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高层建筑你知道多少

上海的高层建筑你知道多少

一、上海高层建筑知多少(论文文献综述)

陈才华[1](2020)在《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体系的刚度匹配研究》文中认为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量大面广的最主要的建筑形式,而框架-核心筒结构是我国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形式。抗震概念设计要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框架应具备合理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中外设计规范均有加强框架的相关规定。我国设计规范和超限审查技术要点通过控制框架分担最小剪力比(框剪比)和框架剪力放大来增强框架的刚度和承载力,已有研究成果表明,这对提高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有重要的作用。但框剪比及其限值的规定基于定性化的抗震概念,定量化的研究成果不足,成为近年来国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体系协同工作原理和抗震二道防线出发,通过采用基于线弹性的连续化理论分析、基于弹塑性的静力推覆分析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框剪比指标的物理意义、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变化规律以及对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等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双重抗侧体系协同工作原理,采用连续化方法推导建立框架-核心筒结构等刚度条件下考虑弯剪耦合效应以及变刚度条件下的基本微分方程组并求解,借助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方程推导正确、求解结果准确。连续化分析结果表明:为了保证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抗侧体系充分发挥协同工作效应,必须保证框架具备一定的刚度;框剪比指标可以定量反映框架与核心筒之间相对刚度的大小,规范采用“框剪比”这一指标是合理有效的,其本质为限定框架与核心筒相对刚度的比值(刚度特征值)不宜过小。高层尤其是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刚度沿高度变化,导致框剪比曲线沿高度分布呈现“中部大、两端小”的特点,可采用“最大框剪比”来限定框架与核心筒的相对刚度,放松顶部楼层框剪比限值。2.基于整体抗侧刚度相近的原则,分别设计了9个和12个外框与核心筒具有不同刚度比(框剪比)的模型,利用Perform3D软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对比研究不同模型的塑性发展过程和框剪比变化规律。分析表明:随着结构进入塑性,内力会在核心筒剪力墙和框架之间重分布,框剪比曲线的变化存在两种模式,且仅由框架与核心筒弹性状态的刚度比(框剪比)决定;当弹性分析的最大框剪比大于5%时,其变化规律为“先增大后减小”,当弹性分析的最大框剪比小于5%时,其变化规律为“一直增大”;前者内力重分布的过程体现了双重体系的优势,二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后者二道防线作用有限,整体性能接近于单重抗侧体系。从抗震二道防线角度,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抗侧体系的框架应具备一定的刚度,本文的算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弹性分析的最大框剪比大于5%”可作为框架的最低刚度要求。3.基于整体抗侧刚度相近的原则设计了5个不同框剪比的框架-核心筒模型(含一个单重抗侧体系),利用ABAQUS软件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IDA),对比不同模型的动力推覆曲线、塑性发展和损伤、框剪比与框架倾覆力矩占比变化、刚度退化、倒塌概率和倒塌储备系数,研究框剪比对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相同输入条件下,双重体系的抗震性能优于单重体系;框剪比越大的模型,其墙体损伤越小,刚度退化越缓慢,延性越好。在设防大震下,经过合理设计的单重抗侧体系和不同框剪比的双重抗侧体系均可以到达预定的性能目标要求;但随着地震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当峰值加速度超出设防烈度大震较多时,双重体系结构具有更高的抗震冗余度;且框剪比越大的模型抗震冗余度更高。结构倒塌储备系数随着框剪比增大而增大,单重抗侧体系的倒塌储备系数明显低于双重抗侧体系。4.IDA分析表明,随着峰值加速度增大,框架分担的倾覆力矩占比逐渐增大;且框剪比越大的模型框架倾覆力矩占比增长越多。在设防大震下及超设防大震作用下,单重体系模型倾覆力矩基本由核心筒承担,双重体系模型外框分担的倾覆力矩增大较多,发挥了重要的抗倾覆作用,从而延缓整体结构的刚度退化。单重体系模型的平均框剪比曲线和平均框剪比最大值均呈现“一直增大”的状态,双重体系模型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状态,框剪比的变化模式反映了单重体系和双重体系的区别。基于底层框架倾覆力矩占比以及框剪比的变化模式,本文的算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弹性分析时最大框剪比大于5%的框架-核心筒模型,其框架刚度可以满足双重抗侧体系抗震二道防线的要求。5.提出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基于动力作用下刚度退化的整体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刚度退化系数”,其定义为结构各阶平动刚度的加权平均刚度退化率,并通过两个实际工程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进行验证。利用该指标对5个框架-核心筒模型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刚度退化系数随着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设防大震及超设防大震作用下,单重体系模型的刚度退化系数明显高于双重体系模型,且框剪比越大的模型刚度退化系数越低;证明双重体系的抗震性能优于单重体系,框剪比越大的模型抗震冗余度越高。6.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表明,大震下框架-核心筒结构发生内力重分布,框架应具备一定的强度(承载力)承接从核心筒转移的地震力。以四个双重体系框架-核心筒模型为例,对现行中美规范的框架剪力调整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分别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和基于等效线性化分析提出了两种实用的框架剪力调整方法。

韩啸霖[2](2020)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被动式节能参数定量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窗口期,建筑总量仍将持续增长。在近些年的住房建设中,居住建筑的比例接近70%,而高层住宅的比例也在其中逐渐加大。随着国家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以及节能标准的不断加强,对于高层住宅节能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进一步挖掘可行的被动式节能设计潜力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以夏热冬冷地区通廊式高层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相关节能改造实例,运用归一化数值、敏感性分析、神经网络、正交试验设计,针对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通廊式高层住宅被动式参数定量关系展开研究。并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1)基于国内外节能改造实例,梳理了现有高层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措施和技术策略,构建针对于武汉地区通廊式高层住宅被动式影响因素节能参数定量关系分析的基本技术路线,为高层住宅的被动式节能改造奠定了研究基础;(2)采用IES环境能源整合分析软件构建武汉地区通廊式高层住宅采暖制冷能耗预测理论模型,使用单一变量法和多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分别使用Origin Lab函数绘图软件以及Matlab矩形计算软件,以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RBF神经网络,多层次构建高层住宅被动式影响因素与其采暖制冷能耗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为研究多因素交互作用影响下的高层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和参考。(3)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极差法,通过正交表L47(57)对9项高层住宅被动式影响因素设置5位级水平的正交试验,探讨分别在满足50%、65%以及75%节能要求下,高层住宅被动式因素的影响程度优先度排序,构建武汉地区高层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改造的的影响关系,形成高层住宅适用性的被动式节能调控策略与技术措施。从而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高层住宅被动式因素采暖制冷能耗预测模型,实现多目标优化设计,探究出在不同节能要求下,高层住宅低能耗建筑的合理化的节能技术与设计策略,具有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唐萌[3](2020)在《高层住宅参数化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以武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整个方案设计阶段中的各项参数将直接影响建筑的各项性能(建筑采光、通风、能耗等)。为此在建筑设计中引入物理性能分析,但是在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与性能分析分工独立,流程重复琐碎。本论文用参数化反向设计思路,将被动式影响因素作为变量,结合人工升级网络和遗传算法,建立快速预测模型,寻求优化的被动式组合方案。以高层住宅为例,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实施步骤,其计算分析结果为建筑性能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二章对方案阶段参数化设计过程、遗传算法的理论及其应用、高层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影响与各项性能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并将被动式参数化节能设计流程与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三、四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方案阶段性能分析的内容及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进行剖析,提出反向设计思路,并构建基于此原理的建筑性能优化方法具体应用流程。第五、六章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武汉高层住宅为案例,其中第五章以立面遮阳为实际案例,采用反向设计原理,利用参数化被动式遮阳设计分析筛选出更具科学性的遮阳方案;第六章以高层住宅多目标优化为例,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建立建筑能耗的单目标优化模型和与光环境状况以及舒适度结合的多目标优化预测模型,针对多组数据样本进行训练测试,寻求优化的被动式设计组合方案,形成高层住宅适用性被动式节能调控策略与技术措施。

张苏东[4](2020)在《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节能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既有居住建筑数量庞大且能耗高。分析既有建筑物的特点,研究具有针对性的节能改造策略无疑将对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全国各个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节能规范、节能措施,涉及到建筑设计的方方面并在逐步完善。外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量损失的关键部位。目前,国内关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较多,但其中涉及外窗节能改造的内容篇幅较短且没有很好的针对性。在国内众多针对外窗热工性能的研究中,一直以传热系数K值和遮阳系数SC作为研究外窗热工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本文采用与国际接轨、比遮阳系数SC更有助于直观地评价进入室内的太阳热量的热工参数——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来替代遮阳系数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为了系统地研究外窗节能问题,首先介绍了全球能源状况以及我国既有居住建筑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状况以及现有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外窗的要求。其次,为解决青岛地区外窗热工性能差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窗户节能的主要因素:窗户的传热系数、太阳能得热系数、窗墙面积比以及气密性。再次,对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进行调研分析,选取典型居住建筑平面进行模拟研究。依据相关的节能标准,确定模型的相关计算参数。最后,采用Grasshopper建立建筑模型,利用Ladybug+Honeybee工具进行可视化以及能耗模拟,为总结各改造方案中制冷、制热能耗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传热系数值和太阳能得热系数值与建筑能耗的关系,提出了针对拥有不同窗墙比和不同热工性能围护结构的既有居住建筑选择节能外窗的策略。此外,通过分析改造后外窗的热工参数与节能率之间的相关性,对窗户改造策略进行规范化的梳理,提出了以外窗热工性能为切入点的青岛地区窗户节能改造策略。

蔺阿琳[5](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提出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戴启权[6](2020)在《地震作用下液化地基—桩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的研究》文中提出地震作用下地基液化会导致建筑物不均匀震陷、倾斜和倒塌,严重威胁建筑物安全。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液化场地和建筑物的基础,对上部结构尤其是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视不足。鉴于此,本文以某高层建筑结构为原型,设计并制作液化地基-桩基-高层建筑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结合振动台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对该体系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利用振动台试验再现地基液化条件下高层建筑结构及其群桩基础的灾变过程,分析试验结果以揭示地基液化条件下高层建筑结构及其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地基砂土层的液化机理,从而提出地基液化条件下高层建筑群桩基础防灾减灾措施。基于张建民三维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获取阻尼系数、渗透系数等重要参数对地基砂土液化和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地基超孔压的动态变化表明地基上部砂土更易达到液化状态,群桩外和群桩间砂土的超孔压增长和消散具有明显差异,提示了地基砂土层液化的复杂性。砂土层的超孔压随地震激励快速上升,达到峰值后逐渐消散,群桩外地基超孔压的上升速度和峰值均比群桩内大,这是群桩内砂土在地震中受约束程度大于群桩外砂土导致的。砂土层液化后,地基的基频逐渐下降,阻尼比逐渐增大,地基动力响应出现衰减。(2)地震作用下群桩的频率下降,阻尼比上升,这是土体刚度弱化、土的强非线性动应力-应变特性和桩基损伤累积共同所致。群桩在低频成分丰富的上海人工波激励下动力响应得到加强,两侧角桩桩底接触压力存在明显的反相位关系,表明地震中承台两端角桩出现一拉一压现象。群桩基础在液化地基中摆动,桩基受到反复拉拔和冲压作用,提出为减轻高层建筑结构群桩基础的震害应提高桩基抗压拔能力、改善地基液化条件。(3)高层建筑结构表现出弯剪型特点,振型曲线拐点接近土体表面。结构的摆动加速度分量很小,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和地基基础的动力相互作用增加了基础的阻抗,地基基础吸收了地震波部分高频成分。地基砂土层液化状态与高层建筑结构水平位移之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4)张建民三维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土体侧向大变形加重了砂土液化的灾害。阻尼系数对砂土层孔压影响非常小,渗透系数较小时砂土层侧向位移较大,进而导致桩基响应增大,上部结构配重增加导致桩顶位移增大。

陈梓威[7](2020)在《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超高层建筑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又以超高层办公建筑居多。超高层办公建筑,包括超高层办公综合体,在扩大城市容量和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对建筑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超高层建筑的“心脏”,核心筒的设计最为复杂,而电梯系统既是核心筒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又是客流、货流组织的交通核心。电梯系统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建筑本身的品质同时也是建筑投资商和使用者密切关注的点。一方面,电梯系统斥资巨大且建成后难以更改;另一方面,越来越多诸如候梯拥堵等电梯使用问题被暴露出来。本文基于建筑学的角度,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法,研究和总结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的设计要点。首先,文章框架以研究核心筒客梯系统为主,其他用途电梯为辅,并将客梯系统又细分为技术配置和空间组织两部分。其次,文章基于定量分析探讨了客梯分区模式、参数选择及数量配置等技术配置要点,基于定性分析探讨了客梯平面布置、转换设计、分流组织等空间组织要点。最后,文章的结尾总结了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的设计策略,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既是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充实,同时也希望能为今后的设计工作埋下铺垫,为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谈卜瑞[8](2020)在《超高层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特征研究 ——以国内综合体建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大量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城市土地供需矛盾,和交通拥堵等问题。这类建筑绝佳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各品牌奢华酒店入驻,到目前为止,我国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已颇具规模。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施工难度大、用地紧张、交通复杂,其中酒店大堂的分布与设计也面临了许多困难,“双大堂”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类酒店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以及探寻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的特征,成为研究的重点。首先,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我国一线和省会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15家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作为调研对象,以空间构成为主要理论指导,从功能构成、形态构成、空间流线三方面对超高层综合体内酒店大堂的空间构成设计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比较与统计的方法,将15家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与15家单一功能酒店的大堂空间构成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者大堂空间设计构成的差异。最后,结合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中体验者在空间中的主观能动性、知觉特征、行为习性等内容总结出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追求功能布局的高效性、弱化空间组合的方向性、提高空间限定的开敞度、强调空间尺度的对比性、注重空间纵向序列的简洁性、突出空间流线的便捷性的空间设计构成特征。根据对建筑结构、交通特性、酒店大堂的分布、消费者功能及心理需求的分析总结出相关影响因素。论证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具有高效与集约化的特征,满足了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追求高效功能使用、便捷性交通、舒适性体验的多种需求,与城市现代化、快节奏、追求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相吻合。图22幅;表48个;参45篇。

王舒翼[9](2019)在《KPF建筑事务所设计思想及手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KPF作为一家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事务所,专注于全球各地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建筑设计,建筑实践遍及世界各地,其中不乏各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自1976年创立至今的40多年时间里,KPF事务所以其折衷的设计思想、沉稳的设计风格以及深入的细部设计成为西方职业建筑师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对KPF的建筑实例进行剖析研究,总结出其中优秀的经验技法,对于建筑创作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全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从基础理论出发,分析、研究了KPF事务所注重建筑与环境关系、追求建筑精品意识的设计思想以及因时代变化而产生的风格演变,为理解建筑师的设计手法打下基础。其次,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以建筑形体、建筑立面和建筑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归纳出其建筑作品中的几何形体、立面表现手法、建筑细部、建筑材料和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体现出KPF事务所对方案和细部精益求精的设计原则。进而结合对KPF在经营管理、专业业务、未来建筑发展方面新思考的分析总结,表现出其国际化的视野以及追求推进建筑类型和技术进步的创新精神。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KPF事务所设计思想、设计手法以及经营发展新思考的分析研究,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可供学习和参考的范例,并从中归纳总结了有利于国内建筑发展的经验,对于评价、设计建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袁子茗[10](2019)在《超高层建筑外部功能性细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汪恒导师主持的城市超高层综合体设计与研究课题内容的一部分。本文作为超高层建筑细部研究的篇章,对超高层外部功能性细部进行具体的研究。纵观超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在近年来超高层建筑迅速发展的时期,超高层建筑的功能性细部作为建筑实际使用功能的承载者,也在建筑整体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超高层建筑发展史入手,结合当代建筑师的思维,分析了超高层建筑外部功能性细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纵观历史的纬度,影响超高层建筑外部功能性细部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先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将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工程实例分析作为对超高层建筑外部功能性细部分类研究的一种思路;同时,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分析当代建筑师的在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和重点设计的部分。通过综合分析上述两个方面,深入研究超高层外部功能性细部。本文主要以未来外部功能性细部发展为主要结论方向,从设备功能、结构功能和节能功能等方面得出一些结论,以期能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

二、上海高层建筑知多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高层建筑知多少(论文提纲范文)

(1)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体系的刚度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
        1.1.2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1.1.3 中外规范对框架-核心筒结构二道防线的规定
        1.1.4 框剪比限值对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的影响
    1.2 研究现状
        1.2.1 框架-核心筒结构刚度匹配和抗震二道防线研究
        1.2.2 框架-核心筒(剪力墙)结构震害调查
        1.2.3 框架-核心筒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1.2.4 框架-核心筒弹塑性仿真分析
        1.2.5 国外对框架-核心筒双重体系相关规定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连续化模型分析
    2.1 概述
        2.1.1 连续化方法
        2.1.2 常微分方程求解方法
    2.2 框架-剪力墙结构
        2.2.1 等刚度条件下框架-剪力墙模型
        2.2.2 等刚度条件下考虑弯剪耦合效应的框架-剪力墙模型
        2.2.3 变刚度条件下框架-剪力墙模型
    2.3 联肢墙结构
        2.3.1 等刚度条件下联肢墙模型
        2.3.2 等刚度条件下考虑弯剪耦合效应的联肢墙模型
        2.3.3 等刚度条件下多肢联肢墙模型
        2.3.4 等刚度条件下多榀联肢墙模型
        2.3.5 变刚度条件下联肢墙模型
    2.4 框架-联肢墙结构
        2.4.1 等刚度条件下框架—联肢墙模型
        2.4.2 等刚度条件下考虑弯剪耦合效应的框架—联肢墙模型
        2.4.3 变刚度条件下框架—联肢墙模型
    2.5 框架-核心筒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连续化分析的框剪比研究
    3.1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剪比研究
        3.1.1 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分配
        3.1.2 框剪比变化规律
        3.1.3 弯剪耦合效应对框剪比的影响
        3.1.4 刚度变化对框剪比的影响
    3.2 框架-联肢墙结构框剪比研究
        3.2.1 框架-联肢墙结构框剪比曲线
        3.2.2 框剪比变化规律
        3.2.3 弯剪耦合效应对框剪比的影响
        3.2.4 刚度变化对框剪比的影响
    3.3 框架-核心筒结构框剪比限值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框剪比研究
    4.1 概述
    4.2 框架-剪力墙模型静力弹塑性分析
        4.2.1 模型设计
        4.2.2 推覆曲线
        4.2.3 塑性发展过程
        4.2.4 框剪比变化规律
        4.2.5 提高框架强度对比研究
        4.2.6 变刚度对比研究
    4.3 框架-联肢墙模型静力弹塑性分析
        4.3.1 模型设计
        4.3.2 推覆曲线
        4.3.3 塑性发展过程
        4.3.4 框剪比变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的框剪比研究
    5.1 概述
        5.1.1 分析方法
        5.1.2 基于ABAQUS的分析模型
    5.2 模型设计
        5.2.1 模型基本信息
        5.2.2 主要设计结果
    5.3 地震输入
    5.4 分析结果
        5.4.1 位移
        5.4.2 层间位移角
        5.4.3 基底剪力
        5.4.4 损伤及塑性发展
        5.4.5 框剪比
        5.4.6 框架倾覆力矩
        5.4.7 刚度退化
    5.5 倒塌概率分析
        5.5.1 IDA曲线
        5.5.2 易损性曲线
        5.5.3 倒塌储备系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评价指标
    6.1 概述
    6.2 刚度退化系数
    6.3 试验对比验证
        6.3.1 试验概况
        6.3.2 结果对比
    6.4 评价指标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剪力调整
    7.1 概述
    7.2 中美规范框架剪力调整方法比较
    7.3 框架剪力调整方法建议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工作及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被动式节能参数定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能源变化局势
        1.1.2 高层建筑的发展和需求
        1.1.3 高层住宅的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高层住宅被动式节能研究
        1.2.2 参数化设计研究
        1.2.3 权重分析研究
        1.2.4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敏感性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等相关理论概述
    2.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理论概述
        2.1.1 敏感性分析理论
        2.1.2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思路
    2.2 RBF神经网络理论概述
        2.2.1 RBF神经网络理论
        2.2.2 RBF神经网络分析思路
    2.3 正交试验设计理论概述
        2.3.1 正交试验设计理论
        2.3.2 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参数化定量关系概述
    3.1 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建筑概述
        3.1.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
        3.1.2 武汉地理人文环境概述
    3.2 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被动式因素采暖制冷能耗分析
        3.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取值与采暖制冷能耗的关系
        3.2.2 窗墙比与采暖制冷能耗的关系
        3.2.3 建筑朝向以及层数与采暖制冷能耗的关系
    3.3 国内外高层住宅被动式设计案例概述
        3.3.1 夏热冬暖地区——新加坡翠城新景
        3.3.2 寒冷地区——济南天泰太阳树住宅小区
        3.3.3 夏热冬冷地区——武汉朗诗绿色街区
    3.4 国内外建筑节能标准概述
        3.4.1 国内外建筑节能标准对比分析
        3.4.2 国内建筑节能标准的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汉高层住宅被动式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4.1 理论模型的参数化定量分析
    4.2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
        4.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
        4.2.2 不同朝向窗墙比分析
        4.2.3 建筑朝向与层数分析
    4.3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汉高层住宅被动式影响因素神经网络分析
    5.1 RBF神经网络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
        5.1.1 神经网络快速反应仿真模型建立
        5.1.2 L47(5~9)正交表设计
    5.2 针对不同节能要求下的被动式因素分析
        5.2.1 满足50%节能要求下被动式因素优先度排序
        5.2.2 满足65%节能要求下被动式因数优先度排序
        5.2.3 满足75%节能要求下被动式因数优先度排序
    5.3 高层住宅被动式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正交表L47(5~9)

(3)高层住宅参数化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以武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高层住宅节能现状
        1.1.2 绿色建筑设计
        1.1.3 参数化设计的兴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参数化建筑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基于性能分析的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1.2.3 基于遗传算法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参数化建筑性能设计
    2.1 参数化设计平台
        2.1.1 概述
        2.1.2 参数化设计思路
        2.1.3 Grasshopper介绍
    2.2 遗传算法
        2.2.1 概述
        2.2.2 遗传算法的思路与流程
        2.2.3 遗传算法在绿色建筑中的运用
    2.3 优化算法
        2.3.1 单目标优化算法
        2.3.2 多目标优化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层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分析
    3.1 高层住宅节能技术
    3.2 建筑方案阶段被动式节能影响因素
        3.2.1 建筑布局
        3.2.2 平面形式
        3.2.3 体形系数
        3.2.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3.2.5 遮阳形式
        3.2.6 窗墙比
        3.2.7 建筑层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被动式参数化节能设计分析
    4.1 被动式参数化节能反向设计流程
        4.1.1 设置参数(变量、常量)
        4.1.2 参数化建模
        4.1.3 优化设计流程
    4.2 被动式参数化节能设计方法
        4.2.1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4.2.2 数学相关性分析
        4.2.3 建立快速预测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层住宅参数化遮阳设计
    5.1 选取案例
        5.1.1 选取案例依据
        5.1.2 案例概况
        5.1.3 问题分析
    5.2 参数化遮阳设计
        5.2.1 参数化遮阳设计思路
        5.2.2 参数化遮阳设计过程
    5.3 遮阳方案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高层住宅参数化被动式设计
    6.1 选取案例
        6.1.1 选取案例依据
        6.1.2 案例数据测试
        6.1.3 案例数据分析
    6.2 针对节能的住宅优化设计系统组成
        6.2.1 建筑形体的参数化生成
        6.2.2 评价生成的建筑形体
        6.2.3 形成自动优化设计过程
    6.3 优化设计
        6.3.1 常量取值
        6.3.2 模型设置
        6.3.3 优化设计结果分析、验证及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节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全球能源现状
        1.1.2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和节能任务
        1.1.3 我国既有居住建筑现状
        1.1.4 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概况
        1.1.5 相关节能标准对建筑外窗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总结与评价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外窗节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2.1 外窗构件材料与性能
        2.1.1 玻璃材料与性能
        2.1.2 窗框材料与性能
        2.1.3 密封材料与性能
    2.2 外窗的热量传递
        2.2.1 玻璃体系的传热分析
        2.2.2 窗框体系的传热分析
        2.2.3 外窗的综合传热分析
    2.3 外窗的热工参数
        2.3.1 外窗的热工参数
        2.3.2 传热系数与太阳能得热系数
    2.4 窗墙面积比
    2.5 外窗的气密性
第3章 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节能现状
    3.1 区域概况与气候特征
        3.1.1 区域概况
        3.1.2 气候特征
    3.2 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发展概况
        3.2.1 青岛解放前
        3.2.2 青岛解放后
    3.3 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现状及节能改造历程
        3.3.1 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现状
        3.3.2 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历程
    3.4 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现状分析
        3.4.1 外窗窗框
        3.4.2 外窗玻璃
        3.4.3 外窗开启方式
        3.4.4 外窗气密性
        3.4.5 外窗面积
第4章 典型平面的选择与模型的建立
    4.1 典型平面的选择
    4.2 模拟软件的选择
        4.2.1 建立模型部分
        4.2.2 性能分析部分
    4.3 模型的建立
        4.3.1 模型的基本参数
        4.3.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级划分
        4.3.3 窗墙比划分
        4.3.4 传热系数K和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等级划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5.1 模拟结果分析
        5.1.1 窗墙面积比与能耗
        5.1.2 外窗传热系数与能耗
        5.1.3 外窗太阳能得热系数与能耗
    5.2 节能率分析
    5.3 节能率与外窗热工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3.1 皮尔逊相关系数
        5.3.2 相关性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t分布分位数t_(1-α)(n)表

(5)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3.1.1 基础调研阐述
        3.1.2 实地调研阐述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地震作用下液化地基—桩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砂土的液化机理
        1.2.2 液化地基中桩基动力响应规律
        1.2.3 液化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1.3 尚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液化地基-桩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
    2.1 引言
    2.2 振动台试验设备
        2.2.1 振动台性能参数
        2.2.2 土箱的选择与验证
    2.3 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2.3.1 模型相似关系设计
        2.3.2 模型材料设计
        2.3.3 模型结构设计
        2.3.4 模型图纸及制作
    2.4 振动台试验传感器与测点布置
        2.4.1 试验传感器
        2.4.2 测点布置
    2.5 振动台试验地震波加载方案
        2.5.1 地震波的选取
        2.5.2 自由场试验加载方案
        2.5.3 土-结体系试验加载方案
    2.6 试验宏观现象及地基液化状态分析
        2.6.1 试验宏观现象分析
        2.6.2 地基液化状态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振动台试验分层可液化地基动力响应分析
    3.1 引言
    3.2 液化地基的数学模型
    3.3 基于试验地基液化规律分析
    3.4 液化地基动力特性分析
    3.5 地基加速度响应分析
        3.5.1 竖直方向响应规律
        3.5.2 水平方向响应规律
    3.6 地基位移响应分析
    3.7 地基动剪应力响应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基液化条件下高层建筑群桩基础动力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桩基动力响应理论分析
    4.3 液化地基中群桩动力特性
    4.4 高层建筑桩顶位移响应分析
    4.5 高层建筑桩身应变响应分析
    4.6 土与结构接触压力响应分析
        4.6.1 土与承台接触压力
        4.6.2 土与桩底接触压力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基液化条件下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5.1 引言
    5.2 高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5.2.1 频率
        5.2.2 阻尼比
        5.2.3 振型曲线
    5.3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3.1 高层建筑结构水平位移
        5.3.2 高层建筑结构顶层加速度
        5.3.3 高层建筑结构层间剪力
        5.3.4 高层建筑结构倾覆力矩
        5.3.5 高层建筑结构动应变
    5.4 地基超孔压与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的相关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液化地基-桩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6.1 引言
    6.2 三维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
        6.2.1 三轴应力空间中的本构模型
        6.2.2 三维应力空间中模型的推广
    6.3 土-结体系数值模型建立
        6.3.1 基本假定
        6.3.2 砂土材料参数
        6.3.3 桩-土界面模拟
        6.3.4 地基边界条件的实现
        6.3.5 激励输入与动力参数
    6.4 土-结体系数值模型及可靠性验证
        6.4.1 土-结体系振动台试验数值模型
        6.4.2 数值模型可靠性验证
    6.5 土-结体系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6.5.1 土体侧向变形
        6.5.2 土体应力路径和应力-应变关系
    6.6 体系重要参数分析
        6.6.1 阻尼系数
        6.6.2 渗透系数
        6.6.3 上部结构配重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创新点
    7.2 论文主要结论
    7.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度界定
        1.1.2 时代发展背景
    1.2 相关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2.1 超高层办公建筑及电梯发展历史综述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的基本解析
    2.1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的基本概述
        2.1.1 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概述
        2.1.2 核心筒的概述
        2.1.3 电梯轿厢形式的概述
        2.1.4 电梯设备空间的概述
    2.2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
        2.2.1 规范约定
        2.2.2 高度制约
        2.2.3 功能需求
        2.2.4 档次定位
    2.3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3.1 经济性
        2.3.2 高效性
        2.3.3 通达性
        2.3.4 人性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客梯系统的技术配置
    3.1 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客流特点及服务总人数估算
        3.1.1 客流特点
        3.1.2 电梯服务人数估算
    3.2 客梯系统的垂直分区模式
        3.2.1 垂直分区模式的分类
        3.2.2 垂直分区的一般规律
    3.3 客梯的参数选择
        3.3.1 客梯的载重量与速度
        3.3.2 客梯的控制方式
    3.4 客梯的性能评价指标及标准
        3.4.1 电梯性能评价指标
        3.4.2 电梯性能评价指标的标准
    3.5 客梯数量的配置
        3.5.1 面积估算法
        3.5.2 公式计算法
        3.5.3 实例参照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客梯系统的空间组织
    4.1 核心筒客梯系统的平面布置
        4.1.1 电梯组平面基本单元研究
        4.1.2 核心筒多组电梯的平面组合形式
        4.1.3 电梯组平面组合形式的对比及优化
    4.2 核心筒客梯系统的转换组织
        4.2.1 转换层的垂直交通组织
        4.2.2 转换层的水平交通组织
        4.2.3 区间转换段电梯井道的叠加分析
    4.3 核心筒客梯系统的分流组织
        4.3.1 水平分流组织
        4.3.2 垂直分流组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其他用途电梯的设计要点
    5.1 消防电梯
        5.1.1 消防电梯的数量要求
        5.1.2 消防电梯的参数选择
        5.1.3 消防电梯的前室设置
    5.2 货运电梯
    5.3 车库转换电梯
    5.4 VIP电梯
    5.5 观光穿梭电梯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核心筒电梯系统的设计策略
        6.1.1 建构垂直分区
        6.1.2 选择电梯参数
        6.1.3 估算电梯数量
        6.1.4 布置电梯平面
        6.1.5 细化局部交通
        6.1.6 消解设备空间
    6.2 核心筒电梯系统的发展趋势
        6.2.1 超高速
        6.2.2 大容量
        6.2.3 智能化
        6.2.4 多轿厢立体化
        6.2.5 绿色节能
        6.2.6 公共健康安全设计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索引
作者简历

(8)超高层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特征研究 ——以国内综合体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的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关注
        1.1.2 城市规划的需要
        1.1.3 我国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相关文献综述
        1.3.2 酒店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3 空间构成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1.3.4 设计学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及现状分析
    2.1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概述
        2.1.1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概念
        2.1.2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研究背景
        2.1.3 建筑内各功能的特征与分布
        2.1.4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与塔楼平面设计
    2.2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
        2.2.1 酒店双大堂模式的形成
        2.2.2 酒店空中大堂的分布
        2.2.3 酒店双大堂的功能
    2.3 空间构成的概述
        2.3.1 空间构成的概念
        2.3.2 酒店大堂空间构成要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调研与分析
    3.1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案例选取
    3.2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空间的功能构成分析
        3.2.1 酒店大堂的功能空间布局
        3.2.2 酒店大堂的功能空间组合
    3.3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空间的形态构成分析
        3.3.1 酒店大堂的空间限定
        3.3.2 酒店大堂的空间尺度
        3.3.3 酒店大堂的纵向空间序列
    3.4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空间流线分析
        3.4.1 酒店地面层大堂的空间流线
        3.4.2 酒店空中大堂的空间流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与单一功能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的比较
    4.1 单一功能酒店案例选取
    4.2 与单一功能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的比较
        4.2.1 功能构成的比较
        4.2.2 形态构成的比较
        4.2.3 空间流线的比较
    4.3 两者在空间设计构成上的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特征
        5.1.1 追求功能布局的高效性
        5.1.2 弱化空间组合的方向性
        5.1.3 提高空间限定的开敞度
        5.1.4 强调空间尺度的对比性
        5.1.5 注重空间纵向序列的简洁性
        5.1.6 突出空间流线的便捷性
    5.2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影响因素
        5.2.1 建筑结构的制约
        5.2.2 酒店大堂交通换乘功能的需要
        5.2.3 酒店双大堂分布模式的影响
        5.2.4 满足消费者追求高效功能使用的需要
        5.2.5 对消费者追求舒适性心理需求的关注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酒店与单一功能酒店案例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KPF建筑事务所设计思想及手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相关研究发展的动态综述
        1.4.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KPF事务所设计思想分析
    2.1 KPF事务所简介
        2.1.1 事务所基本概况
        2.1.2 项目分布及获奖情况
    2.2 KPF发展的时代背景
        2.2.1 经济文化背景: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变
        2.2.2 风格时代背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共存
        2.2.3 地理背景:高层建筑的故乡
    2.3 KPF的设计思想
        2.3.1 注重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3.2 遵循矛盾的“二元性”
        2.3.3 追求完美的精品意识
    2.4 KPF事务所的风格演变——KPF“五步曲”
        2.4.1 “第一时期”(1976~1982):理性主义与文脉主义的结合
        2.4.2 “第二时期”(1982~1987):对古典语汇的运用
        2.4.3 “第三时期”(1986~ 1992):回应城市秩序的多样化
        2.4.4 “第四时期”(1992~2002):认同地区传统的变革
        2.4.5 “第五时期”(2003 至今):与环境协调的智慧设计
第3章 建筑形体语言研究——KPF对几何形体的运用
    3.1 平面形式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1.1 主要内容——单一几何形的刻画与多个几何形的组合
        3.1.2 平面形式的几何特征性
        3.1.3 平面形式的主次关系
        3.1.4 平面形式的位置关系
        3.1.5 平面形式的方与圆组合模式
    3.2 基本形体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2.1 主要内容——单一几何体的刻画及几何体的塑造
        3.2.2 基本的几何形体元素
        3.2.3 基本形体的立体构成
        3.2.4 基本形体的方向性
        3.2.5 基本形体的主次关系
    3.3 形体衍生的设计手法
        3.3.1 方与圆组合的多样性
        3.3.2 形制的完型性
第4章 建筑立面语言研究——立面表达手法、建筑细部与材料
    4.1 古典式风格时期的立面表达手法
        4.1.1 古典造型的三段式构图
        4.1.2 古典造型的母题重复
        4.1.3 古典造型的母题设计
    4.2 国际化风格时期的立面表达手法
        4.2.1 立面构图
        4.2.2 窗孔处理手法
        4.2.3 玻璃幕墙的刻画
    4.3 建筑细部研究
        4.3.1 精致的构件
        4.3.2 严谨的构造
        4.3.3 丰富的肌理
        4.3.4 建筑角部处理手法
        4.3.5 建筑窗格处理手法
    4.4 建筑材料研究
        4.4.1 建筑材料的选择
        4.4.2 建筑材料的色彩
第5章 建筑空间语言研究——建筑室内空间设计
    5.1 室内空间造型刻画研究
        5.1.1 空间形态的研究
        5.1.2 空间界面材料的选择与围合度的处理
        5.1.3 光环境的塑造
    5.2 室内实体造型刻画研究
        5.2.1 点造型的手法
        5.2.2 线造型的手法
        5.2.3 面造型的手法
    5.3 室内空间与建筑外部形式的一致性
        5.3.1 形体造型形式相同
        5.3.2 细节要素运用相同
第6章 KPF事务所对建筑设计的新思考
    6.1 KPF对建筑类型的新思考——未来建筑的进化与发展
        6.1.1 超超高层的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6.1.2 城市综合体的演变进程
    6.2 KPF对设计模式的新思考——对参数化设计的认识与应用
        6.2.1 参数化设计的描述和优势
        6.2.2 参数化设计对KPF建筑职业的影响
        6.2.3 参数化与KPF可持续性设计的兼容性
    6.3 KPF对工作模式的新思考——国内外合作的工作模式
        6.3.1 多专业、多团队的国际合作
        6.3.2 国外设计公司与国内设计院的工作侧重点
        6.3.3 国外设计公司与国内设计院的优势及长处
        6.3.4 KPF事务所在中国项目中的工作方式及过程
第7章 结语
    7.1 收获与反思
        7.1.1 遵循矛盾的“二元性”的设计哲学
        7.1.2 精工细酌的建筑品质
        7.1.3 国际化合作的视野和创新精神
    7.2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KPF建筑设计事务所古典式风格代表作品
附录 B KPF建筑设计事务所国际化风格代表作品
附录 C KPF建筑设计事务所代表作品年表
附录 D KPF建筑设计事务所2015~2019 年所获奖项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超高层建筑外部功能性细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建筑细部的概述
        1.1.1 建筑细部的定义
        1.1.2 功能性细部和装饰性细部
        1.1.2.1 功能性的定义
        1.1.2.2 超高层建筑外部功能性细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论文研究内容
        1.4.3 论文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超高层外部细部的功能分类
    2.1 顶部功能性细部
        2.1.1 形态功能
        2.1.2 避难功能
        2.1.3 设备功能
        2.1.4 避雷功能
        2.1.5 观光功能
        2.1.6 风压调节功能
        2.1.7 节能功能
    2.2 中部功能性细部
        2.2.1 形态功能
        2.2.2 避难功能
        2.2.3 结构功能
        2.2.4 节能功能
    2.3 底部功能性细部
        2.3.1 形态功能
        2.3.2 交通功能
        2.3.3 节能功能
    2.4 超高层建筑其他功能性细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高层建筑外部功能性细部分类研究
    3.1 顶部细部
        3.1.1 顶部幕墙细部
        3.1.1.1 顶部幕墙细部工程实例
        3.1.2 停机坪细部
        3.1.2.1 停机坪细部工程实例
        3.1.3 擦窗机细部
        3.1.3.1 擦窗机细部工程实例
        3.1.4 桅杆细部
        3.1.4.1 桅杆细部工程实例
        3.1.5 旋转餐厅细部
        3.1.6 观光层细部
        3.1.6.1 观光层细部工程实例
        3.1.7 顶部可持续设计细部
        3.1.7.1 顶部可持续设计细部工程实例
    3.2 中部细部
        3.2.1 中部幕墙细部
        3.2.1.1 幕墙的分类
        3.2.1.2 按面材分类幕墙
        3.2.1.3 构件式与单元式幕墙
        3.2.1.4 立面肌理
        3.2.1.5 幕墙分格方式
        3.2.1.6 幕墙眩光控制
        3.2.1.7 中部幕墙细部工程实例
        3.2.2 避难层及设备层细部
        3.2.2.1 避难层及设备层细部工程实例
        3.2.3 转换层细部
        3.2.3.1 转换层细部工程实例
        3.2.4 遮阳板细部
        3.2.4.1 遮阳板细部工程实例
        3.2.5 中庭细部
        3.2.5.1 中庭细部工程实例
        3.2.6 边庭细部
        3.2.6.1 边庭细部工程实例
        3.2.7 开窗细部
        3.2.8 中部可持续设计细部
        3.2.8.1 节能幕墙
        3.2.8.2 双层幕墙
        3.2.8.3 自然通风
        3.2.8.4 绿化幕墙
    3.3 底部细部
        3.3.1 底部幕墙细部
        3.3.1.1 底部幕墙细部工程实例
        3.3.2 入口界面
        3.3.2.2 后退式入口界面
        3.3.2.3 外凸式入口界面
        3.3.2.4 内凹式入口界面
        3.3.3 入口空间的实体要素
        3.3.3.1 雨棚和门廊
        3.3.3.2 门厅
        3.3.3.3 大门
        3.3.4 裙房细部
        3.3.4.1 裙房顶部
        3.3.4.2 裙房幕墙
        3.3.4.3 裙房入口
        3.3.5 底部可持续设计细部
        3.3.5.1 节能幕墙
        3.3.5.2 绿化庭院
    3.4 超高层建筑其他细部
        3.4.1 照明细部
        3.4.1.1 照明细部工程实例
        3.4.2 室外工程细部
        3.4.2.1 坡道
        3.4.2.2 地下车库入口
        3.4.2.3 通风口和采光井
        3.4.3 广告标识细部
        3.4.3.1 广告标识细部工程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高层外部功能性细部设计实践
    4.1 顶部功能性细部设计实践
        4.1.1 深圳恒大中心
        4.1.1.1 顶部流线形设计
        4.1.2 南宁恒大中心
        4.1.2.1 顶部步行系统
        4.1.2.2 停机坪
        4.1.2.3 顶层广场
        4.1.2.4 顶部可持续设计细部
    4.2 中部功能性细部设计实践
        4.2.1 深圳恒大中心
        4.2.1.1 空中花园
        4.2.1.2 建筑表皮
        4.2.2 西安沣东新城绿地中心
        4.2.2.1 空中花园
        4.2.2.2 建筑表皮
        4.2.2.3 中部可持续细部
    4.3 底部功能性细部设计实践
        4.3.1 西安沣东新城绿地中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四、上海高层建筑知多少(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体系的刚度匹配研究[D]. 陈才华.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0(01)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被动式节能参数定量关系研究[D]. 韩啸霖.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3]高层住宅参数化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以武汉地区为例[D]. 唐萌.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4]青岛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节能改造研究[D]. 张苏东.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5]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地震作用下液化地基—桩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的研究[D]. 戴启权.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7]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设计研究[D]. 陈梓威. 浙江大学, 2020(02)
  • [8]超高层酒店大堂空间设计构成特征研究 ——以国内综合体建筑为例[D]. 谈卜瑞.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KPF建筑事务所设计思想及手法探析[D]. 王舒翼. 天津大学, 2019(01)
  • [10]超高层建筑外部功能性细部设计研究[D]. 袁子茗.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9(03)

标签:;  ;  ;  ;  ;  

上海的高层建筑你知道多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