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管护对策

果洛州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管护对策

一、果洛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保护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提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邓彩霞[2](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任奚娴[3](2021)在《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近几年,作为生态大省,青海省通过开发优质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增长,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持续增长期,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业的全面发展,但其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满足的背后是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日渐下降,在此情形下,渴望亲近自然、渴望回归自然成为众多民众的重要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对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加之不太成熟的旅游景点管理体系,由此导致的旅游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致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探索,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条重要的路子,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想动力要素,生态旅游是“尊重自然和文化的异质性,实现自然保护、旅游业发展及区域振兴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摸清青海省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也为满足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本文针对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特征,系统分析了青海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两山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青海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青海省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比较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定量分析了青海省8个州市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并进行了分区,最后提出了适合不同潜力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潜力的定量计算,发现在四个潜力指标中,生态旅游产业保障潜力(0.6354)>生态旅游产业供给潜力(0.2468)>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潜力(0.1017)>生态环境潜力(0.0162)。(2)总的来说,青海省各区生态旅游产业潜力值差异较大,除西宁市之外,其余各州市综合值偏低,具体是西宁>海东>玉树>海西>海南>果洛>海北>黄南。(3)在不同的区域,生态旅游产业供给潜力、市场需求潜力、产业保障潜力和生态环境潜力存在明显差异。(4)通过GIS与聚类分析发现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潜力在空间上分为4级。

陈敏[4](2020)在《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导致降水时空分布更为不均;伴随人口迅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极其短缺,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因此,要解决好西北脆弱生态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关键要解决好水的问题,协调好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从“水-土地-粮食”耦联视角出发,通过对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高效、合理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西北地区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以水定发展,从而促进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全球变暖带来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预测难度加大,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粮食、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不确定性随之增加,加上生态系统自身复杂性、人类活动的主观性、盲目性等,这些都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难度加大。本文在充分辨识系统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以及参数设置对这些不确定信息加以表征和处理,并选择三江源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模型,在考虑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效率,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高效配置。具体包括:(1)开发耦合条件价值风险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用于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在区域可用水量和产草量未知条件下,对不同区域超载畜牧面积和草地治理面积进行优化。考虑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有不同的态度将对草地生态恢复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影响,引入条件风险因子,以表征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风险概率的大小,计算结果供决策者在经济收益与系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以便更好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关系。(2)开发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竞争、协调问题;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占比较高,挤占生态用水。模型设置在预留生态保护区生态用水后,再对剩余水量进行分配,并且对生活、工业、生态用水的优先顺序做出安排,设定地下、地表水联合调度的不同情景方案,设定最大最小可开采地下水量,引入最小最大遗憾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来水情景下,最大遗憾值最小农业灌溉用水量,也是最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的灌溉方案。(3)开发了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用于玉门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建立机会约束条件下的种植结构分式规划模型,解决多目标模型中权重设定过于主观的缺陷,计算得到最小用水量前提下最大种植收益的方案,并得出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配水量、产量和收益。结果表明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满足本区域基本粮食需求条件下,尽可能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如枸杞)值得提倡,高耗水的作物(如蔬菜)建议外调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如此可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4)将作物水足迹理论引入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中,在农业、粮食、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出基于水足迹的分式规划模型来协调管理水-土地-粮食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不同作物的蓝绿水足迹,将最佳粮食需求转化为最佳种植方案。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问题,需要从水-土地-粮食耦联关系入手,重视三者之间的互馈关联作用,开展地区的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提供优化方案,供科学决策参考。本文开发的系列优化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西北生态脆弱区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实践中,也可供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借鉴参考,研究结果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土地管理部门政策制定、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地区粮食安全。

李莉[5](2020)在《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即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全面发展。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应达到60%、45%,两者之间的差距要缩小2个百分点,实现农业人口转移数量应达到1亿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平衡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城镇化发展进程当中,需要重点做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产城互动以及和谐发展等核心工作。青海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农牧区没有大城市,城镇数量也不多,且多数为规模不大的小城镇。青海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省份,但却是一个能源大省,青海农牧区地矿资源、清洁能源丰富,产业结构从最初的能源开采等重工业逐步向轻工业转变和新兴产业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农牧民人口转移三者和谐共生,是解决农牧区的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这是青海省政府在“十四五”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理念,将人口迁移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社会不公平理论运用于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描述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指标数据研究,结合自然生态、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研究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条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赵满[6](2020)在《青南藏区生态保护和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经济的快速扩张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危及到生态环境的问题,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GDP至上”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开始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在中国,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挑战。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总体布局中的战略位置,开启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时代。青南藏区地处三江源头,生态环境脆弱且难以恢复,同时又是中国的生态功能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价值。另一方面,青南藏区经济发展缓慢,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是中国典型的贫困地区,青南藏区正承担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因此,怎样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托自身特色优势发展生产,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实现经济实力的飞跃,是青南藏区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在生态与经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青南藏区的生态保护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青南藏区的生态及环境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青南藏区的特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集中分析,研究各种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协调的表现,并找出成因,最后对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崔冀娜[7](2020)在《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 ——以三江源地区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初以来,生态移民工程作为我国政府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并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国各地逐步实施,而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移民数量相对较多。三江源生态移民并非简单的人口迁移,还包含了少数民族传统游牧社会向城镇定居的社会机体演化的浓缩过程,在已有的文献中,移民融入行为和移民生计策略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尤其在国内尚未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然而,移民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的研究直接关系着移民安居乐业与社会稳定发展。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拟从城镇融入视角,从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和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等不同选择阶段进行深入探索,重点回答以下问题:生态移民城镇融入有哪些维度及测量指标?生态移民城镇融入有何差异性?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差异如何?城镇融入与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行为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评价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的效果?基于社会融入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理性行为理论等多种理论,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基础上,阐明了城镇融入对移民生计策略各个选择阶段的作用机理,选取三江源地区509户生态移民户实地调研与数据资料,测度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及其各维度的同时,采用多种计量经济模型与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等三层面的影响效应,据此提出提升生态移民城镇融入、促进多元化生计策略的政策建议。由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的动因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过程,对生态移民的背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江源区域的生态移民生计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样本,本次调研获取了509份有效样本,其中38.1%的生态移民愿意选择纯农牧型生计,37.6%的生态移民愿意选择兼业型生计,24.3%的生态移民愿意选择非农牧型生计,实际上,目前从事纯农牧型生计的生态移民户有137户,占总样本数的26.9%,目前从事兼业型生计的生态移民户有171户,占总样本数的33.6%,目前从事纯农牧型生计的生态移民户有201户,占总样本数的39.5%;就家庭搬迁类型而言,集体搬迁的移民户有331户,占总样本数的65%,零散搬迁的移民户有178户,占总样本数的35%;就家庭劳动力数量而言,家中有1人或没有劳动力的生态移民户有54户,占总样本数的10.6%,家中有2-3人劳动力数量的生态移民户有176户,占总样本数的34.6%,家中有3-4人劳动力数量的生态移民户有197户,占总样本数的38.7%,家中有5人及以上劳动力数量的生态移民户有82户,占总样本数的16.1%。通过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的效益,包括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效果显着、搬迁后生态移民的生活各方面得到极大改善、生态移民的生活成本增加与后续生计可持续危机和移民工程实施期间出现的文化差异新问题。(2)针对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及其各维度的不同特征研究发现,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变量可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4个维度测量。其中,经济融入包括就业状况、收入状况、消费方式与劳动保障等4个指标;社会融入包括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2个指标;文化融入包括语言文化、价值理念、人文理念等3个指标;心理融入包括身份认同、心理距离、满意度等3个指标。同时,受访的三江源地区移民城镇融入普遍处于中等水平,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的测量值分别是2.96、3.15、2.93和2.68,可见,城镇融入的各个维度的测量值按照由高到底的顺序分别是社会融入>经济融入>文化融入>心理融入。生态移民城镇融入不仅存在各维度的特征差异,而且不同群体的城镇融入及其各维度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章中主要针对性别与代际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城镇融入各个维度特征研究发现,新一代移民在各方面的融入状况普遍高于老一代移民,尤其是新一代移民的心理融入高于老一代移民,而男性移民与女性移民的融入状况差别并不十分显着。(3)城镇融入各维度总指数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有不同的显着性影响,且针对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选择偏好存在影响差异。就经济融入而言,经济融入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纯农牧型、兼业型、非农牧业型生计的选择概率;就社会融入而言,社会融入水平越高,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与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高,且这种正向关系对于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更大;就文化融入而言,文化融入水平越高,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与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高;就心理融入而言,心理融入水平越高,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同时,移民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与心理融入等四维度分别对生计策略偏好存在内在作用机理。经济融入中包括就业状况、收入状况、消费方式与劳动保障四个子变量,其中就业状况与收入状况在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就业状况越乐观,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收入状况越佳,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小,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更大。社会融入中包括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两个子变量,均在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社会参与度越高,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最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社会交往越多生态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概率最高。文化融入中包括语言文化、价值观念和人文理念三个子变量,均在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语言差异越大,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纯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价值观念越相似,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和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且这种正向关系对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更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移民与当地居民的人文理念越接近,他们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心理融入中包括身份认同、心理距离和满意度三个子变量,均在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中发挥着不同的影响作用。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移民身份若被当地居民所认同,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和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移民的心理距离越接近当地居民,其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与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高;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对搬迁后的生活满意度越高,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与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高,且这种正向关系对于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更大。(4)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不同类型生计策略行为的影响各有不同。首先,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经济融入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更具显着影响作用,其中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影响更加显着;社会融入中社会交往变量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尤为显着;文化融入与心理融入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均没有显着影响作用。控制变量中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影响最大显着的是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其次是人力资本,此外,移民选择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行为不仅与性别有关,还与年龄有关,纯农牧型生计更适合男性,且年纪越大,其越不容易掌握新的技术,越倾向于继续以往的纯农牧型生计。其次,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兼业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为深入分析,将兼业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分为参与兼业行为的决策、兼业行为程度两阶段,发现城镇融入总指数对生态移民参与兼业行为的决策、兼业行为程度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同时,进一步解析城镇融入异质性对生态移民兼业型生计行为的作用机制,分别探讨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四个维度对生态移民兼业型生计行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与心理融入对生态移民参与兼业型生计行为的决策与兼业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与心理融入对生态移民参与兼业型生计行为的决策有显着的正影响,而心理融入对生态移民兼业程度的影响显着。最后,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经济融入中的劳动保障变量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社会融入中社会参与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尤为显着;文化融入中价值观念变量与人文理念均显着影响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其中人文理念变量的影响仍然最为显着;心理融入中心理距离与移民满意度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都是具有显着影响作用的。控制变量中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影响最大显着的是生态移民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此外,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行为与年龄有关,生态移民年纪越大,其越不容易掌握新的技术,越倾向于继续以往的纯农牧型生计。(5)移民在搬迁后,城镇融入决定占多数,即87.81%的移民融入意愿较高,但33.93%的移民在调研时仍未实现城镇生活的高融入度,移民高效率的融入城镇生活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是多数生态移民搬迁前属于游牧民,虽然融入城镇的意愿较强,但受到语言、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有别于农民工群体,实现城镇生活的高融入还需进一步加强。移民的城镇融入决定存在显着的个体差异和地理区位差异,其中,文化程度高、掌握一些技能或愿意参加各类活动的男性移民更易决定融入城镇,年龄与移民的城镇融入决定存在倒U型关系,相较于玉树,海西、黄南、果洛的移民更易倾向于决定融入城镇生活。这与海西打造循环产业集群有直接关系,加之黄南、果洛相对玉树而言,距离省会西宁较近,对城镇生活的融入意愿较高,符合调研实际情况。家庭异质性对移民城镇融入程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地理区位因素次之,其中,家庭的借款难度、亲朋好友数对移民城镇融入程度有正向显着影响,而农牧业机械数量和总劳动力数对移民城镇融入程度具有负向显着影响,同时相对于玉树,黄南与海南州的移民融入程度略低一些。可能的原因是黄南、果洛对农牧业依赖程度更高,移民在城镇生活的融入程度上受到一定的制约。移民的城镇高融入度对提高其家庭收入具有显着影响。由于存在不可观测变量导致的选择性偏差问题,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后,发现高融入度有助于移民家庭收入的提高25.14%。(6)基于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应通过注重生态移民群体差异,创造促使移民城镇融入的有利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移民生计多元化;配置优化各类资本禀赋,鼓励生态移民选择适合自身的生计策略偏好;加强各类资本的转化能力,促进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强化主人翁意识,通过差别化政策制定来改善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等方式解决。

贾瑞珂[8](2019)在《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研究》文中认为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促进青海省生态、生产、生活共同发展,是政府引领、牧民尝试共同探索出的模式,经过实践检验适合青海当地发展。本文运用个案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对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介绍了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现状与产权变化等情况,然后通过对青海六州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股份合作社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以草定畜入股、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按劳计酬等,还发现各州合作社发展的独特做法,并从理论角度对股份合作社发展原因进行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合作社内部、外部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合作社对政府的依赖性强、合作社内部治理水平不足、社员综合能力较弱、缺少资金。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增加合作社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合作社内部治理能力、提高社员综合能力、资金整合多元化、鼓励和完善联合社发展等建议,希望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帮助。

任妍妍[9](2019)在《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南藏区地处三江源生态功能核心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最大的生态价值,承担着最大的生态责任,拥有最大的生态潜力。改革开放前后一系列忽视生态承载能力、违背自然规律的经济活动,不但使青南藏区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反而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为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开启了新篇章。本文结合青南藏区实际情况,以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系统作为目标层,以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系统层,以生态容量和生态压力作为生态系统的分类层,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居民生活水平作为经济系统的分类层,每个分类层下对应具体指标。本研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权重值对青南藏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做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生态系统容量小、压力大,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活力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生态系统处于较差阶段,经济系统处于一般水平;通过进一步测算耦合度和协调度,研究发现青南藏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目前处于弱协调阶段,属于生态滞后的调和耦合协调类型。青南藏区生态子系统中,影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为:人均可利用草地面积少,农作物耕种面积少,年末牲畜存栏数量过大等;经济发展子系统中,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较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不高,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这些指标拉低了青南藏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较大,加重了原本脆弱的生态负担,青南藏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科技项目投入占GDP比重这两项指标虽然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力,但是对于青南藏区来说,这两项指标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青南藏区自身的经济发展实力并不强。生态基础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实力不足、经济行为不合理,人口增长压力大、受教育水平和观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医护人员稀缺等是导致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不能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应该继续加强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改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积极建设民族生态文化,从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角度促进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李秀英[10](2012)在《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文中研究表明以政治生态学视野来关注当今环境问题,正在逐渐成为西方人类学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本文试图通过该理论来研究中国个案,关注自2004年起被不同声音包围着的三江源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笔者以黄河源头藏区草原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环保事件背后的文化投射、政治权力及生态话语张力等内容,力求呈现一个真实的环保事件。本文的中心问题是针对目前三江源草原被破坏的现状,该研究尝试回答黄河源头轰轰烈烈的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究竟执行的如何,环保项目设立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探寻牧民究竟是草原天然的守护者,还是草原退化的罪魁祸首。本文主要运用政治生态学领域三种互为对应并补充的理论视角。其一为“社会建构论”,笔者试图构建黄河源环境保护项目中不同群体的差异视角,而这些不同视角所展示的正是不同文化背景与知识体系的反映。其二是“政治权力角逐与资源分配”视角,我们看到黄河源头环保事件并非简单的生态事件,而是政治权力和话语夹杂其中。牧民在选择与调适过程中靠“弱者的武器”达到表达自我立场的目的,国家话语与地方话语之间存在着分歧、争执,相互的借取、援引,呈现了一幅复杂的生态政治图景。其三是后现代、后殖民“发展”话语在当下的崭新解读,牧民在“发展”话语的影响与教导下,已经与市场化、资本流通等概念挂钩,草原文化正在成为“混杂文化”。而主流社会推动的“发展”话语掩盖了黄河源头环保项目的本质。那么,政府大幅度推行环保的动机究竟是为了源头生态保护呢,还是要通过环保手段来达到维持黄河中下游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的基本资料来自4次共计7个月时间的田野调查,在参与观察和文献收集基础上得以完成。本文的第一章首先抛出国际舆论争议,引出问题,接着从三个方面梳理政治生态学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藏区草原变迁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在理论回顾和研究综述基础上,笔者提出本研究的独特视角,即通过考察国家与地方两层面对黄河源头草原的不同认识,来挖掘不同文化背景与逻辑,并敏锐观察到环保事件背后双方群体之间的权力张力与复杂交锋过程,“发展”话语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三章呈现了黄河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地位是如何通过历史流变得以确立。从古时善恶同体的河神形象到民国时期母亲河形象的出现,在该意义流变过程中,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奠定了黄河的伟大地位,自解放后这种地位不断得以攀升。黄河中下游出现污染与干涸等环境问题时,政府采取了部分整治行动;而当黄河源头断流危机呈现时,引起各界一片惊呼,呼吁中国政府尽快确立相应政策以保护整条流域的水资源,此时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应运而生第四、五、六章展现了果洛地区概括,包括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并清晰呈现了几十年历史里黄河源头草原如何完成了从“传统”话语到“发展”话语的转变。随着唯经济论的强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玛多县成为“全国首富”,这是真实事件还仅是一场迷思?随后市场经济带来更加强大的“发展”话语,伴随牲畜作价到户和草场承包到户,牧民已经在市场体系下“被发展”、“被改造”,当地形成新的“混杂文化”。第七章揭示了“环保”话语如何在黄河源头生态危机后产生。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投资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其目的在于防止牧民“过牧”。笔者试图探讨分析该项目所依托的草原平衡理论范式,这种基于“发展”话语的范式,表面看似是“保护环境”的策略,实则隐藏的是为黄河中下游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雄心与期望。第八、九章展现了放下羊鞭进入城镇的牧民生活现状和巨大的衣食住行变化。在遭遇一系列困难时,当地人巧妙地通过“弱者的武器”和“隐藏的文本”来表达对于传统美好牧区生活的想象。移民村内对移民项目的私地下抱怨、非正式的底层反抗在社会网络的隐匿下得以顺利进行,援引和利用官方话语来为自己争取利益成为移民最常使用的生活策略。第十章回应了导论中提出的四大问题,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环保事件,笔者认为将当地生态和当地人生活本质化的概念需要修正,而对于“发展”话语的反思更为必要,黄河源个案经验告诉我们,生态问题其实是发展模式问题,如果没有对现代性和发展主义彻底地反省,最终会导致反面的后果。总之,本文虽然以解构主义角度分析复杂的环保事件,但目的不是要否定政府实施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的努力与意义,而是希望更深层次地挖掘可以滋养环境论述的文化土壤,透过复杂生态话语折射出来的各方姿态,提醒我们寻找国际国内现实背景下应对复杂环保事件的适当方式和策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二、果洛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保护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洛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3)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潜力
        2.1.2 生态旅游
        2.1.3 生态旅游产业
        2.1.4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
    2.2 理论基础
        2.2.1 两山理论
        2.2.2 旅游系统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环境
    3.2 人文历史概况
    3.3 经济发展状况
    3.4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3.4.1 青海省A级景区现状
        3.4.2 青海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第四章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说明
        4.1.4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2 指标构建
        4.2.1 一级指标的构建
        4.2.2 二级指标的构建
    4.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处理
第五章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
    5.1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及分析
        5.1.1 生态旅游产业供给潜力评价及分析
        5.1.2 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潜力评价及分析
        5.1.3 生态旅游产业保障潜力评价及分析
        5.1.4 生态环境潜力评价及分析
    5.2 青海省各州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5.2.1 西宁市
        5.2.2 海东市
        5.2.3 海南州
        5.2.4 海西州
        5.2.5 海北州
        5.2.6 黄南州
        5.2.7 果洛州
        5.2.8 玉树州
    5.3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潜力综合评价和潜力分区
        5.3.1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5.3.2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分层潜力分区
        5.3.3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综合潜力分区
        5.3.4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第六章 提升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对策
    6.1 一级潜力发展区
    6.2 二级潜力发展区
    6.3 三级潜力发展区
    6.4 四级潜力发展区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2.1.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介绍
        2.1.2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2.2.1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2.2.2 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2.3 水足迹理论
        2.3.1 水足迹研究进展
        2.3.2 水足迹理论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2.4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2.4.1 区间数学规划方法
        2.4.2 模糊数学规划方法
        2.4.3 随机数学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3.1 研究方法
        3.1.1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
        3.1.2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3.1.3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
    3.2 案例研究
        3.2.1 地理位置
        3.2.2 气候特征
        3.2.3 降水特征
        3.2.4 土壤植被
    3.3 模型构建
        3.3.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模型构建
        3.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3.3.3 三江源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畜牧超载面积及生态经济损失
        3.4.2 草地治理面积及增加效益
        3.4.3 不同情境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3.4.4 系统收益及风险损失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4.1 研究方法
        4.1.1 最小最大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4.1.2 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4.2 案例研究
        4.2.1 地理位置
        4.2.2 气候条件
        4.2.3 土壤植被
        4.2.4 水资源状况
    4.3 模型构建
        4.3.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4.3.2 数据收集和整理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情景设置
        4.4.2 不同情境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4.4.3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配置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区间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的种植结构调整
    5.1 研究方法
        5.1.1 分式规划
        5.1.2 机会约束规划
        5.1.3 基于区间机会约束的分式规划模型
    5.2 案例研究
    5.3 模型构建
        5.3.1 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模型构建
        5.3.2 模型求解
        5.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水足迹理论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调整
    6.1 作物水足迹理论
    6.2 案例研究
    6.3 模型构建
        6.3.1 基于水足迹计算的分式规划模型
        6.3.2 “土地-水-粮食”关联关系
        6.3.3 模型求解
        6.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作物水足迹计算结果
        6.4.2 区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6.4.3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贡献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5)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农牧区城镇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城镇化
        二、城乡一体化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
        四、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人口迁移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社会公平理论
第二章 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基本概况
        一、青海省农牧区自然交通概况
        二、青海省农牧区人口概况
        三、青海省农牧区经济概况
    第三节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环境条件
        一、城市发展规划政策
        二、生态资源环境
        三、经济产业发展环境
        四、社会人文环境
第三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第一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概况
        一、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二、农牧区人口市民化现状
        三、农牧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四、农牧区城镇基本设施发展现状
        五、农牧区生态与民族文化发展
第四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低
        二、城镇布局规划不合理
        三、城镇人口吸引力有限
        四、城乡公共服务落后
        五、农牧民的适应性问题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
        二、交通的制约
        三、人口的制约
        四、经济产业的制约
第五章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推进农牧区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提高农牧区城镇人口聚集度
        二、实行有效人口政策
    第二节 推进农牧区产业与城镇化发展
        一、推动海西加快转型发展
        二、推动柴达木重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三、连接周边城市群
    第三节 推进农牧区生态与城镇化发展
        一、生态保护
        二、生态移民
    第四节 推进农牧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强化社区建设
        二、发展多样化教育
        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青南藏区生态保护和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青南藏区
        二、生态保护
        三、生态经济
        四、特色经济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承载力理论
        三、绿色经济理论
        四、产业生态化理论与生态产业化理论
第二章 青南藏区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地域广阔、地势高峻
        二、人口稀少,生存环境恶劣
        三、水能、太阳能丰富
        四、动植物资源丰富
        五、矿产资源丰富
    第二节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总体评价
第三章 青南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青南藏区经济总量发展概况
    第二节 青南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一、青南藏区人口发展状况
        二、青南藏区居民人均收入、支出状况
        三、青南三州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五、公共财政预算收支状况
        六、教育及医疗卫生发展状况
第四章 青南藏区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一、黄南州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二、果洛州特色生态农牧业的发展状况
        三、玉树州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四、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高原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
        一、黄南州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状况
        二、果洛州特色农林业的发展状况
        三、玉树州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状况
        四、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热贡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康巴文化、格萨尔文化及宗教文化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高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一、黄南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状况
        二、果洛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状况
        三、玉树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状况
        四、特色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节 特色藏药产业的发展
        一、藏药产业的发展
        二、藏药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经济和特色经济本身效益不佳
        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三、“季节性”问题明显
        四、专业性人才不足
        五、缺乏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
        六、产业结构不合理
        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
    第二节 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不协调的成因分析
        一、高原生态的自身脆弱性
        二、青南藏区人口稀少
        三、生态环境破坏因果累积影响
        四、发展中过度依赖于政府帮扶
        五、科技创新不足
        六、相关制度建设不足
第六章 促进青南藏区生态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法律、制度层面
        一、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支持
        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三、建立生态保护奖惩机制
    第二节 经济层面
        一、立足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
        二、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三、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第三节 文化、教育层面
        一、加大生态保护观念传播力度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科技创新层面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7)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 ——以三江源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生计策略选择研究
        1.3.2 移民社会融入研究
        1.3.3 生态移民的研究
        1.3.4 社会融入对经济行为的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城镇融入
        2.1.2 生态移民
        2.1.3 生计策略选择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2 社会融入理论
        2.2.3 计划行为理论
    2.3 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城镇融入对选择偏好的影响
        2.3.2 城镇融入对选择行为的影响
        2.3.3 城镇融入对选择效果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生计现状分析
    3.1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背景与必要性
        3.1.1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政策的背景与动因
        3.1.2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3.2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的前后差异
        3.2.1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过程
        3.2.2 三江源生地区态移民工程前后差异分析
    3.3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生计现状
        3.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
        3.3.2 三江源样本移民户生计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内涵、测量与特征
    4.1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内涵与测量指标
        4.1.1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内涵
        4.1.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测量指标体系
    4.2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测量
        4.2.1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测量方法
        4.2.2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测量
    4.3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各维度特征分析
        4.3.1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经济融入
        4.3.2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融入
        4.3.3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融入
        4.3.4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心理融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
    5.1 问题的提出
    5.2 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理论模型的构建
        5.2.1 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类型
        5.2.2 构建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理论模型
    5.3 计量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
        5.3.1 计量模型选择
        5.3.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5.4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影响的实证检验
        5.4.1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指数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
        5.4.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分维度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6.2.1 因变量:生态移民生计策略行为
        6.2.2 核心解释变量:城镇融入
        6.2.3 其他控制变量
    6.3 模型构建
    6.4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6.4.1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纯农牧业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
        6.4.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兼业生计策略行为的影响
        6.4.3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非农牧业生计策略行为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的影响
    7.1 问题的提出
    7.2 提出研究假设
        7.2.1 界定生计策略选择效果变量
        7.2.2 研究假设
    7.3 变量设置与模型构建
        7.3.1 变量设置
        7.3.2 模型构建
    7.4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的影响研究
        7.4.1 主成分分析
        7.4.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决定与城镇融入程度分析
        7.4.3 城镇高融入度对移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生态移民生计策略特征分析
        8.1.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及其各维度的特征
        8.1.3 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
        8.1.4 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
        8.1.5 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的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注重生态移民群体差异,创造城镇融入有利条件
        8.2.2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移民生计多元化
        8.2.3 优化配置资本禀赋,提升移民生计选择偏好
        8.2.4 加强资本转化能力,拓展移民生计选择行为
        8.2.5 强化主人翁意识,改善移民生计选择效果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调查法
        1.4.2 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
        1.4.3 个案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畜牧业
        2.1.2 股份合作社
        2.1.3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国家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产权理论
        2.2.4 股份合作制理论
        2.2.5 有限理性理论
第三章 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
    3.1 合作社发展情况与效益分析
        3.1.1 合作社发展情况
        3.1.2 合作社发展效益分析
    3.2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异同分析
    3.3 产权分析
        3.3.1 传统草地畜牧业产权分析
        3.3.2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的产权分析
第四章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运行机制—个案分析
    4.1 案例选取与数据来源
        4.1.1 案例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个案分析
        4.2.1 案例一——拉格日合作社
        4.2.2 案例二——玉舟联合社
        4.2.3 案例三——岗龙合作社
        4.2.4 案例四——达玉合作社
        4.2.5 案例五——高原丰收合作社
        4.2.6 案例六——红旗合作社
    4.3 运行机制比较分析
        4.3.1 合作社运行的一般规律
        4.3.2 各合作社运行的独特做法
    4.4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发展取得成效的理论分析
        4.4.1 国家大力支持
        4.4.2 顶层设计与农民探索相结合
        4.4.3 合作社减少交易费用
        4.4.4 产权细分降低禀赋效应
第五章 股份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政府依赖性强
    5.2 内部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5.3 社员综合能力较弱
    5.4 发展缺少资金
第六章 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增加发展内生动力
    6.2 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6.3 提高社员综合能力
    6.4 资金整合多元化
    6.5 鼓励和完善联合社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9)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现状
    2.1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总体概况
    2.2 青南藏区生态资源现状
        2.2.1 地域广阔,农、林地面积较小
        2.2.2 水能资源富集
        2.2.3 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巨大
        2.2.4 矿产资源储备丰富
        2.2.5 药材资源品质优良
        2.2.6 旅游资源闻名遐迩
    2.3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2.3.1 青南藏区生态破坏与治理的历史回顾
        2.3.2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第三章 青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1 青南藏区经济发展在全省的地位
    3.2 青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2.1 青南藏区产业结构现状
        3.2.2 青南藏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状况
        3.2.3 青南藏区工业发展情况
        3.2.4 青南藏区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3.2.5 青南藏区城镇化水平
        3.2.6 青南藏区农牧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3.2.7 青南藏区教育现状
        3.2.8 青南藏区医疗卫生状况
第四章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4.1 模型介绍及指标体系构建
        4.1.1 耦合协调模型介绍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4.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3.1 权重确定方法
        4.3.2 权重计算结果
    4.4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综合评价
    4.5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耦合模型
        4.5.1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度测算
        4.5.2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度水平测算
第五章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5.1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5.1.1 生态容量小、压力大、治理困难
        5.1.2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济活力不足
        5.1.3 经济结构不合理
        5.1.4 农牧民生活质量依然低下
        5.1.5 环境保护管理难度大
        5.1.6 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缓慢
        5.1.7 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大
        5.1.8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5.1.9 受“一刀切”政策的影响比较严重
    5.2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5.2.1 生态环境因素
        5.2.2 经济发展因素
        5.2.3 社会发展因素
第六章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探析
    6.1 继续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
    6.2 加强生态经济的发展
        6.2.1 加强生态农牧业发展
        6.2.2 合理开发生态工业和生态后续产业
        6.2.3 优化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
        6.2.4 合理发展旅游经济
    6.3 改善经济不合理行为
    6.4 积极建设民族生态文化
    6.5 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和劳务输出
    6.6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6.6.1 加强文化教育制度保障
        6.6.2 加强行政组织制度保障
        6.6.3 加强法律制度保障
        6.6.4 加强经济制度保障
        6.6.5 加强科技制度保障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10)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政治生态学理论回顾
        一、生态的社会文化建构
        二、生态事件背后的政治权力斗争
        三、“发展”话语对于生态危机的崭新解读
    第三节 藏区草原与牧民生活变迁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四节 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一、理论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安排
第二章 黄河母亲河意涵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古人对黄河的认识与治理
    第二节 历代对黄河河神的祭拜
    第三节 黄河形象的转变与伟大抗日精神
        一、民国时期黄河治理与河神形象的淡化
        二、抗日战争运动与中华民族母亲河符号的出现
        三、解放后黄河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 历代对于黄河源头的探寻与认知
第三章 黄河危机背后的民族命脉担忧
    第一节 黄河断流无水之苦
    第二节 黄河源头断流危机带来的强烈呼声
        一、饮恨黄河源
        二、中下游经济发展受限的实际担忧
    第三节 应运而生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四节 三江源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背后的发展逻辑
第四章 果洛地区基本情况介绍
    第一节 果洛地理历史
    第二节 果洛格萨尔民俗文化
    第三节 果洛传统生态观念
    第四节 果洛人的黄河源头“玛曲”“玛域”情
第五章 果洛草原步入“发展”话语时代
    第一节 解放前的草场使用概况
    第二节 “发展”话语进入雪域草原
        一、解放初期的公社化与集体学大寨时期
        二、70年代末现代化口号的提出
    第三节 玛多县“全国首富”神话的迷思
第六章 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话语与草原改革
    第一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引入与实施
    第二节 一路下滑的牲畜数量和草场流转政策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时期果洛
    第四节 市场经济浪潮中的牧民
第七章 “环保”话语的出现
    第一节 草原退化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主流话语对果洛草原退化原因分析
        二、牧民对黄河源生态恶化的地方性解释
    第二节 果洛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
        一、环保项目实施情况
        二、政府环保设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三节 生态恶化背景下的牧民贫困与道德指责
        一、牧民贫困状态的出现
        二、伴随黄河源头牧民的道德“污名化”
第八章 牧民身份转换后的河源新村移民
    第一节 河源新村的形成
    第二节 政府与媒体眼里的移民村
    第三节 陷入社会经济困境的群体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渺茫的工作机会
        三、缩水的筵席与不平衡的社会网络
    第四节 移民生活变迁与应对生活的办法
第九章 生态移民的微观权力与隐藏文本
    第一节 大规模抵抗的零可能性
        一、特殊时期河源新村维稳之重
        二、私下的日常反抗形式
    第二节 移民们对于项目政策的抱怨与想象
        一、对于轮驻干部的想象和批评
        二、对于高层领导和项目决策的质疑与诉求
    第三节 疾病恐慌与隐喻
    第四节 援引官方话语的生存策略
第十章 结论
参考书目
附录一:《措哇尕泽》藏文原稿
附录二:《故乡扎陵湖》藏文原稿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果洛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保护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3]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D]. 任奚娴.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D]. 陈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1)
  • [5]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D]. 李莉.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青南藏区生态保护和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赵满.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7]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 ——以三江源地区为例[D]. 崔冀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研究[D]. 贾瑞珂. 青海大学, 2019(04)
  • [9]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任妍妍.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10]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D]. 李秀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果洛州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管护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