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达”的启示——山东飞达集团改革发展的旁注

“飞达”的启示——山东飞达集团改革发展的旁注

一、“飞达”的启示——山东飞达集团改革发展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1](2021)在《基于大股东掏空视角的华泽钴镍退市案例研究》文中指出由于IPO上市时间长且审批严格。很多企业选择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其中不乏民营企业。随着2014年借壳上市的高潮退去,越来越多借壳上市公司由于业绩差而被特别处理,ST公司频出,有的借壳上市公司甚至面临退市的问题。借壳上市公司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业绩蜕变?揭示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壳资源的作用,改善借壳上市这一上市方式的效果,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运用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以及控制权等理论研究华泽钴镍退市案例。研究发现:(1)借壳上市前的准备工作暴露了借壳方陕西华泽不纯的上市动机。陕西华泽借壳上市前三年的经营业绩明显与金属镍的市场行情不符,也同样明显高于同行业企业业绩,存在明显盈余管理行为。陕西华泽在借壳上市的过程中注入壳资源的资产存在严重高估;(2)高额业绩对赌失败成了掏空的导火索。高额对赌协议促成陕西华泽成功借壳上市,陕西华泽大股东拥有上市公司绝对控制权为掏空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上市成功后,经营业绩未能达到对赌协议要求,大股东需要进行股份补偿,大股东的股权会被稀释从而动摇其控制权地位。大股东股权基本被质押套现,没有足够的股份进行补偿,大股东并未对此进行披露。显然,大股东在签订对赌协议时并未做好履行协议的准备,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也形同虚设;(3)上市公司大股东主要通过虚构关联方交易来大规模转移资金、安排上市公司向关联方提供担保、质押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套现等方式掏空上市公司。大股东还通过对外进行不实的信息披露来掩盖自己的违法行为;(4)大股东所实施的掏空行为不仅使上市公司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给中小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更是扰乱资本市场,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本文结合华泽钴镍的自身特征,通过上市前企业数据、行业数据、以及上市后的财务指征、股价表现,系统的分析借壳上市前的准备,对赌协议的合理性,挖掘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条件、手段和后果。基于本文的分析,本文提出加强借壳上市过程监管、优化家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家族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建议。最后,通过案例总结分析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张敏玉[2](2021)在《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文中指出

修浩[3](2021)在《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合并背景下体教融合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教融合”自提出至今已在我国开展了30余年,在经历多年专家学者与政府部门领导的研究探索以及对“体教结合”意义与内涵的不断演进与充实,在“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基础上,适时的提出了体教融合的概念。为推进云南省体育教育融合式发展紧跟“融合”步伐,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体育工作推进体教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将全省各州、市,县(市、区)教育体育部门合并,统称教育体育局。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开展实施“体教融合”工作具有代表性。因此笔者在昆明市教育局、体育局合并背景下,以昆明市体教融合的问题与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主旨为寻求教育、体育局合并后昆明市开展实施“体教融合”工作过程中是否解决既往存在问题及又暴露出哪些新问题并对既往存在与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得出结论如下:1.教育、体育两部门在育人理念、目标、措施、资源方面没有达到深度融合;2.区县级部门对体教融合工作解读不够;3.教育、体育两部门结合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部门结构的不合理与人员结构的不合理;4.专职教练员匮乏、师资能力不够全面;5.竞赛体系不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管理上依然存在两系统交叉管理的现象;6.学训矛盾没有得到解决。针对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策略:1.加强昆明市部门间体教“一体化”深度融合;2.筑牢实施体教融合的组织基础;3.优化部门结构;4.补足补齐专职教练员人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师资;5.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竞赛体系;6.找准解决学训矛盾问题切入点。

李凯悦[4](2021)在《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释放了新一轮国企混改的信号,之后,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央对深化国企改革进行了再次强调。随着混改试点范围及力度的不断加大,混改政策相继出台,目前我国国企混改已经进入爬坡过坎、攻坚深化的全新阶段。进入2020年后,“双百行动”推动落实,“三年行动方案”也陆续展开,混改进程提速扩面。目前关于混改路径的探索也在试点企业不断开展,常用途径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企业整体或部分上市、员工持股等,学界关于国企混改的基本共识为立足实际、因企施策。不断有混改企业用实践证明选择合适的混改路径、设计契合各方利益诉求的混改方案是混改成功的关键。就目前混改结果来看,大部分国企通过混改实现了财务绩效的增长和企业价值的提高。当然,毋庸讳言,当前我国混改仍然存在政策不完善、可参考模式不足等问题。总体而言,关于混改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在我国国企混改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之下,本文选取空调行业的领头羊——格力电器作为研究案例,综合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和事件研究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格力电器引入战略投资者高瓴资本的方案设计及混改效果。首先,本文介绍了国企混改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对格力电器的现状和战略投资者高瓴资本进行分析。此后,本文分析了格力电器的混改动因及混改进程。本文并未局限于研究格力电器的混改路径,而是从参与混改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来分析混改得失,对格力电器实现多赢的混改实施结果进行探讨。对于最终的混改效果,本文从对治理机制的影响、市场反应和财务比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通过对比混改前后格力电器的股权结构,研究混改对其治理机制产生的影响;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格力混改的市场反应;通过格力电器自身纵向以及与同行业竞争对手横向的对比,对格力电器混改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国企混改有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国有企业可以实现股权多元化,通过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削弱企业决策时的行政干预,使企业运营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进而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提高企业绩效。同时,在格力电器问题集中爆发的2019年及2020年,混改有助于企业与战略投资者形成协同效应,顺利实现销售渠道变革,度过改革阵痛期。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步入新阶段,国有企业应积极参与混改,其中,明确国有股东诉求是混改赢得支持的关键,而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应选择契合自身的混改模式,立足于自身战略发展需求,因企施策。对于战略投资方而言,应当选择和自身发展规划相契合的国有企业,有助于双方互相汲取优势,实现业务协同发展,争取达成多方共赢,这对于国有企业实施混改具有普适性和借鉴意义。

刘琪畅[5](2020)在《混改下治理结构对钢铁行业国企绩效的影响 ——以重庆钢铁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在不断的探索寻求改革发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新时期全面深化国企改革进行部署时,提到了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拉开了本轮国企改革的序幕。我国的混改经历了国企始终占据企业绝对控股地位,以及引入外来资本后国有股权降至不足50%的1.0和2.0时代。2020年4月8日格力协议转让其持有的格力电器15%股权,这将使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发生变化,预示着国企混改3.0时代即将开启。另外再产能过剩与钢材市场低迷等问题使钢铁行业发展持续受到影响的背景下,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企钢铁行业国企,同时山东钢铁、新余钢铁、渤海钢铁等钢铁行业国企也在筹划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期能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重庆钢铁作为从破产边缘依靠破产重整进行混改起死回生的典型案例,其混改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对企业的重生功不可没。本文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为其他存在类似问题或即将混改的钢铁行业国企指明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重要性。从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得出混改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完善有一定的影响,并随之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但是目前在混改的过程中,各个行业中的成功混改案例并不多,尤其是在钢铁行业,受到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巨大影响,都普遍忽略了混改对钢铁行业国企带来的巨大影响,行业内也缺乏成功经验参考。本文研究问题主要为,混改下治理结构到底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怎样影响?是否会改进企业的运营绩效?在钢铁行业内是否有特殊绩效影响路径?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文献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二者相结合的方式。以重庆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钢铁行业混改成功案例,对其混改前后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比较,结合企业的具体措施实施,预期企业绩效的变化,并综合基本财务指标、基于DEA方法下的绩效分析等对企业绩效进行全面分析,进而评价治理结构对钢铁行业国企绩效的影响。最后,基于前述研究,提出加强管理等建议,对钢铁行业国企应对到来的混改3.0浪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吴凯文[6](2020)在《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泽钴镍审计失败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随着金融监管力度的日渐加强,必须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此外,证监会也表示,将加强对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努力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财务信息审核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对被审计公司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公司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发表意见。由于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责、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不充分及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等原因,审计失败的案例近年频频发生,这就会导致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的失公和失效,对市场经济的有序性造成严重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对审计失败案例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案例的形式,对瑞华所审计华泽钴镍的事件进行深刻剖析,探究失败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以期促使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着手,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回顾了已有研究资料中关于审计失败的热点讨论,并梳理审计失败的研究方法,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对造成审计失败的一般性因素进行阐述。其次,采用案例研究法,对瑞华所审计华泽钴镍的案例进行简单描述,从华泽钴镍的公司概况阐述出发,指出华泽钴镍的舞弊手段和方法,然后对瑞华所在审计过程中的过失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瑞华所审计失败的原因做出详细分析,分别从外部审计环境、被审计企业方面及会计师事务所等角度出发,分析和探寻审计失败的原因。最后,依据案例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我国审计行业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监管层应当加强调研,适时推动审计聘任制度的改进,严肃追究审计失败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提高会计师事务所违规成本。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健全自身的风险控制制度,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应当时刻保持职业谨慎性并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质量等。

鞠斐[7](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华映晨[8](2020)在《稀土行业产业链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北方稀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稀土作为“工业味精”长期以来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稀土开采大国。但是随着稀土行业市场的饱和、产业链附加值低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稀土行业面临着利润压缩的风险。因此,寻求产业链整合,往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实现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就成为了稀土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情况。针对稀土行业实施产业链整合会对其企业绩效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的问题,本文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在稀土行业属于龙头企业的北方稀土作为案例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北方稀土所处的稀土行业目前的背景及产业链的结构与特征,归纳了北方稀土产业链整合路径,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北方稀土产业链整合这一企业战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三点作用机制。第一是通过产业整合实现了内部协同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反哺协同效应;第二是降低了企业的资产专用成本、交易成本以及环保成本;第三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提升了产业格局,顺应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从结果上来看,在短期市场绩效方面,除了投资稀土研发中心和收购医疗科技企业之外,北方稀土在前后端的整合中普遍获得了投资者的看好。从财务绩效上来看,北方稀土在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其创值能力受到投资的影响带来一定程度的波动。从生态绩效上来看,北方稀土在产业链整合中对环境的治理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对稀土行业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庄琨[9](2020)在《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华泽钴镍财务舞弊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时有发生。每年查处的舞弊事件的数量虽有浮动,却呈上升趋势。财务舞弊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的同时,也导致财务报告的质量降低,并且破坏了市场秩序。在此背景下,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已经成为会计学的重要内容。本篇文章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论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将国内外财务舞弊的文献进行梳理,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对财务舞弊进行概念界定,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再次是对华泽钴镍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分析华泽钴镍财务舞弊的方式以及选择该案例的理由;另外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以风险因子理论的五因子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华泽钴镍财务舞弊的动因;最后则是在前几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基于风险因子理论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本篇文章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以华泽钴镍财务舞弊为例,分析其舞弊的行为,主要包括通过应收账款侵占资金,以无效票据入账应对审计工作及关联方违规担保等;再以风险因子理论为基础结合星王集团的产业布局,华泽钴镍的经营状况、经营环境以及股权结构等方面,分析华泽钴镍舞弊的动因;最后根据风险因子理论,提出应对舞弊的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加强会计监管,提高识别会计舞弊的能力,加强执业人员的教育,改革事务所管理制度等建议,保障我国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王瑾瑜[10](2019)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公司治理及财务效应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文中提出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是我们党和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引下,国有企业不断进行改革,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增强我国国有企业自身活力,盘活国有资产,提升国有经济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尽管经营和管理同市场经济的融合越来越密切,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国有企业自身缺乏改革的动力;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等等。而混合所有制改革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方向以及改革的实践空间。本文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选取我国三大基础通信行业企业之一的中国联通作为本文案例研究的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研究,对改革后中国联通的财务绩效表现以及公司治理安排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进行了梳理。其次,将国内外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将与本文的研究逻辑相关的部分作为研究的基础。再次,对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的财务绩效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启示。希望本文可以为以后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案。本文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结合案例,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提高国有经济活力,盘活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企业现阶段发展的重头戏;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绩效,激发企业的活力,可以实现综合实力的有效提高;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帮助国有企业解决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为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打开了新局面,开辟了新的实践空间。对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为推进我国现阶段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希望能够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为后续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提供一些借鉴,此外,中国联通的改革有助于增强其他国企进行改革的信心,有助于我国国企改革的推进。

二、“飞达”的启示——山东飞达集团改革发展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达”的启示——山东飞达集团改革发展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股东掏空视角的华泽钴镍退市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2 相关研究及文献评述
    2.1 借壳上市
        2.1.1 借壳上市选择动因
        2.1.2 借壳上市财务绩效
        2.1.3 借壳上市风险
        2.1.4 对赌协议
    2.2 掏空行为
        2.2.1 掏空条件
        2.2.2 掏空路径
        2.2.3 掏空后果
    2.3 文献评述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借壳上市
        3.1.2 对赌协议
        3.1.3 掏空行为
    3.2 委托代理理论
    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4 控制权理论
    3.5 股权质押理论
4 华泽钴镍从借壳上市到退市案例介绍
    4.1 华泽钴镍借壳上市的相关方介绍
        4.1.1 华泽钴镍公司概况
        4.1.2 聚友网络公司
        4.1.3 北京康博公司概况
    4.2 借壳上市过程
        4.2.1 交易过程
        4.2.2 交易结果
    4.3 上市经营
    4.4 退市过程
5 华泽钴镍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
    5.1 退市前奏之借壳上市
        5.1.1 借壳上市实现利益输送
        5.1.2 对赌协议骗取市场信任
    5.2 退市诱因之股东私欲
        5.2.1 业绩对赌高压爆雷
        5.2.2 股权质押便利套现
    5.3 走向退市之铤而走险
        5.3.1 掏空手段眼花缭乱
        5.3.2 掏空条件分析
    5.4 狼狈退市之经济恶果
        5.4.1 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5.4.2 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6 案例分析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启示
        6.2.1 完善内部治理机制
        6.2.2 促进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6.2.3 加强对家族借壳上市公司持续性关注
致谢
参考文献

(3)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合并背景下体教融合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意义
        2.1.1 理论意义
        2.1.2 实践意义
    2.2 概念界定
        2.2.1 体教融合
        2.2.2 教育体育局
    2.3 国内体教融合的研究
        2.3.1 1991 年—2002 年“体教结合”萌芽—形变时期
        2.3.2 2003 年—2013 年磨合—实变时期
        2.3.3 2014 年—至今融合-质变时期
    2.4 国外体教融合的研究
    2.5 评述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地考察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合并后体制机制情况分析
        4.1.1 教育、体育局合并后部门结构情况分析
        4.1.2 教育、体育局合并后工作人员结构情况分析
        4.1.3 教育、体育局合并后昆明市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情况分析
        4.1.4 教育、体育局合并后其育人理念、目标、措施、资源融合情况分析
        4.1.5 教育体育局组织实施工作情况分析
        4.1.6 小结
    4.2 昆明市学校体育工作情况分析
        4.2.1 昆明市学校体育课开展情况
        4.2.2 昆明市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4.2.3 云南省体育中考改革助力昆明市学校体育工作
        4.2.4 小结
    4.3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合并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校建设与改革情况分析
        4.3.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基本情况分析
        4.3.2 体育学校改革基本情况分析
        4.3.3 昆明市校园足球开展情况分析
        4.3.4 学校分管体育领导对“体教融合”概念了解情况分析
        4.3.5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体校业余体育训练队经费情况分析
        4.3.6 招生情况分析
        4.3.7 场地设基础设施情况分析
        4.3.8 文化课教师情况分析
        4.3.9 小结
    4.4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合并后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培养情况分析
        4.4.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市体校教练员、体育教师管理情况分析
        4.4.2 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人员工作性质、学历与职称情况分析
        4.4.3 体育教师兼任教练员情况分析
        4.4.4 体育教师与教练员岗位培训与学习情况分析
        4.4.5 教练员对体教融合认知情况分析
        4.4.6 小结
    4.5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合并后学生运动员培养情况分析
        4.5.1 学生运动员基本情况
        4.5.2 学校针对学生运动员评价指标与奖学金情况分析
        4.5.3 学校管理业余体育训练队方式与针对其教学计划制定情况分析
        4.5.4 教练员组织学生运动员训练情况分析
        4.5.5 教练员针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情况分析
        4.5.6 文化课教师针对学生运动员组织教学情况分析
        4.5.7 学生运动员参训情况分析
        4.5.8 学生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情况分析
        4.5.9 学生运动员处理学训矛盾情况分析
        4.5.10 小结
    4.6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合并后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4.6.1 昆明市各县区运动项目设置竞赛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4.6.2 业余体育训练队参加比赛情况分析
        4.6.3 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阻碍昆明市体教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因素分析
        5.1.1 两部门在育人理念、目标、措施、资源方面没有达到深度融合
        5.1.2 区县级部门对体教融合工作解读不够
        5.1.3 教育、体育两部门结合结构不合理
        5.1.4 专职教练员匮乏、师资能力不够全面
        5.1.5 竞赛体系不完善
        5.1.6 学训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第6章 昆明市体教融合发展策略
    6.1 加强昆明市部门间体教“一体化”深度融合
    6.2 .筑牢实施体教融合的组织基础
    6.3 优化部门结构
    6.4 补足补齐专职教练员人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师资
    6.5 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竞赛体系
    6.6 找准解决学训矛盾问题切入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研究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效应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
        3.1.2 国企混改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3.1.3 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
    3.2 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企业产权理论
        3.2.3 股权结构理论
        3.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3.3 小结
第4章 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介绍
    4.1 格力电器简介
        4.1.1 格力电器概况
        4.1.2 格力电器SWOT分析
    4.2 高瓴资本简介
    4.3 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4.3.1 宏观环境趋势
        4.3.2 微观主体需求
    4.4 利益相关者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4.4.1 珠海市国资委转让股权的动因
        4.4.2 高瓴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4.5 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层级选择
    4.6 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
        4.6.1 准备阶段
        4.6.2 落地实施阶段
        4.6.3 落地实施结果
    4.7 小结
第5章 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评价
    5.1 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5.1.1 股权结构层面
        5.1.2 董事会层面
        5.1.3 人力资本层面
    5.2 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市场反应
    5.3 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绩效
        5.3.1 混改后行业变化
        5.3.2 财务比率分析
    5.4 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风险
        5.4.1 混改不够彻底
        5.4.2 存在内部人控制的风险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格力电器的混改模式有助于完善企业治理机制
        6.1.2 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是实现混改多赢的关键
        6.1.3 国有企业与战略投资者可形成协同效应,应积极参与混改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
        6.2.1 对国有企业混改的启示
        6.2.2 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混改下治理结构对钢铁行业国企绩效的影响 ——以重庆钢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和研究意义
    1.5 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2.2 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研究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财务绩效研究
    2.4 关于钢铁行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2.5 概括性评论
3 理论基础
4 案例概况
    4.1 重庆钢铁简介
    4.2 重钢破产重整动因
    4.3 重钢破产重整
5 案例分析与讨论
    5.1 案例分析整体框架
    5.2 重庆钢铁混改的实施
    5.3 重庆钢铁混改治理结构的变化
        5.3.1 股权结构变动
        5.3.2 董事会结构变动
        5.3.3 具体改善措施及预期影响路径
    5.4 重庆钢铁混改绩效影响
        5.4.1 盈利能力分析
        5.4.2 偿债能力分析
        5.4.3 营运能力分析
        5.4.4 成长能力的分析
        5.4.5 经济增加值
        5.4.6 基于DEA的公司绩效分析
    5.5 小结
6 文章总结
    6.1 结论和建议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泽钴镍审计失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审计失败原因研究
        1.2.2 防范审计失败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审计失败的定义与相关概念
        2.1.1 审计失败的概念
        2.1.2 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
        2.1.3 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
    2.2 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2.2.1 审计的独立性受到损害
        2.2.2 审计过程中存在过失和欺诈
        2.2.3 事务所缺乏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2.2.4 企业的财务信息存在虚假陈述
    2.3 审计失败相关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交易成本理论
        2.3.3 审计冲突理论
        2.3.4 路径依赖理论
3 瑞华对华泽钴镍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3.1 案例概况
    3.2 华泽钴镍财务舞弊事项及手段
        3.2.1 公司非经营性资金侵占
        3.2.2 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3.2.3 为关联公司提供违规担保
    3.3 瑞华在审计过程中的过失
        3.3.1 未能实施有效程序对公司舞弊风险进行识别
        3.3.2 未对回函的异常保持应有的关注
        3.3.3 实施的审计程序无法保证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
    3.4 证监会处罚结果
        3.4.1 对涉案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
        3.4.2 对中介机构
4 华泽钴镍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4.1 外部审计环境方面
        4.1.1 事务所违规成本较低
        4.1.2 审计独立性难以保证
    4.2 被审计企业方面
        4.2.1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失效
        4.2.2 企业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4.3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4.3.1 注册会计师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
        4.3.2 工作底稿复核不及时
        4.3.3 识别关联交易舞弊风险不到位
        4.3.4 未关注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异常变动
5 防范审计失败的措施
    5.1 外部审计环境方面
        5.1.1 提高会计师事务所违规成本
        5.1.2 会计师事务所聘选交由监管机构统一执行
    5.2 被审计企业方面
        5.2.1 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及内部治理结构
        5.2.2 运用区块链技术推进新型财务管理模式
    5.3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5.3.1 保持应有的审计职业谨慎
        5.3.2 规范所内质量控制机制
        5.3.3 利用“红旗”标志法充分识别关联方交易
        5.3.4 结合赊销业务进行应收票据实质性测试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稀土行业产业链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北方稀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组织理论
        2.1.2 产业集聚理论
        2.1.3 协同效应理论
        2.1.4 生态绩效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稀土概念
        2.2.2 产业链概念
        2.2.3 产业链整合概念
    2.3 文献综述
        2.3.1 产业链整合内涵的相关研究
        2.3.2 产业链整合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2.3.3 产业链整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相关研究
        2.3.4 稀土行业关于产业链整合的研究
        2.3.5 文献述评
第三章 我国稀土行业现状与特征分析
    3.1 稀土行业背景分析
        3.1.1 政治背景
        3.1.2 战略背景
        3.1.3 资源背景
    3.2 稀土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现状分析
        3.2.1 产业链结构
        3.2.2 产业链现状
    3.3 稀土行业产业链整合路径分析
        3.3.1 前端整合
        3.3.2 后端整合
        3.3.3 横向整合
第四章 北方稀土产业链整合路径及作用机制
    4.1 北方稀土概况
    4.2 北方稀土产业链整合路径
        4.2.1 前端: 整合资源加强研发,节约成本
        4.2.2 中端: 投资并收购先进技术,带来协同效应
        4.2.3 后端: 发展高附加值领域,提升产业格局
    4.3 北方稀土产业链整合特征
        4.3.1 前期扩大规模,后期纵向延伸
        4.3.2 形成稀土全产业链
    4.4 北方稀土产业链整合作用机制分析
        4.4.1 提高产业集中度,带来协同效应
        4.4.2 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4.4.3 改变产业格局
第五章 北方稀土产业链整合的绩效分析
    5.1 北方产业链整合的市场绩效分析
        5.1.1 选择研究窗口
        5.1.2 计算超额收益率
        5.1.3 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率
        5.1.4 结果分析
    5.2 北方稀土产业链整合的财务绩效分析
        5.2.1 盈利能力分析
        5.2.2 营运能力分析
        5.2.3 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
        5.2.4 成长能力分析
        5.2.5 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5.3 北方稀土产业链整合的生态绩效分析
        5.3.1 生态效率指标
        5.3.2 生态治理指标
        5.3.3 生态创新指标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产业链整合给北方稀土带来的正效应
        6.1.2 产业链整合给北方稀土带来的负效应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
        6.2.1 对稀土行业的启示与建议
        6.2.2 对政府的启示与建议
    6.3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华泽钴镍财务舞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的动因研究
        1.3.2 国外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的方式研究
        1.3.3 国外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
        1.3.4 国外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的治理研究
    1.4 国内文献综述
        1.4.1 国内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的动因研究
        1.4.2 国内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的方式研究
        1.4.3 国内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
        1.4.4 国内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的治理研究
    1.5 文献述评
    1.6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2 财务舞弊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舞弊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控制权私利理论
        2.2.4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3 华泽钴镍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3.1 华泽钴镍舞弊事件回顾
    3.2 华泽钴镍财务舞弊的方式分析
        3.2.1 利用应收款项侵占资金
        3.2.2 无效票据入账
        3.2.3 关联方违规担保
        3.2.4 利用内幕信息减持股份
    3.3 选择该案例的理由
4 华泽钴镍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动因分析
    4.1 个别风险因子
        4.1.1 从道德品质方面分析
        4.1.2 从动机方面分析
    4.2 一般风险因子
        4.2.1 从机会方面分析
        4.2.2 从暴露的可能性方面分析
        4.2.3 从惩罚程度方面分析
5 基于风险因子理论对财务舞弊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道德品质的对策建议
        5.1.1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
        5.1.2 注重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
    5.2 杜绝舞弊动机的对策建议
        5.2.1 优化股权结构
        5.2.2 优化企业筹资渠道
    5.3 减少舞弊机会的对策建议
        5.3.1 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
        5.3.2 注重企业内部审计
        5.3.3 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
    5.4 减少财务舞弊暴露的侥幸心理的对策建议
        5.4.1 发挥事务所外部审计的职能
        5.4.2 改革事务所合伙人制度
    5.5 提高惩罚程度的对策建议
        5.5.1 加大证监会等组织的监督和处罚
        5.5.2 建立完善投资者赔偿机制
6 结论及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10)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公司治理及财务效应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公司治理研究
        2.1.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效应研究
        2.1.4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股份制理论
        2.2.2 公司治理理论
        2.2.3 财务效应评价理论
3 中外混合所有制发展进程回顾
    3.1 西方混合所有制改革回顾
        3.1.1 美国模式
        3.1.2 法国模式
        3.1.3 日本模式
        3.1.4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
    3.2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进程
        3.2.1 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理论发展
        3.2.2 我国的混合所有制在实际中的发展
    3.3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殊性
        3.3.1 发展中国特色混合所有制经济
        3.3.2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4 案例介绍
    4.1 中国联通企业简介
    4.2 中国联通财务状况
        4.2.1 市场占有率低
        4.2.2 资金缺乏
        4.2.3 现金流不足
    4.3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4.4 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发展状况
5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的对比分析
    5.1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公司治理分析
        5.1.1 股权结构层面
        5.1.2 董事会层面
        5.1.3 监事会层面
        5.1.4 管理层层面
    5.2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财务绩效分析
        5.2.1 盈利能力分析
        5.2.2 营运能力分析
        5.2.3 偿债能力分析
        5.2.4 成长能力分析
6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案例启示
        6.2.1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当选择合适的时机
        6.2.2 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6.2.3 应当充分利用战略投资者的各类资源优势
        6.2.4 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6.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飞达”的启示——山东飞达集团改革发展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股东掏空视角的华泽钴镍退市案例研究[D]. 张娜.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D]. 张敏玉.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合并背景下体教融合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D]. 修浩.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评价研究[D]. 李凯悦.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混改下治理结构对钢铁行业国企绩效的影响 ——以重庆钢铁为例[D]. 刘琪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泽钴镍审计失败案例研究[D]. 吴凯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稀土行业产业链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北方稀土为例[D]. 华映晨. 苏州大学, 2020(03)
  • [9]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华泽钴镍财务舞弊研究[D]. 庄琨.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10]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公司治理及财务效应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D]. 王瑾瑜.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飞达”的启示——山东飞达集团改革发展的旁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