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计划 - 需要新工作的讨论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计划 - 需要新工作的讨论

一、换个视角看计划——一个需要旧题新做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涛[1](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袁耀辉[2](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黄子源[3](2019)在《工厂外来女工身份的社会建构研究 ——以一家电气公司为个案的分析》文中指出

李昱霏[4](2019)在《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身,在宗教场域里就是改教的问题。透过场域审视改教问题是由于个体的价值抉择必定来自场域的教化,并且是在场域之中做出选择。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并结合参与、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东北某地为田野点,通过个体触及场域、在场域中以及场域转换为线索试图对改教问题的复杂性做出剖析。位于东北的H区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转型当中,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又能包容外来文化,呈现多元文化的样态,继而出现多宗教的场域环境,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民间宗教等中国目前所有的宗教类型。但是有明确信仰身份的信徒只占全区人数的一小部分,并且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面对广大信仰未确定、待确定群众信仰任何一种宗教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因此存在很大改教空间。“改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自身复杂性。因此,我们必须从分析场域入手,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到每种宗教的历史与现状,从社会因素到家庭伦理因素,从场域的运行规则到构成场域的各种要素去分析改教的可能,从而找到场域与转身的关系。文章分为了六个部分,导论和第一章是对本研究内容的背景性介绍,导论主要交代了问题缘起、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则是对选取田野点的概述,即是对访谈者生活场域的考察,从当地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再到宗教场域的具体情况。宗教场域之间及宗教场域与其他场域的关系来全面了解H区的场域特点。第二章则以场域的运行规则为起点,从惯习、利益、资本几个方面对转身这一具体行动在逻辑和实践上予以解读,即场域为改教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则按照个体触及场域的个人性和仪式性方式,产生出对信仰的不同态度以及可能导致的不同改教结果,改教是在场域与行动者的互动之下完成的。第四章则着重探讨了弥漫在H区场域行动者中的两类无法回避的问题,即血亲性与功利性。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婚姻家庭关系和个人危机这些生活遭遇的基本类型来看如何将个体经历与改教做某种关联,这是场域叠加的结果。第五章通过一个宗教仪式“撇偶像”,来考察行动者如何通过转换场域进行最彻底的改教。描述其仪式过程、探究其历史依据从而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这种彻底地场域转换方式是通过对偶像的不同解读来实现的。最后一章是论文的结论和反思部分,通过对实证资料的分析首先得出,一个文化场域由于不同文明的进入而变得丰富和多元,故此改造了本土信仰的神灵谱系,使西方宗教成为选项,具备了改教的可能。同时行动者反过来对场域进行改造,改变中国人对待宗教的包容态度,改变信而不属的认同。其次,改教是场域叠加之后的个体抉择,即便面对同样的境遇却存在截然不同的改教结果,这里既包含个体的差异性和偶然性,同时也是个体通过恒常的信仰来安顿其偶在生命的理性选择。最后对冲突理论、宗教对话理论、世俗化理论以及宗教市场理论做了场域论剖析,认为其在中国文化和语境的适用性上是存在边界的。因此对改教进行实证研究是有必要的,也是借此理解宗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魏珂[5](2017)在《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文中研究指明身体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教育界对身体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的身体转向,有助于回归人的本真存在,实现对人的生命关怀。大学生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大变局中的近代大学生,在社会诸种力量影响下,他们身体的内与外、思想与行为等均在改变。本研究以身体为线索来探讨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将先前学界讨论教育问题的焦点从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转移到对教育主体的关注。研究视角的转移,意在从另一个新的、贴近“人”的角度观察受教育者的自我感知与成长,进而反思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认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应如何影响和塑造人。通过梳理关于1895至1937年间我国大学生的相关史料,考察他们的身体变迁史,进而探讨国家与学生身体的归属关系规律,揭示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因素。基于这种思路,本研究首先探讨与分析了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与变化,然后提出近代大学生身体变迁呈现出的特点。对近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本研究从六个角度进行剖析:一、大学生身体如何从家庭之身转变为学校之身,进而成为国家之身;二、近代大学如何努力把学生身体纳入学校的时空规训之中及学生对规训的因应与抗争;三、大学如何对学生身体进行野蛮化和卫生化改造,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格;四、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由“修身”向“修形”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五、大学生爱情、生理的追求特征;最后,探讨在民族存亡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死选择。基于上述剖析,近代大学生身体与国家之间关系发展呈现出归属与背离的曲线,当国家危机严重时,身体的归属性开始变强,身体自主性变弱;当个人和国家矛盾加强时,身体自主性变强,归属性变弱。近代大学生的身体发展路线体现了其身体归属与身体自主间的统一与矛盾,大学生处身其间的应对与纠葛的历史是教育由“传统”而“现代”变化历程的一个具身化面向。与此同时,本研究认为近代大学生身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特征:一、身体归属国家化。大学生身体与国家的强弱不可分割,进而救国紧密结合,故增加军训和有计划地体育训练,着重“增强国民体质”的卫生实践,是近代大学身体教育的基本特点。二、身体形塑外向化。与传统教育注重塑造学生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不同,近代教育强调“野蛮其体魄”,注重学生外在自然形体的改造;强调身体形塑和身体改造与社会改造、追求国家富强的关系。三、身体活动自由化。近代大学灵活的入学、转学和休学等制度,使得学生在校际、院际的流动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学生积极追求婚姻自由、性自由,和活动空间的自由。四、身体规训人性化。近代大学引进西方的大学管理制度,大学生管理包括时空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生活管理、学业管理。尤其是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纳入管理范围,这是近代教育人性化的标志。五、身体表现多样化。近代大学生摒弃了传统社会读书人四平八稳的行事姿态,热心运动,参与革命,留学救国,其身姿活跃在社会各种场合。总之,近代中国大学生身体塑造适应了时代需要,但埋下了工具理性、轻视修心等伏笔。

陈群波[6](2016)在《基于师徒制的教师知识转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知识更新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弥补职前教师教育的不足,作为在职教师教育的重要方式,师徒制在新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师徒制是成熟教师与新教师之间建立的一种互惠关系,旨在通过教师知识双向转移促进双方专业成长。不过,当前基于师徒制的教师知识转移效果还有待改进,尤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转移的知识以显性知识为主,二是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存在困难,三是情境间知识转移不畅。为了回答师徒制应当转移哪些教师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如何转移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等核心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并辅以实证调查和实践观察。本研究用一种整合的视角来看待相关理论,吸收理论产生与发展中的合理成分,进而形成研究分析框架。本研究首先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和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出发,审视具体的教育实践。在此基础上,以教师知识构成的PCK理论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论为基础,形成了教师知识构成的分析框架;以知识势能理论和知识转移的SECI模型为基础,确立了基于行动中反映的知识转移机制;并用这些分析框架去考察师徒制转移的教师知识的构成、转移的过程与影响因素。本研究因循教师知识研究发展脉络,借鉴管理学、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划分,从广义的知识角度来认识教师知识,确立了教师知识的构成:描述性的学科教学知识、对外调控的实践性知识和对内调控的实践性知识,它们分别指向教师“知道什么”“怎么做”“怎么思维”的问题。从各国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来看,新教师需要具备系统的知识和重点知识。从教师实践需求角度看,新教师迫切需要对外调控的实践性知识,但不应忽略看上去简单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常规等。在确定师徒制转移的教师知识时,应当将国家的要求、学校的期望和教师个人的需求有机整合。根据SECI模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各有两种生成方式。本研究关注隐性知识转移的“外化—联结—内化”路径,结合行动中反映理论,确立了基于行动中反映的师徒制教师知识转移模型。在师徒带教过程中,师徒双方会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行动、语言和图式显性化知识,并基于教学情境认知的互动对话中发现知识差异和框定问题。随后,作为新教师的徒弟会在备课虚拟世界和真实教学情境的实验探索中接受来自情境的回话,通过“行动中反思”和进一步的师徒对话生成和更新知识。最终,教师知识会通过“相似地看待着”和“相似地解决着”应用到新的教学情境中,并在不断应用中逐渐内化知识。需要指出的是,隐性知识的转移需要克服诸多困难。教师知识的特性、师徒知识势差和知识转移的环境等因素会制约师徒制知识转移的效果。教师知识的嵌入性越高,知识转移越困难,保持适度的知识势差更有利于教师知识转移,师徒双方共同的价值取向、分享合作的教师文化以及激励保障机制对知识转移都不可或缺。最后,研究对应转移的教师知识、知识转移的方式和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反思。研究指出,第一,尽管新教师急需提升教学专业技能,但师徒制在关注该知识转移的同时,应该关注对内调控的实践性知识,因为这种知识是行动中反映不可或缺的,且在新的教学情境中具有更大的转移可能性。第二,“悟”是新教师知识生成的重要方式,但新教师普遍缺乏批判反思能力,因此,帮助徒弟“会悟”应当成为师傅的重要职责。第三,师徒制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师傅向徒弟转移,但同时也存在着徒弟向师傅转移的方向,师徒制知识转移是双向的。要促进有意识地双向转移,需要确立徒弟的主体地位,基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展开平等的互动对话。

曾敏[7](2015)在《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外语已经成为了解他国文化、进行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这过程中,外语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也就日益地凸显出来。我们不禁要问,在当代各种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的大潮中,外语教育如何进行应有的自我定位和发展之路?外语教育如何维系其在国家文化安全构建中的作用?理想的答案是,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的语言文化“被他者化”了,从而丧失了代表中国特色和民族自尊的文化“自性”和“我性”。如果牺牲了令人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精髓和最为珍贵的民族文化尊严,那么,将会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未来产生隐患,这种文化安全隐患将会或多或少地扭曲中国文化走势的版图。本论文将大学外语教育放置到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框架中,分析现行的大学外语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使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为反思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提供学理依据。第一章为引言,在阐述文章选题缘由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西方和中国的文化安全研究的历史过程和当前概况,同时,也介绍文化安全研究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进展。最后阐述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梳理西方文化研究的发展演变历史和回顾中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安全教育思想,进而投射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总结与文化安全相关的研究成就。第三章是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通过对“文化”、“文化安全”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阐释,强调文化安全,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然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所立足的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演变与内涵。首先阐释了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外语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其中包括对外语教育文化传播功能和外语教育的文化创新以及外语教育中“人的塑造”功能的剖析。本文还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明清时代之前,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轨迹,借以说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的历史形成过程。本章最后阐述当下外语教育现状,从通识教育视角,公民教育视角和国际理解教育视角,分别阐释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本质。第五章实证研究外语教育过程中诸多层面上文化安全问题。通过对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文本对比分析和对新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历时对比分析,说明我国现存的外语教育中存在着文化安全问题。为了使文章的实证分析更有说服力,文章对某一套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本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并对多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隐患问题。第六章尝试性地提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改进对策和解决之道。首先,通过阐述其他国家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方面的举措,作借鉴之用;其次,从理念建构的高度分析和阐释外语教育所需的文化安全理念和文化安全意识;最后提出在外语教育实践行为过程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应对建议。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文章的结论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对我国的未来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对外语教育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和有效疏导;我们可以通过变革文化安全研究路径,提升外语教育的品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外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寻其中文化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与本质特征,努力寻觅一条既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也吻合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发展之道。其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对外语教育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思辨与探讨;现实上,对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的现状、文化安全问题的解决以及文化安全问题的秩序规则的制定等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外语教育角度看,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符合我国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符合培养既能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又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时代要求。

郭明净[8](2015)在《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文中指出从根本上说,自我教育是接受他人教育的基础,是一切教育的核心。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自我教育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主客体的同性。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开放,对自我的认识、意识、独立性有越来越高的追求,自我教育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自我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自我教育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管理;作为一种生存的模式,自我教育在个体和群体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进程中扮演着基础性核心功能;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自我教育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以人本主义精神为依托,旨在激发、唤醒人的主体精神,实现人的[人J在潜能的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口我教育是真正生效的教育方法、途径。在逻辑关系上,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的基础,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自我发展是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前人研究要么就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或自我发展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还没有人系统地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放在人的发展系统中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文章试图从教育哲学的视角,首先理清自我、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的概念;其次探求自我认识的理论基础、根本动力,及其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最后从自我发展作为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探求自我发展的内在逻辑,并最终建构中小学生的自我教育实践模式。

孙岩[9](2015)在《教师集体备课的案例研究 ——从“反映的实践者”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关于集体备课是否应该存在、如何处理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集体备课应该如何组织等问题的讨论日益多见,但对于集体备课背后的理论解读却关注不够。本文试图从“反映的实践者”理论视角探讨我国中小学的集体备课的运行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阅读整理、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并从“反映的实践者”理论中行动中的认识、行动中反映以及行动的反思三个层面探讨学校中集体备课的过程,对我国当下学校中的集体备课形式、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集体备课出现于新中国建国之初师资贫乏、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国情之下,学校试图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以经验分享的形式帮助教师快速成长。集体备课与教研组相生相伴,并作为教研组最主要的教学研究活动延续至今。但在当今教师学历普遍提高的背景之下,学校中集体备课屡遭形式大于内容、共性抹杀个性的诟病。本文从“反映的实践者”视角,分析学校中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行动中认识的调用与分享、教师如何在集体探讨中框定问题与回应问题、以及集体备课之后的反思,从行动认识论与行动中反映两条主线分析教师作为专业实践者如何在集体备课中反映与成长。基于对当前学校中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与反思,本文提出: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应注重行动中认识的交流,打包汲取教师的“资料库”知识;在日常备课与教学问题研讨中注重反映与反思;学校要努力构建目标一致、氛围积极的“教师集体”;完善相关制度,保证教师面和心合。

秦天[10](2015)在《清中叶三大女弟子群与男性文人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清代女性文学的空前繁荣出发,以清代中期活跃在江南的三个有代表性的女弟子群——以袁枚为中心的随园女弟子、以任兆麟为中心的心斋女弟子和以陈文述为中心的碧城仙馆女弟子为研究对象,试图还原男性文人参与女性文学活动的动机、指导女性从事诗文创作的方式,厘清男性文人对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时考察女性作者因女弟子身份而造成生活转变、产生的社会影响与收获的社会评价,丰富学术界关于清代才女的画卷,继而更深入理解这些女性诗人们的精神层次,肯定其创作的文学史价值。第三,从社会生活与文学创作两方面,进一步探讨女性作者对男性文人的影响。绪论中首先提出触发这一论题的缘起,即何以在女性文学的繁荣何以出现在思想禁锢、礼教严酷、社会僵化的清代中期,在学界已有的结论基础上,提出另外一个角度,即男性文人在女性文学繁荣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引发本文的中心论题:“女性文学与男性文人的互动关系”,并基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三大女弟子群的活动特征对这一论题展开讨论。第一章从较为广阔的范围探讨女性诗人群体的出现与男性文人的关系,从文献中找出男性在妇女观以及对女性从事文学创作这一行为的态度的变迁,在经历了晚明的思想解放思潮之后已有革命性的颠覆,虽然经过顺康年间理学的禁锢出现过社会风俗方面的反拨,但士人心理已具备接纳女性文学创作的开明观念。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证明母教的功能性和男性文人的矛盾处境是导致男性文人支持女性文学活动的原因。接下来本文将用三个独立章节分别论述三个女弟子群的活动情况,这三章主要是以男性人物(师)为中心,对弟子组成、活动方式、特点影响等进行分类。作为学者的任兆麟以“手把手”的传授方式成功将女弟子的诗作创作都统一在了他的诗学观下;作为文坛领袖的袁枚为了扩大自己“性灵说”的影响,以编选诗话和集会的方式“遥领”各地女弟子,实际指导虽然不多却产生巨大影响;处于中下层文人阶层的陈文述本人诗学观点驳杂,虽醉心出版闺秀着作但在文学影响上逊色于前二者良多,然女性文学成为慰藉他痛苦的另外一剂良药,让诗名传播得更为久远。第五章则打破女弟子群的界限,从女性作者的角度研究她们在女弟子群中的表现,女弟子的活动对她们的创作活动以及人生经历所造成的影响。基于女弟子人员间彼此并无门户之见的这一客观事实,发掘她们在文学创作和人生领域中更具时代突破性的实践。第六章试图寻找清代女性文学的文学史价值以及地位的坐标,她们作品的审美倾向,如对“禅”的精准把握、对情感的精神表达、对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都证明了女性诗人与“性灵说”的相得益彰;然而她们的创作也真实地折射了诗歌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困局,无论在诗歌宗旨还是美学思想上都无法创造具有崭新生命力的格局。

二、换个视角看计划——一个需要旧题新做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换个视角看计划——一个需要旧题新做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0.3 研究创新之处
    0.4 研究方法
    0.5 概念界定
        0.5.1 文化建设
        0.5.2 文化发展道路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0.6 研究思路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4 小结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2.4 小结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3.3 小结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4 小结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H区场域概况
    第一节 H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H区的宗教历史与现状
        一、天主教的历史与现状
        二、基督新教的历史与现状
        三、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
        四、佛教的历史与现状
        五、道教及民间宗教的存续
    第三节 各宗教场域之间及与其他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宗教之间的互动有无
        二、各宗教与宗教管理部门的互动
        三、各宗教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二章 在场域中转身
    第一节 场域对转身的影响
        一、场域影响转身的因素
        二、场域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节 场域与转身逻辑分析
        一、场域的进退出入与信仰的形成和转身
        二、价值转身背后的场域逻辑
        三、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对转身的反思
    第三节 场域与转身的实践关系
        一、被拉入场域——传教
        二、在场域中——宗教资本继承
        三、转换场域——主动寻求宗教
    小结
第三章 改教的发生:触及场域
    第一节 接受信仰的路径
        一、个人性
        二、仪式性
    第二节 触及场域类型
        一、接受型
        二、抗拒型
        三、冷漠型
    第三节 触及场域的结果导向
        一、直接结果导向
        二、间接结果导向
    小结
第四章 改教中的血亲性与功利性:在场域中
    第一节 婚姻与改教
        一、择偶
        二、婚姻生活
        三、婚姻危机
    第二节 危机与拯救
        一、疾病
        二、苦难
        三、突发危机
        四、死亡
    小结
第五章 一种改教仪式:场域转换
    第一节 “撇偶像”仪式的过程与内容
    第二节 撇偶像的历史依据
        一、是否出自圣经
        二、是否等同于驱鬼仪式
        三、撇偶像可否被称为仪式
    第三节 偶像之于不同宗教的意义
        一、偶像的意指
        二、拜偶像还是破偶像——仪式背后的意义
        三、中国文化中的“不二智慧”
    第四节 场域转换何以可能
        一、坚定的佛教信仰者
        二、场域转换的条件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信仰在场域中完成转身
        一、中国人的神灵谱系
        二、改教是对场域的改造
        三、改教是场域的叠加
    第二节 场域改教的判定及边界
        一、世上的事和天国的事
        二、公民身份与基督徒身份
        三、谦卑的话语体系
        四、与迷信划清界限
        五、从信仰教化到生活教化
    第三节 西方改教理论在中国场域中的边界
        一、从冲突理论到宗教对话
        二、从世俗化理论到宗教市场理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与理论参照
第一章 “国”与“家”:近代大学生出现及其身体归属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群体及其身体概况
        一、近代大学生的出现和壮大
        二、近代大学生的地区、校际、院际分布
        三、近代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
        四、近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籍贯
    第二节 救亡图存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变迁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二、近代人才观中的身体
        三、中国近代大学身体教育实践概述
    第三节 国家化趋势下学生身体自由的日渐衰落:以拖尸为例
        一、新生下水:“拖尸”活动的对象与目的
        二、存废之争:“拖尸”引发的争论与结局
        三、“身体”与“文化”:“拖尸”活动的深层次分析
第二章 “内”与“外”: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时空展演
    第一节 按部就班:近代大学的时间安排
        一、寒来暑往:校历的变迁
        二、从早到晚:每日的时间安排
    第二节 四角天空:出入限制
        一、出入有牌:请假证明
        二、私人重地:难进难出的宿舍
    第三节 威威讲堂:规矩的学生
        一、点名考勤:身在曹营心在汉
        二、难治之症:学生旷课缺课问题
        三、自修室:第二课室
第三章 “强”与“健”:大学生教育中身体保护新举措
    第一节 强身健体:近代大学生的体育与军训
        一、大学生体育强迫运动
        二、近代大学生的运动比赛
        三、严格的规训:近代大学生的军训
    第二节 保卫身体:近代大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疾病预防
        一、近代大学卫生教育和卫生措施
        二、学生卫生运动
        三、大学生个人卫生思想与习惯
    第三节 面对疾病:近代大学对学生疾病的关照
        一、多重压力下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堪忧
        二、近代大学医疗制度建立和学生体检
        三、近代学生疾病的治疗及其感受
第四章 “神”与“形”:大学生身体形塑重心的转变
    第一节 礼与形:仪式中的大学生身体
        一、传统祭祀方式的流变
        二、为国为校:仪式和学生身体展演
    第二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礼貌与姿态
        一、清末大学堂中传统礼仪的浸染及影响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礼仪规训
    第三节 展现自我:近代大学生服饰的流变
        一、化为一统:统一的制服
        二、追求美丽:个性化的服饰
    第四节 革命与自主:身体形象的改造
        一、革命从头开始:剪发的故事
        二、缠足与放胸:我的身体我做主
        三、看与被看:女学生身体裸露的革命
第五章 “爱”与“欲”:大学生的爱与性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婚姻状况与爱情观念的变化
        一、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与现代自由恋爱的浸染
        二、近代大学生的婚姻调查数据
        三、近代大学生身体归属及其婚姻案例分析
        四、异性身体的魅力:大学生之自由求爱
    第二节 近代大学生的性行为
        一、大学生的性行为:从张竞生《性史》谈起
        二、各种性行为:《申报》中大学生的性爱世界
        三、学校对学生性行为的约束与学生的抵制
第六章 “生”与“死”:大学生的身体毁灭与干预
    第一节 英年早逝:近代大学生死亡的情况
        一、近代大学生早逝的数量和原因
        二、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突然死亡的应对
    第二节 魂归何处:近代大学自杀与干预
        一、近代大学生自杀概况统计
        二、自杀的原因分析
        三、自杀的结果、善后与干预
        四、自杀个案分析
    第三节 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民族民主而死
        一、断指血书为哪般: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身体展演
        二、喋血三·一八
        三、救国岂止在口头:“九·一八”与“一·二八“爱国运动
    第四节 近代大学生的生死观
        一、人的身体是属于社会与国家的
        二、自杀是自己选择死亡的权利
        三、人应该追求生命的价值
        四、生死本轮回
结语
    一、从身体自主到人的解放
    二、中国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特征
    三、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实践的利弊及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6)基于师徒制的教师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知识的发展
        (二) 师徒制有助于教师知识转移
        (三) 基于师徒制的教师知识转移的效果还有待改进
    二、研究综述
        (一) 教师知识研究
        (二) 知识转移研究
        (三) 师徒制与教师知识转移研究
    三、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问题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与过程
    四、论文思路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教育实践理论
        (一)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二) 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
    二、教师知识理论
        (一) 知识理论
        (二) 教师知识构成的PCK理论
        (三) 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论
    三、知识转移理论
        (一) 知识势能理论
        (二) 知识转移的SECI模型
    四、分析框架
        (一) 教师知识构成
        (二) 基于师徒制的教师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第二章 师徒制转移的教师知识构成
    一、师徒制演变中所关注的徒弟知识的变化
        (一) 行业背景下关注手工技艺的传习
        (二) 学校师徒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业务技能
        (三) 教师教育背景下关注教师的知识基础
    二、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新教师的知识要求
        (一) 教师专业标准对系统知识的关注
        (二) 教师专业发展特定阶段对重点知识的关注
        (三) 从教师知识构成审视新教师的知识
    三、实践视野中新教师的知识需求
        (一) 描述性的学科教学知识
        (二) 对外调控的实践性知识
        (三) 对内调控的实践性知识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行动中反映的教师知识转移
    一、教师知识转移需要行动中反映
        (一) 教师知识源于行动中反映
        (二) 教师知识生成与发展的行动中反映模型
        (三) 基于行动中反映的师徒制教师知识转移机制
    二、在教学情境问题框定中寻异求同
        (一) 在教学情境中外化知识
        (二) 在师徒对话中框定问题
    三、在实验探索中接受来自教学情境的回话
        (一) 知识与教学情境的联结会回话给教师
        (二) 在备课虚拟世界中的互动回话
        (三) 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互动回话
    四、相似地解决着:教师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转移
        (一) 情境性制约了教师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转移
        (二) 情境的相似性为教师知识第二重转移提供了可能
        (三) 在相似情境的不断应用中内化知识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师徒制知识转移的因素
    一、师徒制知识转移的因素考察
        (一) 影响知识转移的五类因素
        (二) 师徒制教师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
    二、教师知识的特性
        (一) 知识的嵌入性越高,知识转移越困难
        (二) 不同类型的教师知识具有不同的嵌入程度
    三、师徒知识势差与转移能力
        (一) 师徒知识势差为教师知识转移提供了可能性
        (二) 保持适度的知识势差更有利于教师知识转移
        (三) 师徒的知识转移能力制约着知识转移的效率
    四、教师知识转移的环境
        (一) 教师知识转移建立在意愿和信任基础上
        (二) 教师知识转移需要分享合作的教师文化
        (三) 教师知识转移需要学校激励机制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一、新教师需要什么知识的再认识
        (一) 新教师急需提升教学专业技能
        (二) 教学专业技能的提升离不开对内调控的实践性知识
        (三) 对内调控的实践性知识具有更大的情境转移可能性
    二、在强调徒弟“悟”之外师傅能做什么
        (一) “悟”是徒弟知识生成的重要方式
        (二) 帮助徒弟“会悟”是师傅的职责之一
        (三) 促进徒弟“悟”的有益实践
    三、基于师徒制的双向知识转移
        (一) 师傅在带教中的知识生成与更新
        (二) 双向知识转移的关键在于从尊师走向尊知
        (三) 促进知识双向转移的师徒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基于师徒制的教师知识转移研究访谈提纲(师傅)
附录:基于师徒制的教师知识转移研究访谈提纲(徒弟)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选题的缘由
        (一) 语言教育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二) 中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第二节、论文的基本框架
        (一) 论文研究背景
        (二)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第三节、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时代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概述
    第二节、中国文化中的文化安全思想追溯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何谓“文化”?
    第二节、何谓“文化安全”?
    第三节、何谓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
    第四节、文化安全研究的相关理论框架
        (一) 文化哲学:文化安全研究的本体基础
        (二) 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安全研究的认识基础
        (三) 文化教育学:外语教育文化安全研究的方法源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与内涵
    第一节、外语教育本质剖析——立足文化安全的界限
        (一) 外语教育的文化传播与传承功能
        (二) 外语教育的文化开放与创新功能
    第二节、外语教育的历史轨迹——回应文化安全的呼唤
        (一) 朦胧的文化安全意识:明清以前的外语教育
        (二) 期待的文化碰撞:明清、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
        (三) 展翅的文化腾飞:新中国的外语教育
    第三节、外语教育的时代视线——展现文化安全的亮点
        (一) 通识教育中的文化安全探索
        (二)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公民教育
        (三)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与现实中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实证分析
    第一节、外语教育政策规划上的文化安全审视
        (一) 清朝与民国的外语教育中的“工具中心论”的历史样态
        (二) 新中国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文化意识逐步凸显的历时对比
        (三) 语种单一与语种储备不足的潜在威胁
    第二节 、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内容上的梳理:基于大学英语教材的定性分析
        (一) 教材文化内容安排失衡--“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较普遍
        (二) 教材的课文选材价值观取向的美国化倾向严重
        (三) 教材中的文化立场不够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太自卑,评价西方文化太谄媚
        (四) 文化知识采用持双重标准---宣传美国的多,介绍中国的少
        (五) 教材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不够多元化
        (六) 教材对西方文化引入时,缺乏文化批判性认识机制的建立
    第三节、文化评价方式中的缺憾:基于四六级考试试卷的分析
        (一)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二) 完形填空题型分析
        (三) 听力理解题型分析
        (四) 写作题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对策
    第一节、他山之石:世界其他国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与经验借鉴
        (一) 美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二) 欧洲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三) 亚洲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举措
    第二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理念构建
        (一) 理念之一、文化安全理念是外语教育价值选择之必须
        (二) 理念之二、文化安全自觉意识于外语教育过程中之构建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理念体现于“以人为本”之理想诉求
    第四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实践应对
        (一) 制定符合外语教育现实的文化安全教育政策
        (二) 创新外语教育课程内容
        (三) 发挥教师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主导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论文列表
后记

(8)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相关研究说明
第二章 自我教育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自我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自我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自我教育研究综述
第三章 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的缘起及内在运行机制
    第一节 自我教育的缘起
    第二节 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
    第三节 自我教育的内在运行机制
第四章 从他人教育到自我教育
    第一节 教育与他人教育
    第二节 自我教育与教育及他人教育的关系
第五章 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第一节 自我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第二节 自我教育是通向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 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第六章 自我教育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影响自我教育的核心因素
    第二节 自我教育的主要环节
    第三节 自我教育的实践突破口
    第四节 凸显自我教育的教育模式
    第五节 中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教师集体备课的案例研究 ——从“反映的实践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 集体备课的依据:关注文本或学情的经验共享
        (二) 集体备课的形式:强化任务分担
        (三) 集体备课的诉求:合作发展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一) 研究问题
        (二) 核心概念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过程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反映的实践者”
    一、行动中的认识
    二、行动中反映的结构
        (一) 问题设定的评估实验
        (二) 将过去的经验应用于独特情境
        (三) 现场实验的严谨性
        (四) 虚拟世界
    三、行动的反思
    四、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案例分析:学校中的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中的依据及认识
        (一) 文本分析:缄默的经验判断
        (二) 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分析:重问题解决,轻情境交流
        (三) 课堂诊断的问题分析:就课论课,见招拆招
    二、集体备课中的联系
        (一) 自说白话、言之无物的集体“交流”
        (二) 讨论内容零碎无系统
    三、在集体备课中反思
        (一) 经验分享终是被动接受
        (二) “搬运工”式的教案修改
        (三) 自我反思来自亲身经历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一、立足于行动中认识的交流
        (一) 教师行动中的“知道怎样”不应“被缄默”
        (二) 情境与策略“打包”的分享与汲取
    二、加强行动中反映与行动的反思
        (一) 日常备课:在行动中见真知
        (二) 教学问题研讨:在反思中悟灼见
    三、基于集体反思的合作发展
        (一) 构建目标一致、氛围积极的“教师集体”
        (二) 完善相关制度,保证教师面和心合
参考文献
后记

(10)清中叶三大女弟子群与男性文人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三大女弟子群界定
    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从文学和文化学角度对三个女子社团及其中人物进行的研究
        (二) 从性别关系角度对清代女性文学繁荣的现象进行的研究
        (三) 从教育学角度对清代女性教育情况进行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女性诗人群体的出现与男性文人的关系
    第一节 进步到保守:从明末到清代中期文人妇女观的变迁
        一、明代中后期进步妇女观的形成
        二、清代前期“黜伪崇正”思想下保守妇女观的复归
        三、进步妇女观的沿袭与发展
    第二节 矛盾中演进:清代中期文人对女性文学的基本态度
        一、才德关系与《诗经》传统
        二、立言不朽的生命追求
        三、“才命相妨”与“诗穷后工”
        四、不染尘埃
        五、女性作者对男性文人观点的回应
    第三节 男性文人支持女性文学活动的动因研究
        一、母教的功用增强了男性文人对女子才学的认同
        二、女性写作纾解了男性文人矛盾处境下的精神困惑
第二章 任兆麟与心斋女弟子活动考察
    第一节 作为学者与隐士的任兆麟
    第二节 任兆麟招收女弟子动机探析
    第三节 心斋女弟子群形成考述
        一、招收途径:以张滋兰为联络人
        二、活动形式:两性共同参与的诗课雅集
        三、社团特点:创作风格的一致与影响力的迅速沉寂
第三章 袁枚与随园女弟子活动考察
    第一节 有官不仕的文人袁枚
    第二节 具有进步意义的女性观
        一、女德:反对贞节旌表制度
        二、女色:赏玩而放任
        三、女才:肯定女子作诗价值
    第三节 袁枚广收女弟子动机探析
        一、“夕阳虽好,红不多时”——对抗思想危机的行动
        二、“提笔人人讲性灵”——传播与丰富诗歌创作理论
        三、“美人养目,诗人养心”——开明女性观的社会化反映
    第四节 随园女弟子群形成考述
        一、招收途径:诗会与旅行的重要作用
        二、弟子阵容:亲疏分野明确
        三、社团特点:标榜性灵,创作个性
第四章 陈文述与碧城仙馆女弟子活动考察
    第一节 作为中下层文人代表的陈文述
    第二节 称许与眷爱:陈文述的女性观
        一、女德:同情与守旧的矛盾
        二、女色:审美化与文雅化
        三、女才:以“珍重遗编”为己任
    第三节 陈文述广收女弟子动机考察
        一、“感君遭际诵君诗”——与袁枚差异显着的精神气质
        二、“生平知己几蛾眉”——与女性诗人同病相怜的心理基础
    第四节 碧城仙馆女弟子群形成考述
        一、招收途径:以“婵娟书记”自命主动结交
        二、活动形式:突出的出版活动与迫切的立言尝试
        三、社团特点:诗学标准的缺失
第五章 女性拜师活动与“女性作者”的养成
    第一节 作为女弟子的女性作者
        一、拜师动机:求知与求名
        二、师生相处:守礼与平等
        三、社团交往:“女士”的初次实践
    第二节 社团活动外的女弟子
        一、“女士”的婚姻范式
        二、婚姻之外的“女士”
    第三节 女性诗学的建构
        一、女性写作的尝试
        二、女性文论的发展
第六章 从迷雾中走出的文本魅力——女弟子群美学风格分论
    第一节 心斋女弟子的“清真”
        一、禅心清境:共同的文学主张
        二、别有性情:个性的审美风貌
    第二节 随园女弟子的“意真语工”
        一、真实丰富的情感
        二、开拓的题材与开阔的气度
        三、自然与工巧的统一
    第三节 碧城仙馆女弟子美学风格的多样性
        一、汪端:调和格调与意趣的尝试
        二、吴藻: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矛盾
        三、钱守璞:“林下风”与“世俗气”的矛盾
        (一) 诗歌主张的矛盾
        (二) 诗歌创作的矛盾
结语
附1: 三女弟子群重大事件年表
附2: 《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及二跋
附3: 《后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及题跋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换个视角看计划——一个需要旧题新做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3]工厂外来女工身份的社会建构研究 ——以一家电气公司为个案的分析[D]. 黄子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4]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D]. 李昱霏.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5]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D]. 魏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基于师徒制的教师知识转移研究[D]. 陈群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D]. 曾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0)
  • [8]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D]. 郭明净.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9]教师集体备课的案例研究 ——从“反映的实践者”视角[D]. 孙岩.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10]清中叶三大女弟子群与男性文人互动研究[D]. 秦天.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计划 - 需要新工作的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