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出入口机动车交通调查分析方法

城市出入口机动车交通调查分析方法

一、城市出入口机动车交通调查与分析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旭[1](2021)在《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校是城市道路网中的严重拥堵节点,是学生、家长出行的集散之地。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接送出行的增加,使得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愈加严重,已经引起政府、研究学者的重视。因此,为解决城市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应对校园周边交通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研究。首先,从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出发,通过对学生、家长出行的行为特点、校园周边设施及校园周边停车需求等方面调查,分析校园周边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的原因,为校园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提供基础信息。其次,根据熵值-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利用校园周边交叉口的三个指标(饱和度、平均延误、二次停车率)将校园周边交叉口交通状态划分成轻度、中度、严重三个等级,为校园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确定校园周边交通组织优化范围。通过校园周边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对严重拥堵范围内的校园周边交通组织进行优化。针对校园出入口现状,通过增加出入口、增大校园出入口空间等方法对校园出入口进行重新规划;针对校园周边公交站线、道路与路内停车等方面,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流线、临时停车位置、公交停靠点等交通组织进行优化。最后,以兰州市安宁区东方中学为例,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利用熵值-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划定影响范围,对东方中学周边交通组织进行优化。针对东方中学校园周边需优化的道路、出入口等提出交通组织优化方法,并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校园周边现有的交通组织方案及两种优化方案进行模型建立以及仿真运行,并使用交叉口评价指标参数(平均排队长度、平均延误、停车次数)对各仿真方案进行评价,通过图表形式直观比较各方案的评价结果,通过优化方案与现状对比分析,选取出最合适的东方中学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方案。

刘明凯[2](2021)在《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与创新时代的来临,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助作用更加显着,与所在城市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近年来,我国大学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度和大学师生出行的机动化水平快速提高,导致大学出入口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拥堵节点。解决大学出入口交通拥堵问题既有实践需求又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为例,在定量评估校园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基础上,从出入口布局优化和周边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两方面探讨降低其交通拥堵的对策,保障在校师生及外来人员便捷出入。(1)首先对国内外出入口相关研究和建筑项目对周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优化策略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现有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2)其次,对物元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一般步骤、应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引入云理论构建了校园出入口对周边城市交通影响分析云物元模型,解决了物元分析法无法兼顾评价指标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另外,对云模型中隶属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模型评价结果的精准性。(3)第三,借助大数据和传统交通调查的手段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全面调研。基于调研结果,将云物元模型法应用于山大中心校区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研究中,并通过大数据手段充实了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非线性模型划定不同指标的影响等级;使用Matlab数据分析软件实现云物元模型的计算,从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等角度全方位揭示了山大两个主要出入口对周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程度。(4)最后,从校园出入口空间布局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优化两个维度,对出入口位置与数量、校园周边交叉口、公共交通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减少山大对周边交通影响的综合策略;使用EMME宏观交通仿真软件和VISSIM微观仿真手段进行模拟仿真,并对优化策略进行验证和完善。

祁梦迪[3](2021)在《居住片区慢行路径体系优化方法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东侧居住片区为例》文中认为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慢行环节是交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路网中的步行、自行车路径体系。居住片区指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的连片居住区,是与人接触最密切的人居环境空间。“车行优先”理念指导下的封闭小区导致慢行路径体系不畅、居民出行结构失衡、绿色交通发展不利。正确识别可优化的路径资源、完善慢行路径体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知行合一的需要。探寻居住片区慢行路径体系优化方法,首先应明确路径体系现状问题。本研究基于慢行出行需求,从网络形态与出行体验双重视角入手,构建慢行路径体系分析框架。确定大连理工大学东侧居住片区为实证调查区,诊断路径体系现状问题。采用实地调研法,分析路径连续性、舒适性、安全性,并探讨慢行路网密度与街区规模划定、路径舒适与效率相关性等问题;然后将居住片区路网转译为visum宏观交通规划模型,选取国内外五个居住片区案例作为评价参考,结合出行流量数据,量化对比路网形态指标,并汲取优秀设计经验。研究发现,居住片区慢行路径体系现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用地单元路径衔接不畅;(2)各单元路径体系内向型较强;(3)出行吸引点周边指向型路径缺乏;(4)路径体系网络形态与空间环境建设水平匹配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在整合居住片区内外路径资源基础上,提出增加内向型路径与结构型路径联系、调整门禁模式盘活慢行空间、平行路径连通及断头路接洽、慢行路径立体化与交叉口路径修补,以及适当限制机动车路权等优化策略。从片区路网优化及门禁模式调整两个维度设计优化方案,并设置对照试验,以出行距离、周转量及节约时间价值三重指标比对优化成效,提供可以量化改造收益的评价模型,以期为提高居住片慢行出行品质、推进绿色交通发展与城市“去碳化”进程贡献一份力量。

黎晓璐[4](2021)在《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发展和更新,在旧城区改造工作中,片区的建筑功能及停车需求发生变化,原停车设施无法满足,乱停车行为会占用旧城区路网而加剧拥堵。过度增设停车设施引起的交通增量也会加剧拥堵。要确定停车设施的合理规模,需兼顾路网交通和停车缺口进行分析,将停车引起的交通增量对路网的交通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针对这类中观层面的旧城区停车规模的量化分析问题,已有停车配建标准较多设置下限值,较少设置上限值,无法兼顾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不完全适用;已有研究方法大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城市路网,对基础数据的完整度和精度的要求较高,或是涉及参数的获取难度大,也无法适用。因此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较为实用的量化分析方法,既能考虑周边路网的约束及交通影响,又要降低数据获取难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量化依据。本文基于上述两个要求,研究了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分析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回顾已有研究,总结研究思路。针对路网承载力、停车规模、两者相互作用关系、仿真模型参数标定的研究思路进行总结,梳理路网和停车的相互关系和分析方法,明确其应用特点和数据要求等;2.建立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停车规模量化分析模型。分析路网承载力、停车规模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关系拆解为三个部分,建立停车规模量化模型,得到当前路网承载力下的合理停车规模数量和分析新增停车需求。其中,以时空消耗法二维模型计算路网容量初始值,定义了停车的交通影响折减系数,修正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并讨论参数取值;3.建立停车规模的仿真分析方法。基于仿真软件Vissim4.3,参考路网容量研究方法中的交通分配模拟法,提出分层叠加的停车规模仿真分析思路,得到路网现状限制下的新增停车需求阈值和相应的停车规模数量。结合相关研究选取初始参数集,确定校核指标,讨论了敏感性分析和参数标定的方法。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选用遗传算法和VBA进行参数标定,选用聚类分析进行取值讨论;4.案例分析。针对案例进行交通量和停车调查,完成了调查方案制定、数据调查与分析。根据停车规模量化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合理停车规模和新增停车需求值。根据停车规模仿真分析方法,搭建仿真路网模型,完成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参数标定,以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设置3个方案进行停车到达交通量的叠加分析,得到各方案下的新增停车需求阈值,并根据结果选出最优方案。两种方法的停车需求分析结果数值较为接近,表示分析方法有效,思路可供参考。

陈骏峰[5](2021)在《基于“接送需求”的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小学“中国式接送”的大背景下,大量的接送机动车辆成为导致中小学周边道路拥堵的元凶。传统的地面接送模式存在着其空间局限性,并由此引发的接送流线的混乱、交通拥堵以及小学上下学安全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关注。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力推广,中小学校地下集散中心成为学生接送的新的解决路径。本研究以接送现状入手,对该现状进行描述、总结和追因,对既有的中小学校规划及接送模式进行反思和优化。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查从国内外中小学生出行模式与接送需求、相关建筑地下集散空间模式、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三方面进行归纳,发现利用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承载接送行为的可行性以及现状的不完善性。通过相关文献以及政策性文件的查阅研究,对中小学接送相关的法规政策进行梳理,并从规划层面的中小学校设点布局和停车配建标准以及建筑层面的地下集散空间开发建设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解析。通过实地的调研考察,分别对地面集散以及地下集散两类模式的中小学校接送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对比,从空间层级、交通流线组织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三个层面分析这两类接送模式的优劣之处以及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间的差异性。研究从接送人群指标、接送时间段、接送行为、接送效率四大板块分析家长的接送特征和行为模式;通过问卷获取学生与家长分别对于“接”与“送”就功能空间、流线组织、安全接送、物理环境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数据。以需求为切入点,通过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的六大设计原则——规划合理、安全有序、分区明确、高效便捷、资源共享以及差异化设计。在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校的地下集散空间做功能植入以及流线组织与整合。最后从管理层面对现有的中小学接送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以及管理运营方面提出优化完善建议,从设计层面出发,提出功能重置、流线优配、环境提升以及空间活化四大层面的设计策略和优化方式。

许镭[6](2021)在《基于冲突分析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小城市非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城市道路运行状况日渐复杂,随之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给交通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带来了新的挑战,还给交通参与者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对中小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并提出适当的改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小城市非机动车的出行特征、骑行特性及事故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桂林、柳州和南宁三个城市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深入研究路段内混行非机动车超车事件和交通流运行特征,建立超车事件数预测模型。将混行非机动车道路内的超车事件数和骑行者主观感受打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运用K-means聚类算法构建了混行非机动车道路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超车事件数与单位小时流量、路段宽度呈多元线性回归关系,超车事件数随二者增大而增大;本文构建的混行非机动车道路服务水平评价标准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当单位时间内超车事件数大于等于25个时,非机动车道路服务水平最低,所产生的交通安全隐患也最大。其次,基于信号交叉口不同的非机动车待行区,对左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展开了研究,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广义线性机非交通冲突数预测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非交叉冲突数与左转电动车流量、人力自行车流量以及同向进口道左转机动车流量相关;机非膨胀冲突数与左转非机动车流量、同向进口道左转机动车流量及对向进口道非机动车流量相关。使用机非冲突数预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信号交叉口机非冲突数,且能够较好地对交叉口进行安全评价。最后,依据前文的研究成果,从路段、交叉口、骑行人与车辆等方面提出了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并选取两条路段和一个交叉口进行实例分析,对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和服务水平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同时通过分析交通安全问题给出相应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的交通安全管理对策能够从源头上提高中小城市非机动车骑行者的交通安全性。

丁震[7](2021)在《基于TOD的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永定门外站为例》文中提出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重点问题。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也愈发突出。对此,各大城市普遍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来应对。其中,轨道交通作为大运量绿色公共交通,得到了普遍认可并由此快速发展,国家也愈加重视其高质量建设。随着中国城市逐渐进入存量发展时期,摒弃大拆大建,转为对城市建成区的谨慎更新,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主基调,现有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也因此成为城市更新中的关键一环。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既是一个交通空间也是城市空间,是一个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重要地区。在大城市,每天都有数百、甚至数千万人踏入此处进行各类活动。如何对其进行精细化的城市更新会影响无数人的生活体验。北京作为轨道交通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之一,拥有大量的轨道站点。但是早期建设以及新建的许多站点,在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方面有所不足,轨道站点和城市建设出现脱节现象,令前往此处的人们难以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生活便捷。北京作为首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其着名的城市中轴线更是重要的形象展示地区。在中轴线上,北京南中轴地区城市建设相对缓慢,没有高效利用轴线与轨道交通线路的互动关系是其中一个缩影。作为城市轴线,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能够成为实现其高质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可作为关键切入点进行高品质的规划和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南中轴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重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对轨道交通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TOD以及轨道站点分类进行详细综述,明确研究内容。第二,对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第三,通过梳理南中轴地区发展历史,对南中轴地区数十个轨道站点进行详细调研和分类,从土地层面、道路交通层面、建筑层面、公共空间层面、行为活动层面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结症。第四,对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要素和需求做出详细阐述。第五,提出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在政策层面,建议提供政策支持和放宽一定设计限制;在土地层面,建议打造契合TOD的街道布局,优化用地性质,控制用地开发强度;在道路交通层面,建议采用高效的交通一体化设计,建设P+R停车场,全面改善步行环境;在建筑层面,建议重塑老旧建筑或再开发新兴建筑,加强建筑和周边的一体化设计;在公共空间层面,建议增加品质一流的城市开放空间,提升现状公共空间的品质,并根据具体需求增补不同形式的公共空间;在行为活动层面,根据具体行人活动轨迹或者停留聚集情况,对上述层面进行辅助指导。最后,通过梳理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更新设计策略,对南中轴沿线地段和各类型站点地区进行更新策略指引,以及对南中轴地区的轨道站点——永定门外站周边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应用文章的更新策略体系,为今后其他轨道站点地区的更新设计提出发展思路和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王佳仪[8](2021)在《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迅猛发展,城市病也在加速蔓延,为了综合解决这些城市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发展的TOD理论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TOD理论强调轨道交通与城市更加融合,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提出应对城市病的解决办法,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TOD理论由最初的3D原则经过发展被学者们总结出5D原则、八项原则等,TOD的内涵不断深化,但还是离不开线网、线路、站点三个层面,离不开交通与城市共同为人服务这一本质,离不开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这三个原则。北京作为全国轨道交通线网分布密集的城市,TOD指数却不够高,存在着道路交通拥挤、空间拓展相对无序、地铁站域外部空间品质不够高等问题。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之都的背景下,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的新时代,提高首都北京的TOD水平,优化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势在必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TOD理论用来指导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这两者的联系是目前理论研究的空白。本文从TOD的3D原则“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出发,总结归纳出“交通组织慢行优先、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空间组织合理设计”三项设计策略,并应用于北京副中心城市绿心项目的设计实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空间句法、POI数据分析等方法,在北京范围内选取典型代表进行实地调研,对交通组织、功能组织、空间组织进行分析,结合居民的满意度分析,总结出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开放性与标识性不足三方面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慢行优先、功能混合、空间富有魅力的目标,让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城市与人们的生活,营造公园城市、乐活社区。

李峥峥[9](2021)在《基于舒适度评价的城区自行车专用路优化设计方法 ——以北京西二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和“车本位”思想下粗放的城市规划模式,已经致使国内诸多城市面临众多挑战,城市发展的重点由拓宽机动车道、增量开发转向以“以人为本”、“精细化”为原则的高品质空间建设。自行车交通系统是目前公认的高效可靠的城市交通问题解决方案之一,许多城市正在积极地建设“自行车友好”城市。自行车专用路的建设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各大城市积极完善自行车专用路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扩大管理和维护力度,营造骑行的良好社会氛围,客观上促进了自行车专用路的研究,对如何保障自行车专用路骑行的舒适程度进行研究探讨,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自行车专用路的建设提供指导。文章首先在确定研究自行车专用路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界定了自行车专用路以及舒适度的定义,分析了自行车专用路的由来和发展,对当前自行车专用路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构建自行车专用路舒适度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确定自行车专用路的研究范围,总结现状及问题,阐述在自行车专用路研究中引入舒适度评价的意义,并梳理国内外目前舒适度评价的研究现状,为构建舒适度评价体系提供指导。在明确自行车专用路舒适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之后,基于前文的研究选取评价指标,并结合现有规范、前人研究以及实地调研确定评价基准。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权重,构建最终以设施水平指标、环境水平指标、运营管理水平指标三大类26项指标的自行车专用路舒适度评价体系。引入CAS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用于评价改善效率。基于自行车专用路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西二旗的自行车专用路进行舒适度评价,自行车专用路划分为路基段、接驳段和跨高速段,并针对评分结果较低的薄弱之处加以改善,提出优化策略,针对风热环境采取包括加设太阳能顶、布置单侧绿植和建设绿色隧道的方法,通过软件ENVI-met对现状和改善后策略进行模拟评价比较,结论为建设绿色隧道的改善效果更为显着,针对自行车专用路停车点密度,建立停车正负面清单和集约空间结合设施带划定停车区域的策略,针对自行车专用路路网密度,提出利用现状,结合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进行空间重新划分的思路,针对过街设施种类,提出绿波交通和停车等候区的方式,保障骑行的安全与通畅。最后通过计算改善前后自行车专用路的环境效率BEE,验证改善结果有效性,并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改善效率。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自行车专用路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以期对城市自行车专用路舒适度的提升提供方法借鉴。

李祚暄[10](2021)在《儿童友好理念下的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小学是城市重要的公共配套设施,小学周边通学空间作为学龄儿童上下学期间高频使用的城市空间,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关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石家庄市也出现了较为典型的小学周边通学空间问题,如出行空间缺少安全性保障、停留空间舒适性不足、景观环境缺少趣味性元素等。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此类问题,本研究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理念,以儿童需求为导向,转变以往单一化的小学周边空间改造方式,力求为儿童营造一个兼顾安全性、舒适性、多样性的上下学环境。本文首先基于“儿童友好”的理念,利用认知地图法和问卷调研法了解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与通学行为需求,总结出儿童友好下的通学空间诉求。其次,对石家庄市主城四区内的36所典型小学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其周边通学空间的形态结构特征与使用特征,总结现状问题:步行空间连续性差,交通管控不足;停留空间尺度失衡、缺少人性化设施;空间辨识度不高,功能单一无趣。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影响小学周边通学空间儿童友好度的3个公共因子:出行安全性因子、物质多样性因子、活动舒适性因子,并根据因子方差贡献率得到了各因子的权重排序及因子综合得分,继而找到了步行空间连续性、等候空间、休憩设施等11个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的待优化方向。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对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提出了出行安全性、物质多样性、活动舒适性及社会组织管理四个方面的优化策略,并以翟营大街小学、谈南路小学等16所小学为例做出了设计示意。优化策略包括:在出行安全性方面,提出完善相关规划与建设指引,并对步行空间、校门前空间、道路空间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在物质多样性方面,主要通过对学校周边的小尺度空间、各类节点空间及景观绿化空间的优化来提升通学空间的趣味性和识别性;在活动舒适性方面,结合石家庄市儿童的通学行为数据对等候空间进行了量化计算,建议扩充等候空间与步行空间的规模,完善人性化设施,提升路面的舒适度;在空间的组织管理方面,从儿童与成人、空间与使用者两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儿童参与、建立空间管理反馈机制优化策略。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儿童友好理念对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优化的指导与应用,掌握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的优化方向,从安全性、多样性、舒适性方面提升通学空间品质,促进儿童友好通学,并为其它同类型城市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和学校周边空间的优化提供借鉴。

二、城市出入口机动车交通调查与分析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出入口机动车交通调查与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框架
2 校园周边交通现状调研与分析
    2.1 调研方式
    2.2 校园交通区位
        2.2.1 校园出入口空间
        2.2.2 校园周边交通状况
        2.2.3 校园周边停车位
    2.3 接送行为
        2.3.1 接送方式
        2.3.2 接送原因
        2.3.3 接送等待时间
        2.3.4 接送行为调查因素
    2.4 校园周边交通量调研
        2.4.1 校园出入口调查
        2.4.2 校园周边交叉口调查
    2.5 小结
3 校园周边交通影响范围分析
    3.1 确定交叉口评价指标
        3.1.1 交叉口评价指标
        3.1.2 各指标评价标准
    3.2 确定指标权重
    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3.1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因素集和评论集
        3.3.2 单指标的隶属度函数
        3.3.3 多指标综合评价
    3.4 交通影响范围等级划分
    3.5 小结
4 校园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方法
    4.1 校园出入口交通组织优化
        4.1.1 增加校园出入口
        4.1.2 出入口内部空间优化
        4.1.3 动态诱导信息系统
    4.2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优化
        4.2.1 校园周边道路
        4.2.2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
    4.3 校园周边停车问题优化
        4.3.1 规划校园停车区域
        4.3.2 临时停车位
        4.3.3 停车设施布局
        4.3.4 利用经济和政策手段进行停车行为调控
    4.4 学校周边公交站线优化
        4.4.1 校园周边公交站点设置
        4.4.2 调整公交线路与公交班次
        4.4.3 完善配套设施
        4.4.4 校车服务
    4.5 校园周边交叉口信号控制
    4.6 其他优化措施
    4.7 小结
5 实例分析-以兰州市东方中学为例
    5.1 校园区位概况
        5.1.1 东方中学概况
        5.1.2 校园周边现状
        5.1.3 东方中学接送行为调查
        5.1.4 校园周边存在的问题
    5.2 交通影响范围划定
        5.2.1 确定交叉口指标
        5.2.2 确定交叉口指标权重
        5.2.3 交叉口综合评价模型
    5.3 交通组织优化方案
        5.3.1 潮汐道路方案
        5.3.2 增加出入口方案
    5.4 仿真
        5.4.1 现状仿真
        5.4.2 潮汐道路方案仿真
        5.4.3 增加出入口方案仿真
    5.5 交叉口仿真结果评价
        5.5.1 排队长度
        5.5.2 平均延误
        5.5.3 停车次数
        5.5.4 小结
    5.6 优化方案对道路影响
        5.6.1 车辆延误
        5.6.2 排队结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东方中学接送行为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和发展现状
    2.2 国内相关研究和发展现状
    2.3 小结
第3章 物元分析法改进研究
    3.1 物元分析法
        3.1.1 物元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3.1.2 物元分析法有效性分析
        3.1.3 物元分析法的优缺点
    3.2 云模型
        3.2.1 云模型的定义
        3.2.2 正态云模型
        3.2.3 云模型的“3En”特征
    3.3 基于云模型的物元分析法改进
        3.3.1 云物元分析法的定义
        3.3.2 云物元的关联函数
        3.3.3 云物元的隶属度
    3.4 小结
第4章 山大校园出入口对周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分析
    4.1 山大概况
    4.2 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4.2.1 调查方法与内容
        4.2.2 调查数据分析
    4.3 山大校园周边交叉口服务水平分析
        4.3.1 山大路-山大南路交叉口
        4.3.2 山大路-山大北路交叉口
        4.3.3 洪家楼南路-山大北路交叉口
        4.3.4 闵子骞路-山大南路交叉口
    4.4 基于云物元模型的山大出入口对城市交通影响体系构建
        4.4.1 基于大数据手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基于非线性模型经典域的确定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4 综合关联度计算和评判等级的确定
    4.5 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分析
        4.5.1 机动车对周边交通影响分析
        4.5.2 非机动车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分析
        4.5.3 步行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降低校园出入口对城市交通影响的对策与评估
    5.1 对策初拟
        5.1.1 校园出入口优化对策
        5.1.2 周边城市道路交通优化
    5.2 对策验证
        5.2.1 交通仿真模型构建
        5.2.2 初拟对策评估
    5.3 对策优化
        5.3.1 初拟对策优化
        5.3.2 交通组织建议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3)居住片区慢行路径体系优化方法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东侧居住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研究基础与实践进展
    2.1 慢行交通特征
        2.1.1 交通方式
        2.1.2 出行目的
        2.1.3 人群构成
    2.2 居住片区路径体系特征
        2.2.1 开放型居住片区
        2.2.2 门禁型居住片区
        2.2.3 两类居住片区路径体系对比
    2.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动态
        2.3.1 慢行出行研究动态
        2.3.2 居住片区出行优化实践
        2.3.3 国内外研究动态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要素选取与技术方法
    3.1 要素选取与测度
        3.1.1 路径需求层级
        3.1.2 分析要素选取与测度
        3.1.3 评价要素选取与测度
        3.1.4 数据获取方法
    3.2 分析方法与流程
    3.3 本章小结
4 居住片区慢行路径体系实证分析
    4.1 调研内容与方法
        4.1.1 调查区选取
        4.1.2 交通调查方法
    4.2 实地调研分析
        4.2.1 调查区基础信息
        4.2.2 路径连续性
        4.2.3 路径舒适性
        4.2.4 路径安全性
        4.2.5 调研分析小结
    4.3 交通模型分析
        4.3.1 交通模型构建
        4.3.2 对比案例选取
        4.3.3 流量均匀性
        4.3.4 路径连通性
        4.3.5 路径效率性
        4.3.6 模型分析小结
    4.4 现状问题总结
        4.4.1 路径体系现状问题总结
        4.4.2 调查区问题成因解析
    4.5 本章小结
5 居住片区慢行路径体系优化设计
    5.1 路径体系优化目标
    5.2 路径体系优化策略
        5.2.1 增加内向型路径与结构型路径的联系
        5.2.2 调整门禁模式盘活慢行空间
        5.2.3 平行路径连通及断头路接洽
        5.2.4 慢行路径立体化
        5.2.5 交叉口路径修补
        5.2.6 适当限制机动车路权
    5.3 优化方案设计
        5.3.1 路网形态优化
        5.3.2 门禁模式优化
    5.4 优化方案评价
        5.4.1 对照方案设计
        5.4.2 出行距离评价
        5.4.3 周转量评价
        5.4.4 经济效益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附录1 图表目录
附录2 调查区流量观测数据

(4)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路网承载力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城市停车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城市停车与路网交通的相互影响研究现状
        2.3.1 停车的交通影响研究现状
        2.3.2 受路网影响的停车规模研究现状
    2.4 仿真模型参数标定方法研究现状
    2.5 小结
第3章 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停车规模控制模型
    3.1 路网承载力研究方法
    3.2 静态交通研究方法
    3.3 相互作用关系
    3.4 问题描述
    3.5 模型构建
        3.5.2 路网容量初始值
        3.5.3 停车的交通影响的折减
        3.5.4 路网容量与停车供给的关系
    3.6 小结
第4章 停车规模量化的仿真模型与参数标定
    4.1 软件平台简介
    4.2 仿真分析思路
    4.3 模型参数标定
        4.3.1 初始参数集选取
        4.3.2 参数敏感性分析
        4.3.3 参数标定
    4.4 北展核心区仿真参数标定过程
        4.4.1 参数敏感性分析过程
        4.4.2 参数标定过程
    4.5 小结
第5章 北展核心区停车规模控制研究
    5.1 案例背景
        5.1.2 交通数据采集
        5.1.3 停车数据采集
    5.2 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停车规模控制模型
    5.3 区域停车规模的仿真分析
        5.3.1 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5.3.2 模型参数标定结果
        5.3.3 方案设计
        5.3.4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接送需求”的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式接送”现象普遍存在
        1.1.2 传统的地面接送模式存在局限性且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
        1.1.3 “地下集散”模式的兴起且尚待完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对象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接送行为
        1.4.2 地下室
        1.4.3 集散空间
        1.4.4 公办学校
        1.4.5 民办学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中小学生出行模式和接送需求
        1.5.2 相关建筑地下空间集散模式——以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为例
        1.5.3 中小学接送集散空间设计相关研究
    1.6 基于多元主体的接送需求认知
        1.6.1 对于小学和中学接送现状和需求的差异性认知
        1.6.2 对于家长接送需求的认知
        1.6.3 对于学生接送需求的认知
        1.6.4 对于学校方面接送需求的认知
        1.6.5 对于社会大众对接送需求的认知
    1.7 研究思路及方法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2 中小学接送问题相关规范及接送空间组成解析
    2.1 本章研究框架
    2.2 “中国式接送”现象
        2.2.1 中小学校教育模式
        2.2.2 中国家庭伦理关系
    2.3 中小学校接送问题相关法规解读
        2.3.1 学校的设点布局
        2.3.2 中小学校停车现行规范标准
        2.3.3 学校地下集散空间的设计及利用相关标准
        2.3.4 保障接送安全性的相关法规
    2.4 中小学接送功能空间及其布局分析
        2.4.1 接送等待空间
        2.4.2 接送停车空间
        2.4.3 接送交接空间
        2.4.4 功能布局模式
    2.5 小结
3 中小学校接送现状研究与对比分析
    3.1 本章研究框架
    3.2 样本选择与调查
    3.3 地上接送模式现状
        3.3.1 上学时段“送”的现状研究
        3.3.2 放学时段“接”的现状研究
    3.4 地下集散模式现状
        3.4.1 上学时段“送”的现状研究
        3.4.2 放学时段“接”的现状研究
    3.5 中小学地上与地下集散空间优势劣势分析
        3.5.1 中小学地上集散优劣势分析
        3.5.2 中小学地下集散优劣势分析
    3.6 小结
4 中小学“地下集散模式”下的接送行为与需求研究
    4.1 本章研究框架
    4.2 中小学上学时段“送”的行为特征
        4.2.1 “送”—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关系)
        4.2.2 “送”—时间段
        4.2.3 “送”—行为(方式比例、停留时长)
        4.2.4 “送”—效率
        4.2.5 “送”行为方式总结
    4.3 中小学放学时段“接”的行为特征
        4.3.1 “接”-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关系)
        4.3.2 “接”—时间段
        4.3.3 “接”—行为(方式比例、停留时长、等待行为)
        4.3.4 “接”—效率
        4.3.5 “接”行为方式总结
    4.4 中小学上学时段“送”的需求研究
        4.4.1 功能空间需求
        4.4.2 流线组织需求
        4.4.3 安全需求
        4.4.4 物理环境与设施的需求
        4.4.5 情感需求
        4.4.6 其他需求
    4.5 中小学放学时段“接”的需求研究
        4.5.1 功能空间需求
        4.5.2 流线组织需求
        4.5.3 安全需求
        4.5.4 物理环境与设施的需求
        4.5.5 情感需求
    4.6 接送需求整合下的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功能与流线设计要点
        4.6.1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原则
        4.6.2 中小学地下集散功能植入研究
        4.6.3 中小学地下集散流线组织与整合
    4.7 小结
5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优化与策略
    5.1 本章研究框架
    5.2 中小学接送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建议与方法
        5.2.1 学校的设点布局与规模
        5.2.2 对于接送车停车配建指标的建议
        5.2.3 对校园地下集散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议
        5.2.4 对校园安全建设的建议
    5.3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管理与运营建议
        5.3.1 停车区域管理运营建议
        5.3.2 上下学模式建议
        5.3.3 其他安全管理措施
    5.4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策略:功能重置
        5.4.1 接送中心建议在教学楼和对外家长步行出入口间做合理布局
        5.4.2 停车区、等待区以及接送交接区,各分区独立且联系紧密
        5.4.3 通过功能植入与合理高效布局,差异化应对上学与放学不同需求
    5.5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策略:流线优配
        5.5.1 上学时段流线优化策略
        5.5.2 放学时段流线优化策略
    5.6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策略:环境提升
        5.6.1 物理环境优化
        5.6.2 配套设施完善和提升
        5.6.3 无障碍与人性化设计
    5.7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策略:空间活化
        5.7.1 空间活化的内涵
        5.7.2 空间活化的方式
    5.8 小结
6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方法与实证
    6.1 本章研究框架
    6.2 实证样本选择
        6.2.1 项目概况与样本选择
        6.2.2 地下集散空间设计制约因素
        6.2.3 地下集散空间相关建筑设计图纸
    6.3 地下集散空间功能布局设计分析
        6.3.1 地下集散中心相对位置合理布局
        6.3.2 地下集散中心功能分区分析
        6.3.3 功能植入合理应对上下学差异化的需求
    6.4 地下集散空间流线设计分析
        6.4.1 上学时段地下集散中心流线组织设计
        6.4.2 放学时段地下集散中心流线组织设计
    6.5 地下集散空间环境与配套设施设计
        6.5.1 物理环境优化设计与功能区块配套设施设计
        6.5.2 无障碍及人性化设施
    6.6 地下集散空间活化设计
7 结论
    7.1 总结
        7.1.1 研究的创新性
    7.2 不足及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6)基于冲突分析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交通调查与非机动车交通基本特征
    §2.1 交通调查
        §2.1.1 调查对象与特征
        §2.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中小城市非机动车交通基本特征
        §2.2.1 非机动车骑行者的出行特征
        §2.2.2 非机动车交通的骑行特性
        §2.2.3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段非机动车超车冲突分析
    §3.1 非机动车超车事件
    §3.2 交通流特征参数
        §3.2.1 非机动车速度
        §3.2.2 非机动车流量
        §3.2.3 车均占有空间
    §3.3 混行非机动车道超车事件数预测模型
    §3.4 混行非机动车道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3.4.1 评价指标选取
        §3.4.2 服务水平划分K-means模型
        §3.4.3 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
    §4.1 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待行方式
    §4.2 信号交叉口机非交通冲突判别方法与流程
        §4.2.1 机非交通冲突判别方法
        §4.2.2 机非交通冲突判别流程
    §4.3 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
        §4.3.1 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叉冲突
        §4.3.2 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膨胀冲突
    §4.4 信号交叉口机非冲突数预测模型
        §4.4.1 交叉口机非交叉冲突数预测模型
        §4.4.2 交叉口机非膨胀冲突数预测模型
    §4.5 交叉口机非冲突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5.1 路段交通安全提升措施
    §5.2 交叉口交通安全提升措施
        §5.2.1 设有普通待行区的交叉口
        §5.2.2 设有BOX待行区的交叉口
    §5.3 骑行人与车辆管理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分析
    §6.1 桂林及南宁市路段实例
        §6.1.1 路段概况
        §6.1.2 服务水平评价
        §6.1.3 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6.1.4 交通安全提升措施
    §6.2 柳州市交叉口实例
        §6.2.1 交叉口概况
        §6.2.2 机非冲突数计算
        §6.2.3 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6.2.4 交通安全提升措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TOD的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永定门外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愈加重视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建设
        1.1.2 存量发展时期的城市建成区轨道交通站点亟需优化
        1.1.3 轨道交通能够成为北京城南地区高质量规划建设的重要支撑
    1.2 研究对象界定和分析
        1.2.1 轨道交通
        1.2.2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1.2.3 北京南中轴地区
        1.2.4 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的研究
        1.3.2 关于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的研究
        1.3.3 关于轨道站点分类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轨道站点地区相关研究评述和国内外案例分析
    2.1 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同发展研究
        2.1.1 节点-场所模型
        2.1.2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
        2.1.3 站城一体化理念
        2.1.4 轨道站点区位因素与开发强度的分析
    2.2 国内外案例分析
        2.2.1 日本东京涩谷站周边地区更新建设
        2.2.2 日本东京多摩田园都市沿线一体化开发
        2.2.3 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内部社区城市更新发展项目
        2.2.4 中国香港打造融合交通的综合发展模式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规划设计的基础调查和问题分析
    3.1 南中轴地区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
    3.2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实地调查和结果分析
        3.2.1 调查轨道站点和范围选择
        3.2.2 用地性质的分类标准
        3.2.3 调查主要内容
        3.2.4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调查方法
    3.3 轨道交通站点类型分类结果
        3.3.1 北京南中轴整体地区站点分类结果
        3.3.2 北京地铁8 号线(永定门外站-瀛海站)的进一步分类结果
    3.4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现状情况分析
        3.4.1 城市综合型站点现状情况
        3.4.2 特定功能型(居住)站点现状情况
        3.4.3 特定功能型(商业)站点现状情况
        3.4.4 特定功能型(产业)站点现状情况
    3.5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3.5.1 土地层面问题
        3.5.2 道路交通层面问题
        3.5.3 建筑层面问题
        3.5.4 公共空间问题
        3.5.5 行为活动问题
    3.6 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规划设计问题症结分析
        3.6.1 城市在早期难以落实和实施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理念
        3.6.2 轨道站点地区的建设方式单一并且缺乏高品质的设计
        3.6.3 有关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城市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
    3.7 本章总结
第4章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要素及需求分析
    4.1 TOD带动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关键内容
        4.1.1 优化轨道站点地区发展布局,集约节约土地资源
        4.1.2 改善轨道站点地区空间形态,打造多姿多彩的城市空间
        4.1.3 挖掘轨道站点地区潜能,提升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
        4.1.4 提供时间维度的保障,促进国际企业落地
    4.2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核心思想
    4.3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核心要素
        4.3.1 城市硬件要素
        4.3.2 行人活动要素
    4.4 基于TOD的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的核心需求
        4.4.1 宏观政策层面
        4.4.2 土地层面
        4.4.3 道路交通层面
        4.4.4 建筑层面
        4.4.5 公共空间层面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构建
    5.1 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5.1.1 总体目标
        5.1.2 基本原则
    5.2 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构建
        5.2.1 土地更新策略
        5.2.2 道路交通更新策略
        5.2.3 建筑更新策略
        5.2.4 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5.2.5 行为活动更新策略
    5.3 南中轴沿线地段和各类型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分析
        5.3.1 第一段(永定门外站至东高地站)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2 第二段(火箭万源站至瀛海站)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3 城市综合型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4 特定功能型(居住)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5 特定功能型(商业)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3.6 特定功能型(产业)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4 实证研究:永定门外站轨道站点地区更新策略
        5.4.1 选择永定门外站进行实证的原因
        5.4.2 基本概况
        5.4.3 上位规划对永定门外站点地区的指引
        5.4.4 永定门外站点地区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5.4.5 更新策略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5.4.6 具体更新策略
    5.5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1.1.2 TOD理论承担时代使命
        1.1.3 北京TOD外部空间的提升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地铁站域综合体及相关概念
        1.3.2 外部空间
        1.3.3 TOD理论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TOD理论相关研究
        1.5.2 地铁站域综合体相关研究
        1.5.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和TOD理论基础研究
    2.1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基础分析
        2.1.1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核心特征与作用
        2.1.2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分类
        2.1.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需求分析
        2.1.4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要素分析
    2.2 TOD理论的指导
        2.2.1 TOD理论的概念解读
        2.2.2 TOD理论的中国内涵
        2.2.3 TOD概念外延:不同层面的TOD模式
        2.2.4 TOD理论指导外部空间设计的优越性
    2.3 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案例
        2.3.1 国外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2.3.2 国内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地区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研究
    3.1 北京TOD发展现状
        3.1.1 推进TOD发展的政策与尝试
        3.1.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分布情况
        3.1.3 北京TOD发展的困境
    3.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调研
        3.2.1 实地调研情况
        3.2.2 交通组织分析
        3.2.3 功能混合度分析
        3.2.4 满意度评价分析
    3.3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问题总结
        3.3.1 交通组织方面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
        3.3.2 功能组织方面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
        3.3.3 空间组织方面开放性和标识性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TOD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4.1 设计原则
        4.1.1 总体定位,契合城市发展
        4.1.2 慢行交通,实现步行可达
        4.1.3 功能混合,集约利用土地
        4.1.4 生态持续,改善公共空间
    4.2 交通组织慢行优先策略
        4.2.1 步行空间连续宜人
        4.2.2 自行车空间分区规划
        4.2.3 机动车空间公交优先
    4.3 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策略
        4.3.1 功能多样满足需求
        4.3.2 功能侧重突出优势
        4.3.3 功能共享协同优化
    4.4 空间组织合理设计策略
        4.4.1 广场空间开放性
        4.4.2 景观空间生态性
        4.4.3 入口空间标识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实践——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起步区外部空间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及基地分析
        5.1.2 起步区概况
        5.1.3 设计愿景与目标
    5.2 设计分析
        5.2.1 交通组织
        5.2.2 功能组织
        5.2.3 空间组织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满意度评分问卷
    附录二:回收调查问卷各项问题均分统计与对应权重
致谢

(9)基于舒适度评价的城区自行车专用路优化设计方法 ——以北京西二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由“车本位”思想回归到“人本位”思想
        1.1.2 建设“自行车友好”城市的需要
        1.1.3 自行车专用路建设亟待深化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自行车专用路
        1.4.2 舒适度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自行车专用路发展与体系基础研究
    2.1 自行车专用路的由来和发展
        2.1.1 自行车专用路由来
        2.1.2 国内外自行车专用路发展情况概述
        2.1.3 国外自行车专用路优秀案例分析
        2.1.4 我国自行车专用路建设研究
    2.2 自行车专用路体系基础研究
        2.2.1 功能与布局
        2.2.2 车道设计
        2.2.3 接驳换乘
        2.2.4 人性化服务设施
        2.2.5 绿化景观
    2.3 自行车专用路体系研究现状
        2.3.1 国内外自行车专用路体系研究现状
        2.3.2 我国相关规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舒适度评价引入自行车专用路研究的必要性
    3.1 研究范围
    3.2 自行车专用路现状及问题
    3.3 在自行车专用路中引入舒适度评价的意义
        3.3.1 舒适度评价在设计领域运用的意义
        3.3.2 在自行车专用路设计中引入舒适度评价的作用
    3.4 国内外舒适度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行车专用路舒适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路径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4.2 体系构建原则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3.2 评价方法的介绍
        4.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
    4.4 体系指标初选
        4.4.1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4.4.2 初选评价指标来源
        4.4.3 指标初选
    4.5 体系优化及构建思路
        4.5.1 评价指标的优化和筛选
        4.5.2 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4.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项研究
        4.6.1 评价基准的确定方法
        4.6.2 指标及评价基准研究
    4.7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7.1 构造判断矩阵
        4.7.2 权重结果
    4.8 评价结果的优化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西二旗自行车专用路的舒适度评价
    5.1 北京西二旗自行车专用路概况
    5.2 数据来源与模拟方法介绍
        5.2.1 气象气候
        5.2.2 模拟方法
        5.2.3 评价方法
    5.3 北京西二旗自行车专用路的舒适度评价
        5.3.1 设施水平指标获取
        5.3.2 环境水平指标获取
        5.3.3 运行水平指标获取
        5.3.4 路基段指标评分结果
        5.3.5 接驳段指标评分结果
        5.3.6 跨高速段指标评分结果
    5.4 自行车专用路舒适度重点改善指标选取与评价
        5.4.1 风环境舒适度和热环境舒适度改善策略
        5.4.2 自行车停车点密度改善策略
        5.4.3 自行车专用路路网密度改善策略
        5.4.4 过街设施种类改善策略
    5.5 自行车专用路的环境效率BEE计算
    5.6 本章小结
结论
    1 主要工作和成果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致谢

(10)儿童友好理念下的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出行的安全问题
        1.1.2 城市小学周边空间问题
        1.1.3 《石家庄市儿童发展规划》的实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儿童友好
        1.3.2 通学
        1.3.3 通学行为
        1.3.4 通学空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6.1 研究框架
        1.6.2 创新点
第2章 小学周边通学空间的儿童诉求调查
    2.1 儿童的身心特征
        2.1.1 儿童身体特征
        2.1.2 儿童心理特征
    2.2 儿童空间认知与通学行为特征调查
        2.2.1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2.2.2 儿童通学空间认知特征
        2.2.3 儿童通学行为特征
        2.2.4 儿童活动空间需求
    2.3 儿童友好下的通学空间诉求总结
        2.3.1 儿童友好的空间设计原则
        2.3.2 儿童友好下的通学空间诉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特征分析
    3.1 石家庄市主城区小学总体概况
        3.1.1 空间分布特征
        3.1.2 小学服务范围
        3.1.3 类型及特点
    3.2 典型小学周边通学空间结构特征
        3.2.1 校门前空间特征
        3.2.2 路径空间特征
    3.3 典型小学周边通学空间使用特征
        3.3.1 通学时间特点
        3.3.2 通学空间的行为密度
        3.3.3 儿童活动路线及停留点分析
    3.4 从儿童诉求看小学周边通学空间的现状问题
        3.4.1 安全出行空间:步行空间连续性差,交通管控不足
        3.4.2 互动交往空间:停留空间尺度失衡,缺少人性化设施
        3.4.3 自然体验空间:空间辨识度不高,功能单一无趣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儿童友好度分析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内容
        4.2.1 方法选择:因子分析
        4.2.2 样本小学的选择
        4.2.3 数据获取
    4.3 小学周边通学空间儿童友好度分析
        4.3.1 指标的选取
        4.3.2 因子主成分的确定
        4.3.3 因子权重的计算
        4.3.4 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的计算
    4.4 小学周边通学空间儿童友好度分析结果
        4.4.1 影响因子对比分析
        4.4.2 不同类型小学对比分析
        4.4.3 小学周边通学空间系统优化方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儿童友好的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优化策略
    5.1 出行安全性优化策略
        5.1.1 完善通学空间的相关规划与设计指引
        5.1.2 确定步行空间的管控范围与管控内容
        5.1.3 保障儿童步行空间连续性
        5.1.4 优化小学校门前空间布局
        5.1.5 道路空间精细化设计
    5.2 物质多样性优化策略
        5.2.1 挖掘小尺度空间的多重功能
        5.2.2 提升通学空间辨识度
        5.2.3 丰富小品设施的趣味性
        5.2.4 自然景观亲近化设计
    5.3 活动舒适性优化策略
        5.3.1 扩充通行与等候空间的规模
        5.3.2 完善人性化设施
        5.3.3 提升路面舒适度
    5.4 社会组织与管理策略
        5.4.1 鼓励儿童参与规划设计
        5.4.2 建立空间管理反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小学周边空间环境感受调查问卷(儿童版)
附录2 小学周边空间环境感受调查问卷(家长版)
附录3 小学周边通学空间儿童友好度评分表
附录4 石家庄市主城四区小学调研信息表
附录5 图录
附录6 表录

四、城市出入口机动车交通调查与分析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D]. 张博旭.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研究[D]. 刘明凯.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3]居住片区慢行路径体系优化方法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东侧居住片区为例[D]. 祁梦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研究[D]. 黎晓璐.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基于“接送需求”的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研究[D]. 陈骏峰. 浙江大学, 2021(02)
  • [6]基于冲突分析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提升策略研究[D]. 许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7]基于TOD的北京南中轴轨道站点地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永定门外站为例[D]. 丁震.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8]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D]. 王佳仪.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9]基于舒适度评价的城区自行车专用路优化设计方法 ——以北京西二旗为例[D]. 李峥峥.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10]儿童友好理念下的石家庄市小学周边通学空间优化研究[D]. 李祚暄.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城市出入口机动车交通调查分析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