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新材料推广人套现

三峡新材料推广人套现

一、三峡新材发起人套现(论文文献综述)

沈文丽[1](2021)在《基于COSO-ERM(2017)的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以长园集团为例》文中指出

潘华[2](2016)在《影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出于决策的需要,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本应成为利益相关者重点关注和使用的信息。因为通常意义上来讲,利益相关者在进行与相关公司有关的众多决策时,该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其做出决策最重要的依据之一。然而现实中,我国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在决策时对财务信息的关注和使用程度却低于应有的预期。这表明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出现了问题。鉴于上述考虑,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即由影响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因素入手来研究其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的机理,并从中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使用价值低于预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现状起到借鉴作用。当前国内外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信息质量和影响财务信息质量因素两方面,对编制形成后的最终结果进行研究,而忽略了对财务信息产生过程的研究。因此本文以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经过确认、计量、报告后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为基础,分析在此过程中信息进行编码、译码时,影响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利益相关者需求、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以及监督体系。首先,本文提出了影响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构建了利益相关者需求、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监督体系与财务信息使用价值之间的理论体系。利用理论演绎与规范研究等方法对影响财务信息使用价值三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对三因素为何影响财务信息使用价值、怎样影响财务信息使用价值以及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产生何种影响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然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紫鑫药业案例进一步论证了利益相关者需求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影响;在深市主板231家制造企业样本数据基础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用实证验证了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监督体系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影响。最后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企业会计准则保障下,理论上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能达到相对、局部的帕累托最优状态;(2)利益相关者需求帕累托相对最优被打破,使得利益相关者需求影响财务信息使用价值;(3)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了反映财务人员职业素养自变量与反映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因变量相关,得出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与财务信息使用价值正相关;(4)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了反映监督体系自变量与反映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因变量相关,得出监督体系与财务信息使用价值正相关。

霍达[3](2016)在《退市中概股借壳上市问题研究 ——以巨人网络为例》文中提出自2015年以来,在美上市中概股迎来新一轮回归热潮。共有37家在美中概股企业收到私有化要约,其中已完成私有化协议或并购协议的有9家,已完成退市的有4家。在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中,不乏完美世界、如家、聚美优品等知名公司。对于完成私有化退市的中概股公司,借壳上市成为其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最佳方式。所以,本文将对中概股借壳上市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探讨中概股公司进行PPP(Public-Private-Public)策略的原因,并对中概股公司进行PPP策略的路径选择研究。然后利用案例研究法,以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中概股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标的选择、战略效果、风险等因素。最后根据已宣布私有化中概股公司的经营状况,分别对应给出了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示,低估值、财务问题、频遭做空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利好是中概股回归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相比IPO、新三板等回归路径,借壳上市是最适合目前中概股企业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方式。通过借壳上市回归的中概股企业可以获得相比美国市场更高的估值和更好的融资能力,在获得更多关注的同时使交易双方股东获利。

屈磊[4](2014)在《私募股权投资的估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端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华尔街,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从2004年起迅猛发展,让所有内外资投资者都始料不及,私募股权投资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是“中国机会”。但在实践界如火如荼开展投资的同时,对于私募股权投资中项目和企业的价值评估研究,理论界还没有给予应有的足够重视;而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是私募股权投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被认为是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理论界尚未对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估值部分形成详尽、系统而完善的理论,造成了部分投资机构对投资相关的系统理论缺乏认识和指导,导致了目前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显现出投资价格过高与投资成本过高的现象。因此对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估值研究还是一个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加以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全文可以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在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之后,对全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思路做了概述。第二部分是对私募股权投资的理论分析。首先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仔细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的过程,对目前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对规范过程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对关于私募股权投资的估值方法中几个主要的模型进行了细致介绍。此部分内容在全文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在第二部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众多估值方法和模型进行分析并加以选择,确定出适合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中对拟投资企业进行估值的估值模型,也是作为后面一部分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主要根据前文论述的运用自由现金流贴现价值评估模型的具体步骤,选取私募股权投资案为案例,首先介绍案例背景,以实际案例中的真实数据进行价值评估并加以检验。从实践上进一步论证估值模型在评估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内在价值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五部分主要是对实证部分结果及全文的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姜黎黎[5](2012)在《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及大陆个体收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在国内外日益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随着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追求和不断积淀的人文认知,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重视以及品鉴、收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热度。在此过程中,中国当代艺术品交易的也日益蓬勃发展,并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平实理性的态度出发,以中国当代艺术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为线索,结合其大陆艺术品市场的兴起、成长分析,尝试在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值标准探讨中,引发出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中国当代艺术大陆个体收藏群体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近年来较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与理论建树,希望能从较为客观的角度还原、记录中国当代艺术大陆个体收藏的现状;同时,也力图站在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构建与市场产业链发展的角度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历程、态势讨论,从而能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相关人士提供资讯、线索,并引发更多相关人士对此课题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研究。

史欣向[6](2012)在《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国股市IPO定价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抑价被称为新股发行的“三大异象”之一,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抑价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据统计,中国新股发行的抑价率一度高达。导致抑价的直接原因是一、二级股票市场的价格分离,但真正的原因在于定价效率。如果定价效率损失严重,那么新股价格就会明显(向下或向上)偏离“公平价格”(),从而导致发行价格与交易价格的分离。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关注抑价本身,缺乏对定价效率的研究。在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上市公司高管中的“退休官员”现象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现有的研究表明,这些“特殊”的高管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如税收优惠、政府补助、融资贷款等实际利益。然而,事实上这些与政府紧密联系的高管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丰厚的“隐性利益”,而创造这些“隐性利益”的正是这些高管在退休之前积累的“关系资本”。现实中,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就是来自证监会或发审委等核心部门的退休官员,那么他们所拥有的“关系资本”又会如何影响企业的活动?、等着名社会学家指出,社会资本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考虑到关系资本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受社会资本理论的启发,本文尝试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中国股市的定价效率进行研究。根据本研究的逻辑结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主要为第一章的内容。这部分阐述了中国资本市场抑价长期畸高的现象,以及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中存在着大量的退休官员。本文从这两个现象入手,尝试以抑价为研究对象,以社会资本为视角,研究中国的资本市场。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定价效率是一个探讨抑价问题很新颖的思路。最终,本文确定了以社会资本为视角,以定价效率为对象的研究思路,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进行理论分析,主要为第二章的内容。这部分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资本影响定价效率的机理。从影响股票价格的三个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了社会资本如何作用于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技术创新以及投资者情绪,从而理清了社会资本影响定价效率的理论路径,最终建立了本文的概念模型。第三部分展开实证研究,主要为第三、四、五、六章的内容。这部分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理论分析,对社会资本与定价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章运用随机边界模型研究了中国股票发行市场是否存在故意压价以及交易市场是否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从而通过估计定价效率探寻中国股市抑价的真正原因。该章是对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的一个探索性试验。从第四章开始将社会资本引入到定价效率的研究中。本文在研究社会资本作用时,构建了一个涵盖微观、中观及宏观的多层次分析框架。第四章从社会地位、声誉以及“关系”三个方面研究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微观层面)对定价效率的作用。第五章使用专业软件对中国新股发行企业的社会网络特性(网络密度、小团体、中心性和中介性)进行了刻画,然后在此基础上就企业社会资本(中观层面)对定价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考虑了环境因素——区域社会资本(宏观层面),从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三个方面研究了它对定价效率的影响。在实证研究的最后,总结性地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以及区域社会资本之间的交互效应、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第四部分为全文结论,包括本文主要观点的总结、研究不足之处的剖析以及未来跟进研究的规划。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获得了以下五个主要研究结论:(1)整体上,中国股市一级市场定价效率较高,不存在故意压价的现象,抑价主要由二级市场定价效率较低引发价格虚高导致的,但是在不同时期,抑价的具体原因有所不同。(2)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一、二级市场的定价效率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企业家拥有的“政府关系”作用最为突出。(3)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的社会网络资源还比较匮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社会资本仅在一级市场上对定价效率表现出较强的影响力。(4)区域内的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等要素会对定价效率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作用,但总体上区域社会资本有利于定价效率的提升。(5)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及区域社会资本变量之间存在三重交互效应,而中介效应没有获得经验证据的支持。纵观全文,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思路上。突破现有研究的范式,将抑价问题引申为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研究。此外,在以定价效率为研究对象时,本研究关注的是“隐性的”、“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因素——社会资本对其的影响。这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第二,理论上。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行为金融学等领域的理论,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定价效率的影响机理。这些理论分析上的尝试,将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范式。再者,本文在具体的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等对定价效率作用方面的理论探讨,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实证上。在估计中国股市定价效率时,考虑了一、二级市场的差异,分别建立了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模型和随机边界成本函数模型,而并非象之前研究那样使用一套数据一个模型来研究两个市场。另外,本研究分别从企业家、企业及区域三个层面来刻画社会资本,利用现有数据尽可能准确的进行度量。例如,对于企业家社会资本,从企业家拥有的社会地位、声誉及“关系”来进行刻画;对于企业社会资本,则使用整体网分析方法进行测量。这些尝试对于解决社会资本量化问题,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袁小强[7](2012)在《中外太阳能光伏产业融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时至今日我国新兴光伏产业已面临新问题,产业发展出现危机,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与此同时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近几年已出现较快的发展,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纷纷问世。因此融合产业现状和融资创新的研究,对当下无论是产业方还是资本方都有比较现实的意义。本文首先从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总结了国外光伏产业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概貌。并定量定性的对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两头在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重点从融资角度来归纳研究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本与我国光伏产业的对接。作为铺垫和比较,本文先分析了国外光伏产业融资的特点。国外光伏产业的融资通道相对广泛和便利,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为光伏产业发展的全阶段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资本支持,而创新型的融资工具则在资本,技术和管理上给予了产业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支持。接着本文归结到了研究的重点,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特点。本文从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股权融资的主要实现路径,以及我国创业板的推出前后三个分析标准,分别通过分解产业链上的主要环节融资状况与案例,对我国光伏产业中的企业主体海外融资原因分析,以及分析创业板推出前后我国光伏企业融资特点三个环节分析归纳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融资特点。在我国光伏产业成长初期,融资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游的光伏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通过引入国外风投私募借助海外资本市场实现。在快速发展期,我国光伏产业融资增多。在多晶硅行业,政府国有资产主导的资本融资逐渐淡出,产业资本逐渐介入。硅料加工及加工设备行业的融资出现海内外共同上市的现象。在光伏组件和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企业仍是以引入外资VC/PE来实现海外上市融资,它们再融资一部分通过在国外发行可转换债,二次增发实现,但仍依赖国内外银行的债务融资。受益于中国创业板的创立,光伏企业国内IPO融资开闸。产业资本借助A股定向增发再融资或者通过资产重组借壳上市为光伏产业的再融资增添了新渠道。2011年我国光伏产业出现融资艰难,银行贷款项目大为减少,但国内出现4起IPO融资案例,同时在光伏系统集成和应用领域首次出现债务融资案例。从我国光伏企业股权融资的路径来看,它们主要选择海外上市股权融资,主要是因为内地股权融资条件高,而国外资本市场融资与再融资渠道更便捷。在创业板成立之前,国内光伏产业融资仍以引入风投私募海外融资为主。国内产业资本以各种方式介入投融资。在创业板推出后,我国的光伏产业融资明显呈现海外国内,主板创业板,股权融资,创新型债务融资,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多层次多渠道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对银行贷款这种债务融资模式仍然依存度较高,特别是在整个行业陷入困境的时候,光伏产业对银行贷款融资更为依赖。最后,本文总结了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的特点,从资金,技术,市场和规范竞争秩序角度出发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与融资问题了自己的看法。

安锐[8](2012)在《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股票发行核准制度实施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困扰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主要制度性障碍已被消除。进入2010年,我国境内首次新股发行(IPO)公司数量爆发式增长,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跃升为全球首位,上市公司数量和股票市值已位居世界前列。在以政府推动为主、市场自发演进为辅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股票市场层次不断分化,在原有主板股票市场的基础上,我国已经陆续设立了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股票市场,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较大规模。在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市场层次不断丰富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已在股权结构、控制类型、公司规模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随着我国股票发行上市制度的进一步市场化,我国上市公司的多样化趋势将会更加显着。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多样化的客观现实作为研究基础,以上市公司及其治理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规范研究等方法,借鉴发达国家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的立法经验,力图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多样化的客观实际,分析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多样化治理规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构建方案。论文共五章,正文约二十二万字。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在研究背景中,笔者指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治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未能充分正视我国上市公司的多样化现实,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部分研究将国有股一股独大作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股权结构特征,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改革建议缺乏实证基础;另一方面,部分研究认为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应当统一化和标准化,关于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改革建议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在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中,笔者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构建符合我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实际、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上市公司治理需求的多样化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对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构建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不同类型上市公司面临的不同治理问题,减少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型上市公司的治理成本,提升我国公司法律规范和国家的竞争力。在研究对象中,笔者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涵义,从公司法律规则分类的角度看,这些治理规则主要以立法机关和证券监管机构制定的与公司治理相关的强制性规则和结构性规则为主。在研究视角中,笔者分析了公司治理模式趋同理论与差异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的概念和内涵。笔者分析了导致上市公司及其治理规则多样化的主要因素:股权结构和控制类型不同、公司规模不同、经济处于转轨过程以及全球竞争背景下的公司法和证券交易所的竞争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系统比较研究了代表世界主要公司治理模式的发达国家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的表现和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调查,总结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控制类型、公司规模等方面的高度多样化,批判了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为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传统观点,在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具体建议。第二章是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的比较研究部分。笔者选取了代表世界主要公司治理模式的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其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的总体表现和原因进行了研究。笔者总结出上述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的主要表现:第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多样化与可选择性。日本、法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均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多样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由其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第二,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遵循或披露”(comply or explain)原则。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证券监管机构在上市公司治理规则中规定了针对强制性公司治理规则的“遵循或披露”原则,由各上市公司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是否遵循有关公司治理的强制性规则。第三,直接针对不同类型上市公司规定不同的治理规则。英国、美国等国家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允许特定规模或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全部或部分免除适用强制性治理规则的内容。而法国和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则直接针对特定类型的公司制定特殊的公司治理规则。第三章是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理论研究部分。笔者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公司合同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公司法的竞争理论等基本理论,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的内在原因,为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多样化构建寻求理论依据。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公司在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了股权结构、公司规模的不同特征,各国股票市场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实现了层次分化。在上市公司多样化和股票市场分层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必须通过多样化来满足多样化上市公司的不同公司治理需求。根据公司合同理论,公司是一系列合同的联结,上市公司治理规则为上市公司治理各方提供了公司治理的合同模本。受到上市公司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所决定,单一合同模本的治理规则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需要,作为公司治理合同模本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应当实现多样化。根据代理成本理论,不同类型上市公司面临不同的代理问题,而代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又决定了代理成本的大小。为了有效降低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实现上市公司治理收益的最大化,必须针对存在不同代理问题的上市公司制定多样化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根据公司法的竞争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通过制定灵活、可选择的多样化公司法律规则,选择有利于公司股东利益以及便于公司管理层管理的治理规则,实现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目的。证券交易所也通过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多样化,吸引更多的上市资源。要在公司法和证券交易所的竞争总不被击败,应当制定多样化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第四章是我国上市公司多样化实证调查和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现状的研究部分。笔者对最近时期我国各个板块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控制类型、公司规模等进行了实证统计研究,总结出我国上市公司多样化的现状:国有股一股独大已不再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普遍现象,股权分散类型、个人和家族控制类型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类型;各板块股票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已经出现了整体规模上的差异化特征。笔者分析了我国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及其改革,预测了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股权结构将进一步分散化、控制类型将进一步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笔者分析了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的国家控制类型、股权分散类型、个人和家族控制类型等不同控制类型上市公司,以及大型和中小型等不同规模类型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不同治理问题,剖析了我国现行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存在的强制性规则过多、管制过度以及过于标准化等问题,指出了构建上市公司多样化治理规则的必要性。第五章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构建建议部分。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制定多样化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现实基础:股票市场已经多层次化,上市公司已经多样化,我国股票市场的开放度不断扩大,境外投资者持股比重迅速提高,我国公司法和证券交易所整体上缺乏竞争力。笔者说明了构建多样化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多样化治理规则的具体建议: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笔者建议引入英美国家单层董事会制公司治理结构,并针对国家控制类型上市公司实行最严格的公司治理结构规则;对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行重构,引入“遵循或披露”原则;在股东权利规则方面,为保护大型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建议在原有持股比例的基础上增加持股数量作为少数股东权行使条件,在股东大会机制方面,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控制类型改革现有的网络投票机制、累积投票机制等机制;在董事会规则方面,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控制类型和规模改革现有的独立董事制度、职工代表董事制度、专门委员会制度;在上市公司治理的其他规则方面,建议针对中小规模上市公司豁免适用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规则,根据上市公司风险程度的不同适用分类监管的监管规则,等等。

谢常梁[9](2011)在《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研究 ——基于国有上市公司背景进行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股权激励是半个世纪前在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用以激励企业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已被广泛应用于欧美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实践中,并获得了极大成功。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学者和企业界对股权激励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索和实践。2006年,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等政策规定的相继颁布,为我国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引入股权激励制度铺平了道路。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层股权激励在我国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条件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别,在欧美国家先进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却未必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股权激励能否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提升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政策出台的背景下,以及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完成的市场基础上,为了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提升的实际作用,本文通过对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践研究与效果分析,结合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可行性的综合分析,最后总结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应用模式以及进一步完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陈文菁[10](2011)在《上市公司商标法律风险调查 ——以北京地区上市公司为调查样本》文中研究说明商标作为企业商品的象征、企业商誉的承载体,消费者购物的向导及投资者选择产品的标杆,必定成为一种被激烈争夺的无形资产。商标背后不仅有商业风险,更有法律风险。商标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主体是企业。上市公司作为最优秀的企业群体,它们的商标法律保护意识和能力,直接体现了我国商标事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所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商标之战是决定企业发展甚至存亡的关键元素。北京板块的上市公司处于行政中心、数量较多、行业类型多元且相关资源丰富,其商标风险现状有代表性。本调研课题,在详细、真实数据统计基础上客观地展现了北京地区上市公司的商标法律风险现状,总结归纳了其风险类型并分析了造成风险的原因。调研旨在通过了解上市公司商标法律风险所在、风险程度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的措施,从而为整个上市公司界、企业界提供一个思考自身商标管理、商标风险防范控制的风向标。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调研的意义和方法。商标作为智慧财产之凝结,已逐渐成为企业商业信誉之表征和永续经营之形象,更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律利器,其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不可估量。研究北京上市公司商标法律风险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降低风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部分笔者还详细介绍了调研的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北京地区上市公司的商标法律风险现状。此部分的研究是围绕着根据调研收集的数据制作的两个基本表格进行的。首先对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然后根据基本表格中不同指标的风险现状分别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存在商标法律风险的成因。主要内容为两方面:第一是上市公司内在自身原因,包括不同行业的商标需求、上市公司与相关主体的关联交易两方面内容。第二是上市公司外在制度原因,包括商标商号权利冲突、申请在先原则及商标权适用范围核定三个方面内容。第四部分上市公司商标法律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笔者根据调研数据及现有的相关商标制度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一是上市公司自身的风险控制,其中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树立商标风险控制理念、认真进行无形资产的投资方向决策及典型行业的商标风险控制;第二是上市公司商标风险控制的制度构建,其中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商标许可使用和转让制度、建立“三位一体”的商标保护体系及将上市公司商标作为知名商标来保护。

二、三峡新材发起人套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新材发起人套现(论文提纲范文)

(2)影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本市场持续扩大
        1.1.2 财务信息影响范围不断增大
        1.1.3 财务信息本身日趋重要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财务信息披露观研究
        1.2.2 关于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1.2.2.1 会计准则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研究
        1.2.2.2 公司内部控制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研究
        1.2.2.3 公司治理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3.1 深化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理论
        1.3.2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促进市场经济制度完善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理论分析
    2.1 财务信息理论基础
        2.1.1 财务信息内涵及分类
        2.1.2 信息传递理论
    2.2 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内涵
        2.2.2 利益相关者分类
    2.3 使用价值理论
        2.3.1 使用价值内涵
        2.3.2 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内涵
        2.3.3 财务信息质量内涵
        2.3.4 财务信息使用价值与财务信息质量关系
    2.4 财务信息使用价值保障机制理论
        2.4.1 企业会计准则变迁
        2.4.2 企业会计准则与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关系
    2.5 帕累托最优理论
        2.5.1 帕累托最优理论定义
        2.5.2 帕累托相对最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影响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因素理论分析
    3.1 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现状分析
        3.1.1 财务信息使用价值整体现状
        3.1.2 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具体表现现状
    3.2 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影响
        3.2.1 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需求分析
        3.2.2 利益相关者需求帕累托最优化
        3.2.3 利益相关者需求帕累托最优破坏原因分析
        3.2.4 利益相关者需求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
        3.2.5 案例论证
        3.2.5.1 紫鑫药业背景介绍
        3.2.5.2 大股东需求对中小股东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分析
        3.2.5.3 大股东需求对债权人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分析
        3.2.5.4 大股东需求对政府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分析
    3.3 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影响
        3.3.1 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内涵
        3.3.1.1 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内涵
        3.3.1.2 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内涵
        3.3.2 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
        3.3.3 财务人员道德水平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影响
    3.4 监督体系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影响
        3.4.1 内部监督方
        3.4.2 外部监督方
        3.4.3 监督体系对财务信息使用价值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因素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取
    4.2 指标选取与提出假设
        4.2.1 因变量定义
        4.2.2 自变量定义
    4.3 模型介绍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3 Logistic回归分析
        4.4.4 实证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加强财务信息使用价值保障作用
    5.2 认真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全面提升财务信息使用价值
    5.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根源上解决利益相关者不正当需求
    5.4 加强职业素养培训,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5.4.1 建立以职业判断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机制
        5.4.2 建立以职业道德为导向的会计职业道德运行体系
    5.5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5.5.1 完善公司内部监督机制
        5.5.2 完善公司外部监督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考虑评价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231家样本公司实证基础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退市中概股借壳上市问题研究 ——以巨人网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汇集表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 案例内容结构与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国内外学者关于中概股退市的研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文献综评
    2.2 国内外学者关于借壳上市的研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文献综评
第3章 中概股借壳上市历程概述
    3.1 私有化退市
        3.1.1 中概股退市动因分析
    3.2 拆除VIE架构
    3.3 中概股回归A股路径分析
        3.3.1 主板或创业板上市
        3.3.2 新三板上市
        3.3.3 借壳上市
        3.3.4 境外上市公司剥离部分业务在境内借壳上市
        3.3.5 A股上市公司对中概股公司进行私有化
第4章 巨人网络借壳案例分析
    4.1 交易双方概述
        4.1.1 巨人网络简介
        4.1.2 世纪游轮简介
    4.2 交易方案
        4.2.1 重大资产出售
        4.2.2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4.2.3 募集配套资金
    4.3 借壳交易对双方的影响
        4.3.1 市场反应
        4.3.2 股权变动
        4.3.3 主营业务
    4.4 巨人网络借壳上市原因分析
        4.4.1 公司价值被美国市场低估
        4.4.2 股东股权溢价
        4.4.3 IPO难度较大
    4.5 巨人网络选择世纪游轮原因分析
        4.5.1 世纪游轮市值较小
        4.5.2 世纪游轮管理层运营能力弱
        4.5.3 世纪游轮股权、负债结构
        4.5.4 股东意愿
    4.6 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战略效果分析
        4.6.1 制造广告效应
        4.6.2 降低IPO成本
        4.6.3 获得融资
第5章 进一步分析与建议
    5.1 符合借壳上市条件的中概股财务分析
    5.2 壳资源分析
    5.3 中概股借壳上市风险分析
        5.3.1 中概股退市的法律风险
        5.3.2 上市公司业绩承诺无法实现
        5.3.3 借壳标的违规导致借壳失败
        5.3.4 审批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私募股权投资的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私募股权投资的分析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界定
        二、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过程
        一、寻找和筛选项目
        二、尽职调查
        三、项目评估
        四、谈判和交易设计阶段
        五、投资及其后期监管
        六、退出
第三章 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贴现现金流量法(Discounted Cash Flow,DCF)
        一、股利现金流量模型
        二、股权现金流模型
        三、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模型
    第二节 调整现值法(Adjusted Present Value,APV)
        一、调整现值法步骤
        二、调整现值法特点
    第三节 其他估值模型
        一、相对价值法
        二、资产评估法
        三、期权法
第四章 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方法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案例背景
        一、私募股权投资脉络
        二、中国玻璃概况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企业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DCF)
        二、调整现值模型(APV)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结论
        二、原因分析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强化自身建设
        二、加强外部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5)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及大陆个体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综述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节: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综述
    第二节: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1.中国当代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
        2.中国当代艺术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
        3.中国当代艺术进入21世纪的发展
    第三节: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格局变化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陆市场及其特点
    第一节:中国当代艺术品大陆市场总体特点
    第二节: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陆市场发展与分析
        1. 20世纪80及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品大陆市场的出现及发展
        2.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品大陆市场表现
        3. 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陆个体收藏分析
    第一节:中国当代艺术品大陆收藏群体的兴起
    第二节:中国当代艺术品大陆收藏群体的趣味与收藏经验分析
第四章 :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陆市场及个体收藏前景展望
    第一节:中国当代艺术品大陆市场前景展望
        1.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创作与市场成交趋势展望
        2.中国当代艺术品与资本结合趋势展望
    第二节:中国当代艺术品大陆个体收藏发展可能性的展望
        1.个体收藏的体系化、美术馆化的可能
        2.个体收藏影响、推动艺术创作的可能
        3.个体收藏圈层化、组织化的可能
        4.由艺术品收藏引发商业化产业化的可能
结语
注释
附录
后记

(6)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国股市IPO定价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IPO抑价现象
        1.1.2 市公司高管中的“退休官员”现象
        1.1.3 本研究所获得的启发
    1.2 文献综述
        1.2.1 IPO抑价的理论解释
        1.2.2 中国IPO抑价程度畸高的相关研究
        1.2.3 探索IPO抑价现象的新思路:IPO定价效率
        1.2.4 对现有文献的若干思考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资本影响IPO定价效率的机理研究
    2.1 社会资本的概念
        2.1.1 社会资本理论发展概述
        2.1.2 社会资本的定义
        2.1.3 社会资本的形式
    2.2 社会资本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2.2.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
        2.2.2 企业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
        2.2.3 区域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
    2.3 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2.4 社会资本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2.4.1 投资者情绪
        2.4.2 社会资本与投资者情绪
    2.5 社会资本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
        2.5.1 社会资本与IPO定价效率:路径分析
        2.5.2 本文概念模型的建立:理论整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股市IPO定价效率:对IPO抑价的分解
    3.1 随机边界分析
        3.1.1 随机生产边界分析
        3.1.2 随机成本边界分析
    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3.2.1 变量选择
        3.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3.3 实证结果分析
        3.3.1 一级市场故意压价?
        3.3.2 级市场价格虚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IPO定价效率
    4.1 企业家的社会地位:结构性优势的来源
        4.1.1 金字塔状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地位的优势
        4.1.2 社会地位对企业价值、IPO定价效率的影响
    4.2 企业家的声誉:企业的一面“镜子”
        4.2.1 声誉与信任
        4.2.2 企业家声誉与企业价值创造
        4.2.3 企业家声誉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
    4.3 企业家的“关系”:企业的战略性资源
        4.3.1 强关系与弱关系
        4.3.2 “关系”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
    4.4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IPO定价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4.4.1 研究方法:B-C随机边界模型
        4.4.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4.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社会资本与IPO定价效率
    5.1 社会网络:企业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
        5.1.1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5.1.2 社会网络对企业价值的战略意义
        5.1.3 企业社会网络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
    5.2 中国上市公司的社会网络结构
        5.2.1 网络密度
        5.2.2 组群现象(小团体)
        5.2.3 中心性
        5.2.4 中介性(结构洞与桥)
    5.3 企业社会资本对IPO定价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5.3.1 研究设计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社会资本与IPO定价效率
    6.1 区域社会资本的构建
        6.1.1 信任、规范与社会网络
        6.1.2 中国各地区的社会资本
    6.2 区域社会资本对IPO定价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6.2.1 研究设计
        6.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社会资本对IPO定价效率的总体效应分析
        6.3.1 Tobit模型及变量说明
        6.3.2 社会资本的交互效应
        6.3.3 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会网络分析的原始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7)中外太阳能光伏产业融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与融资相关研究综述
        0.2.2 国外光伏产业发展与融资相关研究综述
    0.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我国光伏产业现状分析
    1.1 光伏产业概况
        1.1.1 光伏技术原理与技术核心
        1.1.2 光伏产业链及价值链分析
        1.1.3 光伏发电的国际市场发展及政策概况
        1.1.4 全球光伏产品市场格局及前景分析
    1.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2.1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
        1.2.2 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及集聚特征
        1.2.3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2.4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问题及原因
2. 国外光伏产业融资特点分析
    2.1 融资介绍
        2.1.1 融资
        2.1.2 主要融资方式
        2.1.3 主要融资理论概述
    2.2 国外光伏产业创新融资方式
        2.2.1 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基金
        2.2.2 光伏产业发展基金
        2.2.3 融资租赁
        2.2.4 项目融资
        2.2.5 第三方融资
    2.3 国外光伏产业融资工具的特点比较分析
3. 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特点分析
    3.1 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特点
        3.1.1 按产业发展阶段
        3.1.2 按企业追求股权融资的特点
        3.1.3 创业板成立前后的融资特点
    3.2 我国光伏产业融资方式小结
        3.2.1 IPO 股权融资
        3.2.2 过桥贷款
        3.2.3 债务融资(Debt Financing)
        3.2.4 风投与私募(VC/PE)
        3.2.5 可转换公司债券
        3.2.6 光伏信托融资
    3.3 我国光伏产业融资方式的比较
    3.4 我国光伏产业融资方式与国外的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视角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脉络与本文框架
    七、 研究创新
第二章 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比较研究
    第一节 日本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
        一、 日本公司治理制度概述
        二、 日本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第二节 美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
        一、 美国公司治理制度概述
        二、 美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的表现和原因
    第三节 欧盟及其主要国家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
        一、 欧盟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
        二、 英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
        三、 法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
        四、 德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理论研究
    第一节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上市公司多样化与治理规则的多样化
        一、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二、 股票市场的多层次化
        三、 上市公司的多样化
        四、 上市公司多样化与治理规则多样化
    第二节 公司合同理论与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多样化
        一、 公司合同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 公司合同理论与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多样化
    第三节 代理成本理论、公司治理成本与治理规则的多样化
        一、 代理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 公司治理成本
        三、 代理成本理论、公司治理成本与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
    第四节 公司法竞争、证券交易所竞争与治理规则的多样化
        一、 公司法竞争
        二、 证券交易所竞争
        三、 公司法竞争、证券交易所竞争与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多样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多样化及治理规则现状研究
    第一节 我国股票市场与股票发行上市制度概述
        一、 我国股票市场概述
        二、 我国股票发行上市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多样化现状及趋势研究
        一、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控制类型多样化研究
        二、 我国上市公司规模多样化研究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现状研究
        一、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历史和现状
        二、 我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多样化构建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构建的背景和基本原则
        一、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立法构建的背景
        二、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立法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构建的具体建议
        一、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多样化构建
        二、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多样化重构
        三、 股东权利和股东大会治理规则的多样化构建
        四、 董事会治理规则的多样化构建
        五、 有关上市公司治理其他规则的多样化构建
附表一:各板块股票市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控制类型统计表(2010 年末) .
附表二:2010 年度 A 股上市公司股票发行对股权结构和控制类型影响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9)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研究 ——基于国有上市公司背景进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特色与不足
第2章 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理论概述
    2.1 激励理论
    2.2 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2.3 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研究现状
    2.4 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效应分析
第3章 国有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3.1 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发展
    3.2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特殊性
    3.3 影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因素
    3.4 国有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可行性
第4章 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4.1 光明乳业公司概况
    4.2 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行模式
    4.3 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效果分析
    4.4 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问题分析
第5章 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优化设计及其预期绩效
    5.1 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优化设计的目标
    5.2 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模式的优化设计
    5.3 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优化的预期绩效
第6章 光明乳业股权激励优化模式的应用方案及借鉴启示
    6.1 光明乳业股权激励优化模式的应用方案
    6.2 光明乳业股权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借鉴启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上市公司商标法律风险调查 ——以北京地区上市公司为调查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上市公司商标法律风险调查的意义和方法
    (一) 上市公司商标法律风险调研意义
    (二) 上市公司商标法律风险调研具体方法
二、上市公司商标风险现状:以北京地区为例
    (一) 我国商标整体情况简介
    (二)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商标现状
    (三) 主商标、商号及LOGO 的法律风险现状
    (四) 集团公司的商标权资本化运作中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
    (五) 主要行业商标法律风险现状
    (六) 主商标被抢注的风险
三、上市公司存在商标风险的成因
    (一) 上市公司内在自身原因
    (二) 上市公司外在制度原因
四、上市公司商标风险的控制
    (一) 上市公司自身的风险控制
    (二) 上市公司商标风险控制的制度构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三峡新材发起人套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OSO-ERM(2017)的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以长园集团为例[D]. 沈文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影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使用价值因素的研究[D]. 潘华. 江苏科技大学, 2016(03)
  • [3]退市中概股借壳上市问题研究 ——以巨人网络为例[D]. 霍达.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4]私募股权投资的估值研究[D]. 屈磊. 安徽财经大学, 2014(07)
  • [5]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及大陆个体收藏研究[D]. 姜黎黎. 中央美术学院, 2012(10)
  • [6]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国股市IPO定价效率研究[D]. 史欣向.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
  • [7]中外太阳能光伏产业融资比较研究[D]. 袁小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8]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多样化研究[D]. 安锐.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8)
  • [9]光明乳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研究 ——基于国有上市公司背景进行的分析[D]. 谢常梁.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10]上市公司商标法律风险调查 ——以北京地区上市公司为调查样本[D]. 陈文菁.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三峡新材料推广人套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