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反舰导弹可能采用的新技术

未来反舰导弹可能采用的新技术

一、未来反舰导弹可能采用的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董露,李文胜[1](2021)在《美军战斧5巡航导弹发展及技术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美海军近年来一直在推进战斧系列巡航导弹改进计划,于2020年底连续两天成功试射战斧5巡航导弹,标志着美新一代战斧的诞生,也预示着美海基远程打击能力的提升。本文简要梳理了美海军新一代战斧5巡航导弹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该型导弹的主要战技性能,总结出其具有射程远、制导先进、弹头效应多、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作战网络化以及制造成本低等主要技术特点,研判提出美海军发展该型武器的主要动因是出于应对海上现实威胁、弥补反舰能力不足、满足多样化战争需要及降低远程打击成本等考量。

梁彦,王树霖[2](2021)在《反舰导弹关键技术要素分析与智能化发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为有效地应对逐渐复杂的作战环境和战场态势,各国在研发反舰导弹时,皆一直致力于在增大射程、提升速度、提高精度、增强突防能力等方面寻求突破。而随着高新技术的研发实践和全新战术战法的研究运用,智能化将成为反舰导弹新的能力增长点和发展方向,必将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为此,梳理并分析了当前反舰导弹关键技术的三点要素,重点介绍了其隐身化、小目标这一要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并展望了未来反舰导弹智能化发展的四个方向。

陈雅贤[3](2020)在《《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3月—10月,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对《现代军用直升机》一书进行翻译与审校。根据任务分配,笔者负责本书五小节(共计1,0973字)的翻译和三分之一内容(共计6,9939字)的审校工作。笔者以参与该翻译项目的实习为基础,选择翻译项目过程中的审校环节为研究对象,对整个审校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在报告中,笔者尝试将审校该德语军事类文本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翻译的两个阶段——理解与表达——将本次审校过程中发现的错误细化为语言层面的词语、句子和篇章三类。首先,面对德语原文文本出现的专业术语较多的问题,笔者需要查阅大量中文相关资料,寻找业内认可和遵循的译法。同时,因为军事类文本中涉及到大量军事装备的构造和操作方法等,长难句出现频率很高。为了译文的准确和通顺,笔者在审校长难句时分步骤进行,首先对照原文,判断译文是否出现漏译和错译,再对分句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中文语言表达规范和习惯调整译文语句结构。此外,笔者在审校时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信息达到对等,在译文的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笔者希望通过此实习报告总结自己在审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这些困难的经验和方法,为该领域资料的翻译审校提供有启发的现实案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军事类文本翻译审校工作。

王雅琳,张灿,宋怡然,武坤琳,耿建福,蒋琪[4](2020)在《世界飞航导弹武器装备与技术近5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2020年,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对抗程度不断加剧,主要军事国家全面开展飞航导弹改进升级,加速高超声速导弹研制服役进程;同时重点发展动力、导航、制导和网络化技术,不断提升飞航导弹作战效能。从战略态势、型号新研或改进、技术发展等维度,对5年来世界飞航导弹武器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对未来5年飞航导弹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预测。

翟豆豆[5](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备体系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敌我双方对抗已由简单的武器间的抗衡转变为装备体系间的抗衡,这导致传统上关于武器对抗的建模方法不再适用,而研究装备体系间对抗的建模方法成为了必然趋势。为了探索装备体系中影响作战效能的具体因素,学术研究上给出了种类繁多的建模方法,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是其中较为简单、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真实的作战过程。目前为止,SD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作战领域,由此得到了众多的理论模型。鉴于其能合理、有效地描绘双方作战模型,本文以红蓝双方海上作战为背景,对武器装备体系(Weapon System of System,WSo S)进行探索剖析,进而扩充了历史作战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论证了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装备体系进行建模是可行的。在阐述装备体系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7种常见的建模方法,与系统动力学建模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后给出了系统动力学及其仿真软件Vensim PLE的介绍,并从作战成本、作战模型的复杂性、作战双方的协同对抗关系以及模型中的定性指标几方面分析了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的建模与仿真奠定了理论基础。2)为了研究红蓝双方海上作战中的兵力数量变化情况,以及包以德循环(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作战环)中四个环节的相关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利用OODA作战环理论对体系作战过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采用SD方法构建了红蓝双方海上作战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红方较高的探测获取信息速度会加快蓝方的损耗,同时,红方还可通过电子干扰降低蓝方综合判断的准确度以及探测的可靠性来达到目的。3)为了研究海上反舰作战中的双方兵力损耗,以及电子设备对兵力损耗的影响,在2)的基础上对作战方式、行动环节以及装备类型三方面进行了细化,以提炼红蓝双方对抗系统内的关键因素为基础,分析了变量间的反馈关系,建立了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SD模型,并在Vensim PLE软件平台上仿真,比较了蓝方电子干扰和侦察设备处理信号强度不同时的模拟结果。仿真分析表明,在蓝方电子干扰和侦察设备处理信号强度程度相当时,蓝方的兵力损耗减少,而红方的损耗增多,为双方作战中减少兵力损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李梅[6](2020)在《矛与盾相生——“亚超结合”导弹的技术优势与防御》文中提出"亚超结合"导弹不但开创了反舰导弹的新技术途径,也将引领未来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那么,这种导弹有哪些技术优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又该如何防御这种导弹呢?这还要从这类导弹的典型工作过程谈起。"亚超结合"导弹工作过程通常,"俱乐部"3M54E型反舰导弹巡航级涡喷发动机使导弹以0.6~0.8马赫的速度飞行,突防级火箭发动机可以使导弹以3马赫的速度快速攻击目标。

孙航,刘晓光[7](2020)在《未来反舰导弹的制导技术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明确了反舰导弹在未来海战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军事强国反舰导弹发展现状,分别以远程、中程和近程反舰导弹为例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制导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特点,并对可能应用的新技术进行了探讨。

孔令富,李伟,兰国辉[8](2019)在《未来反舰导弹自主导航与制导分析》文中指出叙述了当前世界各国国防力量对于卫星网络严重依赖的现状。对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进行了大胆设想,列举和分析了世界主要反舰导弹的制导特点,探讨了无卫星信号条件下制导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未来反舰导弹自主导航制导可能用到的新技术。

王少平,董受全,隋先辉,李晓阳[9](2019)在《新作战理念推动下的反舰导弹发展新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分析了当前作战理念等的发展变化,以及美、俄等国反舰导弹发展现状及特点,并结合新作战理念,分析了未来反舰导弹的基本作战样式。在此基础上,从基本技术性能、智能化发展需求以及集群化作战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未来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

刘业民[10](2019)在《箔条云极化雷达特性及抗干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反舰导弹作为精确制导武器的典型代表,是海上战争的主要进攻利器,曾多次在包括中东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等海战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了海战中舰艇的主要防御对象之一。雷达寻的制导作为反舰导弹中末制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受天气影响等重要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导引头对目标的检测、识别和跟踪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目前各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发新型反舰雷达导引头,例如,将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应用于制导(即SAR导引头),将极化技术应用于雷达导引头等等,极化成像雷达导引头是当前反舰雷达导引头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由于雷达主动制导需要通过发射电磁波来完成对目标的探测、识别、定位和跟踪等功能,因而雷达导引头也具有易受战场电磁环境影响的缺点。箔条作为典型的无源干扰手段,具有成本低、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和能够干扰各种体制雷达导引头等优点,在海上电子战中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地,由于箔条云在空中运动扩散和分布取向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加上合理的战术运用,使得箔条云呈群集复杂的态势,其雷达特性相当复杂,即使先进的射频雷达导引头也难以应对,故箔条干扰目前仍然是新型反舰雷达导引头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因此,如何提高新型反舰雷达导引头的抗箔条干扰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军事前沿难题。基于以上背景和军事需求,论文以新型极化反舰雷达导引头为对象,针对导引头末制导阶段面临的箔条干扰开展相关的对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箔条云运动扩散特性及其极化散射特性。阐述了箔条云的运动扩散特性,在现有的公开文献研究成果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三类典型箔条云分布函数,给出了三类典型箔条云的运动扩散模拟实验。从单根箔条的极化散射矩阵(PSM)入手,分析了单根箔条在不同取向情况下的极化散射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三类典型分布箔条云的PSM,分析了各极化通道箔条云幅度、相位以及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PDF),研究了箔条云共极化与交叉极化通道间回波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箔条云相干矩阵的统一表达式。2.全极化前斜视雷达导引头抗箔条冲淡干扰方法。以反舰导弹SAR导引头为对象,在研究了箔条云的全极化前斜视SAR成像特性基础上,提出了3种抗箔条冲淡干扰方法。1)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平均散射机理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该方法引入极化SAR中的α极化分解理论,详细地分析了三类典型分布箔条云的极化散射参数α特性,把极化散射参数和共极化与交叉极化通道间回波相关性作为识别特征参量,通过数值仿真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分量散射模型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箔条干扰的识别率,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广义极化模型的相干矩阵分解方法,在深入分析舰船目标和箔条干扰的散射机理基础上,根据四分量散射模型分解方法中体散射成分,提出了一种识别箔条干扰的特征参量,并给出了箔条干扰的识别流程和实测SAR数据的仿真实验。3)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极化特性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箔条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极化特性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干涉原理反演出舰船目标和箔条云的高程信息,从高度维分别对舰船目标和箔条云进行分层处理,根据舰船目标和箔条云回波强度的分层极化特征差异来识别箔条干扰,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3.极化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抗箔条质心干扰方法。以反舰导弹极化单脉冲雷达导引头为对象,提出了3种抗箔条质心干扰方法。本论文所提方法摒弃了传统抗箔条质心干扰中基于“箔条干扰抑制”的抗干扰思路,把舰船目标和箔条看成两个不可分辨的目标,通过信号处理方法估计出舰船目标的角度,从而达到抗箔条质心干扰的目的。首先,基于最大似然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函数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考虑到该方法需要估计出干扰和目标相对RCS比值的先验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巧妙利用单脉冲雷达的极化信息维度,有效地解决了基于最大似然函数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的不足,且计算复杂度低,测角精度高。最后,针对宽带单脉冲雷达体制,借鉴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分布式目标角度估计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利用分布式目标多散射中心在雷达距离单元上的扩展信息,可有效地提高目标的角度估计精度。

二、未来反舰导弹可能采用的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反舰导弹可能采用的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美军战斧5巡航导弹发展及技术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美国战斧5巡航导弹的发展
    1.1 战斧4
    1.2 改进型战斧4
    1.3 战斧5
2 美国战斧5巡航导弹的主要性能
    2.1 战斧5A型反舰巡航导弹
    2.2 战斧5B型巡航导弹
3 美国战斧5巡航导弹的主要特点
    3.1 飞行距离远
    3.2 制导更先进
    3.3 弹头效应多
    3.4 抗干扰性强
    3.5 作战网络化
    3.6 制造成本低
4 美国战斧5巡航导弹的发展动因
    4.1 应对海上现实威胁
    4.2 弥补反舰能力不足
    4.3 满足多样化战争需要
    4.4 降低远程打击成本
5 结束语

(2)反舰导弹关键技术要素分析与智能化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反舰导弹关键技术要素
    1.1 远程化、大射程
    1.2 亚声速巡航、超声速突防
    1.3 隐身化、小目标
        1.3.1 雷达隐身技术
        1.3.2 红外隐身技术
        1.3.3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2 反舰导弹智能化发展探讨
    2.1 弹道机动变轨控制
    2.2 智能化制导
    2.3 自主目标识别
    2.4 协同探测与攻击
3 结束语

(3)《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第一节 任务详情
        一、原文内容
        二、原文文本特点
    第二节 目标受众
    第三节 委托方要求
第二章 翻译审校前期准备
    第一节 统筹审校任务
    第二节 确立审校目标与准则,明确审校质量标准
    第三节 剖析原译文,监控与评估译文质量
    第四节 选择审校理论、资源和技术支持
    第五节 制定审校计划
第三章 翻译审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词语
        一、专业术语
        二、专有名词
        三、近义词
    第二节 句子
        一、长难句
        二、插入语
    第三节 篇章
        一、前后一致性
        二、语言风格
第四章 翻译审校实习总结
    第一节 已解决的问题及总结
    第二节 未解决的问题及反思
    第三节 对未来翻译及审校工作的启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审校原文
附录二 《现代军用直升机》审校前后译文
附录三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翻译原文
附录四 《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译文
附录五 (部分)专有名词列表
致谢

(4)世界飞航导弹武器装备与技术近5年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格局变化,推动飞航导弹向前发展
    2.1 国际局势紧张程度升级,大国竞争战略牵引飞航导弹装备及技术发展
    2.2 抓紧实战机会、举办军事演习,各国检验飞航导弹作战能力水平
    2.3 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加大国防预算投入,为型号和技术研制提供保障
    2.4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浪潮席卷全球,对飞航导弹发展方向产生深刻影响
3 飞航导弹型号新研及改进稳步推进,整体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3.1 巡航导弹受到高度重视发展活跃
    3.2 反舰导弹全面开展升级改进和型号新研
    3.3 空地导弹和反辐射导弹新研和改型工作顺利开展
4 高超声速导弹发展进入快车道,转入型号研制阶段
    4.1 高超声速导弹成为主要军事强国竞争的焦点
    4.2 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进入型号研制阶段
    4.3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即将转入型号研制阶段
5 飞航导弹技术蓬勃发展,全面提升作战效能
    5.1 推进高速或超长航时的先进动力技术,满足飞航导弹速度和射程需求
    5.2 注重不依赖GPS的导航定位技术,提高飞航导弹复杂环境适应能力
    5.3 支持多模融合制导体制,提升飞航导弹目标识别能力
    5.4 积极发展网络化技术,推动飞航导弹协同作战能力发展
6 2025年飞航导弹发展态势分析
    6.1 飞航导弹在大国竞争战略推动下持续发展,面向未来作战提升核心性能
    6.2 以马赛克战和联合全域作战概念为牵引,精确打击作战构建多重动态杀伤链
    6.3 多种高超声速导弹型号入役,进一步增强打击威慑能力
7 结束语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备体系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装备体系相关研究概述
        1.2.1 装备体系的基本概念
        1.2.2 装备体系建模方法概述
    1.3 系统动力学方法建模的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动力学介绍
    2.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史
    2.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2.1 因果关系图
        2.2.2 存量流量图
    2.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步骤
    2.4 Vensim PLE仿真软件
    2.5 可行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作战兵力数量研究
    3.1 作战背景
        3.1.1 作战想定
        3.1.2 基本假设
    3.2 系统边界的确定
    3.3 作战模型构建
        3.3.1 绘制因果关系图
        3.3.2 构建存量流量图
        3.3.3 数学方程式
    3.4 模拟仿真分析
        3.4.1 初始仿真结果
        3.4.2 调整参数仿真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上反舰兵力损耗分析
    4.1 提取关键因素
    4.2 构建海上反舰作战模型
        4.2.1 反馈回路分析
        4.2.2 构建因果关系图
        4.2.3 构建存量流量图
        4.2.4 数学方程式
    4.3 仿真分析
        4.3.1 初始参数下的仿真
        4.3.2 方案仿真对比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矛与盾相生——“亚超结合”导弹的技术优势与防御(论文提纲范文)

“亚超结合”导弹工作过程
“亚超结合”导弹的技术优势
如何防御“亚超结合”导弹的攻击

(7)未来反舰导弹的制导技术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先进制导技术
    1.1 美国
    1.2 俄罗斯
    1.3 以色列
    1.4 欧洲
2 先进制导技术的应用特点与发展趋势
3 可能应用的新技术
    3.1 人工智能决策技术
    3.2 采用颠覆性原理与技术设计末制导单元
    3.3 仿生制导技术
    3.4 大带宽、一体化高效数据链的构建技术
4 结束语

(8)未来反舰导弹自主导航与制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世界主要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
2 导航战背景下的制导困境
3 未来反舰导弹的自主导航与制导
    3.1 巡航制导阶段
    3.2 末制导阶段
4 结束语

(9)新作战理念推动下的反舰导弹发展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反舰导弹作战理念新变化
    1.1 分布式作战
    1.2 敏捷作战
    1.3 蜂群式作战
2 反舰导弹发展现状及特点
    2.1 美国
    2.2 俄罗斯
    2.3 其它国家
3 未来反舰导弹作战特点分析
    3.1 体系化作战和网络化作战增强
    3.2 一体化作战和分布式作战并存
    3.3 信息化与机械化作战兼顾
4 未来反舰导弹发展趋势
    4.1 反舰导弹综合技术性能不断提升
    4.2 反舰导弹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
    4.3 反舰导弹集群化作战能力逐步增强
    4.4 反舰导弹作战信息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5 结束语

(10)箔条云极化雷达特性及抗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反舰雷达导引头的发展现状
        1.2.2 箔条作战使用现状
        1.2.3 箔条运动扩散特性研究现状
        1.2.4 箔条雷达回波特性研究现状
        1.2.5 抗箔条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箔条云运动扩散特性及其极化散射特性
    2.1 引言
    2.2 箔条云运动扩散特性
        2.2.1 箔条的空气动力学模型
        2.2.2 典型箔条云分布函数
        2.2.3 箔条云运动扩散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2.3 箔条云极化散射特性
        2.3.1 单根箔条极化散射特性
        2.3.2 箔条云极化散射统计特性
    2.4 小结
第三章 全极化前斜视雷达导引头抗箔条冲淡干扰方法
    3.1 引言
    3.2 箔条云的全极化前斜视SAR成像特性
        3.2.1 SAR导引头平台运动特点
        3.2.2 基于时域走动校正的前斜视非线性CS成像算法
        3.2.3 箔条云的SAR回波信号模型及成像特性分析
    3.3 基于目标平均散射机理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
        3.3.1 箔条云的极化散射参数α特性
        3.3.2 数值仿真验证
        3.3.3 仿真实验以及基于SVM的箔条干扰识别处理
    3.4 基于四分量散射模型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
        3.4.1 广义目标散射模型
        3.4.2 改进的基于广义极化模型的相干矩阵分解方法
        3.4.3 舰船和箔条云散射机理分析及箔条干扰识别流程
        3.4.4 极化SAR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3.5 基于分层极化特性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
        3.5.1 箔条云的分层极化特性
        3.5.2 基于干涉原理的箔条分层处理及箔条干扰识别算法
        3.5.3 仿真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极化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抗箔条质心干扰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最大似然函数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
        4.2.1 单脉冲测角体制
        4.2.2 最大似然函数角度估计方法
        4.2.3 改进的最大似然函数角度估计方法
        4.2.4 仿真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4.3 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
        4.3.1 点目标双极化和差信号模型
        4.3.2 目标和箔条回波的极化统计特性
        4.3.3 估计目标角度及流程
        4.3.4 仿真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4.4 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分布式目标角度估计方法
        4.4.1 分布式目标模型
        4.4.2 分布式目标双极化和差信号模型
        4.4.3 分布式目标角度估计及流程
        4.4.4 仿真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5.2 创新点总结
    5.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箔条云共极化与交叉极化通道间回波不相关的证明
附录 B 箔条云极化散射参数α特性的推导
附录 C 箔条质心干扰条件下似然函数的推导

四、未来反舰导弹可能采用的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军战斧5巡航导弹发展及技术特点分析[J]. 董露,李文胜. 飞航导弹, 2021(12)
  • [2]反舰导弹关键技术要素分析与智能化发展探讨[J]. 梁彦,王树霖. 飞航导弹, 2021(07)
  • [3]《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D]. 陈雅贤. 青岛大学, 2020(02)
  • [4]世界飞航导弹武器装备与技术近5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 王雅琳,张灿,宋怡然,武坤琳,耿建福,蒋琪.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4)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备体系建模与仿真[D]. 翟豆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矛与盾相生——“亚超结合”导弹的技术优势与防御[J]. 李梅. 兵器知识, 2020(02)
  • [7]未来反舰导弹的制导技术发展趋势[J]. 孙航,刘晓光. 飞航导弹, 2020(03)
  • [8]未来反舰导弹自主导航与制导分析[J]. 孔令富,李伟,兰国辉. 飞航导弹, 2019(10)
  • [9]新作战理念推动下的反舰导弹发展新趋势[J]. 王少平,董受全,隋先辉,李晓阳. 飞航导弹, 2019(06)
  • [10]箔条云极化雷达特性及抗干扰技术研究[D]. 刘业民.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标签:;  ;  ;  ;  ;  

未来反舰导弹可能采用的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