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形成中氧化还原反应最明显的例子之一——胡萝卜素的形成

油气形成中氧化还原反应最明显的例子之一——胡萝卜素的形成

一、油气形成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胡萝卜烷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谷元龙[1](2021)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原油油源解析 ——基于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和分子比值与浓度定量分析》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作为我国西北部陆上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是国家重点勘探区域。近十年来,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和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砾岩大油区,进一步证实了该凹陷具有非常丰富的油源基础。玛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可能是来源于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两套烃源岩的原油交汇区,准确确定中部区域原油的油源,对于玛湖凹陷油气勘探及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项研究在玛湖凹陷西斜坡选取了24个原油样品和10个含油储集岩样品,通过连续抽提的方法得到自由态、束缚态和包裹体油气组分,对原油和含油储集岩进行色谱、色谱-质谱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揭示研究区块油气藏的油源和运聚特征。依据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噻吩类(DBTs)、呋喃类(DBFs)化合物指标与浓度,将24个原油样品分为I、II两类。I类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布型式不具有“倒转”特征,而II类原油具有不同程度的“倒转”。与II类原油相比,I类原油具有:(1)相对较高的Pr/n-C17和Ph/n-C18比值和较低的Pr/Ph比值;(2)相对较高的伽玛蜡烷/(C30藿烷+伽玛蜡烷)比值;(3)相对较高的三环萜烷/(三环萜烷+C30藿烷)、三芳甾烷比值TA(I)/(TA(I)+TA(II)和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4-MDBT/1-MDBT;(4)相对较高的二苯并噻吩(DBT)和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s)、较低的二苯并呋喃(DBF)和甲基二苯并呋喃(MDBFs)含量和较高的DBT/(DBT+DBF)和(MDBTs)/(MDBTs+MDBFs)比值。依据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布型式、MDBFs含量和DBT/(DBT+DBF)和(MDBTs)/(MDBTs+MDBFs)比值能够有效区分两类原油。I类原油来源于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II类原油为来源于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与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的原油组分混合的产物。I类原油比II类原油分布于相对较深的储层,两类原油具有不同的运聚通道和分布规律。10个含油储集岩各油气组分五环萜烷含量普遍低于三环萜烷含量。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含量很低,伽玛蜡烷含量高。储集岩样品AH012自由态、束缚态和包裹体油气组分与其他9个储集岩样品相比,三环萜烷/(三环萜烷+C30藿烷)和Ts/(Tm+Ts)比值明显偏低,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偏低(轻),但碳同位素分布型式与其他储集岩样品相同,表明该储集岩样各油气组分比其他储集岩样品成熟度低。10个含油储集岩各类油气组分均来源于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

秦婧[2](2020)在《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侏罗世中、晚期是全球范围发生大规模古气候变迁和古植物类型变化的时期。柴北缘地区受到伸展坳陷及燕山运动早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一套湖-沼相煤、碳质泥岩、油页岩、暗色泥岩4类岩性叠置或互层的富有机质沉积—大煤沟组。开展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于确定古气候、古植物和古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重建地质时期的环境-生物-沉积有机质的相互耦合关系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在实践中对于确定湖沼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预测和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也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柴页1井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作历时四年,对大煤沟组122个岩心样品进行了包括XRD、ICP-MS、GC-MS、镜质体反射率和稳定碳同位素在内的1430余项次分析测试,以及全井测井资料解释和层序地层学分析。采用有机岩石学、生物标志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沉积学和岩石物理学等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方法,在层序地层格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大煤沟组的矿物组成、显微组分组成及微量元素分布的旋回变化特征,探讨了控制大煤沟组富有机质沉积形成的古气候、古植被、沉积环境等方面因素,构建了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旋回、古气候-古生物变化的响应关系,并进一步评价了大煤沟组烃源岩的倾油、倾气性。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性认识如下:1.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揭示,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呈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半深湖—深湖—半深湖—浅湖的不完整旋回结构。2.不同沉积微相矿物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反映,以大煤沟组七段中上部的深湖相为界,古气候出现湿润—干旱—湿润的旋回变化。大煤沟组七段油页岩属于干旱气候下的深湖相沉积,深湖、半深湖亚相及河漫沼泽微相具有相对较高的古生产力。3.揭示了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的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及其旋回变化规律。受沉积环境和古气候旋回控制下的生源输入、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影响,从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缘相—半深湖相—深湖相,高等植物来源显微组分含量逐渐降低。深湖相显微组分以腐泥组和壳质组为主,具有高伽马蜡烷含量,反映干旱气候近源湖泊水生藻类和陆生高等植物双重生源输入的特点。萜类化合物卡达烯、惹稀和西蒙内利烯相对含量的剖面变化,应与构成中侏罗世主要高等植物生源物质的针叶类的生境和/或群落对古气候旋回的响应有关。4.通过微量元素、生物标志物和有机岩石学观察分析,确定了不同沉积微相水体环境及旋回变化特征。三角洲-深湖相水体环境由富氧逐渐变为贫氧、缺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存在缺氧分层水体环境;半深湖相时期为具有湖泊水体内循环的清澈水体环境;深湖相为强烈分层、还原的微咸水环境。5.通过对镜质体反射率频率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旋回、沉积环境的关系分析,阐明了长期困扰有机岩石学家,关于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镜质体反射率值异常的地质原因。指出高等植物物质生源、搬运距离(表现为显微组分组成)和沉积环境(表现为氢指数变化)直接导致了镜质体反射率的增强或抑制。6.提供了详细的中侏罗世湖泊-沼泽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基于此,确定了沉积旋回背景下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湖-沼环境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模式。提出有机质生源和环境共同控制了湖-沼相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数量(TOC)和倾油气性(显微组分组成),中侏罗世大煤沟组的倾油性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深湖相和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泥炭沼泽微相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

潘树彪[3](2020)在《滦平盆地下白垩统黑色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潜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滦平盆地位于华北盆地燕山褶皱带北缘,现今残余面积800km2。本文运用滦探1井的实际地质概况及岩心样品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和露头样品,开展TOC测试、Rock-Eval分析、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Ro测定、干酪根有机元素分析、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分析、主量、微量元素测定及全岩X射线衍射等多项分析技术与手段。本文通过对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的分析,定性评价大北沟组、大店子组、西瓜园组烃源岩;通过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分析,研究重点层位西瓜园组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母质来源、热演化程度及源岩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矿物学特征、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特征的分析,研究西瓜园组烃源岩的古生产力、古盐度、氧化还原条件、古气候及沉积速率等情况,综合分析控制西瓜园组烃源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取得以下认识:1、滦平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主要以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和西瓜园组为主。其中大北沟组有机质丰度较好、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Ⅲ型为主,烃源岩质量达到中等标准;大店子组有机质丰度较差,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干酪根,其烃源岩质量在三套层位中属于最差。两者烃源岩热演化阶段均已经达到成熟阶段。2、西瓜园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TOC均值为1.28%;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型、Ⅱ1型,部分为Ⅲ型,干酪根显微组分以壳质组为主,惰质组含量最低,其中Ro值为0.64%1.32%,有机成熟度达到成熟阶段,烃源岩综合评价为好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表明有机母质来源主要以浮游植物、藻类等水生生物为主,陆源高等植物混合输入;生标异构化指数达到平衡,有机质达到成熟。3、西瓜园组沉积时期,陆源碎屑搬及火山作用携带的有机物导致中等-高等的生产力;源岩沉积的缺氧还原、半咸水的盐度条件带来优秀的有机物保存条件;快速的沉积速率以及半干旱的古气候对烃源岩有机质富集起着或者促进、或者抑制作用,综合制约着滦平盆地西瓜园组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程度。

常睿[4](2020)在《1H-吡咯-2,5-二酮及其它色素类生物标志物的石油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1H-吡咯-2,5-二酮(或马来酰亚胺)是一种发现于石油、沉积物、岩石以及土壤中的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也是石油地球化学中一类新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本文选取国内外几个盆地的烃源岩和原油样品,研究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及意义,深化和拓展色素类生物标志物在油-油和油-源对比中的应用,初步探索运用1H-吡咯-2,5-二酮系列化合物示踪石油运移。研究结果表明,2-甲基-3-正丙基(Me,n-Pr)和2-甲基-3-异丁基(Me,i-Bu)马来酰亚胺主要来源于绿硫菌,可以表征透光、缺氧(PZE)的沉积条件。Me,i-Bu/Me,Et和Me,n-Pr/Me,Et及其他色素来源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可以很好地区分海相、半咸水湖相和咸水湖相环境,北部湾盆地流沙港组为弱还原-还原的淡水-微咸水湖相环境,松辽盆地嫩江组和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早期为咸化湖相环境,并有不同程度的水体分层、奥连特盆地Napo组为透光、静水和局限的浅海环境。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北部湾盆地A类原油来源于油页岩,4-甲基-24-乙基胆甾烷,Me,i-Bu和Me,n-Pr马来酰亚胺发育,B类原油为混源油,C类原油来源于泥岩。首次提出Me,Me/Me,Et马来酰亚和α-苯并马来酰亚胺/β-苯并马来酰亚胺等示踪指标,奥连特盆地T区块MARIANN断层东侧白垩系原油运移方向整体由南往北充注,充注点位于区块东南部。

吴飘[5](2020)在《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二连盆地洼槽区油气资源丰富,成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23个洼槽进行类型划分,挑选不同结构、不同地质类型的四个典型洼槽(乌兰花南、阿南、巴南、乌雅南)开展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构建了不同洼槽、不同区带的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二连盆地洼槽地质要素类型可分为高熟大型半咸水洼槽等3大类15小类,洼槽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断断槽式等5类,洼槽生烃潜力可分为富生烃、生烃和非生烃三个级别;高熟型洼槽和成熟型咸水洼槽全为富生烃洼槽,深洼带面积大于100km2是富生烃洼槽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可将四个典型洼槽的烃源岩发育模式分为半咸水-咸水(菌)藻源保存力模式、淡水-半咸水混合生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淡水陆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排烃门限、生油窗宽度以及源藏关系具有差异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成因类型可分为咸水藻源低熟油等3大类9小类,不同类型原油具有成带或成层分布特征。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南洼槽蒙古林和小阿北油藏原油主要从深洼带经不整合面-断裂-不整合面呈阶梯式运移;乌兰花南洼槽原油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乌雅南洼槽K1ba4段原油主要沿T8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成藏,而K1bt1下段原油多为源内砂体输导成藏;巴南洼槽巴I、巴II构造带油藏多为原地烃源岩经断裂-砂体侧向输导成藏。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尔善断裂带、乌雅南洼槽斜坡内带、巴I构造带具有高强度充注特征,其他区带多为中等或低强度充注。各洼槽原油多为腾二期和赛汉期两期充注,但咸水洼槽成藏时间偏早,近洼构造带成藏期次较多。现今四个典型洼槽均为静水低压体系,但油柱高度小于浮力驱动的临界油柱高度,地史时期深洼带油气充注的动力为浮力和古异常压力综合作用。不同结构洼槽的成藏模式可分为双源阶梯式连续充注复式成藏等4种模式,洼槽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油气性质、烃源灶控制油气来源及分布、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

张正杨[6](2019)在《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深层油气来源与运移方向示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是我国中西部的一个典型叠合盆地油气聚集区。其中西北缘更是盆地油气最富集的区带,不仅有常规原油,也有大量稠油,轻质油和天然气分布。多种类型油气藏的存在揭示了油气成藏与分布规律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前人对该地油气来源存在诸多争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油气源的对比,目的是在查明研究区烃源岩生烃能力的基础上,明确研究区内油气藏与哪(几)套烃源岩存在成因关系,为区域油气勘探和地质研究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对烃源岩岩石热解、有机元素、干酪根镜检等资料进行分析,确定研究区内烃源岩的分布、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明确其生烃潜力。研究认为工区内一共发育有4套烃源岩,分别是石炭系、二叠系佳木河组、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工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中等-好质量,类型多样,成熟度普遍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烃源岩基础良好,生油生气能力俱佳。通过对4套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找到了良好的油气源对比指标:Pr/n C17、Ph/n C18、伽马蜡烷丰度、Ts/Tm和β-胡萝卜烷含量。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特征为低Pr/n C17和Ph/n C18、低伽马蜡烷丰度、高Ts/Tm、极低或无β-胡萝卜烷;风城组烃源岩为高Pr/n C17和Ph/n C18、高伽马蜡烷丰度、低Ts/Tm、极高β-胡萝卜烷;佳木河组烃源岩为低Pr/n C17和Ph/n C18、高伽马蜡烷丰度、低Ts/Tm、中等β-胡萝卜烷含量;石炭系烃源岩为低Pr/n C17和Ph/n C18、低伽马蜡烷丰度、高Ts/Tm、中等β-胡萝卜烷含量。油气源对比显示,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石炭-二叠系原油主要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其次为佳木河组烃源岩;天然气主要为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的油型气,其次为佳木河组的煤型气。通过对原油密度和地化运移参数的研究认为:中央坳陷西部红车、中拐南部地区原油来自于沙湾凹陷;中拐北部、克百、乌夏地区原油原油来自于玛湖凹陷,整体油气运移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余金柱[7](2019)在《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濮凹陷是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其中濮城油田作为东濮凹陷的第二大油气田,油气成因与成藏机制复杂。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濮城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濮城油田原油特征显着:(1)具有典型的盐湖相成因特征:明显的植烷优势(Pr/Ph=0.42)、检测出具有一定含量的β-胡萝卜烷、具有高碳数n C37、n C38正构烷烃优势、富集伽马蜡烷、升藿烷具有“翘尾”特征、多数原油甾烷异构化程度较低等;(2)濮城油田原油总体属于低熟油,少数为正常成熟度原油,C29甾烷???20S/(S+R)、C29甾烷???(14)(???+???)分布范围分别为0.29~0.37、0.28~0.31。(3)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呈两段式分布,与咸水湖相原油的相似,反映两种生源特征。根据成熟度参数,将原油划分为两类,Ⅰ类:沙一段~沙三中亚段原油;Ⅱ类: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原油,Ⅰ类原油具有较低的甾烷异构化程度,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源对比表明,濮城油田原油与濮城洼陷、濮卫洼陷中埋深大于3000m的烃源岩有较好的可比性,濮城沙三上亚段原油与沙三中亚段原油可对比性强,为同源,主要来自于濮城沙三中亚段烃源岩,也有沙三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生烃贡献。濮城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以断块和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2)储层单层厚度薄,特薄层和薄层占绝大多数,储层泥质、碳酸盐含量高,濮城中深层区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低渗储层;(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5)濮城西翼局部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作用,提出濮城中深层油气为“早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陈果[8](2019)在《滨浅湖细粒沉积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定边地区长7段烃源岩为例》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是国内重要的富油气沉积盆地,其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湖相烃源岩被证实为盆地中生代含油气系统的主力烃源岩。关于该套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盆地沉积中心,而忽视了对盆地周缘优质烃源岩发育和成因机理的研究,这制约了盆地周缘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本文基于盆地周缘盐池-定边地区勘探井的测井、录井资料以及156件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利用了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地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形成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总结出了一套滨浅湖细粒沉积富有机质烃源岩发育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平均有机碳含量达到2.68%,生烃潜量平均值达到15.81 mg/g;另外,从有机岩石学观察得出壳质组和矿物沥青基质是主要的生油组分,并且通过对岩石热解和干酪根元素的分析,综合得出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典型的II型有机质,其有机质的母源构成是典型的低等水生生物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输入;通过测定烃源岩Ro、热解Tmax以及对饱、芳分子标志物的分析得出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正处于低熟-成熟阶段。总体来说,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此外,通过对烃源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比值、分子标志物以及莓状黄铁矿的研究,总结出研究区长7沉积环境是以弱氧化-弱还原为主的淡水沉积环境。根据研究区长7段伽马测井曲线和密度曲线的变化,利用旋回地层学理论,建立了研究区长7期的天文地质年代格架,精确划分了长7各亚段的沉积起止时间及持续时间,并结合天文地质年代表获得了长7段烃源岩高分辨沉积速率,利用滑动窗口相关系数分析对获得的沉积速率进行了对比验证;与此同时,还利用莓状黄铁矿的晶体粒径分布理论获得了长7段烃源岩沉积的相对沉积速率变化,两种方法所获得的沉积速率变化能相互印证其准确性。此外,结合新建立的参数:单位古生产力所保留的有机碳含量,TOCpup(TOC per unit paleoproductivity),探讨了沉积速率对有机质丰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沉积速率有利于沉积有机质的保存,而过慢或过快的沉积速率会增大有机质的氧化消耗或者稀释沉积有机质的丰度。利用古生产力参数Porg、Babio以及Mo对研究区长7沉积期湖盆古生产力进行定性评价,并在充分考虑陆源有机质输入、有机质沉降过程中氧化消耗以及硅质碎屑稀释的前提下,对研究区长7期湖盆古生产力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沉积期湖盆为富养型-超富养型湖盆。最后,本文讨论了生产力模式和有机质保存模式对古生产力参数(Porg、Babio和TOC)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模式是以古生产力模式为主、有机质保存模式为辅。结合研究区长7沉积期的古气候条件、沉积水体条件(水体盐度、古水深)、母岩化学性质、火山热液活动以及古生产力条件和有机质保存条件,总结出一种温暖湿润古气候背景下的高陆源碎屑供应,并伴有强烈火山热液活动带来营养物质的生产力模式。

刘诗局[9](2019)在《吐哈盆地桃东沟群烃源岩区域有效性差异研究》文中认为吐哈盆地在中新生界发现了大量的煤系原油,但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进行,其深层非煤系来源原油的成藏规律和深部源岩有效性的研究日益显得重要。本文据原油物性和生标物组成特征差异,将原油分为分为A、B、C和D共4大类,A类原油分布于托克逊凹陷三叠系;B类属于稠油,主要分布于火焰山构造带的二叠系和三叠系;C类分布于鄯勒构造带的三叠系;D类分布于台南、台北凹陷侏罗系。通过油源对比,各类原油与各自地区的二叠系桃东沟群源岩有关,表现出不同地区桃东沟群烃源岩特征有一定差异。依据生标物特征精细对比,又把B类原油划分为B1、B2与B3三个小类,B1类原油全部来源于台北凹陷桃东沟群的源岩;B2类原油是桃东沟群生成的原油先经过强烈的生物降解然后与后期充注的七克台原油混合;B3类原油的形成和B2类原油类似,但后期混合充注了水西沟群生成的煤系原油。通过台北凹陷和吉木萨尔凹陷油气特征的对比,认为台北凹陷深部二叠系桃东沟群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下段烃源岩分别具有可比性。B和C类原油油藏的形成与桃东沟群上、下不整合面的输导作用密切相关。在火焰山构造带,不整合面发育在桃东沟群源岩之上,原油主要是下段源岩的贡献。在鄯善地区则刚好相反,不整合面发育在桃东沟群源岩的之下,桃东沟群下段源岩缺失,原油主要来自于桃东沟群上段源岩。地化特征分析表明,台北凹陷源岩质量最好,台北地区西部源岩质量要好于东部,东部的演化程度要高于西部。台北凹陷深部二叠系源岩演化程度高,生成的油气资源丰富。台北凹陷中、下二叠统源岩生标物特征对比发现,其源岩有机质发育具有继承性,这与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的风城组和芦草沟组源岩生标物特征的继承性相似,同时发现台北凹陷东、西部之间烃源岩生标物特征差异很小,暗示着发育源岩的湖盆连续性好、规模大,烃源岩连续大面积分布。

吴子强[10](2019)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烃源岩与油气成藏》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基于对吉尔嘎朗图凹陷大量数据分析,进行单井烃源岩评价,精细刻画不同类型有机相烃源岩厚度,厘定烃源灶的热历史,预测不同有机相源岩在不同成熟阶段排出油气的性质及生排烃强度,根据油气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测烃源岩的性质,讨论已发现油气藏和烃源灶的关系并进行有利勘探区预测。吉尔嘎朗图凹陷有效烃源岩位于腾一段和阿尔善组。有机质成熟度Ro范围主要在0.4%~1.1%之间,生排烃的源岩厚度约为190m,总的排烃量约1.8亿吨。利用改进的Δlog R烃源岩测井评价技术对吉尔嘎朗图凹陷典型探井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吉尔嘎朗图凹陷腾一段和阿尔善组烃源岩主体为C相,其中腾一段发育C1相烃源岩,阿尔善组发育C2相和D/E相烃源岩。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中洼槽和西洼槽的深洼沉积处,向凹陷边缘厚度逐渐减薄。腾一段和阿尔善组的烃源岩属于一套烃源岩,以湖相藻类的C相烃源岩为主,显微组分主要为腐泥组。原油基本来自于此套淡水-微咸水的湖相源岩,反映单一的油源特征。根据原油API,黏度,甾烷参数对吉尔嘎朗图凹陷原油作油族划分,结果表明,原油分为三类,Ⅰ类原油为C1相源岩在低成熟阶段生成的原生重质油;Ⅱ类原油为C2相源岩和D/E相源岩在成熟阶段生成的中-轻质油;Ⅲ类原油为生物降解油,是前两类原油经过次生变化形成的。不同成因的原油主要受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和成熟度控制的。原油API变化较大,在5~40°范围内均有分布,距离烃源灶越远,原油API越小,成熟度越低。油气藏分布受烃源灶控制,油气聚集在近邻烃源灶的斜坡带,呈现近烃源灶聚集的特点。勘探有利区位于中、西两个富油洼槽斜坡带及周边。

二、油气形成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胡萝卜烷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气形成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胡萝卜烷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原油油源解析 ——基于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和分子比值与浓度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实验方法及实验流程
    1.4 GC、GC-MS、GC-IRMS分析条件
    1.5 芳烃定量方法
    1.6 实验样品与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西北缘地质概况和勘探史
    2.2 成藏条件
第3章 玛湖凹陷西斜坡原油来源
    3.1 族组分特征
    3.2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3.3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地球化学特征
    3.4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浓度
    3.5 噻吩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化合物组成与浓度
    3.6 油源对比
    3.7 成熟度
        3.7.1 甾、萜烷类成熟度指标
        3.7.2 其他成熟度指标
    3.8 小结
第4章 含油储集岩油气组分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
    4.1 族组分
    4.2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3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地球化学特征
    4.4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浓度特征
    4.5 油源对比
    4.6 玛湖凹陷西斜坡充注模式
    4.7 小结
第5章 结语与创新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侏罗系湖-沼相(含煤地层)沉积及环境变化特征
        1.3.2 煤及含煤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
        1.3.3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煤系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大煤沟组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格架
        1.4.2 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特征
        1.4.3 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1.4.4 大煤沟组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
        1.4.5 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倾油气性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1.6.1 论文完成工作量
        1.6.2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柴北缘地层及展布
        2.2.2 柴北缘沉积特征
    2.3 研究区位置
第3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方法
    3.1 柴页1 井概况
    3.2 样品采集
    3.3 实验分析方法
        3.3.1 岩石化学分析
        3.3.2 有机岩石学分析
        3.3.3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第4章 大煤沟组湖-沼相的沉积旋回特征
    4.1 大煤沟组岩性特征及层序地层格架
        4.1.1 岩性特征及组合
        4.1.2 测井曲线特征与层序地层格架
    4.2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
        4.2.1 主要矿物组成
        4.2.2 粘土矿物组成
        4.2.3 沉积旋回背景下的矿物组成特征
    4.3 微量元素分布
        4.3.1 稀土元素与物源特征
        4.3.2 元素地球化学的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4.3.3 湖-沼相沉积时期的古生产力
第5章 湖-沼相沉积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5.1 显微组分分类
    5.2 不同岩性沉积物的显微组分组成
        5.2.1 泥页岩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5.2.2 油页岩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5.2.3 煤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5.2.4 砂岩显微组分特征
    5.3 沉积旋回背景下的显微组分组成变化特征
第6章 湖-沼相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6.1 可溶有机质族组成
    6.2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6.2.1 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
        6.2.2 甾萜类化合物
    6.3 芳香烃分子标志物分布特征
        6.3.1 树脂生源化合物指标
        6.3.2 芳构化藿烷和芳构化甾烷
第7章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及频率分布
    7.1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
        7.1.1 地质因素的影响
        7.1.2 镜质体反射率测试的影响
    7.2 随机反射率统计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7.2.1 反射率测试模式下的类镜质组分
        7.2.2 不同岩性样品的随机反射率频率分布特征
        7.2.3 不同沉积微相的镜质体反射率及其频率分布特征
    7.3 侏罗系湖-沼相镜质体反射率异常的影响因素
第8章 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及其倾油倾气性
    8.1 湖泊-沼泽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
        8.1.1 古气候特征
        8.1.2 生物群落与有机质供给
        8.1.3 沉积位置与水体环境
        8.1.4 异常样品的成因浅析
    8.2 湖-沼相沉积的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因素及富集机制
        8.2.1 沉积旋回背景下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因素及主控因素分析
        8.2.2 有机质富集的地质模式
    8.3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倾油倾气性
        8.3.1 西北地区煤系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8.3.2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
        8.3.3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倾油、倾气性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版及说明
附录B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滦平盆地下白垩统黑色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1.1 论文来源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滦平盆地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烃源岩评价的研究现状
        1.2.2 滦平盆地及周边地区烃源岩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样品
    2.1 滦平盆地地质概况
    2.2 滦平盆地填充演化特征
    2.3 滦平盆地地层与沉积特征
    2.4 样品与实验方法
        2.4.1 样品概况
        2.4.2 实验方法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1.3.1 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标准
        3.1.3.2 有机质成熟度评价
        3.1.4 烃源岩综合评价
    3.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3.2.1 正构烷烃
        3.2.2 类异戊二烯烷烃
        3.2.3 甾烷
        3.2.4 萜烷
    3.3 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3.3.1 全岩矿物含量
        3.3.2 主量元素
        3.3.3 微量元素
        3.3.4 稀土元素
第4章 有机质富集机理的研究
    4.0 氧化还原条件
    4.1 古盐度
    4.2 古生产力
    4.3 古气候
    4.4 沉积速率
    4.5 有机质富集机理的探讨
    4.6 生烃潜力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1H-吡咯-2,5-二酮及其它色素类生物标志物的石油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利用色素类生物标志物进行古沉积环境重建
        1.3.2 利用色素类生物标志物进行油源对比研究
        1.3.3 利用色素类生物标志物进行油气运移探索性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样品与实验方法
    2.1 样品及其区域背景
        2.1.1 北部湾盆地
        2.1.2 松辽盆地
        2.1.3 渤海湾盆地
        2.1.4 奥连特盆地
    2.2 实验方法及流程
    2.3 完成的工作量
第3章 不同沉环境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3.1 淡水-微咸水湖相
        3.1.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源构成
        3.1.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源构成
    3.2 半咸水湖相
    3.3 咸水-半咸水湖相
    3.4 海相
第4章 色素类生物标志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特征
    4.1 无环类异戊间二烯烷烃特征
    4.2 胡萝卜烷特征
    4.3 芳基类异戊二烯系列化合物特征
    4.4 1H-吡咯-2,5-二酮系列化合物特征
第5章 色素类生物标志物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
    5.1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5.1.1 烃源岩甾、萜类化合物特征
        5.1.2 烃源岩1H-吡咯-2,5-二酮特征
    5.2 原油族群划分
        5.2.1 原油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
        5.2.2 原油1H-吡咯-2,5-二酮特征
        5.2.3 原油族群划分
    5.3 油源对比
第6章 1H-吡咯-2,5-二酮在石油运移示踪中的探索
    6.1 示踪研究范围
    6.2 咔唑类化合物示踪石油运移
        6.2.1 1,8/(1,8+2,7)-二甲基咔唑判断油气运移方向
        6.2.2 苯并[a]咔唑/苯并[c]咔唑判断油气运移方向
    6.3 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
    6.4 1H-吡咯-2,5-二酮系列化合物示踪石油运移
        6.4.1 理论依据
        6.4.2 1H-吡咯-2,5-二酮系列化合物判断石油运移方向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1.2.2 油源对比研究进展
        1.2.3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成果
        1.5.1 主要工作量
        1.5.2 创新性成果认识
2.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2.2.2 中生代陆盆发展阶段
        2.2.3 典型洼槽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2.3.1 古生界基底
        2.3.2 侏罗系地层
        2.3.3 下白垩统地层
3.洼漕分类及典型洼槽选择
    3.1 洼槽分布
    3.2 洼槽地质特征及综合分类
        3.2.1 洼槽地质要素特征及综合分类
        3.2.2 洼槽结构特征及分类
        3.2.3 洼槽生烃潜力评价
    3.3 洼槽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典型洼槽选择
4.典型洼槽烃源岩特征及形成机理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评价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4.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2 母质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3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3 烃源岩的形成机制
        4.3.1 烃源岩的发育控制因素
        4.3.2 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4.4 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及灶藏关系
        4.4.1 不同洼槽的生排烃门限
        4.4.2 不同洼槽的灶藏关系
5.典型洼槽油气藏特征及油气来源
    5.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1 油藏类型
        5.1.2 油藏分布特征
    5.2 地层水及天然气性质
        5.2.1 地层水性质
        5.2.2 天然气性质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3.1 原油宏观特征
        5.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5.3.3 碳同位素特征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
        5.4.1 原油成因类型
        5.4.2 原油来源分析
6.典型洼槽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示踪
    6.1 输导体系类型
        6.1.1 断裂输导体系
        6.1.2 砂体输导体系
        6.1.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6.2 地质录井资料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2.1 有效运移空间系数及平面分布
        6.2.2 运移强度系数及平面分布
    6.3 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3.1 原油物性、含蜡量示踪运移方向和路径
        6.3.2 原油成熟度参数示踪
        6.3.3 油气运移方式
    6.4 油气运移距离及其控制因素
7.典型洼槽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动力
    7.1 油气充注强度及成藏期次
        7.1.1 油气充注强度特征
        7.1.2 包裹体岩矿特征
        7.1.3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
    7.2 油气成藏动阻力特征
        7.2.1 成藏阻力特征
        7.2.2 成藏动力特征
    7.3 油气成藏过程
8.典型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8.1 油气成藏模式
        8.1.1 中央断裂带——双源断裂-不整合阶梯式输导两期复式成藏
        8.1.2 巴I反转构造带——单源断裂-砂体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1.3 赛乌苏断阶带——单源断裂垂向输导一期复式成藏
        8.1.4 斜坡带——单源砂体/不整合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8.2.1 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生排烃门限和油气性质
        8.2.2 烃源灶控制原油来源、分布及勘探潜力
        8.2.3 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9.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深层油气来源与运移方向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发育
    2.3 构造演化
第三章 烃源岩分布及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3.1 石炭系
    3.2 二叠系佳木河组
    3.3 二叠系风城组
    3.4 二叠系下乌尔禾组
    3.5 烃源岩评价小结
第四章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4.1 石炭系
    4.2 二叠系佳木河组
    4.3 二叠系风城组
    4.4 二叠系下乌尔禾组
    4.5 典型生标对比参数
    4.6 四层烃源岩生标特征小结
第五章 原油特征与油源对比
    5.1 原油分布及物性
    5.2 原油碳同位素
    5.3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
    5.4 原油分类与来源
第六章 天然气特征及气源对比
    6.1 天然气分布
    6.2 天然气组分及地化特征
    6.3 天然气来源
第七章 运移方向示踪
    7.1 原油物性表征运移
    7.2 原油地化参数表征运移
    7.3 原油运移方向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盐湖相盆地原油及烃源岩研究进展
        1.3.2 存在问题
    1.4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2.4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样品前处理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4.1 油气分布特征
    4.2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4.2.1 原油物性特征
        4.2.2 原油族组分特征
    4.3 原油饱和烃特征
        4.3.1 原油链烷烃特征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4 原油芳烃特征
    4.5 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4.6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5.1 烃源岩分布与发育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5.3.1 族组成特征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5.3.3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
        5.3.4 芳香烃特征
第6章 油气成因机制
    6.1 油源分析
        6.1.1 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定性对比
        6.1.2 甾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6.1.3 萜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6.1.4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参数定量对比
    6.2 烃源岩生烃模式与生烃机制分析
    6.3 油气运移与成藏特征
        6.3.1 油气运移
        6.3.2 油气成藏特征
    6.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6.4.1 油气藏温压特征
        6.4.2 油气藏储层特征
        6.4.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4.4 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滨浅湖细粒沉积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定边地区长7段烃源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条件
        1.2.2 高分辨沉积速率研究方法
        1.2.3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环境
        1.2.4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7段烃源岩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2.4 主力烃源岩层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1.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1.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1.3 烃源岩成熟度特征
        3.1.4 烃源岩生烃潜力特征
    3.2 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3.2.1 烃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
        3.2.2 烃源岩芳烃分子标志物特征
    3.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1 主量元素特征
        3.3.2 微量元素特征
        3.3.3 稀土元素特征
第4章 细粒沉积烃源岩高频旋回地层学研究
    4.1 旋回地层学分析
        4.1.1 古气候参数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深度域频谱分析
        4.1.4 小波分析
        4.1.5 滑动窗口频谱分析
        4.1.6 天文调谐
    4.2 高分辨沉积速率
        4.2.1 沉积速率变化
        4.2.2 滑动窗口相关系数分析
第5章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主控因素
    5.1 古生产力条件
        5.1.1 古生产力定性评价
        5.1.2 古生产力定量恢复
    5.2 有机质保存条件
        5.2.1 底水古氧化还原条件
        5.2.2 相对沉积速率
    5.3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环境
        5.3.1 古气候特征
        5.3.2 火山热液活动
        5.3.3 沉积水体条件
        5.3.4 母岩化学性质
    5.4 有机质富集主控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吐哈盆地桃东沟群烃源岩区域有效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国内外油气源对比研究现状
        1.3.2 研究区油源对比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划分和层序单元划分
    2.3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2.3.1 油源条件
        2.3.2 储层条件
        2.3.3 盖层条件
第3章 原油特征及分类
    3.1 原油物性特征
        3.1.1 托克逊凹陷原油物性
        3.1.2 火焰山构造带原油物性特征
        3.1.3 鄯善地区原油物性特征
    3.2 原油组分特征
        3.2.1 托克逊凹陷原油组分特征
        3.2.2 火焰山构造带原油组分特征
        3.2.3 鄯勒地区原油组分特征
    3.3 原油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3.3.1 托克逊凹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3.3.2 火焰山构造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3.3.3 鄯善地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3.4 原油类型划分以及分布特征
第4章 油源对比
    4.1 A类原油的油源对比
    4.2 B、C类原油的油源对比
        4.2.1 B_1、C类原油油源对比
        4.2.2 B_2、B_3类原油油源对比
    4.3 D类原油的油源对比
第5章 烃源岩评价
    5.1 有机质丰度
        5.1.1 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5.1.2 台北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5.1.3 台南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5.1.4 托克逊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5.2 有机质类型
        5.2.1 有机质类型评价标准
        5.2.2 台北凹陷有机质类型
        5.2.3 台南凹陷有机质类型
        5.2.4 托克逊凹陷有机质类型
    5.3 有机质成熟度
        5.3.1 台北凹陷有机质成熟度
        5.3.2 台南凹陷有机质成熟度
        5.3.3 托克逊凹陷有机质成熟度
    5.4 烃源岩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性
        5.4.1 单井-连井烃源岩发育特征
        5.4.2 地震剖面烃源岩发育特征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烃源岩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沉积背景
    2.2 源储特征
第3章 烃源岩特征和空间分布
    3.1 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充填序列
    3.2 烃源岩有机相
    3.3 烃源岩非均质性表征
    3.4 烃源岩测井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3.5 典型井源岩非均质性及有机相识别
        3.4.1 林19X
        3.4.2 吉2
        3.4.3 吉35
        3.4.4 吉60
        3.4.5 吉86
        3.4.6 吉65
        3.4.7 林5
    3.6 烃源岩对比与空间分布特征
        3.6.1 烃源岩对比
        3.6.2 不同有机相烃源岩厚度的平面展布特征
第4章 烃源灶定量表征
    4.1 地温场特征
    4.2 烃源岩成熟度和生烃转化率标定
    4.3 源岩成熟度及排烃性质
        4.3.1 源岩成熟度
        4.3.2 预测不同有机相源岩排烃性质
    4.4 烃源灶排烃强度
第5章 油气成藏和有利区预测
    5.1 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条件
    5.2 原油物性
    5.3 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5.3.1 原油成熟度
        5.3.2 原油母质来源
        5.3.3 原油沉积环境
        5.3.4 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5.3.5 油族划分与油气成因
    5.4 封盖条件
    5.5 灶-藏关系
    5.6 资源量及有利区预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油气形成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胡萝卜烷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原油油源解析 ——基于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和分子比值与浓度定量分析[D]. 谷元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D]. 秦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滦平盆地下白垩统黑色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潜力[D]. 潘树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4]1H-吡咯-2,5-二酮及其它色素类生物标志物的石油地球化学意义[D]. 常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D]. 吴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深层油气来源与运移方向示踪[D]. 张正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D]. 余金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滨浅湖细粒沉积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定边地区长7段烃源岩为例[D]. 陈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吐哈盆地桃东沟群烃源岩区域有效性差异研究[D]. 刘诗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烃源岩与油气成藏[D]. 吴子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油气形成中氧化还原反应最明显的例子之一——胡萝卜素的形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