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技兴农——湖南省贵阳县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全面发展的经验

如何科技兴农——湖南省贵阳县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全面发展的经验

一、科技兴农怎么兴——湖南省桂阳县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全面发展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宋雨林[1](2019)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了解大量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动态的基础上,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运用查阅资料、调查、对比等方式方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分析,并借鉴山东省其他12个地市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通过对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推广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山东济南、临沂、聊城和日照等地市的典型做法,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整体现状。论文认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益于烟台市的农业自然禀赋、推广机构的努力及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单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推广过程中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成效,但总体而言,依然存在推广模式单一,科研、推广和生产脱节,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推广经费不足以及推广法不健全等问题。论文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要多元化,且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更新,将沟通、咨询、信息化等要素广泛应用结合。本研究兼顾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论文认为:要加强能力建设、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示范带动、帮扶补贴和相关保障等措施。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企业共同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陈实[2](2019)在《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自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于2003至2015年间实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十二连增”,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3.5万吨,较2003年增长了44.28%。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资源与环境约束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等问题,使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只有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基础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才能有效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为贯彻实施“科技兴农”、“藏粮于技”等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从宏观层面考察我国农业技术采用特征及其效应,对于加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调控指导,加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户采纳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切实转化为生产力,作为目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流发展形式,专业大户在保留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同时,又解决了传统农业经营存在的“低、小、散”等问题,并且在农业技术采纳应用方面,专业大户通常能发挥较强的带头示范作用,因此从微观层面研究专业大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以及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水稻生产为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究了农业技术采用及其效应,围绕“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时空演变特征”、“技术采用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空间效应”、“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的推广效果差异”以及“种稻大户不同生产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比较”等几个方面问题依次展开研究。首先,结合相关文献和我国农业发展国情,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从宏观层面上,通过构建技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技术采用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空间效应。然后,从微观层面上,对湖北省种稻大户经营特征、生产技术需求特征、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特征和生产技术采用环境特征展开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进一步探究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差异;在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测算种稻大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生产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的对策建议。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按其波动规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1996~2001年、2002~2006年和2007~2014年,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受育秧栽培技术、化学调控技术采用水平的共同作用,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逐步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布局,其中水稻育秧栽培技术采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整体明显改善,到近些年大面积回落两个阶段,而水稻化学调控技术采用水平较高区域则逐渐向鄂西南方向聚集。水稻综合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农技承包人员有效密度与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之间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种植业产值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户经营规模以及分属丘陵平原农业区均对水稻综合技术采用正向影响显着。(2)考虑农机跨区作业背景下,生产技术采用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直接和空间影响都经历了由不显着到显着的演变。2001年以前,生产技术采用与湖北省水稻生产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2001年之后随着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增产、省力、易操作”的化学调控类技术,生产技术采用开始对水稻生产表现为显着正向影响。而且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时间上略微滞后于其对本地水稻生产的正向影响,说明周边地区农户通过接触考察后进行模仿、学习,进而促进增产型水稻生产技术的传播扩散。另一方面,由于大中型农机自2004年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后才开始显着增加,2006年之后农业机械总动力才逐渐开始对湖北省水稻生产表现为显着正向影响。但在湖北省市(州)层面下,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本地水稻生产的正向影响愈发显着,其对周边地区水稻生产却表现为显着的空间挤出效应。(3)利用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经营和技术采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务农劳动力的年龄及文化水平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湖北省种稻大户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45-65岁,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乏,使得粮食生产整体活力不足,且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较传统小农户,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2)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耕地细碎化问题较为严重,由于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转入土地主要来源于周边邻里或亲戚的租借,通常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租借的随机性无法确保耕地位置的统一,地块分散更为严重;(3)土地流转不畅是制约种稻大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重要因素,农户不愿转出土地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部分农户“恋地”情结严重,二是“失地”农户的安置问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4)种稻大户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网络”等新媒体渠道的有效利用明显不足;(5)种稻大户补贴“到位”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寻租行为,才能促进粮食补贴更好地发挥其功能。(4)种稻大户不同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但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务农劳动力数量与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显着负相关,但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显着正相关;家庭成员中有人担任村干部与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显着正相关,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显着负相关;种稻大户技术采用风险偏好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无显着影响,但对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经实证结果验证,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确实存在,评估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效果时,需对内生性问题加以处理。此外,比较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效果差异发现,相比大规模种稻大户,参与农技培训对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技术推广效果表现更佳。(5)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良种技术采用对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机械投入与水稻产量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考虑种稻大户基本实现“100%水平机耕机收”,机械投入对种稻大户水稻增产边际贡献达到瓶颈;户主受教育水平与技术非效率显着负相关,说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通过学习相关技术知识来实现各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可能性更大。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种稻大户技术效率得到明显改善,不过这并不否定较小规模种稻大户仍存在极高效(技术效率大于0.95)生产的比较优势。不同规模种稻大户采用适宜性技术的“增产”、“增效”效应更加显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在大规模种稻大户中表现更佳,即100亩及以上规模种稻大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的亩产平均提高114.32斤,技术效率平均提升0.0676。而良种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则在较小规模种稻大户中表现更佳,30~50亩、50~100亩规模种稻大户采用良种技术后的亩产平均提高54.74斤和64.03斤,技术效率平均提升0.0274和0.0205。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采用宏、微观视角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农业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由于宏观技术采用水平难以量化,已有研究大多从微观视角研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本文以湖北省水稻生产为例,通过构建技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实现从宏观层面探究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从微观层面分析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不仅能为加强政府技术推广宏观调控指导提供决策依据,而且能为促进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提供可行性思路,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2)针对种稻大户这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行为展开较为全面的分析。已有关于传统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系统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行为的文献仍有待补充,完善这方面研究对于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技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考察种稻大户不同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前提下,分别从“增产”、“增效”两个角度分析了种稻大户技术采用效应,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3)科学客观地评估了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效果。已有研究在考察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时,通常简单将是否参与农技培训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加入Logit或Probit模型,忽略了二者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即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通常本身就具有更强烈的技术采纳意愿,导致高估农技培训带来的技术推广效果。此外,也少有研究关注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农技推广效果差异。本文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剔除了内生性问题干扰,并深入考察了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差异,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

周媛也[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而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本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遵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然后,用规范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归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再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质性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多维举措。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骤降、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展现出新特点:重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着重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清晰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注重权责清晰与规划整合式扶贫。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李文韬[4](2019)在《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农"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国家兴盛,人才为本。农业科技人才在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农村工作,强力推进“三农”建设,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各项保民生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三农”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开展地如火如荼。然而“三农”建设和发展也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潜在危机,如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生产手段落后、农民科技种植意识不浓、农技推广缓慢、水土资源破坏严重、农产品销售网络不健全等,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断层危机凸现,对农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农业科技的普及与新品种的推广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农技人员青黄不接、数量不够、层次不高、业务不专的问题,从制度和机制、政策和措施以及培养渠道上保证农技队伍的稳定,确保农技人员知识不断更新,新技术、新品种及时推广,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不断创新。本文采用案例法对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断层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再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徐氙氚[5](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湖南省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推动作用,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在各个方面已取得显着的提升,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现状,包括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思路、体系概况、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模式介绍,在此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影响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因素。主要是通过向农户发放问卷,实地调查湖南省农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渠道、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障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果分析等方面的信息,归纳总结分析影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因素,为探讨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对策意见:宏观建议包括构建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需求与技术供给契合机制、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和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与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微观对策包括完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应用能力和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后,提出并初步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宜采用“1+X”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推广模式,并鼓励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服务推广。

李颜旭[6](2018)在《辽宁省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广泛进行,我国粮食生产和销售受到国际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增加的同时,我国有效耕地面积却正在逐年下降。因此,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产量与经济产出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有机的联系,是对我国农业发展和支持的重要组织机构,为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等都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依靠资源,抓住机遇,完善自身建设,以更好的服务农业生产实践者,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中,通过对农业技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的学习,利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与统计分析法等对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盘山县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推广机构管理职能薄弱、推广资金投入不足、运行制度不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不完整、推广人员知识陈旧、素质不均衡、推广过程沟通不畅、推广手段落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的成功经验分析,并且按照市场主导、主体多元化、市场主导和农民主导的原则,对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盘山县农业基层推广体系的建设:(1)应该加大政府部门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关注度,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农技推广工作方向与内容;(2)调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设置,落实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3)逐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日常管理制度,建立严密的选聘、考核、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基本素质培训,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5)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农技推广人员的各项福利待遇;(6)关心农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提高农民对农技推广活动的参与热情。

陈鸣[7](2017)在《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当前中国农业面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农业的长期增长不可能依赖生产要素的无限投入,只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未来中国农业增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舒尔茨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引入新的要素,打破传统农业均衡,实现农业生产率的质的飞跃。新增长理论代表人物罗默强调技术变化处于经济增长的中心,技术革新是研究开发活动的结果,可以解释人均产出增加的绝大部分。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要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跨越式提升。农业科技投入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也是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没有雄厚和高效的资金投资和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农业生产率的革命与现代化转型就难以实现。中国政府历来对科技要素兴农驱农作用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的纲领性文件,将构建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体系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然而,当前中国农业科技投入领域中,依然存在农业科技的投资规模偏低、科技要素配置和分配不尽合理,农业科技投入的运行机制不够通畅,农业科技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那么造成这些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未来的农业科技投入到底应该如何走向?农业科技资源流向应该如何规划和引导?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农业科技投入在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是否如政策所期有效提升生产率、如何作用于生产率?鉴于此,本文尝试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实践以及实证三个层面全方位的深入探讨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成果,一方面可以为检验和评价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兴农驱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制定和优化农业科技政策与制度、挖掘科技资源潜力。为提高科技兴农促农绩效提供政策借鉴。本文总体遵循农业科技为何能够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如何影响、影响效果如何以及如何优化的思路,围绕农业科技投入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作用途径、作用效果和作用特征”等基本问题展开论述。首先对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影响生产率的理论基础和原理进行分析,构建农业科技生产率效应的理论框架,并对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进行系统性考察。再从实践出发,分析和解释了农业科技投入如何传导到农户手中,转变为实际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然后在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现代经济计量方法,从多个维度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生产率效应进行全面深入实证检验,并通过影响因素分析,量化、对比和解释了不同条件下农业科技作用的差异和形成原因。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优化政府科技兴农的途径和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在于:(1)我国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农业弱质性特征和当前中国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强烈偏好,科技资源存在的“脱农化”、“非农化”趋势,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长期偏低。未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在保证政府投入总量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农业科技资金的来源、优化投入结构,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等途径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总量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2)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和制度存在缺陷,严重制约科技兴农作用的发挥。应通过加强中央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规范科技投入管理模式、理顺农业科技投入运行机制、纠正政府失责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逐步解决和完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3)科技兴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促进技术进步,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着,且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差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不合理的科技资源区域配置是目前科技兴农的短板,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善:一是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科技资源,避免过度集中和垄断;二是合理构建东、中、西部区域分布格局,缩小区域差距,挖掘科技兴农的“赶超效应”;(4)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普及,是科技转化最终为生产率的关键环节。应该继续保持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传导途径的多元化模式。一方面,我们应该继续改善修补当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使其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应用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联合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的创新机制;(5)科技生产率效应严重依赖于外部条件和环境变量,应注重科技要素与其他外部条件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耦合、相互匹配的关系,扬长避短,为科技生产率效应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保证科技兴农、促进生产率增长效应的最大发挥;(6)当前的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并没有对农业科技作用的发挥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反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农业发展资源的“挤占”和“掠夺”现象,甚至成为了抑制科技兴农作用、导致类似科技生产率悖论产生的主要因素。应采取措施逐步破解中国城乡不平等的体制,探索和创新工农协调发展,城乡融合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路径。相比现有文献,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内容方面:与工业领域相比,当前就农业科技投入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多侧重于实证,理论机制分析相对欠缺,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包含理论、实践以及实证三个层面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从农业科技对于生产率的作用机理、作用途径以及作用效果和作用特征等几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较全面的剖析农业科技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相对以往的研究内容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2)研究方法方面:其一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本文拟运用三阶段DEA方法调整投入变量,再结合Malmquist指数估算中国31个省域各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值,为精确量化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有益的尝试;其二是在建立面板模型分析农业科技促进生产率提升绩效时,采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并处理,较以往直接采用面板模型的检验更为合理;其三是对于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采用门槛回归的方法,可以更为细致的刻画出不同门槛区间科技促农作用力的变化特征,对各变量的影响力的量化更为科学精确,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为可信的借鉴;(3)研究视角方面:首先,基于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生产率类别的视角估算和检验农业科技对生产率的差异化作用,并探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其次,基于需求、供给以及经济、政策、环境等五个层面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究影响农业科技生产率效应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视角较以往的文献更为系统全面。(4)研究结论方面:近年来农业科技投资强度逐年上升,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却出现递减趋势,本文基于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科技兴农领域可能存在的类似“生产率悖论”现象,分析并解释了不同时期科技投入的驱动作用的差异以及形成原因,一定程度上修正和拓展了现有的同质化结论。以上这些都将为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率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解释和证据,也将为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制定与改革、农业生产率提高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属于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赵梅[8](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牛桂芹[9](2016)在《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下乡”史鉴》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下乡"为题,从更宽泛的视野,在广义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下乡"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实践等进行梳理与评价,旨在总结经验,发掘问题,诉求以史为鉴,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科技传播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效果提供借鉴。

王甲云[10](2014)在《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面临着新的需求和挑战。而我国传统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模糊、效率低下、技术与生产脱节、队伍不稳、改革进展缓慢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政府在农业技术服务领域的职能转变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逐步推进,农业产业效益不断得到提升,在农业产业的某些行业和领域已经具备了市场化的趋势和基础,一批以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等为主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主体也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市场化和多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鉴于此,新形势下在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架构之中,各服务主体的职责如何划分、功能如何定位、关系如何协调,以及不同服务模式的内在逻辑与运行机制如何优化,亟待深入研究和细化。论文采用文献梳理、理论与计量模型分析以及典型案例解剖等方法相结合,力图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技服务体系中各主体的运行模式及成效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借鉴国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不同类型农业技术服务主体的功能职责与角色定位;同时,在深入解析国际国内农业发展对技术服务的现实需求及其自身发展趋势基础上,研究提出建立新型多元农业技术服务体制变革与机制创新的思路,体系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内容:1.论文梳理和介绍了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和系统构成。论文对新时期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共分为四个时期: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完善时期(1949-1978)、农技服务社会化趋势初显时期(1978-1990)、基层农技服务机构深化改革时期(1990-2000)、倡导建立多元化农技服务网络时期(2001至今)。在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上,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主体逐渐演变为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等类别,呈现“一主多元”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存在着技术服务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手段及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2.论文阐述了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及市场化农技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与运行机制。我国政府公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公益性职能进一步明确,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手段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投入保障不足、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素质亟待更新提高、责任考评不规范、服务方式滞后等问题,导致农技推广效率低下。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让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方拥有更多的农业科技服务选择权,也能够让需求主体享受到更加多元、更符合生产实际、更高质量且价格更低的农业技术有偿服务。同时,农技服务的市场化不仅有效弥补了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中的“政府失灵”,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农业服务领域,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紧密融合,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3.论文论述了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及农村社区互助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与运行机制。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具有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丰富、学科专业齐全、了解和掌握当代科技发展前沿,能够向生产领域提供所需的各种先进技术,满足农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需求等诸多优势。与其他几个服务主体不同,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在农业技术服务中更多的是扮演了一种基础性的作用,即科技支撑与引领的作用。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模式区别于其它各类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它通过整合资源、加快扩散、培育需求等手段,连接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户,组成了一个广阔的网络结构,构建了特殊的农技服务模式,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从我国合作组织的现状来看,无论从数量、涉及行业、技术领域来说发展都非常迅速,在农户技术培训、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经营等农业科技服务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依然存在着技术供给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运转资金缺乏等问题。4.论文分析和测算了我国农技服务效率与影响因素。论文运用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农技服务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我国大部分地区近年来农技服务效果呈现提升趋势,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农技服务水平相对高于其他地区。从全国整体来看,近15年来,我国农技服务效果呈现稳步提升趋势。第二、农技人员人力资本、农技服务平台、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户禀赋条件对农技服务效果存在显着正向影响,加强农技人员人力资本的优化以及农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有效运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优化农户的禀赋条件,有利于我国农技服务效果的提升。5.论文分析了我国新时期农技服务的需求及发展趋势。论文研究认为,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与服务内容将更趋多元化、综合化、全程化和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技服务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服务主体也将更多面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等众多需求主体。而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必须着力加强劳动力节约型和资本密集型技术的推广,提升农技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并逐步转变为以产品为主线的技术服务。农户对农技服务的需求将更加强调简便化和低成本,合作组织则急需农业产前、产中环节相关技术的集成服务,涉农企业则更加关注产后技术。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业技术服务的内容将更强调农业“软”技术的开发和集成应用,并以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为目标,协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效益。6.论文提出了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与制度重构。今后,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形成多中心治理结构,将农技服务的内容与领域向生产、加工、储藏、物流、信息、营销、保险、金融等全产业技术链延伸,逐步构建起“政府为基础、企业为主导、研发与教育机构为支撑、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为依托”的多元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国家层面要探索设立“农科教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建立“三权归县”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垂直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农技服务市场化主体,强化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以地方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为支撑的农技推广模式。同时,从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农业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多元化科技服务组织创新能力建设,改革基层农技服务资金筹集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论文主要创新点:一是重新界定了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四大服务主体在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能定位。这在农业技术服务理论研究领域具有一定拓展和创新。二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服务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当前影响农业技术服务效率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这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是提出了“明确政府与市场界限,构建多中心治理结构”和“积极探索设立农科教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建立‘三权归县’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垂直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市场化主体,强化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科技兴农怎么兴——湖南省桂阳县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全面发展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兴农怎么兴——湖南省桂阳县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全面发展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主要研究情况
        二、国内的主要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二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第一节 烟台市农业概况
    第二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一、烟台市农业农村局
        二、烟台农技推广中心
        三、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四、烟台市果茶工作站
        五、烟台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第三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总体思路
    第四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一、发布全市农业主推技术
        二、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三、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
        四、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五、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六、大力实施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
        七、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八、全面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九、举办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大讲堂
    第五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案例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三、蔬菜绿色发展技术的推广
        四、苹果集约化果园免袋栽培技术的推广
        五、果菜有机肥替代技术的推广
        六、高产创建技术的推广
        七、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推广
第三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存在问题
        一、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单一
        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
        三、农业科技推广有脱节现象
        四、缺乏经费保障
        五、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
        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第二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业产业自身的性质
        二、农技推广体制的性质
        三、保障经费投入不足
        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
第四章 山东省其他地市农业技术推广典型
    第一节 半岛地区
        一、青岛为果农助推新技术
        二、威海举办推介会
    第二节 鲁中地区
        一、济南章丘“粮改饲”
        二、泰安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三、淄博建立山东首家生态无人农场
        四、潍坊“智能种植床”
    第三节 鲁西南地区
        一、济宁减少残膜“白色污染”,助力农业“绿色增收
        二、临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三、日照推广玉米花生间作模式
        四、菏泽开展技术指导跟踪服务
    第四节 鲁西北地区
        一、聊城制定新的农技推广模式
        二、滨州打造数字农业样板
第五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第一节 加强能力建设
        一、加强农技推广系统的自身建设
        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三、加强合作交流
        四、强化农民培训与科普服务
    第二节 实施品牌强农工程
        一、提升品牌工程
        二、建设品牌农业
        三、优化地理标志产品
        四、培育品牌农业主体
        五、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第三节 示范带动
        一、发挥农民的示范作用
        二、强化新兴经营主体的引导作用
        三、挖掘公司或企业的潜力
        四、发挥农林院校的导向作用
    第四节 帮扶补贴
        一、完善工作方案
        二、补贴农机购置
        三、加大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力度
        四、强化物化补贴
        五、结合产业扶贫
    第五节 相关保障
        一、完善推广法律法规
        二、加大投入保障机制
        三、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四、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投入方式
        五、完善推广队伍管理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业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1.3.2 农业技术采用效应相关研究
        1.3.3 专业大户相关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技术采用
        2.1.2 种稻大户
        2.1.3 农技培训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弱质性理论
        2.2.2 农户行为理论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2.3 分析框架
第3章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时空演变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数据来源
        3.2.1 研究方法
        3.2.2 理论分析
        3.2.3 数据来源
    3.3 湖北省不同类型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分析
        3.3.1 时间演变分析
        3.3.2 空间布局演变分析
        3.3.3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3.4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计量模型与估计结果
        3.4.2 实证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空间效应分析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2.1 理论分析
        4.2.2 变量选取
        4.2.3 数据来源
    4.3 统计分析
    4.4 不考虑空间因素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5 考虑空间因素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特征分析
    5.1 调研地区及主要内容
    5.2 种稻大户经营特征
    5.3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需求特征
    5.4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特征
    5.5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环境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6.1 引言
    6.2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说明
        6.2.1 计量模型
        6.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6.3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理论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说明
        7.2.1 理论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7.3 种稻大户水稻生产的随机前沿分析
    7.4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增产”、“增效”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优化农技推广体系,促进水稻生产技术采用行为
        8.2.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激发水稻生产技术采用需求
        8.2.3 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优化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环境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之处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部地区水稻种植大户农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一、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二、消除贫困必须首先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第二节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一、全体劳动群众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是贫困化的根源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困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人民深陷屈辱与贫困的历史原因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解决近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中央苏区依靠工农群众反贫困的历史功绩
        四、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转折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探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党的反贫困事业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反贫困事业迈上新台阶
        三、“三面红旗”运动失误的深刻教训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体制改革带动扶贫探索阶段:1978-1985 年
        二、开发式扶贫方针形成与摸索阶段:1986-1993 年
        三、扶贫框架构建发展阶段:1994-2000 年
        四、稳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1 年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科学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脱贫攻坚
        二、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三、实现路径:切实做好“五个一批”
        四、运行机制:党委负责,齐抓共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科学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多维举措
        一、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
        二、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
        三、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
        四、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一、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
        二、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三、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新特点
        一、着眼绿色: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二、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
        三、着眼兜底: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四、着眼少数: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
        五、着眼协同:统筹部门分工与规划整合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一、严肃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政治基础
        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
        三、强化党员法治意识,保证扶贫政策依法推进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第三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一、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方略
        二、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三、因人制宜落实精准扶贫
    第四节 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驾齐驱
        三、脱贫摘帽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齐头并进
        五、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齐抓共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4)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农业科技人才的概念及要求
    2.1 农业科技人才的相关概念
        2.1.1 人才的界定
        2.1.2 农业人才
        2.1.3 科技人才的界定
        2.1.4 基层农业科技人才
        2.1.5 农业科技人才的作用
        2.1.6 人才断层的概念
    2.2 现代农业对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
        2.2.1 农业经济的加速转型要求农技推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2.2.2 知识农业的迅速崛起要求农技推广人才素质不断提升
        2.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2.3 农业科技人才的相关机制建设
        2.3.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建设
        2.3.2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建设
        2.3.3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建设
第三章 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人才基本状况概述
        3.1.1 国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概括
        3.1.2 国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概括
    3.2 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状分析
        (1) 基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现状
        (2) 基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结构剖析
第四章 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的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
    4.1 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的问题表现
        4.1.1 队伍总量不足,密度偏低
        4.1.2 个人素养与技能水平不高
        4.1.3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
        4.1.4 农业推广人员知识未及时革新
        4.1.5 农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差
    4.2 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的影响因素
        4.2.1 外部环境因素
        4.2.2 内部机制因素
第五章 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依托高校培养,畅通进入渠道
        5.1.1 转变思想观念,扩充科技人才队伍
        5.1.2 改变课程设置,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5.1.3 校企联动,推动产学研教学发展
        5.1.4 合理分配人才种类,适应需求。
    5.2 提高基层农业科技类人才专业素养
        5.2.1 积极创新
        5.2.2 积极开展专业实践
    5.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财政支持
    5.4 对口农村职业教育,扩充教学途径
    5.5 改革体制机制,改善工作环境
        (1)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
        (2) 建立合理公平激励机制
        (3) 建设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体制
        (4) 建立约束机制
        (5)改善基层工作环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乡村振兴战略中湖南省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地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外主要研究动态
        2.1.1 农业推广组织的多元化
        2.1.2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方式的研究
        2.1.3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制度、机制和结构的研究
        2.1.4 关于农业推广发展趋势的研究
    2.2 国内主要研究动态
        2.2.1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2.2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2.2.3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方向
    2.3. 总结
第三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科技推广的相关理论
    3.1 核心概念
        3.1.1 农业科技推广
        3.1.2 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供给需求理论
        3.2.2 行为科学理论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3.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科技推广是必由之路
        3.3.1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的必要性
        3.3.2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性
第四章 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现状分析
    4.1 湖南农业科技推广概况
        4.1.1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概况
        4.1.2 高新科技、实用科技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渗透、支撑
    4.2 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模式介绍
        4.2.1 以醴陵市为代表的跨乡镇设置的区域站模式
        4.2.2 以株洲县为代表的按乡设立专业站模式
        4.2.3 以沅江市为代表的综合设站模式
    4.3 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及其影响
        4.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3.2 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渠道
        4.3.3 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障碍分析
        4.3.4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思路
    5.1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研发周期
    5.2 强化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服务
    5.3 提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应用能力
    5.4 激发、引导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需求
    5.5 推广农业科技绿色服务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6.1 宏观对策
        6.1.1 构建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需求与技术供给契合机制
        6.1.2 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6.1.3 增加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
        6.1.4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与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
    6.2 微观对策
        6.2.1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6.2.2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应用能力
        6.2.3 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6.2.4 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辽宁省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农业技术推广
    2.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2.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三章 盘山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概况
    3.1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发展的历史沿革
        3.1.1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阶段(1949-1957年)
        3.1.2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艰难发展阶段(1958-1977年)
        3.1.3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9)
        3.1.4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阶段(1992-至今)
    3.2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3.2.1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构成
        3.2.2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人员构成
        3.2.3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经费构成
        3.2.4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模式
    3.3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成效
        3.3.1 农业综合生产取得的主要成效
        3.3.2 发展现代化农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3.3.3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四章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职能薄弱
        4.1.2 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不完善
        4.1.3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法落后
        4.1.4 农业技术推广市场动态与知识更新不及时
        4.1.5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4.1.6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
    4.2 影响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因素分析
        4.2.1 政府组织管理
        4.2.2 相关配套措施
        4.2.3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4.2.4 农业从业者自身因素
第五章 国内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
        5.1.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成功经验分析
        5.1.2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成功经验分析
        5.1.3 荷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成功经验分析
    5.2 我国农业推广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5.2.1 强化政府对农技推广体系的领导作用
        5.2.2 创新农技推广管理体制
        5.2.3 完善农技推广工作运行机制
        5.2.4 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5.3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盘山县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启示
        5.3.1 发挥农业高校(院、所)的重要作用
        5.3.2 建立多渠道农业科技服务投入机制
        5.3.3 依法建立和扶持民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
第六章 完善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6.1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6.2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依据原则
        6.2.1 政府主导原则
        6.2.2 主体多元化原则
        6.2.3 市场导向原则
        6.2.4 农民导向原则
    6.3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6.3.1 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增强全局意识
        6.3.2 优化和调整机构配置,落实岗位职责
        6.3.3 改善农技推广工作管理制度建设
        6.3.4 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6.3.5 提高财政经费投入力度
        6.3.6 关注农民需求,提升参与热情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调查问卷

(7)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农业科技投入的相关研究
        1.2.2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生产率关系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业科技投入
        1.3.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技术创新理论
        2.1.3 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2.1.4 生产效率理论
    2.2 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率的作用机理
        2.2.1 科技投入能有效改善生产要素质量
        2.2.2 科技投入能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2.2.3 科技投入可以缓解生产要素报酬递减约束
        2.2.4 科技投入可以固化风险降低成本
        2.2.5 科技投入将提升社会整体知识存量
        2.2.6 科技投入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和根本要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促进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3.1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特征分析
    3.2 科技投入促进生产率的参与主体要素
        3.2.1 政府:参与主体中的决策者
        3.2.2 农业科研单位:参与主体中的创造者
        3.2.3 中介机构:参与主体中的传导者
        3.2.4 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主体中的实现者
    3.3 科技投入促进生产率的运行机制
        3.3.1 基础研究环节
        3.3.2 应用研究环节
        3.3.3 开发研究与产业化环节
    3.4 科技生产率效应的动力机制分析
        3.4.1 源自市场需求的拉力作用
        3.4.2 源自技术惯性的推动作用
        3.4.3 源自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促进作用
        3.4.4 源自政府行为的导向力量
    3.5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影响生产率的传导机制
        3.5.1 农技推广传导途径: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主体
        3.5.2 科技市场传导途径: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机构—农业生产主体
        3.5.3 直接投资推广机构途径:政府—推广机构—农业生产主体
        3.5.4 直接投资企业途径:政府—企业—产业化
        3.5.5 产学研联合开发途径:政府—科研机构+生产主体—农业生产
        3.5.6 其他传导途径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农业科技体制的演变与分析
        4.1.1 农业科技体制的历史演变
        4.1.2 组织结构的现状
        4.1.3 管理制度现状
    4.2 农业科技投入的规模现状
        4.2.1 农业科技投入绝对量的变化
        4.2.2 农业科技投入规模相对量的变化
        4.2.3 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的变化趋势
    4.3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状况
        4.3.1 农业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
        4.3.2 农业科技投资领域分布
        4.3.3 农业科技投入的类别分布
        4.3.4 农业科技从业人员结构状况
    4.4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4.4.2 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和配置不够合理
        4.4.3 政府角色定位矛盾与行为偏离
        4.4.4 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5.1 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
        5.1.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由来
        5.1.2 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方法
    5.2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5.2.1 测算方法的选择
        5.2.2 三阶段DEA方法的主要步骤
        5.2.3 变量数据选择与处理
    5.3 农业生产率的静态测算结果分析
        5.3.1 第一阶段:传统DEA效率测评结果及分析
        5.3.2 第二阶段:SFA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3.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效率测评结果及分析
    5.4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分析
        5.4.1 Malmquist指数的引入
        5.4.2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时间趋势
        5.4.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区域分布与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科技投入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
    6.1 理论模型的构建
    6.2 数据描述与初步判断
        6.2.1 各变量选择与描述
        6.2.2 统计性描述与处理
    6.3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贡献的检验
        6.3.1 基本估计结果
        6.3.2 克服模型内生性的估计结果
    6.4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同区域的检验
        6.4.1 回归检验
        6.4.2 结果分析
    6.5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同时期的检验
        6.5.1 回归检验
        6.5.2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业科技生产率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 源自农户素质与选择的需求因素
        7.1.2 源自科技体制与管理的供给因素
        7.1.3 源自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保障因素
        7.1.4 源自非农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摩擦因素
        7.1.5 源自政策与制度的环境因素
    7.2 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7.2.1 估计方法的选择
        7.2.2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7.2.3 门槛值检验与估计
        7.2.4 回归结果与分析
    7.3 样本分组情况
    7.4 对第三阶段反常现象的进一步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农业科技投入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8.1.2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体制日趋完善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8.1.3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通过多种渠道传导到田间地头促进生产率
        8.1.4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多维变化特征
        8.1.5 我国农业科技提升生产率作用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8.1.6 我国农业提升生产率作用受制于各类影响因素
    8.2 政策建议
        8.2.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定位和责任
        8.2.2 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规模,优化投入结构
        8.2.3 改善科技推广模式,促进传导机制创新
        8.2.4 正视区域差异,合理配置科技资源
        8.2.5 扬长避短,重视各类影响因素与科技资源的互补匹配关系
        8.2.6 协调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关系,扭转脱农抑农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8)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2.1.1 提出
        2.1.2 概念
        2.1.3 特征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3.1.1 区域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植被
        3.1.4 气候
        3.1.5 水文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3.4 小结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4.2.1 莲田生态系统
        4.2.2 稻田生态系统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4.6 小结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5.3.2 综合评价模型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6.1 优势(Strengths)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6.1.2 生态环境优美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6.2 劣势(Weaknesses)
        6.2.1 基础设施薄弱
        6.2.2 资源锐减
        6.2.3 生态环境恶化
        6.2.4 环境破坏
        6.2.5 农业灾害频发
    6.3 机遇(Opportunities)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6.4 挑战(Threats)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6.5 小结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7.2.1 人口战略
        7.2.2 资源战略
        7.2.3 环境战略
        7.2.4 科技战略
        7.2.5 法制战略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下乡”史鉴(论文提纲范文)

1 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6)
    1.1 组织与制度建设
        1.1.1 在农村科普方面
        1.1.2 在农技推广方面
    1.2 政治运动的特殊推进
        1.2.1“大跃进”中的科技下乡
        1.2.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科技下乡
2 全面推进阶段(1977—1990)
    2.1“经济主战场”定位后的科技下乡环境
        2.1.1 国家政策环境
        2.1.2 组织方面
    2.2 相关科技计划
    2.3 科技下乡活动形式
3 高度繁荣阶段(1991—)
    3.1 突破性政策环境
        3.1.1 相关法律首次颁布实施(如表6)
        3.1.2 科技下乡官方文件出台及中共十六大的影响
        3.1.3“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新突破
        3.1.4“科教兴农”战略的新推进
    3.2 新的科技计划
    3.3 新型科技下乡活动形式
        3.3.1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3.3.2“三支一扶”计划
        3.3.3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科技特派员行动
        3.3.4 科普大篷车和科技列车行动
        3.3.5 大型科技示范活动
        3.3.6 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
        3.3.7 中国科普万里行
        3.3.8 农业专家大院活动
4“科技下乡”史鉴
    4.1 改革中营利性趋向的挑战与启示
    4.2“线断、网破、人散”危机的启示
    4.3 新理念带来的思考
5 结论

(10)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2 国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研究动态
        1.2.3 简要述评
    1.3 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基础理论
        1.3.1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1.3.2 准公共产品原理
        1.3.3 系统工程原理
        1.3.4 农业结构原理
        1.3.5 参与式推广理论
        1.3.6 农业信息系统理论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2.1 新时期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与概念界定
    2.2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
        2.2.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时期(1949-1978年)
        2.2.2 社会化农技服务趋势初步显现时期(1978-1990年)
        2.2.3 农技服务体系深化改革时期(1990-2000年)
        2.2.4 倡导建立多元化农技服务网络时期(2001年至今)
    2.3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
        2.3.1 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2.3.2 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
        2.3.3 涉农企业与技术服务机构
        2.3.4 农村互助型合作组织
    2.4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成效与问题
        2.4.1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2.4.2 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模式研究
    3.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与特征
        3.1.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内容
        3.1.2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基本特征
    3.2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
        3.2.1 组织管理机制
        3.2.2 技术获取机制
        3.2.3 技术推广机制
        3.2.4 财务运营机制
    3.3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3.3.1 “三权归乡(镇)”农技推广模式
        3.3.2 “三权归县”农技推广模式
        3.3.3 政府“购买服务”农技推广模式
        3.3.4 不同公益性农技推广模式的比较
    3.4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成效及问题
        3.4.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3.4.2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澳大利亚、荷兰与以色列模式借鉴
        3.5.1 澳大利亚政府农技推广“垂直管理”模式
        3.5.2 荷兰政府农技推广“垂直管理”模式
        3.5.3 以色列政府主导的“统一管理”模式
        3.5.4 经验启示与借鉴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研究
    4.1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4.1.1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内涵与职能
        4.1.2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特征
        4.1.3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作用机理
        4.1.4 市场化农技服务与其它类型农技服务的比较
    4.2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4.2.1 技术获取机制
        4.2.2 技术推广机制
        4.2.3 资金获取机制
        4.2.4 人才培养机制
    4.3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4.3.1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4.3.2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4.4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建设的成效及问题
        4.4.1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4.4.2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4.5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4.5.1 澳大利亚的企业主导型农业技术服务模式
        4.5.2 荷、美、法等国的企业技术推广模式
        4.5.3 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
    5.1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的现状与特征
        5.1.1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的基本现状
        5.1.2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的服务职能
        5.1.3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特征
    5.2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技术服务的运行机制
        5.2.1 组织管理机制
        5.2.2 知识供给机制
        5.2.3 技术供给机制
        5.2.4 财务运行机制
        5.2.5 人才培养机制
    5.3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5.3.1 “院县共建”农技服务模式
        5.3.2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技服务模式
        5.3.3 河北农业大学的“农业综合开发”农技服务模式
        5.3.4 四川农业大学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技服务模式
        5.3.5 不同科研教育机构农技推广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5.4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参与农业技术服务的成效与问题
        5.4.1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参与农业技术服务的成效
        5.4.2 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
    5.5 美、澳、日、德等国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技术服务经验借鉴
        5.5.1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5.5.2 澳大利亚的校企合作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5.5.3 日、德等国的农协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研究
    6.1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技术服务的内容
        6.1.1 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开展技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6.1.2 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特征
        6.1.3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的发展概况
    6.2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运行机制
        6.2.1 组织管理机制
        6.2.2 技术获取机制
        6.2.3 服务供给机制
        6.2.4 财务运营机制
        6.2.5 人才培养机制
    6.3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6.3.1 合作社农技服务典型模式
    6.4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面临的困难
        6.4.1 合作组织外部技术支撑不足,技术供给缺乏
        6.4.2 合作组织内部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落后
        6.4.3 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制约了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
        6.4.4 运转资金缺乏,制约合作组织服务创新和职能拓展
    6.5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技术服务经验借鉴
        6.5.1 法国和丹麦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6.5.2 日本农协的营农指导体系
        6.5.3 台湾农会的农技综合服务体系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农技服务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7.1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效率测算与评价——基于技术效率角度
        7.1.1 评价方法
        7.1.2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效率的分析和比较
    7.2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2.1 研究假设
        7.2.2 研究模型设计
        7.2.3 数据分析及结果
    7.3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8章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与趋势
    8.1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需求分析
        8.1.1 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分析
        8.1.2 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分析
        8.1.3 农业技术需求主体视角下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分析
    8.2 新形势下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8.2.1 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将会逐步健全和完善
        8.2.2 农业推广活动将以广大农业生产者为导向
        8.2.3 推广的内容将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提供全过程服务发展
        8.2.4 要更加重视对农业“软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8.2.5 要重视农业技术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8.2.6 农技推广服务以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为目标
第9章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与体制重构
    9.1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与职能界定
        9.1.1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与基本内涵
        9.1.2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不同主体的职能界定
        9.1.3 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内部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界定
    9.2 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方向定位与路径选择
        9.2.1 形成多中心治理结构
        9.2.2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9.2.3 创新服务理念与拓展服务目标
        9.2.4 完善分类管理制度
    9.3 新时期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制重构与机制设计
        9.3.1 设立农科教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促进农业教育、科研与技术服务的有机结合
        9.3.2 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9.3.3 加强对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主体的扶持和培育
        9.3.4 强化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对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引领与支撑功能
        9.3.5 推进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能力建设
    9.4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政策选择
        9.4.1 健全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9.4.2 积极培育农业技术市场
        9.4.3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9.4.4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资金筹集机制
        9.4.5 扩大农业技术补贴的实施范围与力度
        9.4.6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技术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科技兴农怎么兴——湖南省桂阳县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全面发展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D]. 宋雨林. 烟台大学, 2019(06)
  • [2]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D]. 陈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象研究[D]. 李文韬.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乡村振兴战略中湖南省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研究[D]. 徐氙氚. 广西大学, 2019(01)
  • [6]辽宁省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D]. 李颜旭.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7]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陈鸣.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8]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9]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下乡”史鉴[J]. 牛桂芹. 科技传播, 2016(16)
  • [10]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D]. 王甲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如何科技兴农——湖南省贵阳县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全面发展的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