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螺钉内固定颗粒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后路入路

关节螺钉内固定颗粒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后路入路

一、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论文文献综述)

夏子博[1](2021)在《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齿状突骨折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Ⅱ期取出内固定术式的可行性,并讨论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指征以及手术术式选择。材料与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因齿状突骨折入住我院的45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1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组,包括后路非融合组、后路融合组以及前路组,以骨折愈合,手术时间,骨折融合,出血量,颈椎活动度测量(cervical range of motion,ROM)(包括屈、伸,左、右旋转度),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相关评价指标,通过对各个参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每种手术方式对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1、手术时间比较:后路非融合组:161.54±67.22分钟,后路融合组:266.94±93.80分钟,前路组:123.21±13.67分钟,前路组与后路融合组相比,手术时间显着减少,存在统计学意义,后路非融合组与后路融合组相比,手术时间显着减少,存在统计学意义。2、手术出血量:后路非融合组:217.69±45.31ml,后路融合组:233.89±45.75ml,前路组:117.50±10.86ml,前路组与后路融合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显着减少,存在统计学意义,前路组与后路非融合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显着减少,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后路非融合组与后路融合组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骨折愈合、融合:后路非融合组:3-6月,后路融合组:3-6月,前路组:4-6月。后路融合组进行末次随访发现,均植骨融合。所有患者均未产生螺钉脱落、松动以及断钉等并发症。4、颈椎活动度(CROM):后路非融合组在进行治疗时,取内固定前(屈:11.72±1.28度,伸:30.85±4.01,左旋转:28.19±4.18,右旋转:28.31±3.03度)取内固定后(屈:27.19±3.29度,伸:49.42±6.38度,左旋转:46.81±3.61度,右旋转:45.73±4.23度),取出内固定后颈椎屈伸、左右旋转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路融合组(屈:13.19±2.05度,伸:31.89±3.10度,左旋转:29.94±4.07度,右旋转:28.11±2.81度),后路非融合组活动度大于后路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VAS评分:后路非融合组术前的评分结果为:6.62±0.87分,二次取出内固定术后的评分结果为:2.15±0.90分;后路融合组术前:6.67±0.91分,术后:2.00±0.69分;前路组术前:6.07±0.73分,术后:1.36±0.74分。与术前相比,各组术后评分均得到提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Ⅱ期取出内固定术、前路齿状突螺钉术以及后路颈椎融合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Ⅱ期取出内固定术主要适用于前路齿状突螺钉无法实施的无合并横韧带损伤的ⅡC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且术后能较好恢复颈椎活动度。3、后路融合固定术适用于前路齿状突螺钉无法实施的粉碎性ⅡB型齿状突骨折,伴横韧带损伤、寰枢椎不稳及无法复位的齿状突Ⅱ型、Ⅲ型骨折。4、前路齿状突螺钉术主要适用于骨折可复位的无合并横韧带损伤稳定的新鲜ⅡB型齿状突骨折,单枚螺钉即可。

刘浩,周显平,李祖国,郭彩群,童卫华[2](2021)在《前路松解与后路关节融合植骨治疗不可复性寰枢关节脱位一例》文中指出患者,女,57岁。因颈部疼痛、左上肢麻木无力伴双下肢行走不稳4年,加重2个月于2017年11月5日入院。既往无颈部外伤、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结核以及肿瘤病史。体格检查:颈部外观未见明显异常,无发际低及短颈畸形,颈部旋转及屈伸活动明显受限,左上肢皮肤感觉明显减退,右下肢及双下肢皮肤感觉无减退,胸、腹部有明显束带感,鞍区感觉无减退,左侧三角肌、肱二头肌、伸腕肌、肱三头肌肌力4级,左手内肌肌力3级,右上肢及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不能快走和迈大步走,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可引出,术前尿、便未见明显异常。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11分。

韩钊[3](2020)在《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指出脊柱的矢状位平衡能够使得人体以最小的能耗对抗重力,实现人体直立,维持平视。脊柱矢状位平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头颅到骨盆,各节段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节段的异常都将引起邻近节段的改变,从而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颈椎负责连接头颅和躯干,承担着头部的重量,是整个脊柱中运动范围最大的节段,一旦平衡被打破,会对其下位的脊柱序列乃至骨盆角度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颈椎矢状位平衡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虽然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展,外伤、发育畸形、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寰枢椎不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通过后路融合术解决了,但是由于上颈椎融合后会导致下位椎体和间盘应力增加,退变加速,很容易引起矢状位失衡,严重者甚至出现颈椎后凸畸形,需要二次手术矫正。因此,颈椎矢状位平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所重视了。然而,由于脊柱,特别是颈椎的矢状位平衡的评估指标是比较纷杂的,颈椎前凸角,颈2-7Cobb角,颈椎倾斜角,胸廓入射角,胸1倾斜角(T1S)等等,都被认为可以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其中,T1S由于角度相对恒定,被很多学者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但是在颈椎保持矢状位平衡的过程中,寰枢椎融合角度与T1S有没有发挥作用,其对颈椎各节段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目的:1、通过对健康志愿者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测量,寻求不同评估方式在判断T1S与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上的差异及其内在相关联系。验证T1S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意义;2、通过人尸体颈椎标本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在不同T1S条件下,不同C1-2角度固定后对下位颈椎各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各椎间压力(IDP)的影响,寻找T1S、C1-2固定角度与ROM和IDP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生物力学机制。3、通过临床病例随访研究验证寰枢椎融合角度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不同T1S的患者在不同角度寰枢椎融合后下颈椎曲度的改变趋势,寻找针对不同T1S患者的最佳融合角度,以达到维持正常矢状面平衡,减少颈椎退变,提升术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1、由2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师对筛查后纳入的44名健康志愿者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光片以及CT三维重建的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Cobb角、T1S等指标进行测量、记录。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在两次测量之间间隔2周,采取随机分组,分别记录的方法,尽可能去除人为偏倚。通过统计学方法中相关系数(ICC)的计算,来分析同一人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复测信度(intra-observer ICC)及2人测量之间的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ICC)。寻找并验证T1S和颈椎曲度之间的关系,并对CT测量结果与X线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探究其内在联系并验证其可信度。2、应用8具人体新鲜全颈椎尸体标本(C0-T1),建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标本(内固定选择C1经后弓侧块螺钉+C2椎弓根螺钉),并改变标本T1S值及C1-C2固定角度,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及应变测量仪等设备,模拟颈椎三维运动,通过改变寰枢椎融合角度,选择不同的T1S,运用混杂测试模式检测颈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椎间盘的应力变化及颈椎各椎体活动范围,以揭示寰枢椎融合后颈椎退变的机制,研究融合角度和T1S对于下位椎体活动范围、椎间盘应力变化的影响程度。3、回顾分析近年来因寰枢椎脱位而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的52名患者的病例,收集其相关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术后、术后三个月直至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其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 Cobb角以及T1S角等参数,评估寰枢椎融合术后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程度,验证T1S在颈椎矢状位平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1、颈椎生理性前凸是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基础。T1S作为评判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参数,对颈椎生理性前凸角度有直接的影响。颈椎的生理性前凸主要是由C1-2角度来决定的,但T1S并不能直接影响C1-2Cobb角;作为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主要组成部分,C2-7Cobb角受T1S影响非常大。T1S角度与C2-7Cobb角呈明显正相关(r=0.493,p=0.001)。且相对于C2-4Cobb角,C4-7Cobb角受T1S影响更直接一点(r=0.430,p=0.006)。无论是选择X线检查还是CT三维重建检查都不影响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但是X线检查受到患者肩关节的阻挡,有时候无法清楚显示胸1椎体,临床评估受到限制。虽然CT测量结果相较X线为大(Cobb X=0.6384×Cobb CT+7.5663),但它可以清楚显示颈、胸椎的椎体边界,测量更加准确,是X线检查的良好替代方法。2、离体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显示,寰枢椎固定后,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二者呈显着负相关(r=0.-967,P=0.007)。而在轴向旋转方向上,较大的T1S会引起C3-5节左右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981,P=0.007)。另一方面,寰枢椎固定后会引起下颈椎椎间盘压力加大。在前屈和后伸方向,各椎间盘压力都有明显增加,且增加的程度与T1S的大小呈显着正相关(r=0.998,P<0.000)。但是在侧屈和轴向旋转方向,固定后仅有C3-4椎间盘压力增加(p=0.017),其他节段增加不明显。而且不同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和T1S对椎间盘压力变化无影响。3、根据长达三年的随访,患者在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曲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T1S相对固定不变,可以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评估指标,T1S越大的患者往往下颈椎前凸的趋势更加明显。相较于C2-4 Cobb角,较大的T1S往往更容易引起C4-7 Cobb角的增大。由于C1-2 Cobb角与C2-7 Cobb角呈负相关性,因此越大的C1-2固定角通常会导致下位颈椎退变加速,甚至后凸畸形。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以此来维持颈椎的矢状位平衡,减缓颈椎的退变速度,尽可能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结论:T1S与颈椎矢状位平衡密切相关。越大的T1S往往导致更大的C2-7 Cobb角,T1S更容易影响C4-7 Cobb角,C2-7 Cobb角与C1-2 Cobb角有明确的负相关性。CT检查结果虽然同X线检查结果有差异,但是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并无异样。它同样具有良好的信度,对于X线有遮挡的患者,可以选择CT检查来替代。寰枢椎融合术后,固定节段的活动范围显着减小,下位颈椎活动代偿性增加,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C3-5节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同时也会导致屈伸方向上下位颈椎椎间盘压力的增加,加速其退变。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作为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要想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需要考虑颈椎的矢状位平衡。T1S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与颈椎前凸弧度呈正相关,在侧屈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4-7节段,在旋转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3-5节段。术前需要仔细评估颈椎的矢状位参数,根据不同的T1S选择个性化的寰枢椎融合角度,减少对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干扰。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

张瑛凯[4](2020)在《新型寰枢椎前路经关节内固定融合一体化螺钉的设计及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设计一种应用于微创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融合固定术(ATS)的新型螺钉,其直径较传统螺钉明显增粗,两端为螺纹结构,中间为多孔金属结构,利用多孔金属结构能够有效促进骨融合的特点,弥补传统ATS固定强度不足,骨融合困难的缺点,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为治疗寰枢椎疾病提供新的手术方案。研究方法: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影像学系统中导出100例颈椎数据,导入Mimics 19.0进行三维重建。于Mimics19.0三维重建中植入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融合内固定一体化装置,完成对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融合内固定一体化装置的直径,长度,螺纹与多孔金属结构构成比例。并制定植入装置所需的个体化导板,验证植入装置的安全性与精准性。将Mimics 19.0三维重建的寰枢椎复合体进行3D打印模型,在模型中植入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融合内固定一体化装置模拟入钉路径,验证入钉的安全性、合理性及精确性。按照手术方式于寰枢椎三维模型中置入新型ATS螺钉,完成对新型ATS螺钉的直径,长度以及螺纹与多孔金属结构构成比例等相关参数的设定。建立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对寰枢椎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传统寰枢椎前路经关节突内固定术、新型螺钉寰枢椎前路经关节突内固定术三种模型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验证新型ATS螺钉生物力学的有效性。结果:通过测量寰枢椎相关参数,新型螺钉设计参数如下:直径(6-7mm),头端螺纹结构8-10mm,中段多孔金属8mm(中段多孔结构内含外直径3mm、内直径1mm的环形柱体,便于导针的置入),尾端螺纹结构6-8mm,全长23-26mm。通过在建立的三种寰枢椎融合方式的有限元模型上沿着不同方向上给寰枢椎复合体施加1.5Nm生理载荷的力矩,当给予相同载荷条件下,寰枢椎在轴向旋转、屈伸、侧屈方向上角度变化,计算模型刚度,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刚度记为A,传统寰枢椎前路融合术刚度记为B,新型ATS刚度记为C。通过对比数据可得,当给予相同载荷条件下,在轴向旋转方面,C>A>B;在屈曲方面,A>C>B;在伸展方面,A>C>B;在侧屈方面,C>B>A。对比传统寰枢椎前路手术与新型ATS螺钉头部、C1与C2最大应力,增粗螺钉直径使新型ATS螺钉、C1与C2所受局部最大应力均小于传统寰枢椎前路手术。结论:利用医学数字化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可以提供一个精确的骨性寰枢椎复合体结构,可于模型中实现对寰枢椎前路经关节内固定融合一体化装置的设计及装置的合理植入,通过对寰枢椎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发现ATS手术可以置入更大直径的螺钉,新型ATS螺钉可以充分利用寰枢椎侧块空间,增加固定的稳定性。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新型螺钉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传统寰枢椎前路经关节突内固定术;新型ATS螺钉拥有的多孔金属结构可能会促进寰枢关节间的融合,使微创前路手术的骨融合效果更加确切。

李腾[5](2019)在《寰椎枕化椎动脉变异的三维分型及不同颈1-2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寰枢椎脱位(AAD)是一种复杂的颅颈交界区疾病,通常由外伤、肿瘤或先天性畸形引起。因其所处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一直是脊柱手术的难点。先天畸形所导致的AAD,通常与颅颈交界区的各种骨骼异常、关节畸形相关。当寰椎枕化存在时,因为存在椎动脉的走行异常导致AAD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医生面临着如何在术中处理或避免椎动脉损伤等问题。同时变异椎动脉可致C2椎弓根狭窄无法正常置钉,这时需要采用不同替代技术完成C2固定。另外,C1侧块C2椎弓根钉棒固定(C1LC2PS)技术的稳定性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选择何种C2替代技术如何增强C1LC2PS固定技术的稳定性亟待解决。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进行椎动脉解剖变异走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横连辅助C1LC2PS技术对寰枢椎运动范围的影响。最后比较不同C2替代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效能,为AAD合理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我们首先回顾性分析了 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寰椎枕化患者3D-CTA数据,使用SFOF-VR和Mimics软件重建,对椎动脉解剖变异走行进行3D解剖分析和测量研究。然后利用影像动作捕捉系统辅助六自由度机器臂对离体人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首先在1.5 Nm力矩下按顺序对完整标本,旋转脱位标本,标准C1LC2PS固定组,标准C1LC2PS+单横连组,标准C1LC2PS+双横连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最后在1.5 Nm力矩下对C2椎弓根螺钉组(C2PS),C2椎板螺钉组(C2TLS),C2下关节突螺钉组(C2IAPS)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分析。结果:(1)椎动脉走行变异可分为七种不同类型。Ⅰ型(26.7%),椎动脉在寰椎后弓上走行并经椎动脉沟进入颅腔;Ⅱ型(53.3%),椎动脉在入颅前走行于同化的寰椎侧块枕髁复合体形成的骨管中。Ⅲ型(11.7%),椎动脉在枢椎关节面以上或在寰椎侧块以下形成弯曲,然后经同化的枕骨下缘下方进入颅内。Ⅳ型(1.3%),椎动脉椎板下进入椎管。Ⅴ型(31.3%),在颈2峡部形成高跨椎动脉。Ⅵ型(2.9%),在寰椎后弓处形成开窗椎动脉。Ⅶ型(4.2%),一侧缺如型椎动脉。Ⅱ型椎动脉管下壁到寰椎侧块后平面的垂直距离5.51 ±2.17mm,意味着寰椎侧块通常可以安全插入3.5 mm螺钉。中线平面到Ⅲ型椎动脉与同化枕下缘交叉点的距离为13.50±4.35mm,说明椎动脉变化的中线迁移特性。Ⅴ型峡部高度和宽度的降低表明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增加。(2)与完整状态和旋转不稳模型相比,三种治疗方式干预组C1-C2ROM在每个加载运动工况上都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与完整和未加横连结构相比,单横连和双横连结构旋转ROM均明显减小(P<0.001),双横连与单横连结构在各个运动工况ROM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3)在轴向旋转和前屈-后伸过程中C2TLS与C2IAPS相比ROM显着降低(P<0.05)。在轴向旋转过程中C2TLS与C2PS相比ROM显着降低。在前屈-后伸过程中C2IAPS与C2PS相比ROM显着降低(P<0.05)。结论:(1)新的椎动脉分类和相关的解剖参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椎动脉变化过程和颅颈交界区解剖之间的三维关系,这对于减少寰椎枕化致AAD患者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至关重要。(2)横连装置可以有效减小了 AAD患者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旋转活动度;横连的数量在辅助减小各个运动工况活动度上没有差异。(3)在C2椎体出现变异导致椎弓根狭窄时,C2TLS和C2IAPS都可做为C2PS的替代方式。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发现,在轴向旋转和前屈-后伸过程中C2TLS相比C2IAPSROM更低,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王慧武[6](2019)在《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在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在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并行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联合一期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成人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81岁(56.9±12.49岁);病程120天(6.0±6.12天);高处坠落伤6例,车祸伤4例;按损伤机制:齿突骨折8例,横韧带断裂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有外伤史,表现为颈疼伴活动受限和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全麻后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监测下行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后通过C型臂机透视观察复位情况,均得到满意复位,复位成功后再行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1例既往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患者行后路C1C4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余均行后路C1/2固定植骨融合术。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骨折或植骨融合率、颈椎活动度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根据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0例患者在全麻下手法复位均复位成功,手法复位过程顺利,复位过程中SEP监测未见异常,复位成功率100%,复位成功后均行一期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神经症状均未见明显加重。1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院后2个月因褥疮感染控制不良死亡,1例失访,其他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15.25±10.42个月)。所有病例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末次随访时钉棒在位固定良好,未见寰枢椎失稳及再移位等现象,患者颈椎活动度4355°(49.38±4.24°),末次随访时6例获得随访的伴有齿状突骨折患者:2例齿状突骨折未愈合,4例获得愈合;获得随访的8例患者:6例患者后路植骨在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1例横韧带损伤患者6个月随访时后路植骨融合不良,但钉棒固定在位良好,继续随访观察,1例ⅡB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植骨处骨吸收,好在齿状突骨折愈合良好,无需再做其他处理。结论: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通过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可获得较好复位效果,复位成功后行一期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刘鹏[7](2018)在《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脊柱创伤的治疗原则包括复位、稳定和减压;前两者针对脊柱的支持功能,后者为脊髓及脊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脊柱的节段间运动功能,对于生活质量有显着影响,然而,在治疗脊柱创伤的过程中,恢复脊柱序列、稳定损伤节段和神经组织减压受到关注,尽最大努力恢复或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不同的解剖节段,脊柱的运动功能对人体的意义存在显着差异。基于理论分析与临床实践,笔者从功能性脊柱单元(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的“功能可恢复性”作为预判指标,来重新思考脊柱创伤中如何尽最大努力保留脊柱活动节段,使脊柱创伤治疗效果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升。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生物力学研究(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为主,结合文献回顾与分析。第一章上颈椎创伤—保守与手术治疗对FSU运动功能的影响此部分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主,结合文献分析,研究枕骨髁至C2-3椎间盘这一节段的损伤。综合既往解剖学、运动学、笔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提出“寰椎前份-齿状突-韧带复合体”是寰枢关节运动与稳定的核心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分别阐明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状突骨折的各种治疗对寰枢运动功能的影响;通过13例寰椎骨折保守治疗中期随访的结果,首次对比了国际上最常用的Spence原则和Dickman分型两种方法预测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准确性差异,结果提示Dickman分型预测准确性高、保守治疗有助于部分保留寰枢关节运动功能;对于Hangman骨折,从损伤机制入手,提出治疗方案的设计不应关注骨折本身,而是应该关注C2-3椎间关节功能是否具有可恢复性。第二章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对减少融合FSU数量的影响此部分是在前期下颈椎(C3-7)创伤后稳定性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解读基础上,对优化后的手术策略进行临床验证,以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主。笔者提出,根据下颈椎FSU的组成部分的功能,界定前、后侧张力带;对具备手术指征的下颈椎创伤,根据张力带损伤侧来选择手术入路与固定方式,可以仅做损伤FSU的固定融合,既可避免内固定失效,又可最大程度保留其余正常FSUs的运动功能。第三章胸、腰椎创伤—融合与减压策略及其对FSU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此部分研究了创伤后胸椎、腰椎FSU椎间关节保留的可能性、融合策略和减压策略。首先通过21个病例平均长达15.9年的影像学随访,观察创伤对胸、腰椎椎间盘退变加速的远期影响,发现终板损伤程度、局部后凸程度是影响退变加速的重要因素,对于预判创伤所涉及的FSU是否具有功能可恢复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次,以此为基础,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提出对胸腰椎创伤的非融合、选择性融合和全节段融合策略,其中非融合与选择性融合有助于保留创伤FSU的运动功能;根据神经功能不同状态提出减压策略,减压策略对与融合策略具有间接影响。结论:对于高能量创伤导致的椎体骨折或者骨折-脱位,治疗应聚焦于FSU的软性组件—椎体间连接。如果椎间连接具有重新恢复生理载荷下稳定功能的可能性,治疗决策中应该考虑保留运动功能;否则应将脊柱创伤所涉及的FSU予以永久、坚固的融合。结论关键点:1.以“寰椎前份-齿状突-韧带复合体”和C2-3椎间关节的功能可恢复性为基础,有助于深刻理解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状突骨折和Hangman骨折,并妥善地进行治疗决策。2.准确判断下颈椎创伤中张力带失效侧及范围,有助于采用最短FSU固定及恰当的入路选择处理下颈椎创伤,最大程度保留下颈椎正常FSU。3.胸、腰椎创伤处理中评估终板损伤程度、局部后凸畸形等因素有助于预判损伤FSU是否具有功能可恢复性。对具有可恢复性的FSU及时采用内固定治疗,可以采用非融合或者选择性融合策略,以最大程度保留FSU活动度;对已丧失FSU运动功能恢复可能者,则融合该节段以获得永久稳定。

廖穗祥[8](2017)在《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枕颈部失稳的诊治一直以来都是脊柱外科领域中难点和重点之一。炎症、创伤、肿瘤以及先天发育畸形等方面是引起该解剖部位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的颅脊交界区不稳可导致颅底凹陷症、寰枢椎脱位等疾患,从而引起脑干和高位脊髓的压迫,使患者出现诸如:肢体麻木、乏力甚至截瘫等严重后果,这就往往需要通过脊柱外科手术进行干预并治疗。手术的关键目标是要恢复有效的枕脊椎管容积以及正常的枕颈序列,解除脑干以及脊髓的压迫,从而达到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并通过有效的固定和植骨重建枕颈交界区的骨骼稳定的目的。由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常规成人的内固定系统无法照搬使用,传统的用于儿童患者颅颈交界疾患的后路手术多采用寰枢椎的钢丝固定,或枕颈椎弓根钉棒固定或经关节螺钉方式。由于其骨质较软,钢丝固定容易发生骨劈裂,固定不牢,固定松动等,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多需要辅以Halo架等外固定,直至骨性融合完成。而Halo架等外固定的佩戴非常痛苦,患者常常难以护理和配合,螺钉钉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患者及家属往往难以接受。目前市面上专门用于儿童患者的颅颈椎内固定系统的产品非常缺乏,脊柱外科医生接诊到这类患者常感觉到束手无策。近年,美国强生等一些国际大牌的脊柱内固定器械公司开发了少量针对儿童的颈椎内固定产品,但仍未进入国内市场。根据国外资料介绍,强生的儿童枕颈固定系统采用2~3枚螺钉的枕骨板固定,颈椎采用3.5mm螺钉固定。该系统仅见用于7岁以上白人患儿的报道,而对于国内儿童是否适合尚未可知。鉴于目前国内外现状,一些临床医生在针对这类儿童实施手术时,只能使用成人的器械进行替代,常常给手术的实施带来困难和不便。曾使用国内医疗公司提供的成人枕颈交界内固定系统给患儿实施过颅颈交界区内固定手术的脊柱外科医生,常常深刻体会到目前针对儿童颅颈交界手术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的局限和不足。比如临床手术中常常发现以下问题:①3.5毫米螺钉对于部分年龄较大,发育较好的患儿可以实施寰枢椎的经椎弓根固定。但对5岁以下低龄儿童并不合适,由于没有其他选择,手术只能在螺钉部分穿破骨皮质的情况下勉强使用,或改用经椎板螺钉等其他方式固定。②7岁以下的患儿枕骨板厚度明显小于成人。对成人而言,如采用中线方式固定枕骨板,螺钉长度可达10毫米以上,2至3枚螺钉即可获得非常坚强的固定,而对7岁以下患儿,其中线部分皮质的最大厚度有时不到5mm,3枚螺钉固定难以获得足够力学强度,必须改进设计,增加锚定点数目,扩大固定融合面积。为了解决儿童枕颈固定的难题,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适合国内人群的儿童专用枕颈固定系统,以满足这部分人群手术的需要。目前,虽然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很快,许多以前依赖进口的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如今大部分都能国内生产。但针对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颈椎内规定器械的研制和开发仍然是一片空白。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全国的儿童人口达2~3亿,颅颈交界区疾患的发病率虽然仅0.01-0.02%,但总患病人群将达4~6万,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广东是人口大省,患儿的数量也不在少数。针对国内儿童骨骼特点,研发专门的儿童颈椎手术器械,为儿童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手术器材,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目的]枕颈交界区的创伤,骨折脱位及先天发育畸形引起的寰枢椎病变往往需要实施寰枢椎或枕颈部内固定融合手术。而专门用于儿童患者的相关器械国内尚无相应的企业研发和生产,脊柱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只好选择不太合适的常规器械进行替代使用,结果就会造成临床手术困难、风险增加、术后失败率上升等一系列不利情况。本课题拟研制开发一种专门针对国内儿童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内固定系统,用于解决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手术难题。该系统的研制对于改进和完善此类特殊群体颅颈交界区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运用三维工程软件设计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其力学有效性设计理念:拟设计蝴蝶形的枕骨板,要求其固定的螺钉切迹较低,以便于术后枕骨后方皮肤的覆盖以及切口的愈合。同时为了提升固定的强度,我们设计拟通过增加枕骨板的锚钉点来提高其抗拔出能力,从而获得足够的瞬间力学强度。力学有效性验证:选择1例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利用64排双源螺旋CT进行上颈椎的轴向断层无间隔扫描。将其DICOM格式数据,导人三维重建软件Mimics,采取阈值分割和区域增长技术,分离出C0-3模型,对模型进行修整处理,使之外形光滑,接近C0-3骨性结构,再以STL文件格式输进Geomagic Studio 2013逆向工程软件中,分节段重建C0-3等结构三维实体模型,以STEP文件格式导入Solidworks 2012进行模型的修复充填,根据实体形态分别画出两套与骨面贴合的SUMMIT及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模型,最后把两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 13.0中划分网格,并对该两套模型的各种物理材料属性予以赋值,将模型进行必要的约束与加载后进行验证,最后通过数据分析两套内固定系统的力学性能差异。2、使用尸体标本对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及SUMMIT系统三维稳定性进行评价获取人体新鲜枕颈椎标本6例,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先测量枕颈部的三维运动范围,再于模型上对每具标本分别进行SUMMIT及新型枕颈系统内固定对比,测量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中枕颈部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稳定性。3、观察1例幼儿应用该枕颈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疗效运用该符合儿童解剖学特点、低切迹多锚点的新型枕颈内固定装置,手术治疗观察1例寰枢椎脱位、枕颈失稳幼儿,通过随访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有限元分析两套枕颈内固定系统力学效能:在屈伸、侧屈及旋转6个维度下,两套系统的最大应力均低于钛合金的屈服强度且都出现在后伸状态。其中,新系统的3、7枚螺钉组螺钉的最大应力值分别较SUMMIT组上升16.5%、15.0%,但11枚螺钉组较其下降15.6%,伴随着蝶形枕骨板固定螺钉数目的增加,螺钉的最大应力值呈逐渐减少趋势,并渐低于SUMMIT组;枕骨的最大位移值也出现在后伸状态,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不同螺钉组其枕骨的最大位移值均小于SUMMIT’组,分别减少10.05、11.45、11.8%,随着蝶形钢板螺钉数目的增加,枕骨的最大位移值呈减少趋势。2、新鲜尸体标本生物力学分析两套枕颈内固定系统力学效能:在两套枕颈部内固定系统固定下,最大活动度均出现在后伸状态,两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方面无显着差异。SUMMIT组在屈伸、侧屈及旋转6个维度均优于蝶形枕颈系统3、7枚螺钉组,但蝶形枕颈系统3、7枚螺钉组未出现内固定失效。3、通过三维设计软件以及与厦门大博医疗器械公司制作合作,成功研制出由蝶形枕骨板、椎弓根钉棒组成的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并将该系统用于1例2岁寰枢椎脱位患儿,术后寰枢椎复位满意,解除脊髓压迫,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随访1年,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行走。[结论]1、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以及SUMMIT枕颈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的手术中均能提供足够的力学强度和瞬间的稳定性,并且对于患有枕颈疾病的儿童而言,蝶形枕颈系统可提供更多的螺钉锚定点选择,其低切迹固定螺钉设计,有利于患儿术后枕后皮肤覆盖以及切口愈合,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多一种备选的手术器材。2、两种枕颈内固定系统均能提供可靠的力学强度,但在枕骨板很薄尚未发育成熟的患儿中,选择新型蝶形枕颈系统既可减少穿透脑膜的风险,又可增加术后力学稳定性。3、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可提高枕骨固定强度,可广泛用于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李修恩[9](2017)在《经口咽松解复位后路减压融合治疗复杂枕颈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分析难复性复杂枕颈畸形病例,探讨经口咽寰枢椎松解复位后路枕骨大孔扩大减压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复杂枕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共收治并随访57例伴难复性寰枢脱位的复杂枕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持续颅骨牵引下经口咽寰枢椎松解复位+后路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扩大减压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此类畸形,术前、术后1月、3月、6月及12月随访时行JOA、VAS、NDI评分和颈椎X线、CT、MR检查,并测量齿状突超过Chamberlain线距离、延髓脊髓角(CMA)、寰齿前间隙(ADI)、枕大孔正中有效矢状径,所有患者根据手术前后JOA、VAS、NDI评分和测量影像学相关径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小时,术中出血量62~220ml(146±37ml),术中置钉良好,未出现椎动脉损伤和脊髓损伤加重,术后鼻饲3~7天,2周出院。术后无口咽部感染病例,枕颈部感染2例,经清创VSD负压吸引后均治愈。术前 JOA 评分 6~12 分(8.281 ± 1.688),VAS 评分 0~7 分(3.158± 1.320),NDI评分8~40分(28.088±7.422),分别与术后12月JOA评分10~17分(15.228± 1.389),VAS 评分 0~4 分(1.316±0.929),NDI 评分 5~19 分(12.702±2.73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207,24.823,23.353,P<0.05)。术后复查影像学检查示内固定稳定,植入骨块达骨性融合,术后齿状突超过腭枕线距离-10.00~6.90 mm(3.956mm±2.453),CMA 137.00~159.50°(147.991±5.418°),ADI 值 1.70~5.80mm(3.640±0.947mm),枕大孔正中有效矢状径25.70~32.90mm(29.918±1.792mm),轴位脊髓空洞最大直径0~5.32mm(1.720±1.316),分别与术前齿状突超过腭枕线(Chamberlain线)距离5.30~16.70mm(11.149±2.604),CMA 109.00~129.80°(120.774±5.859°),ADI 值 5.30~9.10mm(7.205±1.008mm),枕大孔正中有效矢状径 6.00~18.80mm(13.419±3.374mm),轴位脊髓空洞最大直径 2.37~9.42mm(6.727±1.9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167,-163.512,189.485,-76.191,11.263,P<0.05)。[结论]难复性复杂枕颈畸形采用经口咽寰枢椎松解复位后路枕骨大孔扩大减压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可使齿状突明显下移,纠正寰枢脱位,解除脊髓压迫,疗效满意。

闫应朝,王雍立,王向阳,池永龙,徐华梓,林焱,倪文飞[10](2017)在《改良植骨方法在后路寰枢关节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改良植骨方法在寰枢关节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32例因齿状突不连(21例)、寰椎横韧带断裂或松弛导致寰枢关节不稳(6例)以及颅底凹陷(5例)的病例,施行了后路经C1侧块或椎弓根螺钉和C2椎弓根或Magerl螺钉固定术(27例)或枕颈固定术(5例)。术中植骨时在C1和C2后弓或C2和枕骨间植入颗粒状松质骨,压实后将少许稍长的皮质骨条铺在表面,再放置明胶海绵2条,用可吸收线缠绕在两侧内置物上或缝合于两侧软组织上,形成网状结构,术后颈托固定,随访观察患者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经口咽前路松解复位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出现术后咽后间隙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治疗,于术后2周恢复。术中无内固定或植骨困难,术后随访未见复位丢失或假关节形成。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个月3年2个月,平均19.1±7.2个月,全部患者手术后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在寰枢关节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中应用改良植骨方法,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二、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论文提纲范文)

(1)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1章 综述 齿状突骨折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齿状突骨折的流行病学
    1.2 齿状突的解剖与损伤机制
    1.3 齿状突骨折的诊断、损伤分型
        1.3.1 诊断
        1.3.2 分型
    1.4 齿状突骨折治疗
        1.4.1 保守治疗
        1.4.2 手术治疗
    1.5 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
    1.6 后路钢丝固定术
    1.7 后路经寰枢椎关节突关节螺钉内固定术(Magerl技术)
    1.8 后路C1侧块一C2椎弓根螺钉钉棒固定术(Harm技术)、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
    1.9 后路枕颈融合术
    1.10 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Ⅱ期取出内固定术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并发症比较
    3.2 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植骨融合
    3.3 颈椎活动度(CROM)
    3.4 VAS评分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前路松解与后路关节融合植骨治疗不可复性寰枢关节脱位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可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松解方法
二、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方法

(3)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颈椎矢状位平衡相关指标的测量以及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4)新型寰枢椎前路经关节内固定融合一体化螺钉的设计及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ATS钉道的测量和新型ATS螺钉的参数设定
    2.3 上颈椎有限元模型有效性验证
    2.4 比较三种寰枢椎融合方式的稳定性
3 结果
    3.1 新型AST参数测量结果
    3.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3.3 模型的轴向位移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3D 打印技术在寰枢椎手术融合内固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寰椎枕化椎动脉变异的三维分型及不同颈1-2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寰椎枕化患者椎动脉变异的三维评估及分型
    1.1 实验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1.4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C2椎弓根螺钉技术联合横连系统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内容
    2.4 数据和统计分析
    2.5 结果
    2.6 病例介绍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不同C2椎弓根螺钉替代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及内容
    3.4 数据和统计分析
    3.5 结果
    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在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和手术方法
        2.2.3 术后处理
        2.2.4 随访及疗效评价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4.2 手术方式选择
    4.3 手术并发症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7)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上颈椎创伤—保守与手术治疗对FSU运动功能的影响
1.1 前言
1.2 寰椎骨折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
    1.2.3 讨论
1.3 枢椎骨折
    1.3.1 齿状突骨折
    1.3.2 创伤性枢椎滑脱
1.4 寰枢椎复合型骨折
1.5 核心观点汇总 第二章 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对减少融合FSU数量的影响
2.1 前言
    2.1.1 下颈椎FSU的运动学特征与功能解剖
    2.1.2 下颈椎创伤的分型与争议
2.2 基于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解读的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临床病例验证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核心观点汇总 第三章 胸、腰椎创伤—融合与减压策略及其对FSU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3.1 融合策略研究1—胸、腰椎椎体骨折对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长期影响
    前言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1.4 结论
3.2 融合策略研究2——胸、腰椎骨折选择性融合策略临床应用初探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2.4 结论
3.3 胸、腰椎骨折减压策略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3.3.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脊柱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新型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与SUMMIT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
    引言
    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1 新设计的枕颈内固定系统简介
        1.1.2 两套内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3 正常模型的验证以及两种内固定方式3D模型的网格划分
        1.1.4 两套三维模型在ANSYS中的约束与加载
        1.1.5 以分组螺钉固定方式将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与Depuy的Summit内固定系统进行比较
    1.2 实验结果
        1.2.1 位移分析
        1.2.2 应力分析
    1.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与SUMMIT固定系统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引言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两套内固定模型的制备
        2.1.2 标本的生物力学测试
        2.1.3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3.1 脊柱生物力学标本的选择与建模原则
        2.3.2 颅脊交界区正常与固定状态下的生物力学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不可复位型寰枢椎脱位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设计思路与原理
        3.1.2 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组成
        3.1.3 临床病例的选择、治疗与随访
        3.1.4 病例介绍
    3.2 结果
    3.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1、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1 古代脊柱生物力学发展
        1.2 近代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3 现代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2、枕颈融合术研究进展
        2.1 钢丝加植骨块固定技术
        2.2 金属棒-钢丝固定技术
        2.3 钉板固定技术
    3、枕颈融合术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成果
致谢

(9)经口咽松解复位后路减压融合治疗复杂枕颈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改良植骨方法在后路寰枢关节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测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四、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D]. 夏子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前路松解与后路关节融合植骨治疗不可复性寰枢关节脱位一例[J]. 刘浩,周显平,李祖国,郭彩群,童卫华.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03)
  • [3]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D]. 韩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新型寰枢椎前路经关节内固定融合一体化螺钉的设计及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D]. 张瑛凯.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5]寰椎枕化椎动脉变异的三维分型及不同颈1-2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D]. 李腾.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6]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在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价值[D]. 王慧武. 南昌大学, 2019(01)
  • [7]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D]. 刘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8]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D]. 廖穗祥.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9]经口咽松解复位后路减压融合治疗复杂枕颈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D]. 李修恩.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10]改良植骨方法在后路寰枢关节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 闫应朝,王雍立,王向阳,池永龙,徐华梓,林焱,倪文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01)

标签:;  ;  ;  ;  ;  

关节螺钉内固定颗粒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后路入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