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内害虫存活时间的观察

容器内害虫存活时间的观察

一、有害生物在集装箱中存活时间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发嘉[1](2019)在《南沙口岸进境粮食有害生物检疫及入侵风险分析》文中认为自南沙口岸成为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以来,粮食进口量逐年攀升,在2017年达到268.9万吨。随着粮食进口量不断增长,伴随而来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对南沙辖区乃至广东范围内的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此,为控制外来有害生物随进口粮食传入的风险,本文系统研究分析了2013-2017年以来南沙口岸进口粮食截获的有害生物数量、种类、比重,定性分性评估截获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并结合当前检疫监管实践提出了进境粮食检疫监管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分析总结了南沙口岸从进境粮食中截获的有害生物的情况。2013-2017年间,从进境粮食中共截获外来有害生物516种50677批次。从危害程度高低来看,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43种6274批次,截获一般性有害生物473种44403批次。2、从有害生物种类构成看,杂草、真菌、昆虫截获量占据前三位,其中截获杂草337种38632批次,种类、批次占总截获种类和总截获批次的65.36%和76.23%,截获真菌80种10813批次,分别占15.50%和21.33%;截获昆虫90种1115批次,分别占17.40%和2.20%;病毒和其他有害生物合计截获的种类、批次仅占1.74%和0.24%。今后应加强进境粮食杂草检疫。3、对截获的516种有害生物入侵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分析。从分析结果看,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西部苋Amaranthus rudis、糙果苋Amaranthus tuberculatus、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豚草属Ambrosia sp.、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法国野燕麦Avena ludoviciana、刺蒺藜草Cenchrus echinatus、长刺蒺藜草Cenchrus longispinus、少花蒺藜草Cenchrus spinifex、刺苞草Cenchrus tribuloides、美丽猪屎豆Crotalaria spectabilis、齿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假苍耳Iva xanthifolia、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刺茄Solanum torvum、黑高粱Sorghum almum、假高粱(及其杂交种)Sorghum halepense、意大利苍耳Xanthinm italicum、巴西苍耳Xanthium brasilicum、蒺藜苍耳Xanthium cenchroides、柱果苍耳Xanthium cylindricum、球状苍耳Xanthium globosum、西方苍耳Xanthium occidentale、宾州苍耳Xanthium pensylvanicum、苍耳属(非中国种)Xanthium sp.、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具节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硬雀麦Bromus rigidus、南方三棘果Emex australis、河岸苍耳Xanthium riparium、毒麦Lolium temulentum、银毛龙葵Solanum elaeagnifolium、南美苍耳Xanthium cavanillesii、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Caulivora、大豆南方茎溃疡菌Diaporthephaseolorum var.Meridionalis、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等36种有害生物存在较高的入侵风险,多年生豚草Ambrosia psilostacya、皱匕果芥Rapistrum rugosum、提琴叶牵牛花Ipomoea pandurata等3种有害生物存在中等入侵风险,其他477种有害生物入侵风险较低。4、通过对当前进境粮食检疫处理和检疫监管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进境粮食携带的有害生物基本能通过加工厂加工环节将有害生物灭活,而疫情扩散的风险主要在粮食装卸、运输、加工存储过程。针对存在的风险,笔者提出了对进境粮食关键风险点实施全过程视频化监管、加快探索进境粮食溯源管理机制、有效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等建议。

聂小宝[2](2018)在《大菱鲆无水保活机制及配套技术集成装备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隶属蝶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鲆科(Bothidae),又名多宝鱼,是低温经济鱼类中的名贵品种,其养殖最早源于欧洲。鱼类无水保活是通过采用缓慢降温法使其进入休眠状态后,捞出水环境中进行无水充氧密封包装,并在冰温环境中贮藏,达到时间后,移至适宜的低温水环境中进行梯度升温使其缓慢进入正常生存状态。大菱鲆是研究无水保活技术的理想材料,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运用生物化学、蛋白质组学、组织学和转录组学等技术方法,探索了无水保活前处理缓慢降温冷驯化与保活过程中不同氧气浓度对大菱鲆机体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研发了大菱鲆无水保活运输集装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菱鲆经冷驯化之后,血糖、ATP、皮质醇以及CAT、溶菌酶、SOD、AKP、ACP活性均呈现显着上升趋势;GOT和GPT活性则显着下降。经二维蛋白电泳分析,总计筛选出16个与大菱鲆生理机能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包括 Tudor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7-like、Uncharacterized protein C9orf93-liike、Pericentrin 等 8 个上调表达蛋白,brain creatine kinase、Serine/threonin protein kinase ARAF、Actin,alpha,cardiac muscle la 等 8 个下调表达蛋白。经 real-time qPCR 检测分析发现,pericentrin、beta-enolase与Enolase 1,(alpha)3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呈现显着上调;complement component c3b,tandem duplicate 1 precursor、claudin-10A、phosphoglycerate mutase 2 与 brain creatine kinase 4 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呈现显着下调。2.在大菱鲆无水保活过程中,不同氧气浓度处理后6h和12 h时的鳃丝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空气处理组(A组)鳃丝中鳃小片形态变化明显,均出现收缩、折皱现象。同时,测量了鳃小片其基部厚度、长度、周长和横断面积。与CK组相比,氧气处理组(O组)仅周长在无水保活6 h时显着增加(P<0.01),达到(356.29±32.76)μm 12h时又恢复到正常值水平;空气处理组(A组)的基部厚度、周长和横断面积均发生显着性差异(P<0.05),长度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空气处理组(A组)在无水保活12h时降低至(2.96±0.048)μmol/g显着低于对照组(CK)(P<0.05)。空气处理组(A组)在无水保活6h与12h时,大菱鲆血清中葡萄糖浓度、皮质醇含量、血清尿素氮浓度均显着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两处理组大菱鲆血清CHE(胆碱酯酶)浓度在整个无水保活过程中均无显着性差异。3.为系统了解无水保活过程中氧气浓度对大菱鲆鱼鳃组织影响的转录组特征,选取了缓慢降温至2 ℃作为对照组,空气处理组(A组)与氧气处理组(O组)的鱼鳃,共构建了 9个cDNA测序文库。测序共得到59 Gb数据,总长度168973791 bp,平均长度为 1611 bp,N50 为 3127 bp,GC 含量 49.41%。经过小片段去除和质量筛查后,高质量的序列经过拼接组装得到的104886条Unigenes,最大Unigene为23178bp,最小值为201 bp。将得到的104886条Unigenes与NCBI的Nr经blast比对,NR中的65000个(62.3%)独立基因、NT中的78000个(74.9)独立基因、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中59000个(55.9%)独立基因、COG中28000个(26.7%)独立基因、KEGG中58000个(54.4%)独立基因、GO中6000个(6.0%)独立基因和Interpro中48000个(45.9%)独立基因获得功能注释。经七大数据库比对后,共有81186条Unigenes获得了注释,占总数的77.40%。104886条Unigenes被注释到25个不同功能家族中,经比对发现涉及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功能的基因最多有10219条Unigenes,其次是Transcription 功能有 4771 条 Unigenes,然后 Replication recombination and repair功能有4725条Unigenes涉及为了进一步对Unigenes描述,对于获得的Unigenes进行GO注释。在生物学过程中关于cellular process Unigenes最多为3225条,占3.07%。细胞组分中关于cell功能的Unigenes有2445个,占总的2.33%。分子功能中bing类有2964条Unigenes,占比最多为2.83%。利用RPKA值差异显着性(P<0.05)分别两两计算不同组差异基因表达量,并用2-fold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基因。A组和O组总共获得64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35个基因显着上调,212个基因显着下调;对照组和空气组共获得6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22个差异基因显着上调,340个差异基因显着下调;对照组和氧气组总共获得441个差异基因,其中244个差异基因显着上调,197个差异基因显着下调。对照组与氧气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数量(441)远少于对照组和空气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数量(662),同时也少于空气组与氧气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数(647),这说明氧气比空气更有利于大菱鲆的保活运输。4.为了使大菱鲆无水保活运输工艺技术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在前期工艺技术探究的基础之上,设计研发了大菱鲆无水保活运输集装箱。集装箱主要由硬件设备与软件监控系统两大组成部分。硬件设备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制冷机组、氧气浓度探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进气电磁阀等。软件监控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温度监控系统、氧气浓度监控系统、二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压力与湿度检测系统组成。利用触摸屏实现对保活运输集装箱厢体内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与调控,湿度与压力的监测。

王照金,陈升毅,童晓立,何旭诺,李献锋[3](2018)在《2012—2016年云浮口岸植物检疫现状及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掌握近年来云浮口岸进口货物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情况。[方法]对云浮口岸20122016年从进口货物中截获的植物疫情情况以及云浮口岸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6年云浮口岸共截获各类动植物139种,其中昆虫85种,共195批次;植物39种,共119批次;螨类1种,共5批次;线虫2种,共10批次;蜗牛5种,共12批次;蜘蛛6种,共204批次;真菌1种,共2批次。在云浮口岸截获的外来有害生物中,比萨茶蜗牛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欧洲榆小蠹和刺亦模草为广东检验检疫局口岸首次截获,红火蚁、双钩异翅长蠹、桔小实蝇、鹰嘴豆象、刺茄、苍耳属(非中国种)、四纹豆象等检疫性昆虫和植物系云浮口岸首次截获。云浮口岸近年来的动植物检疫工作有效地阻止了这些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与传播。此外,从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家进口石材荒料包装粗放,卫生状况较差,携带动植物疫情风险较大。最后根据进口石材的特点和疫情的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条加强进境石材类检疫监管的措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入境植物检疫以及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工作方面提供了参考。

胡柯[4](2017)在《ISPM NO.15实施后中国入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木质包装因其特有的优点在贸易中使用量越来越大,而后世界各国也开始认识到木质包装具有很高的检疫风险。随着疫情的加剧,各国均根据国情和检疫疫情对木质包装实施严格的检疫措施。针对这一国际性问题,2002年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IPPC)发布了统一的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国际标准,即15号标准(ISPMNO.15)。此后,各国逐步采纳了该标准并对本国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措施进行了改革,我国于2006年开始实施该国际标准。本文对比了我国及世界其他各主要贸易国在15号标准实施前后针对入境货物木质包装采取的检疫监管措施,并结合世界其他国家实施15号标准的情况,对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国入境口岸截获货物的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疫情进行了研究。在对总体疫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疫情的来源国、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实施木质包装国际标准之后各口岸截获的活体检疫性有害生物种次显着减少,但是近年来入境货物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疫情仍然十分严峻。我国入境木质包装疫情呈现如下特点:我国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疫情地域特征较明显,且美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疫情最为严峻;截获有害生物呈现复杂性、多元性,重点疫情集中在松材线虫等少数检疫性有害生物。根据对上述疫情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对于入境口岸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措施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分析了入境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疫情的基础上,对木质包装国际标准发布前、后,我国及世界其他主要贸易国家对入境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据此以检疫监管队伍建设、检疫管理措施、检疫部门合作、企业诚信管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这五个角度为切入点,对我国现行的入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措施提出了五条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通过加强对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的监管举措,提高检疫效率,确保在实现我国入境口岸货物快速通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防止外来有害生物随着贸易中使用的木质包装进入我国境内,从而切实保护我国的国门生物安全。

王照金[5](2017)在《2012~2016年云浮口岸植物检疫现状及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来生物随着入境人员、货物、邮件、轮船等进入我国口岸,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云浮新港码头是广东最大的内陆码头,进口货物主要以大理石和花岗岩等石材为主,占进口货物总量的90%左右。这些石材主要来自中东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部分直接取自荒山野岭的矿山,仅经简单切割加工处理就发运过来。这些石材荒料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很大。为了掌握近年来云浮口岸进口货物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情况,为今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入境植物检疫以及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工作方面提供参考。本文对云浮口岸20122016年期间从进口货物中截获的植物疫情情况以及云浮口岸外来有害生物监测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6年期间,云浮口岸共截获各类动植物139种,其中昆虫85种,共195批次;植物39种,共119批次;螨类1种,共5次;线虫2种,共10批次;蜗牛5种,共12批次;蜘蛛6种,共204批次,真菌1种,共2批次。在云浮口岸截获的外来有害生物中,比萨茶蜗牛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欧洲榆小蠹和刺亦模草为广东省口岸首次截获,红火蚁、双钩异翅长蠹、桔小实蝇、鹰嘴豆象、刺茄、苍耳属(非中国种)、四纹豆象等检疫性昆虫和植物系云浮口岸首次截获。云浮口岸近年来的动植物检疫工作有效地阻止了这些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与传播。此外,从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家进口石材荒料包装粗放,卫生状况较差,携带动植物疫情风险较大。本文还根据进口石材的特点和疫情的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条加强进境石材类检疫监管的措施。

魏春艳[6](2015)在《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研究及检疫性种类检疫鉴定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藏物昆虫是指能够适应储藏物环境,在干燥储藏物内能够正常生活、繁殖的一类昆虫。主要包括危害储藏物的有害昆虫,及捕食和寄生这些害虫的天敌昆虫,前者称为储藏物害虫。储藏物昆虫与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息息相关。当前,吉林省与俄罗斯、朝鲜、韩国、非洲等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与国内其他省区的仓储物调运也越来越频繁,已形成全新格局。但是针对储藏物昆虫的认识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本论文以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等调查为研究基础,开展了吉林省(中朝边境除外)进境植物、植物产品及集装箱等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中朝边境口岸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进境旅客、截获有害生物等调查;8种(属)检疫性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方法;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和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 Ballion成虫触角感器扫描电镜等一系列研究。本研究为今后研究吉林省储藏物昆虫提供了基础性数据,为8种(属)检疫性昆虫的检疫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提高植物检疫工作的质量,破解国际贸易壁垒,保护吉林省的农业生产及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信誉,以及有效防控储藏物昆虫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储藏物昆虫种类调查、形态学检疫鉴定、触角感器电镜扫描等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统计与比较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对吉林省储藏物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储藏物昆虫共有162种,分属于3纲,12目,52科,其中储藏物害虫1纲,7目,39科,131种;天敌3纲,7目,13科,31种。首次发现吉林省新纪录种共18种,其中储藏物害虫13种,即:阔鼻谷象Caulophilus oryzae(Gyllenhal)、沟翅皮蠹Dermestes freudei Kalik et N.Ohbayashi、吉氏分阎虫Merohister jekeli(Marseul)、黑足球棒甲Monotoma picipes Herbst、日本伪瓢虫Idiophyes niponensis(Gorham)、脊鞘薪甲Dienerella costulaua(Reitter)、大眼薪甲Dienerella arga(Reitter)、缩颈薪甲Cartodere constricta(Gyllenhal)、小隐甲Microcrypticus scriptum(Lewis)、二星齿胸隐食甲Micrambe bimaculatus Panzer、腐隐食甲Cryptophagus obsoletus Reitter、拟施氏隐食甲Cryptophagus pseudoschmidti Woodroffe、粗角小蕈甲Mycetophagus antennatus(Reitter)。天敌5种,即:凹肥螋Anisolabis excise Bey-Bienko、云南钳螋Forcipula yunnanea Bey-Bienko、黄褐食虫蝽Xylocoris galactinus Fieber、仓蛾姬蜂Venturia canescens Gravenhorst、螨类寄生瘿Silvestrina tyrophagi Domb。在检疫性害虫中,仅发现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一种在我省个别地区有发生。2.对六种储藏物昆虫的中文名称进行了重新修订,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将这六种害虫所在的科名融入到中文名称,便于记忆这六种害虫所在的分科,通俗易懂;二是专家认为这样更合理,利于分类学工作的开展,即:咖啡豆象Araecerus fasciculatus(Degeer)变更为咖啡长角象、双齿谷盗Silvanus bidentatus(Fabricius)变更为双齿锯谷盗、椭圆薪甲Holoparamecus ellipticus Wollaston变更为椭圆扁薪甲、头角薪甲Holoparamecus signatus Wollaston变更为头角扁薪甲、波纹蕈甲Mycetophagus hillerianus Reitter变更为波纹小蕈甲、粗角蕈甲Mycetophagus antennatus(Reitter)变更为粗角小蕈甲。3.对检疫性储藏物昆虫相关种类及近缘种的有关生物学和幼虫、成虫等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豆象科Bruchidae中暗条豆象Bruchidius atrolineatus(Pic)、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Fabricius)、罗得西亚豆象Callosobruchus rhodesianus(Pic),皮蠹科Dermestidae中肾斑皮蠹Trogoderma inclusum Le Conte、拟肾斑皮蠹Trogoderma versicolor(Creutzer)以及天牛科Cerambycidae中家希天牛Hylotrupes bajulus(Linnaeus),以及豆象属Bruchus spp.和斑皮蠹属Trogoderma spp.2个属的现场检疫和实验室鉴定方法,共计7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这些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方法有利于提高这些检疫性储藏物昆虫及其近缘种在口岸的截获率和检出率,指导检验检疫实验室具体操作,可有效保护吉林省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平衡,意义重大。4.对中朝边境口岸20092011年植物及植物产品进口情况、进境旅客情况,以及20072011年截获有害生物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和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等储藏物害虫,以及其他林木类等害虫,传入吉林省的几率增大。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加强实验室建设投入、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有害生物鉴定资料储备、有害生物除害处理能力建设、有害生物监测体系建设、与农林部门合作七个吉林省中朝边境口岸实际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5.对吉林省(中朝边境除外)20052014年进境植物、植物产品及集装箱等进行检疫,将采集的昆虫进行实验室鉴定,并将鞘翅目Coleoptera储藏物昆虫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吉林口岸进境植物检疫工作共截获储藏物甲虫125批次(鉴定到种),隶属于鞘翅目24科、55属、61种,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4种13批次,种类数占6.6%,截获批次数占10.4%,分别为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Fabricius)、巴西豆象Zabrotes subfasciatus(Boheman)、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Waterhouse);截获批次较多的主要集中在薪甲科Lathridiidae、锯谷盗科Silvanidae、小蕈甲科Mycetophag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豆象科Bruchuidae、皮蠹科Dermestidae。其中,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截获批次数占4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总批次数的76.9%。重点应关注豆象科Bruchuidae、皮蠹科Dermest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等科储藏物昆虫,其存在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较高。6.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和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 Ballion成虫触角感器的数量、类型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成虫触角具有3类10种类型感器,包括3种刺形感器(sensillum chaeticum,SC),6种锥形感器(sensillum basiconicum,SB)和1种B?hm氏鬃毛(B?hm bristles,BB)。两种皮蠹每种感器在触角各节的数量和分布均不相同,其中谷斑皮蠹成虫有9种感器,无锥形感器Ⅵ;花斑皮蠹成虫有8种感器,无锥形感器Ⅲ和锥形感器Ⅳ。通过比较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特征及差异,为两种皮蠹及其近缘物种的分类鉴定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并提出扫描电镜技术在将来的出入境检疫中应用前景广,能够为害虫的鉴定提供更充分的形态学依据,进而提高检疫鉴定工作的准确性,促进口岸通关速度。

李青松[7](2015)在《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文中研究说明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有488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类微生物和病毒等若干种。还有大量外来物种处在潜伏期,尚未大面积爆发,我们还不知道它们会不会是有害生物。外来物种的入侵危及本地物种生存,破坏生态系统,每年在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多亿元。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有害生物物种中,我国有

张芹[8](2014)在《苏州综保区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及防控》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获进境的有害生物种类和种次不断积累。本文对2011年至2013年间苏州出入境检疫局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实验室截获的有害生物信息。并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的相关原则,对苏州综保区口岸进境检疫中截获有害生物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对20112013年苏州综保区口岸疫情数据,分析得知随截获的有害生物数量极多,主要种类为昆虫、杂草和线虫,共有4017种次,其中有83种次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分别对集装箱、木质包装疫情,各国别或地区的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集装箱和木质包装是口岸截获疫情的最多的2个不同检疫业务。本文得出结论:3年内集装箱截获疫情种次数最多的3个国家:马来西亚、印度、美国,共截获1574种次,占总体54.58%;木质包装截获疫情种次数最多的3个国家:马来西亚、印度、美国,共截获342种次,占总体42.01%。提示这3个国家在检疫时应为重点检疫检查对象。根据口岸检疫截获有害生物的特点,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本文提供6种属检疫性害虫的检疫防控,确定了现场查验注意要点,对苏州口岸疫情防控起到辅助作用。

董文勇[9](2013)在《进境台湾葡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文中认为葡萄是世界重要的果树树种,其栽培面积和产量曾长期位居世界五大重要水果之首。台湾葡萄约在300多年前的清朝初年由先民自大陆引入,但其真正发展仅50余年。台湾虽然地处亚热带至热带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均在葡萄适栽范围之外,但经数十年栽培经验的积累,已成功发展出亚热带地区独特的栽培模式。目前栽培种绝大多数为葡萄Vitis viniferaL.和美洲蘡薁V. labrusca L.的杂交种。台湾葡萄以进口为主,但也有少量出口,日本和泰国为两大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欲开辟中国大陆这一新兴出口市场。本研究应台湾欲出口葡萄至大陆的要求,通过分析其提供的葡萄技术资料,查阅相关专着、数据库(如CABI、维普、TaiBNET)以及重要国际与国家组织官网(如EPPO、NLBIF、ScaleNet),按照《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包括环境风险和活体转基因生物分析》(ISPM第11号)提出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并部分参考孙楠等建立的进境水果果实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实用方法中的分析要素,运用半定量方法对进境台湾葡萄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经过风险评估,确定高风险5种,即香蕉肾盾蚧、木槿曼粉蚧、日本臀纹粉蚧、烟草环斑病毒和番茄环斑病毒;中风险9种,即螺旋粉虱、橘小实蝇、槟栉盾蚧、刺盾蚧、台湾黄毒蛾、丝鳞粉蚧、南洋臀纹粉蚧、大洋臀纹粉蚧和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低风险3种,即腹突皱针蓟马、葡萄苦腐病菌和葡萄枝枯病菌。根据ISPM第11号中“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均将其列为进境台湾葡萄检疫性有害生物。根据上述风险评估结果,对于超过“很低”风险的有害生物,提出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果园管理、包装厂管理、包装要求、冷处理要求、出口前检疫和证明文件要求在内的装运前要求;包括证明文件核查和进境检验检疫在内的进境要求;以及不符合要求的处理。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将进境台湾葡萄的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

戴韵菁[10](2011)在《浅议我国有害生物入侵预防型监管的研究 ——以上海口岸预防加拿大一支黄花入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和全球性变化影响,生物入侵对全球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日趋加剧,因此引起了科学家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随着外贸的增长,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承担着“保国境安全、促外贸发展”的职能,基于外来有害生物传入频率加大、危害程度加重的入侵现状,对于如何有效防治有害生物入侵的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政府迫切的必解、难解、可解之题。本论文欲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代表之一的预防型政府理论中提出“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作为指导,通过研究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有害生物跨境传播管理的法律法规、管理机构和安全监管体制;例举上海口岸一枝黄花入侵的实际案例;比对发达国家有害生物跨境传播的监管模式发展动态,分析新形势下对有害生物监管模式的要求,对我国被动应付式的有害生物监管模式进行了剖析。把预防型政府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预防监管的观念运用到我国有害生物跨境传播管理上,把关注焦点从“事后”治疗,转向“事前”预防,进行公共部门职能转换,改变原有“重治疗、轻预防”的管理模式,为我国预防外来有害生物跨境传播提出初步的建议和设想,构建出一个经济的、可行的、有效的有害生物入侵预防型监管机制。

二、有害生物在集装箱中存活时间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害生物在集装箱中存活时间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南沙口岸进境粮食有害生物检疫及入侵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粮食进口现状
    1.2 进境粮食存在的风险
        1.2.1 植物疫情风险
        1.2.2 安全卫生风险
        1.2.3 转基因生物风险
        1.2.4 产品质量风险
    1.3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南沙口岸概况
    2.2 南沙口岸进境粮食概况
    2.3 进境粮食检疫抽样方法
        2.3.1 进境船运散装粮食的抽样方法
        2.3.2 进境集装箱运载粮食的抽样方法
    2.4 有害生物种类鉴定流程及方法
        2.4.1 有害生物鉴定流程
        2.4.2 有害生物鉴定方法
    2.5 重要有害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方法
        2.5.1 资料收集途径
        2.5.2 定性风险评估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2013-2017年南沙口岸进境粮食检疫结果
    3.2 2013-2017年南沙口岸进境粮食截获有害生物的构成
    3.3 2013-2017年南沙口岸进境粮食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类型
    3.4 2013-2017年南沙口岸进境粮食截获一般性有害生物类型
    3.5 2013-2017年南沙口岸进境粮食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定性评估
        3.5.1 长芒苋
        3.5.2 西部苋
        3.5.3 糙果苋
        3.5.4 豚草
        3.5.5 多年生豚草
        3.5.6 三裂叶豚草
        3.5.7 法国野燕麦
        3.5.8 刺蒺藜草
        3.5.9 长刺蒺藜草
        3.5.10 少花蒺藜草
        3.5.11 刺苞草
        3.5.12 美丽猪屎豆
        3.5.13 齿裂大戟
        3.5.14 刺萼龙葵
        3.5.15 刺茄
        3.5.16 黑高粱
        3.5.17 假高粱(及其杂交种)
        3.5.18 苍耳属(非中国种)
        3.5.19 具节山羊草
        3.5.20 硬雀麦
        3.5.21 南方三棘果
        3.5.22 皱匕果芥
        3.5.23 提琴叶牵牛花
        3.5.24 毒麦
        3.5.25 银毛龙葵
        3.5.26 大豆南北方茎溃疡病菌
        3.5.27 菜豆荚斑驳病毒
        3.5.28 地中海白蜗牛
        3.5.29 马铃薯甲虫
        3.5.30 比萨茶蜗牛
        3.5.31 小结
4 进境粮食加工过程的处理工艺介绍
    4.1 在加工过程进行处理
    4.2 不能通过加工过程进行处理的
5 讨论与结论
    5.1 进境粮食的检疫监管存在问题
        5.1.1 码头监管
        5.1.2 调运过程的监管
        5.1.3 储存加工企业的监管
    5.2 进口粮食的检疫监管建议
        5.2.1 探索实施全过程视频化监管
        5.2.2 探索实现进境粮食溯源管理
        5.2.3 继续推进其他信息化监管手段
        5.2.4 有效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5.3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大菱鲆无水保活机制及配套技术集成装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保活影响因素
        1.1.1 健康状态
        1.1.2 暂养
        1.1.3 溶氧量
        1.1.4 水质
        1.1.5 水温
        1.1.6 密度
    1.2 鱼类冷驯化研究进展
    1.3 鱼类有水保活研究进展
        1.3.1 物理方法
        1.3.2 化学方法
    1.4 鱼类无水保活研究进展
    1.5 鱼类保活装备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大菱鲆简介
        1.6.2 目的意义
        1.6.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冷驯化对大菱鲆血液生化指标及肌肉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实验鱼
        2.2.2 药品试剂
        2.2.3 实验仪器设备
    2.3 方法
        2.3.1 样品制备
        2.3.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2.3.3 冷驯化对大菱鲆蛋白质组学的分析
        2.3.4 冷驯化对大菱鲆蛋白的基因表达的测定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冷驯化处理对大菱鲆生化指标的影响
        2.4.2 基于蛋白组学对大菱鲆冷驯化过程中肌肉蛋白变化的分析
        2.4.3 qRT-PCR结果分析
    2.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氧气对无水保活大菱鲆鳃丝形态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实验鱼
        3.2.2 药品试剂
        3.2.3 实验仪器设备
    3.3 方法
        3.3.1 样品制备
        3.3.2 光学显微镜分析
        3.3.3 扫描电镜分析
        3.3.4 肌肉ATP的测定
        3.3.5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3.3.6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鳃丝光学显微镜观察
        3.4.2 鳃丝扫描电镜观察
        3.4.3 肌肉ATP含量变化
        3.4.4 血清葡萄糖浓度变化
        3.4.5 血清皮质醇含量变化
        3.4.6 血清尿素氮(BUN)浓度变化
        3.4.7 血清胆碱酯酶(CHE)浓度变化
    3.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氧气对无水保活大菱鲆鳃丝转录组学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实验鱼
        4.2.2 药品试剂
        4.2.3 实验仪器设备
    4.3 方法
        4.3.1 样品制备
        4.3.2 RNA的提取
        4.3.3 cDNA文库的制备和测序
        4.3.4 De novo组装
        4.3.5 功能注释
        4.3.6 差异表达基因
        4.3.7 qPCR验证
    4.4 结果与分析
        4.4.1 RNA提取质量检测
        4.4.2 大菱鲆鳃转录组数据组装
        4.4.3 转录组数据对比分析
        4.4.4 转录组数据功能分类
        4.4.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分析
        4.4.6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4.4.7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4.4.8 qPCR验证
    4.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大菱鲆无水保活运输技术集成装备的研制
    5.1 集装箱硬件设计
        5.1.1 集装箱整体组成
        5.1.2 发电机组
        5.1.3 柴油机组
        5.1.4 制冷机组
        5.1.5 压缩机
        5.1.6 冷凝器
        5.1.7 蒸发器
        5.1.8 气流调控阀
        5.1.9 氧气罐
        5.1.10 温湿度传感器
        5.1.11 气体传感器
        5.1.12 气体电磁阀
        5.1.13 货架与托盘
    5.2 集装箱系统研发
        5.2.1 集装厢系统组成
        5.2.2 集装厢控制流程
        5.2.3 集装厢PLC接线原理
        5.2.4 集装厢制冷自动控制
        5.2.5 集装厢气体自动控制
    5.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3)2012—2016年云浮口岸植物检疫现状及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云浮新港概况
    1.2 云浮码头疫情截获调查方法
    1.3 外来有害生物调查方法
        1.3.1 检疫性实蝇监测。
        1.3.1. 1 检疫性实蝇监测诱剂、材料和监测点。
        1.3.1. 2 检疫性实蝇监测时间。
        1.3.1. 3 疫情鉴定和上报。
        1.3.2 外来杂草调查监测工作。
        1.3.2. 1 监测对象。
        1.3.2. 2 监测时间与频次。
        1.3.2. 3 监测区域。
        1.3.2. 4 监测工具及设备。
        1.3.2. 5 监测要求。
        1.3.2. 6 鉴定。
        1.3.2. 7 应急处置。
2 结果与分析
    2.1 近5年来云浮口岸截获检疫情况汇总
        2.1.1 截获外来有害生物种类情况。
        2.1.2 云浮口岸截获动植物疫情按来源国家统计情况。
        2.1.3 云浮口岸截获有害生物频次年度比较。
        2.1.4 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
        2.1.4. 1 云浮口岸全国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比萨茶蜗牛。
        2.1.4. 2 云浮口岸广东局首次截获欧洲榆小蠹。
        2.1.4. 3 云浮口岸截获的刺亦模草为广东局首次截获。
        2.1.4. 4 云浮口岸首次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2.1.5 云浮口岸截获的其他动物疫情。
    2.2 云浮口岸外来有害生物监测结果
        2.2.1 实蝇监测结果。
        2.2.2 外来有害生物 (含杂草) 监测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3.1 云浮口岸植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1 口岸一线鉴定能力仍需提高。
        3.1.2 基层人手紧张。
    3.2 口岸植物检疫疫情来源复杂
    3.3 相关法规滞后

(4)ISPM NO.15实施后中国入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木质包装国际标准的研究
        1.2.2 中国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疫情的研究
        1.2.3 木质包装检疫监管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技术路线图
2 世界主要贸易国家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措施研究
    2.1 木质包装15号标准发布前国外主要贸易国的检疫监管
        2.1.1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入境木质包装的监管措施
        2.1.2 美国对入境木质包装的监管措施
        2.1.3 加拿大对入境木质包装的监管措施
        2.1.4 英国对入境木质包装的监管措施
        2.1.5 欧盟对入境木质包装的监管措施
        2.1.6 巴西对入境木质包装的监管措施
    2.2 木质包装15号发布前我国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
        2.2.1 对美国、日本输华货物木质包装加严检疫
        2.2.2 对韩国输华货物木质包装实施加严检疫
        2.2.3 对欧盟输华货物木质包装实施加严检疫
    2.3 各贸易国家(地区)实施15号标准的情况
        2.3.1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采标情况
        2.3.2 欧盟的采标情况
        2.3.3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采标情况
        2.3.4 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采标情况
        2.3.5 其他国家采纳并实施15号标准的情况
    2.4 我国采纳15号标准并制定木质包装检疫措施的情况
    2.5 我国实施15号标准的原因分析
3 中国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疫情分析
    3.1 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疫情总量大
    3.2 中国入境货物木质包装截获疫情的来源地域特征明显
        3.2.1 亚洲地区入境货物木质包装截获疫情量大而复杂
        3.2.2 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国家(地区)输华货物疫情逐年加剧
        3.2.3 检疫性有害生物多集中在美国及东南亚地区
    3.3 截获有害生物疫情呈现多元化、复杂化
        3.3.1 木质包装15号标准实施后,活体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得到控制
        3.3.2 截获有害生物种类逐年增加且以昆虫和线虫为主
        3.3.3 重点疫情集中在少数检疫性有害生物上
4 我国入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入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现存的问题
    4.2 完善入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的对策
        4.2.1 提升监管队伍的专业能力,加强口岸检验检疫工作基层建设
        4.2.2 加强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现场检验,重视非法检货物
        4.2.3 建立检疫部门联动机制,形成检疫监管合力
        4.2.4 加强企业宣传,对入境货物木质包装实行分类管理
        4.2.5 重视疫情,建立口岸风险分析与预警系统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5)2012~2016年云浮口岸植物检疫现状及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云浮新港概况
    2.2 云浮码头疫情截获调查方法
    2.3 外来有害生物调查方法
        2.3.1 检疫性实蝇监测
        2.3.2 外来杂草调查监测工作
3 结果与分析
    3.1 近五年来云浮口岸截获检疫情况汇总
        3.1.1 截获外来有害生物种类情况
        3.1.2 云浮口岸截获动植物疫情按来源国家统计情况
        3.1.3 云浮口岸截获有生物频次年度比较
        3.1.4 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
        3.1.5 云浮口岸截获的其他动物疫情
    3.2 云浮口岸外来有害生物监测的结果
        3.2.1 实蝇监测结果
        3.2.2 外来有害生物(含杂草)监测结果
4 讨论
    4.1 云浮口岸植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1 口岸一线鉴定能力仍需提高
        4.1.2 基层人手紧张
    4.2 口岸植物检疫疫情来源复杂
    4.3 相关法规滞后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云浮口岸截获的外来有害生物名录
    附表2 云浮新港码头 2012 -2016 年截获动植物疫情明细

(6)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研究及检疫性种类检疫鉴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储藏物昆虫概述
        1.1.2 储藏物害虫的经济意义
        1.1.3 储藏物昆虫在植物检疫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吉林省生物入侵现状
        1.2.2 我国储藏物昆虫区系调查研究进展
        1.2.3 检疫性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1.2.4 电镜技术在储藏物昆虫触角感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种类调查研究
    2.1 概述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调查方法
        2.2.2 调查范围
        2.2.3 仪器和试剂
        2.2.4 标本整理与鉴定
    2.3 结果
        2.3.1 储藏物昆虫及天敌种类发生情况
        2.3.2 储藏物昆虫及天敌所占比例情况
        2.3.3 储藏物昆虫危害程度情况
        2.3.4 新纪录种及形态特征描述
        2.3.5 储藏物昆虫中检疫对象的调查
    2.4 分析与讨论
        2.4.1 本次调查的结果
        2.4.2 检疫性储藏物昆虫的调查
        2.4.3 加强合作与交流
        2.4.4 本次调查的重要性
        2.4.5 六种储藏物昆虫中文名称重新命名
        2.4.6 存在不足
第三章 豆象科检疫性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方法研究
    3.1 国内储藏物昆虫豆象科概述
        3.1.1 豆象科概述
        3.1.2 国内豆象科昆虫种类
        3.1.3 国内豆象科昆虫发生及截获情况
    3.2 暗条豆象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3.2.1 暗条豆象概述
        3.2.2 仪器、用具和试剂
        3.2.3 实验室鉴定
        3.2.4 形态特征(见附录 2)
        3.2.5 标本和样品保存
    3.3 四纹豆象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3.3.1 四纹豆象概述
        3.3.2 仪器、用具和试剂
        3.3.3 实验室鉴定
        3.3.4 形态特征(见附录 3)
        3.3.5 标本和样品保存
    3.4 罗得西亚豆象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3.4.1 罗得西亚豆象概述
        3.4.2 仪器和用具
        3.4.3 实验室检测鉴定
        3.4.4 形态特征(见附录 4)
        3.4.5 标本和样品保存
    3.5 豆象属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3.5.1 豆象属概述
        3.5.2 仪器、用具和试剂
        3.5.3 实验室鉴定
        3.5.4 形态特征(见附录 5)
        3.5.5 标本和样品保存
第四章 皮蠹科检疫性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方法研究
    4.1 国内储藏物昆虫皮蠹科概述
        4.1.1 皮蠹科概述
        4.1.2 国内皮蠹科昆虫种类
        4.1.3 皮蠹科昆虫检疫鉴定方法及截获情况
    4.2 肾斑皮蠹和拟肾斑皮蠹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4.2.1 肾斑皮蠹和拟肾斑皮蠹概述
        4.2.2 仪器、用具和试剂
        4.2.3 实验室检测鉴定
        4.2.4 鉴别特征
        4.2.5 标本和样品保存
    4.3 斑皮蠹属检疫鉴定方法的研究
        4.3.1 斑皮蠹属概述
        4.3.2 仪器、用具和试剂
        4.3.3 实验室检测鉴定
        4.3.4 形态特征
        4.3.5 标本和样品保存
    附表
第五章 家希天牛检疫鉴定方法研究
    5.1 家希天牛概述
    5.2 仪器和试剂
        5.2.1 仪器
        5.2.2 用具
        5.2.3 试剂
    5.3 实验室鉴定
        5.3.1 表面检查
        5.3.2 剖材检查
        5.3.3 镜检
        5.3.4 培养检验
    5.4 鉴定特征
        5.4.1 天牛亚科Cerambycinae鉴定特征
        5.4.2 希天牛属Hylotrupes鉴定特征
        5.4.3 家希天牛的鉴定特征
    5.5 标本和样品保存
第六章 吉林省中朝口岸储藏物昆虫截获情况研究
    6.1 概述
    6.2 资料收集与整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2009~2011年各口岸植物及植物产品进口情况
        6.3.2 2009~2011年各口岸旅检情况
        6.3.3 2007~2011年各口岸截获有害生物情况
        6.3.4 吉林省中朝贸易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
        6.3.5 口岸实际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附表
第七章 吉林口岸截获储藏物甲虫的研究
    7.1 概述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4 小结
        7.4.1 吉林口岸截获储藏物昆虫种类
        7.4.2 吉林口岸截获储藏物昆虫批次
        7.4.3 吉林口岸截获储藏物昆虫的来源情况
第八章 两种皮蠹触角显微结构研究
    8.1 概述
        8.1.1 感器
        8.1.2 鞘翅目储藏物昆虫触角感器种类
        8.1.3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经济意义
        8.1.4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成虫触角感器研究
    8.2 实验材料与方法
        8.2.1 实验材料
        8.2.2 样品处理
        8.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8.2.4 触角感器的命名
    8.3 结果与分析
        8.3.1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形态特征
        8.3.2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触角感器
        8.3.3 谷斑皮蠹和花斑皮蠹触角感器数量比较
    8.4 结论与讨论
        8.4.1 感器功能推测
        8.4.2 感器分类学意义
第九章 结论
    9.1 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种类调查研究
    9.2 储藏物昆虫检疫鉴定标准方法的建立
    9.3 吉林口岸植物检疫中储藏物昆虫研究
    9.4 两种皮蠹触角显微结构研究
    9.5 存在不足及研究展望
    9.6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一、薇甘菊爱情
二、即草即藤
三、田野调查手记
四、植物杀手
五、有翅膀的种子
六、内伶仃岛的噩梦
七、疯狂的原因
八、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花了钱没解决问题
九、口岸消息
十、滇缅公路
十一、气味
十二、外来有害生物黑名单
十三、鲤鱼、葛藤闹美国
十四、大闸蟹:德意志的烦恼
十五、看法说法
十六、除害
十七、天敌:菟丝子血桐幌伞枫
十八、薇甘菊能吃吗?
十九、美的遐想

(8)苏州综保区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及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综合保税区概念
    1.2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概况
    1.3 有害生物定义
    1.4 外来有害生物定义
    1.5 苏州综保区外来有害生物检疫防控现状
第2章 苏州综保区外来有害生物统计分析
    2.1 有害生物种类截获情况
    2.2 从各国截获的有害生物种次统计情况
    2.3 从各国集装箱截获有害生物种次分布
    2.4 从各国木制包装截获有害生物种次分布
    2.5 不同检疫业务类别有害生物截获种次情况
    2.6 截获频率较高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2.7 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第3章 集装箱和木制包装检疫防控
    3.1 集装箱检疫及防控
        3.1.1 集装箱检疫
        3.1.2 集装箱所携带的有害生物危害
        3.1.3 集装箱检疫防控对策
    3.2 木质包装检疫及防控
        3.2.1 木质包装介绍及其检疫
        3.2.2 进境木质包装携带的有害生物危害
        3.2.3 木质包装检疫防控对策
第4章 有害生物的检疫防控
    4.1 双钩异翅长蠹
        4.1.1 分布状况
        4.1.2 主要危害
        4.1.3 检验检疫与防控方法
    4.2 松材线虫
        4.2.1 分布情况
        4.2.2 主要危害
        4.2.3 检验检疫与防控方法
    4.3 小蠹科和长小蠹科
        4.3.1 危害及分布情况
        4.3.2 检验检疫与防控方法
    4.4 断眼天牛属
        4.4.1 分布情况
        4.4.2 主要危害
        4.4.3 检验检疫与防控方法
    4.5 双棘长蠹
        4.5.1 分布情况
        4.5.2 主要危害
        4.5.3 检验检疫与防控
    4.6 短体线虫
        4.6.1 分布情况
        4.6.2 主要危害
        4.6.3 检验检疫与防控
第5章 结论
    5.1. 确定检疫重点国家地区
    5.2. 确定检疫重点有害生物
    5.3 确定现场检疫重点关注事项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进境台湾葡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葡萄基本知识
        1.1.1 分类、分布及形态
        1.1.2 年生长周期
        1.1.3 栽培历史与现状
        1.1.4 病虫害
    1.2 台湾葡萄基本情况
        1.2.1 栽培简史
        1.2.2 生产现状
        1.2.3 外贸概况
        1.2.4 输大陆途径与方式
    1.3 进境水果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风险评估
        2.2.1.1 编制有害生物名单
        2.2.1.2 编制需进一步分析有害生物名单
        2.2.1.3 编制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2.2.1.4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2.2.1.5 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2.2.2 风险管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进境台湾葡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3.1.1 编制进境台湾葡萄有害生物名单
        3.1.2 编制进境台湾葡萄需进一步分析有害生物名单
        3.1.3 编制进境台湾葡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3.1.4 进境台湾葡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3.1.4.1 螺旋粉虱 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
        3.1.4.2 橘小实蝇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3.1.4.3 盾蚧科 Diaspididae
        3.1.4.4 台湾黄毒蛾 Euproctis taiwana (Shiraki)
        3.1.4.5 粉蚧科 Pseudococcidae
        3.1.4.6 腹突皱针蓟马 Rhipiphorothrips cruentatus (Hood)
        3.1.4.7 葡萄苦腐病菌 Greeneria uvicola (Berk. & Curtis) Punithalingam
        3.1.4.8 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 Monilinia fructicola (Winter) Honey
        3.1.4.9 葡萄枝枯病菌 Phomopsis vitimegaspora Kuo & Leu
        3.1.4.10 烟草环斑病毒 Tobacco ringspot virus, TRSV
        3.1.4.11 番茄环斑病毒 Tomato ringspot virus, ToRSV
        3.1.5 确定进境台湾葡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3.2 进境台湾葡萄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3.2.1 装运前要求
        3.2.1.1 果园管理
        3.2.1.2 包装厂管理
        3.2.1.3 包装要求
        3.2.1.4 冷处理要求
        3.2.1.5 出口前检疫
        3.2.1.6 证明文件要求
        3.2.2 进境要求
        3.2.2.1 证明文件核查
        3.2.2.2 进境检验检疫
        3.2.3 不符合要求的处理
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英文缩写及其释义
附录2:进境台湾葡萄有害生物名单
附录3:进境台湾葡萄需进一步分析有害生物名单
附录4:进境台湾葡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附录5:进境台湾葡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称对照表
致谢

(10)浅议我国有害生物入侵预防型监管的研究 ——以上海口岸预防加拿大一支黄花入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结构框架
    五、基本假设
第一章 有害生物入侵与预防型政府管理理论
    第一节 当前有害生物跨境传播的形势分析
        一、生物入侵的相关概念和要素
        二、有害生物入侵的概况
    第二节 预防型政府理论
        一、预防型政府理论的形成
        二、预防型政府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预防型政府理论对有害生物入侵管理的影响
        一、生物入侵的监管由治疗向预防转变
        二、生物入侵的监管由官僚意识向公共利益转变
        三、生物入侵的监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效率转变
        四、生物入侵的监管由传统治理向战略规划转变
第二章 我国有害生物入侵监管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我国生物入侵主要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
        一、社会自治的雏形管理模式阶段(1949年前)
        二、政府主导的传统管理模式阶段(1949年-1977年)
        三、市场主导的改革管理模式阶段(1978年-1998年)
        四、精兵简政的现代管理模式阶段(1998年-至今)
    第二节 现行有害生物入侵管理体系的缺陷
        一、我国现有监管体系中潜在的危害
        二、我国现有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以一支黄花为例浅析上海口岸监管体系
    第一节 一支黄花入侵的基本情况
        一、枝黄花的入侵和危害
        二、对一枝黄花入侵后的管理
    第二节 上海口岸对一枝黄花的入境监管
        一、上海口岸对一枝黄花入境的监管模式
        二、上海口岸动植物检疫的监管情况
    第三节 上海口岸一枝黄花监管的缺陷
    第四节 "重治理,轻预防"生物入侵监管的成因
        一、政府存在"热衷反应而忽略预防"意识
        二、生物入侵的信息化预警不到位
        三、政府监管的绩效评估有失公允
        四、生物入侵监管的预防能力低下
        五、生物入侵监管中公众参与度不高
第四章 发达国家有害生物入侵的监管体系
    第一节 发达国家有害生物入侵的监管体系的介绍
        一、建立起预防型作用的法律法规
        二、设立具有明确的责权分工的管理机构
        三、加强边境控制和检疫措施的防止技术
        四、建立入境前的早期预警体系
        五、构建战略式的监管体系
    第二节 发达国家有害生物入侵监管体系的经验和教训
        一、发达国家监管体系的经验借鉴
        二、发达国家监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第五章 我国有害生物入侵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第一节 "重预防"的监管意识
        一、提高政府和公众的预防监管意识
        二、完善外来有害生物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节 口岸机构的预先防止能力
        一、口岸机构管理职能的转变
        二、口岸控制和检测技术的提升
    第三节 前期的预防预警体系
        一、有害生物安全监测网络建设
        二、入境前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三、预防性的合作协作机制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有害生物在集装箱中存活时间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沙口岸进境粮食有害生物检疫及入侵风险分析[D]. 杨发嘉.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2]大菱鲆无水保活机制及配套技术集成装备的研究[D]. 聂小宝. 厦门大学, 2018(12)
  • [3]2012—2016年云浮口岸植物检疫现状及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J]. 王照金,陈升毅,童晓立,何旭诺,李献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6)
  • [4]ISPM NO.15实施后中国入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措施研究[D]. 胡柯.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2012~2016年云浮口岸植物检疫现状及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D]. 王照金.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吉林省储藏物昆虫研究及检疫性种类检疫鉴定方法的建立[D]. 魏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 [7]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J]. 李青松.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5(02)
  • [8]苏州综保区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及防控[D]. 张芹. 苏州大学, 2014(04)
  • [9]进境台湾葡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D]. 董文勇.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
  • [10]浅议我国有害生物入侵预防型监管的研究 ——以上海口岸预防加拿大一支黄花入侵为例[D]. 戴韵菁. 复旦大学, 2011(04)

标签:;  ;  

容器内害虫存活时间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