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理念在纤维纺织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虚拟仪器理念在纤维纺织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一、虚拟仪器思想在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彭云良[2](2019)在《基于皮肤动态相互作用的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测试仪》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先进科学技术向新型材料与高科技纺织品领域不断涌入,全球纺织产业已迈向多功能与智能型的时代。作为功能型纺织品的代表,红外功能纺织品也得以被大量的研究与开发。但目前国内外关于纺织品材料红外辐射性能的综合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仍然不够成熟,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大都是基于静态、单一的指标,对于织物材料从开始接收红外辐射到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没有建立动态的、整体综合的测试方法及系统,更重要的是没有考虑到皮肤对织物的动态相互作用。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归纳以及红外辐射的基础理论,提出了使用机械测试仪器系统及仿生皮肤模型模拟服装穿着时织物和皮肤之间对红外辐射的动态相互作用,以及通过织物材料反射面和透射面同时进行红外强度与温升的综合测试来实现织物材料在皮肤动态相互作用下的红外管理特性测试的方法。研制了仿生皮肤模型及测试仪器原型系统,实现了织物材料在入射红外辐射和皮肤动态相互作用下红外反射、透射、吸收以及发射性能的测试,也就是织物材料对入射辐射的红外管理特性的测试。基于提出的测试方法,研制了仿生皮肤模型机电系统,构建了仿生皮肤模型整体结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出汗微循环系统。所搭建的皮肤模型能够模拟人体皮肤温度控制,并且可以根据皮肤表层温度的不同实现不出汗、出小汗、出大汗三种不同的出汗模式。在仿生皮肤模型机电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皮肤动态相互作用下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测试仪器系统,主要包括测试系统的机械结构装置设计、测试数据采集系统硬件搭建以及基于LabVIEW的测试控制软件开发。并实现了测试仪器系统与仿生皮肤模型机电系统的集成,能够在皮肤动态相互作用下,对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进行测试。通过所研制的测试仪器系统对织物材料进行了测试,根据所得到的数据曲线定义了反射面红外发射强度、透射面红外发射强度、反射面温升、透射面温升、反射面红外平均变化速率、透射面红外平均变化速率这6项基本评价指标。为了评估及确定测试仪器系统的实际使用能力与测试精度,在所研制的测试仪器系统上对12种典型织物材料开展了能力与精度分析实验,其中能力分析包括对测试仪器系统进行精度/公差比率(P/T Ratio)分析以及均值(X-bar)和极差(R-chart)图表分析,精度分析包括对测试仪器系统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R&R)分析以及方差(ANOVA)分析。同时对4种典型材料进行了室内精度实验与分析,主要包括了对评价指标的方差分量与关键差异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测试仪器系统具有可以接受的测试能力与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皮肤动态相互作用下,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动态、综合的测试方法,所研制的集成了仿生皮肤模型的测试仪器系统具有可以接受的测试能力与精度,为红外功能型纺织品材料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和手段。

王薏茗[3](2019)在《纤维之线:论纤维艺术的线性建构》文中认为“线”在美术史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和雕塑,“线”都是经营造型的基本元素和关键依据。在纤维艺术的范畴内,“线”同样是首要的建构元素,线的语言是其本体的核心指向。本文试图从纤维艺术的视角,论述当代艺术中“纤维之线”营造的特殊空间性和现场感,重新思考作为最重要艺术形式语言之一的“线”的观念。论文首先讨论了“线”在现代主义时期的概念演变,分析“纤维之线”的发展由来,分析纤维艺术话语中特有的线性建构方式。同时,从当代艺术语境出发,指出介入科技媒介和跨学科领域的“纤维之线”这一观念的意义。第一章“编织物语”,通过结绳记事的传说和纺织织作语言这两条线索,叙述了“织物之线”在人类历史延承中的重要作用,也论述了“线”在远古时期的历史地位与织作工艺的相关演变。第二章“现代美术史中线的蜕变”,主要论述“工艺之线”在现代美术史中的变革,首先从“包豪斯的启蒙”到先锋艺术家的“观念之线”进行阐述,而后探讨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纤维艺术的线性语言如何从壁挂艺术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纤维之线”。第三章探索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纤维之线的演变,并总结纤维艺术的线性作品的主要呈现方式。第四章“纤维之场”,讨论了光线与色彩为线性作品营造的特有空间感,分析了“纤维之线”在不同的创作情境下形成的特殊时空体验。第五章“融贯当代语境之线”则重点阐述了“纤维之线”的延伸与拓展,分别从“舞动的剧场”、“编织的建筑”和“走向当代艺术的媒介之线”三个方面做了探讨。结语部分则综合整篇论文的研究,对“纤维之线”的未来可能性做了开放性的思考与想象。

许云辉,杜兆芳,张晓丽[4](2015)在《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纤维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纤维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新型教学方式及方法的综合应用、多层次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等方面,探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洪水源[5](2014)在《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测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衣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各式各样的新型纺织品材料被不断应用于服装行业。长期以来,人们对服装的舒适度和美观的追求永不止步,为了提高服装的质量,对服装的原材料即纺织品材料相应的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应运而生,其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和监督生产出高质量的纺织品材料,提高人们的穿着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由于服装的穿着舒适度直接由纺织品材料的触感特性决定,故研究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方法及客观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大量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方法,针对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与评价,研究开发了一套测试仪器系统,通过机械装置模拟纺织品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动态接触过程,获取了接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典型纺织品样本进行了客观测试,通过计算并分析测试结果,优化了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对典型纺织品样本具有区分度的综合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建立纺织品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及标准化方法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基于纺织品触感特性客观测试理论基础,提出了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方法,包括压缩特性、表面摩擦特性、弯扭特性和热传递特性四个维度,利用合适的测试原理,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以达到对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要求。测试仪器系统主要包括机械装置、测试机构、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软件控制及分析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机械装置的总体构成及每部分测试机构的原理及装置,传感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将典型纺织品样本在测试仪器系统上进行客观实验,模拟纺织品材料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动态接触过程,对传感器获取的动态接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得到了客观实验测试数据。本文提出了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压缩、摩擦、弯扭和热传递四个方面的特性。根据典型纺织品材料的客观测试结果,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能区分型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本研究,将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与主观感觉共性相关联,便可以通过客观测试结果预测纺织品材料的主观感觉,为纺织品材料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后续进行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评价方法标准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刘丰[6](2014)在《袋式除尘器数字化测试样机仿真平台的构建及集成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变的用户市场及其快速响应要求,使得企业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以最短的时间将产品推向市场。而传统的产品设计开发方法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验证设计方案。数字样机技术是一种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研发成本、降低风险的现代化集成仿真设计方法。本文将数字样机仿真设计技术拓展到产品测试空间,探索了一种在产品设计样机中集成测试模型的数字化测试样机仿真新技术,并用于大型环保装备袋式除尘器新产品研发过程,以更好的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及多元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论文相关课题“袋式除尘器数字样机综合测试验证平台研发”课题获得了中材集团科研基金资助。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有:首先,融合数字样机设计技术、数字样机集成仿真技术和数字化测试技术,提出一种面向新产品研发过程的数字化测试样机集成仿真方法。其次,根据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的性能测试要求,提出了数字化测试样机的构建和仿真实现技术。然后,研究了平台的集成和数据接口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袋式除尘器数字化测试样机集成仿真平台的构建。最后,以某系列袋式除尘器新产品设计为例,完成了基于可重构测试样机的仿真设计,实现了不同工况下的仿真实验。数字化测试样机集成仿真技术及应用平台开发,探索了一条将物理样机测试实验向数字样机实验转移的新路。研究表明:集成化的模型测试方法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设计和测试过程融为一体,逐步替代大型装备高成本物理样机的部分测试实验,可显着缩短设计周期,提升设计质量。

佐磊[7](2013)在《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性能的分析与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物联网(IOT)是指基于互联网及其它在线互联的方式实现全球物物相连的网络。IOT利用二维码、传感器及电子标签等低成本信息采集设备,实现全球范围内目标物信息的实时共享。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射频识别(RFID)系统利用射频通信技术实现阅读器及标签间的信息传输,进而完成对目标物的身份识别、定位、监控及跟踪等功能。无源超高频(UHF)RFID系统具备成本低及易于部署等特点,因而受到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实现不同应用领域的RFID设备选型及实际应用中的系统最优化部署,高精度、低成本的RFID测试装备成为RFID系统设计人员及终端用户亟待解决的问题。矢量网络分析仪等传统测试仪器不能实现识别区域及差分雷达散射截面等无源UHF RFID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基于RFID测试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研发了一套高性能的RFID系统开放测试平台;基于RFID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了阅读器及标签天线极化失配、标签天线互耦效应及多径效应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研发的测试平台对所研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量。首先,介绍了RFID系统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及相关标准。基于RFID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阐述了RFID测试仪器应实现的测试功能及所需的测试环境。研发了基于软件无线电及虚拟仪器技术的RFID系统开放测试平台。平台的射频通信接口采用NI公司生产的PCI-5640R、PXI-5610及PXI-5600等板卡,实现与RFID设备的实时通信及相关协议栈。利用PCI-5640R板载FPGA模块的实时处理及可重构的特点,实现RFID信号的发射、接收及分析功能。测试平台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支持多种RFID相关标准,并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实现用户自定义的测试功能。结合基于PLC及OPC技术搭建的RFID系统模拟应用环境,测试平台可提供包括系统性能及一致性测试、第三方监听测试及应用测试等功能的完整RFID系统测试解决方案。其次,基于RFID工作原理及天线散射理论,给出了自由空间下无源UHFRFID系统链路预算模型,并分析了单阅读器单标签情形下标签天线及负载阻抗匹配关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当标签处于密集环境,即标签间距离小于若干系统工作频率波长时,标签天线间的互耦效应改变了标签天线及负载的阻抗匹配关系,进而影响RFID系统性能。结合系统链路预算模型及二端口网络分析方法,导出了密集环境下基于系统通信链路参数的标签天线间互阻抗计算表达式。基于单阅读器单标签情形下的标签芯片及负载阻抗匹配关系,利用功率传输系数及调制因子,分析了互耦效应对RFID系统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开阔室内环境下双标签、标签单平面及标签双平面布置情形下的阅读器天线最小发射功率及系统识别率。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当标签间距小于1.5倍系统工作频率波长时,互耦效应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互耦效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呈非单调变化,即可为增强或降低;对于双标签及标签双平面情形,阅读器天线最小发射功率变化率范围分别为(-7%,11.6%)及(-10%,12.5%)。再次,基于电磁波传播理论及Friis传输方程,导出了无源UHR RFID系统路径损耗模型。利用射线跟踪方法,比较了自由空间及多径环境下的系统路径损耗;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自由空间情形,多径环境下系统路径损耗下降速度较快。结合电磁波传播的菲涅尔区理论,分析了菲涅尔余隙及阅读器天线至标签间距两因变量条件下,阅读器天线至标签电磁波传播第一菲涅尔区受阻隔对系统路径损耗的影响。基于线性回归方法及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提出了双斜率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在开阔室内环境下,测试了菲涅尔余隙及阅读器天线至标签间距变化时的系统路径损耗。理论分析及测试结果表明:菲涅尔余隙大于1.5倍第一菲涅尔区半径时,刃形障碍物对系统路径损耗影响较小;相比传统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双斜率模型标准差减小10%。最后,介绍了最大识别距离及识别区域等系统性能指标,给出了实际应用中无源UHF RFID系统完整的传播链路模型。结合自由空间下系统链路预算模型及部署环境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目标区域识别率的RFID系统性能评估方法。为解决单天线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单阅读器多天线配置,但多天线间存在相干多径干扰影响,又使得目标区域内产生新盲区。结合电磁波传播理论及相干干扰抵消原理,提出基于标签集及相位开关的目标区域识别率优化方法。在开阔室内环境下,测试了阅读器与标签天线极化失配及相干多径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测量了采用标签集及相位开关优化方法的目标区域识别率。理论分析及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下的系统目标区域识别率分别提高10%和7.6%。

黄敏[8](2013)在《仿棉涤纶纤维及其针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文中提出棉花资源短缺,价格上涨,而涤纶产能相对富余,价格较低,因此,开发涤纶仿棉技术,不仅可利用涤纶过剩的产能,还可缓解棉纤维的短缺。涤纶仿棉纤维的改性原则,是要在保持涤纶弹性好、挺括、速干等优点的前提下,针对其吸湿性差、静电大、易起毛起球以及染色性差等缺点进行改性,并向仿棉、超仿棉不断改进。伴随涤纶仿棉纤维及其产品的开发,相关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成为研发中又一关键问题。本文选用了5种不同改性的仿棉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十字形全消光涤纶纤维、棉纤维作为试样。首先研究了各类纤维的纵向形态、横截面形状、大分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其次对比了纤维的强伸、热学和吸放湿性能。为研究仿棉涤纶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论文进一步选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仿棉涤纶纤维与棉纤维进行混纺,设计出6种不同混纺比的纱线试织成针织物。然后用单纯热或湿传递法和微气候评价法对织物热湿舒适性进行评价,结论如下:(1)仿棉涤纶纤维结合物理和化学改性两方面进行改性。物理改性通过截面异形化,将圆形截面改为三叶形、中空形等异形截面;化学改性通过添加第三单体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SIMP和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引进极性基团磺酸基和柔性链段,破坏PET大分子结构的规整性,降低纤维的结晶度和结晶速度,同时也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融温度Tm以及开始结晶的温度Tcc。经改性的仿棉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相比,其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和断裂比功降低,但均比棉纤维大。这些指标的降低有助于其织物手感柔软,起毛起球减少,利于仿棉。(2) SIMP和PEG的加入对涤纶纤维的吸放湿性能会产生影响,且添加的量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同。PEG含量较多的B1、B2、B3的回潮率比PEG含量较少的B4、B5大,是普通涤纶A1的3倍左右,但比棉纤维小很多。回潮率的增大会增加纤维吸湿、放湿达到平衡的时间,但通过截面的异形化(十字形、三叶形)可以加快吸湿、放湿速度,这有助于保留涤纶好的放湿性,提高其差的吸湿性。(3)针对现有织物微气候仪存在水浴温度控制精度不高及蒸发水补充不便的问题,在借鉴以往纺织品透湿性测试仪器的基础上,对其控温程序进一步改进,改造设计了一种织物微气候仪——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微气候仪。该仪器采用PID控制参数对水浴温度进行控制,并利用可视化软件LabVIEW监视温度的变化情况,实现对水浴温度实时、稳定、高精度的控制。通过不断地调试控制参数Kp(比例系数)、Ti(积分时间)、Td(微分时间),当Kp=6,Ti=9,Td=0.01时,得到理想的PID曲线,并在3小时内使控制温度达到稳定。该微气候仪可以模拟人体实际穿着时织物热湿传递的过程,采用被动出汗方式和“一步法”原理测试织物的透湿率、湿阻和热阻。利用它测得的织物透湿率和吸湿法测得的值相关系数较高,相关系数达0.92,表明该仪器具有可行性。(4)通过单纯热或湿传递测试法对针织物的保暖率、传热系数、克罗值、透气率、透湿率和回潮率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纯仿棉涤纶织物比纯棉织物的保温率低,传热系数大,克罗值小,透气率低,透湿率大,回潮率低。随着仿棉涤纶含量的增加,织物保温性降低,传热系数增大,克罗值降低,吸湿性变差。但织物的透湿性在混纺比为涤35/棉65时最好;透气性在混纺比为涤20/棉80最好。(5)通过研制的织物微气候仪对不同混纺比的针织物热阻和湿阻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纯仿棉涤纶织物比纯棉织物的热阻大,湿阻小。但织物热阻和湿阻的大小与仿棉涤纶纤维的含量不成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当混纺比为涤35/棉65时,织物的热阻和湿阻最小,其次是涤20/棉80。

姚瑞东[9](2011)在《基于织物强力仪的织物压缩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织物的压缩性能是织物的重要机械物理性能之一,它是织物风格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其它纺织产品性能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随着人们对织物风格的重视及其它行业对纺织产品压缩性能的重视,对织物及其他纺织产品的压缩性能进行快速、准确的测试已经十分的必要。本课题探讨分析了现有织物压缩性能测试仪器和方法,得出了他们的优缺点,针对它们缺少对厚重织物或厚重非织纺织产品压缩性能测试的不足以及现有织物强力仪功能的单一,以HD026N型织物强力仪为基础进行适当改造,通过delphi编写新的测试控制系统得到了一种测试范围广、维护简单、成本更低的压缩性能测试装置,突破了该强力仪之前的功能单一、无法兼容和共享资源的缺点,节约测试成本和扩大测试的范围。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是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测试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然后在此平台上进行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测试系统硬件部分采用了双处理器的上下位机框架结构,将机械传动技术、交流伺服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在测试系统结构中下位机负责运动的控制和数据的采集,上位机主要负责指令传输,以及测试数据接收、处理和图形显示。此结构分工明确,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采样速度和测试性能。测试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是上位机软件系统的实现。课题中按照测试系统软件的开发方法和设计准则,结合纺织材料和纺织品力学性能测试的特点,完成了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本测试系统采用插件技术,提高了系统的重用性和扩展性,延长了系统的生命周期,并引入了对象的动态生成技术,节省了系统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加了程序的灵活性,借助Delphi强大的对象链接和嵌入功能实现了系统自动导出Excel报表,运用了图形化的操作接口,简单直观,易学易用,试验结果查询方便。同时对一些测试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详细的论证,设计了一套比较优化准确的算法。

汤显法[10](2010)在《对称式织物热阻测量实验装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传递性能是影响纺织品和服装穿着舒适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功能面料和服装的研发、贸易的极其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而热阻是用来描述服装面料热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内外测定纺织材料热阻的方法标准和仪器有很多,每个标准都有对应的仪器。但都大同小异:结构相同的热板用以模拟“一维稳态温度场”的传热形态,都需要结合空白实验和有样实验的数据进行运算。但经大量的实验发现:设置的试验板温度与实际测得的板面温度有所不同、护板与试验板之间也存在着热量交换,这些将造成仪器的系统误差。本论文研究的是从基本理论出发,提出一个新的仪器结构思路,进而为热阻测量提供一个新的结构参考和研究方向。研究思路是在恒温恒湿室中,通过LabVIEW虚拟仪器控制一块悬挂于空中的钢制试验板,并将温度传感器贴附在试验板的外表面。这样热量可直接从板内产生并朝着垂直于板的方向全部穿透织物往外传递。这样既省去了护板的设置并消除护板与试验板的热量交换,又消除了是试验板上下表面温度不等的系统问题。首先编写LabVIEW控制程序以及制作实验装置,然后将10种不同厚度的面料在钢制试验板装置和两台平板仪上同时进行热阻测量,最后通过SPSS软件对三组热阻数据(钢制试验板装置测得的数据分别与对比实验所得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若数据间无显着性差异,则证明装置实验所得的结果具有合理性,同时也证明这个思路是可行的,理论是正确的。因此朝这个方向继续修正和研究是有意义的。本论文制作的实验装置符合设计思路,LabVIEW控制程序能有效运行并测出计算热阻所需的相应参数值。最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装置测得的数据分别与比照实验所得的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很相似,但是相应的值相差较大。同时也不难发现另外两台织物平板仪所测得的空白实验数据以及织物实验数据(尤其是10#织物)有较大的差异。说明织物平板仪测量的空气层热阻不是空气层的绝对热阻,而是根据特定校正样本校正后的相对值。并且YG(B)-606D织物平板仪与YG-606E织物平板仪测得的空白实验数据相差太大,以及YG(B)-606D织物平板仪测得的空白实验数据前后相差很大,形成自我否定。说明织物平板仪空白实验测得的空气层热阻不可信。再者,常维娜等人有关头部热阻实验研究进一步证明本装置测得的空气层热阻是有效的,合乎理论与实际。另外试验板温度不均是造成数据误差的部分原因、热量多方向传递是造成织物热阻数值相差较大的重要原因。同时织物平板仪的护板的作用不仅仅是保证护板与试验板之间的温度相等,防止试验板的热量水平传递,还可以补充试验板上表面的热量散失,形成动态平衡。但是这些原因也只是使影响结果精确性,不足以在织物实验时使结果出现一个数量级的差异。

二、虚拟仪器思想在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仪器思想在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2)基于皮肤动态相互作用的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测试仪(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织物红外性能测试研究
        1.2.2 仿生皮肤模型研究
    1.3 现有测试装置与标准
        1.3.1 现有测试装置
        1.3.2 现有测试标准
    1.4 现有方法与标准的局限性
        1.4.1 现有测试方法的局限性
        1.4.2 现有测试标准的局限性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织物材料红外辐射性能及测试仪器系统分析基础理论
    2.1 织物材料红外辐射基础理论
        2.1.1 红外辐射及其度量
        2.1.2 红外辐射定律
    2.2 测试仪器系统分析基础理论
        2.2.1 测试仪器系统能力分析
        2.2.2 测试仪器系统精度分析
        2.2.3 测试仪器系统室内精度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测试方案及评价指标
    3.1 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测试方案
    3.2 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基本评价指标
    3.3 本章小结
4 仿生皮肤模型机电系统
    4.1 仿生皮肤模型整体设计方案
    4.2 仿生皮肤模型结构的搭建
        4.2.1 元器件的选取
        4.2.2 皮肤模型控温出汗机电模拟系统
        4.2.3 皮肤模型温度控制方式
    4.3 仿生皮肤模型硬件系统搭建
        4.3.1 皮肤模型温度控制硬件系统
        4.3.2 皮肤模型出汗控制硬件系统
        4.3.3 皮肤模型温度采集硬件模块
    4.4 仿生皮肤模型测控系统上位机软件开发
        4.4.1 仿生皮肤模型上位机软件整体功能模块设计
        4.4.2 仿生皮肤模型上位机软件前面板设计
        4.4.3 仿生皮肤模型上位机软件程序框图设计
    4.5 仿生皮肤模型机电系统工作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测试仪器系统
    5.1 客观测试仪器机械装置
    5.2 客观测试仪器数据采集硬件系统集成
        5.2.1 测试元器件的选型
        5.2.2 测试仪器硬件系统搭建
    5.3 测试仪器系统上位机软件开发
        5.3.1 测试仪器系统上位机软件整体功能模块设计
        5.3.2 测试仪器系统上位机软件前面板设计
        5.3.3 测试仪器系统上位机软件程序框图设计
    5.4 测试仪器系统工作流程
    5.5 本章小结
6 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测试仪器系统能力及精度分析
    6.1测试仪器系统能力及精度分析实验
        6.1.1 实验样本
        6.1.2 测试实验装置
        6.1.3 测试实验操作者
        6.1.4 测试实验流程
    6.2 测试仪器系统能力及精度分析
        6.2.1 测试仪器精度/公差比率分析
        6.2.2 测试仪器均值和极差图表结果分析
        6.2.3 测试仪器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6.2.4 测试仪器方差分析
    6.3 测试仪器系统室内精度分析实验
        6.3.1 实验测试样本
        6.3.2 测试实验操作者
        6.3.3 测试实验结果
    6.4 测试仪器系统室内精度分析
        6.4.1 方差分量计算分析
        6.4.2 关键差异计算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2种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6项指标测试结果
作者简历

(3)纤维之线:论纤维艺术的线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编织物语
    第一节 图腾之线
    第二节 古法成型
第二章 现代美术史中线的蜕变
    第一节 包豪斯的启蒙
    第二节 观念之线
    第三节 边缘觉醒——从壁挂到纤维之线
第三章 新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二十世纪八、九年代的纤维艺术之线
    第二节 纤维艺术线性作品的呈现与演变
第四章 “纤维之场”——空间中的线
    第一节 “线之场”
        一、光与色彩
        二、割裂的空间
    第二节 线之时空——错位的时空
第五章 融贯当代语境之线
    第一节 舞动剧场——行为与织语
    第二节 编织的建筑
    第三节 走向当代艺术的媒介之线
结语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部分毕业作品照片
    毕业创作草图
    毕业创作小稿
    工作与指导
致谢

(4)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纤维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挖掘教材精华, 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2 改变教学方式,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用,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 多媒体教学
    3.2 网络教学
    3.3 案例教学
    3.4 PBL教学模式
4 构建多层次教学实践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1 开展多形式的教学实习
    4.2 加强课程实验教学
    4.3 构建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5 结语

(5)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测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
        1.2.1 压缩特性测试方法
        1.2.2 摩擦特性测试方法
        1.2.3 弯曲及剪切特性测试方法
        1.2.4 热特性测试方法
    1.3 现有纺织品触感特性客观测试的局限性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2 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1 纺织品压缩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2 纺织品摩擦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3 纺织品弯扭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3.1 弯曲特性
        2.3.2 扭转特性
    2.4 纺织品热传递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3 纺织品触感特性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压缩特性客观评价指标
    3.2 摩擦特性客观评价指标
    3.3 弯扭特性客观评价指标
    3.4 动态热传递特性客观评价指标
    3.5 本章小结
4 客观测试原型系统研制及实验
    4.1 测试装置原型系统
        4.1.1 压缩特性测试装置设计
        4.1.2 表面摩擦特性测试装置设计
        4.1.3 弯扭特性测试装置设计
        4.1.4 热传递特性测试装置设计
        4.1.5 客观测试数据采集系统
    4.2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4.3 客观测试实验
        4.3.1 实验纺织品样本
        4.3.2 客观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纺织品触感特性客观测试结果及评价指标分析
    5.1 动态压缩特性测试结果及指标分析
    5.2 表面摩擦特性测试结果及指标分析
    5.3 动态弯扭特性测试结果及指标分析
    5.4 动态热传递特性测试结果及指标分析
    5.5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典型纺织品样本动态压缩特性客观测试结果
附录B 典型纺织品样本表面摩擦特性客观测试结果
附录C 典型纺织品样本弯扭特性客观测试结果
附录D 典型纺织品样本热传递特性客观测试结果
作者简历

(6)袋式除尘器数字化测试样机仿真平台的构建及集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字样机仿真技术
        1.2.2 袋式除尘器应用发展与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数字样机集成仿真技术研究
    2.1 数字样机技术
        2.1.1 数字样机技术
        2.1.2 数字样机的分类
    2.2 数字样机设计技术
        2.2.1 数字样机设计技术概述
        2.2.2 数字样机设计中的参数化设计
        2.2.3 数字样机设计中的可重构设计
    2.3 数字样机仿真技术
        2.3.1 仿真技术
        2.3.2 仿真技术的分类
        2.3.3 仿真在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4 数字样机虚拟测试技术
        2.4.1 基于虚拟仪器的数字样机测试技术
        2.4.2 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样机测试技术
    2.5 数字化测试样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样机集成仿真平台构建方法研究
    3.1 COTS 技术
        3.1.1 COTS 概念
        3.1.2 基于 COTS 的系统概述
        3.1.3 COTS 产品应用的优势
        3.1.4 COTS 软件系统的开发方法
    3.2 接口技术
        3.2.1 软件接口技术
        3.2.2 数据接口技术
    3.3 COTS 数字测试样机集成仿真平台构建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袋式除尘器仿真测试研究
    4.1 袋式除尘器结构及工作机理
        4.1.1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组成
        4.1.2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4.2 袋式除尘器测试要求
        4.2.1 过滤性能
        4.2.2 分风性能
    4.3 袋式除尘器仿真测试要求及实现
        4.3.1 袋式除尘器仿真要求
        4.3.2 流体动力学理论
        4.3.3 袋式除尘器仿真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袋式除尘器数字测试样机集成仿真平台构建
    5.1 集成仿真平台构建
    5.2 测试样机的构建
        5.2.1 设计模型
        5.2.2 仿真实验
        5.2.3 仿真可视化模块
        5.2.4 性能测试
    5.3 实例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性能的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RFID 测试技术发展及现状
        1.3.1 RFID 标准化工作概述
        1.3.2 RFID 测试装备研发现状
        1.3.3 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1.3.4 RFID 测试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1.4 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RFID 系统测试平台
    2.1 RFID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 RFID 系统组成
        2.1.2 RFID 系统工作原理
    2.2 RFID 系统测试技术
        2.2.1 RFID 系统测试的关键技术
        2.2.2 RFID 系统测试内容
        2.2.3 RFID 系统测试环境
    2.3 RFID 系统测试平台
        2.3.1 软件无线电技术
        2.3.2 虚拟仪器技术
        2.3.3 RFID 系统测试平台的总体方案
        2.3.4 RFID 系统测试平台的硬件架构
        2.3.5 RFID 系统测试平台的软件架构
        2.3.6 RFID 系统测试平台的测试内容
    2.4 RFID 系统测试平台测试实例
        2.4.1 空中接口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2.4.2 系统识别范围测试
        2.4.3 RFID 系统测试平台辅助功能
    2.5 小结
第3章 标签密集环境下天线互耦效应研究
    3.1 无源 UHF RFID 系统通信链路
        3.1.1 前向通信链路
        3.1.2 反向通信链路
    3.2 互耦效应及互阻抗
        3.2.1 无源 UHF RFID 天线场区划分
        3.2.2 互耦的阻抗效应
    3.3 互耦效应对无源 UHF RFID 系统性能的影响
        3.3.1 RFID 标签天线的互阻抗
        3.3.2 互耦效应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双标签情形互耦效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4.2 标签单平面情形互耦效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4.3 标签双平面情形互耦效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无源超高频 RFID 系统路径损耗研究
    4.1 无源 UHF RFID 系统路径损耗
        4.1.1 自由空间下 RFID 系统路径损耗
        4.1.2 典型室内传播模型
    4.2 电磁波传播的菲涅尔区
    4.3 第一菲涅尔区受阻隔对系统路径损耗的影响
        4.3.1 菲涅尔余隙对系统路径损耗的影响
        4.3.2 阅读器天线至标签间距对系统路径损耗的影响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菲涅尔余隙对系统路径损耗的影响
        4.4.2 阅读器天线至标签间距对系统路径损耗的影响
        4.4.3 多径效应对系统路径损耗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无源超高频 RFID 系统性能评估及优化
    5.1 无源 UHF RFID 系统传播链路模型
        5.1.1 阅读器及标签天线极化失配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1.2 标签贴附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1.3 工作频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1.4 空中接口通信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 无源 UHF RFID 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5.2.1 基于系统最大识别距离的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5.2.2 基于系统识别区域的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5.2.3 基于目标区域识别率的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5.3 无源 UHF RFID 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5.3.1 基于标签集的 RFID 系统优化方法
        5.3.2 基于相位开关的 RFID 系统优化方法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天线极化失配及标签集方法对目标区域识别率的影响
        5.4.2 阅读器天线高度对目标区域识别率的影响
        5.4.3 天线数量及相位开关方法对目标区域识别率的影响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和获奖情况

(8)仿棉涤纶纤维及其针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涤纶纤维仿棉改性的研究
    1.3 织物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仿棉涤纶纤维结构及其性能分析
    2.1 实验试样及其基本规格参数
    2.2 仿棉涤纶纤维结构研究
    2.3 仿棉涤纶纤维基本性能研究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微气候仪搭建
    3.1 虚拟仪器简介
    3.2 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微气候仪的构架组成
    3.3 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微气候仪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气候仪PID控制参数实验研究
    4.1 基于虚拟仪器微气候仪控温系统的基本原理及PID控制原理
    4.2 基于虚拟仪器微气候仪控温系统的精确控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织物热湿舒适性评价
    5.1 试样基本规格测试
    5.2 单纯热或湿传递法评价织物热湿舒适性
    5.3 微气候法评价织物热湿舒适性
    5.4 实验结果和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主要的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基于织物强力仪的织物压缩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织物压缩性能的测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2 织物压缩性能的测试方法
    2.1 测试对象的分类
    2.2 试样的准备
        2.2.1 取样
        2.2.2 调湿
    2.3 测试方式的类型
        2.3.1 恒定法
        2.3.2 定形法
        2.3.3 等速法
        2.3.4 定压反复压缩
    2.4 压缩性能的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测试系统软件的结构和指标算法的设计
    3.1 软件开发过程简介
    3.2 测试系统软件功能分析
    3.3 软件的模块结构与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的特点
        3.3.1 软件的模块结构图
        3.3.2 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的特点
    3.4 程序运行流程及其特点
    3.5 压缩性能测量指标的算法
        3.5.1 数据采样的过程
        3.5.2 试验指标的计算
    3.6 本章小结
4 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选择及上下位机之间的通讯
    4.1 强力仪硬件部分基于压缩测试的改装
        4.1.1 HD026N 型织物强力仪简介
        4.1.2 HD026N 型织物强力仪硬件部分基于压缩测试的改装
    4.2 压缩性能测试系统概述
        4.2.1 测试系统简介
        4.2.2 测试系统工作原理
    4.3 测试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论证
        4.3.1 测试系统的方案选择
        4.3.2 系统总体结构
        4.3.3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4.4 上位机与下位机间的串行通信
        4.4.1 测试系统串行通信协议
        4.4.2 串行通信方式的选择
        4.4.3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4.4.4 串行通信的参数介绍及接线方法
        4.4.5 上位机下位机通讯程序的开发
        4.4.6 上位机的通信模块设计
        4.4.7 下位机仿真系统软件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数据库管理及试验报表的生成
    5.1 数据库的选用
    5.2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5.3 数据库的操作
        5.3.1 数据的存储
        5.3.2 数据的查找
        5.3.3 数据的删除
        5.3.4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5.3.5 数据库的定期清理
        5.3.6 数据库安全方案
        5.3.7 数据库与文件的对应
    5.4 试验报表
        5.4.1 自动复合式数据报表
        5.4.2 动态 Excel 报表
    5.5 本章小结
6 测试系统的界面设计
    6.1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6.2 测试系统软件的界面设计和功能实现
        6.2.1 测试系统的主界面
        6.2.2 历史数据浏览查询界面
    6.3 压缩曲线及其功能实现
        6.3.1 实时曲线的绘制
        6.3.2 历史浏览图形的绘制
        6.3.3 放大曲线的绘制
        6.3.4 报表中图形的绘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对称式织物热阻测量实验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织物及服装热阻测试的现状
        1.1.2 热阻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1.2 织物平板仪发展简介
        1.2.1 平板仪法在欧洲的发展
        1.2.2 平板仪法在美国的发展
        1.2.3 织物平板仪在国内的发展
        1.2.4 织物平板仪原理与构造
        1.2.5 织物平板仪系统误差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1.4 研究意义
    1.5 本章小结
2 织物干热传递理论
    2.1 温度场
    2.2 热能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
        2.2.1 热传导
        2.2.2 热对流
        2.2.3 热辐射
    2.3 研究织物热性能时的几种简化模型
        2.3.1 纯导热模型
        2.3.2 导热+辐射模型
        2.3.3 织物结构化传热模型
        2.3.4 导热+对流+辐射模型
    2.4 织物热传递性能的评价指标
        2.4.1 导热系数K
        2.4.2 热阻R
        2.4.3 克罗值clo
    2.5 本章小结
3 虚拟仪器理论
    3.1 虚拟仪器简介
        3.1.1 虚拟仪器的发展过程
        3.1.2 虚拟仪器系统的构成
        3.1.3 虚拟仪器技术具有四大优势
    3.2 LabVIEW
        3.2.1 什么是LabVIEW
        3.2.2 LabVIEW软件的特点与优点
    3.3 数据采集
        3.3.1 数据采集简单介绍
        3.3.2 数据采集原理
    3.4 PID控制
        3.4.1 比例(Proportion)控制
        3.4.2 积分(Integration)控制
        3.4.3 微分(Differentiation)控制
        3.4.4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3.5 本章小结
4 对称式织物热阻测量装置设计构想
    4.1 装置设计
    4.2 装置设计理由
    4.3 本章小结
5 对称式织物热阻测量实验
    5.1 实验意义
    5.2 实验目的
    5.3 实验原理
    5.4 实验控制程序
    5.5 实验装置
        5.5.1 电子交流稳压器
        5.5.2 变压器
        5.5.3 NI SCXI-1000机箱
        5.5.4 NI PCI-6024E/PCI-6514数据采集卡
        5.5.5 继电控制系统
        5.5.6 温度传感器
        5.5.7 红外测温仪
        5.5.8 计算机
    5.6 实验面料
    5.7 实验步骤
    5.8 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5.9 实验数据
    5.10 本章小结
6 织物平板仪比照实验
    6.1 YG(B)-606D织物平板仪测试实验
    6.2 YG-606E织物平板仪测试实验
    6.3 本章小结
7 数据与误差原因分析
    7.1 数据分析
    7.2 原因分析
        7.2.1 试验板温度分布不均匀
        7.2.2 过零型固态继电器控制
        7.2.3 负荷额外散热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不足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论文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面料图
    附录2 辅助实验仪器
    附录3 织物平板仪试验板表面温度测试实验
    附录4 控制程序后面板整图
    附录5 红外线测温仪-发射率表
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四、虚拟仪器思想在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2]基于皮肤动态相互作用的织物材料红外管理特性测试仪[D]. 彭云良.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3]纤维之线:论纤维艺术的线性建构[D]. 王薏茗.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4]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纤维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探索[J]. 许云辉,杜兆芳,张晓丽. 科技视界, 2015(24)
  • [5]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测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洪水源. 中国计量学院, 2014(02)
  • [6]袋式除尘器数字化测试样机仿真平台的构建及集成应用研究[D]. 刘丰.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7)
  • [7]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性能的分析与评估[D]. 佐磊. 湖南大学, 2013(12)
  • [8]仿棉涤纶纤维及其针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D]. 黄敏. 东华大学, 2013(04)
  • [9]基于织物强力仪的织物压缩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姚瑞东. 西安工程大学, 2011(07)
  • [10]对称式织物热阻测量实验装置研究[D]. 汤显法. 东华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虚拟仪器理念在纤维纺织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