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超声类脂特征的价值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类脂特征的价值

一、老年性白内障超声唇样变特征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董媛[1](2019)在《内质网应激调控晶状体上皮的生物学行为参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拟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探索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凋亡、上皮-间质转化、胶原沉积、炎症因子表达等生物学行为和过程的影响,初步查明ERS与白内障的关系以及ERS参与白内障发生发展调控的机制。单核甘酸多态性是基因组最常见的遗传多态性形式,对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因 rs243865 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和分析,为白内障遗传易感性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数据,也可能为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本研究丰富了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为寻找白内障潜在的生物学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持。对候选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也可能为研发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提供新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方法1.将20只8日龄无特殊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按20 μ mol/kg一次性经腹腔注射亚硒酸钠溶液,隔日注射一次,连续5次,诱导建立硒性白内障大鼠模型,通过裂隙灯观察和病理检查验证造模成功。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操作同模型组。2.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随机分为ERS激活剂组、ERS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细胞相应的处理措施。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晶状体上皮中ERS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Glucose regulation protein-78/Binding Protein 1,GRP78/Bip)、激酶 R 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活化转录因子(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表达水平,以及与晶状体上皮-间质转化相关的蛋白如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MMP-2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晶状体上皮中ⅣV胶原沉积情况;ELISA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3.利用TaqMan-MGB探针对晶状体上皮-间质转化密切相关的MMP-2基因rs243865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初步探索MMP-2基因多态性与白内障易感性的关系。结果1.用20 μ mol/kg亚硒酸钠溶液经腹腔隔日注射5次,10天即成功在模型组大鼠中诱导出硒性白内障,建模成功率100%;其中晶状体Ⅱ级浑浊2例(20%),Ⅲ级浑浊3例(30%),Ⅳ级浑浊3例(30%),Ⅴ级浑浊1例(10%),Ⅵ级浑浊1例(10%)。2.HE染色后可见模型组大鼠晶状体正常上皮和异常上皮相间分布,异常上皮可见水肿、形态和大小不一,胞质淡然疏松,有大量空泡,核多形性,细胞间隙增大;纤维粗细不均一、排列无规律,纤维之间有囊泡和水裂,可见扭曲、断裂。3.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组织中GRP78、p-PERK、ATF4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3.89±0.22)倍(p<0.01)、(2.97±0.09)倍(p<0.01)、(2.15±0.17)倍(p<0.01)和(3.11±0.19)倍(p<0.01)。4.ERS激活剂组SRA01/04细胞GRP78、p-PERK、ATF4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细胞的(1.76±0.11)倍(p<0.01)、(3.62±0.17)倍(p<0.01)、(3.35 ± 0.13)倍(p<0.01)和(4.39±0.20)倍(p<0.01);ERS 抑制剂组细胞GRP78、p-PERK、ATF4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细胞的(0.43 ±0.05)倍(p<0.01)、(0.52±0.08)倍(p<0.01)、(0.32±0.06)倍(p<0.01)和(0.29 ± 0.04)倍(p<0.01)。5.ERS 激活剂组SRA01/04 细胞第 Ohr、12 hr、24 hr、48 hr、72 hr 和 96 hr存活率分别为(102±5)%,(108±9)%,(119±6)%,(134±5)%,(152±8)%,(168±8)%;ERS 抑制剂组 SRA01/04 细胞第 Ohr、12 hr、24 hr、48 hr、72 hr 和 96 hr 存活率分别为(102±4)%,(117 ± 7)%,(130±6)%,(162±7)%,(186±8)%,(209±8)%。ERS 激活剂处理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曲线整体在对照组下方,其中第48 hr、72 hr和96 hr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ERS抑制剂处理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曲线整体在对照组上方,其中第48 hr和72 hr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6.ERS激活剂组SRA01/04细胞凋亡率为(15.83±1.07)%,较对照组细胞的(7.94±0.56)%显着升高(p<0.01);ERS抑制剂处理的SRA01/04细胞凋亡率为(5.05±0.71)%,较对照组细胞降低(p<0.05)。7.ERS激活剂组SRA01/04细胞α-SMA、E-cadherin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2.78±0.13)倍、(0.29±0.09)倍和(1.70±0.08)倍(p均<0.01);ERS 抑制剂组 SRA01/04 细胞α-SMA、E-cadherin 和 MMP-2 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0.17±0.06)倍、(2.89±0.12)倍和(0.20±0.07)倍(p 均<0.01)。8.ERS激活剂组SRA01/04细胞中ⅣV胶原大量沉积,平均光密度为(0.65 ±0.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3±0.03)(p<0.01);ERS抑制剂处理组细胞中ⅣV胶原平均光密度为(0.11 ± 0.06),低于对照组(p<0.05)。9.ERS激活剂组SRA01/04细胞IL-1 β、IL-6、CRP和TNF-lα表达水平分别为(42.53±4.14)ng/ml、(6.17±2.51)ng/ml、(9.27±0.80)mg/L 和(25.22±3.28)ng/ml;ERS 抑制剂组晶状体上皮 IL-1 β、IL-6、CRP 和 TNF-1α表达水平分别为(28.52 ± 5.00)ng/ml、(3.23±2.01)ng/ml、(2.01 ±0.35)mg/L 和(11.17±2.01)ng/ml;对照组晶状体上皮 IL-1 β、IL-6、CRP和 TNF-1α表达水平分别为(30.47 ± 4.83)ng/ml、(4.41±1.74)ng/ml、(2.23±0.29)mg/L 和(15.57±3.08)ng/ml。ERS 激活剂组晶状体上皮IL-1 β、IL-6、CRP和TN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RS抑制剂组IL-6和TN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10.白内障组CC、CT和TT 3种基因型的检测频率和期望频率分别为62%和57.01%,30%和 39.90%,12%和 7.01%;对照组 CC、CT 和 TT 3 种基因型的检测频率和期望频率分别为72%和70.04%,25%和26.20%,3%和2.40%。经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吻合度检验,两组MMP-2基因的rs243865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具有可比性。11.白内障组患者MMP-2基因多态性位点rs243865的GG、GA、AA三种基因型分布人数分别是62例、30例和12例,分别占57.01%、28.85%和11.54%;对照组MMP-2基因多态性位点rs243865的GG、GA、AA三种基因型分布人数分别是72例、25例和3例,分别占72%、25%和3%。三种基因型在两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白内障组患者C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74.04%和25.96%,对照组C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84.50%和15.50%,C/T等位基因在两组的分布频率有差异(p<0.05)。13.对MMP-2基因rs243865的遗传模型分析,白内障组和对照组在加性模型下存在差异(p<0.05),但隐性模型和显性模型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组织中存在过度激活的ERS反应,ERS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2.过度激活的ERS能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胶原沉积和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行为和过程,对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3.MMP-2基因的rs243865位点多态性与人类白内障易感性相关。

蔡蕾[2](2013)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敏感度变化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单纯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敏感度变化目的:观察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视功能变化情况,探讨黄斑结构变化与视功能之间关系。方法: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联合微视野仪(Microperimetry-1,MP-1)对128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以及术后3月进行检查,观察患者术眼黄斑中心凹厚度(Foveal Thickness, FT),黄斑中心10°范围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eanSensitivity, MS)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的变化,分析超声乳化术对视网膜厚度影响。结果:128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OCT检查术前平均FT为231.7±8.4μm,术后1月为234.3±18.2μm,术后1月较术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月平均FT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MP-1检测术前平均MS为9.7±3.3dB,术后1月为15.1±4.5dB,术后1月较术前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BCVA<0.3的患者有51例,0.4~0.6的患者77例,术前平均LogMAR BCVA为0.43±0.22,术后1月时BCVA在0.4~0.6患者20例,≥0.7的患者108例,术后1月平均LogMAR BCVA为0.11±0.13,术后1月较术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眼底影响小,术后视网膜光敏感度和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第二部分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敏感度变化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视功能变化情况,探讨黄斑结构变化与视功能之间关系。方法:使用OCT联合MP-1对102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以及术后3月进行检查,观察患者术眼FT、黄斑中心10。范围视网膜MS以及BCVA的变化,分析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厚度及视功能的影响。结果:将第一部分患者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患者两个亚组中5年以上亚组术前平均FT为234.9±14.4μm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个亚组术后1月、术后3月平均FT较术前均有显着增厚,P<0.05;两个亚组术后1月平均FT对照组有显着性增厚,P<0.05。两个亚组术后1周、术后1月以及术后3月平均MS较术前均有显着提高,P<0.05。其中5年以上亚组术后1月平均MS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个亚组术后1月LogMAR BCVA较术前均有显着降低,P<0.05。术后1月发生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眼黄斑囊样水肿(PseudophakicCystoid Macular Edema, PCME)患者共5例,其中5年以上病程组4例。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导致PCME的可能性较大,且可能会导致视功能下降,且病程较长患者影响较病程较短患者更明显,术后视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更长。第三部分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敏感度变化目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联合微视野MP-1仪检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及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黄斑结构变化,并探与视功能的关系。方法:67例高近合并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以及术后3月进行检查进行OCT以及MP-1微视野计检查,观察患者术眼FT、黄斑中心10°范围视网膜MS以及BCVA的变化,分析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厚度及视功能的影响。结果:将第一部分患者作为对照组,66例高近合并白内障患者OCT检查手术前平均FT为211.7±13.9μm,较对照组显着变薄,P<0.05;术后1月为250.8±31.0μm,术后3月为229.4±22.6μm,术后1月平均FT较术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MP-1检测术前平均MS为6.6±2.5dB,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术后1月为13.4±3.7dB,术后3月为13.3±3.5dB,均较术前有显着提高,P<0.05。术前BCVA≤0.3的患者有64例,术前平均logMAR BCVA为0.67±0.35,术后1月时BCVA在0.4~0.6患者24例,≥0.7的患者41例,术后1月为0.15±0.20,术后3月为0.17±0.15,术后各时间段较术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1月经OCT诊断PCME患者有3人。结论: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厚度较对照组显着更薄,术后发生黄斑厚度增加可能性亦较对照组大,同时伴视功能下降。

王洁,秦锦强,任杰邓,邓劲松,张新琼,张春丽,陈海清[3](2000)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唇样变特征的价值》文中指出 本文对102例老年人,180只眼应用7.5~10.5MHz高频宽频道探头进行检查,均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其声像图清晰,诊断准确,有其独特的特征,除早期无症状型外,皮质周边型晶体超声图像呈口样变混合型晶体超声图像呈唇吐珠或唇疮样变,同称晶体唇样变。

熊荔[4](2017)在《基于彩色眼底图的图像分析与疾病自动诊断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彩色眼底图像是进行眼底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眼底结构的改变和病变可以通过眼底图直接观测到。眼底结构的改变和病变是不同的眼底疾病的诊断依据,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眼底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对于眼底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以及防控等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眼底结构检测、疾病诊断以及眼底图像增强这几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视盘的自动检测是自动筛查眼底疾病的一项关键步骤。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视盘定位算法,在病变图像中也能够正确定位视盘。这个算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感兴趣区域提取(ROI)、视盘中心备选点检测以及置信指数的计算。算法提取了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边界信息、亮度、视盘边界信息以及高亮聚类区域的尺寸作为判定视盘位置的特征。相较于仅基于血管信息的视盘定位算法,本文算法能在以下情况中获得更好的定位结果:由于亮度不均以及低对比度造成的视盘亮度较低;视盘不完整;眼底图中病变区域较大。四个公共数据库共340张眼底图像用来测试和评估本文算法,算法在DRIVE、STARE、DIARETDB0、DIARETDB1数据库中分别获得了100%,95.8%,99.2%,97.8%的正确率。相比于其他算法,本文算法能在病变的眼底图像中够获得更加稳定的视盘定位结果。本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白内障诊断的眼底图模糊程度自动分级算法,提取局域特征进行分级,并剔除病变区域的干扰。选取的局域特征包括:多阈值分割的可见眼底结构像素数量、可见眼底结构增强平均值以及局部标准方差。基于提取的特征,应用了决策树理论逐层将彩色眼底图的模糊度分为了5个级别。为了避免来自其他病变如玻璃体混浊对模糊度分级的干扰,提出了一个基于形态学的方法提取并从分割的眼底结构中去除玻璃体浑浊区域。应用1355张临床图片作为测试数据集进行了算法验证,在模糊度的精确分级上,本文算法的正确率可达81.1%,在两类分级上(白内障与非白内障),算法的正确率达92.8%。用卡方检验评估了算法与临床分级标准的一致性,算法和人工诊断的kappa系数为0.7435,并且方差和P值均小于0.001。相较于其他算法,本文算法主要提取局域特征进行分级,并针对其他病变眼底图进行了处理,尤其是在处理伴有玻璃体浑浊的眼底图中具有明显的改进和更高的准确率。本文提出的算法给临床诊断提供了一个可靠且客观的评估,这为大量数据的筛查和远程医疗提供了可能。无论是人工诊断还是计算机辅助的自动诊断,高质量的眼底图对病变检测以及获得可靠的诊断结果都至关重要。由于眼部病变、成像设备以及病人配合等原因,获取的眼底图常常会存在亮度不均、对比度低等问题。为处理由不同原因引起质量不佳的眼底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像模型的彩色眼底图的图像增强方法。文中依据背景与前景的提取结果估计了模型中两个重要的参数:背景亮度和传输系数。由于眼底图前景与背景之间亮度关系的复杂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前景与背景提取的方法,这个方法结合了空间熵以及基于局部亮度均值和方差的马氏距离判别法,并在处理极低对比度的模糊图像时也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本文测试了三个数据库共319张彩色眼底图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同时解决亮度问题、增强眼底图像以及图像数据保真。相对于其他眼底图像增强算法,本文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尤其解决了其他算法难以处理的模糊眼底图像的增强问题。

刘贺婷[5](2015)在《外伤性白内障房水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及手术方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测定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的含量变化,了解上述炎症因子与外伤性白内障之间的关系。2、分析我院接诊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构成,了解OTS眼外伤评分系统在外伤性白内障术后视力预测中的价值。比较人工晶体一期植入和二期植入的结果。在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治疗上,报道一种新的两点式人工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的手术方式。方法:第一部分:选择外伤后(10.90±1.41)天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A组)21例进行房水中炎症因子的检测,同时选择我科住院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名(20只眼,B组)和需要做前房穿刺的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加固术患者20名(20只眼,C组)作为对照组。抽取三组患者的房水,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A、B、C三组房水中IL-6.TGF-β、FGF、VEGF的含量,对三组数据进行比较,了解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伤后房水中这些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情况。第二部分: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8年10月到2013年12月在我科就诊并手术的104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这组患者的病因学构成,用OTS眼外伤评分系统对上述患者进行评分,将预测视力和实际视力做比较,评估OTS系统对视力预测的准确性。将104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按一期和二期植入人工晶体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间术后视力、并发症之间的差异。选择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体眼患者16例。经巩膜两点法固定植入折叠型-片式后房型的人工晶体。测术后3天、1周、1月、6月和24个月的视力、等效球镜(SE)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C),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晶体位置。结果:第一部分:A组房水中工L-6含量均比B、C两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房水中TGF-β含量均比B、C两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C组房水中FGF的含量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房水中VEGF含量均比B、C两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OTS评分系统在指数~0.1和≥0.5视力组的预测灵敏度都达到100%,0.1~0.5视力组灵敏度91.9%,特异度100%。一期和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点睫状沟悬吊固定四襻式人工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术前提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术前和术后的等效球镜、角膜内皮计数均无明显变化。术后并发症方面未见感染、晶体移位、缝线暴露、视网膜脱离、眼内炎,发生2例黄斑部水肿(12.5%)。结论:闭合性眼外伤引起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IL-6、TGF-βVEGF含量较正常人升高;FGF的含量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变化。OTS评分系统对外伤性白内障有良好的视力预测作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中一期和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不同,但二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差异。对于无足够囊膜支撑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经巩膜两点法固定四襻式人工晶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哲[6](2012)在《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玻切术后视神经萎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玻璃体手术后视神经病变的机理以及作用途径,评价其疗效,探索治疗玻璃体手术后视神经萎缩的药物方法,以期提高玻璃体切除术后病人的视觉质量,减少或是避免术后视神经萎缩的发生。评价眼内光凝、硅油填充等治疗对视神经病变的影响、全身基础疾病对玻璃体术后视神经病变的影响以及讨论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玻璃体手术后视神经萎缩的机理以及作用途径。方法:1、通过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玻璃体手术后视神经萎缩与对照组比较,总结和评价此方法的临床疗效。2、通过检测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视力、眼压、视野、眼底荧光造影(FFA)、眼电生理(VEP)、以及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炎症反应量表等,与术前进行比较,并将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玻璃体手术对视神经病变的影响、全身基础疾病对玻璃体术后视神经病变的影响以及讨论除风益损汤治疗玻璃体手术后视神经病变的机理以及作用途径。3、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倍频532激光对视网膜、视神经的组织病理学损伤,以及兔眼FVEP的变化,评价激光等物理刺激对兔眼视神经、视网膜的损伤作用,探讨除风益损汤对兔眼视神经视网膜的保护作用。结果:1、除风益损汤加味应用于玻璃体切除术后,可以显着地提高患者视力、视野、使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眼压波动更加平稳,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着性的差异;2、全身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系统相关疾病对术后的视神经损伤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3、激光等物理刺激能够损伤视网膜,造成神经节细胞树突和一部分神经节细胞的坏死,视网膜内微血管受损、阻塞,引起局部组织的微循环障碍,最终造成视神经的损害,而除风益损汤对损伤后的兔眼视网膜有明显保护作用。结论:1、玻璃体切除手术相当于对眼球的一次机械性、缺血性损伤,其导致的氧化、损伤等因素可以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不断死亡及视神经轴突不断减少。2、术后早期辨证应用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可以起到显着的视神经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控制眼压、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血液供应的波动水平等可能,实现视神经的保护作用,以期提高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远期视功能。

赵红[7](2012)在《两种不同材料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大量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开展使患者获得了安全、清晰、舒适的视觉效果。但术后晶状体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iation,PCO)的发生,仍然是导致术后视力再度下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何才能安全有效的防止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是国内外学者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随着现代显微手术的普遍应用、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以及人工晶状体质量的不断改良提高,已经极大地提高了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但尚未从根本上杜绝PCO的发生。人工晶状体光学区材料的不同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也是大家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材料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情况,为临床选用安全有效的人工晶状体提供应参考依据。资料和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老年患者62例(72眼),男35例(35眼),女27例(37眼),年龄在49-79岁之间,平均年龄(68.5±6.5)岁。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按年龄段分三个年龄组A组(49-58)岁,B组(59-68)岁,C组(69-79)岁各12人。一组植入Alcon公司Acrysof SA60AT疏水性丙烯酸材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另一组植入日本Canon staar硅凝胶材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手术由同一术者在局麻下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炎症反应、等定期随访观察,依照sellman和lindstom等裂隙灯检查后囊膜浑浊的评价分级方法记录,同时记录术眼的最佳矫正远视力,近视力,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术后视力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后囊膜混浊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爱尔康晶状体组A年龄段和日本佳能晶状体组A年龄段术后1周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t=0.60,P=0.54>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爱尔康晶状体组B年龄段和日本佳能晶状体组B年龄段术后1周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t=0.43,P=0.6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爱尔康晶状体组C年龄段和日本佳能晶状体组C年龄段术后1周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t=0.39,P=0.7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爱尔康晶状体组A年龄段和日本佳能晶状体组A年龄段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t=1.31,P=0.0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爱尔康晶状体组B年龄段和日本佳能晶状体组B年龄段12个月,爱尔康晶状体组C年龄段和日本佳能晶状体组C年龄段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t=1.57,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得出两组不同年龄段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爱尔康晶状体组患者12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大于日本佳能晶状体组患者12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白内障患者植入两种不同的人工晶状体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情况不同,爱尔康晶状体组后囊膜混浊3只眼8.3%,日本佳能晶状体组后囊膜混浊9只眼25.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056P=0.021<0.05),爱尔康晶状体组和日本佳能晶状体组中植入不同人工晶状体12个月后后囊膜均未出现3级,4级后囊膜混浊。可以看出两组不同的人工晶状体植入12个月后囊膜混浊的情况是不同的。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Acrysof SA60A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低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日本Canon staar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同时最佳矫正远视力Acrysof SA60AT人工晶状体植入组远期下降程度低于日本Canon staar人工晶状体植入组。

二、老年性白内障超声唇样变特征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性白内障超声唇样变特征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内质网应激调控晶状体上皮的生物学行为参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一、晶状体的一般生理
    二、白内障的类型和发病机制
    三、内质网应激与白内障
    四、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一部分 硒性白内障大鼠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方法公司
        1.4.1 实验分组
        1.4.2 造模
        1.4.3 实验观察
        1.4.4 晶状体浑浊程度判断依据
        1.4.5 组织病理染色
        1.4.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
        2.2 晶状体浑浊情况观察
        2.3 晶状体HE染色检查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内质网应激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胶原沉积、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细胞系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1.5 方法
        1.5.1 大鼠处理
        1.5.2 细胞培养和分组
        1.5.3 组织和细胞总蛋白提取和定量
        1.5.4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1.5.5 免疫组化检测IV型胶原沉积
        1.5.6 MTT检测细胞增殖
        1.5.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1.5.8 ELISA检测炎症因子
    2. 结果
        2.1 Western Blot检测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ERS相关GRP78、PERK、p-PERK、ATF4、CHOP的表达水平
        2.2 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与活性鉴定
        2.3 Western Blot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系ERS相关GRP78、PERK、p-PERK、ATF4、CHOP的表达水平
        2.4 MTT法检测ERS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2.5 流式细胞术检测ERS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2.6 Western Blot检测ERS对晶状体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2.7 免疫组化检测ERS对晶状体上皮IV型胶原沉积的影响
        2.8 ELISA检测ERS对晶状体上皮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金属基质蛋白酶多态性与白内障易感性的初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病例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方法
        1.4.1 收集临床资料
        1.4.2 外周血DNA提取
        1.4.3 基因型检测
        1.4.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2.2 HWE平衡检验
        2.3 MMP-2基因rs243865位点基因型分布
        2.4 MMP-2的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比较
        2.5 MMP-2基因rs243865位点遗传模型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文章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敏感度变化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单纯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敏感度变化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敏感度变化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敏感度变化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附录三 致谢

(4)基于彩色眼底图的图像分析与疾病自动诊断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1.2 眼科图像分析的背景以及意义
    1.2 课题的关键问题及现状
        1.2.1 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彩色眼底图的背景介绍及图像算法概述
    2.1 眼底结构及眼底图
    2.2 眼底疾病
        2.2.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2.2 青光眼
        2.2.3 白内障
        2.2.4 豹纹状眼底
    2.3 彩色眼底图中的视网膜眼底结构的自动检测
        2.3.1 视盘检测
        2.3.2 血管检测
        2.3.3 黄斑区及中心凹检测
    2.4 基于眼底图的眼底疾病自动检测及诊断
        2.4.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4.2 青光眼
        2.4.3 白内障
    2.5 常用的眼底图公共数据库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眼底图中视盘自动定位算法
    3.1 引言
    3.2 视盘自动定位算法
        3.2.1 ROI区域提取
        3.2.2 视盘备选区域检测
        3.2.3 视盘定位置信指数的确定
    3.3 实验结果
    3.4 数据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用于白内障诊断的彩色眼底图模糊度自动分级算法
    4.1 引言
    4.2 基于眼底图诊断的白内障医学背景
        4.2.1 用于白内障诊断的彩色眼底图模糊度临床分级标准
        4.2.2 玻璃体混浊
    4.3 彩色眼底图的模糊度自动分级算法
        4.3.1 预处理算法
        4.3.2 眼底图增强
        4.3.3 玻璃体浑浊检测
        4.3.4 模糊特征提取算法
        4.3.5 模糊度分级算法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实验数据
        4.4.2 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散射模型的彩色眼底图的图像增强算法
    5.1 引言
    5.2 眼底图成像模型
    5.3 彩色眼底图的增强
        5.3.1 亮度预处理
        5.3.2 背景和前景像素的提取
        5.3.3 模型参数估计
        5.3.4 增强图像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5)外伤性白内障房水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及手术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闭合性眼外伤导致的外伤性白内障房水中炎症因子的变化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研究
    研究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6)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玻切术后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标准
        1.1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视神经萎缩西医诊断标准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青盲的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退出试验病例标准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疗效评定标准
        3.2 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评价标准[9]
        3.3 研究结果
    4 疗效总结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及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眼部一般检查
        4.2 闪光视网膜诱发电位检查
        4.3 光学显微镜观察
讨论
    1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2 关于玻切术后视神经萎缩治法探讨
    3 除风益损汤加味的组方分析及方解:
        3.1 主要组成
        3.2 方解
    4 除风益损汤现代药理研究
    5 除风益损汤在眼科的应用
        5.1 治疗眼外伤
        5.2 治疗手术后并发症
        5.3 LASIK 术后
        5.4 其他
    6 倍频 532 激光对视网膜视神经的影响:
    7 存在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详细摘要

(7)两种不同材料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受试者术后主观感觉调查问卷
致谢

四、老年性白内障超声唇样变特征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质网应激调控晶状体上皮的生物学行为参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D]. 董媛. 山东大学, 2019(02)
  • [2]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敏感度变化相关研究[D]. 蔡蕾. 复旦大学, 2013(03)
  • [3]老年性白内障超声唇样变特征的价值[J]. 王洁,秦锦强,任杰邓,邓劲松,张新琼,张春丽,陈海清.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01)
  • [4]基于彩色眼底图的图像分析与疾病自动诊断算法研究[D]. 熊荔.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5]外伤性白内障房水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及手术方式的研究[D]. 刘贺婷. 安徽医科大学, 2015(09)
  • [6]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玻切术后视神经萎缩的研究[D]. 王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12)
  • [7]两种不同材料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D]. 赵红. 郑州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类脂特征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