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sci论文指标负面清单

教育部sci论文指标负面清单

问:教育部宣布:破除“SCI至上”,SCI论文没用处了吗?
  1. 答:不要走极端。不要理解成走极端。只是好多人为了评职称水sci,需要杜绝的是这种现象。
  2. 答:写sci论文最有成就感的是:历经多年甚至百年,你的文章一直被人拿来学习,索引,可以说你在某一方面的学术成就已经载入史册。那些造假的科研项目剽窃的文章,在你的权力失势以后,迟早成为人民的笑柄
  3. 答:肯定有用处啊。依旧能磨练提升你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能在工作中帮助你就业。只是没以前那么好用了,其实国家破除“SCI至上”挺好的,至少给了其他同样严谨的科刊共同发展的机会。
  4. 答:一定要有白纸黑字客观的评价标准,不要加入专家评议等人为因素
  5. 答:有用,因为我觉得它还是有一定的权威性的,所以还是有用的。
  6. 答:并不是。sci论文依然是检验一个人专业水平高低的途径,只不过教育部对其含金量进行削弱,能够更好的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7. 答:不是没有用处,而是要破除,只根据论文来评级这种思想。要将科研联系实践为实际服务。
  8. 答:意思就是说不在作为硬件标准进行强制性挤奶,结果挤出来的不是牛奶而是浓血
问:教育部科技部称破除SCI论文至上,SCI论文至上会有哪些弊端?
  1. 答:sci至上,国家卡医院排名,医院卡医生护士晋升,一边当医生一边做学者,哪有资源哪有空,逼着很多人去买!
  2. 答:破除SCI论文至上是必须要做的,随着近年来高校出现的SCI论文至上的倾向,对高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尽管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设置SCI论文是必要的,但是盲目追求发文数量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发展和教学的主要因素。
    1、影响正常的教学管理: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但是受当前SCI论文发表数量的引导,很多教师都忙于发表论文,反倒对于教学不做不太重视,这在当前很普遍,尤其是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发表论文的数量直接与教师的收入和职称评定挂钩,正是这个原因,很多教师都把精力集中在发表论文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正是国家看到了这些弊端,才出台文件,明确教师必须要完成规定的课时教学,即使教授也不例外,必须要参加本科的教学工作。
    2、影响教学:在当前,由于SCI论文发表数量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和学生,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都把发表SCI论文当做了一项主要工作,学生无暇学习专业课,老师无心开展教学工作,这在很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本科教学的重点是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改变SCI论文之上这种弊端是当前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实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其次才是科研,如果摆不正这一点,中国的高校教学质量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光靠写论文是无法实现建设“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所以目前高校必须要认真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3. 答:破除唯SCI论文,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会相对轻松一些,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英年早逝现象
  4. 答:论文本身没得错,科技部与教育部出台这样的政策治标不治本,领导们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5. 答:教育部科技部要破除论文至上的这一弊端,其实这早就应该废除这些观点了,因为很多的科学家不再研究科学去了,而热衷于发表论文,而有些人做了很多实验却升不了职。
  6. 答:论文至上,这失去了科技与研究的实际意义,无论是科技发展或是医学研究,都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让其为生活服务,就算在人才的考评中,也不该以论文来作业衡量的重要标准,论文至上其实就是纸上谈兵,一碰到实际应用,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7. 答:首先论文会有抄袭现象,其次会让理论比实验更重要,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论文早点赶出来,可能会去借鉴别人的论文,甚至编造假数据
  8. 答:破除SCl至上,本质上是正确的。这个"至"字,虽然带来了管理上方便,但非常容易形成僵化的制度。真心希望教育部能够推出新的政策,让科研人员不要整天为了各种名头去奋斗,而是追求实质成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收敛。
问:如何规范SCI论文
  1. 答:法律分析: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
    法律依据:《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一、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二、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的影响。SCI论文相关指标已成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使得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
教育部sci论文指标负面清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