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企业产权配置研究——对股份合作制的再思考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配置研究——对股份合作制的再思考

一、民营科技企业产权配置问题研究——一种对股份合作制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航[1](2010)在《政府扶持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科技企业更是创新主体中的脊梁。可以预言,民营科技企业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把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的新形势下,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环境,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心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为例,从分析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边界出发,重点阐述了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起到怎么样的导向性作用,政府针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如何充实、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以满足民营科技企业的需要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试图为各级政府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和民营科技企业谋求自身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从五个部分来论述政府扶持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论述政府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政府制定的政策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发挥着引导性的作用,而不是制约性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由于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带来了发展过程中的困惑;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发展的潜力与制约,并通过案例重点阐述浙江民营科技企业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必然会给浙江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困境;第三部分重点阐述浙江省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从中探寻这些政策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困境;第四部分提出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结论,对论文的核心意义进行归纳提炼。

赵雪凌[2](2007)在《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重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到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遇到了难得的机遇。民营建筑企业是我国建筑业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很多民营建筑企业已经走过了艰苦的初创期进入到迅速扩张的成长期,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也感受到了成长的阵痛。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产权纷争,还是资源分配不均匀,乃至人才问题和发展问题,我们都能找到隐藏在背后的组织问题。组织是企业运行的载体,很多问题都能从组织中找到根源,也可以通过组织状况的改善来得到解决。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组织结构的角度入手,揭示阻碍民营建筑企业成长的组织层面的原因,找出问题,发现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对处在成长期困惑中的民营建筑企业有所借鉴。本文根据对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主要研究探讨处在成长期的民营建筑企业存在着怎样的组织问题和困惑,结合学术界关于组织的主要理论(包括西方传统的组织理论、组织经济学、组织社会学和组织变革理论)及其基本思想,为研究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的组织变革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系统论、组织经济学、组织社会学和生命周期理论对民营建筑企业的组织变革动因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影响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思路。为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民营建筑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划分。本文将民营建筑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同时,本文还根据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特点,将其成长期进一步细分为成长初期、成长中期和成长后期。三个时期的特征分别是:①成长初期的民营建筑企业刚刚走过艰苦的初创期,企业谋求的是生产规模稳步上升,进一步占领市场。在这个阶段,企业不宜过于冒进,首要任务是明晰产权关系,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管理组织的变革适宜做小幅度调整。②成长中期的企业要突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谋求大规模和多元化发展。在这个阶段,企业可以通过管理组织变革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比如横向、纵向或混合性的联合。③成长后期的企业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已经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这时为了谋求更稳定的发展,顺利步入成熟期,必须对管理组织的集权和分权程度进行调整,适当分权。第二,对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理论成就进行了综述。包括:西方传统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组织社会学、组织经济学和组织变革理论的基本思想。第三,对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存在的组织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从组织制度、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等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组织制度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组织的机械化,实行集权化管理;二是民营建筑企业高层管理幅度过大;三是部门设置混乱;四是基层组织管理效率低下。产权制度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投资主体单一化,产权结构封闭化;二是企业产权的界区仍不清晰,产权结构模糊化。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高度集权的家长式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手段、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协调机制和岗位职责不明。第四,对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动因进行了剖析。基于组织系统论的解释: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外在动因包括: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宏观政策是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首要因素;外部市场环境是推动民营建筑企业变革的重要因素。根据系统理论,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外部诱因,同时,外部环境中竞争压力也会输入到组织中,迫使组织进行变革。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因归纳为克服传统层级组织的弊端、通过并购或者联合获取优质要素、通过组织变革增强核心能力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四个方面。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解释:根据总体生态论,我们很容易理解民营建筑企业的组织变革是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生物性本能,在变革的过程中要注意组织惯性的障碍;制度理论较好的解释了组织趋同的现象,并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中制度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依赖理论则从管理资源的角度较好的解释了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不同行为。基于组织经济学的解释:主要是依据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假定企业是寻求交易成本节约的,在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时,企业会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控制结构。如果想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基本思路就是将外部交易内部化,这种内部化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扩大企业经营范围或者寻找合作伙伴,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基于此理论,合理解释了民营建筑企业横向、纵向和混合型的企业集团形成的动力。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根据格雷纳的五阶段模式的结论,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主要矛盾和危机,而这种主要矛盾和危机将决定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方向。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为避免进入过早多元化和过于集权化的陷阱,必须对组织进行适时的改革和创新。第五,对影响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梳理。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外部市场、社会文化和技术变迁;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是既有可能成为推动力量,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力量,只有认识到它们的存在及作用机制,才能够更好的为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所用。第六,对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①企业上层建筑即财产组织的重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制度的变革,主要通过产权清晰化和产权多元化来实现。产权清晰化的主要途径是尽快“摘帽”、自然人之间产权的清晰化和自然人与法人之间产权的清晰化。产权多元化的主要途径是外部产权的融合及内部产权的融合;二是治理模式与治理结构的变革,内生型的民营建筑企业公司治理模式是逐渐演进的,核心是家族经营,变化趋势是股权结构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日趋完善,决策由专制集权向科学发展。外生型民营建筑企业的突出特点是由非家族式治理模式向股份制治理模式演进。因此,构建股份制治理模式,实现科学决策是当前的治理模式变革的目标。治理结构的实现要通过外部和内部治理机制的优化来实现。②管理组织结构的治理与创新,按在成长期所处阶段划分为三类:处于成长初期的民营建筑企业,要朝向大型企业这一端发展,可以考虑朝综合性的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或者专业的承包公司发展。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首席项目经理制这种强矩阵结构。处于成长中期的民营建筑企业,应以资产为主要联结纽带,通过兼并、合并、控股、参股等形式,形成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等四个层次的建筑企业集团,使成员企业形成生产经营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关系。处于成长后期的民营建筑企业,可以建立多维立体组织结构,根据公司具体情况从不同角度建立事业部的划分维度和部门维度。③基层组织的重整与再造,主要是从项目经理部和项目经理责任制两个角度入手。项目经理部是否固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要同企业主要的组织架构紧密结合。对于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项目经理部的设置可以采用强矩阵式结构,即项目经理部依据需求临时组建,项目部成员来自于各个职能机构。但是设置专人负责项目管理工作、负责对各个临时项目部的管理以及协调项目部和职能机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处于成长中期的企业,项目经理部的设立要立足于施工管理,实行两层分离建立适应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对于处于成长后期的企业,项目经理部的设置要同事业部的划分结合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调整是通过建立复合考核指标体系、激励机制创新和监管机制的实现的。

张景安[3](2007)在《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创新依赖趋势,而中小型企业正在成为不可忽视的创新主体,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小企业创新和成长过程中,风险投资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虽然在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这两大领域中,相关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有关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联的系统研究却很少见。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在此方面作些探索性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分别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讨论中,重点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机遇。在风险投资的相关讨论中,重点论述了风险投资“三位一体”的治理机制;对风险投资的运行过程和运做环境进行;最后结合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2.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联,揭示了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多层次动态复杂网络关系。通过对风险投资与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一般关系的深入分析,清楚地表明了由技术创新网络和风险投资网络构成的创新体系对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重要意义和作用。3.采用推理论证和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资本)缺口,为风险投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了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通过分析风险投资作用机理的分析,不仅说明了风险投资相对于银行贷款等风险资本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而且揭示了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提供增值服务等为纽带的风险投资网络和创新网络的内在关联关系。4.研究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策略。指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论述了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措施;最后给出了加强技术创新网络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的对策。5.研究了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网络构建策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在我国建立风险投资网络的意义。从国内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构建国内风险投资网络的基本原则及框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风险投资网络构建策略及相应的保证措施。

张晓红[4](2006)在《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宏观经济运行的有效性最终要依托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高效率。我国的改革是从提高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开始的。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因而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基于提高企业效率的考虑。现在改革向纵深进行,改革的方法和措施虽各不相同。但提高效率的目的并没有变。本文的论题为:探讨在经济转轨这一特定背景下,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效率改进的相关建议。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新兴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指导下,具体采用比较分析、定性分析辅之以定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着总—分—总的基本思路展开论述。在总括介绍了效率理论、界定了微观经济组织并构建了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转轨阶段存在的主要微观经济组织进行个别效率分析,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效率改进方向,最后又综合分析各类组织之间的效率联动及其必要条件,并提出了促进组织之间效率良性互动的环境建设方向,以此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具体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为研究准备,回顾、分析、梳理效率理论的已有成果作为研究的理论准备,界定微观经济组织并深刻认识其所依托的经济环境作为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构建以制度为主线的、产权—人—环境三位一体的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框架,用于对我国微观经济组织进行效率判断及解析。第二章至第五章在上述的效率分析框架下,分别对国有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农业微观经济组织进行个别效率判断和解析。第二章集中分析国有企业。本章指出了我国国有企业与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国有企业相比的特殊性,认为改革使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得以优化,渐进地提高了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但是国有资产产权权能、权责、权利不能吻合成为其现阶段主要的效率制约因素。总体上判断国有企业的效率变动以提高为主,但增长势头弱。最后提出应该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不同经营领域设定不同的效率目标,辅之以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全面搞活国有资产带动国有企业渡过改革“深水区”。第三章集中分析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我国独有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它的组织形态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对乡镇企业的效率分析表明,乡镇企业对不完善的“灰市场”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其效率的主要促进因素。本章所形成的另一个观点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趋势是乡镇企业作为一个独特微观经

陆巍峰[5](2006)在《地方政府行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民营经济在体制外的不断增长。在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产权改革的过程的同时,民营经济却在相对困难的制度环境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整个经济体系主要的增长源泉,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提供了持久的推动力,地方政府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有文献对民营经济发展或者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对于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问题缺少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为背景,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差异,以增进人们对中国经济转型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政府在其中所起作用的理解。本文首先构建了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界定民营经济内涵、评述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解释了在财政联邦制下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的关系问题;模型表明,民营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对财政联邦制下的地方政府形成有效激励,并通过两者间的合作均衡来实现弱化政治约束和提高产权保护的制度变迁。本文所构建的经济模型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原有文献对民营经济发展现实过程的解释力,也为地方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激励来源和作用机制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在建立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对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了地方政府行为追求模型,并对“浙江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美国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有益的研究方法。本文还对浙江民营经济的成长路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征以及民营经济的演变路径。浙江民营经济是随着全国制度环境变化,在追求“解放思想”方面的摩擦成本(即政治成本)最小化改革方案过程中推进的、以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改革的产物,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制度变迁理论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最后对浙江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路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走出了一条从政府无为而治到有为推动的路子,地方政府对于民营经济成长发挥了保护和协调的作用,在化解外部压力,保护民营企业产权、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地方政府在引导民营经济进行制度创新、加快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也取得显着成效。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可以说是民间诱致加政府增进的发展模式。

宋丽平[6](2006)在《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中央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以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采取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措施,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使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了新的强劲的发展动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从“一五”开始,国家就高度重视对国有企业的投入和建设,使国有经济在全省全部经济成份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997年以来,由于大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人员分流和产品结构调整,使得国有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为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黑龙江省委提出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提出将在今后“通过多方途径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继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为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本文研究,对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体制改革,改变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现状,提升民营经济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贡献的份额,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我国非公有制及民营的内涵,“非公有制经济”是同传统的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民营”一词所依据的不仅仅是所有制,也包括经营方式,引入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概念,较非公有制经济制定政策措施也更有针对性。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本文着重评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比较优势,黑龙江省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应重视地方政府正式的制度安排,同时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地域和资源特点,要开拓新思路。本文还总结了建国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地位的演变历程及其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又一次崭新的贡献,是对马列主义的重要发展。 通过对黑龙江省413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及分析,得出“政策支持”、“环境宽松”、“资金支持”、“技术”、“市场”和“人才”等因素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都要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对“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及“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分析比较,找出黑龙江省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思想解放程度、政策扶持力度、市场竞争能力、环境创建水平等方面都落后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为黑龙江省今后的经济工作指出了方向。全省上下应营造一个宽松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构建一个信息、融资、人才、中介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利用国有企业改制等有利契机,迅速打造一批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利用黑龙江省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民营企业:利用地缘优势打通国际通道,引导黑龙江省民营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刘瑛[7](2005)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现状、机制及发展模式》文中提出民营科技企业是先进的生产力与最具活力的经营机制的有效结合,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这个简单的等式深刻揭示出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产权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如何通过创新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及创新三个方面的互动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由企业成长理论引出企业成长危机,而成长危机需要创新来解决。然后分别阐述创新的三方面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文章的核心章节,第三章主要从定量和定性方面对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情况,构造总收入与各创新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出人力资源投入是影响民营科技企业的最重要因素。在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数,结果显示,人力资源投入比例和科技投入比例是影响民营科技企业总收入的重要因素。定量分析之后,从定性角度比较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存在的优劣势。第四章重点分析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并构建创新互动关系结构图。 通过第三章、第四章的分析发现,民营科技企业所面临的创新问题不是单一、孤立的问题,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技术、产权、管理各方面问题的综合。第五章是文章的落脚点,在现状分析和互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创新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三种模式:技术创新先导型创新发展模式、产权制度创新先导型创新发展模式、管理创新先导型创新发展模式。

杨思远[8](2005)在《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文中提出一般意义上的雇佣工人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而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农民工受户籍制度限制拥有不完全的劳动力所有权,不是完全自由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以劳动力所有权为前提。雇佣工人劳动力是完全的商品,农民工劳动力只能是半商品。半商品劳动力价值只包括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半费用,另一半费用由农民工从农业经营收入中获得。农民工劳动力半商品性质,是统制经济体制变革不彻底的产物。不完全的劳动力所有权造成农民工户籍身份与实际职业发生分离。这个矛盾是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矛盾在农民工身上的特殊表现,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构成这个矛盾运动的两个阶段和两种形式。受这个矛盾支配,农民工在社会地位上既是工人又是农民,在实际职业上既从事农业,又从事工业。农民工的双重性质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有体现。经济上产生了二重收入,即农业收入与工资收入;政治上造成农民与农民工、农民工与城市传统工人之间的阶级分化;文化上产生了小农意识与阶级意识的对抗。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农民阶级的没落,农民工成为末代农民。 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规律。但是各国劳动者实现这一发展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是不同的:英国是流民、俄国是解放农奴、日本是兼业农民和通勤农民、拉美是城市贫民,在中国就是农民工。社会学研究农民工着重在其社会身份变化上,忽视了农民工劳动力所有权这个经济基础;发展经济学建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模型,但是剩余劳动力在各国以什么样的经济形式转移,则落在视域之外。政治经济学研究则通过对农民工这个独特经济形式的考察揭示中国农业劳动者发展的特殊道路,找寻农民工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动因。 论文分九章。第一章研究作为农民工前身的农民。农民工所体现的户籍身份与实际职业的分离在农民那里是不存在的。农民的职业是农业生产者,但是农民在集权官僚制社会没有劳动力所有权,新中国的农民在统治经济体制下受户籍制度束缚仍然没有劳动力所有权,不能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因而农民的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是统一的。 第二章研究农民工的产生。农民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的统一有一个条件,就是农民没有劳动力所有权。在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中,农民开始获得部分劳动力所有权,当实际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农业经营收入不能满足农民再生产的需要时,获得劳动力部分所有权的农民就会离开土地。但离土农民并不等于农民工,要成为农民工还需获得非农职业,这个条件是在统制经济体制变革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户籍身份的世袭性使得农民在已然从事工业生产时保留了农民身份,农民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的分离产生了农民工。 第三、四两章分别考察农民工的两种具体形式在乡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工。这两种农民工所体现的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的矛盾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前者凸显了农民工获得劳动力部分所有权的积极意义,后者暴露了农民工获得劳动力所有权不充分的消极意义。 第五、六两章考察农民工经济方面。第五章研究农民二上二重收入的相互影响。农民工的廉价工资尽管很低,但是对于农业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是实现增收的主要渠道,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农业收入的存在使廉价工资得以长期维持。廉价工资成为资本竞相雇佣农民工的经济动因。 第六章通过绘制新的社会再生产的经济表研究农民工的经济作用。农民工劳动力半商品化,推动了劳动产品商品化进程。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和汇回款拓展了农村市场。农民工的经济作用在于创建了一个新的生产部门,即以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为主体的工业部门,实现了国民经济结构的三元化,改变了中国经济流程图。这个新出现的部门不仅受制于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也深刻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己经不能不考虑到农民工的巨大作用了。 第七章研究农民工的出现引发的中国劳动阶级的新分化。在农村是农民阶级与农民工阶级的分化,显示了农民阶级的没落,开启了农民阶级的消亡过程。在城市,以农民工为新式工人阶级,同城市传统工人阶级发生了分化,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二重化及其相互间的激烈竞争造成大批城市工人纷纷失业。 第八章考察农民工的阶级意识。小农意识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个体农民意识,当农民工刚刚从小农经济中分化出来与现代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时,传统与现代产生了对抗,小农意识与阶级意识形成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小农意识作为对历史上官僚地主阶级官文化的依附,现在转变为对资本统治的依附。另一方面,农民工与农民不同,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把农民工结成具有组织性纪律性的统一的阶级,在和资本统治互动过程中迫切要求形成阶级意识。在农民工那里,小农意识的顽固性得到最充分的暴露因而开始了其解体的过程。 第九章探讨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农民工是末代农民,是中国农民发展的最高阶段。末代农民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必将改变几千年来中国由农民改朝换代的历史轨迹;其世界意义在于改变个体农民局限于越来越小的狭隘的土地空间,作为“世界工?

吕洪霞[9](2005)在《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族企业是出现最早的企业形式,也是当代企业群体中数量最为庞大、内部结构与关系最为复杂、规模差异最大的一种企业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崛起、已经表现出强大活力的民营企业,其中的大多数在形式上就是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不仅在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将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企业群体,也关系着我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的进步。由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家族企业的发展历史短暂,规模不大,技术落后,“富不过三代”的现象表现得格外突出,尤其是加入WTO 给家族企业带来更为严峻的竞争态势。家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定条件,生存具有很多的困惑,壮大有着很多的“瓶颈”,发展面临众多的矛盾,它们期待着理论上的探讨、解答和指导。正如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所说,家庭和血缘有一切理由能构成研究现代中国的第一主题。因此对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考察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和外部制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借鉴国外经验,探寻适宜中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思路,为家族企业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更有力地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和家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从上述研究目的出发,本文以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分析工具,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在全面考察和分析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产权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效率等角度对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合理取向和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构想和可行方案。第一章,导论,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家族企业与制度创新,在综合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什么是家族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界定:它是以家庭(或家族)契约关系为基本纽带,以家庭(或家族)成员掌握企业所有权或经营控制权为基本手段的经济组织。它包括从所有权与控制权不

鲁励夫[10](2005)在《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相当程度的缓解了我国沉重的就业压力,向国家上交了大量税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的地位已经与国有企业、外资形成“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共同支撑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形式不容乐观,技术创新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而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就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借鉴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性质,我们可以把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解为:企业在追求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近期利润增长和市场扩大化,又要考虑长期持续的利润增长;同时也要做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因而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成长过程反映的是民营科技企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互动过程,即要保证民营科技企业“做大”,的同时,又要能够保证“做强”,这样企业才能健康长寿。 本文第一章前言对国内外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介绍,第二章对民营科技企业进行了界定,并对其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分析,特别描述了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型;第三章分析了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产权和组织以及战略的角度来分析:第四章以第三章的分析为指导,根据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设计。第五章则对应第四章所提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指标体系可能出现的问题尝试性提出了对策分析,其中,孵化器型的民营科技企业的相关研究在本人查阅的资料中并见过相关叙述。 基于目前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入手,分析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因素,探索实现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而明确地提出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并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对多个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价与比较排序,使民营科技企业在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程度得以较清晰的量化的同时,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地位。为民营科技企业制定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同时为实现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新思路。

二、民营科技企业产权配置问题研究——一种对股份合作制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营科技企业产权配置问题研究——一种对股份合作制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扶持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文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政府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
    第二节 政府扶持:政策的导向性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困境
    第一节 民营企业的发展困境
    第二节 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
    第三节 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潜力与制约
    第四节 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有限性
第四章 浙江省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
    第一节 浙江省扶持民营科技企业政策的演变
    第二节 当前浙江省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体系
    第三节 评价
第五章 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2)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的释义
        1.2.1 民营
        1.2.2 建筑业
        1.2.3 企业生命周期与成长期
        1.2.4 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2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理论基础
    2.1 西方组织理论的溯源与演变
        2.1.1 传统的组织理论
        2.1.2 组织社会学
        2.1.3 组织经济学
    2.2 组织结构变革理论的新发展
        2.2.1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过程理论
        2.2.2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因理论
        2.2.3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理论
3 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和演变
    3.1 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的历史沿革
        3.1.1 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的背景
        3.1.2 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发展阶段划分
    3.2 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类型
        3.2.1 基于形成渠道角度划分
        3.2.2 基于经济类型角度划分
        3.2.3 基于法定分类角度划分
    3.3 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发展和演变的路径分析
        3.3.1 产权结构演变分析
        3.3.2 管理组织结构演变分析
    3.4 民营建筑企业的组织特点及存在组织问题剖析
        3.4.1 民营建筑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组织特点
        3.4.2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存在的组织问题剖析
4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剖析
    4.1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动因的系统管理论解释
        4.1.1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外在动因
        4.1.2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在动因
    4.2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动因的组织社会学解释
        4.2.1 总体生态理论的解释
        4.2.2 制度理论的解释
        4.2.3 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
    4.3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动因的组织经济学解释
        4.3.1 横向联合型民营建筑企业集团形成动因分析
        4.3.2 纵向联合型民营建筑企业集团形成动因分析
        4.3.3 多元化经营型民营建筑企业集团形成动因分析
    4.4 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动因的生命周期理论解释
        4.4.1 初创期的组织变革动因分析
        4.4.2 成长期的组织变革动因分析
        4.4.3 成熟期的组织变革动因分析
        4.4.4 衰退期的组织变革动因分析
5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外部因素
        5.1.1 政治制度
        5.1.2 外部市场
        5.1.3 社会文化
        5.1.4 技术变迁
    5.2 内部因素
        5.2.1 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
        5.2.2 企业发展战略
        5.2.3 企业文化
6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对策
    6.1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的“上层建筑”重建
        6.1.1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的产权结构变革
        6.1.2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的企业治理模式与治理结构变革
    6.2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治理与创新
        6.2.1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管理组织变革的趋势
        6.2.2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管理组织变革的模式
    6.3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基层组织的重整与再造
        6.3.1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基层组织结构剖析
        6.3.2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基层组织重整与再造的基本思路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3)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经济的挑战
        1.1.2 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
        1.1.3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亟待风险投资的支持
    1.2 问题及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风险投资领域的相关研究
        1.3.2 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
        1.3.3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研究
    1.4 研究现状分析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文的结构
2 中小企业及其技术创新
    2.1 中小企业的概念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2.1.2 中小企业的特征
        2.1.3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2.2 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2.2.1 技术创新及其特征
        2.2.2 技术创新能力及动力
    2.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2.3.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征
        2.3.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和劣势
    2.4 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况
        2.4.1 中小企业发展概述
        2.4.2 中小企业发展及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4.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和机遇
    2.5 小结
3 风险投资相关概念及理论
    3.1 风险投资的含义
    3.2 风险投资的特征及风险种类
        3.2.1 风险投资的特征
        3.2.2 风险投资的风险种类
    3.3 风险投资三要素分析
        3.3.1 风险资本
        3.3.2 风险企业
        3.3.3 风险投资主体
        3.3.4 “三位一体”的风险投资治理机制
    3.4 风险投资运作过程
        3.4.1 项目筛选与投资决策
        3.4.2 经营管理投资项目
        3.4.3 风险资本退出
    3.5 风险投资的运作环境
        3.5.1 政策、法规环境
        3.5.2 人才环境
        3.5.3 资本市场环境
        3.5.4 科学技术环境
        3.5.5 社会文化环境
    3.6 国内风险投资概述
        3.6.1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历程
        3.6.2 我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问题
    3.7 小结
4 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联分析
    4.1 静态分析
        4.1.1 宏观分析—经济增长视角
        4.1.2 中观分析—网络结构和创新体系
        4.1.3 微观分析—风险收益的分摊
    4.2 动态分析
        4.2.1 技术创新的周期性与动态特征
        4.2.2 风险投资的阶段性
    4.3 技术创新网络与风险投资网络的协同及动态演化
        4.3.1 技术创新网络与风险投资网络的协同
        4.3.2 技术创新网络与风险投资网络的动态演化
    4.4 我国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创新关系的现状
        4.4.1 风险投资发展潜力较大,现实供给不足
        4.4.2 风险投资需求旺盛、潜在需求巨大
        4.4.3 我国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关联有待加强
    4.5 小结
5 风险资本需求及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5.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资本需求分析
        5.1.1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
        5.1.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资本需求特征
        5.1.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
    5.2 商业银行贷款与中小企业信贷缺口
        5.2.1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5.2.2 商业银行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
        5.2.3 中小企业的信贷缺口
    5.3 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5.3.1 应对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
        5.3.2 对中小创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功能
        5.3.3 对高新技术领域投资的倾向
    5.4 小结
6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策略研究
    6.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目标和任务
        6.1.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主要目标
        6.1.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重点任务
    6.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
        6.2.1 技术要素
        6.2.2 人力资源要素
        6.2.3 产业基础要素
        6.2.4 资本市场要素
        6.2.5 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素
        6.2.6 政策与制度要素
        6.2.7 文化环境要素
    6.3 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主要措施
        6.3.1 加强制度创新
        6.3.2 建立官产研(学)合作机制
        6.3.3 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6.3.4 发展中介机构
        6.3.5 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6.3.6 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文化环境
    6.4 加强技术创新网络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
        6.4.1 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6.4.2 重视知识基础建设
        6.4.3 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6.4.4 加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6.4.5 理顺创新组织之间的联系
    6.5 小结
7 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网络的构建策略研究
    7.1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现实意义
        7.1.1 从宏观角度看构建国内风险投资网络的现实意义
        7.1.2 从微观角度看构建国内风险投资网络的现实意义
    7.2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总体要求
        7.2.1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基本原则
        7.2.2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基本框架
    7.3 风险投资网络构建对策
        7.3.1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法规体系
        7.3.2 采用“民办官助”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
        7.3.3 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渠道
        7.3.4 组建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主体
        7.3.5 国内中小企业实践探讨
        7.3.6 风险投资退出所需的市场环境建设
        7.3.7 积极培育中介机构
        7.3.8 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7.4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保证措施
        7.4.1 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7.4.2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
        7.4.3 建立发达的信息网络
        7.4.4 建立风险投资保险机制
        7.4.5 培育有利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文化环境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四、论文形成的主要观点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背景知识(研究准备)
    第一节 效率基本理论回顾及评述
        一、效率的定义
        二、效率的影响因素:回顾、分析与归纳
        三、效率的评价及评价指标的选择
    第二节 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现实形态
        一、微观经济组织的界定
        二、我国现有微观经济组织的分类
        三、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现实形态
    第三节 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以制度为主线的(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
        二、本论文效率分析的几个层面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效率演化
    第一节 国有企业基本问题解读
        一、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
        二、国有企业的现实功能与作用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状况及解析
        一、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基本判断
        二、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三、国有企业效率的制度解析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走向定位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争论及其思路的简评
        二、以经营领域区别组织改进的走向
        三、以政府职能边界的准确定位完善企业治理
        四、搞活整个国有资产推进国企改革
第三章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效率特征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组织特征及功能
        一、经济转轨与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独特的企业形态
        三、乡镇企业的功能与作用
    第二节 乡镇企业效率状况及成因分析
        一、基本的效率表现
        二、乡镇企业效率状况解析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制度完善与组织形式创新
        一、乡镇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二、乡镇企业改制实践
        三、乡镇企业组织创新的方向与实践中的问题
        四、对“乡镇企业”称谓的商榷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效率评析
    第一节 我国非公经济的产生及功能定位
        一、“体制外”生成的非公经济及其发展
        二、我国非公经济地位认识发展与政策演变
        三、非公经济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非公经济组织的效率表现
        一、产权结构的效率优势质疑
        二、治理结构的双重效率表现
        三、环境特性及私营企业环境适应性考证
    第三节 非公经济组织的内部制度完善与外部环境改进
        一、“二次创业”:加速企业制度完善
        二、拓宽市场准入,完善国民待遇,强化市场主体地位
第五章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变迁及其效率评价
    第一节 农村经济转轨:背景与历程
        一、农村经济转轨的背景
        二、农村经济转轨历程及阶段特征
        三、一个承上启下的简短说明
    第二节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解析
        一、我国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二、农业经济组织效率的实证分析
        三、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制度解析及效率评价
    第三节 趋势判断与对策
        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需要创新
        二、组织形式创新设想——多样性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第六章 微观经济组织之间的效率联结及组织运行环境建设
    第一节 微观经济组织体系的动态特征及效率关联
        一、转轨体制的动态性
        二、微观经济组织体系及其结构的变化
        三、微观经济组织之间的效率关联
    第二节 我国微观经济组织运行环境建设:以政府职能为视角
        一、政府、市场与微观经济组织关系的再思考
        二、政府作为制度环境创造者的经济干预
        三、政府作为市场秩序维护者的经济干预
        四、必不可少的补充:政府“不作为”的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地方政府行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研究的回顾与评论
        1.2.1 民营经济研究文献
        1.2.2 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文献
        1.2.3 对上述文献的简单评价
    1.3 本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基本框架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民营经济的界定
    2.2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2.2.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基本框架
        2.2.2 西方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2.2.3 转型经济下的地方政府竞争
        2.2.4 对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评述
    2.3 地方政府竞争与民营化
        2.3.1 地方政府竞争引发民营化
        2.3.2 李-栗-张动态博弈模型
    2.4 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模型
        2.4.1 财政联邦制与地方政府行为
        2.4.2 政治约束与民营经济发展
        2.4.3 产权保护与民营经济发展
        2.4.4 内生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
第三章 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
    3.1 地方政府行为模型
        3.1.1 地方政府行为的追求模型
        3.1.2 地方政府行为的条件研究
    3.2 “浙江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
        3.2.1 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型
        3.2.2 地方政府行为的负面影响
    3.3 美国的地方政府行为
        3.3.1 当前美国地方政府行为
        3.3.2 美国地方政府行为的历史变迁
    3.4 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差异
第四章 浙江民营经济成长的路径
    4.1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征
        4.1.1 民营经济与浙江经济增长
        4.1.2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4.2 浙江民营经济的演变路径—以温州为例
        4.2.1 民营经济的起点:家庭工业
        4.2.2 民营经济成长的关键环节:挂户经营
        4.2.3 家庭之间的合作经营:合伙或股份合作企业
        4.2.4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引进
    4.3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对制度变迁理论的启示
        4.3.1 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
        4.3.2 对诺斯理论的反思
        4.3.3 对哈耶克理论的认识
第五章 浙江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5.1 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的关系概述
    5.2 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成长—以温州为例
        5.2.1 化解外部环境压力
        5.2.2 保护民营企业产权
        5.2.3 解决外部性问题
        5.2.4 提供公共产品
    5.3 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制度创新
        5.3.1 “家族制”企业的制度创新
        5.3.2 地方政府推动下的民营企业上市
    5.4 地方政府审批制度与民营经济市场准入
        5.4.1 政府审批制度对民营企业的进入阻挠
        5.4.2 政府审批制度的逆向选择效应
        5.4.3 地方政府审批制度改革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与启示
    6.2 问题与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6)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1.2 国外研究状况及评述
    1.3 国内研究状况及评述
        1.3.1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的研究状况
        1.3.2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微观层面的研究状况
        1.3.3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框架
    1.5 研究方法
2 民营经济的基本理论及发展状况
    2.1 “非公有制”与“民营”的基本范畴
        2.1.1 非公有制经济
        2.1.2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
    2.2 民营经济基本理论及其发展与创新
        2.2.1 民营经济的基本理论
        2.2.2 民营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2.3 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2.3.1 民营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
        2.3.2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3.3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新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问卷调查及分析
    3.1 问卷调查内容
        3.1.1 问卷调查设计目的及思路
        3.1.2 问卷设计内容
    3.2 问卷调查结果
        3.2.1 问卷调查项目的被选频次
        3.2.2 各项因素选择频次位次排序
    3.3 相关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与经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4.1 苏南模式分析
        4.1.1 苏南模式出现的历史原由
        4.1.2 苏南模式的特征和它的历史功绩
        4.1.3 苏南模式的矛盾和弊端
        4.1.4 苏南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4.2 温州模式分析
        4.2.1 温州模式的起源
        4.2.2 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
        4.2.3 温州模式的未来发展的趋向
    4.3 珠江三角洲模式分析
        4.3.1 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成因
        4.3.2 转轨时期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的总体特征
    4.4 综合评述及差距分析
        4.4.1 综合评述
        4.4.2 黑龙江省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的主要差距
    4.5 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总体思路
    4.6 本章小结
5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借鉴
    5.1 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5.1.1 设立专门管理服务机构
        5.1.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5.1.3 技术创新政策支持
        5.1.4 中小企业国标化发展的支持
    5.2 日本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5.2.1 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
        5.2.2 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5.2.3 中小企业改善结构的政策体系
        5.2.4 日本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5.3 德国中小企业促进体制基本框架及实施措施
        5.3.1 欧盟的区域性经济扶持政策框架与德国的政策措施
        5.3.2 德国联邦各州政府的经济扶持计划的实施形式
    5.4 国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5.4.1 制定法规保护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5.4.2 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5.4.3 税收优惠减免企业财务负担
        5.4.4 技术服务搭建企业创新平台
        5.4.5 体系保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5.5 本章小结
6 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战略构想
    6.1 树立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出发的基本理念
        6.1.1 大力倡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观念
        6.1.2 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6.1.3 营造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的法制环境
        6.1.4 为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6.1.5 为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的培养巨人企业
        6.1.6 发展黑龙江省特色产品及特色经济
        6.1.7 为推动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打造国际通道
    6.2 市场竞争的体制框架的构建
        6.2.1 “对内放开”清除市场准入障碍
        6.2.2 抑制行政性垄断对市场的“条块”分割
        6.2.3 加快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
        6.2.4 完善市场竞争的具体实施建议
    6.3 信贷融资渠道的拓展
        6.3.1 建立与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服务体系
        6.3.2 建立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6.4 政府职能的转变及社会服务系统的健全
        6.4.1 政府的扶持及政策的调整
        6.4.2 培育、规范和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
        6.4.3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造的对策研究
    7.1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是搞活国有经济和壮大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
        7.1.1 有助于民企低成本扩张和国企作强作大
        7.1.2 有利于防止黑龙江省国有资产逐年缩水的颓势
        7.1.3 有助于降低国有企业居高不下的改制成本
    7.2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取得成果
    7.3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7.4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新思路
        7.4.1 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法律保障
        7.4.2 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7.4.3 拓宽资金渠道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
    7.5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成功经验介绍
    7.6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发展民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对策研究
    8.1 农产品深加工现状
        8.1.1 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内涵
        8.1.2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现状
        8.1.3 黑龙江省民营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8.2 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8.3 本章小结
9 黑龙江民营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对策研究
    9.1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对俄经贸合作的现状
    9.2 民营企业对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9.3 民营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9.3.1 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
        9.3.2 提高民营生产企业在对俄经贸合作上整体竞争力
        9.3.3 找准中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的突破口
        9.3.4 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对俄经贸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9.3.5 为民营企业创造对俄经贸合作的良好环境
    9.4 案例分析
    9.5 本章小结
10 黑龙江吸引民营资本投资特色旅游的对策研究
    10.1 黑龙江省特色资源及发展情况
    10.2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旅游业状况
    10.3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开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4 典型案例
    10.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
受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7)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现状、机制及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理论分析
    2.1 企业成长理论与民营科技企业创新
        2.1.1 企业成长理论的一般分析
        2.1.2 民营科技企业成长呼唤企业创新
    2.2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产权制度创新理论
        2.2.3 管理创新理论
第3章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现状分析
    3.1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特征
    3.2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考察
    3.3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相关定量分析
        3.3.1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相关回归分析
        3.3.2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数
    3.4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优劣势分析
        3.4.1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面临的优势分析
        3.4.2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面临的劣势分析
第4章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机制分析
    4.1 技术创新机制、产权创新机制与管理创新机制
    4.2 技术创新、产权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关系的认识
    4.3 技术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互之间的关系
        4.3.1 技术创新和产权制度创新的互动
        4.3.2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
        4.3.3 产权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
    4.4 技术创新、产权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
第5章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模式
    5.1 技术创新先导型创新发展模式
        5.1.1 强化企业的R&D活动
        5.1.2 强化企业家的中坚力量作用
    5.2 产权制度创新先导型创新发展模式
        5.2.1 允许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利益分配
        5.2.2 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
    5.3 管理创新先导型创新发展模式
        5.3.1 构建学习型组织
        5.3.2 建立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理论创新
第一章 农民
    第一节 劳动与劳动者的历史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是劳动者
        二、劳动者素质技能的高低表现为将自在因果性转变为合目的性劳动的能力
        三、劳动者的发展还表现为社会地位的提高
        四、劳动者发展史:原始人这——奴隶——农奴——农民——雇佣工人——自由人
    第二节 农民的素质技能:农业生产者
        一、农民的素质技能表现在其职业能力即农业生产当中
        二、农业生产对农民提出的认识能力的要求:天时观和地宜观
        三、农业生产对农民实践能力的要求:人力观
        四、农民的素质技能超过采集渔猎时代劳动者的认识和实践水平,也高于农奴的素质技能
    第三节 农民的社会地位:集权官僚制统治下的小农经济主体
        一、“民”与“官”对立,是集权官僚制社会农民的社会地位
        二、集权官僚制下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三、官僚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与占有权的实现:实物地租
    第四节 农民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社会阶级
        一、农民作为劳动者的特殊形式在中国获得典型意义的发展
        二、官僚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是集权官僚制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
        三、中国劳动者发展长期停留于农民阶段
    第五节 新中国的农民
        一、土地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农民土地所有权
        二、合作化与集体化使农民转变为社员
        三、集体制的解体与社员重新沦为个体农民
        四、小农经济的改造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问题
    第六节 农民是农业生产者与农民户籍身份的统一
第二章 农民转化为农民工的条件
    第一节 农民工职业与身份分离的原因
        一、人口决定论和收入差距吸引论的解释
        二、身份职业收入满足不了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导致非身份职业的产生
    第二节 农民工获得非身份职业的条件
        一、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条件
        二、在集权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条件逐步成熟
    第三节 户籍身份的世袭性与农民工的产生
        一、农民是一种具有世袭性的户籍身份
        二、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演变
        三、古代中国户籍制度反映官僚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知与被知、制与被制、夺与被夺的经济关系
        四、新中国户籍制度的世袭性及其对农民的限制作用
        五、中国就业制度改革快于户籍制度改革是形成农民工的条件
第三章 在乡农民工
    第一节 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两种存在形式
    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在乡农民工
        一、在乡农民工是乡镇企业雇佣的农民工
        二、乡镇企业产生原因的发展经济学考察
        三、乡镇企业产生原因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四、乡镇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
    第三节 在乡农民工的双重就业形态
        一、在乡农民工作为工业生产劳动者提高了素质技能
        二、多数在乡农民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三、在乡农民工职业的双重化的意义
    第四节 在乡农民工的农业收入与工资收入
        一、在乡农民工的农业收入
        二、在乡农民工的工资收入
        三、在乡农民工的农业收入与工资收入相互影响
    第五节 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在乡农民工增速的减慢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产权制度改革导致乡镇集体企业私有化
        二、乡镇企业发展史就是支配在乡农民工各种经济矛盾运动史
        三、乡镇企业资本增密与就业弹性的下降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
    第一节 从在乡农民工到进城农民工
        一、进城农民工和在乡农民工的比较
        二、乡镇企业的衰落是进城农民工迅速增长的第一个促进因素
        三、户籍制度的松弛是促进进城农民工发展的第二个因素
        四、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促进进城农民工发展的第三个因素
    第二节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一、进城农民工接受城市资本对绝对剩余价值的榨取
        二、进城农民工的漫长工作日
        三、进城农民工恶劣的劳动条件与高劳动强度
        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了进城农民工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
    第三节 进城农民工的廉价工资
        一、进城农民工廉价工资的概念规定
        二、“效率工资”是一种血汗工资制度
        三、进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与廉价工资的形成
        四、阶级力量对比决定进城农民工的廉价工资
    第四节 进城农民工与中国城市化
        一、在乡农民工只涉及中国工业化,进城农民工还涉及到中国城市化
        二、进城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过程
第五章 农民工的二重收入
    第一节 考察农民工的收入应以户为单位
        一、以户为单位来考察农民工的收入的原因
        二、以户为单位考察农民工的收入的意义
    第二节 农民工的农业收入
        一、农民的身份职业是农业,其收入是农业收入
        二、农业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地位及其变化
        三、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获得农业收入的方式不同
    第三节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
        一、农民工与城市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
        二、廉价工资水平
    第四节 二重收入的辩证法
        一、二重收入是对两种经济关系的反映
        二、工资收入是农业收入的补充,农业收入是廉价工资收入能够长期存在的基础
        三、农民工的二重收入之间相互挤压、相互削弱
    第五节 二重收入与农村的稳定
        一、二重收入有利于农村稳定
        二、两个案例:缺少农民工工资收入会引发农民骚乱
    第六节 二重收入与资本增值
        一、廉价工资使三大资本对农民工劳动力趋之若骛
        二、农民工廉价工资是中国私人资本的核心竞争力
        三、从“减员增效”到“换员增效”:国有资本利用农民工增值
        四、“世界工厂”:国际资本利用农民工增值
第六章 农民工阶级的经济作用与再生产新图式
    第一节 再生产图式:阶级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
        一、从经济表到再生产图式:反映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农民工阶级的出现更新了社会再生产图式
    第二节 工业与农业两部门再生产图式
        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再生产图式
        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再生产图式
    第三节 三部门简单再生产新图式
        一、农民工创造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部门:第Ⅲ部门
        二、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大部门之间的交换
        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部门内部的交换关系
        四、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自给性生产与消费的农产品
        五、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与投入产出表
    第四节 三部门扩大再生产新图式
        一、三部门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
        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的积累
        三、三部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
第七章 农民工阶级的出现造成的阶级分化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应当研究阶级
        一、政治经济学以对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的研究而在社会科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二、政治经济学不研究阶级的原因
    第二节 农民工与农民阶级的分化
        一、农民分化的涵义、原因及衡量指标
        二、英国、俄国和日本的农民分化
        三、我国农民分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四、阶级划分标准只能是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对劳动的占有
        五、我国农村社会分化为农民、农民工和管理者三个阶级
    第三节 农民工与中国无产阶级的二重化
        一、新式工人阶级与传统工人阶级
        二、二重化的中国工人阶级内部的竞争
    第四节 农民工阶级与私有企业主阶级
        一、农民工生产的剩余价值培植了私有企业主阶级
        二、我国现阶段私有企业主阶级存在的历史作用
    第五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突阶级间的根本一致的利益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整合阶级
        二、“边线论”是阶级整合的方法
        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阶级利益的整合者
        四、中国共产党的农民工政策要点
第八章 农民工的阶级意识
    第一节 小农意识
        一、小农意识是集权官僚制统治下的小农经济中的个体农民意识
        二、小农意识的先进性与落后性
        三、小农意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小农意识在农民工身上的遗存
        一、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二、农民工小农意识的表现
    第三节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作用
        一、阶级意识的涵义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阶层的阶级意识
        三、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矛盾
        四、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内在矛盾与历史作用
    第四节 农民工阶级意识的形成
        一、阶级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增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二、中国农民工的阶级意识处于萌芽阶段
        三、阻碍农民工阶级意识的形成的基本因素
        四、农民工意识领域的矛盾斗争
第九章 末代农民
    第一节 农民工是中国农民向工人发展的独特形式
        一、农民工无论在素质技能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是农民的一个历史发展
        二、农民工是农民发展的最后形式——末代农民
        三、末代农民的意义:在时间上改变中国由农民改朝换代的历史轨迹,在空间上把整个世界作为中国劳动者的活动范围
    第二节 “民工荒”——农民工对资本的特有的抗议方式
        一、“民工荒”的出现提出了进城农民工未来发展前途问题
        二、“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在于资本对农民工劳动力的掠夺式使用
        三、“民工荒”是与农民工现阶段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对资本的一种独特的抗议方式
        四、“民工荒”不会使农民工回到农民
    第三节 农民工是一个过渡性阶级
        一、农民工阶级的过渡性特征
        二、农民工的发展有三种可能:回到农民、突进到工人、停留于农民工
        三、农民工作为农民向工人突进的过渡性阶级将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9)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的视角、方法和途径
        1.4.1 研究的视角
        1.4.2 研究方法和途径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家族企业与制度创新
    2.1 家族企业的界定
        2.1.1 什么是家族企业
        2.1.2 家族企业的特征
        2.1.3 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
    2.2 企业制度与家族制
        2.2.1 制度及其结构和功能
        2.2.2 企业制度
        2.2.3 家族制
    2.3 家族企业与制度创新
        2.3.1 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
        2.3.2 家族企业制度的变迁路径
第三章 中国家族企业的产生、发展与现状分析
    3.1 中国家族企业的产生
        3.1.1 早期的徽商和晋商
        3.1.2 洋务运动催生中国近代家族企业
    3.2 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
        3.2.1 现代家族企业的萌生与起步(1984 年以前)
        3.2.2 家族企业的缓慢发展(1985-1991)
        3.2.3 中国家族企业的壮大(1992-至今)
    3.3 中国家族企业的现状
        3.3.1 家族企业的产权主体具有超经济性质
        3.3.2 中国家族企业股权结构的现状
        3.3.3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
第四章 中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分析
    4.1 理论认识
        4.1.1 家族企业存在的产权理论基础
        4.1.2 产权清晰的内涵
        4.1.3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与“分”
    4.2 中国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特征
        4.2.1 外部特征
        4.2.2 内部特征
    4.3 中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4.3.1 产权制度创新的需求分析
        4.3.2 产权制度创新的供给分析
        4.3.3 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4.3.4 产权制度创新的实证考察——温州正泰集团的产权变革
第五章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分析
    5.1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
        5.1.1 基本观点
        5.1.2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
        5.1.3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
    5.2 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特征
        5.2.1 内部治理结构特征
        5.2.2 家族企业的外部治理结构特征
        5.2.3 发达国家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特征
    5.3 中国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
        5.3.1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式构建
        5.3.2 实现家族企业与委托代理机制的融合
        5.3.3 国际比较的启示
第六章 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主体分析
    6.1 制度创新主体
        6.1.1 企业家
        6.1.2 企业家性质
        6.1.3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
        6.1.4 企业家与制度创新
    6.2 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主体的成长机制
        6.2.1 企业家是一个动态成长的过程
        6.2.2 企业家成长过程中的三维机制
        6.2.3 企业家“企业生态系统”的“生存检验”
        6.2.4 三维机制与家族企业家的成长
    6.3 中国家族企业家的特征
        6.3.1 浓厚的“家族”情结
        6.3.2 具备企业家的素质
        6.3.3 融资能力体现多元化
        6.3.4 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6.3.5 主体间的差异大,对制度创新的认识不同
    6.4 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主体的作为
        6.4.1 提升个人素养,在企业中倡导科学用人机制
        6.4.2 立足企业,完善融资机制
        6.4.3 以家族企业家为中心,打造诚信机制
第七章 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动力的分析
    7.1 动力因素
        7.1.1 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7.1.2 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物质条件
        7.1.3 国际化对制度创新的作用
    7.2 技术创新对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要求
        7.2.1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认识
        7.2.2 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要求
        7.2.3 中国家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7.2.4 中国家族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的制度选择
    7.3 中国家族企业管理创新对制度创新的要求
        7.3.1 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7.3.2 基于流程的家族企业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
    7.4 国际化对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要求
        7.4.1 国际化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影响
        7.4.2 中国家族企业面对国际化的制度创新
第八章 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效率分析
    8.1 企业制度创新与效率
        8.1.1 制度创新效率的概念
        8.1.2 制度安排的效率决定与制度效率递减规律
        8.1.3 制度创新效率的决定
    8.2 制度创新与公司治理绩效
        8.2.1 公司治理绩效: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8.2.2 决定和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制度环境分析
        8.2.3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及弊端分析
    8.3 家族制企业的制度适用边界
        8.3.1 决定家族制企业制度适用边界的主要变量
        8.3.2 家族制企业的制度适用边界模型
        8.3.3 家族制企业制度转换路径分析
        8.3.4 结论
第九章 推动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构想
    9.1 形成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长效机制
        9.1.1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家族企业家的自我突破
        9.1.2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9.1.3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环境:政府的角色
    9.2 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总体构想
        9.2.1 建立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点
        9.2.2 实现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系统构想
    9.3 推进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实施方案
        9.3.1 选择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
        9.3.2 选择合理的企业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来源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预期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第二章 民营科技企业的界定及其特征
    2.1 民营与民营科技企业
    2.2 民营科技企业的特征
    2.3 民营科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2.4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科技企业发展
    2.5 民营科技企业组织成长模型
第三章 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产权激励因素
    3.2 产业组织因素
    3.3 战略管理因素
第四章 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指标体系
    4.1 设计企业持续成长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2 企业持续成长力评价指标体系
    4.3 关于设计和使用企业持续成长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说明
第五章 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5.1 优化企业环境
    5.2 产权结构多元化
    5.3 核心竞争力国际化
    5.4 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参考书目
致谢

四、民营科技企业产权配置问题研究——一种对股份合作制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扶持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以浙江省为例[D]. 徐航. 复旦大学, 2010(03)
  • [2]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 赵雪凌.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3]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 张景安.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
  • [4]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D]. 张晓红.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5]地方政府行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 陆巍峰. 复旦大学, 2006(02)
  • [6]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宋丽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7]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现状、机制及发展模式[D]. 刘瑛. 湖南大学, 2005(06)
  • [8]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 杨思远.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9]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 吕洪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10]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D]. 鲁励夫.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配置研究——对股份合作制的再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