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

社会保障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

一、社会保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李辰洋[2](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瞿连贵[3](2021)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教育以摆脱贫困是各国反贫困的普遍做法。然而,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何种教育更适合于贫困者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直面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不足这一根本原因,专注于开发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就业、依托就业摆脱贫困。由于这一特性,职业教育已成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状态的教育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为此,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从学理上阐明职业教育为何能反贫困?职业教育反贫困又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从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什么经验?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又如何发挥?可以提供何种行动方案?为探究以上问题,研究围绕以下思路和方法展开。第一,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揭示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及蕴藏的对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演进;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第四,采用比较分析法,梳理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及其背后对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理解和认识;第五,运用归纳法,提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梳理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演进动因及政策治理的基本逻辑。接下来,以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成效、运行特征和现实困境,呈现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然境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的组织使命与反贫困理念、职业教育反贫困主要实践、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最后,综合历史、现实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经历了六个阶段: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改变普遍贫穷落后的面貌(1949-1977);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1978-1993);面向成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1994-2000);面向贫困地区群众提升素质、加快解决温饱步伐(2001-2010);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助力脱贫攻坚(2011-2020);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开展终身职业培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2021-)。背后的演进动因为:政治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经济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政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文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透过政策演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政策逻辑为: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目标内在统一,融入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中,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以及适时优化反贫困的实施方式。第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面向多维贫困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长周期和系统化培养,最终实现综合赋能的目标。表现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国家贫困标准为识别依据、以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衔接为途径、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促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赋予贫困家庭学生发展权能为保障的运行特征。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激活贫困家庭学生内源动力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在开发贫困家庭学生人力资本的质量和针对性、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向工作过渡的制度建设,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空间。第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精准聚焦于农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从多维度激活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内源发展动力,成人贫困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增进了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效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呈现出的以下运行特征密切相关,即政府统筹配置培训资源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优化培训供给、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有效衔接以扩充成人贫困劳动力发展权能、共同目标引领下政府与市场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多向互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新诉求,职业技能培训面临供给主体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不足、学员来源多样和需求多元与培训成本约束之间的内在张力、面对培训机构间合作难以实现、外在激励与内源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等现实挑战。第四,国际劳工组织面向非正规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综合项目,借助培训促进特殊群体人力资本开发,促进体面就业和创业以改变不利处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核心任务,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重要领域,将培养绿色技能促进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发展方向,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世界银行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发展面向未来的全民教育,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出发、实施人力资本项目。以上实践的启示在于,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以促进处境不利群体就业和体面工作为根本目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创设能力建设与能力发展衔接的政策环境。第五,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专注于贫困家庭学生面向职业的能力开发、学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以阻断贫困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能否赋予贫困者内源发展动力、贫困者能否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能否有效配合、反贫困政策内部是否协调一致、能力开发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以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发劳动生产能力为起点,以提供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转化为途径,以促进成人贫困劳动力与劳动产生和就业岗位匹配为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能供给的质量是否有保障,技能需求的个性化与培训供给的同质化的矛盾能否消解,培训资源能否支撑受训者多样化的诉求,技能培训变革能否顺应低收入群体的新需求。第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贫困对象的识别为起点,包括能力开发和精准赋能、促进就业和摆脱贫困、能力发展和增收致富,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发展。现实中表现为三个向度:一是个体层面的教育培训、岗位就业、稳定收入和脱贫致富互相关联;二是区域层面的本土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与个体脱贫同步推进;三是社会层面的岗位创造、能力开发、促进就业、群体增收、社会稳定前后贯通。第七,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主体转向以服务低收入群体增收为重点,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整合以提供终身发展的支持,从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转向服务低收入群体生涯发展,以为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融合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曹海苓[4](2020)在《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服务保障需求大幅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显,给政府老年服务行业治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政府经济上不堪重负的双重压力下,社会化养老成为我国缓解养老负担压力的现实出路。作为一种现代养老方式,社会化养老是指在遵循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原则下,通过社会途径,由包括政府、家庭、市场、社区等在内的多元服务主体为满足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共担养老服务职能的养老方式。从提供主体视角讲,社会化养老强调养老资源由传统的家庭、政府的一元或二元向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在内的多元主体的转化。从社会化养老的客体角度讲,社会化养老面向社会全体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实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化。同时,社会化养老更加强调政府主导作用、市场决定作用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主体专业化服务特征的有机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完善我国老年福利制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亦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建设应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养老作为关系国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其解决得程度如何与执政党的执政成效息息相关,决定民心向背,政府作为执政党意志的集中体现者,应当发挥其在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从政府的本质来讲,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公共资源的控制者,促使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的施政目标。养老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基础性、现实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乎公共利益,保障与改善民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领域,是衡量现代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能力的重要尺度。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构想以来,养老服务在各个阶段都显露出政府参与的痕迹,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保障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然而,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供给缺乏、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力度不够、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市场化运行中监管缺失等缺陷与不足,这说明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依然未能找准自身的定位,未能真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其职能。由于养老服务兼具政府保障特征和社会公益福利性质,适应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培育和扶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治理能力已是转换政府职能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政治学视角出发,立足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域,借鉴政府职能、准市场、协同治理等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框架,以社会化养老为研究背景,以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以政府职能的履行与发挥为主体框架,以政府职能的完善为研究主线,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历史回溯、实践形态、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完善路径为叙事脉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充分发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建议。从政府职能角度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研究,系统探讨和分析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理论依据及行动策略,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内容、边界、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以推动政府在养老服务中承担适度、有效职责。这对于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讨论的政治学理论空间,巩固和维护我国政治和谐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构建了政府养老服务职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政府职能理论,从政府管理过程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对政府职能的现实需求,将政府职能界定为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等四个要素,厘清了各要素的功能,为我国政府职能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设计了针对负责养老服务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力量的调查与访谈,在系统分析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2.先行研究中存在重客体研究、轻主体研究的现象,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关键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其他核心主体联动作用的研究视角关注较少。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多元主体共同行动的过程,主体间关系结构复杂,行动逻辑不尽统一。处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与核心地位的政府如何在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中抽离出不同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资源整合与动员,以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是本文研究的亮点之一。3.研究结论的创新。本文提炼出了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研究的新的结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决策过程是政府行政的核心,政府决策是否科学与公正是决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否健康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2)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表明,任何单一供给主体独立提供养老服务都存在供给困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整合多方力量重构中国养老社会化服务中的政社关系,建立供给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强强联合”。(3)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缺位与越位问题,说明政府未能准确定位自身作用的边界与范围。因此,本文提出,要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政府治理体制改革。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齐勇[6](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城镇化建设进入到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其市民化进程中的价值观念适应和重塑问题是实现其自身市民化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也推动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念发生重要变化,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价值体系的“左右挣扎”之中,呈现出“乡”与“城”的矛盾与冲突,迫切需要重塑与市民化生活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来助推其市民化困境的破解,推进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真正实现市民化。本研究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主线,围绕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的市民化重塑和转型展开系统研究,从基础性研究入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问题;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回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市民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价值观变迁;从现状研究的视角通过调查和访谈全面了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价值观现状,以及价值观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和阶段性特征;以综合归纳分析和实证考察的方法全面探讨影响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市民化的因素,探索构建其价值观重塑和转型的目标、原则、路径和具体对策。本研究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价值观变化源于其自身从乡村到城市生活的变迁过程之中,形成于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注定了他们在市民化的进程中价值观只有经过重塑和转型,以及不断的重构和整合才能和现代城市协调共生。推进其价值观重塑和转型,帮助其构建起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与市民化身份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既是其自身融入城市生活再社会化的需要,也是推进城市社会融入机制建设的需要,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制约,是一个上下结合,政府、社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基于此,本研究从社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城乡经济转型发展、国家宏观政策体系、社会心理文化以及自身素质能力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其价值观市民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重塑和转型的层次目标、主要原则和内容,探索提出了一个从主体意识培育到政策制度保障到环境支撑的全方位支持的对策体系。

杨琳静[7](2019)在《生态学视角下的EHC养老模式及其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不断凸显,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并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受“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战略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影响,重新认识了人类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首先,通过对生态健康学、医疗生态学等学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理论的综合研究,得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对青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养老院进行实地调研,对5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本文研究的现实依据;结合上述理论及现实依据与通过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对比分析,最终找到了解决当前养老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打造一种既符合生态要求,又满足老年人需求,集高端医疗、健康科技、旅游度假、康体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健康城模式,即“EHC”养老模式(全称Ecological Health City)。“EHC”养老模式通过打造“绿色生态、城景共融、循环发展、以人为本”的环境系统,为居住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轻松的宜居环境;通过配置足够的养老床位、完善的基础设施,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通过提供国际高端医疗服务、CCRC社区模式养老方式(全称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即持续照料退休社区)、专业的康复疗养项目、多样化的活动项目以及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的健康管理系统,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养老需求。其次,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本要求,研究了“EHC”养老模式的发展原则及建设特色,在此基础上,探索出“EHC”养老模式能够正常运行的社会支撑体系以及空间要素配置体系。结合环境心理学要点,着重研究了空间要素配置体系中的环境系统,研究出“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又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出了“EHC”养老模式的环境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宏观层面上,研究出以“绿色生态、城景共融、循环发展、以人为本”为特点的环境系统可行性方案;中观层面上,分别从公共绿地、交往空间、活动空间、无障碍系统、环境舒适度等方面研究出了“以人为本”的适老化环境设计方法;微观层面上,从植被运用、水体设计、小品设计、标志系统设计、铺装设计等方面研究出了适老化景观要素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上述“EHC”养老模式的环境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为依据,利用崂山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整合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对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将其打造成一个现代化、人性化、生态化的生态健康城,使其成全国文明养老示范基地、高品质度假娱乐旅游景区以及国内领先的生命健康管理产业开发区。

代山庆[8](2016)在《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发展充满活力,同时又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进入新世纪,在我国社会领域,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时代新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因此,创新社会管理和开展对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针对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多发期的新形势,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任务,并把社会管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理论、实践和制度三个方面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重重重大成绩。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管理的历史演进,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了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2002—2012)我们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对社会管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凝炼,并初步探究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期能够弥补当前学界对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的不足,能够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提供思路和建议。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等几部分组成。其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介绍了研究方法,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等。第二章:社会管理思想的源流。追溯了中国社会管理的思想渊源,对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管理思想、马列经典作家的社会管理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管理思想作了系统的学术梳理和提炼。第三章: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管理的演变及困境分析。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管理概况。简要介绍了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管理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重点阐释了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四个特征,即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二元户籍制度、身份制度,分析了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成效与弊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管理的演变及困境分析。首先分析了由于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二元户籍制度松动,身份制度变迁,单位制度失去运行基础,导致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瓦解,进而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在社会管理理论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公平正义是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管理的目标追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第五章: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实践创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重视创新社会管理理论的过程中,积极运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进社会管理实践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强理论建设和研究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为契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入开展。第六章: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制度是保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第七章:走向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观点新要求新任务新部署。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适应了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是我们党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得出的新结论,回应了社会呼声,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切和新期待,回应了时代新课题,是对我国社会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结语部分对中国社会管理作了反思与前瞻。

董田甜[9](2016)在《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但同时聚集大量的民生问题使得社会矛盾凸显,从而对政治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深入系统地研究民生政治,推进民生政治。民生政治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实践议题。系统研究民生政治的理论框架有利于中国政治主题的新发展,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进程的客观趋势。重视民生政治的实践发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民生问题,有利于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保障改善民生的政治理念、政治程序和行动模式。民生政治所倡导的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组成部分,民生政治所显示的治国理政程序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因此,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应着力关注和弘扬的良治政治理念和具体操作模式,也应该成为学界研究现实政治问题的重要视角和分析途径。本文以民生政治的理论构成和实践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民生问题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力图全面系统地论证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政治发展与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与理论逻辑,从价值目标、动力阻力、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四个维度构建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体系,并在对我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解读民生政治的战略实施与对策建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民生政治命题,并以民生政治解读、统领和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为我国从“经济建设型”转向“民生型”的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对政治改革与发展和政府治理方式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科学有效地改善转型期民生问题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解决路径。论文结构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并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与本文议题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概括,还简述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等,对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也进行了预估。正文总体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民生政治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民生、民生政治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为民生政治的学术和现实内涵打下基础,本部分重点对民生政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是后续论证的重要框架。第二部分以中国民生思想和发展历史为主线,以发展政治学为学科视角,在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探讨民生政治是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与构建的战略意义,重点从传统、环境和结构三方面分析,理性节制的政治变革是适合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我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五、六、七部分分别阐述了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动力阻力、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系统构建出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研究重点。第八部分立足本国国情,探索民生政治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的战略实施与对策建议,重点通过建立民生发展指数的预测模型来解读民生政治如何在实践中推动和发展进步,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民生政治发展和建设。最后的结论将各章节的主要观点贯穿起来,得出核心观点并展望中国民生政治的未来发展趋势。论文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分析马克思主义相关政治学说,提出构建民生政治的发展体系之说。较为系统地提出民生政治的概念,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发展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进行视角创新,试图在整体上推进民生政治学的原创性研究。对当代中国民生政治的系统研究重点在政治发展方面,从价值目标到制度和政策层面再到机制层面,从内到外逐层分析建构,提出系统的民生政治发展的研究趋势和实践探索路径,以利于在总体上推进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实施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和对策建议。

徐瑞仙[10](2016)在《当代中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保障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与国家长治久安的系统工程。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制度组织、制度设施外,还包括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等基本要素。其中,价值理念是社会保障的精髓与灵魂,先进的社会保障价值理念是指导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实践运行的思想指南。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处快速成长发展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对于引导我国科学合理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障实践健康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全面系统地对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及其建构进行研究。为此,论文第二章首先对社会保障价值理念进行了一般的理论阐释,就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内涵、特征与功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的必要性进行了学理分析。第三章和第四章从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出发,分别从制度和理念两个层面剖析了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存在的问题,指出重技术轻理念、重经济学轻伦理学、重效率至上轻公平优先、重经济制约轻文化模板、重移植轻建构的“西方中心主义”研究范式,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研究中的基本倾向。论文第五章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全面考察,发掘其时代价值,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既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提供理论指导,又是建构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重要内容。构建中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意识形态视角,克服社会保障领域“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扬弃”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并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第六章基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历史演变,对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嬗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正在经历着由从属到独立、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从社会控制到公民权利、从自发到自觉、从单一向多元、从人治到法治、从供养到增能、从管理到治理等的积极嬗变。这种嬗变表明: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不可能在资本主义文明中寻找中国的解困方案,只能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实际和历史演进逻辑。论文第七章,总结提炼了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的中国话语,包括公平正义的价值维度、民生为大的民本理念、政治为主导的权力架构、百善孝为先的家庭伦理、尚俭不尚奢的消费伦理、中庸之道的哲学思维、形神兼养的人文思想、和合共生的和谐理念等。任何社会保障价值理念背后,既是对社会保障现状与实践的深刻洞察,也是一套复杂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与较量。建构中国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对中国社会保障实践的深入考察,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给养与智慧,离不开中国的话语体系与表达。中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建构,不是对于构建宏大理论体系的奢望,只是试图在社会转型、风险高发、众声喧哗、价值多元、心态失衡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当中必须遵循的价值准则、价值观念、理论思维、文化意义,进行力所能及的重构、彰显、倡导与推崇。

二、社会保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保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1.5.1 人
        1.5.2 人民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9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反贫困
        二、职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反贫困历史中职业教育作用机理的考察
        二、反贫困行动中职业教育功用与定位分析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制的已有理解和认识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支持环境探析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策略探讨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
第二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内源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激活贫困者内在发展动力
        一、内源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二、内源性反贫困及其实现
        三、内源发展理论与贫困者内生动力生成
        四、内源发展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二节 赋权理论:职业教育赋予贫困者能力的内在机理
        一、赋权理论及其发展
        二、赋权理论的构成要素
        三、赋权理论的支撑环境与基本条件
        四、赋权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职业教育对贫困者人力资本的开发
        一、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二、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和价值拓展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与人力资本开发
        四、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局限
        五、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四节 现代治理理论:构建职业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
        一、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现代治理理论与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关联
        三、现代治理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五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一、理论框架
        二、分析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治理逻辑
    第一节 分析视角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
        二、历史制度主义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
        一、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1949-1977):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早期探索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1978-1993):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1994-2000):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面向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提升素质(2001—2010):加快解决温饱步伐
        五、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2011—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
        六、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2021—):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动因
        一、政治动因:职业教育是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二、经济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关键
        三、社会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
        四、文化动因:职业教育是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治理逻辑
        一、与国家反贫困总体战略目标内在统一
        二、嵌入国家经济全面持续高速发展之中
        三、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
        四、适时优化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进展调查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实施步骤
        五、数据来源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三、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一、国际劳工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四、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五、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性与反贫困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一、世界银行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三、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四、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
        五、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一、注重能力建设: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实施路径多元: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
        三、面向就业创业:促进弱势群体体面工作以提升生活质量
        四、多元主体共治:创设能力建设与岗位转化衔接的社会政策环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及优化改进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与模式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实践向度
        一、搭建面向贫困者个体的促进就业进而摆脱贫困的阶梯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实用人才促进区域脱贫
        三、畅通低收入者技术技能发展通道以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优化改进
        一、对象拓展:从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到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
        二、方式优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衔接
        三、目标升级:从促进就业摆脱贫困到促进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共识:能力贫困、教育反贫和职教赋能一脉相承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治理逻辑:开发能力、服务经济和促进增收紧密衔接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模式:分类瞄准、多向发力与赋权增能互为支撑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国际经验: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与体面就业高位衔接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精准识别、综合赋能与能力发展层层递进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路径转向:对象拓展、方式优化与目标升级同频共振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可持续性的探讨和分析较为有限
        二、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限度的考察不够深入
        三、职业教育与贫困内在关系的辩证分析不透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在弱势群体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二、立体化审视职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发展的实现路径
        三、发展性审视职业教育助力弱势群体发展的路径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的背景
        (二)问题的呈现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重点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政府职能
        (二)政府治理
        (三)公共服务
        (四)社会化养老
    二、基本理论的阐释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准市场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构成
        (一)公共服务视阈下政府的职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一)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全能型政府职能
        (二)改革开放初期政府职能的改变
        (三)深化改革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向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特征
        (一)从无限职能到有限职能的转变
        (二)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的演进
        (三)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演变轨迹
        (一)“单位”制养老服务时期:政府职能的全面干预
        (二)“单位”制向社会化养老服务转换时期:政府职能的收缩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时期:政府职能的回归
第三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现状考察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发挥
        (一)社会化养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
        (二)社会化养老资源的初步整合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行动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过程的监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模式的变革
        (一)计划体制时期:政府的全能型、管制型养老服务
        (二)市场体制时期:政府的有限性、服务型养老服务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失位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的缺乏
        (三)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不够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
        (五)养老服务市场化监管的缺失
第四章 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一、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
        (一)英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美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三)日本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一)英国的混合主义模式
        (二)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
        (三)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四)中外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比较
    三、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分析的启示
        (一)确立政府主导原则并付诸行动
        (二)实施多元主体的引导性培育
        (三)发挥政府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过程的监管
第五章 充分发挥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建议
    一、政府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法治建设的驱动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
        (三)传统养老制度的历史传承
        (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履行中政府的行动逻辑
        (一)以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为逻辑起点
        (二)以建构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关系为逻辑中介
        (三)以实现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为逻辑终点
    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行动策略
        (一)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
        (二)增强政府的计划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能力
        (三)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
        (四)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监察制度
        (五)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管理者、创建者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政府养老服务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3.2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
        1.3.3 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论
        1.3.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和方法论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考察法
        1.4.3 调查法
        1.4.4 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市民化
    2.1 城镇化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镇化和城市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2 农业转移人口相关概念辨析
        2.2.1 农业转移人口概念界定
        2.2.2 农业转移人口的群体特征
        2.2.3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2.3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辨析
        2.3.1 价值观的概念及类型
        2.3.2 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
        2.3.3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的类型
        2.3.4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的市民化
3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史演进及价值观变迁
    3.1 我国城镇化历史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演进历程
        3.1.1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1949-1978)
        3.1.2 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1978-1992)
        3.1.3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1992-2012)
        3.1.4 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2012-)
    3.2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史必然性
        3.2.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2.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3.2.3 农业转移人口具备市民化的现实条件
        3.2.4 当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3.3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的变迁
        3.3.1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形成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发生了变化
        3.3.2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发生了重要变化
4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的现状——以北京市为例
    4.1 调查区域选择及问卷设计
        4.1.1 典型地区的调研选择
        4.1.2 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及维度
    4.2 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现状调查
        4.2.1 调查样本选择
        4.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4.3 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现状——基于调查样本的分析
        4.3.1 经济价值观
        4.3.2 政治价值观
        4.3.3 文化价值观
        4.3.4 社会价值观
    4.4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4.4.1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存在现实矛盾性
        4.4.2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具有潜在冲突性
        4.4.3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具有错综复杂性
5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市民化的多维解析
    5.1 社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宏观背景性影响因素审视
        5.1.1 社会现代化激发农业转移人口民主、法治意识
        5.1.2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农业转移人口竞争、平等意识
        5.1.3 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城乡价值冲突
    5.2 国家城乡关系转型发展期中观政策制度体系影响因素考察
        5.2.1 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彻底
        5.2.2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5.2.3 住房保障制度的缺位
        5.2.4 城乡就业政策的不均衡发展
        5.2.5 教育培训制度的不全面不充分
    5.3 社会融入层面的社会心理文化影响因素透视
        5.3.1 城乡文化的冲突
        5.3.2 社会关系的排斥
        5.3.3 城乡多元价值的交流碰撞
    5.4 农业转移人口微观层面主体内在因素剖析
        5.4.1 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5.4.2 市民化能力不足
        5.4.3 思想行为方式的差异
        5.4.4 城市主体意识培育滞后
6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的市民化重塑和转型
    6.1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市民化重塑的可能性
    6.2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市民化重塑和转型的目标
        6.2.1 市民化的价值观目标
        6.2.2 实现价值观重塑和转型的层次目标
    6.3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市民化重塑和转型的原则
        6.3.1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主体性与完善客观物质环境相统一
        6.3.2 强化政府主导性与增强社会协同性相统一
        6.3.3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认知能力与强化践行能力相统一
    6.4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市民化重塑和转型的内容
        6.4.1 增强主体、效率和创新意识,推动经济价值观重塑
        6.4.2 增强民主、法治和核心价值意识,推动政治价值观重塑
        6.4.3 增强自主、科学和信息意识,推进文化价值观重塑
        6.4.4 增强和谐、友善和平等意识,推动社会价值观重塑
    6.5 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市民化重塑和转型的举措
        6.5.1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重塑和转型的政策保障体系
        6.5.2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社会融入机制
        6.5.3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利益协调体系
        6.5.4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需的综合素质
        6.5.5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体系
7 结论
参考文献
    着作类
    论文类
    报纸类
    政策法规类
    网络资料类
附录A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研究调研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生态学视角下的EHC养老模式及其环境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养老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新型养老模式相关研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生态健康学
        2.1.2 医疗生态学
        2.1.3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2.2 养老需求相关研究
        2.2.1 调研对象
        2.2.2 调研方法
        2.2.3 调研内容及目的
        2.2.4 调研分析
        2.2.5 调研总结
    2.3 国内外相关模式优秀案例研究
        2.3.1 国外相关模式优秀案例
        2.3.2 国内相关模式优秀案例
        2.3.3 优秀案例启示
    2.4 新型养老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2.4.1 居住环境方面
        2.4.2 养老服务方面
        2.4.3 安全保障方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EHC”养老模式的研究
    3.1 “EHC”养老模式的概念研究
        3.1.1 “EHC”养老模式定义
        3.1.2 “EHC”养老模式内涵
        3.1.3 “EHC”养老模式服务人群
    3.2 “EHC”养老模式的功能研究
        3.2.1 文化体育教育功能
        3.2.2 娱乐旅游购物功能
        3.2.3 医疗康复养生功能
        3.2.4 健康科研智慧养老功能
        3.2.5 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功能
        3.2.6 促进“三位一体”发展功能
    3.3 “EHC”养老模式的发展原则与建设特色研究
        3.3.1 “EHC”养老模式的发展原则
        3.3.2 “EHC”养老模式的建设特色
    3.4 “EHC”养老模式的社会支撑体系研究
        3.4.1 社会保障体系
        3.4.2 运营管理体系
    3.5 “EHC”养老模式的空间要素配置体系研究
        3.5.1 绿色高效的交通系统
        3.5.2 环保安全的市政系统
        3.5.3 完善便捷的公共配套系统
        3.5.4 多样全时的休闲旅游系统
        3.5.5 智慧专业的健康疗养系统
        3.5.6 生态适老的环境系统
        3.5.7 智能全面的安全保障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4.1 “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依据
    4.2 “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方法
        4.2.1 “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系统规划
        4.2.2 “城景共融”的景观环境系统规划
        4.2.3 “循环发展”的海绵系统规划
        4.2.4 “以人为本”的适老化环境系统规划
    4.3 “EHC”养老模式下环境系统适老化设计方法
        4.3.1 高密度公共绿地设计
        4.3.2 多层次交往空间设计
        4.3.3 多样化活动空间设计
        4.3.4 无障碍系统设计
        4.3.5 环境舒适度设计
    4.4 “EHC”养老模式下景观要素适老化设计方法
        4.4.1 健康的植被运用
        4.4.2 生态自然的水体设计
        4.4.3 独特的小品设计
        4.4.4 规范简洁的标志系统设计
        4.4.5 安全舒适的铺装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践案例——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
    5.1 青岛崂山湾概况
        5.1.1 区域资源现状
        5.1.2 绿化现状
        5.1.3 建设生态健康城现状分析
    5.2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环境系统规划方法
        5.2.1 绿色生态的环境系统规划
        5.2.2 城景共融的环境系统规划
        5.2.3 循环发展的环境系统规划
    5.3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环境系统适老化设计方法
        5.3.1 高密度公共绿地设计
        5.3.2 多层次功能分区设计
        5.3.3 多样化活动空间设计
    5.4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景观要素适老化设计方法
        5.4.1 健康的植被运用
        5.4.2 独特的小品设计
        5.4.3 规范简洁的标识系统设计
        5.4.4 舒适安全的铺装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老年人需求调查问卷

(8)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社会管理的概念界定
        1.2.2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述评
        1.3.2 国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本文的基本框架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管理思想的源流
    2.1 中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思想
        2.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管理思想
        2.1.2 “士绅社会”学说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管理思想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
        2.2.2 列宁的社会管理想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管理思想
        2.3.1 毛泽东的社会管理思想
        2.3.2 邓小平的社会管理思想
        2.3.3 江泽民的社会管理思想
第3章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管理的演变及困境分析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管理概况
        3.1.1 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概述及历史必然性
        3.1.2 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特征
        3.1.3 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成效与弊端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演变及困境分析
        3.2.1 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松动
        3.2.2 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3.2.3 社会管理领域面临问题的深层原因
第4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创新
    4.1 以人为本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
        4.1.1 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及其现实价值
        4.1.2 以人为本理念提出的现实根据
        4.1.3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社会管理的最高标准
    4.2 公平正义是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
        4.2.1 公平正义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4.2.2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
        4.2.3 我国社会发展中尚存在不公正现象
        4.2.4 以公平正义为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
    4.3 社会和谐是社会管理的目标追求
        4.3.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3.2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4.3.3 以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4.4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
        4.4.1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探索
        4.4.2 培育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必然性
        4.4.3 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管理固本强基
第5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实践创新
    5.1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5.1.1 建设服务型政府
        5.1.2 保障和改善民生
    5.2 大力促进公平正义
        5.2.1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5.2.2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3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5.3.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3.2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5.4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5.4.1 加强理论建设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
        5.4.2 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为契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入开展
    5.5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5.5.1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5.5.2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第6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6.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探索历程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
    6.2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机制
        6.2.1 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
        6.2.2 加强动态协调机制建设
        6.2.3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3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6.3.1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6.3.2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6.4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6.4.1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及现行社会组织体制存在的弊端
        6.4.2 建立健全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第7章 走向社会治理
    7.1 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的必然性
        7.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必然要求
        7.1.2 我们党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
        7.1.3 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阶段性特征提出的现实要求
    7.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理论创新
        7.2.1 提出社会治理的理想和目标设计
        7.2.2 提出并破解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重大课题
        7.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了党对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
        7.2.4 “五大发展理念”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7.2.5 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实践创新
        7.3.1 密切党群关系和惩治腐败
        7.3.2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7.3.3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7.3.4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7.3.5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7.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制度创新
        7.4.1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7.4.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7.4.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结语 中国社会管理的反思与前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9)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理论意义
        (三) 实践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 研究的客观现状
        (二) 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手段
        (三) 技术路线
        (四) 可行性分析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生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民生政治的概念解读
        (一) 民生的概念与内涵
        (二) 民生政治的概念和内涵
    二、民生政治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 国家本质与政府职能理论
        (二) 政治发展与发展战略理论
        (三) 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理论
        (四)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一) 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特征与战略选择
        (二) 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两条思路
        (三) 作为政治发展战略的变革
    二、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必然性
        (一) 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理论依据
        (二) 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现实依据
        (三) 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新主题
    三、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战略意义
        (一) 政治合法性基础新的增长点
        (二) 社会建设的新动力
        (三)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第三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分析
    一、民生政治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 民众生活质量的显着提高
        (二) 反贫困取得重大成绩
        (三) 社会保障体系形成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民生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民生法治化水平较低
        (二) 民生发展程度整体不高
        (三) 民生治理方式相对单一
        (四) 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三、民生政治的非均衡发展成因
        (一) 经济发展不均衡
        (二) 体制机制不完善
        (三) 政府民生职能缺失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 政治公正
        (二) 政治民主
        (三) 政治法治
        (四) 政治稳定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一)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二)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民生政府
        (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 实现民富国强的和谐社会
第五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 领导力量的推动
        (二) 经济发展的持续
        (三) 公民社会的兴起
        (四) 利益分化的需求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一) 历史传统和文化中的错误观念
        (二) 旧有体制和制度条件
        (三) 经济发展结构失衡
        (四) 社会群体的不合理差异
        (五) 生态环境与资源约束
第六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创新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化”范式
        (一) 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
        (二) 制度创新的意义
    二、构建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体系
        (一) 民生政治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二) 民生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机制
        (三) 民生法治化与民权保障机制
        (四) 应对民生政治危机治理机制
        (五) 民生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机制
        (六) 健全民生政治制度执行机制
第七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政策支持
    一、民生政策议程的民意化
        (一) 公共政策分析中的“民生问题”
        (二) 改善民生政策议程的启动与议决
        (三) 民生政策议程确立的条件、途径和模式
    二、民生政策制定的合法化
        (一) 影响民生政策制定的因素
        (二) 民生政策制定的渐进动态过程
        (三) 民生政策的合法化
        (四) 加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三、民生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一) 民生政策执行的原则与模型
        (二) 民生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三) 民生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四、民生政策评估的多元化
        (一) 民生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意义
        (二) 影响民生政策评估的因素分析
        (三) 民生政策评估程序
        (四) 构建以民生为重心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第八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优化与对策建议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行动原则
        (一) 民生权益的普惠性
        (二) 政府主导的多元化
        (三) 发展进程的有序化
    二、建立民生指数及监督落实机制
        (一) 民生指标体系框架
        (二) 民生指数的细化与分解
        (三) 完善监督落实机制
    三、民生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
        (一) 经济驱动
        (二) 政府服务
        (三) 文化支撑
        (四) 社会调节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当代中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三、相关文献述评
    四、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六、论文的创新性
第二章 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学理阐释
    一、什么是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
        (一)什么是社会保障
        (二)什么是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
    二、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特征与功能
        (一)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主要功能
    三、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的原则
        (一)继承性原则
        (二)创新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困境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市场经济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成就与特点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成就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我国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反思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回顾
        (一)“低效率的平均主义”阶段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阶段
        (三)“公平、正义、共享”价值理念阶段
    二、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研究中的倾向
        (一)实证研究的偏盛:重技术轻理念的研究倾向
        (二)“理性经济人”的极端化:重经济学轻伦理学的学科倾向
        (三)核心理念的扭曲:重效率至上轻公平优先的价值倾向
        (四)“经济决定论”的影响:重经济制约轻文化模板的模式倾向
        (五)“西方中心主义”的滥觞:重移植轻建构的范式倾向
    三、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的意义
        (一)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二)深化社会保障基础理论
        (三)探索社会保障发展规律
        (四)建构社会保障理论中国话语
        (五)引领国民社会保障理念共识
    小结
第五章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核心思想述要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
第六章 我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嬗变
    一、价值理念地位:由从属到独立
    二、价值理念属性: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三、价值理念建构:由精英掌控到民众互动
    四、价值理念范式:从社会控制到公民权利
    五、价值理念建构:从自发到自觉
    六、价值理念内涵:由单一向多元
    七、社会救助理念:由供养到增能
    八、社会保险对象:从排斥到包容
    九、政府执政理念:从管理到治理
    十、社会保障治理:从人治到法治
    十一、价值理念嬗变:从感性到理性
第七章 中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建构
    一、公平正义的价值维度
    二、民生为大的民本理念
    三、政治为主导的权力架构
    四、百善孝为先的家庭伦理
    五、尚俭不尚奢的消费伦理
    六、中庸之道的哲学思维
    七、存在而非占有的生活方式
    八、和合共生的和谐理念
    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归宿
结语:中国社会保障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社会保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瞿连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4]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曹海苓.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价值观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齐勇.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7]生态学视角下的EHC养老模式及其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 杨琳静.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8]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D]. 代山庆.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9]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D]. 董田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当代中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研究[D]. 徐瑞仙. 兰州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社会保障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