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人居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示

中国传统人居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示

一、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康安琪[2](2021)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市化的脚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加速前进,现代科学的进步为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在技术的丰富下提高了建设效率,理性研究下的模型、数理等等也为规划和设计过程解决了许多难题,规避了曾经的建设死角和弯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需求在这种快速发展下也在渐渐地提高。但是,同样因为这种重视逻辑性、理论化的思维,以及追求西方建设模式的风潮,使得人居环境在千城一貌的光鲜外表下逐渐失去了中华本土的地域风貌,居民在城市当中对文化氛围的感知则愈发困难,那么人的精神自由与心理适从感也将随之减弱。本文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切入点,首先将山水画的思想源流、构境章法演变进行系统地分析,高度总结出山水画与现代人居的共根同源性。其次,以现代人居环境的角度,从空间构成、自然生态环境、山水文化意境、人伦聚落秩序四个方面,分析研究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审美意境,由古返今,从山水画中抽取人居环境的理想表现以及文化价值。最后,通过上述一系列研究,提出对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反思与启示,在人居环境哲学内涵思考下,分析现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山水画中的传统人居文化带入现代的人文、生态、秩序等美学内涵中,进而提出能够实现现代人居环境规划创新的认知观点。本文旨在探索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深厚文化积淀以及古人对于人居环境的美好追求与愿景,实现山水画的文化价值传承,以现代人居建设的角度,寻求适合中国人的人居环境的发展道路,恢复中国城市的民族色彩、自然景观。在表象上改善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在内涵上发扬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在人性上回归以人为本的关照和秩序,使得中国式栖居环境能够“复得返自然”。

朱昊昊[3](2020)在《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文中认为中国正经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牵涉人口众多、建设总量惊人。规模的“大”和数量的“多”几乎在各个层面的建设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量”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社会经历重大转型的背景下,现阶段城市与建筑的发展迫切需要从规模和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这涉及如何有效应对城市的快速扩张与蔓延、城市形态的急剧变化、城市建筑类型的涌现与衍生、公共空间的不断瓦解与碎片化等一系列城市现象和问题。但在中国当代建筑学语境中,我们对相关现象及问题的系统性思考与理论化认识尚显不足。目前,亟待中国建筑师思考的是,如何重新评估和定义建筑在当代城市中的角色与作用,以此确立一种关于城市建筑学的思考与实践的范式,反思并应对由“数量与规模”所引发的诸多城市问题,实现从纯粹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提升。在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量性问题,西方国家曾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并发展出独特的理论与思想体系。本文从城市建筑学的视角出发,在知识构成分析方法“条件-观念-形式(载体)-工具-方法”的关联性考查框架下,以CIAM以来不同时代的建筑师及团体(包括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十次小组、巨构城市运动、桢文彦等)围绕“数量与规模”议题展开的持续性探索为主线,将昂格尔斯与库哈斯有关“大”(Bigness)的理论思考和设计实践作为互补的整体加以研究,辨析应对城市建筑群和城市建筑单体的“观念”与“方法”,提出“大”的思想构成与概念内涵包蕴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昂格尔斯以居住建筑为载体,基于“形式”(form)的结构性法则,实现建筑群的合整;二是,库哈斯以曼哈顿摩天楼为载体,借助“内容计划”(program)的编排,建构建筑单体内部片段之间的复杂关联。论文指出,以“大”的理论视角践行的城市建筑学强调从城市的建设和应对城市的变化中汲取建筑学在观念、立场、工具、方法和实践层面不断更新的力量,是一次建筑学学科和建筑学知识边界的拓展;在此背景下,“大”的理论就是对“数量与规模”议题不断知识化、系统化的结果;它发展出两种不同的思考路径,通过构建一个包容差异与多样的“困难的总体”,实现城市性的创造而兑现由量到质提升的承诺。这为我们在中国城市化语境下重构数量策略,应对存量时代城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点和实践参照。

张帆[4](2020)在《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当代城市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变迁,呈现出与传统城市差异化的语境。城市格局的离散化打破了单一结构的内在整体性,多中心的发展使不同的城市肌理异质并存;城市运行的动态化减弱了建筑作为城市物质性主体的地位,建筑需要从城市系统的终端转变为城市流动体系一部分;城市建筑的拼贴化反映了消费社会中对于建筑视觉表达的欲望,各自为政的布景式建筑进一步消解了城市作为连续公共空间的价值。既有的本体性建筑观念难以满足当代城市在多元、开放和交互属性上的需求,建筑理论从本体自主性向区域关联性的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是对建筑的区域关联性理论进行的系统性梳理和建构。首先,在比较既有知识体系中各种“区域”概念的基础上,将本文的“区域”界定为与特定的设计对象产生空间形态关联的宏观城市结构,具有尺度转换性、结构抽象性、边界动态性的特征。区域关联性的研究从挖掘上位结构中的要素、制约和需求出发,确立设计对象在整体中的位置,引导建筑内部自主性体系与外部社会现实的交互作用。继而,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当代关联理论出发,解析建筑呈现“关联性转向”背后的理论动力。以此为基础,将区域与建筑的关联操作机制抽象为一种方法论原型,其设计流程概括为“视域放大”、“结构优先”和“内外协同”三个基本阶段,推动城市从“离散性个体”向“关联性整体”的转化。在概念界定与理论解析的前提下,本文对区域观念的历史脉络进行溯源。从聚落、文脉和地域三个方面批判性地阐释其中呈现的区域观念演变,揭示了从直觉到自觉的意识发展过程。将历史上的区域观念总结为体现朴素环境意识的自然主义谱系、体现怀旧历史图景的历史主义谱系和批判性场所实践的地域主义谱系三个平行脉络,并论述了上述谱系和当代区域关联谱系的联系与差异,将其作为当代区域关联的理论参照。本文的核心章节以区域关联为目标,以建筑形态学和城市形态学相关分析方法为工具,基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关联理论的影响,揭示从区域解读到区域设计的操作机制,提出了区域与建筑的三类关联态,九种关联模式和二十多个关联策略群,以及在此框架下继续细分的若干关联手法。首先,建立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关联态。以“先在性结构”为对象,强调建筑对于城市结构的延续和建构作用。通过提出“肌理协同”、“巨构介入”和“网络演进”的关联模式,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向度探讨城市深层结构层面的系统性连接,建筑设计以形成和区域间的预设结构整合为目标;其次,建立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自发性关联态,以“生成性结构”为对象,强调从内部性逻辑中生成区域关联系统。通过提出“集群塑造”、“分形连接”和“地表生长”的关联模式,建立局部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系统相应地显示出整体的协同,自发形成开放的集群、层级的分形或地表的连接;最后,建立了基于互文性理论的对话性关联态,以“个体和结构”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的交互。通过提出“形态应变”、“空间衔接”和“功能拓展”的关联模式,分别从形态层面接受外部压力转化为应变的动力,从空间层面主动衔接或修复区域空间的要素,从功能层面通过内部功能程序的重构容纳城市功能,引发空间事件,回应区域制约。基于以上若干关联模式和策略的建构,形成不同背景下适用性的区域建筑关联方法。通过外部条件的介入,拓展建筑自主化的内部体系,建立和区域的多层级连接,在当代多元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中梳理出“区域-建筑”互动作用的理论谱系。

郑媛[5](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崔博昊[6](2020)在《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城市”设计“意象赋形”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着名的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经在自己的着作中引用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Friedrich H?lderlin)的诗歌《人,诗意地栖居》中的一部分,他说“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要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土地上。”人类在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城市化进程极度膨胀。中国受到西方城市和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一方面显着的提升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中国固守千百年城市“气氛”和人居精神。时隔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基于本土文化和“诗意栖居”理念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潮流逐步重新被重视,山水文化、山水艺术和“山水城市”理念被提及和运用,我们在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遇到了很多至今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忧虑,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试图在更遥远的时代,去探寻属于中华民族自我的精神底子和价值内核。笔者认为,民族栖居文化就是一种凝结的“意识氛围”,它归根结底源于本民族的思维模型和操作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意象思维作为出发点,从内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角度去研究山水绘画中“山水意象”的形成与运用,研究在世界意识和艺术认知的背景下,意象思维和山水思维的演变,并试图用设计师的角度说明山水意象与山水意境的本质与含义,以及它们意识投射与现实形态表达。通过对山水画与山水意象的基础研究和认知解读,对“山水城市”理念进行当代视角的发展和推进,并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意象性倾向的分析和阐述。本文目的是基于这种对“山水画”的意象思维模式、山水意象与“山水城市”理念的发展,以及对真实山水艺术的创作过程的设计角度探索,提出了“意象赋形”的设计理念。本文所提出的“意象赋形”理念,是创造民族栖居文化“意识氛围”的方法的探索,是源于本民族的思维模型和操作行为的规律总结,是一种基于民族文化长期沉淀和历史中的艺术实践后,基于山水思维和山水意象衍生出的现代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意象思维方法,是对“山水城市”设计理论进行思维和方法的延伸。理念的目的是为设计具有本土诗意的人居环境提供用于方案设计前期概念生成的角度和方法,并提出了若干个根据“意象赋形”理念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试图转变科学认知在方案设计初期的绝对主导性地位,将科学认知和方法同艺术化认知和方法达到相互平衡和相互协同作用于方案设计本身,为创造本土诗意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提供新的思路、角度和参考基础。

王雨彤[7](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研究说明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李小龙[8](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杨凌凡[9](2020)在《晋陕黄河禹门口大夏禹王庙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晋陕黄河禹门口(龙门)大夏禹王庙为研究对象。敕建于元中统三年的大夏禹王庙坐落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十二公里外的黄河晋陕峡谷禹门口两岸,是古代祭祀“禹凿龙门”的区域性胜迹,也是着名神话传说“鲤鱼跃龙门”的发生场所。禹庙以其出类拔萃的建筑形态与空间效果,成为旌表晋陕的典型山水人文胜迹,是晋陕黄河沿岸人居环境建设特色的高度凝练,其中蕴含了独特的东方智慧。本文旨在探讨大夏禹王庙所彰显的晋陕地区独有建筑经验与人居特色,明确大夏禹王庙的历史发展、空间构成、营建理念。历史研究部分,以现有历史文献为线索,基于当代地理信息技术、地理水文资料、考古文献,研究大夏禹王庙历史进程中的人居环境演进、建筑空间发展;空间研究部分,通过历史文献、图典中的相关记载,结合当下新发现并整理的历史照片、航拍图像、口述历史资料,借助于法式、工程则例中的营建规范与周边地区历史建筑的共性特征,以上世纪六十年代航拍测绘图记载的禹庙遗址为图底,采用多重证据法,科学推演大夏禹王庙的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呈现在绘制的技术图纸与三维模型中;理念研究部分,从立意构思、选址营建、空间塑造、理景特色、塑境升华等角度,探讨大夏禹王庙独特表观形态与空间体验背后的历史成因,再现其传承的历史营造智慧。最后,基于大夏禹王庙的多元价值及再利用的共识性原则,提出当代传承利用策略。

武宇斌[10](2020)在《融合自然山水环境的永寿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今大多数城市是由历史城市发展演变而来的,其营建特征、空间格局与结构形态的发展演变规律等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主导下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的引控下形成的。以自然山水和关键人文要素为节点,以建构要素间内在关系而形成的融合自然山水环境的空间格局为核心构成历史城市空间的“基因”和根脉。城市据此根脉发展演变从而形成历史城市的空间特色。当代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规模、空间迅速扩张,致使城市空间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体系和城市空间的“历史面目”被埋没、被遗忘的状况,进而引发城市空间特色缺失的问题。同时,目前在进行城市规划编制时注重功能分区、空间结构等方面研究,缺乏对城市历史及空间发展演变机制与规律的深入挖掘和研究,缺乏对城市空间根脉的把握造成当今城市空间格局与空间历史根脉没有关联的状况。另外,对历史城市保护的研究主要针对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传统村落等有“帽子”的城镇展开。而对于为数众多、蕴含着丰富传统规划智慧的历史城市关注、研究不够。这些历史城市在处理城市空间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融合自然山水环境的空间格局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与智慧,目前对该类城市的规划智慧与经验挖掘、总结还很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加强对不同地域典型历史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特征的研究,还原被埋没的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体系,从而总结传统城市规划经验与智慧,为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空间格局,营造城市特色提供支撑与条件。基于上述研究目标与存在的问题,论文选取关中地区典型历史城市—金盘城为对象,主要以理论与文献分析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从多层次、多尺度的视角分析研究城市空间格局特征,总结以构建融合自然山水环境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为主要特征的规划经验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首先,从区域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关中地区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山水分布特征与历史城市空间分布的关系。总结出10种关中地区历史城市的类型。并据此确定金盘城在区域中的类型以及空间格特征的典型性。以此为依据,通过对金盘城历史沿革分析,总结出金盘城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并对不同阶段构成历史文化空间格局要素进行梳理、总结。研究认为明清时期金盘城的各类要素的空间布局与配置是历史上最齐全的阶段,应作为空间格局研究的最主要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论文分别从宏观大尺度自然山水层面、中观城区与郊野层面以及微观城内关键空间等三个层次对永寿金盘城结合区域自然山水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建构的内在机制、特征及作用等进行深入解析与阐释。建立了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及要素信息的图、表样本库。在保护与传承方面,结合金盘城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历史遗存状况。从区域整体格局构建、古城空间序列接续、文化遗产修复传承等方面研究探讨了历史空间格局与历史脉络在现今城市如何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理论提供基础和支撑,为当代城市特色发展提供借鉴。

二、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局限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中国山水画境的思想源流
    2.1 画境的哲学来源
        2.1.1 仁智礼制的境界
        2.1.2 返璞归真的追求
        2.1.3 超然释悟的襟怀
    2.2 画境的美学朔源
        2.2.1 创造深遂意境的空间形态
        2.2.2 讲究要素关系的内涵表达
        2.2.3 坚定绿水青山的生态愿景
    2.3 画境的心理同构
        2.3.1 趋利避害的聚落观
        2.3.2 环山抱水的置阵观
        2.3.3 荫人养物的生命观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山水画中构境章法与人居内涵
    3.1 山水画构境章法
        3.1.1 章法
        3.1.2 构景章法
        3.1.3 构境章法
    3.2 山水画构境的雏形
        3.2.1 展子虔《游春图》的“可游”
        3.2.2 “二李”山水画的“可行”
        3.2.3 晚唐山水画中的“可居”
    3.3 山水画构境的定型
        3.3.1 五代北宋“全景山水”的山川置居
        3.3.2 南宋中期“小景山水”的庭院之乐
    3.4 山水画构境的成熟
        3.4.1 元代四家的“隐逸风潮”
        3.4.2 吴门画派的“安居园林”
        3.4.3 清代百家的“居无定式”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山水画中人居环境审美意匠
    4.1 有限空间中的无限理想
        4.1.1 孤景不成美境
        4.1.2 散而不分的聚落
        4.1.3 人景共构同成佳境
    4.2 至高无上的生态环境追求
        4.2.1 无山无水不居
        4.2.2 好景必造林木
        4.2.3 建屋必临水溪
    4.3 深遂含蓄的山水文化意境
        4.3.1 凡景必有意
        4.3.2 造景必生情
    4.4 倡导回归平民的人伦秩序
        4.4.1 倾注大众化的小式建筑
        4.4.2 热衷于观赏的杂式建筑
        4.4.3 以人为本的大空间序列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山水画演变对现代人居建设的启示
    5.1 人居环境哲学思考
        5.1.1 诗意栖居的居住哲学
        5.1.2 万物为和的文化哲学
        5.1.3 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
    5.2 现代人居环境美学启发
        5.2.1 营造深厚民族文化
        5.2.2 创造美好山水环境
        5.2.3 追求中庸平和秩序
    5.3 现代人居建设的规划设计创新
        5.3.1 重构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5.3.2 建立人性与环境的对照
        5.3.3 打造“可游”的人居空间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1.3 提出问题
    1.2 文献综述及分析
        1.2.1 对数量与规模的研究
        1.2.2 对昂格尔斯与“大形”的研究
        1.2.3 对库哈斯与“大”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内容、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研究的方法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数量与规模”问题的应对:CIAM以来的实践
    2.1 CIAM对“数量与规模”问题的处理
        2.1.1 最低生存住宅
        2.1.2 建筑的合理性
        2.1.3 功能城市
    2.2 十次小组对“数量与规模”问题的处理
        2.2.1 1950至1960年代的“数量与规模”
        2.2.2 十次小组的四种应对方法
        2.2.3 赋予结构与应对变化
    2.3 巨构与技术乌托邦
        2.3.1 巨构运动的兴起
        2.3.2 日本新陈代谢运动
        2.3.3 技术乌托邦的理想
        2.3.4 巨构的批判
    2.4 桢文彦与群造型
        2.4.1 集合形态
        2.4.2 群造型
        2.4.3 意义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形”与城市建筑群
    3.1 作为观念的“大形”(一):历史与背景
        3.1.1 1960年代初的昂格尔斯
        3.1.2 在柏林工大的教学
        3.1.3 与柯林·罗的共事
    3.2 作为观念的“大形”(二):形式与观念
        3.2.1 对数量问题的回应
        3.2.2 整体观念下的“大形”
        3.2.3 片段与整体
        3.2.4 差异与协同
        3.2.5 变化与稳定
    3.3 作为方法的“大形”(一):准则与分类
        3.3.1 实践“大形”的准则与分类
        3.3.2 以“形”应对的策略
        3.3.3 主题模式的思考
        3.3.4 两种特殊的类型
    3.4 作为方法的“大形”(二):应对建筑群
        3.4.1 连接模式
        3.4.2 图形模式
    3.5 作为方法的“大形”(三):应对城市
        3.5.1 城市实践的困境
        3.5.2 城市区域论
        3.5.3 辩证城市
        3.5.4 无尺度模式:城市中的城市
        3.5.5 街区建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与城市建筑单体
    4.1 作为观念的“大”(一):历史与背景
        4.1.1 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的库哈斯
        4.1.2 库哈斯的柏林之旅
        4.1.3 与昂格尔斯的合作
    4.2 作为观念的“大”(二):形式与观念
        4.2.1 针与球
        4.2.2 摩天楼的定义
        4.2.3 分区法
        4.2.4 拥挤的双重性
        4.2.5 作为一种特殊的原型
    4.3 作为方法的“大”(一):内外的分离
        4.3.1 非确定性的挑战
        4.3.2 脑叶切除术
        4.3.3 作为设计策略的内外分离
        4.3.4 以分离面对奇观社会
    4.4 作为方法的“大”(二):垂直的分裂
        4.4.1 水平楼板
        4.4.2 电梯理论
        4.4.3 作为设计策略的垂直分裂
        4.4.4 无差异形式中的随机与自由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大”之于城市建筑学的意义
    5.2 观念与方法论:“大形”与“大”
    5.3 现实问题: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区域关联性的观念建构
    2.1 概念——研究对象的内涵解析
        2.1.1 词源:既有知识体系中的区域
        2.1.2 界定:当代语境下的区域意涵
        2.1.3 美学:关系艺术中的美学转型
        2.1.4 观念:从本体范畴到关联范畴
    2.2 理论——区域关联的哲学背景
        2.2.1 结构主义与系统化关联
        2.2.2 自组织与自发性关联
        2.2.3 互文性与对话式关联
    2.3 方法——区域关联的操作机制
        2.3.1 视域放大
        2.3.2 结构优先
        2.3.3 内外协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观念的脉络溯源
    3.1 聚落与区域:自然主义谱系
        3.1.1 乡土聚落的自发组织
        3.1.2 有机城市的限定生长
        3.1.3 如画理论的自然审美
    3.2 文脉与区域:历史主义谱系
        3.2.1 图像关联与后现代主义
        3.2.2 类型关联与新理性主义
        3.2.3 结构关联与新城市主义
    3.3 地域与区域:地域主义谱系
        3.3.1 多义性的传统地域主义
        3.3.2 抵抗性的批判地域主义
        3.3.3 地域主义的区域性维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建筑的系统性关联
    4.1 区域肌理的协同转化
        4.1.1 同质肌理的延续补形
        4.1.2 异质肌理的适应变形
        4.1.3 复杂肌理的参数找形
    4.2 区域秩序的巨构介入
        4.2.1 概念巨构的社会思辨
        4.2.2 技术巨构的城市干预
        4.2.3 触媒巨构的空间整合
    4.3 区域网络的历时演进
        4.3.1 枝状网络的水平延展
        4.3.2 编织网络的弹性组构
        4.3.3 网络演进的衔接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建筑的自发性关联
    5.1 区域结构的集群塑造
        5.1.1 渐次生长的组合集群
        5.1.2 场域引导的动态集群
        5.1.3 算法生成的数字集群
    5.2 区域层级的分形连接
        5.2.1 城市结构的分形法则
        5.2.2 传统城市的分形诠释
        5.2.3 区域空间的分形建构
    5.3 区域地表的水平生长
        5.3.1 折叠加厚的连续地表
        5.3.2 行为引导的流动地表
        5.3.3 基础设施的功能地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建筑的对话性关联
    6.1 区域形态的压力应变
        6.1.1 内外博弈的形态限定
        6.1.2 退让适应的形态削减
        6.1.3 信息图解的形态叠层
    6.2 区域空间的开放衔接
        6.2.1 视觉引导的空间联系
        6.2.2 立体接驳的空间修补
        6.2.3 叙事参照的空间表意
    6.3 区域功能的程序拓展
        6.3.1 容纳城市的功能转化
        6.3.2 引发事件的功能混合
        6.3.3 回应区域的功能重组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1.7.1 章节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2.4.1 目标:动态舒适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3.1 气候环境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3.2 地貌环境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3.4 本章小结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5.1 营建的对策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6.1 地域环境解析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6.2.1 筒屋式民居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6.2.3 现存问题分析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概括与总结
    7.2 问题与不足
    7.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作者简历

(6)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城市”设计“意象赋形”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的目的
        1.2.3 研究的创新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概述
        1.4.1 国外研究动态
        1.4.2 国内研究动态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国传统意象思维与山水思维的演变
    2.1 中国传统思想背景与艺术思维演化
        2.1.1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世界意识与整体观
        2.1.2 传统思想背景下的艺术思维模式演化
    2.2 主体认知结构下的意象思维模式
        2.2.1 主体认知结构下的艺术思维及其构成
        2.2.2 意象思维模式形成方式及其属性特征
    2.3 从意象思维到山水思维的认识
        2.3.1 山水画搭建艺术认知途径及其可行性
        2.3.2 山水画作为艺术认知山水思维的媒介
        2.3.3 山水画其他价值的分析
    2.4 多元思想的介入与山水思维及其特性
        2.4.1 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思维的介入
        2.4.2 山水思维及其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意象”与“意境”
    3.1 由“物象”到意象的观照与生成
        3.1.1 由物象到意象
        3.1.2 山水意象本质
    3.2 山水意象的确立与观照
        3.2.1 山水立象与尽意山水
        3.2.2 创作主体的内在要求
        3.2.3 山水意象的情景关系
    3.3 由山水意象到山水意境
        3.3.1 山水意境的含义
        3.3.2 山水意境的本质
        3.3.3 意境的空间表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水画赋予“山水城市”理念的启发
    4.1 “山水城市”理念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4.1.1 “山水城市”理念的首次提出
        4.1.2 “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演变
    4.2 山水画与“山水城市”理念的相似性
        4.2.1 人居环境的理想化样式相似
        4.2.2 山水理念与城市生活的平衡
        4.2.3 山水画与山水城市认知相通
    4.3 当代“山水城市”理念的含义与倾向
        4.3.1 当代“山水城市”理念
        4.3.2 当代“山水城市”倾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意象赋形——山水画赋予设计的探索与启发
    5.1 关于“意象赋形”理念的综述
    5.2 “意象赋形”的观念与原则
        5.2.1 思维原则
        5.2.2 山水原则
    5.3 “意象赋形”的角度与方法
        5.3.1 意象赋形·场所谋篇
        5.3.1.1 章法——经营意识
        5.3.1.2 气韵——连贯意识
        5.3.1.3 留白——无为意识
        5.3.1.4 藏露——消隐意识
        5.3.2 意象赋形·路径取法
        5.3.2.1 迷行——曲折法
        5.3.2.2 水行——四水法
        5.3.2.3 深行——深远法
        5.3.2.4 居行——游居法
        5.3.3 意象赋形·时空叙事
        5.3.3.1 无限——取借露透
        5.3.3.2 无序——多线叙事
        5.3.3.3 对偶——相反相成
        5.3.3.4 范型——多义拼贴
        5.3.4 意象赋形·内化山水
        5.3.4.1 诗化语境
        5.3.4.2 印象直觉
        5.3.4.3 抽象山水
    5.4 设计师修养的塑造与提升
        5.4.1 人格修养
        5.4.2 精神修养
        5.4.3 态度修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7)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框架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2.2 山水画
        2.2.1 拟形法
        2.2.2 构图法
    2.3 山水园林
        2.3.1 因借法
        2.3.2 造景法
        2.3.3 时空融合法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2.4 山水诗文
        2.4.1 象征法
        2.4.2 诗语结构法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3.1.5 总结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3.2.4 总结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4.1 马岩松
        4.1.1 个人经历
        4.1.2 设计策略
        4.1.3 设计思想
    4.2 王澍
        4.2.1 个人经历
        4.2.2 设计策略
        4.2.3 设计思想
    4.3 朱锫
        4.3.1 个人经历
        4.3.2 设计策略
        4.3.3 设计思想
    4.4 总结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钱学森
附录B 顾孟潮
附录C 王澍
附录D 马岩松
附录E 朱锫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城市空间格局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1.2.3 关中地区县城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1.4.4 研究进展综述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5.2.1 生用保障意识
        5.2.2 人文优先意识
        5.2.3 山水关联意识
        5.2.4 整体融合意识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晋陕黄河禹门口大夏禹王庙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课题背景
        1.1.1 中国传统空间的研究意义
        1.1.2 大夏禹王庙的研究价值
    1.2 研究意义
        1.2.1 构建当代建筑研究理论来源
        1.2.2 探索结合历史的建筑创作途径
        1.2.3 对大夏禹王庙的再利用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1.3 文献研究
        1.3.1 建筑复原研究综述
        1.3.2 大夏禹王庙研究综述
        1.3.3 禹庙建筑与禹祀风俗研究综述
        1.3.4 中国建筑的文化价值研究综述
        1.3.5 晋陕黄河沿岸祠庙建筑研究综述
        1.3.6 国外建筑复原与价值再利用研究综述
    1.4 研究开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路径
2 禹庙建设的背景解读
    2.1 夏禹祭祀
        2.1.1 夏禹
        2.1.2 夏禹祭祀及其历史发展
    2.2 禹庙概况
        2.2.1 禹庙
        2.2.2 禹庙分布与地域特点
    2.3 禹庙空间特征
        2.3.1 择址特征——从山水“寻胜”到“制宜”
        2.3.2 布局特征——叙事流线与祭祀轴线
    2.4 本章小结
3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概况
    3.1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禹庙建设的历史环境
        3.1.1 大夏禹王庙的历史人文环境
        3.1.2 大夏禹王庙的自然山水环境
        3.1.3 大夏禹王庙的地域营建环境
        3.1.4 大夏禹王庙与“龙门胜景”
    3.2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历史发展
        3.2.1 先秦至两宋——“禹凿龙门”与早期禹庙建设
        3.2.2 元明清时期——“大夏禹王庙”的历史发展
        3.2.3 建国后——禹庙毁弃与新功能的植入
    3.3 本章小结
4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历史空间推演
    4.1 提领梳要——大夏禹王庙空间要素挖掘
        4.1.1 历史方志中的空间要素挖掘
        4.1.2 口述历史资料中的空间要素挖掘
        4.1.3 历史图绘中的要素标注与特征提取
        4.1.4 历史影像中的要素标注与特征提取
        4.1.5 历史空间要素的提炼汇总
    4.2 空间解读——大夏禹王庙空间构成解析
        4.2.1 基址分析——基于遗址航拍测绘图的基址探讨
        4.2.2 山水空间
        4.2.3 轴线空间
        4.2.4 景致空间
        4.2.5 空间耦合
    4.3 平面推演
        4.3.1 东禹庙前导部分
        4.3.2 东禹庙轴线院落
        4.3.3 东禹庙西侧景致空间
        4.3.4 东禹庙东侧景致空间
        4.3.5 西禹庙轴线空间
        4.3.6 西禹庙景致空间
        4.3.7 整体空间推演成果
    4.4 单体建筑
        4.4.1 元明清时期韩城、河津及周边地区建筑营建的一般规律
        4.4.2 大夏禹王庙单体建筑营建特征与关键控制尺寸
        4.4.3 单体建筑推演
    4.5 本章小结
5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营建理念探讨
    5.1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相址寻胜与建设
        5.1.1 “山水环合”——空间要素的层次性利用
        5.1.2 “因借增减”——山水要素的特质化经营
    5.2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空间塑造
        5.2.1 “跨塬逐形,踞山为势”——“形势”与禹庙建设
        5.2.2 “高下相衬,虚实相应”——“高下”与“虚实”
        5.2.3 “尺律不滞,恬迫不拘”——“比例”与“尺度”
        5.2.4 “旷奥两宜,疏密相间”——“旷奥”与“疏密”
    5.3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理景特色
        5.3.1 “临渊登阜,因序导之”——时序性
        5.3.2 “川急峦峙,物类聚之”——主题性
        5.3.3 “兴时状物,佳则揽之”——整体性
    5.4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塑境升华
        5.4.1 “绩着河山,万世永赖”——联额的隐喻与象征
        5.4.2 “诗书知着,世所常乐”——诗文传记的标识与记忆
    5.5 本章小节
6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价值再利用
    6.1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价值分析
        6.1.1 社会价值
        6.1.2 历史价值
        6.1.3 发展价值
    6.2 大夏禹王庙价值再利用途径
        6.2.1 构建“山-水-建筑-人”一体的当代建筑创作新范式
        6.2.2 继承发扬大夏禹王庙历史文化价值
    6.3 本章小节
7 结语
    7.1 大夏禹王庙的建筑特点
    7.2 大夏禹王庙与山水环境
    7.3 大夏禹王庙的人文涵养
    7.4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10)融合自然山水环境的永寿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相关概念阐释
        1.6.1 城市空间形态
        1.6.2 空间格局
        1.6.3 城市空间格局
        1.6.4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格局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综述
    2.1 关于城市空间格局类型与模式的研究
        2.1.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1.2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与整体空间格局
    2.2 城市设计及城市空间格局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2.2.1 Team10及“结构主义”的相关研究
        2.2.2 基于知觉图示及空间特性的相关研究
        2.2.3 基于场所特性分析的相关研究
        2.2.4 关于城市设计、空间格局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中国历史城市空间格局的研究进展
        2.3.1 历史城市空间格局理论与方法研究
        2.3.2 典型历史城市空间格局特征与传承研究
    2.4 区域环境因素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2.5 研究综述
        2.5.1 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研究取得的成果及不足
        2.5.2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研究逻辑建构
3 永寿县金盘城在关中历史城市中的定位及典型性研究
    3.1 研究路径与方法
    3.2 关中地区环境特征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3.2.1 地形特征
        3.2.2 气候特征
        3.2.3 水系特征
        3.2.4 区位特征
        3.2.5 关中地区历史城市的重要性
    3.3 关中地区历史城市(县城)演化概况
        3.3.1 关中地区县城历史演化分析
        3.3.2 关中地区县城形成机制分析
    3.4 基于(定址)环境要素的关中地区县城类型分析
        3.4.1 基于地形地貌分区的城市分类
        3.4.2 基于与渭河干支流关系的城市分类
        3.4.3 基于与塬(山)地势关系的城市分类
        3.4.4 基于与山水形胜关系的城市分类
        3.4.5 基于与人文胜迹关系的城市分类
        3.4.6 基于综合分析的关中地区县城分类
        3.4.7 金盘城所属类型特征分析
    3.5 永寿县金盘城在关中地区历史城市中的地位与典型性识别
        3.5.1 金盘城在关中地区历史城市中的类型与典型性识别
        3.5.2 金盘城与关中地区历史城市的共性与差异性
        3.5.3 金盘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对关中地区历史城市研究的作用
    3.6 小结
4 永寿县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要素梳理
    4.1 永寿县金盘城概述
        4.1.1 金盘城地理区位分析
        4.1.2 金盘城地形地貌特征
        4.1.3 金盘城山水形胜特征
        4.1.4 金盘城历史建制沿革
    4.2 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要素梳理方法
    4.3 金盘城自然要素梳理
        4.3.1 自然“山”要素梳理
        4.3.2 自然“水”要素梳理
    4.4 金盘城人工要素梳理
        4.4.1 金盘城营建初始期区域与城郊主要历史人工要素
        4.4.2 金盘城营建发展期不同空间层次主要历史人工要素
        4.4.3 金盘城营建稳定期不同空间层次主要历史人工要素
        4.4.4 历史人工关键要素沿袭状况汇总
    4.5 小结
5 永寿县金盘城融合山水形胜的空间秩序挖掘与格局再现
    5.1 空间秩序挖掘与格局再现研究方法
        5.1.1 空间秩序挖局与格局再现研究范围
        5.1.2 空间秩序挖掘与格局再现研究方法
    5.2 宏观大尺度空间线性分析
        5.2.1 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5.2.2 隋唐时期
        5.2.3 宋元时期
        5.2.4 明清时期
        5.2.5 宏观尺度空间格局特征
    5.3 中观尺度空间格局分析
        5.3.1 整体城市空间格局建构
        5.3.2 用地条件与城市空间形态
        5.3.3 功能空间结构与要素配置
        5.3.4 中观尺度线性分析
        5.3.5 中观尺度空间格局特征
    5.4 城内关键空间营造分析
        5.4.1 南北主要轴线关键空间营造
        5.4.2 南北次要轴线关键空间营造
        5.4.3 东西轴线关键空间营造
        5.4.4 其他轴线关键空间营造
        5.4.5 城内关键空间营造特征
    5.5 历史空间格局特征总结
        5.5.1 自然与人工环境有机融合
        5.5.2 注重空间环境层次性建构
        5.5.3 强调空间序列与风景营造
        5.5.4 凸显文化要素的空间配置
        5.5.5 特色空间的传承有迹可循
    5.6 小结
6 永寿县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构想
    6.1 永寿县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当代规划启示
        6.1.1 深入挖掘历史资料,系统梳理营造历程
        6.1.2 注重自然山水环境,探究整体空间层次
        6.1.3 强调空间序列建构,传承要素古今融合
    6.2 永寿县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现状问题解析
        6.2.1 永寿县金盘城城市发展现状
        6.2.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遗存现状
        6.2.3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现状问题
    6.3 永寿县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保护与传承策略
        6.3.1 整体空间格局保护
        6.3.2 城市空间序列建构
        6.3.3 历史空间要素传承
    6.4 永寿县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保护与传承构想
        6.4.1 城市周边生态恢复
        6.4.2 古城街巷网络完善
        6.4.3 区域功能的再定位
        6.4.4 古城空间序列重塑
        6.4.5 文化遗产修复传承
        6.4.6 自然山水格局营造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

四、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D]. 康安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D]. 朱昊昊. 东南大学, 2020
  • [4]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D]. 张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6]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城市”设计“意象赋形”的探究[D]. 崔博昊.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02)
  • [8]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9]晋陕黄河禹门口大夏禹王庙历史研究[D]. 杨凌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融合自然山水环境的永寿金盘城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研究[D]. 武宇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国传统人居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