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翻译思想史上的译者视角

论中国翻译思想史上的译者视角

一、论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译者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朱雯瑛[1](2020)在《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超越时空的界限,影响整个世界。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着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编译局、外文局等单位以多语种对外翻译出版毛泽东着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是翻译毛泽东着作最多的国家,其翻译活动值得重视。中日两国译者大量翻译毛泽东着作,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介绍给日本人民。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中,通过译本承载的毛泽东着作成功地实现传播目的,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是“毛泽东着作出版的鼎盛时期,也是毛泽东着作广泛传播的时期”,聚焦该时期更有利于把握毛泽东着作的翻译及传播情况,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结合语言学派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进行考察。本研究首先对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本进行整理、汇总、量化,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析出其特点。然后,结合《毛泽东选集》日译活动的实际,对赞助人进行考察,认为中日双方翻译活动中存在一个相互结合的由中方主导的赞助人系统。赞助人系统通过政策(计划)从翻译出版计划、翻译选材、翻译标准、译者选定、受众设定等方面规范翻译活动,通过对翻译过程的设定规范译中行为,通过对海外翻译的“赞助”,影响赞助人系统内的海外翻译。赞助人与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翻译传播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对参与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中日两国译者群体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让一直处于“隐身”状态的中方译者“显身”,认为译者的“显身”与“隐身”与政治、社会背景等相关,亦与译者的多重身份相关。同时,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通过分析翻译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明晰毛泽东着作日译译者在翻译活动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宏观研究移至微观研究,通过多译本对比,对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的译本生成进行历时性梳理,明确文本外因素对各译本制作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译本翻译策略及其流变,以及补偿性翻译手段在译本中的作用。并对单篇着作及复译的代表《矛盾论》进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关注复译竞争机制对译本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毛泽东着作中的典故翻译策略。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考察毛泽东着作日译在日本的传播及接受,认为译本传播的成功,受到原文魅力、译本质量、“赞助人”系统的积极作用、受众的积极参与行为、多元传播者带来的多元传播渠道等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第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考察,首次客观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全貌以及译本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并从文本内外两个角度对日译活动及译本进行全面考察,析出毛泽东着作日译与在日传播的特点。毛泽东着作的大量日译及其在日本有效且广泛的传播是在复杂社会历史背景中完成的,本研究对其特点与经验进行了总结,期待能为中央文献的翻译与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予以启示,对后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中央文献翻译史研究予以参考,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

孙吉娟[2](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认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李智[3](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提出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闫怡恂[4](2019)在《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译者主体性研究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到今天,涉及诸多研究视角及重点,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由于译者主体性源自哲学的主体性内涵,早期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在哲学层面上展开,后来也涉及具体翻译策略研究。不论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技巧探究,都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主体角色(许钧,2003;查明建、田雨,2003),强调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的转换。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观察,因此更注重译者主体的静态特征研究。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实质,认为翻译具有创造性(余光中,2014;郭建中,2014),肯定翻译创造性这一内涵特质。创造性叛逆从最初引入译学研究引起极大关注,其中不乏各种误读,尤其表现在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描述误认为翻译策略等(谢天振,2012)。以上这些概念盘根错节,界限不清,经常混用。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重点聚焦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内涵与特征研究,注重译者主体的动态行为与译者实际深入译文创作的个体文化认知体验,为译学研究增添新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概念补充。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文化认知的持续参与,因此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在一个动态的、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多方因素互动中实现的。这一概念提法肯定了译者从“仆人”到“主人”,从“隐身”到“现身”的主体性研究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核心特征与重要表现。本研究尝试以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等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建构文化认知这一研究视角。本研究立足该视角,分析、论证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指的是什么?有何特征?2.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译者主体创造性为何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来研究?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本研究通过综述、梳理、评析译者主体性、翻译创造性、创造性叛逆等相关文献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提法,并在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文化认知视角。本研究以葛浩文代表性作品为例,即两版《呼兰河传》(1979版,2002版)、《马伯乐》(完整版)、《丰乳肥臀》、《青衣》(与林丽君合译)等5个代表译作为主要研究语料,通过访谈数据整理、文本对比分析等描述性翻译研究,追溯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实现。本研究是以译作分析为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本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一个层面,侧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研究,强调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研究、过程研究。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文本呈现形式是译者文化认知持续参与加工的结果。译者主体创造性不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内容的延伸与延展,它更加强调译者主体性中创造性在翻译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译者主体性研究层面是相对静态的,是哲学层面的释义与阐释,是对译者地位的肯定,这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基础。译者主体创造性则是动态研究,强调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即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对译者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探寻与追问。2.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提出是有理论依据的。翻译是基于人类经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梳理构建文化认知视阈。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认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译者文化认知参与加工的结果。本研究基于认知翻译观(王寅,2007),并在文化认知视阈的关照下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即翻译的文化体验性、翻译的创造性认知、翻译的多重互动性以及翻译的文化语篇性,以此重点分析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与运作机制。3.本研究以葛浩文5个译本及多个译本的副文本(译者序言、前言等)为研究语料,根据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对应提出译者主体体验过程、译者创造性认知过程、翻译多重互动过程、翻译语篇循环过程等四个过程,逐一验证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动态实现过程。研究表明,首先,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文化体验的结果,是译者对原文阅读以及读者世界兼顾的文化认知体验的必然发生。这个译者主体体验过程,既是语言认知体验,也是文化认知体验;其次,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创造性这一行为,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为创造性认知行为。译者主体创造性并不等于创造性叛逆。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主动行为,特别是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行为,表现为一种主观的内部力量;创造性叛逆是文学文本或翻译文本的必然发生,是一种客观的外部表现。第三,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依赖于译者与作者,译者本体,读者世界,编辑及出版社等多重互动关系,这种多重互动关系是多维的空间互动形式,他们之间互动方式与结果促成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译本中的表现形式;最后,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在语篇循环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既包括语篇内循环过程,也包含语篇外循环过程。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开拓性地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概念,把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行了延伸与延展,从而把主体性研究引入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翻译研究领域与空间。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构建了文化认知视阈,阐述了文化认知视阈作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指出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形成的根源所在,译者的文化认知决定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与实现过程,译者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操作基础,也是操作工具。因此研究意义的创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的创新。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丰富了译者主体性研究,使得译者主体性研究更为动态、立体、全面。文化认知视阈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译者主体创造性提出的理据,以及这一视角的系统性论述,从而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二是实践层面的创新。葛浩文译作研究较好呈现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对译文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译者主体性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虽然为该领域尝试提供了新鲜理论血液或内容补充,但仍待完善及充分论证,理论创建方面还有待于完善;本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是葛浩文代表性译作,本研究无法穷尽所有其译本作为语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总之,本研究希望通过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提法,以译作导向进行翻译研究,追溯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实现过程。在文化认知视阈下,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并以此一一对应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四个动态实现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译者主体性研究及相关翻译理论研究。

赵祥云[5](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李星颖[6](2018)在《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文中认为发轫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雅”,从文论延伸到文艺论,并由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信、达、雅”说引入译论,彰显出独特而蓬勃的审美活力。但以往的“信、达、雅”研究多囿于狭窄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技术,缺乏对译论范畴以外的论述,缺乏美学视野下的论证。“雅”作为一种极具倾向性的审美观念,其美学内涵丰富而别致,译界历来也存诸多论争,但对“雅”的多数研究还是就翻译标准进行的评判,眷顾于遣词文风而展开。就研究的实质,也多是些修辞文体视野的博弈和文质直意品好的论道,缺乏在美学理论视野下探析“雅”的审美意义和美学内涵。本文超越“雅”缘自“译事三难”所拘囿的翻译标准的合理与否的探讨,以中国传统审美形态和翻译审美理论为依据,以美学史观为研究视野,以汉英互译为中心,首次对作为翻译美学观的“雅”进行系统而具体的讨论,并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互证中,思考源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雅”被转换为翻译美学观之后所生成的意义和内涵,反思“雅”翻译美学观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继而揭示“雅”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并探讨其对于翻译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价值。本文是一次为建构“雅”在翻译美学视域中的审美观念谱系所作出的探索,是一次就“雅”翻译美学观进行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美学运作机制的探究,开拓了翻译美学研究的学术致思空间,实现了翻译美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探索与互证,也推动了翻译审美范式和审美习尚的形态发展和理论完善。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主要综述中国传统译论、翻译美学和“雅”的审美意识研究概况,厘清并阐释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理论资源和线索,并就研究方法和创新价值予以概述说明。第一章讨论翻译美学观“雅”的历史演进过程。严复“信、达、雅”三字译论简练、深刻,其中之“雅”贯彻并执守于他的翻译实践,呈现为鲜明扼要的翻译文体美学观,适应于译文读者的审美选择,彰显语篇美学和翻译要素的审美标准。在“雅”翻译美学观的历史进程中,以其审美意义为表征,翻译美学观“雅”主要依照四个不同理念路径获得拓变和延展:其一是对原作风姿的坚守,即“雅”的文体形式论,倡导翻译必须把握和再现原文文体风格形式效果,追求译文必须切合原文文体形式;其二则讲求译作的独立审美价值,提出“雅”的艺术审美观,提倡翻译必须实现一种译文风格、形式优美的审美追求,并强调译文风格别具一格,甚至能与原文媲美;第三强调翻译应该以读者为重,体察他们的认知水平、审美偏好和接受情理,建设性地提出“雅”的审美接受观,指向翻译审美活动的两大审美价值,即翻译不仅应该心系译品,实现其艺术功效,也应该心怀读者,助力其审美接受;第四是对“雅”翻译美学境界的确立,追求“出神入化”的翻译境界。第二章主要讨论“雅”的翻译美学内涵,从翻译过程和翻译本质两方面作出分析和阐述,从三个维度和一个方面探寻“雅”的翻译美学内涵。第一,在翻译过程中认识语言之美和认识语言之美的形态是理解、把握原文,并获得和实现译本语言之美的前提和保障。在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和汉英互译实践中,注意原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结构特征和艺术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和呈现,就是语言之美的意指所在,也是“雅”的翻译美学观的语言呈示。第二,从翻译风格维度来看,“雅”早已不再局限于语言修辞或文体形式,业已关乎审美创造性,成为原文风格气质在译文中的整体再现,译者不仅需要在语言、句式、文体等诸多方面的努力,而且需要在审美感应、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判断上的用心。第三,从文化之维上,认清语言的文化特征,切实转换译入语或译出语的文化特征,通过意译方法,实现语际间的语义转换和文化价值转换,实现文化层面上的译文和原文间的调和圆满的转换。概言之,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美学内涵即表现为:第一,译者把原作从原语移植到目的语,这是语言形式的再创造;第二,译者把原着的气质风貌在目的语中再现出来,这是风格价值的再创造;第三,译者把原文的文化特征转换到译作,使之与其相调和,这是文化价值的再创造。最后就“雅”的翻译美学内涵,立足于“雅”与“俗”分野、相通以及对立统一,提出在翻译审美实践中,语言、风格和文化在转换和创造中的“离俗”问题,即实现、鉴别和判断译作是否符合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方法和标准。“离俗”之“雅”既不苛守传统审美观里的“雅”“俗”对立,也不忽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呈现出通达、谐和的特点,是一种讲求恰适的翻译审美价值和功效策略。第三章主要论述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文章从翻译过程角度将“雅”的翻译操作机制置入审美主体和客体视野加以讨论。从翻译审美主体,“雅”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充分发挥其审美意识,获得审美判断,实现审美表现的谋略。译者不仅要提升理解美的知识结构,辨析美的分析能力,获得体验美的思维模式,得到创造美的充满文采的译笔,呈现追求美的求真务实的译风,更要深刻认同和理解自身的局限和历时的承接,审时度势、实现翻译的自觉和自信。从审美客体层面,“雅”要求我们认识到有价值的翻译客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复杂的,是一个需要精准把握的对象,其有巨大的合力之美;另外审美客体的审美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翻译审美活动理应具有一份文化担当的责任;最后,翻译作为审美创造,其价值正是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作为翻译美学观“雅”具有普遍适用性,对译者品行和译作品质,译者才情和译作价值均有规约和要求,也是翻译的美学目标和理想。这种目标和理想具备范式意义,在翻译实践中,也会遭遇与实践的脱节。每一部译作无疑都凝结着译者的审美理念,但在多数情况和多数时候,也会出现极为困顿的不协调现象。本文还选取汉英互译各三则案例加以具体讨论,以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复杂性。结语部分意在总结课题研究的意义,作为翻译美学观“雅”既是一种带有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特征的译论,也是一种寄寓译者审美理想的审美观念,体现出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审美需要、审美判断和审美境界。确立和建构“雅”的翻译美学观,有助于深化对翻译活动及其作用的认识,有助于对翻译美学研究疆域的拓展,有助于深化翻译美学理论,深化对中国哲学美学在翻译审美中的作用的认识,以及对翻译美学观及其体系的建设。从微观层面上,“雅”的翻译美学观的提出可确立翻译的审美标准,提出翻译之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审美范式,为文本内外的意义传达、美感呈现与审美创造设定价值杠杆。特别是对中国研究者和译者,有助于认识和把握汉语在互译活动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另外,结语部分也指出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思考。作为翻译美学观,“雅”体现着翻译的目标和价值,寄寓了翻译的境界与超越,是一个植根于中国传统审美形态的翻译理论,需要实现科学化建构,确立一种语言审美创造的艺术观。换言之,语言的、艺术性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应该是翻译美学理论所关注和关切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翻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乃至突破和创新,需要建立现代而科学的翻译美学观。

张萍[7](2018)在《理雅各翻译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译者翻译思想是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所渗透出的理念与认识,也就是译者对作者、原文、译者本人、译文、读者、以及社会、宗教、文化的看法,蕴含于其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翻译模式等诸多翻译要素之中。翻译思想一旦产生,译者便会形成独有的翻译模式。在古今中外翻译史上,大凡杰出的翻译家皆有独特的翻译思想,如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等等。苏格兰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因传教而走上了中国典籍的翻译之路,又因翻译事业的成功完成了从传教士到杰出汉学家的完美蜕变。他所接受的语言学习与翻译训练不仅深受西方理论影响,同时也被中国传统文化所融化。因而,理雅各的翻译思想较其他译者更加独具匠心,并兼具东西特色。理雅各翻译思想从宏观上可以归结为“忠、厚、逆、释”四个字,而这四个字又可细分为“以儒宣教、耶儒融合、探赜索隐、义丰厚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分工合作、以经释经”等微观翻译思想。本研究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解读理雅各的翻译思想。(一)忠。“忠”字在理雅各翻译思想中表现为两层涵义:一是对基督教的忠诚。理雅各作为一名虔诚的传教士,自觉用基督教教义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并竭尽所能,极力用基督教观点去诠释、翻译中国典籍,即“借儒宣教”;二是对儒家文化的忠实。理雅各在翻译中国典籍之时,既有字斟句酌的反复思索,也有深入实地的文化探访,以求尽可能地再现原文原意,展现原文背景。在从事典籍翻译过程中,理雅各的儒学观、文化观、宗教观皆发生改变,逐渐认识到基督教思想与儒家思想并非对立敌视,而需对话融合,即“耶儒融合”。(二)厚。“厚”字代表深沉丰厚之意,主要在“义丰厚重”的厚重译法和“探赜索隐”的索隐译法得以体现。厚重译法指通过添加前言、序论、大量脚注及附录索引等方式来进行翻译,将读者置身于原语丰富的文化和语言语境之中,旨在再现原文丰厚语境,以传递原作思想精髓,使读者能充分地理解作品。索隐译法主要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去寻找彼此的“形似”。理雅各在翻译中国典籍之时,一直坚持不懈寻找并阐述与上帝相关的信息,以证明汉语中的‘上天’即为基督教的‘God’。(三)逆。“逆”字代表推测把握之意,主要体现在理雅各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翻译原则中。“知人论世”原本是孟子解读文本的方法和原则。熟读中国经书的理雅各认为,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典籍作品的思想内容。“以意逆志”是孟子用作儒家解经的原则,却被理雅各用为翻译中国古典文献时的原则。为了表达对此原则始终如一的尊重,他将所译的《中国经典》所有卷数开篇皆印上了这句话。(四)释。“释”字代表翻译诠释之意。理雅各主要通过“分工合作”的翻译行为模式和“以经释经”的翻译实践模式来加以体现。《中国经典》是理雅各几十年研究汉学的结晶,也是他与中国19世纪中期学者王韬、何进善、黄胜等人合作的成果。除了依据中国学者的协助,理雅各还以考据训诂为根基,参酌中国经学诸家见解,力求严谨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文字中的客观内容,从而在知识层面上达到了当时西方译者所能达到的最具科学性的阐译。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交叉分析和逻辑论证的研究方法,注重理论分析与翻译实践的结合,以定性研究为主,同时辅以适量译本的定量研究,两者互为补充;既有宏观的理论阐述,也有微观的翻译分析,力求从不同角度,系统、客观地反映理雅各的翻译思想。本文作者认为,理雅各宏观翻译思想——“忠、厚、逆、释”四个字分别代表其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翻译模式。对理雅各翻译思想价值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并恰当评价其译文。正是由于牢牢恪守其翻译思想,理雅各的《中国经典》与《东方圣书》两大系列译作才深受世人青睐,历尽时间磨砺,依然无人能及。理雅各的典籍翻译实践为后来的中国典籍翻译树立了标杆,其翻译思想更是为后来对典籍翻译原则和翻译模式等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刘晓峰[8](2017)在《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文中认为1880年京师同文馆出版的汉译本《富国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译着,译者为汪凤藻和丁韪良。目前对《富国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思想史和翻译史的宏观层面,且在翻译模式、翻译赞助、译本影响等方面的观点有分歧,在翻译文本研究上仍是空白。本选题基于文本进行研究,有翻译史学价值。本文以《富国策》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会翻译学为视角,提出四个研究问题:《富国策》的翻译场域有什么样的特点?《富国策》文本形式和译介的经济学内容特征有哪些?译者采取哪些翻译策略?促使译者选择这些翻译策略的原因是什么?研究结合文章学、篇章语言学、翻译策略、翻译规范等理论,运用平行语料库和史料梳理印证等方法加以展开。研究发现,《富国策》的翻译场域中,赞助层次复杂,官方、机构和个人交叉,发起人兼做翻译策略制定者和译者,翻译形式是师生合译,两位译者皆谙熟并推崇晚清文章规范;在文本形式和其承载的经济学内容上都有大量改写,底本有42章,译文26章,宏观经济学内容翻译较为简略,微观经济学内容翻译较为详细;策略上,译文采用文言体,结合儒家思想概念体系,遵循晚清文章学规范,主要翻译策略为合儒、格义、连类、深度翻译、异体并置、会通和换例等,总的翻译策略目标是“理明词达”;促使译者选择这些策略的翻译规范主要有“经世致用”、“赞助人意图”、“预设读者期待”、“文章学衡文标准”、“文本性”、“专业规范”等,这些翻译规范之间有矛盾和冲突,受译者惯习的调节,并最终为《富国策》的文本所表征。在译者惯习的策略选择机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文化意志中洋务派的“一体多用”观,且译者惯习内化的“一体多用观”是调解各种规范之间的矛盾、进行翻译策略选择的根本动因。本研究在《富国策》的衍生文本《重译富国策》、经济学术语、译本美化殖民统治和基督教传教行为等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发现。

王冬梅[9](2017)在《西方法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译介研究 ——严译《法意》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被认为是“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法国书籍”之一。对该书首次系统的译介始于严复的《法意》。本文从翻译文化史研究视角出发,采用文本细读与史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探讨西方法学思想如何为近代知识分子所认知,以及这一翻译事件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发现:(一)严复翻译《法意》的主要动因,既是基于清末变法、修律、预备立宪的现实之需,也是基于严复自身思想启蒙的追求,是为解析中西法律制度及其背后的精神与原则。(二)出于启蒙动因,《法意》的译文与案语都呈现出严复启蒙话语的“译、释、评、论”的一贯模式。译文中的“释、评、论”体现出严复的翻译由于着眼于当时需要而带有他的主观理解与评论,从而难以完全符合原着本意,导致一定程度的失“信”。(三)译名上,严复较多地运用阐译、格义、会通的方法,其关键译名不拘泥于日译名词,如“君主”与“立宪”、“民主”与“共和”、“自由民权”与“自由”之间的区别。通过关键译名和案语,严复在译作中建构了其“法治”概念。他所译介的自由思想中,他更推崇是孟德斯鸠所论的“国群自由”,即以基本法为保障,对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合理分配与制衡,从而获得的政治自由。(四)《法意》译介过程中,严复扮演了不在位的立法者角色,对变法、修律、立宪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辨析中西法差异的基础上,他否定传统儒家的“礼治”、法家的“刑法”之治,提出了立法为民、君民平等、立宪等现代法治思想,对清末主持修律的大臣沈家本亦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对近代法制转型发挥一定作用。本文认为,《法意》的翻译,是严复在外患内忧情境下的一种文化自觉翻译行为,是借助翻译“西学”建构新的“中学”以求富、求强、求治的学术体现。启蒙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运用。严复不但传播西学,更要针对历史与现实,立现代“法治”思想,求长治久安之“道”。

文军,张文鹤[10](2017)在《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翻译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翻译策略已成为我国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具有广泛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借助Excel与CiteSpaceⅢ工具,对CNKI核心与CSSCI期刊数据库中1999至2016年间的"翻译策略"主题文献进行了年度发文量、期刊发文情况、活跃机构、关键词聚类、共引等几个方面的分析,绘制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的知识图谱,以期全面勾勒该领域的研究概貌。此外,本文还重点探究了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二、论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译者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译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起
    1.2 文献综述
        1.2.1 毛泽东着作翻译研究
        1.2.2 毛泽东着作译本传播研究
    1.3 理论框架
        1.3.1 描述翻译研究理论
        1.3.2 操纵学派理论
        1.3.3 语言学派理论
        1.3.4 传播学理论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概貌
    2.1 中国译毛泽东着作
        2.1.1 翻译出版趋势
        2.1.2 翻译活动特点
    2.2 日本译毛泽东着作
        2.2.1 翻译出版趋势
        2.2.2 翻译活动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赞助人”
    3.1 赞助人的构成
        3.1.1 赞助人的个体
        3.1.2 赞助人系统
    3.2 赞助人的行为
        3.2.1 翻译活动的规范
        3.2.2 翻译过程的设定
        3.2.3 对海外翻译的赞助
    3.3 赞助人的作用
        3.3.1 赞助人与意识形态
        3.3.2 赞助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者主体
    4.1 翻译者群像
        4.1.1 译者的“显身”与“隐身”
        4.1.2 译者的多重身份
    4.2 主体间性
        4.2.1 译者与原文作者
        4.2.2 译者与读者
        4.2.3 译者与译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
    5.1 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
        5.1.1 《毛泽东选集》的版本问题
        5.1.2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策略
        5.1.3 《毛泽东选集》的译注问题
    5.2 复译的代表——《矛盾论》
        5.2.1 《矛盾论》的翻译之争
        5.2.2 《矛盾论》中典故翻译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在日本的传播
    6.1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传播
        6.1.1 译本发行
        6.1.2 学习讲座
    6.2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接受
        6.2.1 毛泽东思想研究
        6.2.2 毛泽东思想研究结社
        6.2.3 毛泽东着作传播中的“知”与“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回顾总结
        7.1.1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1949-1978)
        7.1.2 文本内外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7.1.3 毛泽东着作日译与传播的影响
    7.2 研究贡献及不足之处
        7.2.1 本研究的贡献
        7.2.2 本研究的不足
    7.3 思考及展望
        7.3.1 对本研究的思考
        7.3.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日本语要约
附录 Ⅰ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总汇(1949-1978)
附录 Ⅱ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致日本毛泽东选集刊行会书简
附录 Ⅲ 毛泽东着作日译主要译者简介
附录 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译注表
附录 Ⅴ 《北京周报》中的《毛泽东选集》广告
附录 Ⅵ 《读卖新闻》刊登的三一书房旧译版《毛泽东选集》的广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2)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1.3.3 研究所翻译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3.3.1 三要素整体观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4.1 中观策略概说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4.5.2 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5.2.3 理论发展性
    5.3 语法学视角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5.4 修辞学视角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5.5 逻辑学视角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6.1 创办过程
        6.1.1 创刊背景
        6.1.2 创刊特色
        6.1.3 创刊艰辛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6.2.2 做专家型主编
        6.2.3 与读者的互动
    6.3 引领前沿
        6.3.1 国际译学视野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7.1.1 衷怀辞书
        7.1.2 编纂历程
    7.2 译学辞典批评
        7.2.1 编纂译学观
        7.2.2 编者主体性
        7.2.3 读者意识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7.3.1 一体三环论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致谢

(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4)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语料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构架与概要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译者主体性研究
        2.1.1 译者主体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1.2 译者主体性研究述评
    2.2 翻译创造性研究
        2.2.1 翻译创造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2.2 翻译创造性研究述评
    2.3 创造性叛逆研究
        2.3.1 创造性叛逆可视化分析
        2.3.2 创造性叛逆研究述评
        2.3.3 创造性叛逆研究误区与批判
    2.4 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3.1.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阐释
        3.1.2 认知语言学与认知语义学的辩证关系
        3.1.3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互补关系
        3.1.4 王寅对认知语言学的具体阐释
    3.2 格尔茨的文化阐释学
        3.2.1 文化的阐释性特征
        3.2.2 文化人类学:文化阐释的深描说
    3.3 文化翻译研究
        3.3.1 文化翻译概念追溯
        3.3.2 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术语
    3.4 认知翻译研究
        3.4.1 传统语义学以及解释派哲学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3.4.2 体验哲学对认知翻译研究的启示
        3.4.3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3.5 文化认知视阈构建的可行性
第四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
    4.1 译者主体创造性中几对概念对比分析
        4.1.1 译者主体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2 翻译创造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3 创造性叛逆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与内涵
        4.2.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
        4.2.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内涵特征
        4.2.3 译者主体创造性与“忠实”标准的关系
    4.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
        4.3.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绝对性
        4.3.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相对性
    4.4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
        4.4.1 译者主体创造性受限的原因
        4.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的阐释与创造性叛逆的“度”的误读
第五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据—文化认知视阈
    5.1 文化认知的提出
    5.2 文化与认知的辩证关系
        5.2.1 认知的文化属性
        5.2.2 文化的认知属性
    5.3 文化认知的层级形式
    5.4 文化认知研究的学科属性
    5.5 文化认知研究的视角分析
        5.5.1 微观视角:文化人类学
        5.5.2 宏观视角: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
    5.6 文化认知视阈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启示
        5.6.1 文化认知的工作定义
        5.6.2 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
        5.6.3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
第六章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
    6.1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体验过程
        6.1.1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阅读体验过程中的实现
        6.1.2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创作体验过程的实现
        6.1.3 基于译者与作者共同构建的译者主体创造性
        6.1.4 文化体验性: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前提
    6.2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认知过程
        6.2.1 译者选择: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层凸显
        6.2.2 译者翻译观: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必然
        6.2.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与译文的和谐性
    6.3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多重互动过程
        6.3.1 译者-作者互动
        6.3.2 译者-编辑-出版互动
        6.3.3 译者-读者互动:从“译者创造”到“读者接受”
        6.3.4 译者本体互动:从“译者隐身”到“译者复活”
    6.4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语篇循环过程
        6.4.1 语篇内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显性实现
        6.4.2 语篇外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隐性实现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主要观点
    7.2 译者主体创造性—最后的思考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观点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译论研究
    第二节 翻译美学研究
    第三节 “雅”审美意识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意义建构
    第一节 “雅”的初始立意
    第二节 “雅”的意义建构
        一、原作风姿:“雅”的文体形式论
        二、译作优美:“雅”的艺术审美观
        三、读者为重:“雅”的审美接受观
        四、出神入化:“雅”的风格境界论
第二章 “雅”的翻译美学内涵
    第一节 “雅”的语言维度
    第二节 “雅”的风格维度
    第三节 “雅”的文化维度
    第四节 雅俗之辩:“离俗”之“雅”
第三章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
    第一节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
    第二节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实践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7)理雅各翻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缘起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价值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雅各活动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理雅各的活动综述
        2.2.1 理雅各的传教活动
        2.2.2 理雅各的教育活动
        2.2.3 理雅各的出版活动
        2.2.4 理雅各的翻译活动
        2.2.5 理雅各汉学研究活动
    2.3 理雅各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历史学角度
        2.3.2 文化学角度
        2.3.3 哲学角度
        2.3.4 语言学角度
        2.3.5 宗教学角度
        2.3.6 翻译思想学角度
    2.4 小结
第三章 忠:“以儒宣教”与“耶儒融合”的翻译目的
    3.1 概述
    3.2 理雅各的儒学观研究
        3.2.1 理雅各的儒学观
        1.理雅各的道德观
        2.理雅各的上帝观
        3.理雅各的人性论
        3.2.2 理雅各儒学观在译本中的表现形态
    3.3 理雅各的文化观研究
        3.3.1 尊重异质文化
        3.3.2 客观认知其他民族文化
        3.3.3 包容文化差异
        3.3.4 汲取其他民族文化营养
        3.3.5 适应不同文化语境
    3.4 从《诗经》三译本看理雅各宗教观的转变
        3.4.1 理雅各宗教观探究
        3.4.2 《诗经》三个译本分别体现的宗教观
        3.4.3 理雅各宗教观转变的原因
    3.5 小结
第四章 厚:“丰富厚重”与“探赜索隐”的翻译方法
    4.1 概述
    4.2 理雅各厚重翻译研究
        4.2.1 厚重翻译现象及相关概念之阐述
        4.2.2 理雅各厚重翻译在其英译作品中的应用
    4.3 理雅各的索隐式翻译研究
        4.3.1 “索隐”相关概念之阐述
        4.3.2 理雅各索隐式翻译研究的意义
        4.3.3 索隐式翻译在理雅各《中国经典》英译中的运用
    4.4 小结
第五章 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翻译原则
    5.1 概述
    5.2 理雅各“知人论世”翻译原则研究
        5.2.1 “知人论世”的渊源与内涵
        5.2.2 理雅各经历中的“知人论世”
        5.2.3 “知人论世”在理雅各翻译中的运用
    5.3 理雅各“以意逆志”翻译原则研究
        5.3.1 “以意逆志”说的起源
        5.3.2 “以意逆志”说的内涵及演变
        1.孟子“以意逆志”的内涵
        2.“以意逆志”的内涵演变
        5.3.3 理雅各“以意逆志”翻译原则的解读
        1.不以文害辞
        2.不以辞害志
        3.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3.4 理雅各“以意逆志”翻译原则的有效实施
        1.诠释观下“以意逆志”的有效实施
        2.宗教观下“以意逆志”的有效实施
    5.4 小结
第六章 释:“合作翻译”与“以经释经”的翻译模式
    6.1 概述
    6.2 “分工协作”与“主佐结合”的合作翻译模式
        6.2.1 合作翻译在我国的历史渊源
        6.2.2 理雅各与中国学者合作翻译的模式分析
        1.前期的合作翻译
        2.后期的合作翻译
        6.2.3 理雅各与中国学者合作翻译的影响
    6.3 理雅各的典籍译释模式研究
        6.3.1 典籍译释学的渊源
        6.3.2 中西译释学的碰撞
        6.3.3 理雅各典籍译释的特点
        6.3.4 理雅各的典籍译释模式
        1.多元化的译本注疏策略
        2.“雅重忠实”的译文训诂策略
        3.“详实义丰”的跨文化诠释策略
    6.4 小结
第七章 “忠、厚、逆、释”翻译思想的价值
    7.1 概述
    7.2 对世界宗教融合的价值
        7.2.1 促进了基督教在华的发展
        7.2.2 促进了中国宗教在世界的传播
    7.3 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价值
        7.3.1 为东学西传架设桥梁
        7.3.2 为西方汉学研究铺路
    7.4 对近现代译论译史的价值
        7.4.1 “以意逆志”翻译原则的确立
        7.4.2 “厚重”与“索隐”翻译方法的实施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发现
    8.2 研究的贡献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理雅各生平表
附录二 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
附录三 理雅各翻译《东方圣书》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社会翻译学
    1.4 研究价值
    1.5 文章结构
第2章 《富国策》翻译研究现状
    2.1 经济学思想(史)为主题的研究
    2.2 翻译(学/史)视角的研究
第3章 《富国策》的翻译场域
    3.1 《富国策》翻译场域权力关系及主要行动者
        3.1.1 赞助人
        3.1.2 发起人和出版者
        3.1.3 译者
        3.1.4 预设读者
    3.2 晚清诗学规范
        3.2.1 桐城派文章学
        3.2.2 八股文
第4章 《富国策》译文的形式特点
    4.1 中译本《富国策》和其底本MPE的整体对比
        4.1.1 MPE和《富国策》的副文本对比
        4.1.2 《富国策》各章节段落存留度变化情况
    4.2 文本微观语言特点以及“道、理”概念和儒家文化负载语
        4.2.1 单音节词使用
        4.2.2 文言虚词的使用
        4.2.3 “理”和“道”概念的使用
        4.2.4 儒家文化负载词
    4.3 句法特征
        4.3.1 文言程式句
        4.3.2 四字格、排比对句的使用以及句子的词组化
        4.3.3 《富国策》的句长
    4.4 MPE与《富国策》的文本性对比
        4.4.1 篇章文本性标准
        4.4.2 MPE与《富国策》的宏观文本性对比
        4.4.3 衔接和连贯微观描述
第5章 《富国策》经济思想的译介和接受
    5.1 经济学术语译介考察
        5.1.1 卷一“论生财”经济学术语的个案考察
        5.1.2 “日原”经济学术语质疑
    5.2 《富国策》对MPE经济学思想的译介和删节
    5.3 经济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5.3.1 出版及用途
        5.3.2 衍生文本
        5.3.3 评论和影响
第6章 《富国策》翻译策略、翻译规范和译者惯习
    6.1 基于功能的翻译策略再范畴化
    6.2 《富国策》的翻译策略
    6.3 《富国策》翻译规范、翻译策略和其译者惯习的关系
    6.4 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思想根源
        6.4.1 晚清政治思想中的“体用”观
        6.4.2 《富国策》译者惯习选择翻译策略的机制模型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1: 《富国策》的序、凡例和年表
附录2: 儒家文化和汉文化负载词例举
附录3: 《富国策》第一卷“论生财”经济学术语
附录4: 《富国策》卷一第一章平行文本及相关情况

(9)西方法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译介研究 ——严译《法意》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晚清法学翻译场域中的《法意》
    1.2 法学翻译史研究现状
        1.2.1 法学界的研究
        1.2.2 国际汉学界的研究
        1.2.3 国内语言学和翻译学界的研究
    1.3 严复翻译研究
        1.3.1 严复“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研究
        1.3.2 严复译名研究
        1.3.3 严复译着的研究
        1.3.4 《法意》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6 本文架构
第2章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2.1 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2.2 孟德斯鸠政体理论的早期译介
    2.3 梁启超、《译书汇编》、张相文对孟德斯鸠学说的宣传与译介
        2.3.1 梁启超对孟德斯鸠及其学说的宣传与介绍
        2.3.2 《译书汇编》对《论法的精神》前四卷的译介
        2.3.3 张相文对《论法的精神》上册的翻译
    2.4 严复对《论法的精神》的译介
        2.4.1 严复翻译《法意》的起始时间
        2.4.2 严复翻译所用英文底本考
    2.5 孟德斯鸠法学思想翻译传播的特点与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复翻译《法意》的动因
    3.1 严复翻译行为的整体文化解读
    3.2 严复翻译《法意》的背景和动因
        3.2.1 时代与社会需求
        3.2.2 东学和张相文翻译的问题
        3.2.3 严复的追求——“治道”
        3.2.4 孟德斯鸠学术方法的感召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复启蒙翻译模式解析
    4.1 翻译与启蒙
        4.1.1 严复译介西学的用心
        4.1.2 严复各译着的共性——启蒙
        4.1.3 严复的启蒙话语系统
    4.2 严复翻译理论与实践争议
        4.2.1 “信达雅”与“达惜”
        4.2.2 严复翻译实践“信”的争议
    4.3 《法意》中的失“信”
        4.3.1 漏译与误译
        4.3.2 增译
    4.4 《法意》案语与启蒙
    4.5 启蒙与“信达雅”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严复《法意》译名与“法治”思想建构
    5.1 近代西学东渐中的译名问题
    5.2 严复《法意》译名例解
        5.2.1 音译
        5.2.2 义译
        5.2.3 严复与张相文译名的差异——以“government”为例
    5.3 译名与中西法理之辨
        5.3.1 "law”译名的挑战
        5.3.2 “law”与“理”“礼”“法”“制”
    5.4 译名与“治道”
        5.4.1 "monarchy"是“君主”“独治”还是“立宪”
        5.4.2 "republic"是“民主”还是“共和”
        5.4.3 "liberty"与“自由”、“民权”
        5.4.4 严复“治”的思想建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法意》的接受及对近代法制转型的影响
    6.1 《法意》在西法东渐史上的接受
        6.1.1 严复启蒙翻译模式的意义
        6.1.2 《法意》的接受
    6.2 《法意》翻译与近代法制转型
        6.2.1 晚清法律思想
        6.2.2 沈家本修律思想与清末“礼法”之争
        6.2.3 严复作为不在位的立法者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丁韪良《万国公法》中的"republic"译名
附录2: 清末编译的法学基础理论(1901-1911年)
附录3: 严复《法意》中的高频语词

(10)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背景与目标
    (二) 数据来源、处理与描述
二、基于CNKI核心与CSSCI期刊数据的国内翻译策略研究动态分析
    (一) 年度发文量与期刊发文
    (二) 活跃机构
    (三) 关键词聚类
三、基于CSSCI期刊数据的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的共引分析
    (一) 被引期刊或出版社
    (二) 高影响力作者
    (三) 共被引文献
四、反思与展望

四、论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译者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D]. 朱雯瑛.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2]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4]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D]. 闫怡恂.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D]. 李星颖. 西南大学, 2018(01)
  • [7]理雅各翻译思想研究[D]. 张萍. 苏州大学, 2018(12)
  • [8]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D]. 刘晓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9]西方法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译介研究 ——严译《法意》解析[D]. 王冬梅.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10]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文军,张文鹤. 民族翻译, 2017(01)

标签:;  ;  ;  ;  ;  

论中国翻译思想史上的译者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