 热影响区形貌和宽度
    3.4 焊接接头轨顶硬度试验
    3.5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轨闪光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
    4.1 引言
    4.2 钢轨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的选择
    4.3 X射线衍射理论及测试原理
    4.4 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及分析
        4.4.1 同种位置不同工艺残余应力结果分析
        4.4.2 不同工艺残余应力对称性分析
        4.4.3 钢轨残余应力半高宽(FWHM)和德拜环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钢轨闪光焊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5.1 拉伸性能试验
        5.1.1 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5.2 冲击性能试验
        5.2.1 冲击试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4)稠油火驱点火热动力学特征及二次启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原油的分类
        1.2.2 原油的LTO反应和HTO反应
        1.2.3 原油氧化反应研究现状
        1.2.4 点火方式研究现状
        1.2.5 储层多孔介质热-流-固耦合效应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及章节安排
        1.3.1 论文组织结构
        1.3.2 论文章节安排
2 生产问题及储层多孔介质和流体特征分析
    2.1 火驱区块开发历程、现状及生产问题
    2.2 储层多孔介质特征分析
        2.2.1 储层多孔介质的沉积特征
        2.2.2 储层多孔介质的非均质性
        2.2.3 储层多孔介质的岩性特征
    2.3 储层多孔介质内流体特征分析
    2.4 储层热-流-固耦合效应对二次启动的影响
    2.5 小结
3 稠油低温氧化热动力学特征实验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3.1.3 计算方法
        3.1.4 实验参数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温度与空气油比对稠油LTO的影响
        3.2.2 粘土类型及含量对稠油LTO的影响
        3.2.3 含水饱和度对稠油LTO的影响
        3.2.4 LTO影响的关键因素评价
    3.3 小结
4 稠油着火热动力学特征实验研究
    4.1 高温高压原油自燃点测试装置研制
        4.1.1 装置研制背景
        4.1.2 装置系统组成
        4.1.3 实验测试方法
    4.2 稠油着火影响因素实验
        4.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4.2.2 原油组分对稠油着火的影响
        4.2.3 加热温度对稠油着火的影响
        4.2.4 空气油比对稠油着火的影响
        4.2.5 粘土矿物对稠油着火的影响
        4.2.6 含水饱和度对稠油着火的影响
        4.2.7 稠油着火外界主控因素评价
    4.3 小结
5 稠油油藏点火二次启动机理研究
    5.1 稠油油藏二次启动过程中着火机理研究
        5.1.1 不同馏分反应动力学研究
        5.1.2 着火温度与馏分关系研究
        5.1.3 着火组分与最佳着火位置研究
    5.2 稠油油藏二次启动过程中泄油机理研究
        5.2.1 二次启动过程中储层毛管力研究
        5.2.2 二次启动过程中的储层堵塞
        5.2.3 提高二次启动泄油效果研究
    5.3 小结
6 稠油油藏点火工艺优化设计与实施
    6.1 高温点火系统组成及工艺原理
        6.1.1 系统组成
        6.1.2 工艺原理
    6.2 工艺优化
        6.2.1 反应物的接触
        6.2.2 点火位置的确定
        6.2.3 点火温度的确定
        6.2.4 点火时间的确定
    6.3 现场应用
    6.4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今后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情况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奖励、参与科研项目及生产实施项目

(5)海河干流水质变化特征与藻华预测及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动态监控体系方法研究现状
        1.2.2 水环境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2.3 藻华应急处理技术研发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法
        2.2.1 海河干流水环境质量调查
        2.2.2 海河干流藻华预测模型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水质指标监测方法
        2.3.2 优势度
        2.3.3 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指数
        2.3.4 主成分分析法
        2.3.5 数据处理
第3章 海河干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解析
    3.1 海河干流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3.1.1 海河干流水质评价
        3.1.2 海河干流水质季节性变化
        3.1.3 海河干流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3.1.4 海河干流水质污染现状小结
        3.1.5 藻类暴发水质影响因子
    3.2 海河干流藻类监测结果与分析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环境因子特征分析
        3.2.3 浮游植物群落分析
        3.2.4 小结
第4章 海河干流藻华预警技术研究
    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主影响因子分析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影响因子分析
        4.2.1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
        4.2.2 BP神经网络主影响因子分析MATLAB实现
    4.3 海河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构建
        4.3.1 叶绿素日变化量结果分析
        4.3.2 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构建
        4.3.3 叶绿素含量预测
        4.3.4 海河干流叶绿素预测模型与相关研究的比较
    4.4 海河藻华预警结果分析
    4.5 海河干流全河段藻华预测探讨
    4.6 小结
第5章 海河干流动态监控体系研究
    5.1 海河干流水质监控现状
    5.2 海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控思路
    5.3 海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控要素确定
        5.3.1 监控断面
        5.3.2 监控时间和频次
        5.3.3 监控项目
第6章 海河干流藻华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6.1 海河干流藻华应急处理技术比选
    6.2 藻华处理技术研发
        6.2.1 移动式藻水连续絮凝分离处理装置研制
        6.2.2 移动式藻华应急喷药设备研发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BP神经网络训练MATLAB代码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生物质快速热解气力输送进料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木质生物质资源及其颗粒特性研究现状
        1.2.1 木质生物质资源
        1.2.2 木质生物质颗粒流动特性
    1.3 木质生物质快速热解设备研究现状
        1.3.1 快速热解技术及设备
        1.3.2 快速热解工艺
    1.4 木质生物质快速热解进料系统研究现状
        1.4.1 典型粉体颗粒进料系统
        1.4.2 典型木质生物质热解进料系统
        1.4.3 热解气力输送进料系统研究现状
        1.4.3.1 国内研究现状
        1.4.3.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热解气力输送进料系统研究现状评述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热解气力输送进料系统设计及调试
    2.1 热解气力输送进料系统设计
        2.1.1 进料系统工艺方案
        2.1.2 进料系统控制系统
    2.2 脉冲式气力输送流态仿真分析
        2.2.1 参数设置与仿真方法
        2.2.1.1 参数设置
        2.2.1.2 仿真方法
        2.2.2 结果与讨论
    2.3 脉冲式气力输送进料装置调试
        2.3.1 材料与方法
        2.3.1.1 试验材料
        2.3.1.2 试验装置及方法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三通滞留颗粒质量及垂直管颗粒下落质量流量分析
        2.3.2.2 喷嘴与料斗中心线间距对进料率的影响
        2.3.2.3 输送质量及进料率的线性调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热解气力输送系统进料特性研究
    3.1 热解进料温度对原料及其输送效果的影响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试验材料
        3.1.1.2 试验装置及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1.2.1 原料金属管内加热特性
        3.1.2.2 原料玻璃管内加热特性
        3.1.2.3 原料静态平面加热特性
        3.1.2.4 原料种类特性显微表征
    3.2 脉冲频率对管内颗粒速率分布的影响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试验材料
        3.2.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3.2.2 管路颗粒速率分析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管内颗粒浓度分布特性
        3.2.3.2 底层颗粒速率分布特性
    3.3 电磁阀频率匹配对进料率的影响
        3.3.1 材料与方法
        3.3.1.1 试验材料
        3.3.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3.2.1 电磁阀频率匹配方案的分析和优化
        3.3.2.2 一级电磁阀打开二级电磁阀关闭环节进料特性
        3.3.2.3 一级电磁阀打开二级电磁阀打开环节进料特性
        3.3.2.4 一级电磁阀关闭二级电磁阀打开环节进料特性
    3.4 本章小结
4 气力输送系统在线监测装置研发
    4.1 光敏在线监测系统
        4.1.1 试验原料及方法
        4.1.2 测量方法
        4.1.2.1 流体颗粒浓度图像重建
        4.1.2.2 颗粒输送速率
        4.1.2.3 进料率与固气比
        4.1.2.4 电平均值与分层颗粒浓度
        4.1.3 结果与讨论
        4.1.3.1 监测参数
        4.1.3.2 管路分层监测
        4.1.3.3 管路灰度图像重建
    4.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2.1 Labview数据采集界面
        4.2.2 Visual Basic数据处理界面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移动救生舱舱内环境生存参数及耦合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救生舱及舱内环境相关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移动救生舱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3.2 救生舱舱内环境参数及其耦合关联性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1.5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移动救生舱舱内环境相似模拟实验平台的构建
    2.1 相似性系统设计与相似模拟实验概述
    2.2 移动救生舱微缩模型的构建
        2.2.1 矿用移动式救生舱常用舱体结构简述
        2.2.2 矿用移动式救生舱微缩模型的构建
        2.2.3 矿用移动式救生舱微缩模型的其他附件
    2.3 模型舱内环境参数数据采集/调控系统
        2.3.1 救生舱模型舱内生存环境数据采集/调控系统硬件简介
        2.3.2 救生舱模型舱内生存环境数据采集/调控系统软件构成简介
    2.4 模拟实验平台的气体提供、净化及其他相关设施
    2.5 本章小结
3 救生舱内环境生存参数关联性研究与实验相似性论证
    3.1 救生舱内生存环境参数关联性研究的必要性和作用
    3.2 救生舱内生存参数相关性分析
        3.2.1 救生舱舱内环境参数相关性分析
        3.2.2 救生舱舱内环境参数典型相关性分析
        3.2.3 基于时间序列的救生舱舱内环境参数相关性分析
    3.3 救生舱舱内环境生存参数的因子分析
    3.4 救生舱舱内环境生存参数的回归分析
        3.4.1 舱内环境生存参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3.4.2 舱内环境生存参数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3.5 现场试验与相似模拟情况研究
        3.5.1 救生舱舱内环境参数采集的现场试验
        3.5.2 现场试验中救生舱舱内环境关联性分析
        3.5.3 模型舱体中环境参数变化与实际舱体的相似性论证
    3.6 本章小结
4 救生舱舱内生存环境评价
    4.1 传统统计学方法在救生舱舱内生存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4.1.1 传统统计学方法在分类和判别分析中的基本思路
        4.1.2 Bayes 判别分类方法的相关数学表达
        4.1.3 传统统计学判别方法在救生舱舱内生存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4.2 集对分析方法在救生舱舱内环境评价的讨论
    4.3 统计学习方法在救生舱舱内环境评价的研究与应用
        4.3.1 统计学习方法的基本思路
        4.3.2 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简述
        4.3.3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在救生舱舱内生存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4.3.4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与多类分类方法在救生舱舱内生存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救生舱舱内环境动态建模与现场调试
    5.1 救生舱舱内生存环境特点讨论
    5.2 线性时间序列动态建模方法在救生舱舱内环境建模中的应用
        5.2.1 救生舱环境参数动态数学模型的基本数字特征
        5.2.2 舱内环境线性时间序列模型的结构讨论与定阶问题
        5.2.3 模型的构建与修正
    5.3 救生舱舱内环境控制策略的研究
        5.3.1 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策略及其在舱内环境参数调控中的应用
        5.3.2 对于舱内环境参数模型的调控方法
    5.4 系统现场调试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技术改进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所获荣誉

(9)智能型移动式钢轨气压焊接设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课题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方法及预期目标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钢轨气压焊
    2.1 钢轨焊接
        2.1.1 接触焊法
        2.1.2 气压焊法
        2.1.3 铝热焊法
        2.1.4 三种焊接方法焊接质量对比
    2.2 移动式钢轨气压焊
        2.2.1 气压焊的设备
        2.2.2 钢轨超长气压焊接机
        2.2.3 钢轨加热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3.1 机电一体化
    3.2 计算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3.2.1 单片机
        3.2.2 可编程控制器PLC
        3.2.3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
        3.2.4 人机界面触摸屏
    3.3 传感与检测技术
        3.3.1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3.3.2 压力传感器
        3.3.3 温度传感器
        3.3.4 位移传感器
    3.4 液压控制技术
    3.5 气流流量控制器
        3.5.1 工作原理
        3.5.2 使用方法
    3.6 主要设计内容
        3.6.1 研制目标
        3.6.2 压接机的研制
        3.6.3 液压泵站的研制
        3.6.4 加热器系统研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控制箱的研制
    4.1 智能型气压焊设备的组成
    4.2 控制系统的工艺过程要求
        4.2.1 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
        4.2.2 系统控制研制
    4.3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方案设计
        4.3.1 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
        4.3.2 可编程控制器电源设计
        4.3.3 气压焊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方案
        4.3.4 可编程控制器软件设计
    4.4 人机界面方案设计
        4.4.1 台达人机界面介绍
        4.4.2 台达人机界面的设计
        4.4.3 台达人机界面与PLC 通信
    4.5 微型打印机与PLC 通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工艺试验
    5.1 系统调试及分析
        5.1.1 室内及运用试验
        5.1.2 焊接接头试验
    5.2 现场实际应用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异型移动式气密舱设计效果实验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对象:
    1.3 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四、实验用移动式气压环境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压气水预混扇形喷雾灭火特性研究[D]. 戴超明. 江苏大学, 2020(02)
  • [2]自行式气压焊轨车在换铺无缝线路大修施工的应用研究[D]. 史正鹰.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3]新型钢轨闪光焊工艺及焊接接头的性能研究[D]. 黄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稠油火驱点火热动力学特征及二次启动机理研究[D]. 于晓聪.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5]海河干流水质变化特征与藻华预测及应急处理技术研究[D]. 赵文喜. 天津大学, 2018(06)
  • [6]生物质快速热解气力输送进料系统研究[D]. 吴煜.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移动救生舱舱内环境生存参数及耦合关联性研究[D]. 姚舜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8]数控移动式气压焊机的研制与应用[J]. 缪凯歌,陈友伟. 中国铁路, 2010(10)
  • [9]智能型移动式钢轨气压焊接设备的研制[D]. 袁学勇.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5)
  • [10]异型移动式气密舱设计效果实验研究报告[J]. 程迎祥,赵颖,吴巧,杨苏文,赵福胜,周生焰. 四川医学, 2005(12)

标签:;  ;  ;  

实验移动气压环境装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