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蒂尔主义对欠发达地区的参考意义

马哈蒂尔主义对欠发达地区的参考意义

一、马哈蒂尔主义对不发达地区的借鉴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华尔实[1](2019)在《马哈蒂尔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1981-2003) ——一种认知理论的视野》文中指出2019年5月马哈蒂尔再次当选马来西亚总理,不同于上一任政府,近几年马哈蒂尔经常在公开场合批评中马之间过于密切的合作。在马来西亚的历史上,马哈蒂尔曾有过执政22年的经验。在其第一次担任总理期间,其对华认知和政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从执政前期(1981--1989)对华认知偏向敌对,执政后期(1990--2003)则积极推进和中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本文以马哈蒂尔第一任政府(1981--2003)为研究对象,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马来西亚对华认知发生演变的原因是什么?认知的演变又是如何影响其对华政策的变化?本文认为,马来西亚国内执政精英对华认知,即利益和威胁认知的结构性变化决定了马来西亚对华政策的走向。威胁认知体现在国家的政权安全受中国的影响,利益认知则表现为经济上的收益。具体表现为,当马来西亚对华威胁认知上升,利益认知下降时候,其对华政策会朝制衡方向进行。相反,当马来西亚对华利益认知上升,威胁认知下降时候,其对华政策会倾向于合作。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半威权政体的国家,其国内执政权威是执政阶层最重要的利益来源。因此,马来西亚对中国是否为威胁或是利益的判断也是从其国内执政合法性的角度出发的。

付宇珩[2](2018)在《经济相互依赖、国家构建与国际信任: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的生成》文中指出国家行为既要受到主导对外政策过程的国内行为体的理性选择、认知心理模式和情感波动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体系层次与国内层次上的权力、制度和文化的宏观结构因素的影响。国际信任是国家间的长期互动所沉淀下来的国际结果,从而也是国家行为再生成的原因。因此,影响国家行为生成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国际信任水平的因素。国家行为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即国家的战略目的,以及国家为达到战略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国家在应对其他国家的行为乃至体系变迁的过程中,所设定的战略目的与实际采取的政策手段可能具有相同的性质,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在简化后的解释国家行为生成的跨层次理论模型中,经济相互依赖是体系层次上的核心变量,但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要受到国家间的总体实力对比、国际体系的总体竞争压力,以及其他国家行为的历史记录这三个体系变量的制约。国家构建是国内层次的核心变量,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则是评估国家构建绩效的关键指标,从而是使不同的国家在面对相似的体系压力即外部威胁与国际合作机遇时产生行为分化的关键因素。冷战后期以来,中国“以经促政”逻辑驱动的国内发展模式与对外战略,强化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进而强化了东南亚国家采取合作性对华政策的动机,但这种动机却根源于它们各自国家构建的需求所产生的对外战略意图与偏好,即通过提高经济绩效或借助外部力量来巩固政治合法性。与此同时,巨大的总体实力差距、对华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中国未来对外战略行为的不确定性、关于朝贡体系和中国对外输出革命的历史记忆,以及中美竞争加剧等因素,则限制或削弱了经济相互依赖诱导东南亚国家采取合作性对华政策的效用,从而增加了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中的对抗性成分。然而,东南亚国家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的强度与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因此,即使承受着相似的体系压力,东南亚国家的对华政策也会产生分化,也就是说,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中的对抗性成分与合作性成分的比例是不同的。

梁伦博[3](2018)在《政治变迁与马来西亚智库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政治时期领导权和政策方向的变化对于马来西亚智库的发展而言意味着不一样的机会以及约束。本文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在马来西亚国家政治变迁的背景下定位了马来西亚本土智库的发展。具体笔者将历史背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NEP)实行开始,这时候出现的是马来西亚现代智库的雏形,紧接着是在上世纪80年代马哈蒂尔时期智库的发展。然后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政治文化开始发生了变化,使得马来西亚智库逐渐扩大自己在国内扮演的角色以及转变其运营模式。紧接着是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马来西亚国内政治环境开始呈现出一种相当不明朗的图景,民主化研究开始成为智库的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最后展示的是21世纪马来西亚智库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出马来西亚智库发展的整体脉络结构。此外笔者选取了目前马来西亚现代智库发展中综合排名较前的几所本土智库进行独立个案研究,以展示其各自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特色,并且反映了国家政治对于各智库而言的不同的影响,以及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平衡。最后总结出政治变迁与马来西亚智库发展的关系以及智库在马来西亚政党政治中扮演的角色。

蒋炳庆[4](2017)在《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基于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多族群国家,马来西亚依然面临着民族国家建构的重任。历史的、深入的分析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既有相当的学术意义,也可以为我们研究其他国家的民族国家建构提供相当的参考和借鉴。选题在对民族国家建构相关的概念界定基础上,根据具体国情从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对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执政期间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梳理,对其间不同时间段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状况进行了相应的定性描述。同时,选题剖析了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制约性因素,并就日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路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选题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由来和意义,对国内外学界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阐释选题的创新之处与不足,分析选题的研究方法,阐释选题相关的基本概念,梳理学界民族国家建构的理论,分析影响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因素和介绍论文的大体结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二战结束前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奠基。该章主要分析当今马来西亚以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等为主的族群结构的形成,以及英国殖民统治对日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影响。第二章主要介绍二战后马来亚争取独立以及东姑·拉赫曼执政期间的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主权独立、疆域定型和延续至今的国家制度体系的确立,是二战结束后到“5.13事件”期间,马来亚(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成果。此间,马来族与其它族群,特别是马来族与华族间的利益博弈,马来亚(马来西亚)政府总体上选择的是一种“妥协式同化”民族国家建构路径,从而使得马来西亚族群关系显得相对平稳,国家建构平稳推进。第三章主要介绍“5.13事件”后到1990年马哈蒂尔宣布“新经济政策”结束期间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历程。“5.13”事件是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转折点。掌握政权的马来族精英利用此次事件,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教措施,在族群利益的博弈中进一步强化了马来族的优势地位,确立了马来人主导的“威权政治体制”。此间,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选择的是“威权主导下的同化”路径。马来人主导的政府虽极力推行文教等方面的同化措施,但收效甚微。第四章主要介绍马哈蒂尔主政下政府采取“小开放政策”期间的民族国家建构的历程。“小开放”政策的推行以及“小开放”局面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哈蒂尔基于对族群利益博弈的认知,调整民族国家建构路径的产物。马哈蒂尔宣布“新经济政策”终结和提出了“2020年宏愿”后选择的此种具有开放和包容特征的民族国家建构路径对缓解马来族与其它族群间的利益冲突,维系主导族群与其他族群的稳定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不过,直到马哈蒂尔下台,乃至现在,马来西亚族群的整合和民族的建构依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质性进展。结语部分主要是在前面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全文,分析了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总体状况,阐释了制约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特别是民族建构深入推进的因素,并就马来西亚今后民族国家建构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王文俊[5](2016)在《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南亚是一个具有深厚多元宗教文化特点的地区。在东南亚现存的诸多世界性和区域性宗教中,伊斯兰教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信仰人数也最多。从全球伊斯兰教分布的版图来看,东南亚地区在地理意义上属于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尽管在地缘上与中东相距较远,但从伊斯兰教传入至今,东南亚地区就一直受到来自伊斯兰教中心—中东地区的影响。在两地以宗教为主要纽带的交往史中,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文明体系和价值观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研究将打破东南亚区域内部的文化地理藩篱,基于历史学、民族学、国际政治学和宗教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世界体系”中的“伊斯兰体系”及“宗教文化圈”视角出发,以东南亚和中东两地之间伊斯兰教交往史的时间为线索,来研究探讨一种处于普遍联系且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官方、民间、甚至是宗教极端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这项研究的初衷,旨在使我们更全面和更深入地了解作为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整体性与地域性之间的关系,考察伊斯兰世界传统中心地带对其边缘地带的影响及彼此之间的互动,进而考察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发展特征和趋势。立足于宗教关系和宗教文化关系史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炼出当代东南亚与中东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纽带而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其呈现出的普遍性规律、总体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围绕主题进行论述。第一个部分为绪论,主体部分包括五个章节,最后一个部分为结语。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东南亚伊斯兰教相关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与此选题相关的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界定和相应说明。文章的主体为第一章至第五章。作为背景,第一章简要概述了东南亚伊斯兰教的历史源流及其与中东的早期联系。其内容以伊斯兰教的起源、伊斯兰教的特点及伊斯兰教的传播为主,介绍了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的简史和早期传播的特点,并概述了西方殖民统治时期东南亚与中东的关系以及伊斯兰教在东南亚海岛地区人民殖民抗争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简述西方殖民统治时代基督教文明的兴盛与伊斯兰文明的式微后,本文考察了东南亚伊斯兰教作为伊斯兰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所做出的回应,以及该时期中东反殖民主义新思潮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影响。第二章以二战后东南亚与中东地区民族主义运动为基础,集中论述了同为亚非民族独立浪潮中的中东和东南亚国家民族主义的兴起,重点分析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民族主义中的伊斯兰教因素。尽管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伊斯兰教在上述国家民族独立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始终不能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为民族国家的独立发挥了作用。并分析了在这一时期两地伊斯兰教关系中的官方联系和民间联系。第三章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下,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不断高涨,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南亚伊斯兰社会面对来自中东伊斯兰思潮的影响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也在各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论文以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东南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第四章则根据逻辑时序,以“9·11”事件为背景,集中论述东南亚与中东伊斯兰极端势力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基地组织”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并使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南部、菲律宾南部、及缅甸西南部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伊斯兰极端势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进行实证性的分析和论述。第五章论述了“阿拉伯之春”影响下的东南亚与中东的关系。以“阿拉伯之春”的序幕和蔓延为出发点,分析了“阿拉伯之春”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阿拉伯之春”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在此之后,论述了“伊斯兰国”势力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及对东南亚地区反恐合作所带来的挑战。论文最后部分为结语,对东南亚与中东伊斯兰教关系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总结,并预测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归纳出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对当今国际社会秩序构建的启示。

曹庆锋[6](2013)在《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能够堪称伊斯兰历史上里程碑式事件的莫过于伊斯兰世界摆脱了西方殖民主义枷锁,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此后,伊斯兰世界效仿西方选择了世俗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但是移植来的制度文化难以结出丰硕的果实,广大伊斯兰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受挫,强烈的挫败感迫使广大穆斯林从伊斯兰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慰藉和强国之策。20世纪60年代末,在反西方和复归传统的感召下,伊斯兰复兴运动蓬勃兴起,并迅速向西亚、北非、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推进,最终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世界性的宗教复兴运动。本文以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全景式地展现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全貌,包括复兴运动的主要发展阶段、典型组织及其基本纲领和终极目标,深入剖析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原因和特点,并通过分析伊斯兰复兴运动中马来西亚朝野各方纵横开阖的复杂关系,尝试剖析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世俗化、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从马来西亚政府应对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政策措施中获得有益的启示。20世纪70年代以降,伊斯兰复兴浪潮波及马来西亚,在历经觉醒——发展——政府主导——伊斯兰教党四个连续的发展阶段而日臻成熟,其间相继涌现出为数众多的伊斯兰复兴组织和团体,诸如马来西亚穆斯林青年运动组织、澳尔根组织、帕克姆组织、伊斯兰姐妹组织和泰布利哈宣教组织,这些组织团体在组织形式、基本纲领和政治目标方面迥乎不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复兴活动,其活动涉及建立伊斯兰银行培育伊斯兰金融体系;组建伊斯兰教党参与政治选举;筹建国际伊斯兰大学发展伊斯兰教育,改革社会生活使之全面伊斯兰化等等,成就了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表现形式多元化特质。面对声势浩大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猛烈冲击,马来西亚政府一方面采取严厉措施坚决镇压极端主义复兴组织,及时扼杀其极端主义倾向,避免其走向“蜕化”之路,另一方面又积极推行自己的伊斯兰复兴方式,实行亲伊斯兰的国家政策,牢牢掌握住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主导权,并允许伊斯兰教党以合法的政治身份,参与民主政治和国家管理中来,使复兴运动的解构性作用得以有效地释放,保证了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始终处于政府的控制和规范之下,沿着温和、理性的方向良性发展,走出一条温和主义的伊斯兰复兴之路。伊斯兰复兴是伊斯兰教的一种固有的特征和历史传统,是伊斯兰教在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手段,是以“复古”之名,达致“托古改制”和“文化自觉”,以彰显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解构一建构功能。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面临着如何处理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现代化关系的难题,以及如何使之与国家世俗化、现代化进程保持协调一致。马来西亚复兴运动以来所获得的巨大经济业绩打破了西方学界长期秉持的“东方宗教阻碍现代化”的谶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伊斯兰教与现代化并非二元对立,而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实际上,在复兴运动持续发展进程中,马来西亚既强化了宗教信仰,促进社会伊斯兰化,又实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经济现代化成果,寻找到一条颇具伊斯兰特色的多元化的现代化实现路径,可见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具有宗教文化—民族国家复兴的双重属性,它既是一场复兴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的文化运动,又是一场实现民族国家全面复兴的社会政治运动。总之,面对伊斯兰复兴浪潮,马来西亚政府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进民主政治、经济发展、缓和民族矛盾、促进多元文化协调发展的应对措施。正是这些灵活多样、理性务实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消解了传统与现代、神圣与世俗的张力,保证了马来西亚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马来西亚政府应对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成功经验,可以成为后发外源型发展中国家整合神圣与世俗、传统与现代,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多元化的现代化实现路径的成功典范,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最后,固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然“橘逾淮为枳”,借鉴国外经验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努力下一番扬弃的功夫不可。

甘振军[7](2012)在《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对象涉及到的地域及时间界定;对国内外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东盟国家关系研究现状评述;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余论部分是对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进行评价和反思。正文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追溯东盟成立前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关系的缘起和发展。本章依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关系概况;叙述冷战前期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安全外交关系,如战后初期澳大利亚支持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澳大利亚筹划东南亚集体联防并卷入越南战争等;介绍了双边的经济关系概况,如澳大利亚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扩大以及“科伦坡计划”下澳大利亚对东南亚的经济援助。论文将澳大利亚和东盟发展的过程,以冷战结束为界分成两大阶段。第二章叙述1967-1991年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的第一阶段。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下,随着澳大利亚国内政局的稳定,惠特拉姆政府同东盟建立了区域外大国对话伙伴关系。双方关系开始步入正式交往阶段。在这一时期,东盟自身的整合度并不高,东盟五国开始在内部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同时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开始起步。双边的经贸关系和经济援助既有发展的一面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经济结构相似和贸易不平衡等问题。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关系更多的是体现在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关系上。双方的防务安全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在东盟成员国当中,印尼对澳大利亚具有特别的战略意义。本章具体分三个层次从防务安全的角度分别探讨澳印关系、澳大利亚与东盟英联邦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关系和澳大利亚与泰国、菲律宾的关系。在柬埔寨和平进程当中,澳大利亚和东盟都在解决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盟的政治地位在国际社会上开始显现,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接触和交往。第三章论述1991-2007年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关系。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启动了“大东盟”框架和“东盟共同体”,旨在从经济领域深化经济合作,这与澳大利亚继续实施“全面融入亚洲”的战略不谋而合。澳大利亚与东盟在APEC等合作平台加强了彼此的经贸往来,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双边关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尽管如此,这一阶段双边贸易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不平衡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澳大利亚对东盟的投资在东盟外资比重中较低,而且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经贸依存度也是有轻重之别。在安全防务政策方面,双方注重在东盟地区论坛的作用,但澳大利亚基廷工党政府和霍华德自由党—国家党联合政府对东盟的地区政策摇摆不定,恐怖主义对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和龃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节还探讨了这一阶段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安全防务关系,对新入盟的成员国也予以关注。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既有共识,也有分歧。第四章探析影响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中的外部因素,重点探讨美国、日本和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在叙述过程中,对外部因素的侧重是不同的。美国因素在影响澳大利亚与东盟双边防务安全合作层面上影响较大,而日本则在经贸和对外援助方面。中国因素对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关系十分重要,澳大利亚和东盟都对中国经济的崛起视作机遇,但同时仍存有疑虑。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加快和中澳自贸区谈判的启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的自贸区合作也步入实质阶段。余论部分是对澳大利亚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评价,对双边关系提出反思和几点思考。首先,战略互信是双边政治和安全关系的基础。澳大利亚和东盟的关系首先就是安全的问题。澳大利亚在处理同东盟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只有战略互信,避免强硬的“先发制人”言论才能有利于地区和平和稳定,签署《东南亚互不侵犯条约》具有积极意义。其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双边关系的基础和发展趋势。再者,东盟国家移民是维系双边关系的纽带。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地广人稀,地理位置上和东南亚相邻,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移民在澳大利亚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对双边关系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张键[8](2011)在《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东亚地区战略主要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展开的。本文对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要素以及地区战略环境判断、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地区战略决策、地区战略评估、地区战略实施以及对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地区战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战略,既具有外交战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独特性。从国家战略的层次来看,地区战略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第四层次。因此,地区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外交整体战略。地区战略是战略理论在地理和区位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一般包括地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理论。具体地说,地缘战略理论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地缘经济因素、国际地缘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开放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指导。“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区域战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由于“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方针的指引,整个9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为中国进入21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是成功的,在新世纪里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战略指导思想。21世纪初中国推行的区域合作地区战略是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的延续和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边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实施新的睦邻地区战略势在必行。从战略内涵来看,中国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富邻、安邻”地区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和深厚积淀。“睦邻”,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即强调平等协作、共同发展。“富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领域。具体地说,“富邻”就是强调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对话以及战略协作,不断拓宽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安邻”,主要指的是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合作和共同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在安全领域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以及和平谈判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去处理地区分歧与争端,从而为地区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有利地区环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安全。新世纪初以睦邻地区战略为依托的区域合作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进而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当前东亚战略环境比较复杂,东亚战略安全环境尤其严峻,尽管如此,当前东亚战略环境中仍存在不少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东亚外交战略,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也息息相关。具体地看,中国的战略优势可以分为地缘优势和大国优势两种。战略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周边大国太多,存在诸多地缘上的制约,并且中国存在诸多地缘困局,领土争端以及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内各国文化及价值观差异较大等。中国由于长时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拥有很多战略机遇。中国的战略威胁是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因为美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真正的战略对手。具体地说,中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压力也主要是来自美国“重返东亚”以及美国利用制度性参与和领土争端挑动东亚国家对抗中国。中国未来的东亚地区战略选择应该立足于地区一体化理论和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一种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坚持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着眼未来东亚地区战略的核心主张。未来中国东亚战略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框架具体可以包括地缘重心论、区域合作一体化理论、开放地区主义理论等等。未来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战略部署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强多样性的多边区域合作,同时将东亚地区构架明确化。

彭文平[9](2010)在《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经济安全因素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影响。主要观点是:区域外部经济压力是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的动力,应对外部挑战是东盟国家在地区层面的经济安全,是各国的共同利益;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利益分配及其对各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则往往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起到延缓作用。本论文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为个案研究来论证上述观点。首先,外部经济威胁对AFTA进程起着推动作用。欧洲统一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地区经济集团化压力及其导致的经济保护主义对东盟国家的国际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东盟开始形成经济的竞争关系,以上因素促使了AFTA的快速出台;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取得的成果、亚太经合组织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的进展、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促使AFTA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速。其次,区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与各国经济安全的冲突则对AFTA进程起着阻碍作用。农业、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领域的自由化倒退现象,是东盟各国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压力下对本国经济安全的维护。21世纪初AFTA初步形成后,东盟提出的经济共同体建设目标仍是经济安全因素对地区经济合作进程的促进结果。

宋效峰[10](2009)在《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政党制度的视角》文中认为对单位层面的关注是国际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的相通之处——单位既是构成国际体系的基础,也是进行比较的基础。目前大多数国家仍处在现代化过程中,模式的多样化与同质化之争由来已久,但共识的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六十年代政治发展研究兴起,至冷战后期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又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例如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威权政体的民主转型以及全球化的日益突显,国际体系的内在属性也在发生改变,以至于有人质疑传统意义上的第三世界是否还存在。目前,第三波民主化仍在改写着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图谱,其中东南亚地区具有典型意义——这里的多样性最为明显,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民主化试验场。在内外压力下,后发国家如何在推进政治民主的同时保持政治稳定,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尚未完全解决。本文试图把政党制度作为变量,对转型社会中的民主化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剖析。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历史任务——即通过现代性的不断积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这就使政治稳定这一传统课题被赋予了时代内涵。纵向及横向研究表明,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其关键在于政党制度是否具备足够的韧性,从而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相适应。作为东亚地区的中小国家,马来西亚的典型性首先在于其中等发展水平——作为新兴经济体之一,其社会转型特点突出,现代化使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层面的过渡性非常明显。马来西亚的典型性还体现在文化多样性上,历史及地理原因使这里成为世界主要文明交融碰撞的缩影。在马来西亚政治发展过程中,稳定诉求极其强烈——它既反映了对现代化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双重要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政治精英的主观建构。典型的多元族群结构使民族国家建构任重而道远,迅速推进的现代化又导致了政治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的不适应,以及权力与财富在不同社会集团间的分配失衡。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来解决政治稳定问题,以确保现代化进程不致中断或逆转。作为政治系统的内生因素,政治文化是现代变迁的重要层面。在这一过程中,各族政治精英及大众之间复杂多面的观念互动,也使政治稳定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建构的产物。在马来西亚政治话语中,政治稳定无疑是最常用的政治词汇。统治精英试图影响大众的合法性评价,并通过所控制的公共权力机构、主流媒体以及教育机构,持续进行政治整合。在某种意义上,马来西亚是政治稳定保持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堪称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典范。一果多因,现代化理论、政体稳定理论以及政治文化理论等,对于马来西亚的政治稳定都有很强的解释力。鉴于族群、阶级等层面的严重社会分化,一党独大制所承载的准威权政体努力促成某种合作主义。早在非殖民化时期,政党制度雏形就在外来因素与本土因素合力作用下奠定,并对马来亚独立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执政党的历史合法性由此发轫。现代化进程启动后,执政党一度在经济领域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政治领域则容许较高竞争性的议会民主。但阶级和族群分化不断加剧,在活跃的政党政治刺激下,社会动员与政治参与很快超出了政治制度的容纳力,进而导致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严重骚乱。在现代化过程中,东亚威权政体具有工具性和过渡性等特点,这集中体现在维持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维度上。但其效用性并非永不枯竭,威权体制下的经济绩效、意识形态培育、环境强调、承诺诱惑以及个人魅力等因素都不过是民主的临时替代。尽管上述族群冲突导致马来西亚政治发展出现重大转折,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民主的普遍价值。民主政治受挫的根本原因是当时较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稚嫩的制度权威对于政治参与的吸纳力不足,致使竞争性民主与族群主义的矛盾无法调和。以族群为主轴的广泛的执政联盟为政治稳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更强集体行动能力的国民阵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巫统的制度工具,但另一方面它也有效地避免了社会集团间的零和或负和博弈。在巫统主导下,执政联盟协商分配权力,各成员党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利益相关者,精英联盟的扩大与巩固成为政治稳定的结构性因素。巫统坚持发展主义,经济绩效成为其最重要的合法性来源,并实现了从经济增长到政治稳定的功能转换。但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庇护现象普遍存在,统治精英们深深卷入经济领域。在执政党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竞争受到很大抑制,政治稳定的压制性特征比较突出。其中,族群因素几乎是影响政治稳定的常量——主要执政党把族群性视为自身最基本的合法性,族群关系被置于政策议程的优先位置,这无疑使威权政体在控制族群冲突方面被赋予一定的正当性。但威权主义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悖论——成功的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巫统提供巨大绩效合法性的同时,也孕育着解构其威权统治基础的社会因素。这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非线性特点,但经济现代化必将为政治民主创造更有利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威权主义的衰退是现代化变迁的必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政治稳定日益需要与民主化相结合。政党制度的合法性对于政治稳定意义重大。其中,制度化是获取合法性的重要路径,也是评价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基本尺度。制度化的基础首先是宪政的发展,以及对政党政治的具体规制。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马来西亚政党制度的制度化水平较高,即使巫统的执政地位也需要诉诸于制度途径。另一方面,其政党制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例如与传统性有关的庇护制盛行于体制内。这就有必要引入民主化变量,通过制度化与民主化的耦合,奠定政党制度的合法性基础。在各种政治权威中,执政党权威直接影响政府合法性。按照权威类型的演进路向,政党权威最终应指向形态最优、合法性最强的制度权威,它最能胜任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整合。其中,有效性是制度权威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基础条件;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权威,发展中国家就很容易陷入“失败国家”境地。民主化趋势不可阻挡,目前第三波对马来西亚政党制度的冲击日益显现,政治稳定功能有所下降。马来西亚是典型的韧性威权政体,尽管政治转型压力不断加大,但不太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这是因为,马来西亚政治系统的开放性较大,对于社会环境的回应能力仍然较强:其制度条件较有利于渐进民主化,而不利于激进主义的滋生。当前“两线制”雏形进一步显现,执政党的准霸权地位出现动摇,主动改革意愿上升。尤其是族群政治模式日益受到质疑,作为经济现代化的产物,新兴的市民社会正在成为政治发展的有生力量。东亚中产阶级普遍具有保守性和革命性双重特征:作为现代化的受益者,他们不愿看到社会政治秩序沦丧;而另一方面,其改革要求也日趋强烈。作为马来西亚“新政治”的主要推动者,反对党、非政府组织以及独立的新媒体彼此呼应,使反对阵营得到拓展。民主化对于政治稳定具有复杂影响,对于缺乏民主传统的新兴国家而言,渐进的政治转型有利于在较低的社会成本条件下实现政治稳定。在这一过程中,政党制度除了逐渐扩大对政治参与的吸纳外,还应推动国家与社会正向互动关系的形成,从而在新的合法性基础上重构政治稳定。总之,本文立足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国家,试图对政治稳定作出某种时代诠释,并尽可能地把一些新的影响变量考虑进来。尽管发展中国家与少数后现代国家共处于一个日益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但彼此的根本关切却相去甚远。在那些民族国家尚不巩固的政治单位中,国家与社会关系正面临着调整,而全球化以及网络政治等渗透性因素又日益凸显。在众多的危机挑战面前,一套有效的政党制度仍将是后发展国家实现政治整合的基本依托。但它同样需要吸收新兴社会力量,逐渐实现治理模式的转变——即建立政党制度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平等互动的多维治理结构,这种弹性网状结构将更适应政治稳定的时代需要。总之,威权政体的结构性危机具有必然性,未来这些国家的政党制度变迁能否反映社会结构变化,必将对其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二、马哈蒂尔主义对不发达地区的借鉴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哈蒂尔主义对不发达地区的借鉴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马哈蒂尔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1981-2003) ——一种认知理论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已有研究的解释
        (一)权力不对称
        (二)国内政治因素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四 论文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一章 认知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发展
    第一节 认知理论的发展概况
        一 认知理论的兴起
        二 认知理论于国际关系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认知理论的内容
        一 对威胁的认知
        二 对利益的认知
        三 认知理论视角下的威胁与利益评估
第二章 马哈蒂尔执政前期(1981—1989)对华认知与政策
    第一节 马哈蒂尔执政前期的对华认知
        一 威胁认知上升
        二 利益认知下降
    第二节 马哈蒂尔执政前期的对华政策
第三章 马哈蒂尔执政后期(1990—2003)对华认知与政策
    第一节 马哈蒂尔执政后期的对华认知
        一 利益认知上升
        二 威胁认知下降
    第二节 马哈蒂尔执政后期的对华政策
第四章 马来西亚新政府的政策展望
    第一节 对马来西亚新政府的政策展望
    第二节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经济相互依赖、国家构建与国际信任: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家的回归与国际关系的跨层次分析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信任-合作研究
    第二节 经济相互依赖与国际安全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
第二章 国家行为的生成机制: 一种跨层次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国家行为与国际信任
        一、国家行为与国际信任生成的微观机制
        二、国家行为与国际信任生成的宏观机制
        三、国家行为与国际信任的关系模式
    第二节 经济相互依赖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一、经济相互依赖对国家行为的跨层次效应
        二、国家构建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的东亚地区秩序与中国崛起对东南亚的影响
    第一节 冷战遗产与东亚地区秩序变迁
        一、国际体系层次: 经济与安全秩序的脱节和中美竞争加剧
        二、内部层次: 威权政治的转型与韧性共存
    第二节 东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构建
        一、东盟“领导”东亚地区安全秩序构建的内生性条件
        二、东盟“领导”东亚地区安全秩序构建的外生性条件
    第三节 中国的东南亚地区战略的变迁及其影响
        一、被动适应: 从意识形态外交到现实主义外交(20世纪70、80年代)
        二、主动适应: 遵循“东盟方式”的“以经促政”(1989-2008)
        三、主动塑造: 地区秩序主导权竞争驱动的“以经促政”(2008年以来)
    小结
第四章 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的分化
    第一节 案例选择与比较方法
        一、体系变量及其影响的比较
        二、国内变量及其影响的比较
        三、东南亚国家的国家构建需求与对外战略偏好
    第二节 新加坡对华政策的生成机制
        一、新加坡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
        二、体系压力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对新加坡对华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马来西亚对华政策的生成机制
        一、马来西亚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
        二、体系压力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对马来西亚对华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印度尼西亚对华政策的生成机制
        一、印度尼西亚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
        二、体系压力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对印度尼西亚对华政策的影响
    第五节 菲律宾对华政策的生成机制
        一、菲律宾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
        二、体系压力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对菲律宾对华政策的影响
    小结
结论
    第一节 主要发现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主要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3)政治变迁与马来西亚智库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基础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文章框架
第二章 马来西亚智库在不同国家政治时期的整体发展
    第一节 马来西亚智库产生前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第二节 马来西亚智库发展的小繁荣——20世纪80至90年代
    第三节 马来西亚现代智库的现状——97亚洲金融危机至今
    第四节 马来西亚现代智库发展的总体脉络结构总结
第三章 从个例看马来西亚智库发展
    第一节 战略与国际研究所
    第二节 马来西亚政策研究所
    第三节 发展研究所
    第四节 战略规划与分析研究所
    第五节 马来西亚伊斯兰研究所
    第六节 马来西亚经济研究院
    第七节 亚洲战略领导研究所
    第八节 小结:从智库个例看国家政治的影响
第四章 总结
    第一节 国家政治与马来西亚智库
    第二节 政党、族群与马来西亚智库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基于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一) 选题的由来
        (二) 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马来西亚民族建构或国族建构
        (二) 马来西亚主要族群的历史演变
        (三) 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与族群政策
        (四) 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
    三、选题的创新与不足
        (一) 选题的创新之处
        (二) 选题的不足
    四、选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 族群和民族
        (二) 国家建构、民族建构与民族国家建构
        (三) 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
    六、民族国家建构的相关理论与影响因素
        (一) 民族国家建构的相关理论
        (二) 影响民族国家建构的因素
    七、选题的结构
第一章 二战结束前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奠基
    第一节 二战结束前马来族的发展与认同
        一、现代马来族的渊源
        二、马来族的伊斯兰化
        三、二战前的马来人认同
    第二节 二战结束前华族的发展与认同
        一、两次鸦片战争前的华族移民
        二、两次鸦片战争后的华人移民
        三、二战结束前的华族认同
    第三节 二战结束前印度族的发展与认同
        一、二战结束前马来亚的印度移民
        二、印度人的认同
    第四节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
        一、现代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疆域的确立
        二、当代马来西亚族群结构形成
        三、现代政治制度的引入与现代精英的培育
    小结
第二章 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起步
    第一节 从“马来亚联盟”到“马来亚联邦”
        一、“马来亚联盟计划”的兴衰
        二、马来亚联邦计划的由来与推行
    第二节 族群政治形成与马来亚联邦的独立
        一、马来亚族群政治的形成
        二、马来亚联邦宪法与马来亚独立
    第三节 马来亚(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构
        一、从马来亚到马来西亚
        二、拉赫曼政府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
    小结
第三章 马来族优势的强化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
    第一节 “5. 13事件”及其影响
        一、“5.13事件”的背景
        二、“5.13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
    第二节 “5.13事件”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建构
        一、拉赫曼政府应对危机的举措与拉赫曼时代的终结
        二、“新经济政策”背景下的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
    小结
第四章 “小开放”环境下的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
    第一节 “小开放政策”出台与“小开放”局面形成的背景
        一、应对族群政治运作新状况的需要
        二、化解族群关系潜在性危机的需要
        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变动使然
    第二节 “小开放”政策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建构
        一、塑造马来西亚民族目标的提出与族群政策的微调
        二、适度温和的“国家发展政策”
        三、相对宽容的文教政策
        四、些许变化的政治氛围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与相关概念
        一、理论依据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南亚伊斯兰教的起源及其与中东的早期关系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伊斯兰体系的形成
        一、伊斯兰教及其特点
        二、伊斯兰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入与传播
        一、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入
        二、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
        三、东南亚伊斯兰教传入和传播早期与中东关系的特点
    第三节 西方殖民统治时期的东南亚与中东
        一、伊斯兰文明的衰落
        二、殖民统治下的东南亚与中东
    小结
第二章 二战后的东南亚与中东
    第一节 殖民体系的崩溃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一、伊斯兰世界的危机
        二、东南亚地区民族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二战后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
        一、官方的联系
        二、民间的联系
    第三节 东南亚民族主义中的伊斯兰教因素
        一、印度尼西亚
        二、马来西亚
        三、文莱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70至90年代的东南亚与中东
    第一节 20世纪70至90年代的中东伊斯兰世界
        一、伊斯兰世界的变化
        二、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下的东南亚与中东
        一、东南亚地区发展的困境
        二、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东南亚的影响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后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
        一、官方的联系
        二、民间的联系
    小结
第四章 “9·11”事件后的东南亚与中东
    第一节 动荡中的中东伊斯兰世界
        一、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二、中东主要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和恐怖组织
    第二节 东南亚伊斯兰极端组织与中东的关系
        一、中东伊斯兰极端思想向东南亚传播的途径
        二、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
        三、“基地组织”对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影响
    第三节 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个案分析
        一、印尼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二、马来西亚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三、泰南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四、菲律宾摩洛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五、缅甸若开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小结
第五章 “阿拉伯之春”影响下的东南亚与中东
    第一节 “阿拉伯之春”
        一、“阿拉伯之春”的发生和原因
        二、“阿拉伯之春”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
    第二节 “阿拉伯之春”影响下的东南亚
        一、“阿拉伯之春”对东南亚的影响
        二、“阿拉伯之春”对东南亚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三节 “伊斯兰国”与东南亚
        一、“伊斯兰国”向东南亚的蔓延
        二、“伊斯兰国”对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影响
        三、东南亚国家反恐面临的挑战
    小结
结语
    一、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发展特征和趋势
    二、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启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6)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 有助于加深伊斯兰复兴运动与现代化、世俗化关系的理解
        (二) 有助于提高对马来西亚伊斯兰教本土化、民族化的认识
        (三) 有助于增进对伊斯兰教政治性与自修复文化品质的体悟
        (四) 有助于促进我国与东南亚之间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
    二、研究动态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马来亚与马来西亚(Malaya and Malaysia)
        (二) 伊斯兰复兴运动(Islamic Revival Movement)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与现状:马来西亚伊斯兰教概况
    1.1 伊斯兰教在马来半岛的初传
        1.1.1 须文答腊·巴赛苏丹国——东南亚第一个穆斯林国家
        1.1.2 马六甲王国皈依伊斯兰教——马来半岛全面伊斯兰化
        1.1.3 东南亚出现众多伊斯兰教传播中心
    1.2 多民族、多元宗教的马来西亚
        1.2.1 马来西亚多民族、多元宗教格局的形成
        1.2.2 马来西亚伊斯兰教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 发展与嬗变: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之勃兴
    2.1 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演变
        2.1.1 觉醒时期(1969—1979年):政府由疏离转向亲伊斯兰政策
        2.1.2 发展时期(1980—1990年):伊斯兰教进入政治并与之关系渐趋密切
        2.1.3 政府主导时期(1991—1998年):官方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成为主流
        2.1.4 伊斯兰教党时期(1999年至今):伊斯兰教与政治相互融合
    2.2 马来西亚的主要伊斯兰复兴组织和团体
        2.2.1 马来西亚穆斯林青年运动组织
        2.2.2 澳尔根组织
        2.2.3 帕克姆组织
        2.2.4 其他伊斯兰复兴团体和组织
第三章 个案研究: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世俗化、现代化
    3.1 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与政治民主化
        3.1.1 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党
        3.1.2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教国吗?
        3.1.3 神圣与世俗:政治合法性变迁与政治民主化进程
    3.2 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与经济现代化
        3.2.1 马来西亚经济政策的嬗变及经济发展状况
        3.2.2 马来西亚的伊斯兰金融系统
        3.2.3 传统与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经济现代化
第四章 分析与综合: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特征
    4.1 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分析
        4.1.1 政治原因
        4.1.2 经济原因
        4.1.3 宗教文化原因
        4.1.4 社会原因
    4.2 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特征分析
        4.2.1 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具有宗教文化—民族国家复兴的双重属性
        4.2.2 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是以和平方式为主的温和主义复兴运动
        4.2.3 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4.2.4 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社会影响力有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地域和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论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东盟成立前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关系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关系
    第二节 冷战前期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外交安全关系
    第三节 冷战前期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经济关系
第二章 接触中了解:第一阶段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1967-1991)
    第一节 走进东盟: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的初步建立(1967-1975)
    第二节 经济利益优先:澳大利亚与东盟经济关系的起步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防务外交关系
    第四节 柬埔寨和平进程中的澳大利亚与东盟
第三章 合作中疑虑:第二阶段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1991-2007)
    第一节 融入东盟:冷战后澳大利亚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
    第二节 摇摆不定的地区政策:澳大利亚与东盟的防务外交关系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关系
第四章 影响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的主要外部因素分析
    第一节 美国因素:防务安全合作的主要外部力量
    第二节 日本因素: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经贸对象国和外援国
    第三节 双边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区域经济合作的视角
余论 对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的评价和思考
    第一节 战略互信是双边政治和安全关系的基础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是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东盟国家移民是维系双边关系的纽带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论文研究方案 第一章 地区战略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一 外交战略及其层次性
    二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第二节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内涵
    一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分类
    二 地区战略的要素
第三节 地区战略的决策分析
    一 外交决策理论分析
    二 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三 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
    四 地区战略判断
    五 地区战略决策
    六 地区战略评估
    七 地区战略实施
第四节 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
    一 地区权力结构
    二 地区国际机制
    三 国家利益
    四 地缘因素
    五 意识形态
    六 历史记忆
    七 战略文化传统
    八 国内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取向
    一 地缘政治因素
    二 地缘经济因素
    三 地缘文化因素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理论取向
    一 国际关系的一体化理论概述
    二 一体化理论对国家地区战略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地区主义理论取向
    一 传统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二 开放地区主义
    三 开放地区主义对地区战略的理论指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地区战略分析
第一节 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战略对东亚外交的影响
    一 “一边倒”外交战略选择对中国东亚外交的影响
    二 “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阶段的中国东亚外交
    三 “一条线”及“三个世界”战略构想影响下的东亚外交
    四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视角下的东亚外交
第二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地区战略追求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环境分析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国家利益需求分析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思想的提出及官方表述
第三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追求的内涵与评估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目标分析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思想内涵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实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中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一 地区战略环境的新变化
    二 实施新的地区战略的必要性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内涵
    一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内涵的解读与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主要支柱
    一 积极参与“10+3”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二 中国和东盟的“10+1”合作机制
    三 深化中日韩合作
    四 积极参与东亚峰会
第四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具体实施
    一 “睦邻”外交——政治上互谅互信、和睦共处
    二 “富邻”外交——经济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三 “安邻”外交——安全上增强互信,注重安全合作
第五节 影响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因素分析
    一 与地区内某些国家在国家利益上的困境和冲突
    二 领土争端
    三 美国因素
    四 中国国家实力
第六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实施的战略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期东亚一体化战略初探
第一节 当前东亚战略环境分析
    一 当前东亚战略形势纷繁复杂
    二 美国高调介入东亚事务
第二节 当前东亚主要国家的东亚地区战略比较
    一 美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二 日本的东亚地区战略
    三 韩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四 俄罗斯的东亚地区战略
    五 东盟的东亚地区战略
第三节 中国东亚战略选择的SWOT 分析
    一 战略优势
    二 战略劣势
    三 战略机遇
    四 战略威胁
    五 SWOT 组合分析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东亚战略的内涵
    一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理论指导
    二 新形势下中国的东亚战略目标
    三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战略部署
    四 战略路径和战略手段
第五节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展望
    一 东盟共同体及东亚共同体构想
    二 建立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三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9)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背景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核心概念——经济安全含义的界定
    五 研究意义和创新
    六 研究内容、结构安排
    七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盟的经济安全观
    第一节 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问题的升温
        一 冷战时期对经济安全重要性的认知
        二 后冷战时期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安全
    第二节 东盟国家的安全观及经济安全地位的上升
        一 东盟国家安全观念及其演变
        二 东盟对经济安全的重视及各国的看法
    第三节 东盟经济安全观的特征
        一 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紧密联系
        二 以自由化改革增强各国经济竞争力
        三 以开放的地区主义应对外部挑战和威胁
    小结
第二章 AFTA出台背景:经济安全面临的外部压力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衰退带来的压力
        一 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二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东盟国家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
        一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东盟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NAFTA)对东盟经济安全的威胁
        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对东盟经济的挑战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东盟的竞争关系
        一 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和改革开放政策
        二 中国经济的开放对东盟经济安全的挑战
    小结
第三章 东盟区域合作方案及AFTA的经济安全功能
    第一节 东盟应对经济挑战的几种构想
        一 东盟与区域外的经济合作构想——东亚经济集团(EAEG)
        二 东盟内部合作构想
    第二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维护经济安全的不同功能
        一 争夺外资说
        二 增加区域内贸易,摆脱依赖说
        三 提供公共产品,提高竞争力说
    第三节 经济安全视角下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条款
        一 CEPT关于降低关税的规定
        二 降税条款中的经济安全考虑
    小结
第四章 CEPT协定执行过程中的经济安全问题
    第一节 外部压力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时间表的调整
        一 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取得的成果
        二 亚太经合组织在贸易投资领域取得的进展
        三 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
    第二节 各国对相关产业的贸易保护
        一 相关理论的介绍和评析
        二 东盟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安全
        三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和产业安全
    小结
第五章 金融危机时期的AFTA建设与区域经济安全
    第一节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造成的危害
        一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损害
        二 金融危机引发的东盟国家政治和社会危机
        三 金融危机对东盟国际地位的影响
    第二节 对外部援助的依赖和经济主权的丧失
        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救援活动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东盟国家经济主权侵犯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下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一 加快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几个文件
        二 金融领域的合作
        三 东盟投资区建设
    小结
第六章 从东盟自由贸易区到东盟经济共同体
    第一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的效果
        一 东盟新成员国对AFTA的承诺
        二 AFTA建设所取得的绩效
    第二节 东盟经济共同体设想提出的背景
        一 世界范围内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
        二 中国经济崛起和东盟经济共同体
    第三节 超越AFTA:东盟经济共同体与新世纪的经济安全
        一 东盟经济共同体构想的提出
        二 东盟经济共同体与地区经济安全
    小结
结论
    一 "经济安全"的国际关系理论阐释
    二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的国家经济安全考量
    三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政党制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架构
第一章 政治稳定与政党制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对政治稳定的理论诠释
        一、政治稳定概念界定
        二、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
        三、转型国家的政治稳定问题
    第二节 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的内在联系
        一、对政党制度的功能诠释
        二、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的变量关系
第二章 马来西亚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的历时关系
    第一节 非殖民化时期政党制度的雏形
        一、英国殖民统治的双重影响
        二、本土因素的塑造作用
        三、族群政党与马来亚和平独立
    第二节 独立初期的政党竞争与政治发展
        一、政党竞争对政治稳定的压力
        二、政治发展转向威权主义
    第三节 巫统的威权统治与政治稳定
        一、政党制度的威权主义整合
        二、政治稳定因素影响政党制度演进
        三、社会转型导致威权主义衰退
        四、“两线”制的重大进展
第三章 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的结构功能调适
    第一节 政党制度结构及其政治稳定功能
        一、巫统独大格局与压制型稳定
        二、政治稳定因素抑制政党竞争
    第二节 从经济绩效到政治稳定的功能转换
        一、巫统的发展主义与政治稳定
        二、政治与经济的复杂互动
    第三节 政党制度与社会环境
        一、多元异质的社会结构
        二、族群关系充满张力
        三、族群性嵌入政党制度
        四、政治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 政党制度的合法化能力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政党政治的制度化与政治稳定
        一、制度化与政治稳定的正向关系
        二、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制度化
        三、制度化与民主化的耦合
    第二节 制度权威是政党权威的最优形态
        一、政党权威与政府合法性
        二、制度权威与政治整合
        三、有效性是制度权威的本质
第五章 民主化进程中的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民主化的复杂效应
        一、民主化解构一党独大制
        二、政治稳定面临新压力
    第二节 马来西亚政党制度的民主化
        一、政党制度民主化是必然趋势
        二、政党竞争趋于平衡
        三、外部环境变量
    第三节 政治转型与政治稳定
        一、转型因素不断积聚
        二、市民社会的政治效应
        三、在“新政治”基础上重构政治稳定
结论
    一、变革的政党制度是政治稳定的缓冲器
    二、开放的政党制度与多元制衡的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马哈蒂尔主义对不发达地区的借鉴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哈蒂尔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1981-2003) ——一种认知理论的视野[D]. 张华尔实. 外交学院, 2019(01)
  • [2]经济相互依赖、国家构建与国际信任: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的生成[D]. 付宇珩. 厦门大学, 2018(12)
  • [3]政治变迁与马来西亚智库发展[D]. 梁伦博. 暨南大学, 2018(05)
  • [4]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基于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D]. 蒋炳庆. 云南大学, 2017(12)
  • [5]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研究[D]. 王文俊. 云南大学, 2016(12)
  • [6]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研究[D]. 曹庆锋.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7]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 甘振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8]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 张键. 外交学院, 2011(05)
  • [9]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个案[D]. 彭文平. 暨南大学, 2010(10)
  • [10]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政党制度的视角[D]. 宋效峰. 山东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马哈蒂尔主义对欠发达地区的参考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