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空间——鹿城天机住宅新区规划设计感受

打造宜居空间——鹿城天机住宅新区规划设计感受

一、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潞城天脊住宅新区规划设计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冯晓宇[1](2017)在《基于生产性景观视角的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市黑庄户乡荷风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城市周边不断被侵蚀,农业用地逐渐减少,农业产出减少,农业景观日渐消逝,这对于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甚至人类生存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国内外行业相关人士对农业、生产性景观的讨论和研究。因此,对生产性景观相关应用以及建设方式、途径等方面的研究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课题。本文以生产性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整理,在梳理总结其起源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内涵和优势,并分析总结生产性景观的特性以及值得借鉴的元素,以此为依据归纳总结出一些生产性景观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同时通过针对性地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优秀建成案例,归纳总结相关规划设计方法、策略等完善认知;最终通过黑庄户乡荷风农业园的实践案例落实并检验前文的指导,将生产性景观真正实践出来。

刘姝萍[2](2014)在《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以丽江束河为例》文中认为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社会与空间是辩证统一的,空间既是“工具”,又是实现的“目的”。作为工具的空间是推动社会改良的强有力手段,空间整合和转型的逻辑应从属于社会整合和发展转型的逻辑;作为目的的空间承载着浓郁的人文价值和场所精神。旅游小城镇处于乡村地区,和县、区所在的建制镇城区相比,受到非旅游外因素影响更少,其研究成果更具代表性和本土化,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丽江束河为例,从空间生产视角研究束河古镇10年的空间形态演变。一般意义上从器物、文化、制度三个层面划分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研究将空间生产理论引入到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中,空间生产理论的创立者列斐伏尔((H Lefebvre))建构的三位一体理论分析框架(即三元辩证法)包括“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表征空间(spaces of representation)"三个层面,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运用此框架开展空间演变研究。全文从结构上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本文首先对旅游小城镇物质的空间生产研究,并对各类物质要素变化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的要素为:整体空间格局、边界、街巷、节点、标志物、建筑等,并结合“空间实践”总结出各要素演变的过程、特征和阶段。第二部分:对旅游小城镇物质的空间生产研究很容易发现其影响因素是多方的,在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地产开发商做出的巨大而直接的影响,本文分析地方政府和地产开发商行为,发现“空间表征”塑造的政治--制度空间虽然是非物质形态的,但却可以约束或促进资本和市场的活动,从而间接作用于物质空间的生产,并对这种以权力和资本为代表的“强”空间生产进行反思。第三部分: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以生活空间或居住空间为主导的,作为空间形态发展和演变进程中受到直接影响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空间的改变就是一个显着的表现。分析“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空间,在旅游小城镇中的角色、行为及对空间生产造成的影响,从旅游小城镇中居民的空间生产行为和感知、居住主体置换、商业空间扩张、社会活动空间几方面开展研究。第四部分:无论是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的外部扩张还是内部更新,所历经的正是一个生产与再生产过程。通过空间生产三位一体理论框架的应用,分析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的模式、特征和影响因素,从旅游小城镇外部空间的扩张和内部空间更新总结旅游小城镇的空间生产特征,从地方政府、开发商、居民、外来商户、游客等的行为研究,发现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事对利益的角逐,有资本、权力、政策、游客活动和项目性质几方面,其中最大的动力是资本。第五部分:最后基于前四部分的研究结论,通过对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的结果总结,从“空间生产的过程”、“空间生产的内容”、“空间生产的主导和要素”、“空间生产的特征”、“空间生产的结果”、“空间生产的动力”和“空间生产的危机”7个方面对论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基于空间生产的旅游小城镇空间规划的建议,以期为合理利用空间、塑造特色小镇提供策略建议,为旅游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指南。

吕栋[3](2013)在《武汉三镇历史人居环境营造理念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城市有其独特的营建理论与方法,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城市营造理论与方法,对于探寻本土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营造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地区环境。本文以“武汉三镇”为例,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及历史文献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寻在特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区域影响等共同作用下“武汉三镇”历史人居环境发生、发展的演进历程及其所蕴含的人居规律,探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在环境创造中的作用,总结复杂因素作用下的“武汉三镇”人居环境特征、相互关系以及空间营造理念与方法,特别是其人居环境成熟时期所体现出的营造理念与典型地段的环境规划设计方法。“武汉三镇”虽然为一个整体,三者互利共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商贸区,其三镇的营建各具特色。武昌、汉阳以政治文化为中心的传统城市,汉口是快速经济发展下的商贸城市。如何营建这样的城市格局是古人营建智慧之所在。通过对三镇间重要建筑在空间上的分析,而确立三镇的空间格局。通过对三镇商市功能的研究来确定其内在的关联。从而得出武汉三镇在空间、功能以及内在运营机制上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总结出古代“武汉三镇”的人居营建智慧。

李南[4](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赵俊英,曹汾卫[5](2003)在《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潞城天脊住宅新区规划设计有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总体布局、道路系统、空间序列、环境景观及色彩几方面阐述了潞城天脊住宅新区的规划构思 ,体现了对居住小区的功能结构、空间景观及道路交通等方面新的设想。

二、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潞城天脊住宅新区规划设计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潞城天脊住宅新区规划设计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产性景观视角的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市黑庄户乡荷风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目的
        1.3.2 研究方法
2 生产性景观概述
    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2.1.1 生产性景观
        2.1.2 农业景观
        2.1.3 都市农业景观
        2.1.4 概念辨析
    2.2 生产性景观分类
        2.2.1 依据生产成果分类
        2.2.2 依据生产力水平分类
3 生产性景观的发展历程
    3.1 国外生产性景观的发展历程
        3.1.1 国外生产性景观的源起与发展过程
        3.1.2 国外关于生产性景观的研究
    3.2 国内生产性景观的发展历程
        3.2.1 国内生产性景观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2.2 国内关于生产性景观的研究
    3.3 小结
4 生产性景观相关理论基础
    4.1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4.2 田园城市理论
    4.3 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理论
    4.4 农业城市主义理论
5 生产性景观应用于景观设计的研究
    5.1 生产性景观的特性
        5.1.1 经济性
        5.1.2 动态性
        5.1.3 地域性与文化性
        5.1.4 观赏性与参与性
    5.2 生产性景观设计元素
    5.3 生产性景观应用于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5.3.1 地方性和经济性结合
        5.3.2 注意方便管理维护
        5.3.3 注重生态集约
        5.3.4 景观的整体性和规模性
        5.3.5 着力凸显景观独特的美学特征
    5.4 生产性景观应用于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探究
        5.4.1 传统表现形式的图示化提炼
        5.4.2 农耕文化的可视化
        5.4.3 植物景观设计
        5.4.4 游憩系统设计
6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6.1 美国底特律市拉菲特绿地
        6.1.1 项目概述
        6.1.2 设计方式及策略
        6.1.3 建成效果
        6.1.4 小结
    6.2 德国鲁尔区埃森梅希滕贝格农业景观
        6.2.1 项目概述
        6.2.2 项目分析
        6.2.3 小结
    6.3 美国田纳西州谢尔比农场公园
        6.3.1 项目概述
        6.3.2 总体规划策略
    6.4 杭州八卦田遗址公园
        6.4.1 项目概述
        6.4.2 设计策略
        6.4.3 建成效果
        6.4.4 小结
    6.5 济宁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田园区
        6.5.1 项目概述
        6.5.2 规划设计概念及策略
        6.5.3 特色植被景观
    6.6 衢州鹿鸣公园
        6.6.1 项目概述
        6.6.2 场地分析
        6.6.3 项目定位及功能
        6.6.4 总体规划理念及策略
        6.6.5 生产性植被景观特色
        6.6.6 建成效果
        6.6.7 小结
7 生产性景观在北京市黑庄户乡荷风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7.1 项目概况
        7.1.1 场地概况
        7.1.2 项目背景
    7.2 场地解读
        7.2.1 道路交通
        7.2.2 水系
        7.2.3 植被
        7.2.4 设施建筑
    7.3 综合分析
    7.4 规划设计愿景及策略
        7.4.1 设计定位
        7.4.2 设计目标
        7.4.3 规划设计策略
    7.5 总体规划
        7.5.1 功能分区
        7.5.2 景观结构
        7.5.3 生产性景观规划
    7.6 专项设计
        7.6.1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7.6.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7.6.3 竖向规划
        7.6.4 水系驳岸规划设计
        7.6.5 设施小品设计
    7.7 分区设计
8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2)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以丽江束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空间生产”与三元辩证法
    2.2 “空间生产”理论的相关研究
    2.3 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
    2.4 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相关研究
    2.5 束河古镇相关研究
    2.6 研究综述
第三章 束河基础情况及空间形态演变的“空间实践”研究
    3.1 本文研究范围
    3.2 束河基础情况分析
    3.3 束河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3.4 束河物质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形态演变的“空间表征”研究
    4.1 地方政府
    4.2 束河古镇相关规划
    4.3 企业(房地产开发商)
    4.4 政府、开发商行为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形态演变的“表征空间”及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5.1 束河古镇居民的空间生产特征、感知
    5.2 束河古镇居住主体置换分析
    5.3 束河古镇商业空间演变分析
    5.4 束河古镇社会活动空间演变分析
    5.5 束河古镇空间生产类型、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6.1 本文主要观点
    6.2 基于空间生产的旅游小城镇空间发展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研究
附录B:图片来源
附录c:论文使用的问卷
附录D:调研照片

(3)武汉三镇历史人居环境营造理念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课题
        1.1.1 对现今中国城市认识
        1.1.2 对中国传统城市人居智慧的再认识
    1.2 本论文研讨的核心与意义
        1.2.1 论文研讨核心
        1.2.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
    1.4 山水城市理论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基础理论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研究框架示意图
2“武汉三镇”的人居环境特征研究
    2.1 “武汉三镇”的自然环境背景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貌特征
        2.1.4 山川分布
        2.1.5 水域分布
    2.2 自然山、水的文化特征
    2.3 “武汉三镇”山、水文化特征
    2.4 社会文化环境特征
    2.5 小结
3“武汉三镇”的人居历史演进与人居规律
    3.1 “武汉三镇”的历史沿革
        3.1.1 武昌历史沿革
        3.1.2 汉阳历史沿革
        3.1.3 汉口历史沿革
    3.2 “武汉三镇”城池的形态演进
        3.2.1 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
        3.2.2 “武汉三镇”形成初期的城池形态演进
        3.2.3 “武汉三镇”完善时期的城池形态演进
        3.2.4 “武汉三镇”成熟时期的城池形态演进
    3.3 影响古城发展因素分析
        3.3.1 自然环境因素
        3.3.2 文化环境因素
        3.3.3 精神环境因素
        3.3.4 商业环境因素
        3.3.5 军事防卫因素
    3.4 “武汉三镇”的历史人居发展历程
    3.5 小结
    附图
4 武汉三镇商市的演变历程及内在关系
    4.1 “武汉三镇”市、镇、城的转变历程
    4.2 武昌、汉阳商市的形成
    4.3 “武汉三镇”中沙洲到港市的变迁
        4.3.1 武昌鹦鹉洲
        4.3.2 汉阳刘公洲
        4.3.3 武昌陈公套
        4.3.4 武昌金沙洲
        4.3.5 汉阳鹦鹉洲(补课洲)
        4.3.6 武昌塘角
        4.3.7 汉口
    4.4 汉口经济中心的变迁
    4.5 “武汉三镇”的内在关系
    4.6 小结
5“武汉三镇”整体格局设计与典型环境营造
    5.1 “武汉三镇”的山水人居格局及形成原因
        5.1.1 抱山环水,坐北朝南,创造天然生存环境
        5.1.2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1.3 地势起伏,置哨山巅,确保古城长治久安
        5.1.4 依山面水,景致风光,满足居民心理需求
    5.2 “武汉三镇”的空间形态
        5.2.1 武昌空间形态特征
        5.2.2 汉阳空间形态特征
        5.2.3 汉口空间形态特征
    5.3 “武汉三镇”的功能布局
    5.4 “武汉三镇”的人文教化营造
        5.4.1 礼法等级的体现——署衙
        5.4.2 贾而好儒的精神——会馆
        5.4.3 宗教文化的培育——寺院
        5.4.4 城市精神的寄托——城隍庙
        5.4.5 武汉三镇其他人文教化空间营造
    5.5 “武汉三镇”的内在支撑
        5.5.1 网格布局的武昌路网结构
        5.5.2 线性带状的汉阳道路体系
        5.5.3 网状结构的汉口路网空间
    5.6 “武汉三镇”防洪体系
    5.7 “武汉三镇”的关键地段及标志性建筑营建
        5.7.1 标志建筑与山水格局
        5.7.2 标志建筑的选址
        5.7.3 标志建筑类型的选择
        5.7.4 黄鹤楼的营建与意义
        5.7.5 晴川阁的营建与意义
        5.7.6 南楼的营建与意义
        5.7.7 龙王庙的营建与意义
    5.8 “武汉三镇”空间设计与视线分析
    5.9 小结
6 武汉三镇历史人居环境特色与营建方法总结
    6.1 “龟蛇锁大江,两江串三城”营建山水城格局
    6.2 “纵横轴线,依形就势”构筑空间结构
    6.3 “楼阁耸峙,庙楼辉映”造就空间格局
    6.4 “富而好礼,商而好士”建立城市精神
7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1.5.3 计量史学方法
        1.5.4 历史比较研究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2.1.1 地理条件
        2.1.2 气候因素
        2.1.3 风景资源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2.3 避暑地溯源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内容

四、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潞城天脊住宅新区规划设计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产性景观视角的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市黑庄户乡荷风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 冯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2]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以丽江束河为例[D]. 刘姝萍.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3]武汉三镇历史人居环境营造理念与方法研究[D]. 吕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4]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
  • [5]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潞城天脊住宅新区规划设计有感[J]. 赵俊英,曹汾卫. 山西建筑, 2003(01)

标签:;  ;  ;  ;  ;  

打造宜居空间——鹿城天机住宅新区规划设计感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