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如何摆脱诚信危机

注册会计师如何摆脱诚信危机

一、注册会计师如何摆脱诚信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叶陈云,叶陈刚[1](2020)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信誉危机反思及其治理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陆续发生的财务欺诈及注册会计师职业伦理失范案例凸显了CPA行业正面临着道德滑坡与声誉危机,深刻地侵蚀着CPA鉴证业务的质量和影响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道德水准与文明程度。本文在概述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注册会计师职业声誉危机问题背景基础上,回顾和评析相关CPA信誉问题研究文献现状;继而深入分析我国CPA行业管理伦理与职业声誉危机的危害与后果;并针对CPA行业不良伦理行为的声誉危机等问题进行多维度成因剖析;最后基于我国资本市场转型发展的新背景与新形势,提出能有效治理CPA行业职业伦理异化现象并重塑注册会计师良好职业信誉的若干路径,为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促进商业伦理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厚实的应用伦理学理论支持。

龙稳全[2](2019)在《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投资银行作为证券市场最为重要的中介机构,是联系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在保证发行人质量、维护投资者信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之为证券市场的“看门人”。但是,现实并非像田园诗般美好,近些年来,无论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中国等新兴国家,都曾爆出因欺诈发行而导致投资者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之所以出现此情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投资银行未能履行勤勉义务。本文旨在通过对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本源进行梳理,探寻有关国家或地区在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实现机制、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先进成熟的经验,以此解决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存在的问题,促使我国投资银行能够最大限度地履行勤勉义务,既保护投资者利益,又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正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从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出发,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阐述论证的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以及对我国具有的现实意义。正文从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基本理论、判断标准、实现机制、法律责任以及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的演进、问题及完善等五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重点阐述了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基本理论。目前,学界对投资银行勤勉义务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实质上投资银行勤勉义务乃是基于信义关系而产生,属于注意义务的范畴,是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产生的内在诱因在于投资银行商业机会的获取和规避自身风险的需要,其建立与金融危机的爆发密切相关,并在金融危机处置过程得到了完善。赋予投资银行勤勉义务是政治、经济、法律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是有限政府的要求,也是用最低交易成本实现信息生产最真实完整的效应的使然,更是权利义务对等与平等原则的驱动。第二章探讨了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是衡量投资银行是否履行勤勉义务的尺度,在性质上是行为标准、普适性标准、抽象与具体的结合体,能够弥补投资银行行为规则的漏洞、明确投资银行行为边界以及合理区分投资银行与其他主体的责任。当前,主要存在“谨慎人”标准和“理性人”标准两种判断标准。前者适用于美国,后者则适用于美国以外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二者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历史的必然。尽管两种判断标准内涵存在较大差别,但都兼具了原则性和灵活性,从而得以维护投资者利益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三章论述了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实现机制。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套相互制约和补充的制度。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实现机制的构建应当考虑内因与外因、激励与约束、成本与收益等因素,并以此可分为内部与外部实现机制、激励与约束实现机制等。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薪酬与晋升机制、声誉机制、看门人监督机制等激励机制在运转过程中,能够产生促进投资银行更加勤勉尽责的效应。投资银行的公共执行机制、私人执行机制、内部约束机制、发行承销费用支付机制、媒体监督机制等约束机制在运转过程中,能够起到约束投资银行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但每一种具体机制自身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应。第四章研究了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法律制度价值实现的重要保证。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的行为可能需承担民事、行政、刑事等法律责任。目前,学界对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的性质认识存在分歧,实际上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的行为应构成侵权责任,并应合理区分投资银行与发行人、其他中介机构、投资银行从业人员之间的责任,同时投资银行可基于时效消灭、请求权人故意、因果关系不成立等因素进行抗辩。由于行政责任制度具有快捷、高效的特点,容易陷入路径依赖,行政处罚应强调处罚措施与违法行为的匹配性,遵循正当程序。只有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的行为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才会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探讨了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的演进、问题及完善。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主要经历了审批制、通道制、保荐制三个阶段。截至目前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体系,但仍然存在着规制理念存在偏差且纠正不足、判断标准模糊且存在缺失、实现机制激励不足且制衡功能失效、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单一且责任分担失衡等问题。实际上,对于这些问题,证券市场相对发达的有关国家或地区都曾经历过,并且有着先进成熟的解决经验和措施。我国应在借鉴有关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和措施的基础上,通过重塑投资银行勤勉义务规制理念、重构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完善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实现机制,以及优化投资银行勤勉义务法律责任制度等对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进行完善。结束语是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包含了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实现机制、法律责任等内容,每个具体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效运转对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价值的实现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借鉴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措施,及时完善有关制度,促进投资银行积极履行勤勉义务,保证证券发行质量,为我国证券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源流活水,这对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董文茜[3](2018)在《探索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何才能吸取违背诚信的惨痛教训,通过新的诚信建设的若干措施重塑行业的信用形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违背诚信的惨痛教训、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注册会计师应从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确保执业的独立性、完善行业法律监管及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等方面重塑行业形象,重新树立"诚信为本、勤勉尽责"的行业信誉。

王双云[4](2011)在《会计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席卷,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失控现象的频繁发生,经济世界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中所暴露出来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基本道德原则丧失等问题使得会计伦理日益成为学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经济人”、“道德人”的人性论为逻辑起点,结合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方法,使用分析与描述的手段,站在本土和全球的视角对我国社会主义会计伦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本文对我国会计领域伦理问题的表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吸收国内外会计伦理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建构了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从会计道德风险控制、会计道德行为选择、会计道德教育创新和会计制度伦理建设等几个微观维度探讨了会计伦理问题的治理,以期对我国会计伦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会计伦理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第二章论述了会计伦理的理论基础,认为:会计人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会计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会计的本质是人的活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伦理学看,会计是一种伦理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集合。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涉及伦理,会计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也有其伦理层面。会计和伦理道德密不可分。从经济学上看,会计伦理是一种产权制度,会计伦理这种产权制度的建立、实施、修订是要花费成本的。会计伦理是一种经济制度,我们制定会计伦理时,一定要认真地考量制定或修订会计伦理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其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会计伦理也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机制,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问题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的出现。会计伦理规范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从博弈论来看,只有经过多次博弈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纳什均衡”状态。第三章梳理了我国会计领域的伦理问题及成因。现实中我国会计领域的失信败德现象愈演愈烈:在观念层面上,极端个人主义已危险地渗入中国社会,而会计领域也不可避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本位主义甚嚣尘上;在规范层面,职业道德缺失,“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被打破,会计职业道德被突破、僭越的现象十分突出;在行为层面上,道德行为失范,会计不当行为、会计较恶行为、会计极恶行为不断上演,一部分会计人员失去理性,从行为失范直到触犯刑律。人性扭曲与利益诱惑、制度缺失与监督无力、成本低廉与执行乏力、教育薄弱与历史影响四者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会计伦理问题沉重的不道德状况。种种会计领域道德问题的产生,究其表面原因,是社会经济环境不佳,法律不全,执法不严,惩处不力,无法约束人们的各种不良行为;根本原因则是人们的道德标准下滑,真假、善恶、美丑、好坏、是非、忠奸等界限模糊,无法约束人们的不良心灵,进而导致会计不道德现象和行为。第四章总结了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历史选择并提出了新的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理论框架。这是全文的重点。会计官吏犯罪的立法与惩治、会计伦理思想的重视与弘扬、会计道德规范的践行与信守是我国古代会计道德建设的突出特点,也是我国会计道德建设的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综观西方对会计道德问题的治理,就是会计法制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不断创新、会计道德不断进步的过程。在经历会计道德危机带来惨痛教训的同时,西方一直在探索治理会计道德危机之路。从会计准则的颁布到会计法制的推行,从加强监管到重视道德教育,我们看到了西方各国为治理会计危机,重建投资者的信心所作的种种努力。其实,会计伦理问题不能依靠单一的治理方法,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必须依赖理性法制的力量,但不能过分迷信法制;不要过分崇拜市场的力量,民间自律不见得是最佳选择;不能只重视制度安排,而忽视全方位的道德教育。我国会计领域伦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会计伦理问题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着力完善治本之策。从社会伦理的宏观视野看,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基本框架需要强化源头治理,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深化改革,有步骤推进。具体而言,必须从会计伦理规范的层次化、会计伦理规范的法规化、会计伦理活动的制度化、会计伦理教育的专门化和会计伦理监督的社会化等方面进行构建。第五章探讨了会计制度伦理的建设。会计伦理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迫切需要会计制度伦理建设。会计制度伦理的创新,包括会计制度的伦理化和会计伦理的制度化两个方面。制度设计伦理是在设计和建立制度时对伦理的考虑,既包含制度建立的伦理观基础,又包含其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制度运行伦理则是在制度运行或者实现时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会计伦理制度化是一种以强制力为后盾的权威机构与将道德良心明文化、外部化、制度化相结合而构成的“制度化规范力量”。会计伦理制度化、规范化、明文化、法律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会计伦理制度化是当今特殊经济体制下的必然选择。第六章深入分析了会计道德风险控制和会计道德选择。从会计危机治理的角度看,会计道德风险的控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会计行业自律和内部控制策略。会计道德风险的管理包括道德风险识别、道德风险动因分析、道德风险管理对策等。作为社会的成员,每个会计从业人员都负有选择的使命和责任,放弃这种使命和责任,就是放弃作为人的资格,把自己降低到一般动物的水平。影响会计行为选择的因素有社会道德体系、会计道德体系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是会计道德选择得以进行并发挥作用的意识结构和心理基础。它是一种自觉、自主、自控的联结方式或运行方式。会计道德选择的实现是一个在一定自由的基础上,依据正确的选择尺度,选择正确的手段,达到选择的目的并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过程。选择的前提、选择尺度和选择目的与手段,是会计道德选择具体实现中三个重要的环节。第七章探索了会计道德教育问题。从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角度看,会计道德教育是会计治理理论框架中最为基础而目前又最为薄弱和被人忽视的环节和方面。充分发挥会计道德教育的作用,必须更新观念,在会计道德教育制度、会计道德教育环节、会计道德教育内容、会计道德教育方法等方面实现创新。同时,加强会计道德建设,防范和治理会计失信败德问题,必须“以人为本”,立足于会计从业人员这一主体,通过唤醒和培育会计人员的道德良心。企业的会计良心和会计师的职业良心构成了会计良心的双重性结构。会计良心具有二重性结构模式,与此相适应,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和建设会计良心。从会计道德教育的目的看,他律式的组织道德教育和自律式的自我道德教育的效果实现,是会计高尚道德人格的形成重要途径。自律与他律相补充,才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会计道德境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雇佣型”境界、“尽职型”境界、“献身型”境界。用教育凝聚人心,用文化激励人心,只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的会计道德教育,才能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这一思想深入人心。

聂飞舟[5](2011)在《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研究 ——美国法的考察和中国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受到广泛批评。通常认为,没有信用评级,次贷证券不能成功地发行和销售。信用评级机构却出现评级模型失败、放松评级标准、故意忽视评级问题、评级调整方式不透明、独立性受到干扰等种种问题。这已经不是评级机构第一次表现如此“失常”,由此引出的问题是“评级机构失灵”的故事为什么能够一次次重演?评级机构在美国是否受到监管以及受到什么样的监管?频频失职的评级机构是否以及如何对投资者损失承担责任?后金融危机时代下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将发生什么样的革新?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具有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和责任的法学研究非常薄弱,我国立法对评级机构监管的法律规范也非常简单,在穆迪、标普等国际评级巨头大举进入国内评级市场,而我国本土评级机构无一具有国际声誉的背景下,研究这一主题更具现实意义。研究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问题,离不开对“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机构”概念的界定。信用评级是对信用风险的评价意见和对未来风险的预测性评价,评级结果以符号表达,表示信用风险的相对排序。对信用评级内涵认识误区可能影响到对评级机构作用的预期和评价。作为信用评级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信用评级机构具有独立性、商业性和专业性。在美国,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是最重要的评级机构,它与商业银行内部评级部门、信用报告机构存在区别。信用评级机构具有信息媒介功能、品质认证功能、监管标准功能、合约管控功能,评级机构的存在价值可以用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委托代理等理论进行解释。这构成本文第一章的内容。从1909年现代信用评级机构出现至今已逾百年,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的地位得以巩固,金融市场全球化、“去中介化”的推动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极大提高了评级机构的重要性。相应的,评级机构在美国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75年NRSRO概念提出以后,无论是国会立法、政府监管规则甚至司法判例都大量援引NRSRO及其评级结果,NRSRO概念深深地嵌入美国法中。但对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却迟迟没有制度化,从早期没有严格的监管,到指定NRSRO做法,这种状况直至安然事件催生2006年《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才得以改变,形成了以注册登记为核心的监管制度。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出台了新一轮的监管规则,代表最新监管动向的是“多德法案”。从评级机构自由竞争(自律)发展到登记注册(监管)的演变过程表明监管动因受到“信用事件驱动”的影响,而“声誉资本”理论和“监管许可”理论或多或少地对监管思想和监管规则带来影响。虽然每个具体的历史阶段对评级机构监管的关注点不尽相同,但这些关注共同指向评级机构的竞争问题、独立性问题、透明度问题以及权重责轻问题,由此,市场准入监管、利益冲突监管、信息披露监管、法律责任追究成为美国评级机构监管体系的基本构架。相对于美国,我国评级机构发展比较落后,规模普遍偏小、公信力不足、难以抵御国际评级机构的渗透,而且严重依赖监管部门强制使用评级结果而生存,因此反而需要培育评级机构生存环境,让评级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声誉资本。另外,我国《证券法》对证券评级机构业务作了原则性规定,除此以外,对评级机构监管的立法比较集中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颁布的部门规章,这些法律规范存在法律阶位低、部门立法色彩浓、缺乏整体协调性等问题,本文建议针对信用评级机构专门立法。紧随第二章后,本文分四章研究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利益冲突监管制度、信息披露监管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首先,在第三章中讨论了市场准入监管,包括主体准入和业务准入。一般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少量的NRSRO并且在监管规定中使用NRSRO评级是信用评级行业市场集中的原因,本文提出,影响评级机构准入的因素除了监管性壁垒以外,还存在经济性壁垒,比如声誉资本、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沉淀成本、私人合约使用评级等因素。2006年《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通过以后,评级机构准入问题实质性变成评级机构成为NRSRO的问题。虽然存在对NRSRO的存废争议,但在现有的监管制度下,市场准入监管包括NRSRO的准入程序和准入标准。在这方面,美国经历了漫长的立法过程,从无异议函程序到注册登记程序,从指定NRSRO过程中形成的不成文标准到法案中明文规定的标准,总体上表现降低评级行业门槛,增进评级机构之间竞争的指导思想。而我国评级机构的准入现状存在与美国既相似又不同的特征,立法需要重点关注统一监管部门,确立市场准入程序,提高准入门槛、扶持民族评级机构,限制国外评级机构进入国内市场等。其次是第四章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评级机构利益冲突分为公司层面的利益冲突和个人层面的利益冲突,发行方—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和投资者—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通常表现为发行人付费利益冲突、附属业务利益冲突、主动评级利益冲突、评级营销利益冲突、评级机构及人员利害关系的利益冲突。本文以发行人付费利益冲突为例深入分析了评级机构利益冲突之困,结构化金融评级过程中发行人付费冲突尤其严重,以数据和事实批驳了评级机构能够管理利益冲突的辩解,澄清了监管必要性的争议。SEC专门制定对利益冲突监管的规则,次贷危机后又进行了紧急修改和补充,但理论批评主要集中在现有立法没有解决发行人付费冲突问题上,本文介绍了对评级机构付费体制的代表性改革方案。我国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立法上比较粗糙,对一些可能的利益冲突类型没有涉及,监管方式也比较简单,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在防范和管理利益冲突上的作用,这些可以借鉴美国立法的经验。接下来是第五章信息披露监管。信息披露是证券监管领域最重要的监管手段,对于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美国此前实行自愿披露制度,此后逐步发展为强制披露制度,而且强制披露也经历了从“弱式”至“强式”的过程。美国现有评级机构信息披露规则,包括披露信息内容、信息披露时间和方式、信息披露的保障制度。此外,与评级机构“信息流”有关的问题还包括Regulation FD适用的争论以及防止非公开信息非法使用问题。强化评级机构信息披露责任是美国当前监管的重点,“多德法案”增补大量法律规范,特别强调评级方法的透明和评级表现的透明对于投资者判断信用评级是否值得信赖的极端重要性。我国对评级机构强制披露信息有所涉及,但披露的内容范围、披露的周期、披露的方式都有局限,更成问题的是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情况很不理想,在这方面我们要吸取次贷危机中反映出来信用评级“不透明”的教训,完善立法,加强检查,增强评级行业透明度。最后一章研究了评级机构法律责任问题。与评级机构“显赫”地位和权势相比,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却“低调”得多。在制定法中没有规定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普通法中以新闻出版者的身份享有出版自由,传统上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护。次贷危机让评级机构这种“豁免”于法律责任之外的特权受到指责。多德法案的出台以及新近发生的一些案例开始让评级机构面对诉讼的真正威胁。本文梳理最新立法资料和大量案例后指出,美国评级机构可能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证券法责任,包括《1933年证券法》第11条下专家身份责任和承销商身份责任,《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b)条和10b-5规则的责任以及证券中“控制人”责任。第二个层面是普通法责任,既包括侵权法责任,比如普通法欺诈和过失虚假陈述责任,又包括合同法责任,比如违反明示合同条款责任和违反默示合同条款责任。不同的责任具有不同法律依据、构成要件和适用难点。从司法实务来看,美国法院更多地开始从个案出发,考虑评级机构行为的业务性质、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的地位、信用评级的用途范围以及信用评级的证明作用等多种因素,对评级机构能否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作出判断,不再给予评级机构无条件的“一揽子”保护。我国立法对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规定“重”行政责任而“轻”民事责任,对于后者惟一的规范见于《证券法》,它规定资信评级机构在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等业务活动制作、出具资信评级报告中的虚假陈述责任,但对于评级机构在证券业务外的评级行为承担什么样的民事责任,我国《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均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次贷危机中,因信任评级机构给出“投资级别”评级而购买次贷证券的大量投资者遭到巨大损失却起诉无门或者胜诉希望甚微,有的甚至被迫“流落街头”,评级机构的特权地位以及民事责任规定的严重缺位不利于投资者的保护、证券市场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以此为鉴,本研究提出,我们应当立足于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构建我国评级机构法律责任框架和制度。

吴可夫[6](2011)在《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公允价值会计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世界性难题。无论是从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视角和会计计量视角,还是从产权理论视角和契约理论视角,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选择都具有历史必然性,公允价值会计是21世纪会计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显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益融合。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及执行情况将对会计信息产生重大影响,“风险”成为公允价值会计与内部控制的契合点,并将处于长期的动态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公允价值》尚处于研究与起草阶段,时间上远远落后于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这对于正确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和审计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问题,必将有助于推动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开展,拓展内部控制的研究领域,为构建公允价值内部控制规范、进而正确和有效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和审计提供指导和参考。基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系统,公允价值会计的保障体系分为信息输入阶段的环境保障、信息生成阶段的质量保障和信息输出阶段的评价保障。公允价值会计的保障体系是一个互动的整体,内部控制贯穿保障体系始终,对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实施全程关注,是整个保障体系的核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公允价值会计实施的前提条件。从产权、契约、决策有用性和风险管理等视角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与公司治理紧密相关;在公允价值会计方面,审计委员会的基本功能是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无重大差错;公允价值内部审计是一种风险导向审计,本文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传递过程讨论相关职责划分和内部审计程序;公允价值会计契约的不完备引发其诚信需求,应从制度体系和信誉机制着手寻求公允价值会计诚信的实现路径。有效的风险评估是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重要保证。“无重大差错”观念的提出为使用估价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允价值会计风险分为环境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类,可以扩展到公允价值审计风险和公允价值财务分析风险,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也可以扩展到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和财务分析师的职业判断。公允价值会计的控制活动是根据公允价值会计风险的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公允价值会计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分别讨论了运用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等估价技术的内部控制要点,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企业应根据互联网和公允价值信息流的特点设计并运行公允价值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基本定位和制定、公允价值的定义、层级和披露等方面提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设计构想,比较各具体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之间存在的差异,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紧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公允价值》。笔者认为,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首次尝试将公允价值会计和内部控制研究结合起来;第二,构建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保障体系,提出内部控制是公允价值会计保障体系的核心;第三,界定了公允价值会计风险及其控制目标,分析了运用公允价值估价技术的风险控制要点。同时,公允价值会计和内部控制均为极具挑战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加之作者在学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上的局限性,结合两者进行研究更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本文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没有对文中提出的有关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第二,“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部分仅集中篇幅对某些方面作了重点讨论,内容安排不尽全面;第三,对公允价值会计风险的界定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

刘艳森[7](2010)在《诚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石》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分析了注册会计师产生诚信危机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王慧[8](2009)在《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独立审计信用是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核心隐性保障要素,并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公平和效率以及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诸如被世人关注的会计造假、金融危机等无一不与独立审计信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信用管理视角研究独立审计监管问题,构建独立审计信用的监管机制,不仅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下日益激烈的会计审计市场竞争,提升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拓展审计监管理论创新、寻求独立审计监管创新思路,优化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环境,为宏观政策层制定监管政策和相应法规提供理论支持,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外独立审计信用监管问题的研究进展、我国独立审计信用监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动态追踪与分析。研究发现,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多维系统架构、同步交错协调的运行机理、实施保障与机制效率评价等问题是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为此,作者设计了由八大部分组成的论文研究框架,并针对不同研究内容选择了规范型、解释型、描述型、统计分析及实证检验等相应的研究方法,认为制度伦理理论、审计功能实现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等为本文的研究和拓展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接着,对独立审计信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包括独立审计信用的科学内涵与外延,独立审计信用生成原理的模型解构、形成中的维护与修复补偿等问题。然后,从我国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现实安排、独立审计信用监管自律效应以及现行监管主体的监管效应等层面对我国独立审计当下的监管实效进行了统计分析,所得到四点研究启示为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监管机制实施与效率评价等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理论架构,包括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目标导向、影响因素识别、理论架构的层级结构与运行机理,迈出了这一论题创新的探索一步。接着,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效率实现问题,着重研究了独立审计信用征信系统有效性,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效应的实现,以及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构筑。最后,对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展开研究,涉及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的总体方案、标准、方法及程序。论文的主要创新如下:1、将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架构设计、要素描述、动力机制、效果评价、效率保障纳入到整体研究框架之中,系统的、多角度的研究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目前尚未见载文及报道。2、采集1992-2007年为样本窗口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审计意见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参数,揭示了我国独立审计信用监管自律效应;对1999-2008年财政部公布的《会计师信息质量检查公告》、2004-200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工作动态》、1999-2004年审计署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结果、1992-2008年中国证监会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及涉案注册会计师处罚决定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现行监管主体的监管效应,所得到的结论为研究我国独立审计信用的监管实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既是研究思路也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3、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机制效应的实现问题。2003-2005年资本市场数据实证检验所得到的我国市场中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结论,为我国审计市场监管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4、以制度伦理理论、审计功能实现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等为理论支持,基于独立审计信用形成机理与我国独立审计监管的实际效果,充分考虑机制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在目标导向下构建的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以及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对我国宏观政策层制定监管政策和相关法规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管亚梅[9](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由来已久,它是上市公司管理层为实现其主观目的任意违背会计准则,践踏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采取伪造、掩饰等手法编造假账,而个别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为取得自身利益,取悦、迁就上市公司,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视而不见却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串谋。最近几年,无论中外都发生了大量的令人震惊的审计合谋案件,其破坏力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审计合谋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广大相信虚假财务报告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扰乱了正常的投资秩序,股市功能发生严重异化。另一方面,审计合谋对社会诚信机制的损害是具有破坏性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是靠诚信生存的行业,而诚信一旦被破坏,对这个行业的打击就是致命性的,最严重的是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经济发生危机与震荡。中外政府及监管机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加大了惩处力度来治理审计合谋。但是,使我们不愿看到而确实又看到的是审计合谋案件仍然此起彼伏,屡禁不止。这不能不说明审计合谋的环境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实需求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有措施还不能真正戳到痛处。审计合谋的治理极其紧迫,并且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全文研究工作分三大部分,共九章内容,具体介绍如下:第一大部分包括三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第二章是对中外审计合谋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性的回顾,掌握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三章是审计合谋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内部人控制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限理性理论、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等的主要观点以及对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二大部分包括三章,是本文的详细分析和论证部分。第四章对审计合谋的现状及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剖析,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因子、法律环境影响因子、公司治理环境影响因子、事务所执业环境影响因子,揭示审计合谋的客观环境。第五章利用博弈论理论对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过程、CPA和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审计合谋的现实基础。第六章通过修正的Lennox审计意见预测模型预测出2005-2007年度应该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而实际上却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上市公司作为审计合谋的样本,来分析审计合谋与审计市场结构的相关性,对审计合谋的治理具有借鉴意义。第三大部分包括三章,提出审计合谋的综合治理措施,是本文的重点。第七章从审计合谋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两方面来构建审计合谋红旗标志预警体系。第八章从股东维、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维、审计合谋监管部门维、CPA及会计师事务所维来构建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力求从根本上治理审计合谋,重拾公众对审计职业的信心,维护广大股民的合法权益。第九章是结论及展望。

陈韶君[10](2008)在《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由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引发的不利经济后果,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导致财务审计舞弊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与审计师的寻租行为。我国资本市场赖以运作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导致了租金存在,上市公司和审计师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寻租行为不仅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造成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失,而且还会引起财务信息失真和审计失败。从资本市场现实角度看,如何有效进行审计和遏制审计寻租行为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乃至政界人士所关注的焦点和所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故对此展开研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其学术价值。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寻租理论为视角,运用产权理论和博弈理论,分析上市公司和审计师寻租行为产生的供需动因,并为有效控制审计寻租提出政策性建议。首先,本文运用寻租理论、产权理论与博弈论,研究了我国审计寻租的特殊产权背景与审计寻租中的非合作博弈。阐述了租金涵义演变、寻租涵义和寻租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现代产权理论,基于产权保护的视角分析了会计信息披露产权界定和模糊产权所形成的公共领域,以及审计师对会计信息产权进行审计界定的必要性。本文还从产权制度变迁和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安排角度,深入分析了审计寻租产生的上市公司产权界定模糊和非流通国有股比重过高这一特殊产权背景。此外,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了审计师、上市公司和监管者之间的动态寻租博弈模型,克服了仅仅从理论视角研究的片面性,为更全面理解审计寻租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研究了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的基本理论。明确界定了审计寻租内涵、审计寻租主体和客体与审计寻租成本涵义,从产权角度出发剖析了审计寻租产生的内在机理,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由政府主导、政府管制、审计委托聘任机制和会计制度双轨制等特征,分析了审计寻租产生的外在条件,在审计寻租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审计寻租产生的严重社会后果。再次,研究了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产生的动因。本文明确指出,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揭示管制主要通过会计审计准则制定管制和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来实现,信息揭示管制产生了管制租金,而管制租金是审计寻租的产生诱因。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审计寻租产生的供需动因,一方面,上市公司制度性寻租、特殊产权制度安排和会计审计准则的变迁特色,构成了审计寻租形成的需求动因;另一方面,审计市场的竞争压力、法律体系缺陷和审计职业道德缺失又构成了审计寻租供给动因。最后,从审计寻租产生的需求和供给视角两方面,检验与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的影响因素。本文对审计寻租产生需求动因的实证检验系分别从市场管制、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三方面进行,结果表明,审计寻租与上市公司的会计管制具有显着相关性,上市公司作为审计寻租主体也存在着强烈的避亏、增发股票和保持上市资格的寻租动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控制权安排与审计寻租显着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审计寻租动机越小;由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受到证监会和公众监督的力度大,最终控制人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寻租需求动机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审计寻租需求动机更弱。然而,检验结果未发现股权制衡度对审计寻租有显着影响,也未发现我国目前的董事会制度对审计寻租具有显着地抑制作用,故无法改变对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装饰品”的质疑。审计寻租供给动因的实证研究是从事务所规模和异常审计收费两方面进行的,结果表明,作为供给因素的事务所规模和审计收费对审计寻租有显着影响,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寻租的供给动机便越低,说明事务所规模对审计寻租起到了显着的抑制作用,异常审计收费的减少能对审计寻租起到了显着性抑制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审计寻租行为应加强控制,控制原则是加大审计寻租成本、降低审计寻租的需求和供给。此外,本文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民事赔偿机制、降低监管成本等以加大审计寻租成本,完善资本市场管制制度以降低审计寻租需求,形成合理的审计市场结构以减少审计寻租的供给等政策性建议,作为适度控制审计寻租的具体措施。

二、注册会计师如何摆脱诚信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册会计师如何摆脱诚信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1)注册会计师行业信誉危机反思及其治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注册会计师信誉领域相关文献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一)注册会计师信誉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信誉相关研究文献的评述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誉下滑危机现状分析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信誉危机现状回顾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誉下滑危机造成的危害与后果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誉下滑危机的多维度成因分析
四、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伦理行为异化的治理路径选择
    (一)融合市场化与非市场诚信约束力量以重构职业伦理秩序及响应国家治理吁求
    (二)确定利益平衡型伦理价值取向以充分满足注册会计师职业价值层面精神要求
    (三)恪守物质与精神相统一原则以积极回应职业伦理氛围与共赢团队文化诉求
    (四)兼顾长短期利益以力求实现职业伦理价值共荣共享方面的长远追求
    (五)处理好利益相关者双向制约关系以尽快满足职业化正能量效果的实际需求

(2)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三、论证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性质、内涵与内容
        一、投资银行勤勉义务性质辨析
        二、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内涵剖析
        三、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内容探讨
    第二节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产生与反思
        一、投资银行勤勉义务产生的背景
        二、投资银行履行勤勉义务的内在诱因
        三、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反思
    第三节 赋予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理论阐释
        一、赋予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政治学基础
        二、赋予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法律经济分析
        三、赋予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法理支持
        四、赋予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理论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
    第一节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本质与作用
        一、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本质探源
        二、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作用解析
    第二节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分类及评析
        一、“谨慎人”标准的内涵界定、作用分析及形成探因
        二、“理性人”标准的内涵界定、作用分析及形成探因
    第三节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比较分析
        一、“谨慎人”标准在理念层次上高于“理性人”标准
        二、英美及我国香港特区的判断标准较德日更有利于投资者保护
        三、不同国家或地区相同事项勤勉尽责要求程度不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的实现机制
    第一节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实现机制的分类与构建
        一、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实现机制构建的考量因素论析
        二、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实现机制的分类及内容构成
    第二节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激励机制的运转及效应分析
        一、投资银行薪酬与晋升机制的运转及绑定效应
        二、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运转及标签效应
        三、看门人监督机制的运转及竞争效应
    第三节 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约束机制的运转及作用分析
        一、公共执行机制的运转及监管作用
        二、私人执行机制的运转及威慑作用
        三、投资银行内部约束机制的运转及控制作用
        四、发行承销费用支付机制的运转及预防作用
        五、媒体监督机制的运转及监督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的民事责任
        一、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民事责任的性质与归责
        二、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三、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
        四、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的民事责任分配
    第二节 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的行政责任
        一、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行政责任类型及构成要件
        二、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行政责任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的刑事责任
        一、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刑事责任与构成要件
        二、投资银行违反勤勉义务刑事责任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的演进、问题及完善
    第一节 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的演进
        一、审批制下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的建立与缺陷
        二、通道制下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的发展与不足
        三、保荐制下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的形成与成效
    第二节 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银行勤勉义务规制理念存在偏差且纠正不足
        二、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模糊且存在缺失
        三、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实现机制激励不足且制衡功能失效
        四、投资银行勤勉义务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单一且责任分担失衡
    第三节 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制度的完善
        一、重塑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规制理念
        二、重构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
        三、完善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实现机制
        四、优化我国投资银行勤勉义务法律责任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3)探索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二、注册会计师违背诚信的惨痛教训
三、注册会计师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的对策
    1. 确保执业的独立性。
    2. 加强行业监管。
    3. 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4. 会计师事务所应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培养。
结语

(4)会计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简要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观点
        三、主要内容
第二章 会计伦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会计伦理的人性论基础
        一、"经济人"假设
        二、"道德人"假设
        三、会计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会计的伦理学基础
        一、会计的本质
        二、会计的伦理本质
        三、会计伦理的行为主体
    第三节 会计伦理的经济学特征
        一、会计伦理的制度经济学特征
        二、会计伦理的信息经济学特征
        三、会计伦理的博弈论特征
第三章 我国会计领域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我国会计领域的伦理问题的表征
        一、观念层面:极端个人主义盛行
        二、规范层面,职业道德缺失
        三、行为层面:道德行为失范
    第二节 成因剖析
        一、人性假设与利益诱惑
        二、制度缺失与监督无力
        三、成本低廉与执行乏力
        四、教育薄弱与历史影响
第四章 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历史选择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历史演进
        一、我国传统社会会计道德建设的经验
        二、西方会计道德失序治理历程回眸
    第二节 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历史启示
        一、不能依靠单一的治理方法,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二、必须依赖理性法制的力量,但不能过分迷信法制
        三、不要过分崇拜市场的力量,民间自律不见得是最佳选择
        四、不能只重视制度安排,而忽视全方位的道德教育
    第三节 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理论框架
        二、会计伦理规范的法律化
        三、会计伦理活动的制度化
        四、会计伦理教育的专门化
        五、会计伦理监督的社会化
第五章 会计制度伦理建设
    第一节 会计制度的学理分析
        一、制度的文化阐释
        二、会计制度的层次分析
        三、会计制度与会计伦理的关系
        四、完善我国会计制度的建议
    第二节 制度伦理界说
        一、制度伦理及其建构原则
        二、制度伦理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会计制度伦理的创新
        一、会计制度的伦理化
        二、会计伦理的制度化
第六章 会计道德风险的控制与行为选择
    第一节 会计道德风险的学理阐释
        一、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
        二、道德风险及其特征
        三、会计道德风险
    第二节 会计道德风险的管理
        一、会计道德风险识别
        二、会计道德风险动因分析
        三、会计道德风险管理对策
    第三节 会计道德的行为选择
        一、会计道德行为及其特征
        二、影响会计行为选择的因素
        三、会计道德选择及其形式
        四、会计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
        五、会计道德行为选择的实现
第七章 会计道德教育的探索
    第一节 会计道德教育创新
        一、会计道德教育及其作用
        二、会计道德教育的观念更新
        三、会计道德教育的环节创新
        四、会计道德教育的内容延展
        五、会计道德教育的方法拓新
        六、会计道德教育的制度创新
    第二节 会计道德良心的培育
        一、会计道德良心的作用
        二、会计道德良心的结构
        三、会计道德良心的培育
    第三节 会计道德人格的锻造与提升
        一、会计道德人格的提升
        二、道德自律与道德品格
        三、会计道德人格的形成
        四、会计道德境界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研究 ——美国法的考察和中国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基本结构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 信用评级与信用评级机构
    第一节 信用评级的界定
        一、信用评级的定义
        二、信用评级的内涵
    第二节 信用评级机构的界定
        一、信用评级机构的概念和特征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信用评级机构的功能作用
    第三节 信用评级机构运作原理的经济学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章 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监管规范
    第一节 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简史
        一、信用评级机构的前身:商业信用机构
        二、现代信用评级机构的出现
        三、信用评级机构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监管规范沿革
        一、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法的地位
        二、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律规范沿革
    第三节 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理论和认识之争
        一、理论解释
        二、认识差距
    第四节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及其法律监管规范
        一、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二、我国和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比较
        三、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规范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第三章 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监管
    第一节 影响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的因素
        一、市场准入导致评级行业高度集中
        二、影响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的因素
    第二节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监管制度
        一、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监管的立法
        二、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监管制度
    第三节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一、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监管的现状
        二、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监管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监管的建议
第四章 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
    第一节 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类型和表现
        一、利益冲突类型
        二、利益冲突表现
    第二节 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之困:以发行人付费模式导致的利益冲突为例
        一、从“订购人付费”收入模式到“发行人付费”收入模式
        二、评级机构收入模式转变带来利益冲突之困
        三、评级机构“声誉”机制辩解无助于利益冲突脱困
    第三节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制度
        一、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的立法
        二、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的具体规则
        三、信用评级机构走出利益冲突之困的改革出路
    第四节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一、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的现状和问题
        二、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的建议
第五章 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
    第一节 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的价值和模式
        一、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的价值
        二、自愿信息披露模式和强制信息披露模式
    第二节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制度
        一、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立法
        二、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具体规则
        三、信息披露足够吗:监管效果的理论争鸣
    第三节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使用非公开信息的相关问题
        一、Regulation FD 适用问题
        二、防止非公开信息非法使用问题
    第四节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一、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和问题
        二、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建议
第六章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以司法判例为视角
    第一节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概览和框架
        一、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概览:历史与现实
        二、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基本框架
    第二节 美国证券法下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
        一、《1933 年证券法》第11 节下的责任
        二、《1934 年证券交易法》第 10(b)条和 10b-5 规则下的责任
        三、《1933 年证券法》第15 节、《1934 年证券交易法》第20(a)条下的责任
    第三节 美国普通法下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
        一、侵权责任(过失虚假陈述)
        二、侵权责任(欺诈)
        三、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抗辩及其反思
        四、违约责任
    第四节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的构建
        一、我国现有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规定和问题
        二、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的构建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公允价值会计具有历史必然性
        1.1.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益融合
        1.1.3 金融危机中反映出的会计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公允价值研究综述
        1.2.2 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理论基础、结构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本文结构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框架
    2.1 公允价值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1 公允价值计量范围的扩展
        2.1.2 公允价值估价技术的发展
        2.1.3 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
    2.2 公允价值会计的保障体系
        2.2.1 保障体系的整体框架
        2.2.2 信息输入阶段的环境保障
        2.2.3 信息生成阶段的质量保障
        2.2.4 信息输出阶段的评价保障
        2.2.5 内部控制是公允价值会计保障体系的核心
    2.3 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需求
        2.3.1 公允价值会计对内部控制环境的需求
        2.3.2 公允价值会计对风险评估的需求
        2.3.3 公允价值会计对控制活动的需求
        2.3.4 公允价值会计对信息与沟通的需求
        2.3.5 公允价值会计对内部监督的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环境
    3.1 公允价值会计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性
        3.1.1 产权视角
        3.1.2 契约视角
        3.1.3 决策有用性视角
        3.1.4 风险管理视角
        3.1.5 着眼于公允价值会计实施的公司治理的完善
    3.2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改革
        3.2.1 现有内部监督体系
        3.2.2 监事会监督无力的原因
        3.2.3 审计委员会与有关各方的关系
    3.3 公允价值内部审计机制
        3.3.1 内部审计、受托责任与风险导向
        3.3.2 公允价值内部审计中的职责划分
        3.3.3 公允价值内部审计程序
        3.3.4 公允价值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3.4 公允价值与会计诚信契约
        3.4.1 会计诚信的契约本质
        3.4.2 公允价值会计诚信契约的信誉模型
        3.4.3 公允价值会计诚信的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允价值会计风险评估
    4.1 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理念
    4.2 公允价值会计风险的界定
        4.2.1 关于会计风险
        4.2.2 可靠性与如实反映的权衡
        4.2.3 公允价值会计风险及其控制目标
        4.2.4 公允价值会计风险的扩展
    4.3 公允价值会计中的职业判断
        4.3.1 适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
        4.3.2 公允价值估价技术与会计职业判断
        4.3.3 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的扩展
    4.4 公允价值会计风险应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允价值会计的控制活动
    5.1 运用公允价值估价技术的内部控制要点
        5.1.1 运用市场法的内部控制要点
        5.1.2 运用成本法的内部控制要点
        5.1.3 运用收益法的内部控制要点
    5.2 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
        5.2.1 系统开发和操作控制
        5.2.2 系统安全控制
        5.2.3 建立问责机制
    5.3 上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
        5.3.1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法规
        5.3.2 上市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活动的披露
        5.3.3 金融危机对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相关制度规范的差异及协调
    6.1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研究
        6.1.1 IASB的努力
        6.1.2 FASB对FAS 157的完善
        6.1.3 SEC对FAS 157的有关建议
        6.1.4 制订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设想
    6.2 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规定
    6.3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差异及协调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诚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石(论文提纲范文)

一、讲诚信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素养的核心
二、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缺失的现象分析
    1. 行业执业不规范。
    2. 招揽客户手段不正当。
    3. 忽视专业胜任能力。
    4. 商业秘密意识差。
    5. 质量意识淡薄, 作假现象严重。
    6. 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自律环境较差。
三、注册会计师产生诚信危机的社会经济原因
    1. 社会道德秩序失衡。
    2. 信息不对称和法制不健全。
    3. 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政策的艰巨性。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诚信建设的对策
    1. 加强职业道德机制建设。
    2. 加快以“合伙制”和“独立执业人”为目标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改革步伐。
    3. 多管齐下建设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诚信环境。

(8)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追踪
        1.2.2 国内的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启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的制度伦理理论
        2.1.1 制度伦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2.1.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的制度伦理分析
    2.2 独立审计的功能实现理论
        2.2.1 独立审计功能实现的四种观点
        2.2.2 独立审计功能实现四种观点的评价与分析
    2.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理论
        2.3.1 机制设计理论描述
        2.3.2 机制设计理论在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中的应用
    2.4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理论基础整合框架
第3章 独立审计信用形成机理分析
    3.1 关于独立审计信用的再认识
        3.1.1 独立审计信用的内涵诠释
        3.1.2 独立审计信用的外延界定
    3.2 独立审计信用生成原理的模型解构
        3.2.1 基本模型假定
        3.2.2 增加审计方信用状况条件的扩展模型
        3.2.3 增加信用供需双方数量与博弈次数后的进一步扩展
    3.3 独立审计信用的维护
        3.3.1 独立审计信用维护的过程分析
        3.3.2 独立审计信用维护的充要条件
    3.4 独立审计信用的修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独立审计监管实效的统计分析
    4.1 我国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现实安排
        4.1.1 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纵向层级
        4.1.2 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横向布局
    4.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自律效应的统计分析
        4.2.1 资料选取与来源
        4.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3 分析结果
    4.3 现行监管主体监管效应的数据“挖掘”
        4.3.1 财政部对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分析
        4.3.2 中注协行业执业质量检查结果统计
        4.3.3 审计署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结果描述
        4.3.4 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类别考察
    4.4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
    5.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目标导向
        5.1.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指导思想
        5.1.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5.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影响因素识别
        5.2.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影响因素的系统识别
        5.2.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
    5.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理论架构
        5.3.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层级结构
        5.3.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运行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效率实现研究
    6.1 独立审计信用征信系统的有效性分析
        6.1.1 独立审计信用征信系统的基本架构
        6.1.2 独立审计信用征信系统的经营组织模式选择
    6.2 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效应实现分析
        6.2.1 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机制的工作内容
        6.2.2 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机制的实现路径
        6.2.3 资本市场对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的实证检验
    6.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构筑
        6.3.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
        6.3.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的实现途径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研究
    7.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评价方案
        7.1.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流程
        7.1.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标准
        7.1.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方法
    7.2 独立审计信用的综合评价
        7.2.1 综合评价目标与评价原则
        7.2.2 指标体系确定与评价方法选择
        7.2.3 独立审计信用的多层次灰色模糊评价
    7.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实施的协同效应分析
        7.3.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实施中的系统协同过程
        7.3.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实施的协同功效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9)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审计合谋的界定的研究
        2.1.1 国外关于审计合谋界定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审计合谋界定的研究
    2.2 关于审计合谋存在原因的研究
        2.2.1 国外关于审计合谋原因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审计合谋原因的研究
    2.3 关于审计合谋规制策略的研究
        2.3.1 国外关于审计合谋规制策略的研究
        2.3.2 国内关于审计合谋规制策略的研究
3 理论基础
    3.1 产权理论
        3.1.1 产权理论分析
        3.1.2 产权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2 内部人控制理论
        3.2.1 内部人控制理论分析
        3.2.2 "内部人控制"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3 委托代理理论
        3.3.1 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3.3.2 委托—代理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3.4.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
        3.4.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5 有限理性理论
        3.5.1 有限理性理论分析
        3.5.2 有限理性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3.6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3.6.1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
        3.6.2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4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现状及环境因子分析
    4.1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现状
    4.2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环境因子分析
        4.2.1 美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环境因子分析
        4.2.2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环境因子分析
        4.2.3 美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应对措施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博弈分析
    5.1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
        5.1.1 基本假设
        5.1.2 博弈过程分析
    5.2 上市公司经营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静态博弈
        5.2.1 基本假设
        5.2.2 博弈过程分析
    5.3 上市公司经营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动态博弈
        5.3.1 基本假设
        5.3.2 博弈过程分析
    5.4 博弈启示
        5.4.1 降低监管成本,增加博弈中监管部门的监管
        5.4.2 完善和规范会计市场,发挥会计市场的中介、评估和监督作用
        5.4.3 增大惩罚力度,并明确监管责任
        5.4.4 切实提高执法能力
        5.4.5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
        5.4.6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5.4.7 完善外部公司治理结构
        5.4.8 增强职工利益
        5.4.9 加大制度的违反成本
6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与审计市场结构相关性实证分析
    6.1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结构现状
        6.1.1 我国当前独立审计市场结构属于垄断竞争型
        6.1.2 审计市场地域性强,势力范围分割严重
        6.1.3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相对于上市公司规模偏小
    6.2 审计合谋与审计市场结构相关性实证分析
        6.2.1 审计合谋与审计意见的关系
        6.2.2 审计意见预测模型
        6.2.3 样本选择
        6.2.4 实证分析
7 审计合谋红旗标志预警体系研究
    7.1 审计合谋的内在形成机理剖析
        7.1.1 审计合谋买方需求机理剖析
        7.1.2 审计合谋卖方供给机理剖析
        7.1.3 审计合谋买卖双方市场均衡机理剖析
    7.2 红旗标志的含义
        7.2.1 国外对红旗标志的界定
        7.2.2 我国对红旗标志的界定
        7.2.3 比较分析
    7.3 审计合谋红旗标志预警体系构建
        7.3.1 审计合谋需求方红旗标志预警体系
        7.3.2 审计合谋供给方红旗标志预警体系
8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研究
    8.1 美国审计合谋治理过程演化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
        8.1.1 美国审计合谋现象因素分析
        8.1.2 美国审计合谋问题应对措施概述
        8.1.3 美国审计合谋治理过程对我国的借鉴
    8.2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股东维
        8.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8.2.2 现有股权结构下的审计合谋需求
        8.2.3 针对股东维的治理措施
    8.3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管理当局维
        8.3.1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舞弊的诱因剖析
        8.3.2 针对管理当局维的治理措施
    8.4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监管部门维
        8.4.1 监管部门未能有效遏制审计合谋的原因剖析
        8.4.2 针对监管部门维的治理措施
    8.5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CPA及会计师事务所维
        8.5.1 CPA及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合谋的原因剖析
        8.5.2 针对CPA及会计师事务所维的治理措施
9 结论及展望
    9.1 本文结论
    9.2 展望及不足
        9.2.1 展望
        9.2.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资本市场
    1.2.2 资本市场审计对象
    1.2.3 审计舞弊、审计合谋和审计寻租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安排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寻租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
    2.1.1 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租金与寻租
    2.1.2 寻租涵义与寻租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
2.2 审计寻租研究的产权理论分析
    2.2.1 产权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
    2.2.2 会计信息产权及其审计界定
    2.2.3 产权制度变迁与审计寻租
    2.2.4 我国审计寻租产生的特殊产权背景
2.3 审计寻租研究的非合作博弈论基础
    2.3.1 审计寻租的博弈
    2.3.2 审计师与上市公司间的寻租博弈分析
    2.3.3 上市公司与监管者间的寻租博弈行为
2.4 本章小结 3 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
3.1 审计寻租的内涵界定与类型
    3.1.1 审计寻租之租金涵义
    3.1.2 审计寻租的含义和分类
    3.1.3 审计寻租的主体
3.2 审计寻租产生的内在机理分析
    3.2.1 现代审计产生与投资者产权保护
    3.2.2 审计寻租问题产生的产权分析
3.3 审计寻租产生的外在条件
    3.3.1 政府主导型的证券发行制度
    3.3.2 制度变迁与审计寻租
    3.3.3 审计委托聘任机制缺陷
3.4 审计寻租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3.4.1 审计寻租成本的涵义
    3.4.2 审计寻租者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3.4.3 审计寻租的成本收益分析
3.5 审计寻租的社会后果
3.6 本章小结 4 资本市场审计寻租产生的动因研究
4.1 资本市场管制与管制租金
    4.1.1 会计信息揭示管制
    4.1.2 会计审计准则制定管制
    4.1.3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4.1.4 政府管制产生管制租金
4.2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产生的需求动因
    4.2.1 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寻租
    4.2.2 产权制度与上市公司制度性寻租
4.3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产生的供给动因
    4.3.1 审计市场的竞争压力
    4.3.2 审计师法律体系缺陷
    4.3.3 审计师职业道德约束的缺失
4.4 本章小结 5 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需求动因的实证检验
5.1 研究假设
    5.1.1 会计管制与审计寻租需求
    5.1.2 股权结构与审计寻租
    5.1.3 董事会特征与审计寻租
5.2 研究设计
    5.2.1 模型设计
    5.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3 描述性统计
    5.3.1 总体样本的年度与行业分布
    5.3.2 描述性统计
5.4 显着性检验
5.5 实证结果
    5.5.1 相关性分析
    5.5.2 Logistic 模型的回归分析
    5.5.3 研究结论
5.6 本章小结 6 资本市场审计寻租供给动因的实证研究
6.1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3 样本与描述性统计
    6.3.1 样本
    6.3.2 描述性统计
6.4 配对样本T 检验
6.5 实证结果
    6.5.1 相关性分析
    6.5.2 Logistic 回归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审计寻租的适度控制
    7.2.1 完善法律监管,提高审计寻租成本
    7.2.2 完善资本市场管制制度,控制审计寻租需求范围
    7.3.3 形成合理审计市场结构,尽可能控制审计寻租供给渠道
7.3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4.1 研究局限
    7.4.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注册会计师如何摆脱诚信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注册会计师行业信誉危机反思及其治理路径研究[J]. 叶陈云,叶陈刚. 财会通讯, 2020(19)
  • [2]投资银行勤勉义务研究[D]. 龙稳全. 厦门大学, 2019(12)
  • [3]探索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建设[J]. 董文茜.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03)
  • [4]会计伦理问题研究[D]. 王双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1)
  • [5]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研究 ——美国法的考察和中国借鉴[D]. 聂飞舟. 华东政法大学, 2011(11)
  • [6]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研究[D]. 吴可夫. 湖南大学, 2011(05)
  • [7]诚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石[J]. 刘艳森. 经济师, 2010(07)
  • [8]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 王慧. 中南大学, 2009(02)
  • [9]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D]. 管亚梅. 江苏大学, 2009(04)
  • [10]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研究[D]. 陈韶君. 中国矿业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注册会计师如何摆脱诚信危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